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六十》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7-11-18


心念處之心分成二個:意識及根識,心念處的對境,意識也是沒有自性的,後面的根識也是沒有自性。第104偈和第105偈這兩個偈誦是在講根識也是沒有自性。根識主要是靠對境,意識有沒有當場存在的對境並無所謂,他可以想過去的、未來的,第六識的意識不是靠現場的境。所以根識與意識有這樣的區別。我們講根識上面沒有自性的時候,我們破除它的自性的時候,跟它的對境非常有關係。如果根識有自性,根識和對境非常有連接,配合第104偈來講。

第104偈:「離境先有識,緣何而生識,識境若同時,已生何待緣?」

這裡我們要理解,中觀應成派會不會承認眼根識從所緣緣那邊生起?這點唯識派並不承認,中觀應成派會承認,眼根識從所緣緣那邊生起。第104偈頌,離境先有識,緣何而生識,中觀應成問他宗:「如果根識不是靠所緣緣這個境的話,那麼根識是緣什麼而產生的?」此即表示中觀應成派承認為,根識是從所緣緣處產生的,經部宗也如此承認根識是從所緣緣處產生的,但唯識派並不承認,唯識宗認為所緣緣的境與有境是同時的,不是先有「對境」而後才有「有境」,唯識派並不承認,唯識和經部宗差別很大。中觀應成派會不會和唯識一樣承認所緣緣的境與有境是同時的?中觀應成派不承認是同時的。

中觀應成派不承認「對境」與「有境」同時產生,而是先有「對境」後來才有「有境」。它怎麼會是一個名言安立,怎麼會是從內心安立「對境」呢?先有「對境」後來才有「有境」,那麼又如何以「有境」來安立「對境」呢?分別心也好、量識也好、名言也好,怎麼會安立它(對境)呢?中觀應成派會說可以安立的。所謂安立並不一定要同時存在。比如,「明天」與「今天」,是否「今天」是由「明天」而安立的?是的,但卻先有「今天」才會有「明天」,兩者不需要同時存在的,因為「明天」尚未出現,「今天」就已經出現了,可是「今天」是由「明天」安立的,這並沒有什麼衝突、矛盾。一樣道理,所緣緣的「境」與「有境」二者雖可以先有所緣緣的境,後才有「有境」的根識,但還是安立的。

那麼經部宗與中觀應成派的觀點不同在那裏呢?由所緣緣產生根識這個觀點是一樣的,但如何產生的,卻有不同看法。經部宗不認為會先有對境的法,所謂對境的法是慢慢產生的,是先由無方分極微慢慢變成,有境能夠看見的對境。中觀應成卻認為沒有一法是可以直接指出來的法,並沒有如經部宗所說的,由無方分極微的法慢慢變成根識能夠看見的對境,中觀應成卻認為沒有一法是可以直接指出來的法,就施設義找不到。這是經部宗與中觀應成派的差別。

中觀應成派承認「對境」先有,但如何先有呢?是對境自己產生的嗎?不是的。對境本身是找不到的,它是靠互相依賴而有的,甚至與後面產生的「有境」也是互相依賴的。比如現在的「眾生」以後會變成「佛」,這個佛是依賴眾生而來,現在的眾生也是依賴未來的佛而有,這樣前後互有關係。中觀應成派認為,任何法均互相依賴;任何法均依賴一切的法,是沒有自性的,此中觀應成派的主張;承認外境,但不承認無方分極微的外境,應成派與經部宗的差別即在這裏。

那麼中觀應成派會不會承認唯識說的「法無我」呢?唯識所說的「法無我」,是沒有外境及無方分極微的外境,此二者都是法無我。宗義寶鬘提到,中觀應成派認為,唯識派所說的「法無我」及自續派所說的「法無我」兩者都是比較粗的「法無我」。由此可知應成派是承認他們所說的「法無我」,否則不會說那是粗的「法無我」。

中觀應成派是承認唯識所說的「法無我」,但卻不承認唯識說的『一切法皆是從心的習氣示現的』這一點。唯識派解釋,一切法皆不是由外境產生,而是由心的習氣示現安立的。中觀應成派承認唯識派要「去除」經部宗所說的無方分極微的外境這一部份,但不承認唯識派要成立的這一部份,所以中觀應成派承認唯識的「法無我」(法無我是去除無知的法),承認要去除無方分極微的外境。同樣的中觀應成派,承認中觀自續派要「去除」的「法無我」這一部份。至於中觀自續派要成立的這一部份,所謂「無害心的安立」,中觀應成派就說,「對不起,這個我沒辦法承認。」因為「無害心的安立」先要有「無害心」,那麼「無害心」就成了對境,就有自性了,施設義就找得到了。因此,中觀應成派承認自續派的是,自續派要去除的這一部份,但不承認成立的這一部份。

中觀自續派的「法無我」要破,「非以無害心向彼安立 而是以不共存在的方式成立」(藏文…………)。其重點在「以不共存在的方式成立」要先破除 此點破除了,「非以無害心向彼安立,而是以不共存在的方式成立」,整句都可破除了, 中觀自續派認為這樣子破除後,自然會有「無害心安立」,這個自然就會理解。(應成派認為…………………)

中觀自續認為「以不共存在的方式成立」這點破除後,便成立了「共的存在方式」,什麼是共?有境跟對境共,所以對境也是自己有自性的。因此中觀自續派認為破除「不共存在的方式成立」後,對境與有境平等(共有自性),是由共同的力量成立的,所以一定要有無害心安立,即以中觀自續派的角度來看,要破除「以不共存在的方式成立」時,不需要成立「共的存在方式」,麻煩就在這裏,應成派不承認這兩件事相等,不必說共或不共,反正兩者都不存在,這是中觀應成的看法,可以破除「非以無害心向彼安立,而是以不共存在的方式成立」。這時要成立「無害心而安立」嗎?不用,這裡中觀應成派的解釋便與自續派不同了,也就是說,應成派承認自續派要「去除」的那部份,但不承認「成立」的部份。

所以,中觀應成派承認自續派的法無我,但不承認自續派之法無我是成立了什麼。「法無我」本身是去除無知的法,不是成立的法,所以應成派是否承認自續派之法無我,要從破除的地方來看,自續所要破除的也是應成派同意要破除的,至於自續派成立的部份有沒有承認都沒關係。

◎問:請問仁波切,自續派有破除,也有成立。應成派承認破除的部份,不知是破除那一部份?是「非以無害心安立」這一部份嗎?

◎答:要破除的是「以不共存在的方式成立」這部份。中觀應成派也承認這部份不存在,自續派說的沒錯。

◎問:所以自續派也承認「萬法不是以不共存在的方式而存在」。

◎答 對、對,沒錯。自續派承認「一切萬法以共的方式而成立」。

◎問:是承認以共的方式而成立,不共的要去除

◎答:對。

◎問:「非以無害心而安立」這部份是要承認的嗎?

◎答 這部份不承認。「以無害心而安立」不表示對境本身沒有自性。「以無害心而安立」表示無害心也存在,對境的力量也存在的,是共同的力量產生的。

◎問:「無害心」與「名言量的分別心」是一樣的嗎?

◎答 這要解釋。自續派的「無害心」是指「施設義找得到」,表示「對境存在」,所以不會區分「對境存在」或「施設義找得到」的不同處,自續派認為兩者是相等的 所以這個心若是量識的話對境就存在。心若是量識的話,就了悟「境」。自續派認為了解境與「施設義找得到」是同義的。自續派認為「施設義找得到」就是「量」。

中觀應成認為「量」與「施設義找得到」兩者的意義是不同的,即「施設義找得到」是不存在的,但是對於「量」的了解是存在的。「施設義找得到」只是名言上安立而已,不是真正的找到,但眾生執著「施設義找得到」的這種感覺,所以毗婆沙宗、經部宗、唯識宗、中觀自續派這些行者在「施設義找得到」時,內心馬上會生起執著分不清楚。

過去的傳記中,記述了許多修行人在快要瞭解空性時心裡非常害怕,好像自己就要不存在了,就是如此。因為執著心強的關係,只要心中的對境一出現,馬上就執著,特別是「量識」,那個瞭解的感覺就像:「喔!就是那個!就是這個」,這時「施設義找得到」的心執著得更強。所以當量識生起時,對境本身好像找得到施設義的感覺,這兩者很難區分,自續派很難區分,我們也一樣很難區分。所以自續派將「施設義找得到」與「了解對境」兩者劃上等號。

「量識」就是無害心。若施設義確實找得到的話,就是無害心。沒有其他的心可以破除的,就是無害心。若量找到施設義這部份是正確的,當然其他的量與智慧便無法破除它,所以是無害心。「無害心」是沒有被害的的意思。是正確的,永遠不會有其他心可以去破除它。「無害心」的意義,不是不會傷害其他的,而是它不會被其他心所害,是不會被傷害的心。

「無害心安立」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說心「安立」呢?「安立」表示有階段性的限制。安立到什麼程度有受到限制,不是安立到整個對境本身有力量,對境本身有自性,還是可以有安立,所以安立到什麼程度有一個限制。「無害心安立」這句話意思,是指它不是安立整個喔!

中觀應成派不承認「無害心安立」。應成認為一切法非以無害心安立的,但不承認一切法以「不共存在的方式而成立」。即中觀自續要破的法我,「非以無害心安立而是以不共存在的方式而成立。」這裡,中觀應成承認「非以無害心安立」這部份,但不承認以「不共存在的方式而成立」這部份。自續派是將這兩個部份劃上等號,所以我們要將中觀自續派的「法我」整句列出,才能瞭解其完整的意義。

(仁波切笑著說:你們現在學了一段時間所講解的聽得進去,剛開始學宗義寶鬘時,我講到這部份你們可能聽不懂,現在慢慢的好像可以了解的感覺。)

「識境若同時,已生何待緣」

識與境若同時產生,那它是依什麼緣而產生的呢?再來,請看第105偈

「識若後境起,緣何而得生?」

若境先生起,有境才生(實際狀況是這樣的),那麼怎麼會有自性產生呢?「緣何而得生」就是「怎麼會是有自性的呢?」的意思。賈曹杰大師在這裡是說,如果先有境,然後才有有境的根識,有這種前後關係存在時,有境的根識一定是有分,如果是有分的話,那一定是無自性,這是他的重點。

再來就是法念處,只有二句:

「故應不能知,諸法實有生」

「法」是道諦,是離苦得樂最正確的法寶(方法)。學習了前面的「身念處」與「受念處」之後,內心會產生選擇一種最正確的法,這就是「法念處」的法,沒有另外取出來的法了。

上次提過,「身念處」就是苦諦;「受念處」就是集諦;「心念處」就是滅諦;「法念處」就是要修道諦,是指正確的道路正確的方法。

前面已學過輪迴就是苦,苦的因在那裡?就在「受」上面的貪著,「心念處」在學,心本身是清淨的,心中所有煩惱是可斷除的;「集諦」之輪迴法都是執著,要破除這種執著,就要把所有的法看作沒有自性,認知執著是錯誤的,他的對境是沒有自性的,選擇走這條路就是法寶,就是「道諦」,這樣修就是「法念處」。「法念處」的對境是身、受、心,以外的一切法。重點是要修正念,不是修四聖諦的修行方式。修正念的對境是身、受、心、法。若配合四聖諦就不只是這個意思,這時的法是方法的法,也就是前面修「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之後心裡選擇的法。如修「身念處」、「受念處」時,心裡以經生起了出離心;修「心念處」時,認識了心本來是清淨的,此時心中已有「解脫」之曙光,心中會選擇解脫之?,破除前面的執著。

「法念處」裡講「故應不能知」的「故」,指前面已經學的「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由於這些理由,現在選擇將一切法都當成無自性,若有自性就是輪迴之法,所以才能說:「故應不能知,諸法實有生」。不能知,是指雖無始以來我們都將對境當成實有,但卻不能將對境變成實有,若能知對境是實有則不能解脫。「諸法實有生」意指諸法不能變成真正實在的法。反過來說,我們要修「對境是無實有」的,這才是實在的,這就是「法念處」。「法念處」是以反面的角度來說的,所以真正能知的是,諸法無實有生。這才是真正該知的、該修的。

丁二  斷二諦諍
    戊一  斷太過諍

106 「若無世俗諦,云何有二諦,世俗苦因他,有情豈涅槃?」

這是他宗的諍論。他宗認為中觀應成派以勝義法破除名言上實際存在的緣起關係,傷害了緣起的世俗法。中觀應成說一切法找不到,但又講存在,這實在很難解釋。這邊所講的「存在」是指「名言上存在」,好像有實際上不存在的感覺,如此便傷害了世俗上名言關係。世俗的因緣關係就變成沒有了,世俗法沒有了,那麼世俗法上的勝義諦也就不存在了,如此二諦都不存在。

比如前面說,沒有無方分的法,意思是說沒有施設義找得到的法,施設義找不到,法就找不到。法找不到,就是指名言上的世俗法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世俗法若不存在,那麼它勝義上的法也不存在了,所以二諦便都不存在了。這是他宗的看法,不只是他宗會如此認為,我們想一想也覺得這道理很難懂。

宗喀巴大師在正理海說,學習這些深奧的道理時,先把心放下擺在一邊,祈求佛菩薩加持,慢慢就會理解,否則剛開始時真的很難接受。祈求佛菩薩讓我們的心能夠理解,若用自己有限的智慧是不容易懂的,不要用自己的智慧當標竿,應祈求佛菩薩使我們的智慧增長能與這些法的內涵接近。

所以宗喀巴大師說:「名言上存在」的法,先不要講太多,破除「有自性」「施設義找得到」的部份。

至於名言上如何安立?如何產生的?暫時很難懂,我們只要先這樣了解就可以了。如果「萬法沒有自性」「施設義找不到」,那就『應該是』名言上存在。把它當做『應該是』就好了,不要再想「為什麼名言上存在呢?」,先破除「萬法有自性」「施設義找得到」的觀念即可,這點要強調。

至於名言上的部份,只要認為『應該是』就可以了。若一路破下去,則世俗諦之業、因果、緣起等道理是不實際的,也就是世俗法不存在,那世俗法上的勝義諦也不存在了,二諦都空了,這樣的諍論會出現的。

有時,我想宗喀巴大師給我們的關鍵重點知識,我們來將它作成書籤。如廣論裏的重點,或有力道的法都可以用來作書籤,這個想法是很好的

今天就講到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