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卅六》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6/05/14


寂天菩薩說不論是任何的宗派或教派,都應該要來修自他相換,因修自他相換是最好的對治我愛執的修持,寂天菩薩所寫的《入行論》、《集學論》是噶當派的論典派非常重視的論典,尤其是《入行論》裡面的詞句,可以說是非常有利於我們修行的論著。《入行論》可以說是噶當論典派六部主要論著的其中一部,六部論分別是《聲聞地》、《精莊嚴論》、《入行論》、《集學論》、《本生經》、《天聞集》(收集了很多論著在裡面)。

仁波切說:噶當論典派裡面主要是用六部論,現在所說的《入行論》即是這六部論中的一部,所以現在學的也是學習道次第論典派中的一部分。

修持自他相換,自他相換即是自他相等的意思,換即是交換,即是捨棄我愛執的心,自己以及他人都希望離苦得樂,這都是一樣的。捨棄我愛執的心之後,去取他愛執,這樣子的修心就是交換。賈操傑在寫科判的時候,將自他相換的修持分為二個科判:一個是禪修自他相換,另一個是自他相換之理。講到禪修自他相換時,主要是要捨棄我愛執,捨棄我執來修我,所以在這裡面談到很多修無我的詞句。

仁波切說:所以自他相換,先要有自他相同等的觀念,再來就是要交換。相同的部分主要是要破除我愛執,要破除我愛執,先要破除我執,所以了解了無我的話,比較容易破除我愛執。

修無我事實上並不那麼容易可以讓我們證得無我,無我不是那麼容易悟得的,必須要配合正知見,尤其必須要有非常特別的廣大的智慧,才有可能。至於修七重因果就比較容易,因為只要去思惟前後世的無量無邊,尤其思惟從無始以來,生生世世當中的有情,都曾經作過我們的母親,用這種方式去思惟會比較好了解。可是修自他相換必須要悟得無我的道理,必須要先了解自己和其他的有情,有非常深沉的關係存在,了解之後再緣念於其他有情,其緣念的範圍,盡量的去把它擴大,愈擴大所集聚的善就會愈多、愈圓滿。要建築在這一點上來修自他相換,也就是必須要透過去思惟很多的理由,依著不偏正理門,才能夠去悟得自他相換的道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自他相換的修持,會比較深入一點。

自他相換的修持法門是屬於廣大行持,是寂天菩薩親見到文殊菩薩,從文殊菩薩那邊所得到的。為什麼說自他相換是廣大行持呢?所謂的廣大是它力量非常的強,就如我們說的加持,在我們面前虛空當中觀想皈依境三寶,然後由於三寶的威勢力的關係,所以就改變了我們自己。同樣的,廣大行也是一樣,依於廣大的威勢力來加以改變,所以我們可以作很大的改變,如果我們可以修自他相換的話,就可以即刻之間生起菩提心。

問題一:請問仁波切,我剛才好像聽到要修自他相換,也要修學無我、證得無我,那無我空慧不是屬於勝義諦嗎?修自他相換是要學菩提心嗎?菩提心是屬於世俗諦的,不曉得為什麼修菩提心也要證得無我?

回答一:不要有這種想法,把深見及廣行看成是兩回事,事實上這二者是互相有緊密的關係。我們會說深見是見解的,廣行是行為的。我們內心有一種道理、一種理由,理由最殊勝、最有道理的是見解、是空性慧,從空性慧這邊判斷出來,行為上面改變,行為也可以說是內心中的一種行為,真正背後是空性慧,由空性慧這邊了解很深的、很細的道理,心裡面就想很多的想法。剛才說我跟他是非常的依賴、相互依賴的,所以我以後要承辦佛陀的果位,完全靠他人,這種緣起或空性的道理,我們能很深入的了解的話,那我們後面利他的心就會生起。利他的心從深見那邊行動出來的一些東西,所以廣行的行是從很深、很細的智慧或見解那邊判斷出來,內心裡面的各種行動,這是行為,也可以說是方便。所以「見」和「行」是非常有關係的。我們會說深見與廣行,「行」說出來就是方便、菩提心、悲心這種,為什麼我們修菩提心,為什麼我們修悲心,這個最深、最細的理由,能夠講出來的話,能夠思惟的話,那就是空性。那是不是一定要有,這個不一定,比較粗的一些道理也可以用,但是後面的行為也不是那麼強、那麼殊勝,比如說如果不了解空性的話,能不能修悲心呢?也是可以修行。

廣行的「行」是一種方法、一種道,如大悲心、菩提心是廣行的道,但悲心、菩提心並不是我們內心的見解,可是我們既然要生起悲心、菩提心的話,要先知道生起的因是什麼?這個因即是要了解自他是相互依賴而存在的,需要去了解這一點,這一點就是見解。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需求自他能夠得到圓滿的果報的話,那就特別需要去依於等同虛空般的有情,才能成辦圓滿的果。以此為目標,我們必須要生起能夠成辦圓滿果的心,能夠生起這個心的話,所有功德都可以圓滿,所有過失都可以去除掉,這就是為什麼說我們要去了解必須生起這樣子的心的因,這個因即是這樣的見解,如果依於這個見解,悲心及世俗菩提心都可以依次生起。

問題二:加持是一種力量,如果本身沒有轉的話,也沒有得到加持,所以加持也含本身的力量在裡面,剛才仁波切說,自他都能夠有這個力量才是加持,是嗎?

回答二:寂天菩薩傳下來的傳承,在藏文裡加持裡面有二個含義:一個是對方那個的力量,另一個是從那個力量很大的改變。所以自他相換這種修持的法,他非常有能力,他可以改變很大,譬如很容易可以生起菩提心,很容易可以生起悲心,所以他改變的力量非常大,所以也可以說是加持派。至於中文裡面的加持二字,是否有這二個意思我不太清楚,好像他本身的力量,我有時候覺得他有力量,從那邊比較多的樣子,他有力量後面的改變好像不強,藏文有這二個意思要弄清楚。

問題三:到底是要翻譯成廣行、廣大行或加持?

回答三:由翻譯決定。(法炬師:這不是我個人的問題。)

所以這裡也也一個疑問,阿底峽尊者廣大行派是從金洲大師那裡傳來的,而金洲大師沒有中觀應成的見解,所以他講的無我,可能是由自己的角度講的,在第九品中也可能是以他自己的角度在講。阿底峽尊者是中觀應成派,他的老師是唯識的,所以從唯識的角度一定有講這個傳承,那我們不可以說金洲大師是唯識,就沒有辦法傳《入行論》,不可以如此說。無我站在唯識的角度想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從唯識的角度想無我的話,我執也是會降下來的,中觀應成派的角度想無我的話還更有力量,所以我們剛才講唯識的見解也可以用,中觀應成派的見解也可以用,都可以將我執心降下來。

修自他相換分成二個科判:一是總明,一是廣釋。總明又分二科判,一是修自他相換之理由,只有一個偈頌已說完;二是自他相換是可以串習的,這也有一個偈頌也已說完。至於廣釋的部份比較詳細,最主要是說我愛執是我們所應斷的,他愛執是主要所應修的,如果以我愛執為主的話,是過患重重,如果以他愛執為主的話,可以說是一切的功德。所以在廣釋裡面就講到很多的道理,就是講到我們為什麼要去串習愛他,為什麼要去斷除我愛執,因為我們都是以無我為有我,我們的心不斷的串習在這一點上,如果將心中所串習的我,改變為他的話,在他人身上串習的話,那自然就可以修得成珍愛他人的這一點,所以修愛執他人的這一點是有很多理由可以成立的,也是我們應該修的。

「是故雖作利他事,不為希有不自矜」既然要來修自他相換,就要去串習自他相換,串習自他相換的方法,必須要作到無羞、無愧的程度,也就是說要視他人如同自己一般的以他人為主,而不是以自己為主。我們說幫助他人,一則是幫助一個團體,一則是幫助很窮困的那些人。如果幫助完了之後,心中想著我曾經施惠於他人,有這種心的話,那表示珍愛他人不如珍愛自己,這個徵兆表示自己有施惠他人了。那如果我們可以在他人的身上,為他著想的話,而去作幫助他人的行為的話,幫助完了之後就不會有一種自以為是,或者說自己作了一件很希有事的感覺。

我們要發起珍愛他人的心,必須要乾乾淨淨的來修,也就是以不希求回報、不希求果報的方式來作。有時候我們生起珍愛他人的心,協助他人之後,我們往往會有希求回報的心,事實上我們對自己好時,我們都不會有希求回報的心,都不會說我幫助了自己,你要如何如何,不會這樣子。當我們去珍愛他人時、協助他人時,也應該要作到像珍愛自己、幫助自己一般不希求回報,要如此。如偈頌「如以飲饌奉自身,不希酬報索償值,如於輕微逆耳言,亦於自身善防護,亦應如是修大悲,思善防護諸眾生」,前面二句是譬喻,真正的意思是下面,要以這種方式來修大悲。

當見到他人在批評某個人的時候,我們應該要視同在批評自己一樣,可是一般我們都無法作到這樣子,我們見到別人在批評某個人的時候,我們還會加進去添油加醋的一起批評他。如果對於這些輕微逆耳言(是指批評),我們對於他人在批評他人時,我們能心生起去保護他人的話,就如同是在保護我們自身一樣;因為如果是真正在修自他相換,當看到別人對他人作輕微的批評時,我們應生起像在批評自己一樣,很難於容忍的心。就如大小二位古薩利,其中小的古薩利在修行時,有一次他看到有一個人拿著棍子,在打一條狗,小古薩利好像是自己被打一般的在那裡一直叫,之後他的背部就像有好像被棍子打後的淤青生起,真正菩薩的修行到某種程度時,真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仁波切說:沒有記錯的話是小古薩利。

問題四:是位修行者,名字叫小古薩利是嗎?

回答四:藏文是「給哇僅」,在上師傳承祈請文裡面有。應該是修行到某種程度時才會有的現象,否則的話,如果經常看到有打人的事情,那豈不是被打的傷痕累累。

如果聽到別人即使是輕微逆耳言的批評他人時,也要認為是在批評自己一樣,更何況是在對別人作大傷害時,那更不用說,我們必須要去保護他。有時候朋友聚在一起,因比較熟悉,個性都了解,有時候對方會在你的面前,去批評別人很多事情,如果我們知道他的個性是如此,或許當他在我們面前批評別人的時候,一起在很高興的批評某個人時,很難說他在離開我們之後,在我們的背後或許也會批評我們。那如果說這個人即使在你的面前也不會去批評別人,那你可以放心,他在你的背後也不會去批評你,因為他是完全都不會批評別人的話,那應該是前後一致的,那如果他在你的面前批評別人,搞不好他在你的背後也會批評你。

仁波切說:如果我們完全不批評的話,時間久了,我們旁邊的人就愈安心,不論在人前人後,都不會擔心我們會去批評他人,時間久了,喜歡我們的人就會愈來愈多,我們受歡迎的程度就愈高。

此處所說不求回報、不求果報,譬如說:有一個朋友,在你的面前批評別人時,當他在批評他人時,而你去保護被他批評的人時,被批評的這個人並不知道你有保護他,也不知道他有被被批評,也不知道有這件事,所以我們也不要冀望保護他,希求他來給我們任何的回報(果報),不求回報的心,要作到這個樣子,完全不求回報。

仁波切說:譬如說我們幫助過對方,見面的當下,因有幫助過他,心中難免求回報的心會生起,所以我們不求回報的那種利他心要練習;練習到何種程度,就好像那個人跟我完全沒有關係一樣,很遙遠完全看不到。但是這邊有一個人批評他,我們就保護他,告訴批評的人不要如此作,被批評的對方完全沒有看到,但是我們內心還是要一直想幫他的忙,達到這樣的程度,才可說是清淨的利他心。有時候我們幫助眾生,我們的名字完全不要出現,或者是完全不讓對方知道,這也是修行完全不求回報的利他心。

這種完全不求回報的利他,才是真正的布施,如果有冀望回報的話,就會變成有如生意往來,有人問尊者說,那我對他那麼好,都沒有回報的話,尊者就問他說那你是作生意失敗了。

仁波切說:大眾之間有人跟法王問答,其中有一人就問法王,我一直幫助某人,但此人一直對我不好,一直不會改變,要如何面對這件事情,法王就回答說,這樣的情況你不是幫助他,你是作生意的,而且作生意失敗了。

問題五:請問仁波切,如果有一個人在批評另外一個人,我們是利他的話,我們是否可以幫另外一個人講話保護他,可是這樣作時對方生氣了,怎麼辦?他會說你沒有站在我這一邊,站在另外他人的那邊。在世俗上如果我們都不講話,好像是默認了,而且也會讓對方以為我們與他是同一邊的,感情就會很好。我們頂多不講話,如果還幫對方講好話的話,就會被認為是敵人。

回答五:給他講話也是騙他,應該是由業果的角度來看,自己就住嘴好了。如果批評也沒有什麼意義,就業果的角度來看,批評一定是造自己的惡業,他是不好的,一定會出現不好的,就不要講,講也不會多出來,不講也不會蓋上去,因被批評的人一定有缺點,講出去自己吃虧而已,就不要講了。應該是不講可以增加自己的優點,也累積一些善根,對他以往所結的惡緣也會消掉,批評的話又會增加惡緣,來世還更糟糕,又愈來愈不快樂,就沒有那麼大的意思了。修行到菩薩的話,就沒有這些問題,現在我們還沒有修行到那裡,所以陪他也不行,不陪他也害到他也不行,如果陪他的話也不是真正的陪他,因為還想從他那裡得到些什麼好處,所以就陪他一下,看是否會得到較多的好處,可見我們內心有非常多的各種煩惱,表面是利他,實際上內心有各種種煩惱。

問題六:仁波切,今天好像第二次講到善根,要如何分辨善根、福德、因緣?這三個是否有次第?我們常說這個是培養善根,有了善根才會造善業、造善業之後才會行善行,到底善根、福德、因緣、善業、善行彼此之間如何分辨清楚?

回答六:在藏文裡,善根與善沒有差別是一樣的,善業的「業」好像只是一部分,譬如:「業」是心所、是思心所,跟它一起是善心所的話,所有的心、所有的心王也都是善的。所以善與善業有不同,善業好像是指定一個東西,而善是整個一起的,心王、心所都是一起的。而業跟輪迴有關係,跟來世有關係的是善業,有漏業裡分善及惡,說善業時都會說有漏的善業,無漏的善業很少用,都會用無漏業,不會說這個是善業,因無漏業都是善的,所以善業、惡業都是放在有漏裡面。如果問無漏業是不是善業?是善也是業,一般我們用時善業都是指有漏裡面的善業,若較仔細的問的話,無漏業也是善業。而另外一種,佛成佛之後有沒有善呢?有善,如果說有沒有善業或無漏業,沒有這樣的說法,業好像是我們要依靠的,而佛不需要依靠業,因佛已經完全圓滿了,有業的意思是說有這個才會有那個,這是業的關係,所以成佛了以後,因已經都圓滿了,已經得到果報了,就不再需要業了,沒有因的角度,佛成佛了以後,不會用業這個字。但是仔細問業到底是什麼,好像佛也有業的樣子,業是思心所,如果問佛有沒有思心所?有呀!但是業這個名稱,一般而言不可以用在佛的身上,為什麼呢?我們要成辦一個果報,要靠的就是業,佛是不需要的,所以就說佛沒有業。成佛也不會說善根,因為根有點需要靠它的意思,有點因的意思,所以我們要成辦這個果報,要靠它,根有這個要靠它的意思。佛有善,不可說佛有善根,說佛有善根會覺得很奇怪,佛有沒有善?有!有沒有善根?沒有善根。善根及善業都是因的部分,善根就因的部份來說分有漏、無漏的所有善業,也是善根,還不止思心所,旁邊的那些心所及心王也是善根。好像善是最廣→是善根→善業,善根、善業站在果報的角度來看,是好(善)或不好(惡);智慧的主要果報是法身;福德的主要果報是色身。

龍樹菩薩好像在《中觀寶鬘論》中有說到「願以此善一切生世中,積聚福德智慧二資糧,由彼成辦二種身(色身、法身)」。至於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是有差別的,譬如說我們看佛書,然後思惟可稱之為智慧資糧,一般我們禮拜供養是福德資糧,這二種資糧我們都是要具足。

問題七:我們平常會說你這個人很有善根、福德、因緣,所以你碰到了大乘師長,可以來學習正法。你真的是很有善根、福德、因緣,三個一起講,這三者是否有次第,善根是代表這位補特伽羅的那一個角度,福德是指補特伽羅的那一個角度,因緣是指那一個角度?

問題七:仁波切,這讓我想到《阿彌陀佛經》裡面有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要投生阿彌陀佛的淨土,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

回答七:《阿彌陀佛經》裡的善根是站在因的角度,積聚廣大的善根,福德是站在一種助力的角度來說的,因緣是站在時間成不成熟,時間是否適當的角度來看的。

仁波切說:聽起來好像是這樣的,我們會說一個人學的、修的非常好,但是生病時就會不順,我們會說他福德不夠,他善根非常強,但福德不夠。有些人的善根、福德什麼都圓滿,但是因緣還未到。佛陀到這個世間也是看時間(因緣),洽好時間佛陀就來了,時間還未到即是尚未成熟,所以也有善根、福德圓滿,但時間未到的,也是一直卡住這裡。

我們要如何來串習利他心呢?此處以觀世音菩薩為例

「大悲依怙觀世音,是故亦為諸眾生,生死怖畏遣除故,以自名號為加持。」

以觀世音菩薩為譬喻,觀世音菩薩還在有學位的階段,他發了本願,將來成佛之後,凡是持他名號者,都可以淨化罪障、淨除苦因及苦果。因為有發這樣願望的關係,再加上努力的淨化罪障、積聚資糧,最後資糧圓滿了而成就了。我們現在唸六字大明咒或唸佛號,都可以得到很大的加持、淨化罪障,都是由於觀世音菩薩所發的本願而來。如果想要讓自己的名字,被他人所稱頌的時候也得到加持,也得到淨化罪障的話,就必須要透過自己不斷的去實修。以我們的身語意三門,為了利益他人而來修持,並不是說發願與我們有關係的人,持誦名號就可以獲得加持,而是連那些與我們沒有關係的人,他們若持誦名號,願他們也一樣可以獲得利益。

仁波切說:這裡是我們現在要修行的一個情況,在利他心上要如何修行呢?比前面講的二個階段還要更增加,要如何增加呢?前面說的我們本身的身、語、意,可以直接幫助利他的,這個直接幫助利他是用我們的身、語、意。現在說的不是利用我們的身、語、意直接去幫助利他,而是用我的名字,當別人聽到,別人唸到我的名字時,都可以得到幫助,這種利他的心更強。我不能直接以身、語、意利他,但他們聽到我的名字、唸到我的名字,也都能夠得到幫助,這種發心還更強。這種發心在我們心裡面先要有直接的身、語、意,百分之百的直接利他,不止現在身、語、意直接利他,身、語、意無法直接到達的地方,我的名字能夠聽到的地方、能夠唸誦的人,他們也要得到幫助,這種利他的心是更廣、更強,這是第三個階段。

這個譬喻就像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以前的發心時,是生生世世、無時無刻的想要利益他人,此種發心他還覺得不夠,認為還有無量、無邊的眾生,無法利益到,所以內心就發願,我自己無法到達的地方,只要我的名字他們聽到、唸誦到,也都多少可以幫助到,作這樣的發心。所以我們的八關齋戒,扭涅裡面有講到,唸到咒語一遍或持誦觀世音菩薩的名號的話,他的功德大過於在一切佛菩薩前面,常久的作供養的功德,在佛經裡有這樣說,所以用觀世音菩薩為譬喻的原因在此。

你們也會想這是了義或不了義,我們也很難說不相信,因為現在我們請一些喇嘛修法時,好像對我們的病也有幫助,病也會好呀,有時比較嚴重的病也會好呀。所以觀世音菩薩三大阿祗劫時間為眾生修行、修法,在幫助我們上一直修法,他要滿他的大願,所以就一直修行、修法,內心裡面有菩提心、空正見,修法的時間就三大阿僧祗劫,所以一定會有效果的。一般喇嘛修法有幫助的話,那觀世音菩薩就更不用說了。

佛菩薩他們有自己各自的發願,唸釋迦牟尼佛的佛號會清除一萬劫的惡業,也是有可能的。第七世達賴喇嘛寫的《觀音讚》裡面有講到,即使以恭敬心,依著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一切珠寶,去供養無量無邊的諸佛,所獲得的功德,與持一觀音菩薩的名號的功德是雷同的,這也是根據佛經而來的。所以我們一有時間不要浪費空過,要一直唸誦名號,不需很辛苦即可得到功德,這是非常殊勝的,所以要盡量的作。

這種珍愛他人的心是非常希有難得的,而且可獲得這麼大的利益,是否很難修呢?並不是,只要串習也是可以修成的,此說「修菩提心勿畏難,由於如是修行力,初時聞名生畏者,彼時無彼心不樂」,這是個譬喻。如前面所說我執、我愛執這些也都是由串習生起的,可是這樣的生起,是毫無理由的,相反的愛執他人也是可以透過串習生起的,而且是有理由應該要生起的,能生起來的話,力量是很大的。即然串習可以生起的話,所要串習的自他相換,就變得非常的希有難得了,因為自他相換的法,是可以究竟成辦自利,也可以究竟成辦他利的方法,這個方法是非常的深奧的,是非常祕密的法,也可以說是一切精華當中的精華。這樣去做的話,肯定可以作到的,所以必定要去修它,此說

「若人欲求自及他,遠離怖畏得救護,應修自他相換法,祕密正士之所行。」

就像修心八頌一樣,修心八頌是一種自他相換,而且是非常深奧的自他相換的法,現在好像是太普遍了一點。以前修心八頌可以說是不輕易傳出去的,而且是非常祕密的、不輕傳的法,甚至他們還會覺得修心八頌傳給這些弟子,這些弟子如果程度不夠的話,心裡也難以容得下的一種法,可是現在好像太普遍了,大家都知道了。

仁波切說:現在不是從心到心,從耳朵到耳朵就好了,所以就太普遍了!

如果對那些真的能夠實修的人,他們會認為修心八頌是真的非常高層次的法,像我們只有聽聽而已,所以即使聽了也無所謂,因為我們不會去修它呀!

仁波切說:以前的人好像一接觸到一個法的時候,整個心都投入到裡面,所以就非常危險,非常危險的意思是,一些殊勝的法一遇到的話,他們投入的時候就會很辛苦,而我們現在一直講一直講,你們要投入、要投入,可是你們一直不投入,所以就沒有這個問題。

問題八:剛才談到持名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可以得到加持,有了義不了義的問題,那結果這個是了義還是不了義?

回答八:這些都是很難說的,因不了義也無法說,所以很難說,如果了義的話,那就非常容易,如果不了義的話,就會變成觀世音菩薩修了那麼長的時間,還是沒有效果,就也非常奇怪,是不是呀!那如果有效果,那我們就一直唸就好了嘛,來世就肯定不會墮入惡道了,如果如此說也很難判斷,另外一方面,主要的業果是誰也沒有辦法碓定的,業是無量無邊,現在說的持誦名號,也有種下很多的善業,但是我們以前無始以來造的惡業也滿多的,所以比較起來也很難,所以從業果方面解釋也有關係,所以就非常難以解釋。

問題九:依這一點來說,早上我們上略論的時候,仁波切有說到懺悔,在《廣論》第 145 頁講到懺悔的對治力、四力懺悔的時候,第二個對治力裡面的第六個對治力才是持名唸誦佛,第二個是勝解空性,那是否具有空性的人,他持名唸佛的效果,跟不了解空性的人,來持名唸佛是完全不一樣的?

回答九:對,當然就差非常大,因為連皈依也是,內心有懂一點空性,跟內心不懂空性差別很大,唸佛也一樣。

問題十:這六個裡面,第二個勝解空性是近取因,那其他的來持誦經典,依供養持誦名號,這些都算是俱生緣嗎?

回答十:對,應該是這樣子。

問題十一:如果對空性比較了解的人持名唸佛是有他的效果,對他而言是了義,對一般人而言是不了解,是否有這樣的看法?

回答十一:也是有影響,他得到的力量比較大。譬如說,我們說一些密續裡面,我們修這個,唸什麼樣子,他有什麼結果。我們現在唸,結果不出現,而我們現在內心的菩提心、空正見也不具足,那當然在修行時沒有辦法觀想,心沒有辦法專注,按照他們的儀軌所言,效果一定很差。

修自他相換是祕密正士之所行,祕密的意思是方法,是非常深奧的,因為說到祕密就是指的內在、內心的,是非常深奧的,而且又有另外一個意思,是對那些不是根器的要保密,所以祕密有這二個意思在。

仁波切說:我們每天早上作完功課之後,若能唸誦修心八頌之後才開始工作的話,對我們比較不會出現障礙,以前沒有寫,現在加上去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