《入菩薩行論 廿六》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5/12/04


上述,佛清楚地講到,連蚊、蚋、蠅、虻、蜂等之類,只要它們發起精進力,也可以證悟成佛。我們得到人身,有人的智慧,如果加上努力,我們的思惟和力量,將遠勝於這些有情;我們應善用人的智慧,發起菩提心。

接著說,「如我生於人類中,已知利害明取捨,若能不捨菩提行,云何不證菩提果」。這二句「已知利害明取捨,若能不捨菩提行」,是指我們除了知道佛法,還要去實修它;我們不但要知道如何做會有利益,如何做會有害處,此外,我們還要去實修菩提心,要實修不是光知道法而已,重要的是去實修它。下面說

「若言須捨手足等,如是難行我所畏,我今怖畏但愚痴,不能辨別輕重爾」
「曾於無數俱胝劫,經地獄苦百千返,割截焚燒並殺戮,未能令我得菩提」

利弊既然知道了,就應行菩薩行。行菩薩行,就是把自己的手、足、頭等布施出去。如果你害怕把自己的手足頭等布施出去的話,如何行菩薩行?你不需要害怕!無始以來,我們在輪迴當中,經過了無數俱胝劫,在無數的前世與今生當中,我們遭遇割截、火燒、殺戮等等難以言喻。現在我們有機會布施自己的手足頭等,有利於自己證得菩提,我們應心生歡喜才對啊!過去我們也施捨過不少的手、足、頭,今日又何必膽怯畏懼呢?現在我們將自己的手足頭布施出去的話,有利於我們未來能獲得菩提,因此我們應該要行持,應該歡喜而行。

再說,雖然把自己的手足頭布施出去了,可是我們會因痛苦而產生害怕,為什麼會害怕呢?那是因為不了解布施可以助於我們獲得菩提。如果知道這樣的布施,真的有利於獲得菩提,那我們將會歡喜的去做。

仁波切舉了《入行論》的例子,

「是故悉除疲厭心,菩提心馬為乘載,轉從安樂趨安樂,心既了知何怯為。」

要成佛,則必須在三大阿僧祇劫不斷地累積資糧,而在長久的時間裏,要累積大資糧,處在其中我們的心會不會退?辛不辛苦?如果我們已經生起菩提心的話,遇到這種問題時,我們會堅定不移地去看佛的功德。我們一直如此地修,心也一直跟著歡喜,因為這對成佛是這麼的有幫助。為什麼能生出這種歡喜的心呢?因為我們後面有菩提心,它會看,所以就一直會歡喜,一直修行;苦的時候,表面是苦,但是它後面有菩提心的緣故,就一直會歡喜,所以它會在成佛上面去看。

比如說,剛剛布施了自己的手,接著它會去看菩提心,會看「這樣修的話,我的目標馬上會成就否?」,然後菩提心會給我們一個鼓勵,心就一直歡喜。如此修法完全不會辛苦,相反地,心會很歡喜、很快樂。所以,我們騎的菩提心這匹馬,它會帶著我們走一條路,而這條路是愈走愈快樂、愈來愈往上走的路。這是一個談到一邊修一邊快樂,一直往上帶著走的一個偈子

如果有菩提心,騎著心馬在做布施手足的時候,心不但不會害怕,反而更生歡喜。對我們來說,我們還沒有菩提心、沒有希求成佛的心;我們對於來世或許有一些希求的心。我們會念經、禮拜或是做些累積資糧的事情,去懺悔並消除一些業障。在此之間,跟別人相處時,會遇到一些衝突的問題,自己會忍耐、不去生氣。別人罵我們的時候,我們忍辱原諒了別人;表面上我們好似比較苦,但,我們要看的是希求來世的這個心,要看的是這個。當你去看的時候,心就會快樂。表面是苦,但是從果報去看的話,那就會快樂。這種快樂,依稀彷彿有一點點菩提心的樣子了。然而,真正的菩提心生起時會更快樂,因為它的目標很大,所以只要對增長菩提心有幫助的話,它就愈快樂。

修行是看果報、生歡喜心。同樣地,精進的心也要生起。例如睡覺,表面好像快樂,但是一想起它的果報,心就會恐怖。想睡覺是沒有修行的樣子,沒有修行就一直不會想去修行。死亡的時間一旦來到,那就完了。我們可以改變這種表面的快樂,我就站起來,去作功課、打坐以消除業障。這樣做表面上看似辛苦,但以希求來世的心去看的時候,歡喜的心自然會生起,這也算是生起精進的心。

布施手、足、頭所受的苦算是小苦。在輪迴當中,過去生曾經投生到地獄裏,千劫累劫一直在那裏感受到不計其數、種種不可思議的苦。投生在餓鬼道、畜生道也是一樣,你必須經歷千劫累劫去感受無量無邊的苦。那些苦,次數非常的多,時間是非常長久的。

然而布施手足頭所受的苦,大小如何呢?可以說非常微小,而且受苦的時間也非常短,次數也少,所以才說「有限量」。

「我為修行成菩提,但受此苦有限量,如人欲除心腹疾,令身略受針砭苦」現在所受的苦,是有限量的。為了證得圓滿菩提果的緣故,要忍辱。

下面的偈頌,引了一個例子來說明,

「醫人須以眾手術,為不安者除病苦,為摧眾多大苦故,輕微不適當忍受」

這是說醫生為了要醫病,會幫病人打針,或者給非常苦的藥。藥雖苦,卻能除病,良藥苦口嘛!為了證得圓滿菩提的緣故,我們去布施手足頭,布施時所受的微小苦,如果可以滅除種種大苦的話,應當要忍受。下邊說,

「世間常醫固如是,無上醫王殊不爾,但以輕和微妙法,能療無量沉疴起」

佛陀為我們開示證得圓滿佛果以及去除大痛苦的方法。世間的醫生,為除病人外在身體的病苦,他會採取猛厲的方法來去除病痛。佛陀不以猛厲的方法來醫治眾生的病,而是以柔和宣說微妙法的方式。以此方式,就可以醫治眾生無量的沉疴煩惱病。

真正修持佛法,是用心修持,而不是用身體。不是外道燃燒自己的指頭那般去修持,也不是醫生採取世間的猛厲醫治疾病的那種方法。佛陀是用什麼方法呢?佛陀用非常輕巧柔和的方式,宣說廣大的法,來醫治眾生的病。修行主要是從內心去修的,既然是內心要修的,就完全不需要靠外在的身體去吃苦、作苦行。佛陀修行的方法沒有像外道一樣燃指…,我們沒有這種的。

醫生用針治病,只能消除心外的、身體上的病痛而已。佛陀如何醫病?祂要醫治的是無始劫以來無止盡的輪迴之苦,祂要把這種苦徹底的斷掉。事實上祂所用的方法,沒有一個會讓我們吃苦!完全不會用醫生打針的方式,不是這種的,而只要從自己的內心,轉一下就好了。

修行是從以下的角度來說,沒有那麼難,只要內心轉一下就好,完全沒有一個粗的方法,只要轉一下內心就可以了,是很柔和的一種方法。

當我們由內心看煩惱時,會發現煩惱是很可憐的,它的背後完全沒有一個正確的理由,但,悲心的背後,卻有很多,後面的力量是很強的,是很有靠山的!而煩惱就沒有這種靠山,所以它就好像很可憐。因此,面對完全沒有靠山的煩惱,我們就要對付它、跟它對抗。跟它對打,可說是很容易!這是一個角度嘛!我們也不需要準備蓋房子啦!買槍啦!買炸彈啦!什麼都不需要買,就自己內心轉一下,它就消掉了!從這個角度來說,煩惱真可憐,因為好像沒有力量可支撐它的。

有此一說:煩惱是智慧…好像第四品的樣子p.80,

「煩惱以識煩惱慧眼斷」

就是指沒有力量的煩惱,我們可以透由對它的了解,而將它斷除。所以這裏講二次煩惱的時候,就能了解它是很可憐的。了解它是可憐的,就能滅掉它!可憐的意思是,它很容易被消滅。這個情況讓我們了解到,我們可以很容易就消掉它,因為它沒有靠山。若我們能這樣了解,就可以把它滅掉,而且是馬上滅掉它。

◎學員問:外道有燃指供佛,內道沒有,可是經上不是也有講一些菩薩,祂會以色身,燃肉身供佛,那這二個要怎麼配合?

◎仁波切答:「我不知道,有這樣子的嗎?供自己身體,是不是?」

◎學員回答:「好像中國古代歷史中就有。」

◎仁波切答:「前面講到布施自己的手、頭,但那需要達到一個時間點,內心改變了,改變了之後慢慢就可以去布施。不可以馬上布施喔,時間點到了,才可以做這種事情。往往我們還沒來到這個時間點,就去佈施會讓自己吃苦,那就不對了。只要時間點到了,布施手足頭時,完全不會有苦受。為什麽會不一樣呢?那是因為內心增長了菩提心,就變成沒有這種苦啊!這個後面慢慢會講。

要施捨出自己身體的手足頭是很難行的。為了要遮除難行的覺受的關係。下面這一句「導師最初作加行,亦施菜羹糜粥等,此時修已後漸能,雖自身肉亦易捨」也就是說,布施初始,世尊先拿自己的菜肴、食物去布施,先串習菩提心,讓自己的菩提心慢慢增長,珍愛他人的心慢慢增長之後,自我愛惜的心也就慢慢減少。之後,才能漸漸地將自己的肉、手、足布施出去。「此時修已」修,指串習,這個時候因為你已經串習布施這種心,漸漸地,會變成很容易就將自己身肉施捨出去。

如果你是父母或長輩的話,能夠教導、培養小孩、晚輩從小就習慣去放生或者到佛堂去作供養等一些事,當小孩子長大之後,他會因為小時候串習過這些習慣,而容易去作放生、供養這些事。

如果我們慢慢串習,事情就會變得不困難。如偈頌云:「若時彼人於自身,能起猶如菜羹想,其時令施身肉等,彼於此事有何難」首先,以自己擁有的外在物品去作布施,就從自己擁有的食物、菜…等等開始。以這些東西去布施,慢慢地串習,等到你必須施捨自己身軀的時候,你不會覺得困難。你必須串習到某種程度,才可以真正去做施捨自己身軀的行為。

我們身體有無痛苦,完全觀待於修道時是否斷除惡業。修道的次第不可以出差錯,要作布施也是一樣,不可以馬上就將身軀布施出去,這樣子做,就次第而言是錯誤的。從修道的角度看,一位善巧的布施,當他布施時,是不會擔憂的,因為他已經沒有錯誤了,所以布施的時候就不困難了。因此這邊說「由斷惡故即無苦,由善巧故即無憂,如是能害於身者,唯顛倒見惡思惟」,也就是說,斷除惡業有利於淨化身體的痛苦,因為惡業是苦的因。

仁波切舉施身法為例,修施身法,就是要將自己的身體布施出去,布施身體最主要目的即是對抗我執。「如是能害於身者」能害身者,就是補特伽羅我執。以這樣子來布施自己身軀的話,可以對抗補特伽羅我執。「唯顛倒見惡思惟」這句話的意思是,補特伽羅我及我所之貪等分別和殺等惡心之想法。以上這一偈頌是在說明菩薩由於三門罪惡悉皆斷除之故,因此能夠以無垢清境的悲心為其意樂,所以在施身之時身無痛苦,也由於空性慧所攝持之善巧故所以再捨身之時,心亦無優,基於這個道理可知,補特伽羅我我所之貪等顛倒分別及殺等惡心,損害其身,才是真正損害菩薩之因也。

修施身法時,是將自己整個頭、手、裏面的筋肉、骨頭,一直分、一直分,分給誰、分給誰,就這樣一直布施出去,這個時候,平時執著心很強的我們,能這樣給布施出去,則這個我執的對象「我」就不見了!這種方法有助於消除我執。

另外一種,它有助於生起對眾生的慈心和悲心,因此以前殺眾生的業會漸漸消掉。剛剛講殺生的業,一個是顛倒,另外一個就是惡思惟,意思是殺眾生、不慈悲的、對眾生的瞋恨心等那種惡思惟會消掉。還有呢?加諸於身體上面的一些不善業的果報,這也會消掉。

一個往生的阿羅漢,對他本身而言是有幫助的,因為滅掉了以前所造作的業的那個五蘊身了,因此對他來說很有幫助。同理,當準備真正布施自己的身體時,可不是像剛才所說,再修施身法時用觀想來布施的是自己的身體,如果能這樣的話那麼以前的苦蘊身就滅掉了。也因為他可以很善巧的知道修行的次第,很清楚自己現在已經可以布施身體、自己的生命,到了這個階段,對他來說相當有幫助。同時,他亦可斷除、消滅我執,增長悲心,惡思惟消除,自己的苦蘊也滅掉了,對他而言,會一直歡喜,是不會受苦。

惡心會傷害我們的身軀,如果不善巧的話,是不應該作布施。所以,要善巧,善巧的話就沒有這樣的憂慮。因不善巧而作布施的話,可能會導致你本來發起的悲心退轉。大心菩薩若能善巧的話則在布施身軀的當下,會讓身體感到安樂。所以說大心菩薩「若由福德令身安」就像常啼菩薩即布施出自己的身體,斬斷其手足,用祂的血灑遍大地,甚至將身軀施給帝釋天。之後,常啼菩薩當然就死了,但又活了過來,身軀反而比以前的更好,所以這邊才說,祂布施身軀所獲得的福報,讓祂得到更好的身軀。因此,由福德會獲得身安。

「由善巧故心安樂」

由於善巧與空性的意義的關係,傷害了我執,破了我執之後,心當然就安樂了。

「雖為利他處輪迴,諸大悲者何憂患」

為了利益他人,布施自己的手足,即使身處輪迴之中,諸具大悲心者有何憂患呢?因為這樣子做,身心皆安樂,何患之有?即便身處輪迴,又何須憂慮?

我們之所以能這麼做,是源自於菩提心之故,因菩提心可以積聚廣大福德資糧。菩提心分為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二種。勝義菩提心,即證空慧,證空慧則可直接對治我執、破除我執。發起勝義菩提心,第二剎那即可積聚廣大福德資糧,並斷除往昔的惡業,這些全都源自於菩提心的緣故。所以這邊才說

「此由菩提心盛力,盡能消除往昔罪,能積福德如大海,故言勝於諸聲聞」。

先前仁波切提到承許菩提心馬,就是這個偈頌「是故悉除疲厭心,菩提心馬為乘載,輕從安樂趨安樂,心既了知何怯弱」。疲厭心,指的是身疲憊、心厭煩這個心,而菩提心可以去除掉身疲憊、心厭煩,乘著菩提心馬,可以安樂再安樂。心既然了知菩提心有大利益,我們又怎會生起怯懦心呢?

菩提心能折服高漲、高舉的我慢心,然而,如果我們的心非常退怯或畏縮的話,菩提心反而能讓心力增長。因此,菩提心無論在任何時刻,對我們都有很大的利益。

仁波切說,如果我們的心處在畏縮、退縮的時候,修菩提心會有幫助,能幫助我們提起心力。因為已成佛的這些佛,全是為了眾生而發起菩提心成佛的,未來佛也同樣地為眾生發菩提心而將成佛,仁波切這邊舉例說…,那個偈頌的意思是p.56,

「願如地等四大種,亦如虛空常無盡,有情種類多無量,悉能為彼俱有因」

也就是希望能利用種種方法去利益所有眾生,佛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若我們稍做小小的修行,就生畏懼、退縮的心,這樣是不可以的!要是如此,焉能成佛?我們尤其要思惟佛的悲、智、力、無礙、無邊等不可思議的悲智力量,我們應鼓舞自己生起堅強的毅力才好。

生起我慢時,為什麼修菩提心可以將它滅除呢?因為,我們可以思惟珍愛他人的心,或者我們可以如此思惟:佛為利益眾生而如此努力,且佛視眾生勝於祂自己。有時候,想著珍愛他人的心,可以使我們滅除我慢心。

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快樂,全都源自於眾生,眾生可以帶給我們佛果。菩薩的修持當中,主要的修持是忍辱心,因此可以說眾生對我們有很大的恩澤,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源自於眾生。甚至於我們的皈依處--佛呢?祂也是依於眾生才產生的啊。

修持菩提心,不但可滅除我慢心,也可滅除貪、瞋、嫉妒心等。菩提心就好像是去除百病的一帖良藥、萬靈丹!

我們最主要斷除的就是精進的違逆品--三種懈怠斷除貪味怠玩之懈怠斷除貪著惡事之懈怠斷除於善法怯弱之懈怠。

接著,談到增長精進的對治力。首先,應以四種力量來增長精進。第一句

「為利有情集四軍,勝解勇毅及喜捨」

四軍即四力。四力為勝解、勇毅、喜、捨。

  1. 勝解,即生起勝解心。必須生起畏懼輪迴之苦,透過思惟,才能生起勝解心而起精進。應該在還未開始修行之前,就能生起勝解心。以修菩薩行為例,還沒修菩薩行之前,首先,我們應思惟輪迴的痛苦而生起害怕的心,然後思惟精進的利益,之後才能生起勝解心。
  2. 勇毅,前面已生起勝解,於還未正做之前更進一步作觀察,讓心生起非常堅固的決定,這個就是勇毅。
  3. 喜,真正要做的時候,不可以像小孩子玩家家酒一樣,這邊玩一玩,那邊玩一玩,不可以這樣子。仁波切說:也不是這樣。有的人有這樣的個性,很喜歡新鮮。只要看到一本書,「喔!」一聲,這邊看看,看不到幾頁,就另外再找一本新的或是較有名的書,那本書又看了看,也沒有看完,這種個性的人,都一直喜歡找新的,這種個性叫什麼?有始無終,我們不可以!

    剛剛所提過的,第一是勝解。這是還沒有開始著手,內心知到必需要有這個,在做之前,就要先好好觀察,是做或不做?這要好好觀察,最後作決定,這樣子才會堅固,這是第二點。之後,已經開始做了,就做了一點點就放掉,以後再開始看的話,那就忘了。比如說一本書的話,那就忘了,可能他會一直看新的新的東西,所以他就忘掉了,這個就不可以!這是第三種力量,喜(有始有終)。

  4. 捨,要了解什麼時候要休息。我們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所以要有這個力,若完全沒有休息也會出問題。所以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這是第四個力,捨。

    真正開始做的時候,需要後面這二種力,就是要一直不間斷,真正確實的做完的力;另外一個是,一直要歡喜心要生起,這是剛剛前面講的,一邊布施一邊看,它的果報有多好多好,然後歡喜心也跟著生起,如果這樣子的話,就會有第三種的力出來。如果一直做,好像就要摔倒,會累啊!所以就要休息。

前面所說的四力,勝解、勇毅、喜和捨,由這四力可以生精進,這四力是生精進的方法。「由思惟彼功德故,諸怖苦者生勝解,如是斷諸相違品,勝解我慢及喜捨,以恭謹自在轉力,增精進故應勤修」,這裡的「勝解」是指斷除違逆品;「我慢」不是指煩惱的「我慢」而是指作事情的自信心而言;「喜」是指勤奮無間;「捨」是指暫息無間。如果四力能自在運轉,就可以增長你的精進,故應勤修。

見到善果報的利益,會讓我們生起勝解,因而發起精進心。同理,眼見惡果報的過患,也會讓我們生起勝解。「自他罪惡多無量,我曾誓願悉摧毀」,我們都曾經許下諾言要去摧毀眾多的惡業,因此,對於自己的誓言不可藐視之。

「是中僅唯一一罪,亦經劫海難消盡」,自己所造的無量罪業中,僅其中之一分罪業,都足以讓我們受很多的苦。以貪為例,我們不可能馬上將它滅掉,必需經過累劫的努力才能做到,所以說「是中僅唯一一罪」,即便只有一個罪,也必須經多劫、累劫才能滅除,其實還尚難以滅盡哪!

「精勤消除罪障事,於我纖毫未見有」

然而,至今我絲毫沒做任何該消滅這些罪障的工作!如果現在不滅掉這些罪過的話,未來一定會入惡趣,在地獄中感受無邊的苦。

「無量眾苦出生處,我心於此能不裂」

要生起追悔的心。若想到將來投生地獄之種種恐怖的情景,心豈不破裂?

總之,我們必須看清楚這些罪惡的過患,想想自己所造的種種罪惡,至今為止,連一分也未曾消滅,將來一定會投生到無間地獄受苦,所以不能不起精進、不能不去修持而安然過日子啊!

剛才思惟的是我們的罪過,屬負面的,現在則進行正面的思惟。

「自他功德廣無邊,我曾誓願悉修行」

我曾許下諾言,要修持饒益自他的所有善行,因饒益自他可以積聚無量無邊的功德。

「是中僅一分功德,亦須修行經劫海」

然而,即使一分功德也必須經劫累劫地修持才能獲得。

「我於如是功德分,纖毫亦未修生起」

這麼多的功德,想一想,自己到現在卻連一分功德都未曾積聚啊!

就一生而言,修行的時間非常短暫。如此短暫的修行中,我們應當努力去修持能夠成佛的因,也就是去修持能成佛的功德。如果沒辦法做到,豈不慚愧?豈不羞恥?現已得八閒暇、十圓滿的人身了,若不去修行,豈不是很羞愧嗎?所以說

「此生獲得何其難,我令無義而已矣。」

未來之事不可得知,故無法估計未來,深刻反省自己曾經做過的事當中,我們都會以為自己做了不少,可是真正算一算,實際上並沒有做到什麼。所以這邊說「我未供養諸世尊,亦未曾設大施會,聖教所示未隨行,貧匱意樂未令滿,怖畏者未施無畏,衰損者未施安樂,唯於母人胎藏中,生起大痛奇苦耳」。一旦來到這個世間,一旦入了母胎,等於一開始就給母親帶來痛苦了,之後,無論你做什麼,都只有帶給她麻煩而已。想一想,既然過去都沒做,而現在可以做,那麼我就不可不做!這種思惟會讓我們生起勝解。

「我由昔時及今日,於如來法捨勝解,故遭困厄有如此,何可於法捨勝心」

過去雖遇佛法,可是沒有修持,結果呢?使得自己現在事事不順、遇到種種不吉祥、自己的願望無法達成,甚至家業不成,目標沒法達成,這些都是以前遇到佛法卻沒有修持的徵兆。因此,現今既然遇到佛法,就不應該捨棄法。「何可於法捨勝心」。

為什麼勝解如此重要?為什麼我們應該生起勝解心?因為勝解心是一切善法的根本,這是能仁說的!所以說

「一切善法之根本,是勝信心能仁說。」

追究勝解心的根本,它是什麼呢?就是去修持業果、觀異熟,這邊說

「彼之根本復依於,恒修業果觀異熟。」

無論我們聽聞佛法也好,做任何善行也好,動機非常重要,動機就是指勝解心。我們若想得到善的果報,就應該有正確的、善的勝解心,即正確的動機。若你想獲得解脫,則你所發的勝解心即屬中等。果報可分為,遍智果報、解脫果報和來世果報。其差別,完全觀待於你的動機和勝解心。因此,一剛開始的前行會影響到你的正行,前行即指動機、勝解心的階段。

◎問:剛剛仁波切一直在講勝解這個名詞,勝解是指勝解心所呢?還是指我們對於惡果的了解?因了解精進心之功德,所生起的真正的了解,是屬於那一種?是心所?是五別境當中的一個心所?勝解是哪一種?

◎答:勝解之前一定要有信心。先有信心,然後才能生起勝解心。信心是屬於了解這個階段,了解的這個階段是信心,之後才有勝解的心。在這階段,就信心而言,我們不一定要以現量去了解,它也有很多的次第啊!有伺察識的了解、比量識的了解、現量識的了解等,有很多的階段。

信心也有很多種,它後面的勝解心也有很多種。例如,我學《入行論》,對未來有那些幫助?先對這個了解,才具有信心。比方說,我相信學習《入行論》,對修心上面會有幫助,慢慢地就會生起菩提心;依著《入行論》去修行,也會很好,這是一個果報。我若相信這個果報,那麼對於現在我們的學習就會有生起一個信心,然後勝解心就產生了。我喜歡這個果報,這個是勝解心,在尚未生起勝解心之前,應該先要有一個信心,相信做了這件事情以後,一定會有什麼結果出現,像這樣的彼此之間有一個什麼的關係,就是這個信心要生起。

◎問:聽起來應該是屬於,我們對一件事情了解之後生起的一種信心,那麼跟我們講五別境當中的勝解就不完全一樣?

◎答:也是有一點一樣。比如說,當我認知、了解這個碗的同時,我的識裏面也有一點點喜歡它的,喜歡的階段,我的心就跟它連在一起不會錯開,喜歡的階段就算生起了。剛剛這裏講生起的力量比較強的時候就稱它勝解。以業的順序來說,那種思的順序一直在,當它的力量很強的時候,我們就稱為業,若它的能力沒那麼強,我們就不稱它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