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廿八》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6/01/15


剛剛我去跟大格西,梭巴格西跟他用餐,才知道我的前世也跟他是同學,我以前不知道,我就增加了「有前世,一定有」(笑)。我常常…一些老和尚他們說我前世是什麼,他們這樣子提出來的時候「確實前世是有啦」,就這樣子想(笑),所以就一定有來世,要小心(笑)。他說八十三歲…他今天說我的前世,就是在雪歌寺那邊,雪歌寺那邊本身辯經很好,所以我的前世在雪歌寺那邊讀的時候,可以說很好吧,所以來到色拉寺的時候,色拉寺就讓他跳級,所以跳級的時候,先會跳四年級、五年級,然後在那邊待了一段時間又讓他跳,就這樣子,所以確滇仁波切與梭巴格西差太多,了,梭巴格西比較大,但是我當過確滇仁波切的同學,梭巴格西又同學,他說跟他一起待了好像也是不少年;又另外ㄧ個叫堪珠仁波切,現在應該九十二歲了,他還在,所以跟堪珠一起考格西的,所以我跟梭巴格西一段時間,然後又跳上去,又跳上去高年級,那上面就一起考格西了。所以同學好像有很多的樣子,以前那個喇嘛袞卻格西,他也…我第一次來回去的時候,我去住新加坡那邊,那個時候袞卻格西還在,他也說「同學」(笑),他們這樣提的時候,我心裡那種「前世」上的信心就會增加,哈哈;有時候這種傳世的名字有增加對於前世的信心,會幫助,這個有好處啦,哈哈。這位格西是色拉寺裡面…按照我了解的來說,比他高年年只有一個,剛剛講的九十二歲的這位堪珠,只有他,其他應該沒有,他是第二,幾年級那種班級來說他是…前任的色拉寺堪布也是他的弟子,那個前任的堪仁波切,現任的上次我們請他嘛,另外前任的堪布是格西騰月,騰月格西,他是我在四諦那邊請過他,這裡我們沒有請他嘛?他也梭巴格西的弟子,年紀好像差不多,騰雲格西是已經八十一歲吧,也是年紀很大。

我們現在是在講入菩薩行論,我們都說我們是一位為了饒益眾生而求證佛果者,所以我們必須要像菩薩一般,像大心力的菩薩一般,要去了解菩薩的行持,就必須要了解他的學處,菩薩的學處要透過聞思,才有可能入菩薩行的學處當中,所以我們來學菩薩行論就是要效法彼行,效法菩薩他們怎麼行持菩薩行的…我們也是一樣,要用這種的效法他們的行持而修的意樂來聽聞,不要想說我要來了解菩薩行,我只是要求取知識,或者說讓自己成為ㄧ個學者,只用這種目的捨棄眾生、有情的話,就跟學菩薩行相矛盾,也是奇怪的,所以我們要用善的、好的動機來聽聞。

學習菩薩行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來修持,所以必須要生起很強力的,很強力的精進,這很重要的,生起精進的力量要非常大,這樣才有可能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來行菩薩行。第七品精進品就有講到如何生起大精進力,要行精進必須斷除三種違緣,就是三種懈怠,我們先前已經講過,要去做四種順緣,也就是「四力」,這四力上次有講到,就是「信解力」、「依止力」、「歡喜力」以及「捨棄力」,我們現在應該是講到「依止力」的部份。

講到依止力,有說要生起「慢」、我慢的慢心,一個是對於業,一個是對於能力,ㄧ個就是對於煩惱生起慢心,現在講到 188 頁,對煩惱修我慢的部份。也就是對於煩惱處於任何時刻當中,我們都要生起「絕對不輸給煩惱」這種心,也就是「我絕對要戰勝煩惱」的這種心,這邊就講到「若居煩惱品類叢. 應需多方修堅忍. 如狐兔等避獅子. 勿為煩惱所中傷」。

這裡就舉了例子,獅子處在狐狸群當中 獅子絕對不會有害怕的心生起來,意思是我們面對眾多煩惱也不應該心生害怕,我們更要生起戰勝煩惱這種心,生起堅毅的心。也就是面對煩惱時,我們要生起勇氣,如何讓自己生起勇氣呢?也就是你心中要有種種滅除煩惱的方便,心中要有這些,要先去學習用什麼方便才能滅除煩惱,心中如果對於滅除煩惱的方便如果沒有的話,你當然就不可能生起勇氣了,所以這裡說「應需多方修堅忍」多方也就是從各個角度,從各種方式學習滅煩惱的方法。

我們還沒有生起煩惱之前,我們練習對治煩惱的方法,對治的方法要練習,所以練習的時候如果我生起這種煩惱的話怎麼樣、那種煩惱的話怎麼樣,沒有生起之前就先…很多的環境、情況,心裡就觀想,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我怎麼面對,他已經找到無量無邊的方法,所以他無論在怎麼樣的情況下生起煩惱的時候,馬上可以對治的,他能夠可以對治。不然的話,我們安安靜靜(在)山洞裡面沒有煩惱,但是下來就開始了,所以閉關的時候,「如果我這樣子情況出現的時候,我怎麼辦?這樣子情況出現,我怎麼做?我怎麼對治這種情況?」這些已經完全準備好了就完全不用怕,那很勇敢,他就什麼情況出現都不會怕,還有勇敢的力量、勇氣。近分未至定這個裏面有很多種嘛,分七種啦、六種啦、八種啦、九種,有這樣分的次第啦,以後講吧。…(藏文)如果這樣分的話,程度,近分未至定這個就分的時候,第一個是我們達到奢摩他的時候,這是第ㄧ個;然後,隨順的毗婆舍那的時候,第二個;然後,真的得到毗婆舍那的時候,第三個;然後,開始對治欲界的煩惱粗的時候,可以說「大」,煩惱有「大大」「大中」「大小」,這個開始的時候就是第四個;另外,就是中的、中品;這個中的已經消掉以後,就開始觀察我真的那些已經消掉了嗎?他就開始出來,或是開始心裏想起來以前貪心的對境,瞋恨心的對境特別就故意想、會不會生起這個貪心?那就看一看,他就會觀察到「還有一點點」,「還有一點點」又回去了,這個觀察也是一種,回去就開始小的、欲界的煩惱小的有三種,這個把它消掉,小品,那就算(第)七個;然後,第八個開始的時候,我們會算是「初禪」,第八個就是「初禪」。剛剛我要跟你們講的是,要觀察嘛,所以觀察是,他有沒有真的修持出來就看那些以前生起煩惱的那些對境,接觸的時候還會不會出現?接觸的時候會不會出現要觀察,接觸的時候就出現的話,那就還不對的,所以我們禪修、修行的時候,特別要各種各的角度要想,如果我是這樣子情況出現的話,我怎麼面對?這些準備好了,剛剛講的這種勇氣的力量會出現,他完全不會怕,他心裏有一個勇氣,我怎麼樣的情況出現,不會倒,我不會摔倒。下面就講到

「如人猝遇大危險 第一先當護其目」

也就是說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個非常危險的情境,那種情形就是我們會生起強烈貪瞋的對境,在那種時候我們都幾乎快要輸給煩惱了,這時候你就必須自己心中要很堅定,說「我絕不投降」、「我絕不輸給煩惱」,要有很堅定的那種心,這種堅定的心就比喻成好像要保護我們的眼睛一樣;比如說戰爭的時候,我們身上受傷,身上受傷的時候你就閉著眼睛,忍下來,就先閉著眼睛。遇到會讓我們生起貪瞋危險情況的時候,關鍵時刻的時候,你心要下定決心說「我絕不投降給煩惱」。

這時候有沒有生起煩惱?有生起啦!但是我們不可以投降跟著它,我們心不可以投降它,已經生起了但是心不可以跟著它,已經生起了,生起是就心一邊有生起,但是我們心整個力量,心的整個…心就一直跟隨它,我們不可以跟隨它,心還是心裏想「怎麼樣我還是不會跟隨它」我就一直會盡量保護我自己本身真正的內心;我們心裏有兩種,可以說真正的…我們會說有用「心」做事情,跟沒有用「心」但是有做事情,有兩種,所以「用心」的意思是內心、好像中心…做,就像這樣子,所以我們這裡就是這種用心…(不服從煩惱,應該可以說吧)不可以好像就…真正內心的那個就還是躲避它,保護它,外面的那個心已經生起煩惱嘛,但是內心、中間的那個心還是逃避它,逃避就是逃出去,現在講的是保護它,主要是保護它,心裏有生起煩惱,但心生起煩惱的時候,真正的不可以…中間的那個…我們心裏,很喜歡的跟隨,不可以這樣子,不可以很喜歡跟隨它,我們還是就…真正的我喜歡…從內心喜歡的這種心還要保護它,這個是我不可以…(如果)這個心都影響的話,那個人就糟糕了,就變成我們自己很糟糕了,所以生起煩惱,但是中心要保護它的意思。這個比喻就是,如我果們打針或外面去一些…或者是人跟人就打架的時候,我們還是(無論)身體怎麼樣,眼睛還是一直會保護,一點點出來,眼睛就一直閉著嘛,就像這樣子,不可以傷害那個眼睛,所以不可以傷害真正的中間的這個內心,不可以傷害,其他外面的那些心傷害還好啦,可以恢復啦!(笑)

所以我們要發起這種特別堅毅的決心,決不去屈服、投降於煩惱「如是若遭危險時 勿隨煩惱自在轉」,生起來這種堅毅的決心,就是

「寧可焚身或斷肢 乃至斷頭亦易事於彼煩惱怨敵前 終不甘心為低首 如是一切時處中 非如理事終不作」

也就是身體寧可被火燒、被斷肢、被斷頭,身體不管被砍截成幾段,(也)絕不投降,要生起堅毅的決心,遇到煩惱的時候,決不歸順於煩惱、絕不投降煩惱。

我們說這四種力,「信解力」也就是在還沒有真正做之前所生起來的;「依止力」也就是你將要做、剛做的時候所生起來的;「歡喜力」是你已經做了,為了讓你所做不覺得辛勞、疲累,要不斷思惟你的所作所將帶來好的果報,這個是歡喜力。

歡喜力又可分為希求異熟果,一個是不希求異熟果;如果站在不希求異熟果這一點而言,也就是在「因位」的時候,你一邊做一邊生起歡喜的心,就好像這邊說的「如童稚求嬉戲樂 不問所作為何事」也就是像小孩子在玩耍的時候,一邊玩它也不求什麼,他就一邊玩,可是一邊玩的過程他就一邊感到很快樂「彼於耽玩深愛樂 應當歡喜無厭足」,也就是說菩薩當他在精進於三藏的時候,在三藏做作聞思修的整個過程,他一邊做一邊生起歡喜的心,生起無厭足、一心去做的歡喜的心。

再來就是於果報有希求果報這一點而言,也就是

「為求安樂作諸業 得樂不得不可知 若作此業定生樂 不作安樂何由生」

就像世間人種田,他們種田是很辛苦的,可是他們為什麼在種田的時候不會感到很累?因為他們想到種田將來的收成會好的緣故,想到將來他們有收成的緣故,做的時候心中就不會累了;同樣的,菩薩在行菩薩行的時候想到暫時以及究竟無量無邊的果報的緣故,所以他心中生起快樂,就不會覺得很累,所以說

「若作此業定生樂 不作安樂何由生」

就是菩薩在修菩薩行的時候,如果想到暫時與究竟無邊的果報的時候,他心不生歡喜是很奇怪的,應該是會生起快樂的。

所以一般我們世間種田,種田是未來、明年會不會收成、會不會好是不一定,但是心裏有這個希望就比較不會那麼累,菩薩們的果報是一定有,不會不一定,一定會出現的,一定會出現那麼大的果報的時候,怎麼不會快樂呢?一定會快樂!一定會快樂的意思是,要生起歡喜的心。

問:菩薩在行持的時候,一個希求果報的心,一個不希求果報的心,兩個會同時生起嗎?

答:不可以說不希求,我們是說,從因的角度,沒有看果報,從因的角度也要生起一種快樂;看果報的角度又要生起一種歡喜的心,所以歡喜的心可以生起兩種。

問:一種從因的角度,一種從果的角度?

答:對。

問:不希求是從因的角度?

答:不希求的意思是我們就…不是「不要希求」的意思、「不可以希求」的意思,不希求的意思是他「沒有希求」而已,他沒有希求果報,他心裏沒有看果報,他只看這件事情做的時候就自然很喜歡。比如說小孩子玩的時候,這件事情開始就很喜歡了,完全沒有看未來的果報,這個當時開始做事情就喜歡了,佛菩薩也是修行的時候,當時就會一個喜歡,這是不希求的意思,就是這個,不是「不可以希求」,一個是「要可以希求」,不是這種意思。

問:…不是要「三輪體空」嗎?為甚麼要去想果報會怎樣?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行善佈施的動機與你「懂得佛法」去行善佈施,差別是很多的嘛,一個只是世間的善法,只是有一個果報,是差很多的,這裡的話怎麼來看?

答:剛剛「不希求」的意思要清楚,「不希求」跟「希求」這兩個都要修的,這裡講「不希求」的意思不是「不要希求」的意思,「不希求」的意思是那時候心就自自然然,很喜歡做這個事情,這種歡喜的心;修行的時候,自然就…本身這個事就很興趣的了,(所以)兩個都要,兩個都要生起,ㄧ個是修行的時候,本身修行這個事情上面很喜歡,他沒有看果報,他只是一個這個事情上面他很喜歡。

另一種,從果報的角度,就另外一種生起歡喜的心,這個比喻上面就比較清楚了,用這個比喻的時候,小孩子玩的時候他們有看一個目標嗎?沒有!他們就事情開始他們就快樂了,這個玩的事情開始時就快樂了,沒有未來…什麼的,都沒有什麼想,他一開始這個事情…本身這個事情很喜歡了,這個清楚的話,你的另一個問題就才會清楚,這個沒有講清楚的話,那就可能會混在一起。剛剛另外那個是, 我們佈施的時候,自己沒執著的心,菩提心或者全心全意的自他相換,這樣心當下就照顧他的話,我心裡是一直要幫他,生生世世想幫他,已經有這樣子ㄧ個心,這個心當下沒有…心裏沒有什麼特別想這個果報「我要成佛」,我沒有想!但是他心裏就是全心全意把我們心裏、我這個愛是生生世世一直重要…我們現在(自他)相換了之後,對他生生世世重要,對他的事情很重要,這樣的心當下我們佈施的話,沒有特別想果報,他只是喜歡這個事情。

比如說,我愛執的時候,不需要特別想我來世是怎麼樣,我愛執就表示我很愛我啊,就像這樣子對他,整個我愛轉過來對他上面,轉過來重視他,重視他的時候這樣子很喜歡,這是剛剛第一個,沒有、不希求就自自然然想做這個事情,這也是很正確的啦,那我們一般世間的也沒有這樣子,世間做的時候,我喜歡…我的想法很重要,沒有(從)他的心的角度看,這是我喜歡做這個事情,所以我做的,這我的想法為主,不是對他幫助的角度,所以這個就又不一樣了。

下面就看菩薩對於這些異熟的安樂生無厭足,不會厭惡的無厭足「如嗜刀鋒所沾蜜 若於諸欲無厭足 異熟安樂及寂靜 於彼福德有何厭」,就好像說在刀鋒上一點點甜甜的蜜,這些蒼蠅、蠅蟲為了貪著刀鋒上甜甜的蜜的緣故,不顧自己是否會被刀鋒所傷就會去舔,都無厭足;菩薩可以獲得異熟、安樂以及寂靜的安樂,對於這些五欲,輪迴當中色、聲等這些五欲,又怎麼會在乎這一些呢?他們所要追求的是更上一層的寂靜、安樂。清楚嗎?這是菩薩得到未來會得到的這個「樂」,這個圓滿的樂是很殊勝、很不可思議的;我們凡夫眾生,一點點的樂,不滿足的話,不滿足當下,一直歡喜的話…菩薩他們看到那麼殊勝、那麼無量無邊、那麼圓滿的樂,看到之後當然就更多歡喜,不可以說不滿足,不滿足這個字眼有點貪心的感覺,一直會歡喜,一直會再來,一直會歡喜地做,所以這個意思是,主要是希求看到未來的果報的話,就還更歡喜的心、更強的意思。

再來講到說,為了圓滿果報的緣故,所要更努力去修行、去完成自己的修行,更努力完成所作,而使得這種無厭足的心更加強,對自己的圓滿果報生起無厭足的心、更加強,就好像大象口渴的時候牠也會要去喝水,很熱的時候,牠也需要去喝水,也要跳到清涼池裏面去喝水,菩薩見到他圓滿的果報,他會更努力去做他所該做的事,

「如象夏日行當午 遇清涼池即躍入 如是為成所作業 於彼事業應趣行」

這個就是菩薩。大象牠本身就是要水的動物嘛,要水的一個動物,但是要水也有「希求」的心,會不會強是靠牠的情況,比如說天氣太熱,口特別渴,這時候要求水的心就強,像這樣子,佛菩薩就是看到未來的果報那麼殊勝,一個佛陀的果位;看到了佛陀的果位之後,看到圓滿的時候,他這個行為、菩薩行要趕快圓滿,果報才會圓滿嘛,所以他看到果報圓滿的時候,就還更強,更想把因種圓滿,趕快種得究竟圓滿,把修行趕快修行好,因為他就剛剛講的那個大象,天氣特別熱的時候,牠趕快要…希求的心,趕快要水嘛,所以要水的心就還更強,就這個比喻。

以上是「歡喜力」,接下來是「捨力」,也就是說菩薩不可以依著他的歡喜力,因為要去圓滿他的所作,就一直做一直做,這樣子到最後可能會生起懈怠,反而會成為一種…到時候反而會生起怯弱;菩薩雖然要為了他未來的果報要努力去做,可是有時候也要給自己放假一下,這樣才能讓他的精進力持續,讓他的精進持續做下去。

我們說「捨」就是「放下」的意思,放下可分為暫時的放下休息以及你完全事情做完了的放下,這不一樣的;如果在持續精進的過程,如果產生了你無法持續精進的時候,你在這時候就要暫時放下,暫時休息,而不是說你不該休息的時候你去休息,不是個意思,而是在那種你已經無法持續精進下去的時候,你的精進已經快要退轉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就要暫時放下休息。

好像我們一直精進的話,這個精進就會變成退下去,太用功了就會造成退、造成不想做、造成…正面的來說,精進太強的緣故就會累,應該就是會累!累是怎麼樣累呢?不想做的這種累,這種就不可以說是精進,這個時候,這種精進就障礙,那麼強的精進力變成障礙,所以那種精進就要停下來,那種精進就有隨順剛剛那個…我們的精進就會「倒」,精進就會「弱」,所以這裡有一點點…他本身看起來是精進,但是他就害到…摔倒,他就幫助…心裏就會很累,不想做,這種心就生起,如果我們的精進會這樣子跟這樣子有關係的情況出現,有關係的話我們就停下來,不可以隨時都可以停下來的,我們就說這是「捨力」,那我們「捨力」的精進什麼時候要修,這個要清楚,那你們就會說「喔!我現在是『捨力』的精進」,那就常常會「捨力」的精進,哈哈!這個時間要清楚啊!

三種懈怠裏面,第一種叫什麼?不想做的這種。一個是完全不想做、一個是做但做的事情錯了、另外一種是沒有錯但是做的時候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有三種,第一個是完全不想做的,這是什麼懈怠?那就「完全不想做」的懈怠跟捨力的精進不要放在一起。(就好像)睡覺也有精進喔,哈哈,你們想修精進的睡覺也可以(哈哈)。

剛才的暫時捨就是「若力疲極所隨逐 為易作故當暫息」。再來講「次第捨」,將它完全放下:

「善攝持者善完成 轉希後後非所應」

也就是比如說我們對某件事已經了解了,你不需要再花時間去想、去學習,這樣浪費時間,也就是對於你已經做完的事,你就應該放下,然後再往前走;已經完成的事就把它捨下、放下,再往爾後該做的事再往前走。

到這邊為止,已經把四力講完了,也就是說菩薩要行菩薩行的時候,要依於這四力而行,除了依四力而行以外,還要配合正念和正知而行。

剛才我們講到要配合正念和正知,第一個就是「不放逸」,這邊「敬慎恭謹」就是不放逸而言,這邊不放逸就是「不渙散」的意思,

「猶如宿將遇敵時 臨陣交鋒兵刃接 應避煩惱利刀鋒 對治盡殲煩惱敵」

也就是說要依著不放逸的心、不渙散的心,非常謹慎小心的讓自己處在善心的狀態中;也就是說當你面對惡業、或者煩惱的時候,跟惡業、煩惱在做正面對抗的時候,你要很謹慎小心,以不放逸的心來做。

再來講到要用正念和正知,「正念」也就是指「不忘記」,也就是你要做某件事之前,你必須先有所計畫,第一步要怎麼做、第二步要怎麼做;比如說要對抗煩惱,我們應該要如何對抗煩惱的這些方法,就不忘記這些方法,這就是正念。真正在做的時候,你的心有沒有照著你的計劃,如計畫進行,或是你的心有沒有渙散到外境去,這時候就要用「正知」去偵查、察覺,如果察覺得到就馬上將心鉤攝回來,所以像這邊說的

「如人臨陣墜其刀 怖畏倉皇急拾取 如是若遺正念刀 怖地獄苦急持念」。

如果正念的力量退失掉的話,就好像重了毒一樣,將會被煩惱所侵入,這邊說

「如毒箭傷身出血 罪毒速疾遍全身 如是若得小睱隙 罪毒速疾遍人心」

就像毒進到我們血液當中,這血液很快就會遍滿我們全身一樣。

正念很重要,這個正念的意思是怎麼樣對治煩惱,或者是我以前的規劃、我這樣子情況出現的話我怎麼對治煩惱,這種一直記在、心裏一直黏在一起、記住、或者心就一直黏的方法,這種方法也可以說是「正念」,那我們這樣子一直黏,心就一直沒有這樣繫住…所以我們心就沒有這種方法跟心黏在一起,是誰黏在一起?正念讓我們黏在一起!沒有正念的話,心裡面沒有正念的緣故,煩惱就會進來,所以沒有正念就很恐怖,沒有正念就沒有ㄧ個保護,保護心的一個…這個就不在,所以煩惱隨時都可以進來,一進來又沒有擋住它,擋住的力量就沒有,擋住的力量沒有,煩惱一下子就會遍佈全…就像剛剛那個比喻ㄧ樣。

我們要如何依止正念?就像這邊說的

「如人擎器滿盛油 膾者持劍伺其後 溢即殺之愕然怖 持戒謹畏應如是」

就好像有人在後面拿了一把劍,某個人要倒油,如果稍微溢出一點點,他就要殺他的話,他一定會謹慎小心去倒油;菩薩也是一樣,菩薩在修菩薩行的時候也是ㄧ樣,隨時隨地依著正知正念觀自己的心,看自己的心是否有離開菩薩行,隨時用正知正念來提醒。

再來講到如果我們沒有小心謹慎地做的話,可能就會產生想睡、懶惰這些懈怠,這些懈怠就是生起煩惱的因,所以要去除這一些懶惰、懈怠的時候,就好像這邊比喻說的

「如有毒蛇來懷中 急當狂駭而驚起 睡眠懈怠若來時 亦當如是勤遮止」

就像蛇入懷中的時候,我們一定馬上站起來趕快把它抖掉一樣,同樣的,如果睡眠或者懶惰、懈怠生起來的時候,如果我們不趕快將它斷除的話,那我們就會引生懈怠這種情形。

睡、懈怠不可以說它本身是不對的,但是它會帶煩惱,所以蛇有毒嘛,不可以說蛇本身不對,蛇有帶毒,蛇有毒,蛇我們為什麼怕它,它有毒;我們這個也是一樣,想睡、懈怠那些不可以說它本身有問題,它會帶煩惱,它來的話就馬上站起來,跳起來,洗澡、頭要沖水啊! 也可以(想)我們心裏比較歡喜的,一想到會歡喜的一些想法,就把它想一想啊。

如果發生有懈怠、睡眠的時候,我們自己應該馬上思惟它將會帶來什麼樣的過失、果報,然後要自我訶責,或者說:「我怎麼可以這樣子做!」也就是要自我敦促,同時要自我許諾爾後不要再這樣子做,所以

「一一罪墮出生時 恒應於己嚴訶責 思維我自今以往 無論如何不再作」。

以上最主要就是講到要好好運用正念和正知,如果能夠運用正念和正知,我們的修行一定會好的;如果能夠善為運用正念和正知的話,我們將可以值遇大乘善知識,即使沒有親自值遇大乘善知識,我們也可以追隨他所宣說的法而做聞思,這邊也就是生起「即使我沒有值遇大乘善知識的話,我也要努力追隨他宣說的法而做聞思」的心,就是「應思云何於此時 能得修行持正念 以此為因於善士 或如理事起欲心」。

所以我們的正念跟正知…要得到正念跟正知的力量,要增加正念跟正知的力量,那些要增加、要得到的話,比如說要得到正念,我們先要了解,沒有了解一個法的話,怎麼有一個正念?正念是了解了之後不會忘掉就是正念,了解了那些把它規劃下來怎麼做,這種是正念,所以我們要有正念,或者說我們要增長正念的力量、能力,一定要有老師,或者我們要聽老師的宣(說),他所寫的那些論文我們都要看,所以這裡講的是正念跟正知很重要,正念正知很重要,當然老師很重要,因為正知要有正念,才有正知;要有正念前面要有了解,不了解不可能有正念,要了解當然要有老師,像這樣子ㄧ個次第。

以上就講了正念和正知,在正式修行的時候,我們雖然有了精進、正念、正知,可是修行要能夠自在的話必須要有輕安,所謂要有「輕安」也就是在正式修的時候,不會感到疲累。

「昔人云何作善事 事事鯨勤具雄力 如是無逸念先哲 自身振奮而輕舉」

剛剛前面是「精進」、「不放逸」、「正念」、「正知」我們剛剛這樣有次第來,所以那些都要生起, 心裡生起那些,生起了之後就像歡喜醒過來精神非常好的樣子,醒過來就進入善行裏面,進入菩薩行裏面,所以這裡就講好像醒過來…第四句講…振奮,精神非常好;所以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慢慢就會「完全不累」…「完全不累」靠的是精進的心,精進歡喜的心一直增加的話,後面就會生起「輕安」,後面就完全不累,這個會出現。

我們做任何善事的時候,不單要有前面說的這四種力的精進,同樣的也要有不放逸、正念、正知,也要有輕安,也就是要有這種歡喜、好樂的心,對於所要做的善事要有歡喜、好樂的心,就好像早上醒過來的時候,那時候精神奕奕、非常有精神、精神奕奕那種振奮,用這種精神去做你要做的善事,而且這種心態要不斷的,數數去做。

我們心會不會累、會不會生起輕安的力量,靠我們做這個事心,我們修這樣一個心的時候,修行的時候會不會歡喜的心,歡喜的力量多強,歡喜的力量很強的時候就完全不累,「輕安」的力量才會出現,所以我們歡喜的力量越弱的話,那就後面的「輕安」不可能會出現,為什麼呢?沒有歡喜的心的話很容易會累,當然,累的話就不可能有輕安了。歡喜的心增加的話,心(就)不累,心不累,就會身體不累,先生起心裏的輕安,然後就身體的輕安--身輕安,身輕安後面—「身輕安樂」,身輕安樂後面就「心輕安樂」,心輕安樂後面就還更歡喜,另外一種歡喜。

如果已經得到身心輕安的話,就可以做善事、善行的時候就可以非常自在了,就比喻「如風飄揚去復來 於兜羅棉自在轉 由歡喜心自在轉 成辦善事亦如是」,這邊就比喻好像是羊毛,風吹來就飄過去,吹過去就飄過去這樣子,如果身心得到輕安的話,那麼身語意三門不論所作是何、所作的時間多長,都不會覺得累,因為是「由歡喜心自在轉」的關係,所以怎麼做都不會覺得勞累。

所以,棉花它不會說:「風太大了我累了,我一直現在飄到南邊,飄到南邊了我太累了!」不會想嘛!風吹到哪裡,它隨風飄的。

所以一樣,我們得到輕安樂以後,我們的身語意就不會什麼累,我們帶到哪裡,他們就會跟著走,他們不會說:「我累了!」所以那時候就圓滿精進的力量,精進的結果是輕安,我們應該有講…奢摩他裏面應該有講,「奢摩他」裏面是先有信心、欲求、勤(精進)、輕安…在斷除五過失、勤修八斷行中的「五過失」裏面第一個是懈怠,對治懈怠有四個,四個是剛剛講的,信心、欲、精進、輕安,所以這個輕安是精進的結果,這四個有次第,信、欲、精進、輕安這四個圓滿的話,懈怠才會斷掉,所以第七品講要斷掉懈怠,要斷掉懈怠我們就要有這四個,所以現在最後面講「輕安」原因在這裡。入菩薩行論廣解佛子津梁釋明精進品第七。

問:昨天講「緣起讚」時,翻譯不斷提到「緣起」,一切法都是緣起,可是我們知道一切法裏面有世俗諦、勝義諦也有常法及無常法,他們緣起上都是ㄧ樣的嗎?以「緣起」的角度來談的話,都一樣嗎?

答:「緣起」這個字的意思很廣,所以「所有一切法都是緣起」這個講的是對的;又另外一種,我們用緣起當空性的理由,這種就是角度很寬的緣起,所以主要的是什麼呢?主要的是我們心所有的對境、法,我們從內心稱它,內心稱它,它才產生的,我們內心安立它,主要是這個角度,這個是最細的,緣起比較細的;它本身怎麼產生,也是有從內心影響的,比如說前幾天我們有講「十二緣起」是粗的,比空性理由的緣起跟我們平常講的十二緣起,這兩個緣起也有關係啦,所以十二個緣起我們看一看,我們講十二緣起的時候,無明造作出來就變成後面很多環境,輪迴就會出現了,所以外面的那些環境也是跟心有關係,跟我們內心有關係,所以十二緣起我們看一看,也是有從內心安立它或者從內心造作出來對境…這個輪迴,也可以這樣子講,所以剛剛講的「比較細的緣起」,主要是講「內心安立它的才產生」,法是怎樣產生?是由內心安立它這個為主,所以一切法上面涵蓋,可以包含所有一切的法;十二緣起講的只有「無常」,它只有事物上面,沒有常法,常法上面沒有關係,你講的是這個嗎?

問:在第二個科判裏面有談到說,讚美佛、思惟去造作了解緣起就是空性,為什麼要特別提到思惟這個部份?是指佛還沒有成佛以前的修行過程的讚美,還是特別是成佛以後宣說的時候要再造作?

答:「思惟」這個我就有問題了,應該不可以說「思惟」,應該是可以說「同意」,有一點點同意,好像我們…或者是他認(同)這樣子…比如說,有很多宗派、導師,宗派的意思是,我很廣的講,宗派的意思是佛教、有很多宗教…我們這個世界有很多的宗派,有很多的導師,他們也會講法的本性、本質,也會講空性,但是他們不會同意空性是緣起的,所以佛本身就把這個連在一起,同意的當下就講出來。

問:他是宣說空性與緣起是「同義」的?

答:他「認同」,我們常常講是「主張」。有很多導師不主張這樣子,所以釋迦牟尼佛他(主張)法的本性很深的空性,我們一般用的「緣起」,意思不會分開,他就連在一起,他主張這樣子當下就講出來,所以我們讚嘆他的語言,不是讚嘆他的智慧,我們主要是他講的時候,他自己有這樣子ㄧ個主張當下講,這個很神奇,藏文字看的時候就有一點點…藏文「寫」是講「主張」,主張的意思也有一點點是…主張的意思是看「寫」的時候,看「講的時候」,不要「寫」主張「是不是他信什麼」,我們不要(這樣)講嘛,這個他「寫」、或者是他講,這個時候,他有這兩個是相同的,這兩個意思好像是「同」,相同的這種,他主張,所以主張的意思是,也是贊美他的「語」。

問:所以第二個科判就是特別讚美佛陀「語」的功德?

答:對對,他這樣子講是很神奇,很神奇,看那麼多的導師,那麼多宗派的導師都沒有講這樣子,所以這個講法是他主張的,就很神奇,主張這樣子當下講的時候,當然就融在一起會講嘛,好像這兩個意思就同義。

問:還有一個問題,昨天講到第十六偈,特別在這地方講如果能夠了解緣起、空性的周徧關係的話就可以得到解脫,又加一句「可以得證阿羅漢果」為什麼這個地方要特別指「阿羅漢果」?它這個是有次第性的講法嗎?

答:應該不要說「阿羅漢」,藏文裏面只有講「解脫」。「解脫」是什麼?佛也是解脫、阿羅漢也是解脫了,阿羅漢是可以當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