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卅八》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6/06/18


為了要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圓滿佛果位的緣故,所以發起菩提心是非常的重要,菩提心就像根本一樣,為了發起菩提心,可以依著自他相換的修持法來修持,自他相換的修持法是非常甚深的,而且加持力也是非常大的,在這當中寂天菩薩是為大眾所頂帶的一位祖師,尤其是他所寫的這部《入行論》,是為大家所著重的一部經論著,所以我們應該要生起這樣子的動機,願依著寂天菩薩所傳下來的自他相換的修持法來修持,直至能迅速的證得圓滿佛果。

上次講到實際來修持自他相換,這當中從第 239 頁「此身本無主宰我」到第 235 頁「愛執自身若不捨」,此偈頌是在作廣的解說,接著是攝義的辰一自他相換之理,今天從第 236 頁辰二開始,辰二、辰三主要目的是講,既然要來修自他相換的話,實際在透過身語在實踐的時候,就不可以顛倒而行,也就是說不可與自他相換的修持顛倒而行,應該要隨順而行,辰二換己息違悖行,是指在交換時不可以有相違悖而行(顛倒而行),辰三不違悖行,是指如何不顛倒行。

第 236 頁偈頌「以彼自在眼根等,成辦自義不應理,為他義故以眼等,於彼不應違悖行」,也就是說既然是來修自他相換,修自他相換之後,自己的眼晴就好像是成為他人的東西了,也就是自己已經捨棄了我愛執,而取他愛執,以利他行為主了。自己的眼晴已經成為他人的東西了的話,那就不應該以這個眼晴來作自利的事,「成辦自義不應理」這是一個原因,「為他義故以眼等,於彼不應違悖行」,也就是我們所應作的僅僅是利他行而已,絕對不可以有絲毫的傷害其他有情的行為出來,這也是原因之一。

一般我們個人的手足眼耳,好像是用來保護自己、保護我的,而修自他相換就是要把他改變過來,要使得自己的手足眼耳等這些變成保護他人的東西、承侍他人的東西,在修自他相換時,地位就要交換。用自他相換的方式不斷的去修心,最後可以捨棄自己的身軀,完全去為他人了,利他的思惟變得非常強烈之後,當在捨身為他的時候,完全不會想到自己的身軀,不會生起是自己身軀的念頭起來。經過長久的累積資糧之後呢,等到證悟成佛的時候,就可以非常廣泛的去利益到遍滿虛空界有情的一切利益,就可作到這一點了,也能夠圓滿所有眾生各個不同的意願,他們的一切所求,能夠達到這樣的能力,絕對不是短時間就能達成的,必須要靠著在有學位的這個階段,努力的去發起利他的心,而且去廣泛無邊際的去利益其他的一切有情,才有可能作到這一點,也就是必須要作無量無邊的累積資糧,才有可能去圓滿。等到資糧圓滿之後呢?到了成佛時,要實際去利益其他有情的時候,可以說是無一不成就。

仁波切說:我們會說,佛的話對利益眾生上面,沒有一個不圓滿的地方。他什麼能力都圓滿的,從利益眾生的角度,這位眾生需要救生命的,或需要將疾病醫好等各種的問題,在幫助眾生的角度說,佛是否可以圓滿,我們會說佛是可以圓滿的。這個圓滿不是只對一位眾生,而是一切眾生,從佛的能力而言,沒有一個不圓滿的。這個能力是成佛時突然冒出來的嗎?不是的!是經三大阿僧祗劫這麼長時間,對各種各色的眾生,對各種各色的情況,對各種各色的問題,當中他發菩提心,一直不斷的發菩提心,一直發菩提心,自他相換的在各種的情況上作累積資糧,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努力的累積資糧,累積資糧的能力愈來愈增加,後面一切的能力就都圓滿了。成佛之後,從對境眾生的根器具足的話,從佛的角度來說,因為佛的能力已經圓滿了,不論任何不同眾生的根器都可以圓滿的。所以我們以後需要如佛一樣的圓滿能力的話,在現在尚未成佛的過程中,要為處理眾生各式各樣的問題,我們要發菩提心,不只發菩提心,也要一直作累積資糧。如果這樣的話,譬如說我現在要幫助你們將病醫好,或者是幫助解決財務上的問題,為了這個我發菩提心,我常常發菩提心作一些善根,然後一直不斷的發菩提心,這個力量在我成佛之後,對眾生不論是疾病問題、財上的問題的解決才能圓滿。我在還未成佛之前,在利益眾生、處理眾生的問題上,沒有發菩提心的話,那以後成佛時就缺這個部分,在這個部分上就無法利益到眾生。所以佛在發菩提心時,是各式各樣的,而此處所說的自他相換,我們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要利益眾生,以此發菩提心是一直要作的。所以在佛陀前世的傳記裡面,有些人用各種方式要害佛陀,如給佛陀吃毒要害佛,結果沒有辦法害到佛,佛就講在他尚未成佛時的故事,修行的過程中有些什麼,所以我現在變成怎樣子。所以每一位佛的能力,與他尚未成佛之前的修行過程,累積資糧的過程,都一定有密切的關係。為了成佛時什麼都要圓滿,所以在我們還未成佛之前,要發各式各樣的菩提心。

問題:請問仁波切,佛什麼都圓滿,可以利益眾生,就是眾生有什麼需求都可以圓滿,如眾生生病或缺錢,不是因自己的業果嗎?是業報的問題嗎?仁波切以前有講過,佛不是以水洗罪,不是用水將眾生的罪洗掉,不是用手摸一摸就可將功德給眾生嗎?主要是要依法,此處就無法連接。佛本身圓滿都很有能力,佛要如何去利益每一位眾生,去滿每一位眾生的願呢?所以就有人會說,佛經上說我讀什麼經多少遍,我的病就會好,可是為什麼沒有好,佛為什麼要這樣對我,就有這樣的問題。

回答:這是我們一般都會有這種的問題,是常常出現的,但是以前的修行者,他們見到佛,見到什麼什麼佛,他們有沒有得到加持,這是確實有的。所以這個中間我們要如何判斷呢?佛有加持眾生,譬如佛是太陽,我們眾生沒有水的話,太陽就沒有辦法映在水裡面,所以從眾生的角度也要圓滿,沒有的話也不可能出現。佛的力量沒有存在的話,以前的修行者,他們怎樣修行也不會見到佛,佛也不會給他們加持,這也是有的,二邊都需要的。所以我們現在的問題是要靠自己的根器,從自己方面,應該具足的沒有具足,缺點在這方面。而現在這裡講的,主要是自他相換之後,為什麼要那麼嚴格,自己的東西都變成眾生的樣子,所有一切我的行為,我自己要作的,這些都是為了他人,為什麼要這樣子,這個跟我們以後成佛是非常有關係的。

「是故有情為主要,所有我身可得者,縱使彼彼悉奪取,何為利他饒益行」

意思是說,既然已經發起自他相換的心,那我們的一切所行,都應該與自他相換的修持相隨順而行,不應該顛倒行,不應該違悖行,不應該違逆而行。所以不論是自己的衣食等等,所有這一切都不應該為我愛執所奪,不應該屈伏在我愛執之下,所行應該是唯有為一切其他有情而行而已。

前面說過既然已經修持自他相換了,就應該依著所修的自他相換,使得所發起的自他相換的心能輾轉增長;下面就要說如何讓這種心生起,以及如何來修。寅二自他相換意樂隨行之理,分二個科判,卯一總明,卯二別釋。一般而言,我們依著我愛執的心,見到他人比我們還卑劣時,就會生起慢心,見到他人比我們高、比我們好的話,就生起嫉妒心,見到他人與我們相等的時候,就會生起競爭的心。在這裡修自他相換的話,態度就要正好反過來,好像是站在有情的角度上,為了要滅除我愛執的心的緣故,所以要來與我愛執的心,對他生起我慢、嫉妒、競爭的心。

仁波切說:這個非常好玩,我們完全不會思惟這樣子,就是一直替別人想,平常我們遇到別人時,會一直比較,馬上從自己的位子(角度)比較,現在要替別人的角度比較,從自己的角度比較,而且我們會捨棄他,有點會害他的心,當下作比較。現在從他的角度捨棄他(自己),下面講的他的是自己的意思,所以從他人的角度,這個是不好的,從他人的角度慢心要生起來,慢心要幫助消除我們自己的我愛執,嫉妒心要消除我們自己的我愛執,競爭心也要消除我們自己的我愛執,所以我們這裡要修的慢心、競爭心、嫉妒心,跟一般的嫉妒心是不一樣的,內就變成他的。

「劣等有情攝為我,自身易地為他人,依無分別心修習,嫉妒競爭及我慢」

就是說一般而言,當我們見到比我們還低劣的,我們會生起慢心,在這裡修自他相換時,就是要換過來,如果對方是沒有學識、什麼都不好的話,相形比較之下,好像自己是比較高,一般人就會生起我慢想,在修自他相換的時候,位子就換過來了,我們就變成對方,本來是我們比較高,對方比較低,現在我們與對方的角色換過來,我們就變得比較低,對方變得比較高,一般從低看到高,就會產生嫉妒心,現在就是要對自己產生嫉妒心,因為角色已經換過來了,換成變成他人了,用這種角度來對自己起嫉妒心,用這種方式來滅除我愛執。

仁波切說:用修他人的嫉妒心滅掉自己的慢心。

「彼得恭敬我獨無,我得利養不如彼,對彼讚揚訶罵我,彼享安樂我受苦」

因為是在修自他相換,修自他相換時角色已經互換了,我已經變成他,他已經變成我了。當彼(本來的我)得恭敬,我(有情)獨無(沒有),一般而言,如果我們看到別人得到恭敬,而我沒有得到恭敬,我們心裡會生起嫉妒心,心裡面有點痛痛的嫉妒心會生起。我(有情)得利養不如彼(我),當有情得到利養的時候我不如彼,這時也是一樣,會見到他人得到利養而我沒有,心裡也是會產生痛痛的嫉妒心生起。對彼(我)讚揚訶罵的(有情),也就是對我得到讚揚而訶罵有情,在這個狀況之下,我們也會心裡生起痛痛的嫉妒心。彼享安樂我受苦,好像是他享安樂我只有苦而已,好像他這一世都非常快樂,我這一世都一無所有、都受苦,在這種狀況之下,會生起嫉妒的心,這就是角色互換的自他相換的思惟。

仁波切說:但是我們不要誤會,這不是真正的嫉妒心,這裡要說的是,當我們遇到一位在任何情況、任何角度都比我們差,我們遇到這樣子的時候,我們心裡馬上會生起我是比他好,這就是我愛執的問題。如果我們馬上生起從他的角度,他該要有的是什麼,我遇到他時,要從他的角度去思惟,他該要有的是什麼,我們現在有這樣子,我要如何能夠給他,這是從他人的角度位子,從我這邊該要給的,這種心要生起來。好像他人沒有這樣子的話,會不會很可憐,從他人的角度跟我比的時候,一定會有一些要的東西,他跟我比的時候,他一定會缺很多東西,一定會有想要的東西,所以我們從他的位子、他的角度,他該要的是什麼,我們應該從這個角度要去作思惟的。我們內心不可以生起,我跟他比我是好很多的想法,因為這種想法好像是他人是可以捨棄的,我是我的,他是他的,這種念頭是自他相換不可以出現的念頭,自他相換馬上要從他們的角度,他該要的是什麼,他跟我比的話,他需要的是什麼,要從這個角度一直思惟,這樣子的話,自他相換的修行就一直會增加。所以這個不是真正對他的嫉妒心,但嫉妒心的目標是一樣的,嫉妒心的目標是不是他希望比我好,嫉妒心的目標是我也要跟他一樣好,沒有的話我會受不了,而不是又要對他要生起嫉妒心,否則就慘了。

「我今辛勤作眾務,彼唯自在安閑住,彼於世間享盛名,而我德能不顯著」

如果就一般而言,我們遇到某個人,他有作戒、定、慧三增上學的修持,而且他又有廣大的去聽聞經藏,具有非常高的學識,遇到這種人的時候,我們會生起我也要像他那樣子的心。

仁波切說:譬如我們自己是修行者,戒、定、慧修的非常圓滿,三藏的廣大聽聞學問都非常的強,在這當中,周圍的人都非常的讚嘆自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遇到另外一位,他是完全沒有修行,也沒有廣大聽聞,什麼都沒有具足,如我們出家眾,在我們出家眾當中,有很多修行好的、學問高的,也有因根器的關係,智慧有差,他自己的精進有差,所以學問修行各方面都有差,因這樣子的緣故,沒有得到任何人的讚嘆、恭敬。一位是修行非常好的,一位是非常差的,譬如我們自己是修行非常好的,聽聞也很廣博的,當我們遇到另外較差的出家眾時,呀!我是比他好那麼多,他怎麼差那麼多,如果一直這樣意念,這不是修自他相換的修行者。我們遇到他時,馬上內心裡面要生起,如果他能像我一樣這麼好、這麼有名、修行各方面都非常圓滿的話,那該會是多麼的好。要從他人的角度去想,內心裡馬上要如此想,如果這樣子的話,就是剛才所說的修嫉妒心。修嫉妒心的意思是,修他人嫉妒心的目標,我們有如此思惟,譬如:遇到一位比我修行還差的出家眾時,我內心要生起從他的位子、角度去思惟,他該要的是什麼?我要思惟他內心裡,有跟嫉妒心一樣的受不了;因為那麼多人一直讚嘆我,而他自己呢,學也學不好,修也修不成功,所以我們遇一位非常差的修行人時,他的心裡也會希求,我如果像他一樣修行的那麼好該多好,在這裡面一定有嫉妒心,所以這是嫉妒心的目標,這是我們現在要修持的嫉妒心,從他人的位子角度思惟修嫉妒心。

「我無功德當奈何」

站在有情的立場,我代替有情生起這樣的思惟,我都沒有任何的功德,那我該怎麼辦呢?

「我等唯應修功德」

所以我應該要努力的來修功德,我們現在是在作角色互換的角度在說的,所有的「我」都是指有情,生起代有情作這樣的思惟。

「有餘勝者彼不及,有餘劣者我猶勝」

是說有一些是比我好的,也有一些是比我不好的,此處的「我」仍然指有情而言,站在有情的角度而言,有一些是比我好的,有一些是比我不好的,生起這樣的念頭時,多多少少也有一些嫉妒的念頭在。我們知道嫉妒心又可分為:有希望的嫉妒及沒有希望的嫉妒,有希望的嫉妒是說,我有希望可以成為跟他一樣的嫉妒心,另一種是嫉妒心生起,但沒有辦法達到跟他一樣的嫉妒心,是沒有希望的嫉妒心。在這邊的嫉妒心應該是要生起有希望的嫉妒心,因為有一些是比我還差的,所以要生起有希望的嫉妒心。

仁波切說:不是有一些比我差的,有希望的嫉妒心是,我有能力可以作到跟他一樣的好。不止有希望,內心還要有勇敢的心,心不可以怯懦。這是我們代替別人、替他人著想,我們替別人著想時,要有信心,心不可以怯懦,不可以怯懦的是什麼呢?比你差的還有很多,你不要那麼怯懦。有一點慢心生起的話,哦!比你好的也很多,來滅除自己的我慢心。

「謂壞律儀及見等,煩惱使然非我力」

也是站在有情的角度來說的,當看到有比我好的時候,我們要生起嫉妒心,為了要調伏這種心的緣故,所以要對自己說:「菩薩你呀,事實上你並不是很卑劣的,你會自覺很卑劣,對他人起嫉妒心,那是因為煩惱使然,因為煩惱使然,你才會有這種心生起。」如果將煩惱跟我們的心分離開的話,那當我們想到要以我們的心對治煩惱時,會有勇氣一點。

「應須盡力救我等,自願代受諸災害」,這裡是菩薩對著自己講的,因為前面在修的時候,是代替有情對自己生起嫉妒心,在實修的時候就不需要代有情來修了,是要對自己來修了。然後就要要求自己:「為了利益其他一切有情的緣故,所以菩薩你呀,應該要來作利他行。」,這是菩薩對著自己這樣講的。「你也應該去除其他有情的痛苦呀,即使要行艱難行,也要甘受其行」,要這樣子對自己講。

「若於我等不能救,何反輕蔑於我等,彼有功德我何益,彼自有其功德耳」

也是一樣,菩薩對著自己講說:「如果你不去造作利益其他有情的行為的話,又怎麼可以去輕蔑其他有情呢?何以如此呢?不僅如此,菩薩你的功德是用來利益眾生呀,如果不用來利益眾生的話,那你又怎麼可以堪稱為一位有德者呢?」,這就是菩薩對自己的責罵。

「於住惡趣毒蛇口,諸有情類無悲心,反欲以功德驕人,後時迴向諸智者」

也是一樣菩薩對著自己責罵說:「那一些可憐的有情,他是處在非常悲慘的情形,有可能墮入三惡趣裡面,而你呢,又自稱是菩薩,可是如果你沒有悲心,而自己驕慢,自己有功德,自以為自己勝於其他有情的話,這樣子是不可以的,菩薩你呀,不可以這樣作。」

剛才所講的是屬於辰一,對於高勝修嫉妒心之理。接著看辰二,於同等者修競爭心之理。看文「觀待與己相等者,云何令我勝於彼,或於名利或恭敬,不恤鬥爭決令成」,是說當遇到一位與己相等者時,這時候要站在他的角度上來修,以他所需的思惟角度來修,對自己生起競爭的心,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對自己生起競爭的心。這裡全部是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想,所以在修自他相換的時候,如果遇到與己相當的人時,如果對方得到他人的恭敬承事、利養時;比如有二個人彼此差不多一樣,一個受到供養,而另外一個沒有受到供養,一般而言,沒有受到供養的,對有受到供養的會起嫉妒心。那我們現在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在想,也就是說對於他(指自己)有受到供養,現在站在別人的角度,對他來修嫉妒心,也就是對於得到恭敬、供養的這一位生起競爭的心。這是在二者功德、學識都差不多的情況下,一位有得到他人的供養,另一位沒有得到他人的恭敬利養,這時候,修自他相換的人,就應該站在沒有得到的那一位人的角度來想。

仁波切說:我們現在世界會講人權,每一個人要有人權,主要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這是平等的,我們對他有沒有人權比較不會想,我們自己有沒有人權這個非常注重。這裡是眾生平等的角度來說,他有沒有人權這個角度我們應該要想,現在這裡是以修行者來作比喻,以自他相換或菩薩行的修行者來說,他是修行者,跟他平等的修行者遇到時,我們自己內心裡馬上會比較,在那一方面我們是差不多,我們會這樣想。在相差不多時我們內心一定有我愛執,我跟他差不多,這個心也是我愛執,還有在我們遇到大眾時,大眾尊敬他,看一看尊敬他多少,尊敬我多少,這樣子的念頭出現時,就已經非常我愛執了,這個內心裡面,我要什麼的希求心,現在把這個捨棄掉,而要一直從他的角度替他想,人家有沒有尊敬他,人家有沒有供養他,就一直從他的位子角度想,至於自己有沒有受到尊敬供養完全不要想,這是我們遇到跟我們平平的時候,我們要有這樣的想法,遇到平平的時候沒有競爭心,自己沒有競爭的心,而且從他人的角度競爭的目標要有想,我們現在這裡要修競爭心,要修競爭心的意思,是要從他人的位置角度生起競爭心的時候,是他人要什麼、希求什麼、缺什麼的希求心,我們要修到這種的希求心,在內心裡面要修這個。而我們自己要什麼,內心裡希求什麼,要捨棄掉,這就是要修競爭心的意思。如果他人的角度有點缺的話,講話的人是我,我要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說,他需要別人的尊敬,他需要別人的供養。「不恤鬥爭決令成」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為他爭取名利,所以我們要糾正自己。對功德名聞之爭:

「云何能令我功德,普遍顯揚於世間,彼之所有諸功德,任何一人不令聞」。

還是一樣站在他人的角度在想的,也就是代替他人想,這個「我」也是一樣指的是他人。想著說:如果站在別人的角度想時,他人的功德名聲是那麼的大,現在我應該要讓他的功德名聲,不令任何一人知道,這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想的。

仁波切說:譬如二個修行者,A修行者(指自己),B修行者(指他人),AB二位修行者的學問修行都是平平的,當別人在讚嘆時,有時是讚嘆B修行者比較多,有時候又是讚嘆A修行者比較多,這時A修行者(我們自己)內心裡競爭的心就會生起,這競爭的心就是我們內心裡的我愛執。而現在我們自己內心裡的競爭心要破除掉我愛執,我要別人對我的名聲要多高的這種希求,要把它去除掉;然後從他人的角度競爭心生起的時候,有什麼希求,目標是什麼,他的名聲要非常的廣大,我的名聲完全沒有這是最好的,人家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這樣是最好的,應該有這樣的希求。所以我們現在從他人的希求上我們要作,如果這樣作的話,我們自己的我愛執就會破除掉,我們自己我愛執的目標就會完全沒有了,而且相違的他人的希求就一直有作,如果這樣子,對自己在自他相換的修行上,就非常有幫助。所以後面我們要作的是什麼,在大眾之間一直讚嘆他人,自己的一些好處都不要講,都把它蓋起來,希望別人都不知道這個事情,這樣作的話,就是自他相換的一位修行者。

修自他相換時,就是要令所有有情的功德善揚世間,令自己的功德不讓任何一個人知道。接著更細一點「我之過失令覆藏,供養於我彼不爾」,「我」泛指有情,有情的任何過失我們都要將之隱藏起來,要使有情成為別人供養之處,而自己不要成為有情的供養之處,自己的過失要到處張揚。

應該要讓其他的有情成為供養處,讓大家能夠去供養有情,在修自他相換時,自己不要冀望,自己將來會成為他人的供養處,也不去冀望得到別人的供養,就好像《修心八頌》裡面的「任於誰等會具時,施給教諸他人悲,從心深處視眾生,恆常尊他為最勝」。「從心深處視眾生」不是只有口頭說說,表面上的而已,而是要從自己的內心深處看待眾生,願所有的眾生在未來都能夠成為被尊敬、為最勝的。

倘遇損害當生歡喜,「彼遭橫逆恒拂意,我當欣然久樂觀,彼為眾人所譏笑,亦復相與作訶厭」,「彼」指我,「我」指有情,此處是指轉惡緣為道的修持。也就是當遇到不吉祥的惡緣時,我們都應該利用這些來對抗我愛執,來傷害我愛執,這種修持是非常甚深的自他相換的修持法,這種修持法是有利於來對抗我愛執的,像這種甚深的自他相換之道,是我們應該修的。

仁波切說:他是我們不順利、不吉祥、各種違緣,別人都不喜歡,都一直批評,都看不起我們時,這些都害到誰呢?害到我愛執。也可以說他先直接傷害到我愛執的目標,而我愛執的目標是什麼呢?是我的名聲要好,我什麼都要好,因害到我愛執的目標,就害到我們的心,很注重我愛執目標的心上面也有害到,所以害到我愛執的心的話,就有幫助到修行自他相換。幫助到修行自他相換的話,可以說是修行裡面很殊勝的一個法,所以我們能夠將惡緣轉換成為道用。

阿底峽尊者說:最勝的口訣是觀自心,最勝的行持是不隨順世間行,最殊勝的悉地是煩惱降低,最殊勝的修行徵兆是少欲,最勝的善知識是能揭發我們的過失,最勝的激勵是怨敵、障礙、疾病等。

仁波切說:《廣論》裡面有四個殊勝,第二個是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這個意思是我們常常看書時,會有缺失,沒有辦法變成聖言教授,這是我們的缺點。所以我們看《廣論》、學《廣論》的話,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一切聖言都會變成教授,意思就是可以幫助度我們的煩惱。現在講的教授跟口訣是一樣的,會不會變成教授,會不會變成口訣,最殊勝的口訣是,看書時透過觀察自己的心來看書,這就會成為最殊勝的教授,所以最勝的口訣是觀察心,原因就在此,如果沒有觀察心的話,就不可能成為教授、成為口訣。最勝的行持是不順世間行,是完全不照顧自己的目標,不照顧我愛執的目標,完全破除我愛執,就世間人來看,這完全是神精病,所以最勝的行持是跟世間相違,意思在這裡。在這六個裡面比較不清楚的是最殊勝的修行徵兆是少欲,這個是指真正學佛的修行者,應該有的徵兆,是沒有煩惱的代表者,其他的手印、腳印不一定是徵兆。所以最勝的徵兆是沒有欲望、沒有貪心,這個即是正量的徵兆,其他的外道有神通的,也有各種的徵兆,手印、腳印他們也會,所以這個就不一定是徵兆,因外道也會有。最勝的善知識是揭過失。最勝的激勵是怨敵、障礙、疾病。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才會想到法王,就是這個意思。

問題:在藏文裡有二句未翻譯出來。

回答:此二句是「我將獲得令善得,我將受敬彼不爾」,意思是我今善得衣食等利養,他人於我恭敬,而於彼無如是事也。(此處翻譯說不知翻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