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論第八品 一》

雪歌仁波切 講授
2006.2.12


靜慮度的實修,非常重要

《入行論》第八品,談的是六度中靜慮度的實修。在六度中,由於後二度的實修特別重要,因此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特別針對後二度做了解釋。

止觀,分為共道與不共道

從總體的角度來看,奢摩他(止)屬於共道。同樣地,毗婆舍那(觀)也是如此。也就是說,如果不特別提到空性的實修方法,只是一般的觀,那麼,這樣的觀屬於共道(共內外道)。不過,若我們講的是專屬於佛教的止觀修行,那麼,這種止觀,是菩薩們所必須要修行的項目之一。因此,所謂的止觀,可區分為共道的止觀,以及不共的止觀。

從不共的角度來談,在禪修靜慮度之前,必須要先實修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度。若是從共的角度來講,則在實修一般的靜慮之前,不須要有前四度的實修。亦即,如果我們所理解的「靜慮」是「靜慮度」,而不是一般的「止」的話,那麼,必須要有前四度的修行才可以。

這門課裡所要談的靜慮,在不共靜慮的內容裡,也把共靜慮包括進來,所以共與不共靜慮二者都有包括。也正因為是不共靜慮,所以,在它之前,必須先要有精進度的實修。

1.發起精進已 意當住禪定 心意散亂者 危陷惑牙間

2.身心若寂靜 散亂即不生

先有了精進度的實修之後,接著要開始靜慮度的實修。理由是:對一個精進者而言,若內心散亂的話,就好像身處於煩惱的獠牙間,馬上就會被煩惱吞噬。無論造了多少善業、多麼精進地實修,內心若散亂於各種虛妄分別中,馬上就會被這些妄分別給強行搶走。若能身離憒鬧、心離貪欲而住於寂靜,就能消除內心的散亂。

「身心寂靜」意指:身離憒鬧、心離貪欲。

仁波切自述:

「心意散亂者 危陷惑牙間」講的是沒有禪定功夫的過失。該不該修習禪定呢?若心裡有這種疑問,那就該好好想一下未修禪定的過失。這個部份思惟得愈多,則內心的希求「我要禪定、不禪定不行」就會產生。

沒有修靜慮的過失,可以從「心意散亂者 危陷惑牙間」這二句去思惟。修靜慮的利益,則可從「身心若寂靜 散亂即不生」去思惟。

仁波切自述:

無論什麼樣的修行,都有其次第。以發菩提心為例,首先必須生起「要成佛」的心,其次是「能成佛」的心,第三步是「我要走這條路」的決定。已經確定自己要成佛、能成佛之後,接著決定:我要把身語意三門完全投入於這件事情中。

無論是那一種修行,這三者(要、能、決心修)都是很重要的。

以「暇滿人身」為例。我們要先考慮「來世我是否要得到暇滿人身?」要。那麼,我有沒有能力得到?這是第二個問題。要回答第二個問題,必須靠理由、不斷思惟,在清楚「我能」之後,想要的心會更增強。你也知道,若自己真正照著去修,一定能達到目標。所以,這三個次第是很重要的。

對於「要不要」這個問題,先好好想清楚,在內心裡好好打底。然而,「要」的希求即使很強,但我們有時會懶惰,有時我們會想「要是要,但我沒有能力」,這種心是不對的。所以第二層就要思惟「我能不能」,同時也要大量地學習(才有辦法真正回答我能不能這個問題),透過這種方式,當你很清楚「照著這樣做,我一定可以一步步走上去」時,就會產生「我一定能成佛」「我能做到」的信心。

我們自己要清楚「我有能力」。我們的確有能力,不過,我們也要在內心裡確認這件事情。清楚之後,運用「要」「能」為理由,讓自己的身語意三門投入於修行中。

再以發菩提心為例。若只是「要成佛」並不算;當知道要成佛,也確定「能成佛」之時,便算是發起菩提心了。「要成佛」只是希求而已,並沒有看到。雖然你想去,可是對於自己到底能不能去,並沒有看清楚,內心也不肯定,此時不能算發菩提心;但當確立「能成佛」時,是看到自己成佛的未來,此時才會真正下決心,菩提心才算是生起了。

在這種「我有能力」「我看到我未來的成就」之後,接著就是行菩提心,開始我們的菩薩行。

再以我們內在貪心的問題為例。你問自己「我要不要離開這種煩惱?」雖然,我們也會如此渴望,但若不清楚「能不能」的話,「要」與「能」的中間是有距離的。也因為有距離,所以我們不想修。可是,一旦透過修行,對於自己「能」這件事情愈來愈清楚後,你投入的心便愈來愈強。

「要、能、修」這三者是相輔相成、輾轉增長的。無論哪一種修行都是如此。平常講「未修過患」「修習勝利」,是為了使我們生起「要」的心,而不是「能」的心。思惟勝利過患雖然有助於「要」的心生起,但此時我們仍會懶惰「要是要」,然後你會接著說「但我沒有能力」。*

「心意散亂者 危陷惑牙間」「身心若寂靜 散亂即不生」透過未修過患與修習勝利,來成立「必須修靜慮」這個結論。比如,在依師軌理中,也是透過思惟未修過患與修習勝利來決定必須依止善知識。這也是為什麼賈曹傑尊者在這裡安立的科判是「應修止之因」。如何決定「應修」?要靠著思惟未修過患與修習勝利而產生。

故應捨世間 盡棄諸俗慮

當內心裡有「我必須成辦止」的想法、產生希求心之後,寂天菩薩接下來給予我們這個學處。許多世俗之事,如朋友、工作…這些,它們其實是讓我們不斷地在輪迴中流轉的幫手(黨羽)。拋開這些世間的喧鬧,而且這拋開,不單指身體(身住寂靜處),內心的種種虛妄分別也都要捨棄。

那麼,要如何捨棄呢?寂天菩薩接著開示了消除身心俗慮的方法。

斷止之相違品分二。子一、離世間憒鬧等。子二、斷邪分別。

世間憒鬧,指的是我們對世間的貪著。要斷除世間憒鬧,必須先認出憒鬧的因是哪些(先認識我們為何會貪著於憒鬧的因緣是什麼),之後才能斷除。

3.貪親愛利等 則難捨世間 故當盡棄彼 隨智修觀行

我們為什麼會對憒鬧貪著?原因是:首先,對此生的「我」,對此生的「身」起了貪著。仁波切以他自己為例,比如,仁波切對於「雪歌仁波切」這個人起了貪著,為了自己能過得好,於是就需要很多今生之法,像是:名氣、東西、房子、車子等等。

由於對此生這個補特伽羅的貪著、對此生身體的貪著,而後對於此身所需要的愛親、名利等等起了貪著。因為這二個原因,而生起對憒鬧的貪著。

「貪」指的是「由於貪愛此生之身體的緣故」;「親愛利等」指的是在此生身體周圍的種種親友、名利等等。以這二種貪著為因,之後,便產生我們無法捨棄世間憒鬧的貪著(貪著憒鬧,無法捨棄世間)

仁波切自述:

我執有很多種。有一種我執,含蓋的範圍從前世、今生、來世都包括進去;還有一種,是只有此生的想法。比如,為什麼我們想要有房子、車子…等等,是為了來世的我嗎?不是,這是為了此生的我。這種只執著此生之我的執著心,看得不遠,看不到此生以後的未來,似乎不相信自己在此生之外,還有未來,不那麼相信來世。所以,對於今生的我的執著就很強。因為這樣,所以,對於世間憒鬧的貪心就會生起。

此生所得到的名聲、財物等,對來生的我沒有幫助,但是,我們還是很執著。因為我們沒有看到更遠的來世,只看到短暫的此生。也因為對於短暫今生有貪著的緣故,所以,短暫的東西,也就都成為我們需要的了。因為我們只從短暫的角度看(生命的長度),所以我們也只能看到短暫的需要,覺得自己所需要的,也都只是很短暫的而已。

如果能看得長遠些,房子等等財物,就不會去重視。雖然我們還是會對未來(來世)的人生有貪心,但此時所貪的,就不會是那麼短期、不穩定的了。

在這裡講的我執,是對於此世之我的貪著心,為了這個此世的我,所以要名聲、別人的恭敬等等,這些貪心就生起了。因為這二種貪心(對此世我的貪-貪有情、對名聞利養的貪-貪名利)而離不開喧鬧。

由於這二種貪,使得我們變得無法捨棄世間、無法捨棄世間憒鬧。所以,我們必須要實修對治這二種貪的方法。

首先,我們必須要先做出這樣的選擇(實修,以對治這二種貪)。故云「故當盡棄彼 隨智修觀行」。這二句的意思是:正由於以上那二種貪,使得我們貪著於世間憒鬧,所以,我們必須要好好地斷除這二種因,以及由這二種因所產生的果(貪著世間憒鬧),而這也是諸智者們的修行,所以,我們也應該要做出如此的選擇才對。「修觀行」指的是以下在第八品裡的內容,這些內容都是諸智者們的修行,而我們也都應該要這樣選擇。

4.有止諸勝觀 能滅諸煩惱 知已先求止 止由離貪成

要拋捨貪,奢摩他(止)是非常重要的。對於這個想要拋捨掉貪的人而言,(要修的)對治品就是奢摩他。有能力消除種種散亂者,是奢摩他。奢摩他的重要性在哪裡?沒有奢摩他,就不會有毗婆舍那(觀),沒有觀,就無法斷除煩惱。無法斷除煩惱,就無法獲得阿羅漢果位、無法成佛,無法獲得滅諦,無法生起道的證悟,什麼都成辦不了。

正因為若沒有觀,就無法獲得以上所說的種種果位及道證功德,而在觀之前必須有止,所以「止」非常重要。而想要成就止,那麼,就必須從「消除貪著世間憒鬧」這些對治品開始去做。一旦生起了止,那麼,對世間憒鬧的種種貪著就可以暫時性地遮止了。

寅二、生起對治之方便。分二。卯一、離內貪有情。卯二、斷內貪名利。

這裡所說的貪(世間憒鬧)有二種:內在對有情的貪、外在對名聞利義的貪。我們現在談的是,對一個有這二種貪著的人而言,要如何成就止。止,可以遮止這二種貪著;而遮止這二種貪著後,可以使得止生起。這二者(遮止貪著、止的成就)彼此互相都有關係。

5.自身本無常 猶貪無常人 縱歷百千生 不見所愛人

要遮止「內貪有情」,首先觀修無常。

所謂的「內貪有情」,貪著的對象不單只是自己,還包括了其他如朋友等等。「自身本無常」要遮止的是對自己的貪著,「猶貪無常人」要遮止的是對於所貪著之境的貪著。這裡的「所貪著之境」包括了自己以及其他人。

如果,能夠如貪心所願,能夠如願以償地得到你所貪的,那還行。但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所以說「縱歷百千生 不見所愛人」。

想想看:貪的生起,對我們得到所要得到的,有沒有幫助(要得到想要的,靠著貪的生起,有沒有用)?比如,生起「我要得到幾千萬的錢」這種貪心,這個貪心會不會給我錢?不會。同樣地,我們對身體生了貪,想要把身體弄好、弄成不會變化的常法,這種貪,它的目標是無法達成的。心裡想著「要永遠與朋友在一起」的這種貪心,無法使你永遠不與朋友分離。所以,貪心的生起,一點理由也沒有。貪心的生起,對我們想要得到的結果,一點幫助也沒有。

6.未遇則不喜 不能入等至 縱見不知足 如昔因愛苦

貪心,不只無法帶給我們幫助,而且,還給我們痛苦。當事情不如我們所想之時,若沒有貪,那麼,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一點關係也沒有;但若有貪,在事情不如我們的意時,我們會痛苦。這痛苦是誰製造的?是貪心。因為有貪心,所以得不到就會苦。內心的這種痛苦,是貪心製造出來的。若之前沒有貪心,那麼,無論得到也好、沒得到也好,都沒什麼了不起。「未遇」指的是未見、未獲得。因為有貪心,使得我們在得不到時,內心痛苦不歡喜。

不只如此。而且,在有貪心的同時,我們內心的「住分」就沒有了、被搶走了。從「未遇則不喜 不能入等至」可知,貪心對我們沒有幫助。

仁波切自述:

不過,「欲(希求、欲願)」與「貪」不同,這要分清楚。「欲」是:我們看到「因」,也看到其「果」的好處,因此而產生希求心,這是實際的。我們是看了實際的情況而做出選擇,因為看到好的果報,所以要種好的因,這種希求是正確的,這不是貪。

貪,完全沒有從「因」的角度看,覺得我們所貪的,是獨立存在,不需要靠其他因緣就能得到。在這種不清不楚的情況下,我們一定得不到我們想要的。而得不到時,內心就受不了。貪,並沒有思惟「我所要的果,要靠什麼才會有」,不清楚,所以心就會特別痛。

但是,希求的心有實際去看,在得不到時,它也會看,而後知道「得不到是應該的,得不到是有可能的,因為,要得到必須靠著很多的因緣,所以得不到是可能的」,所以,得不到並不會難過。

(同學問:貪,有沒有包括欲求?)(欲求,包不包括在貪裡面?)

我們的心所,在有「貪」之時,「欲」心所也是存在的(欲心所,是五別境之一)。「欲求」是正確的想法,而「貪」是另外一種心所。貪與欲是同時存在,所以,不可以說「貪含蓋欲求」或說「欲求含蓋貪」,這都不對。貪與欲,是二個不同的心所。

(同學問:貪是煩惱,那欲求也是煩惱嗎?)

欲求不是煩惱。

貪心的壞處,不只如此。就算想要的得到了,不知饜足的心就會接著來。貪心一直想著自己想要的,一但得到了,「還要再得到」的心又會再生起,這就又會讓內心痛苦了。「縱見不知足 如昔因愛苦」,得到之後並不會因此而知足,接著,又會再生起新的貪,又再開始痛苦的循環,又開始前一句所講的那種痛苦「未遇則不喜 不能入等至」。

比如,有一百要一千,有一千要一萬…,只一直想著所要的,貪的對境不斷地更換,永遠都不會有滿足的時候。先前對一百的貪,在得到一百之後,換成對一千的貪。

7.若貪諸有情 則障實性慧 亦毀厭離心 終遭愁歎苦

現在我們講的貪,是「內貪有情」的這種貪。我們對有情的這種貪,力道是很強大的,比對外在名聞利養的貪還要強烈。由於內貪有情,使得我們緊抱著輪迴不放。「則障實性慧」由於這種對有情的貪,使得我們無法進入解脫的道路。「亦毀厭離心」把我們所生起的一點想要出離輪迴的心給消滅掉的,也是這種貪。「終遭愁歎苦」最後,因為貪心所要的,永遠無法被滿足,只會不斷地受苦,完全不可能得到穩定永恆的安樂。

仁波切自述:

我們現講的貪心有二種,一種是對自己或對其他人(其他有情)的貪,另一種則是對外境的貪。這二種貪,哪個較重?前者。這種貪,對我們有什麼傷害?

只要有這種貪,我們就沒有辦法了解無我。這種對此生貪著的我執,是一種很強很粗分的我執。只要有這種貪,我們就無法看到實際上的無我(我們就無法看到無我的事實)。沒有辦法看到無我,即「則障實性慧」。我們會被這種貪障蔽,而無法看到真實的無我。也因此,靠著真實無我之道,可以成就阿羅漢與解脫的這條道路,也就被障蔽掉了。

有時,我們會因為聽一點法、看看書,對外境的貪著就降低了些。但因為內在對有情的貪著心很強,所以,即使對外境的出離心生起了一點點,內在的貪著心會使這一點點的出離心回復,使對外境的貪著心又再生起。所以,只要內在對有情的貪還在,對外境生起的一點點出離心,過不了多久,馬上就不見了。聽法的時候,我們會想:那些外境都沒有意思啦。但過了幾天,對外境的貪著心又都再回來了。

「則障實性慧 亦毀厭離心」是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中發生的。最後,當我們生命結束之時,會在心很痛的狀況下離開,即「終遭愁歎苦」。

8.若心專念彼 此生將虛度

暇滿人身可以成辦很多的事情,比如意寶還更超勝。然而,只要這種貪還在,我們的暇滿人身,就會被空耗浪費掉。本來可以成辦大義利的暇滿人身寶,就會被這種貪心揮霍的狀況下,無意義地結束。

「心專念」的意思是,由於我們對有情貪著,所以心裡就會一再地想。在這樣的狀態下,人生就結束了。明明可以成就大義利的人生,是誰讓它就這麼虛耗掉了?就是這種對內在有情的貪著心,就是它。

以上所說的,是內貪有情的過患。(第五偈到第八偈前半)

辰二、知過應捨分二。巳一、思惟過患。巳二、斷彼之理。

當我們好好地思惟內貪有情的過患之後,就知道這種貪著是應該要斷除。

無常眾親友 亦壞真常法

不可靠的這些親友們,我卻把他們看成是可靠穩固的。然而,真正可靠、對我有幫助的,是我們內心現證了無我,進一步去實修無我義,從而得到解脫的果位。這種法,即「真常法」。我所迷戀的是不可靠的無常法,而真正穩定可靠、對我有幫助、有著大義利的真常法,卻因此被破壞了。

這裡要告訴我們的是:不可對親友貪著。

9.行為同凡愚 必墮三惡趣 若入非聖境 何需近凡愚

過患還不只如此。由於對親友貪著,「行為同凡愚」意指:跟所貪愛的親友們如此相處度日、一輩子就這樣過去的話,我會變成什麼樣子?可以肯定地說:必墮三惡道。不但沒有辦法再次獲得像這輩子我們所得到的暇滿人身,也會被帶到沒有佛法的地方。

我們現在所得到的,是好的福分(福緣),而「非聖境」指的是不好的福分,無法獲得人身、不能值遇佛法,不具善福緣者。對親友貪愛,會讓我們進到非聖境裡去。貪著親友,使我們「必墮三惡趣、入非聖境」,那又何必呢?

貪著親友,一直跟他們在一起、講話,談話的內容就是你啊、我啊、他啊…,一輩子就這樣過去,有什麼理由要這樣過呢?

貪著親友,使本來得到好福分的我們,衰退成為福分不好(不獲暇滿身、不能值遇佛法)的人。我們現在有著什麼樣的福分?我們有著能值遇佛法、得到好人身、有福德…等這樣的福分。但由於貪愛親友,使得有著好福分的我們,被帶到不好的、比現在更差的地方去。

仁波切自述:

這樣講來,好像我們要逃避親友,自己一個人獨自在家裡坐者,好像比較好的樣子。哈哈。*

10.剎那成密友 須臾復結仇 喜處亦生瞋 凡夫取悅難

為什麼我們會對親友貪著?因為我們內心裡覺得,他們是非常可靠的。但是,這些仍是凡夫的親友們,根本不可靠。要成為好朋友,很容易;要變成仇人,也很容易。所以,根本就沒有「因為是密友所以貪著,因為是仇人所以生瞋」的對象。讓你生起貪著或瞋怒的對象,根本不穩定。

有些人不是這樣嗎?即使是老朋友,只要一個字,這友情就可以被傷害。交了很久的朋友,二十、三十年的朋友,後來就因為一句話而成了仇人。正因為如此不穩定,所以,跟他們在一起時,內心裡若有著「我可以很穩定地跟他們相處,我們之間是很可靠的」而生起貪著的話,這種想法是錯的。

不只如此。凡夫真的很奇怪,明明是可以生歡喜之處,內心不一定會歡喜。明明是對他有益的事情,但有時,他內心做了某種決定,反而會對他自己有益的事情生氣。明明是該高興的事情,但有時他反而因此生氣。所以「凡夫取悅難」,要讓他高興,真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11.忠告則生瞋 反勸離諸善 若不從彼語 瞋怒墮惡趣

「忠告則生瞋」而且,有時明明對他說了好話,他反而生氣。「反勸離諸善」跟親友相處,不只難以讓他們高興,而且,對自己一點好處也沒有,就像在第九偈裡講的一樣,反而會使自己因此被帶下三惡道。「若不從彼語」他們所講的話,如果我不聽的話,他們也會生我的氣,然後他們也會因此墮入惡趣。 我跟他們講話,使他們入三惡道;他們跟我講話,使我入三惡道。結果,就變成雙雙都墮入三惡道了。

12.妒高競相等 傲卑讚復驕 逆耳更生瞋 處俗怎得益

與愚夫相處的情況會是什麼?跟朋友們一起講話時,不就是這個樣子嗎?才講沒兩三句,話題一定就會被帶到他們的競爭對象上。我們每一個人,不都會有所謂的「我、他」嗎?跟朋友講話時,他所講的內容,都是繞著以他自己為中心的「我、他」在講。

不管對方講的話是什麼,通通被分成「我想要的、喜歡的」與「我不想要的、不喜歡的」這二類。對方所講的(他在他的我他關係裡的種種)若是我喜歡、想要的,我就會生起嫉妒。當對方比我高時,我生起嫉妒;跟我平等時,我生起競爭心;比我低時,我生起慢心。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方跟我講一點點好聽的話,我馬上生起了慢心、貪心;講了一些不悅耳的話,心裡馬上覺得苦而生瞋。

「妒高競相等 傲卑讚復驕 逆耳更生瞋」平常我們在跟人講話時,這些狀況在我們心裡都有。

仁波切自述:

在我們跟別人講話時,心裡會有「我、他」的區分。對方的狀態,可以分為比我們高、相等、比我們低。因為有「我、他」的區分,所以會有貪瞋的生起。若對方比自己高,則對自己上生貪,對對方上生瞋,以及對他的嫉妒心;當「我、他」相等時,則有對自己上的貪,以及對他上的瞋,再加上競爭的心;當對方比我們差時,我們心裡也是有「我、他」的區分,也有著對自己的貪與慢心。那時,對對方亦有瞋。在我們的想法中,他與自己不相同的另一回事,而且他比我差,有這種慢心。

在講話的時候,我們一直有跟對方比較的心。我們的心,一想要講話的時候,一定有著比較的心。再者,也會有著「我、他」的區分,講話時,對所講的內容,會一直去區分「這與我的想法接近」「這與他的想法接近」。所以,講話時,心裡就一直有著比較與貪瞋,像這樣,許多的煩惱混在一起,一直談,造了很多的業。

(同學問:在「我、他」之間,是否不論自己比起對方來是高還是低,我們對自己都會起貪,對他人都會起瞋。而後,在這樣的貪瞋之上,若是比自己高者,再加上嫉妒;與自己平等者,再加上競爭;比自己低者,再加上慢心。是這樣嗎?)

對,就是這樣。我們一定會有比較的心,這種心,在任何時候都會在。*

因為這樣,所以「處俗怎得益?」,跟他們一起相處,何時會對我有好處?只要話一從口出,就會累積這樣的業,所以,跟他們在一起,對我產生利益的時刻,不會發生。

13.伴愚必然生 自讚毀他過 好談世間樂 無義不善事

若與凡夫為友伴,跟他們在一起的話,我馬上就會去講別人的事情。我們會跟友伴成為一國,然後再去講別人的話,於是就「自讚毀他過 好談世間樂 無義不善事」,如此,就一定會造業。

14.是故近親友 徒然自招損

我們與凡夫若彼此成為親近的朋友,使得貪瞋痴三毒不斷增長。在一起,除了彼此傷害之外,就沒有別的了。

所以,我們應該要去消除這樣的朋友。不過,所謂的「消除」並不是要你與他們分開,而是要去行對他們有幫助的法行;對於彼此都有害的業,不要去造。關於此,在接下來的內容就有提到,對於那些沒有幫助的事情,要離得遠一點。

彼既無益我 吾亦未利彼

15.故應遠凡愚

自己也幫不了對方,反而會傷害到他;對方也幫不了自己,反而會害到自己。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要有關係,離得遠一些是好的。

仁波切自述:

要如何遠離他?先要觀察:跟他在一起,我害到他,他也害到我。如果情況單純是這樣的話,那我們要離遠一點。但是,如果能從佛法的角度有幫助的話,這個部份就不要切斷。

比如,在跟他談的時候,他講的都是一些是是非非,那就不要聽,耳朵關上。這也是一種遠離。所謂遠離的意思,不是「生氣了,我要離開」一旦生氣,就不是遠離了。我們講的遠離是:不要害到對方,也不讓對方害到我,這很重要,不要傷害到我們的修行。談遠離,是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要遠離。*

會時喜相迎 亦莫太親密 善繫君子誼

平常與人講話互動時,面帶微笑、彼此尊重,這些都是需要的。彼此尊重、互相幫助,做這些,我們可以累積善業。如果心裡想說「我要離他遠一點」,而把這些都丟掉,是不對的。見到面時應該要彼此講話,但是也不要太親密。若太親密的話,那麼,對方心續中的煩惱,就會與自己心續中的煩惱彼此互助,而有「使彼此內心的煩惱成為親密伙伴」的危險。那要怎麼做呢?「善繫君子誼」,只要彼此維持著友善的關係就可以了。

仁波切自述:

與朋友間維持著關心,比如「你們家好嗎?小孩子讀書讀得好嗎?」這些方面若有問題的話,去幫助他們是應該的。但是,像批評的事情,這種是會傷害到另外一個人的事情,就不要去講。但若內心的意樂是要利益他人,這種談話與事情,就是可以做的,這就是佛法的事情。

內心關於修行的事情,互相交流,當彼此的好法友;內心的煩惱,不要互相交流,否則會使得煩惱增長。萬一那些不該講的,從嘴裡談出來時,要馬上像看到路上的紅燈亮,馬上煞車。

16.猶如蜂採蜜 為法化緣已 如昔未謀面 淡然而處之

我們彼此之間,應在法上互相幫助,像蜂採蜜一樣,彼此從對方上取得法上的幫助。在這之外,關於世間使得煩惱生起的事情上,不要有關係。要是遇到這種情況時,要一副沒有看見的樣子,好像彼此間沒有關係那樣自處。

當煩惱的情況發生時,要像以前從未謀面般那樣去自處。

仁波切自述:

以前在三大寺那裡,一起在大殿念經、上課之時,大家是一排一排坐著。座位不可以固定下來,今天坐這個位置,明天一定要換。位置固定,與周圍的人就會慢慢熟了,就會開始一些(世間的)事情。當一個環境是大家一直有學佛修行的話,自然就會對彼此有幫助。但如果彼此變熟了,就會開始在煩惱上講話。不熟時不敢講,不好意思把自己的煩惱講出來;一旦熟了,接著就會講這些會使得煩惱增長的事情。所以,為了不要太熟,寺院裡會一直換位置。

以前的修行者真的是這個樣子,都不會談什麼事情。平常一直都是靜靜的,在辯經時很認真、好像彼此很熟的樣子;但在路上走,卻是眼睛閉著像彼此不認識一般。修行很好的人,有這樣的習慣。跟大家一起用餐時,靜靜地,沒有什麼要跟大家聊的事情,自己吃完就走了。但在辯經時就很有精神,無論跟誰都能講、一直談。但在辯經結束之後,啊,又不認識了。哈哈。

寺院裡有些人是這個樣子的。這樣做對我們有沒有幫助呢?一定有幫助。這是保護我們遠離憒鬧的障礙。

卯二、斷外貪名利等分二。辰一、有境之罪。辰二、境之罪。

17.吾富受恭敬 眾人皆喜我 若持此驕傲 歿後定生懼

在內心有了對有情的貪心之後,為此,內心就會生起對於名聞利養的貪心。而後,如果得到了所要的,就生起慢心,由慢心而造惡業;若沒有得到,會由於貪心所使而造惡業。無論有沒有得到,由於這貪心,我們會造惡業。最後會怎麼樣呢?走入三惡道。墮入三惡道中,內心會生起怖畏。「生懼」意指投生於三惡道。

仁波切自述:

內心傲慢之時,會有看不起別人的念頭。此時造的業,很多都與墮三惡道有關。因為三惡道與三善道相比,也是有高度的差別。比如,若我現在面對的是佛菩薩,但我心裡一直有著傲慢的心,心裡想著我要有很多的弟子,大家都要尊敬我。但實際上我是沒有福報的,在修行上的福德很低,而別人對我尊敬,我也收了別人很多的供養,但我自己不尊重他人的福報。明明自己是修行低、福報低,而我卻自以為比對方高,接受了他人的尊敬與供養。明明自己低卻自以為別人高,再加上傲慢的心,此時所造的業,會使得我投生於比供養我者地位更低的道去。這種業,就是投生於三惡道的業。

傲慢所造的業,與投生三惡道很有關係。一般而言,有沒有守戒,與墮不墮三惡道很有關係,但有時,在傲慢的心態裡,也會造下投生三惡道的業。這裡所講「傲慢的心會墮三惡道」的意思在這裡。*

問答

(一)持戒者,認為自己有持戒所以比別人高的這種戒慢,是否亦是墮三惡道之因?

答:從剛才所講的理路來看,是有可能的。宗喀巴大師在《前中後善祈願文》中有說過,「祈願多聞勝惠施,清淨戒律賢勝慧,咸令相續轉增長,諸多憍慢悉遠離。」我們守愈多戒,慢心要愈少才行,宗大師對此是很強調的。守戒愈多,要愈謙虛,這很重要。如果沒有這樣做,就會有剛才講的這種問題。

我們傲慢的對象,有可能是菩薩,對方比我們的福報大,那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