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五十》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7-06-03


這邊就是成立大乘法門是佛說的,或者是說你們對大乘法門應該要尊敬,你們應該要承認大乘法門,就是這樣的意思。

「若語入經藏,則許為佛說」

如果你們承認小乘法門的理由是因為小乘法門的內涵是講三學,就以這樣的正因來承認小乘法門的話,那麼大乘法門也是一樣的道理,裡面也有講三學,密續裡主要是定學,般若(顯教)的大乘法門則是三學都有講。

「若語入經藏」的「經藏」字面上只有講出來經藏而已,並沒有律藏和論藏,甲曹杰大師的解釋裡面將律藏和論藏都講了,比如論典或經典裡面有講戒的話,他們承認這就是佛說的,這就是律藏,如果裡面有講到定學的話,這也可以承認是佛說的,這就是經藏,如果這一部裡面有講到慧學的話,這一部經也可以承認是佛說的,也就是論藏。所以,寂天菩薩在跟他們辯論的時候,就用這樣的方式來辯論。「你們用這些理由來承認這些法門是佛說的話,那麼,我們也可以用理由,你們也應該要承認大乘的法門是佛說的。

『深藏大乘教,云何汝不許』

你們為什麼不承認這些是佛說的法呢?」

「若因不解義,一切皆有過」

這是從反面(後遍)角度來辯論,「『若因不解義』的意思是不了解一個法當理由,『因』的意思是理由,如果你們對於大乘法門當中的某一些部分沒有辦法承認,就以這個理由而說整個大乘法門不是佛說的。如果這樣子的話,你們也會看到大乘法門當中也有一些是非常殊勝的,你們為什麼不用這樣的理由去承認整個大乘法門是佛說的及你們應該要尊敬的呢?」所以,這就是相應的正因。「則當於一同,一切稱佛說」,所以,前面和後面這兩個就同樣是相應的正因,用相應的正因成立大乘的法是佛說的。

「諸聖大迦葉,佛語未盡測,誰因汝不解,廢持大乘教。」後面總結來說你們之所以不承認大乘法的理由是什麼,就是你們自己不了解空性的法門,所以就破除這樣的理由了。因為你們自己不了解不可以當成正因,因為這些法門本身是非常殊勝、非常深的,並不是一下子就可以了解的法。

比如大迦葉是一個非常殊勝、非常有名的佛弟子,他是一個智慧那麼高的修行者,連他都說大乘的法是非常難了解的,那麼,你們不了解這個法也是應該的。所以,不可以把你們不了解這個法當成正因而成立起大乘的法不是佛教。

這裡是四十六,接著要跳到五十二,這裡講到「空慧乃不住涅槃之道」,所以,空慧對於我們要解脫也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我們不要墮入輪迴也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不要墮入寂邊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可以墮到寂邊是靠它,不可以墮入輪迴也是靠它,所以,可以說「空性慧是無住涅槃之道」,無住是沒有住在輪迴,也沒有住在寂滅,兩邊皆不住就是無住。

如果有空性慧就不會墮到輪迴,這個部分可能比較容易了解,因為空性慧是對治輪迴的根本(無明)的,這兩者是相違的,因此就比較容易了解。另一部分是不會墮入寂滅,這可能就比較難了解了。這裡為什麼這樣講呢?我們要怎麼做才能不墮入寂邊呢?那就是要利益眾生。寂滅是自己已經解脫了而一直享受著涅槃的樂,如果這樣子的話,那就是寂滅了。我們不這樣去做,而是一直去做利益眾生的事,這樣就不會墮到寂滅。所以,在我們還沒有成佛之前,在有學道當中一定要配合修大悲心、菩提心,然後要在輪迴中一直去利益眾生,這樣才不會墮入寂滅。

菩薩能夠修到這樣是靠什麼呢?就是靠空性慧,在輪迴當中跟著眾生然後去利益眾生,此時空性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們心中沒有空性慧的話,就非常容易被輪迴當中的煩惱所干擾。所以,他們在三界輪迴當中能夠一直利益到眾生而且對於自己的修行上面沒有傷害,在利益眾生時不會被輪迴當中的煩惱所干擾,這就是靠他們心中的空性慧。如果他們心中沒有空性慧的話,馬上就會被這些干擾到了。所以,空性慧是非常重要的,有空性慧就不會被煩惱所干擾,因此,他們就可以利益眾生,所以就不會墮入寂滅。所以,不墮寂滅也是要靠空性慧,不墮輪迴也是靠空性慧,這裡講「無住涅槃之道」的意思就是這樣。

這裡在《入行論》裡面的詞句就看得出來,「為離度愚苦眾」,意思就是為了救度受苦的眾生,指的就是菩薩,菩薩為了救度受苦的眾生。「菩薩離貪懼,悲智住輪迴」,菩薩自己內心當中沒有貪瞋等等的煩惱,「離貪」可以說是不落輪迴的意思,「懼」則是指不落寂滅的意思,小乘阿羅漢對輪迴非常怕,在這樣的恐懼當中,他們就涅槃了。所以,他們修行時為什麼會落入寂滅呢?主要是他們內心對於輪迴的恐懼,因此就涅槃了。所以,這裡講離貪離懼,離貪的意思是不落輪迴,也就是不落有邊,離懼則是不落寂邊。

他們在不落兩邊的當下,就一直在輪迴當中,

「悲智住輪迴」

用什麼住輪迴呢?就是用大悲心住輪迴,用大悲心是想住輪迴而已,能不能住則是靠空性慧。「悲智住輪迴,此即悟空果」,所以,住到輪迴就是空性慧的果,能夠做到大悲心的目標就是靠空性慧,所以,能夠住於輪迴是靠空性慧,所以,空性慧可以說就是前面講的無住涅槃之道。

接下來的科判是

「結勸修空莫疑懼」

藏文是「如上空性理,不應妄破除」,意思是:你們一直不主張空性的法,你們一直想破除空性的法,這是不應該的。另一個角度也可以說:你們不能夠破除,你們沒有辦法破除空性的法。所以,「不應」就是你們沒有辦法破除的意思。

為什麼沒有辦法破除空性的法呢?空性的法是有正因、有理由的,是一個如理的法,所以,空性的法是你們沒有辦法破除的。字面上是講「不應該破除」,反面來說,空性的法是非常有道理的,非常有正確的正因,所以,你們不用懷疑,只要精進努力的去修空性的法。所以,前面兩句和後面兩句的中間的意思應該要講,前面兩句的間接的意思是空性的法是非常正確的法,所以,接著後面說「切莫心生疑」,也就是不應該懷疑,「如理修空性」,所以,你們就可以如理的去修空性。

現在講你們「如理修空性」,該修空性的是小乘的要證得解脫的修行人,所以,這裡是對小乘的修行者說:你們不可以破除空性的法,空性的法是正確的法,所以,你們要證得解脫的話,就必須要修空性。剛剛前面講過不落有邊也是需要空性慧,後面這裡又講到你們要解脫也是要修空性,在空性的法上面不可以生起懷疑。

不只是證得解脫,我們要證得一切相智的這樣的佛果位的話,也是需要空性慧,這就是接下來的四句。我們要先對治,然後要斷除煩惱障跟所知障。中文在這裡沒有特別講一切遍智或一切相智,但是,藏文這裡很清楚的講出一切相智,佛的智慧能夠了解一切的法,靠的就是有沒有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如果這兩個障沒有斷除掉的話,就沒有辦法證得一切相智。所以剛剛前面的五十三個頌文就是講為了解脫也要修空性,後面的五十四個頌文就是講,為了證得一切相智也要修空性慧。

在甲曹杰的解釋當中就會有一點了解應成派的所知障是什麼樣子,應成派的所知障沒有一個心識,煩惱障中的無明、貪、瞋等等都是心,而所知障則沒有辦法取出來一個心(覺知),這是應成派的講法,其他的宗義者的所知障則能夠取出來一個認知。

大家想一想,以應成派來說,找得到的執著心是煩惱障,所以,所知障是沒有這樣的一個認知。那麼,所知障是什麼樣子呢?以菩提心為例,菩提心上面也有所知障,還沒有成佛之前的菩薩心續當中的菩提心是分別心。為什麼不是無分別心呢?如果是無分別心的話,那就會變成現量,如果它是現量的話,他就可以現證這個對境的佛,菩提心的對境是佛,所以就可以現證佛。如果可以現證佛的話,就必須這個補特伽羅本身要成佛,在他還沒有成佛之前就沒辦法現證佛是什麼,能夠現證佛的就只有佛而已,任何一個眾生都沒有辦法現證佛。所以,菩薩心續當中的菩提心一定是分別心,並沒有一個無分別心。

我們不可以說分別心就是顛倒識,分別心也有很多是好的,比量也是分別心,在我們還沒有現證空性之前所了解空性的心都是分別心,資糧道、加行道時了悟空性的慧都是分別心。所以,分別心也有很多是好的,菩薩心續當中的菩提心也是分別心。

分別心是什麼呢?為什麼它是分別心呢?他對境的這個佛沒有辦法現證,而是他自己想:「佛應該是這樣子的!」他自己會想佛應該要具備什麼功德,但是,他所想的是對境比較相應而已,並不是真正實際上了解一切佛的功德,他自己內心第六識會想:「佛應該要有這樣的功德!佛應該是這樣子的!」第六識這樣一直想了之後,透過這個義共相,他的內心就會希求「我要成佛」。所以,菩提心之所以是分別心的理由就在於此。

這是他自己靠自己的想法,並不是對境本身什麼樣就想什麼樣,如果這樣的話,那就變成現量了。他並不是這樣,他是自己想佛應該是什麼樣子,這就是義共相。在自己想的義共相時,當然在對境上面就會有一點執著,如果自己沒有怎麼想,對境是什麼就是什麼,那就沒有什麼執著了,如果是自己想就一定有執著。這個執著是看這個境是存在,但是,不可以說它就是趣入境,境是存在、境是有自性,這個部分並不是菩提心的趣入境(是耽著境),菩提心的趣入境就是佛而已,剛剛講的境有自性的部分並不是它的趣入境,而是它的顯現境。比如義共相的顯現境並不能說是它的趣入境,同樣的道理,菩提心對境的佛趣入的時候看這個對境的佛是有自性的,會顯現出這樣子,這個顯現的部分就叫所知障,剛剛講菩提心上面有所知障的意思就是這個。

菩提心對境的佛有實有的顯現,這個實有的顯現就是所知障。菩提心的這個顯現是從哪裡來的呢?它的來源是執著心的習氣,有實有的執著心的種子就是煩惱障,這個部分已經斷除掉了,但是,有實有的顯現是從習氣那邊來的,這個習氣也是所知障,顯現的部分也是所知障。

請將甲曹杰的解釋念一下,「所知障之種子為一切煩惱習氣,而現行則是有法現為諦實之現分」,所知障分為種子的部分和顯現的部分,所知障的種子部分是一切煩惱的習氣,所知障的顯現部分則是有法現為諦實之現分。這裡講到「分」,剛剛講到菩提心上面有顯現,這個顯現的部分就是所知障。

所知障是非常細的,所知障是沒有辦法取出來任何一個認知的,任何一個認知有錯亂的話,那就是屬於煩惱障,現在這個認知都是無顛倒、都是正確的,但是,它的顯現的部分還是有問題。認知都沒有問題,比如菩提心、大悲心、慈心和了悟空性的比量,這些都是正確的,雖然這些是正確的,可是,它的顯現上面有問題,顯現的部分就是講所知障。所以,所知障是非常細的,它沒有辦法認出來任何一個認知,它沒有辦法取出一個法說它是什麼所知障,它是在一個法上面的一部分才能說它是所知障。

大家在這邊的理解可能會有一點辛苦,所知障分為種子和顯現兩者,所知障的種子部分是煩惱的習氣,而不可以說是煩惱的種子,一定要說是煩惱的習氣。如果說是煩惱的種子,那就不是所知障了,而是煩惱障了。

剛剛說煩惱的習氣是所知障的種子部分,以所知障來說它是種子,以煩惱的角度來說它是習氣,它並不是種子。所以,它並不是煩惱的種子,它是所知障的種子。以所知障的角度來說,它確實是種子,種子就是能夠發出來一個所知障的東西。它為什麼不是煩惱的種子呢?因為它沒有辦法發出來一個煩惱,所以,它不是煩惱的種子。以所知障的角度來說,它就是種子,為什麼它是所知障的種子呢?它後面能夠發出來一個所知障,顯現的這個部分就是所知障,顯現的部分是從習氣發出來的,所以,這個習氣就可以說是所知障的種子。

我們在區分煩惱障跟所知障的時候,煩惱障是比較粗的,我們能夠取出來這個認知就是不好、就是障礙,所知障則沒有辦法取出一個認知。任何一個不好的、不正確的認知都是屬於煩惱障,所知障是什麼呢?這個認知都沒有錯、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它的顯現上面還有一點問題,這個部分就是所知障。所以,所知障可以說是非常細的。

所知障主要是實有的顯現,那麼,實有的顯現為什麼稱為所知障呢?以這個杯子為例,當我們眾生在了解這個杯子的時候,在了解的當下它有實有的顯現,因為有了這個顯現,我們就沒有辦法同時看到別的法。因為這個實有的顯現的緣故,我們就會看到它不需要依賴其他的法而顯現出來,實有的顯現意思就是這樣。不需要依賴一個其他的法的這樣的顯現,它可以擋住我們沒有辦法同時去看到其他的法,它會擋住我們去了解其他的法,因此就稱為所知障。所知障的意思就是我們沒有辦法知道其他所有的法,這樣的一個障礙就是所知障,實有的顯現之所以稱為所知障,原因就在於此。

內心執實有的這樣一個心,這樣的一個認知就是煩惱障,如果不是這個認知,而是所顯現的部分,那就是所知障而已。實有的執著心會不會擋住了解其他的法呢?這就更不用說了,一定會擋住的,但是,還不需要到執著,連顯現就已經會擋住了。所以,相對來說,顯現就已經會擋住了對這一部分的了解,因此,我們就把實有的顯現稱為所知障。執實有的執著心就不只會擋住,而且這個人會煩,所以就是煩惱,這就是一個心,認知就出現了,它不只是顯現的一個部分而已,一個認知就讓整個都亂了,所以,我們就稱它為煩惱,而不可以說是所知障。中觀應成派認為任何一個認知錯亂的話,那就一定是煩惱了,中觀應成派的宗義是這樣的說法,這是非常有道理的。

「……不可謂現為諦實即是所知障也。」所以,不可以說實有的顯現就是所知障,否則的話,菩提心就會變成所知障了,因為菩提心也是有顯現,所以,不可以說有實有的顯現就是所知障,而要說顯現的這個部分就是所知障。如果我們主張有實有的顯現就是所知障,這是不對的。

問題:仁波切剛剛說實有的顯現是所知障而實有的執著是煩惱障。

回答:要說實有的顯現的部分是所知障,不可以說實有的顯現就是所知障。

問題:甲曹杰的解釋最後一句說「不可以說現為諦實就是所知障」,這個「現為諦實」跟仁波切講的「有顯現」是一樣的嗎?

回答:這兩者是一樣的。比如菩提心是有實有的顯現,菩提心是現為諦實有的,但是,菩提心並不是所知障。所以,有顯現、諦實有並不一定是所知障,但是,顯現的這個部分來說就是所知障。

問題:以菩提心來說,我們知道菩提心是正確的心而不是顛倒的,這個時候是錯亂的,所以算是煩惱障嗎?

回答:不是,菩提心上面完全沒有煩惱障而只有所知障。

問題:剛剛講的菩提心、悲心等通通都不是煩惱障而是所知障。

回答:通通都是上面有所知障,並不是它本身這個心是所知障。剛剛一直講所知障沒有辦法取出來成為一個認知,可以說是在他所認知的一個法上取出來一部分稱為所知障。

剛剛講了半天,好像大家聽不懂的感覺,可能大家問問題會更清楚。

問題:顯現這一分是所知障,那麼,顯現是靠有義共相的成分在裡面嗎?

回答:我們以這個杯子為例,這個杯子上面有細的無常,我們就把細的無常取出來,細的無常是什麼呢?「它是無常」這個部分就是細的無常,而不可以說它本身就是細的無常。要了解「它是無常」是很難的,所以,「它是無常」這個部分來說就是細的無常,而不可以說它本身就是細的無常。以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它是無自性的,它的上面有空性,取出「它是無自性」這個部分就是空性,「這個杯子是無自性」的這個部分就是空性,但是,不可以因此就說這個杯子就是空性,這個杯子並不是空性,「這個杯子是無自性」的這個部分才是空性,這就是我們要修的。

剛剛講的「這個杯子是無常」這個部分是我們要修的,也就是細的無常是我們要修的,而不可以說這個杯子就是我們要修的法。同樣的道理,這個杯子是無自性,「這個杯子是無自性」這個部分就是空性,我們不可以想成就是把「是無自性」本身這個法取出來。

剛剛講顯現有自性是菩提心,菩提心顯現對境是有自性,「顯現對境有自性」的這一部分並非就是菩提心,而是說菩提心有顯現對境是有自性的,這個部分是菩提心上面的一個東西,不可以說菩提心本身顯現有自性的這個部分。而它是不是顯現有自性呢?沒錯,它的確是顯現有自性。

問題:剛剛書上講的是「不可以說現為諦實就是所知障」,是不是可以說「現為是實有自性的這一分就是所知障」?

回答:這個沒有錯。

這個地方如果懂的話,是不怎麼難的,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東西而已。如果不懂的話,那就會混在一起。我們有時候會把「顯現」跟「義共相」混在一起,義共相是常法的一個法,剛剛講的所知障這個顯現講的是無常的一個法,它是前面一個習氣爆出來就是顯現,它是一個果,所以是一個無常的法。義共相跟它有一點接近,也是比較難以區分的。

剛剛是講為了證得一切相智的佛果位也是需要靠空性慧,總結來說,為了解脫也是需要它,為了成佛也是需要它。修空性的意思是我們要破除內心當中的執著心,如果這樣講的話,我們凡人會有一點怕。想想的確會有點怕,我們內心一直愛我們自己、照顧我們自己的,那就是我們的執著心,我們自己會非常照顧自己、愛自己,這就是我們的執著心,如果我們要斷除它,改變成為空性,我們會覺得非常難以接受,所以就會害怕。

害怕的時候要怎麼辦呢?應該不用怕,為什麼不用怕呢?我們的執著心帶給我們的是痛苦,如果我們去除掉它的話,那應該是會離開痛苦的,因此就不用怕。因此,後面就說我們不應該生起恐懼的心,反而應該是要歡喜,因為能夠離開我們的苦。

「執實能生苦,於彼應生懼」,這裡講的是我們應該要生起恐懼的對象是執著心,事實上,我們並沒有對執著心生起恐懼,反而是非常歡喜。為什麼應該要生起恐懼呢?前面一句就是理由,「執實能生苦」,因為它能夠一直不斷生起苦,所以,我們應該要生起恐懼的心。所以,我們在執著心上面生起歡喜的心,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要生起恐懼才對。那麼,歡喜的應該是什麼呢?在空性的法上面應該要歡喜。但是,在空性的法上面本來是不應該恐懼的,我們反而生起恐懼,在執著心上面應該要恐懼的,我們反而不恐懼。「悟空能息苦,云何畏空性」,空性可以去除苦,它一直消除我們的苦,所以,我們怎麼會怕空性的法呢?意思就是不要怕空性的法。

第五十六個頌文是:

「實我若稍存,於物則有懼;既無少分我,誰復生畏懼? 」

這是成立:如果沒有執著心的話,那就不會有恐懼,有執著心才會有恐懼。這四句就是成立前面第五十五個頌文的內涵。

主要是我們內心裡面有我執的時候,才會擔心「我會怎樣」等等,如果沒有這個我執的話,這種擔心就都不會出現。所以,沒有我執應該就不可能會有恐懼。

到這裡是講對空性的法上面不要恐懼,而應該是要好好學習,要歡喜的去學習。怎樣才能歡喜呢?一直去想:執著心一直會給我們痛苦,空性的法一直會消除我們的痛苦,所以,對於空性的法上面應該要非常歡喜的去學習。後面就先講補特伽羅無我,然後講法無我,就是開始空性的法門了。

剛剛寂天菩薩說的,我們要一直去思惟「執著心的確是一直給我們痛苦」,而空性的法是會給我們快樂及息滅我們的痛苦。空性的法是怎樣給我們快樂呢?從正面的角度來說是會息滅痛苦,從反面、間接的來說,我們內心會在意、遵守因果,我們就會非常通達因果互相依賴的關係,我們對這兩者的關係越清楚,就越會遵守這個規矩。所以,如果我們了解空性的話,對於該捨的是什麼就會非常清楚,所以就一直會離苦得樂。所以,了解空性的法在消滅痛苦上面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另外,在得樂上面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執著心也可以從兩方面來說,以正面的角度來說,它一直會給我們壓力,一直給我們內心各式各樣的痛苦。以執著心的反面來說,我們就不會去守因果的規矩。因為執著心反面的關係,我們就不會去理會因果之間的關係,因此就不會去遵守這些規矩。因此,不該得到的就會得到,不該離開的就會離開,在取捨上面就一直會亂掉。以執著心的正面來說,內心的壓力及內心各式各樣的煩惱,以它的反面間接來說,就是不遵守因果的規矩。我們如果對這兩邊好好思惟的話,才比較會放心,不然的話,我們不放心。「如果執著心不存在了,誰會照顧我呢?會不會大家都欺負我呢?」如果沒有執著心的話,內心一定會有這樣的擔心。

寂天菩薩為什麼講這個部分呢?我們要常常去思惟,透過這樣的思惟,我們內心就比較能夠放棄這樣的執著心,也會對空性的法上面比較會歡喜。不然的話,我們對空性的法只是有一點了解而已,並不是真正的要修,也不是真正要改變我們的執著心。

我們一直那麼歡喜的話,對空性當然就需要廣大的聞思,就要照宗喀巴大師在《廣論》後面的「毗缽舍那」部分所說的要積聚資糧等等都要具足,廣大的聞思也是積聚資糧的一部分。既然要廣大的聞思,當然對於空性的理論也要通達,所以,後面寂天菩薩就開始講空性,後面就是另外一個主題的開始。

問題:「菩提心是現為有自性」是什麼意思呢?

回答:現在這裡講的菩提心並不是佛的心續當中的菩提心,我們是講眾生、菩薩心續當中的菩提心,菩薩心續當中的菩提心就一定不是現量,如果它是現量的話就有剛剛所說的過失。既然它不是現量,那麼,它是什麼呢?就是分別心。「不是現量」的意思就是它不是如理的對境是什麼就想什麼,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麼,它就是現量了,只有佛能夠達到這個部分。所以,菩薩心續當中的菩提心一定是分別心。分別心的意思就是「不是對境是什麼就想什麼」,而是自己的一個想法,自己會去想:佛應該要具足什麼功德?佛是什麼樣子?在第六識這樣想完了之後,內心希求我要成佛的心就因而生起。他的對境的佛是從他的內心所取出來的一個佛,在取出來的之後,他一定會對這是我的想法、那是你的想法有一個執著。他自己想出來之後,他就會產生「這是我的想法」,如此一來,他就會在對境的佛上面有一種執著,他的執著只是實有的顯現而已,而不可以說趣入佛上面,他內心趣入的是「我要成佛」這樣的想法,趣入境(對境)是這個佛,但是,實有的部分也會有顯現。

實有的顯現的意思是什麼呢?就像剛剛講的,他會有一種執著,在執著的時候當然就有一種對境,認為這個就是對的,可以說尋求可以依靠的「這是我的想法、這是對的」,內心去尋求的話,有一種找得到的感覺。所以,就可以說是實有的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