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論第八品 八》

雪歌仁波切 講授
2006.5.14


現在我們所學習的自他相換的教法,是無論任何教派、任何宗義主張者共同的頂嚴~寂天菩薩所傳下來的。他所展現出來的菩薩行,以及菩提心的修持,是所有人共同向上仰望的典範。同樣的,寂天菩薩的教言《入行論》《集學論》,亦被視為「噶當六論」中,關於修心方面最重要的二部論典。其中《入行論》中的文詞銳利,運用在修心上,能產生很大的幫助。

「噶當六論」指的是《本生論》《集法句經》《菩薩地》《大乘莊嚴經論》《入行論》《集學論》。藉由學習《入行論》,希望我們也能擠身於「噶當教典派」之列。

複習:自他相換

「自他相換」的修習包括二大部份:自他相等、自他交換(故稱「相」「換」)。首先,修自他相等之時,要先破壞(消除)自愛執之心,從自與他在「要離苦得樂這個面向上是相同的」角度上修「自他相等」。而後,修自他交換時,即是在自他相等的基礎上,去修習荷擔起「愛他執」的責任。

由上可知,自他相換的修習順序,「自他相等」在前,其後是「自他交換」。

賈曹杰尊者在《入行論廣解》中,把如何修止之理分為二大科判,即「修自他平等之理」「修自他互換」。其中修自他平等的重點,在於破壞自愛執。由於自愛執來自於我執,也因此在這個部份,寂天菩薩闡釋了很多修「無我」的道理,一旦了解無我,對於自愛執的破壞會非常有幫助。

然而,要了解、證得無我,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由於它與見地有關,因此,必須要特別結合智慧而修。若是依「七因果教授」發心,那就與證得無我沒有很大的關係。

依七因果教授修心,主要對於「前後世」要有了解。由於了解「生」無始,所以知道一切有情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在做我母親之時,一切有情都曾經恩養我,所以要去報恩。這是透過七因果教授修心的方式。

但是,現透過自他相換修心,就必須要證得(了解)無我,特別是要去了解到「我的義利」與「其他有情的義利」間的密切關係。在深細地證知「我與其他有情關係密切」之後,心裡會很清楚:我內心裡所緣的眾生愈多,善因的力道就會愈大,由之所帶來的安樂之果就會更圓滿。

由於自他相換的實修,必須透過如此非常深細地了知因、果之間的關係,所以,(要實修自他相換)就必須要證知深細的緣起之理。也就是說,自他相換的實修,不只要證得緣起,而且還必須依靠「無邊正理」去證得緣起才行。

從以上的理由可知,為什麼說自他相換的實修,比起七因果教授來得更加深細。

這個傳承,我們稱為「偉大行持派」,它是寂天菩薩直接親見文殊菩薩,透過文殊菩薩而來的傳承。我們會說這個傳承很「偉大」,而「偉大」意指「能力很強」。

平常我們講的「加持」,藏文音譯為「勤拉」,其中的「勤」字指的是威神力,即在我們面前的三寶們的能力,「拉」字直譯為「偉大」,其內涵指的是「改變」。「加持」二字的意思是:透過三寶的威神力,而使我有所改變。

因此,此處這個傳承之所以被稱為「偉大」,是因為它有著「很大的改變的能力」。若能夠實修自他相換,菩提心便易於生起。自他相換具有如此的大能力。

複習

在「修自他互換」又分為「總明」與「廣釋」這二個項目。其中,在「總明」裡只有二偈,分別講「自他互換之理」的「自身過患多 他身功德廣 知已當修習 愛他棄我執」,以及「能如是串習之故」的「眾生皆認許 手足是身肢 如是何不許 有情眾生分」,談的是若修習自他互換的話,之所以能夠串習得起來的理由所在。在這二偈中,已經把自他互換之理完整講完了,所以說是「總明」。

接下來,在「廣釋」中分別講到:愛他執是所應串習,自愛執是所應斷,以「我」為主則會有過失,以「他」為主則會有功德。此即在「釋自他互換之理廣釋」中所開展的三個項目:應串習愛他攝受、應力斷我愛執持、思惟自他為主之得失。

在講愛他執是所應串習時,首先提出的理由是什麼呢?雖然無我,但我們執持有我的心,卻很自然產生,為什麼會這樣?是由於「串習」的緣故。同樣的,若我們去串習「珍愛他人」的話,終有一日,我們就會習於去珍愛他人。

以上,即「於此無我軀 串習成我所 如是於他身 何不生我覺 故雖謀他利 然無驕矜氣」。我們的我執,並沒有生起的理由,但它仍然生起,理由除了串習之外無他。而愛他執是有理由支持的,去串習這有理由的想法,能夠產生的力量(能夠產生這種心的能力)當然就更強大。

在這一偈半中,力量較大的是後面半偈,「故雖謀他利 然無驕矜氣」應該要用這樣的方法去修自他交換。在成辦他人義利之時,若生起了希有或驕矜的心,那就已經錯了,那正是「愛他執並未生起」的表現。若真正生起愛他執,就會把別人看得跟自己一樣,當我們為自己做了一件事情時,我們不會對自己邀功吧?因此說「無驕矜氣」。

平常我們會這樣吧,比如說,幫助了一個寺院或某個中心,或是幫助了一個可憐的人,之後,我們會把脖子抬得很直,心裡想著「我給了別人幫助」。如果有這種表現,其實正說明自己內心裡並沒有珍愛他人。正因為沒有珍愛他人的心,所以心裡才會有「我做了幫助對方之事」的想法。一旦有這種心,就表示有錯。

如果內心裡真正有著珍愛他人之心,就不會有驕矜的情況產生。所以,最後的半偈的第一個字寫著「故」,如果有著前一偈所說的那種珍愛他人之心,那麼,就不會(在利他之後)有這種驕矜之心產生。

如果我們能把別人看成自己那般去珍愛的話,就不會有這種心產生。

自他交換的實修方法中,首先,必須要先有很清淨純粹的愛他執,否則就會有上述的過失。除了上述過失之外,愛他執不純粹,還會產生希望別人回報的心。

如果真實生起愛他執,那麼,在利益他人之後,不會想要回報,也不會希望自己能得到什麼異熟果報。就好像我們由於我愛執的驅使,在對自己做了好事情之後,並不會期望從自己那裡得到什麼回報,也不會跟自己邀功。《入行論》在這部份的內容上,亦是一偈半「一心樂利他 不望得善報 微如言不遜 吾亦慎防護 如是於他苦 當習悲護心」。這一偈半的前四句是喻,重點在後面半偈「如是於他苦 當習悲護心」。

117.微如言不遜 吾亦慎迴護 如是於眾生 當習悲護心

我們應該像防護自己被人家講壞話那樣地,去保護別人不受到一句壞話的傷害,但我們並沒有這樣做。當別人被講壞話時,我們會去摻一腳,一起加入。在聽到說別人壞話的話之後,我們又再多加油添醋地多補幾句。不應該這樣做,應該以悲心去保護對方。就像別人講我們一點壞話我們就受不了一樣,別人被講一點點時,我們也要生起那種受不了的心。

從前,噶當派格西小古薩利,看到別人打一隻狗,他就喊「哎呀,好痛!」後來有人看格西小古薩利的背部,有著被手杖打過以後的黑青的痕跡。因此,一位真正在實修菩提心者,在某一段時間裡,可能真的會有這種情況產生。

並不是一直都會這樣,而是在某一段期間,產生這種實修有成的表現(記號)。否則,若一直是這樣的話,我們拿棍子打別人,結果佛陀的背上就留下記號,那就不妙了。

所以,對待別人,就像我們保護自己一樣,即使只是小小的一句話,我們也要謹慎地去守護對方。大的傷害,我們守護不讓對方受傷,這是當然要的;即使只是一句小小的可能會傷害對方的言詞,我們也應該要努力去守護。

今生,若能這麼做的話,跟我們一起相處的人,會對我們非常信賴。比如,當我們跟朋友在一起時,如果一起講別人的壞話,則我們的朋友也會知道自己有這種講別人壞話的個性。當他回去之後,心裡會想:「不知道他在我的背後,是怎麼講我的。」然後他也會擔心。可是,若我們的個性是,完全不會講別人的壞話,朋友就會知道,無論我們在他的面前或背後,都是一個樣子,便會對我們非常信任,相信我們永遠不會傷害他。

當他內心相信「這個朋友,對我的壞話,連一個字也不會講」時,這種相信,便能帶給他內心的安樂。否則,當我們跟朋友一起講別人壞話時,乍看之下好像很快樂,但是分開之後,各自都會懷疑:「他在我背後,是怎麼講我的?」

仁波切中文述:

  若我們完全不批評別人,那麼,慢慢地,我們旁邊的人會愈來愈安心,無論我們有沒有在他面前,他心裡相信:「他絕不會批評我。」如此一來,喜歡我們的人會愈來愈多。

「不望得善報」。當我們能夠連一句批評他人的話都不說,好好地去守護住這件事情,並不會直接為我們帶來任何的異熟果報。或者不談異熟,我們做這件事,別人也不會知道,也看不見。比如,我今天跟某個朋友在一起,但這個朋友一直在批評不在場的另一個人。此時,我去守護對方,由於對方並不在場,所以他不會知道。由於不知道,所以,我們也不會因此從對方那裡得到什麼回報。即便什麼都得不到,也應該要這樣做。

所以,這裡的「不望得善報」指的是,要像對方完全不知道我為他做了什麼那般地去行利他之事,完全不考慮會不會得到什麼果報。

仁波切中文述:

比如說,我幫助到的那個對方,若是在彼此互相知道、見面的情況下去幫助他,我內心裡一定會生起求回報的心。因此,不求回報的利他心,是我們要去練習的。要練到什麼程度?要練到:對於一個完全沒有關係的人、在很遙遠的地方、他完全看不到這裡發生什麼情況的人,當他被批評時,我們去保護他,勸阻批評者不要這樣做。

對方完全沒有看到,但我們內心仍然一直想要幫他的忙。能做到這樣,那就是很清淨的利他心。比如,有些同學在幫助中心之時,自己的名字完全不出現,完全不讓被幫助的對方知道。這樣的人,可以說是在修行這種不求回報的利他心。

這種布施是真正的布施。期待回報的布施不是布施,是商業行為。曾經有人問過法王達賴喇嘛:「我對他這麼好,但他都不對我好,我該怎麼辦?」法王回答:「經商而運氣不好,吃這虧是自找的。」

仁波切中文述:

在一次對大眾的開示時,有人問法王:「我一直在幫助某個人,但他一直對我不好,他的態度都一直沒有改變。我要如何面對這個事情?」法王回答說:「你這樣並不是在幫助他,而是在做生意,你的生意失敗了。」

118.怙主觀世音 為除眾怖畏 湧現大悲心 加持自聖號

利他之心要如何串習呢?這裡舉了一個我們可以效仿的對象,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在有學道之時,發了這樣的願:「未來我成佛的話,祈願即便眾生僅只持我的名號,都能消除痛苦、淨除苦因之一切罪業!」為了這個祈願能夠實現,觀世音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集資淨罪,終有一日,這個祈願圓滿。這個祈願一旦圓滿,那麼,就會如他所言般,他的名號就非常有力量。

就像我們現在若持六字大明咒、佛的名號,能為我們帶來很大的利益,這的確是事實!同樣地,我們也應如此效學。我們自己當然要實際地去實踐利他,不只如此,也要發願「祈願即使別人只聽到我的名字,也能得到好處。」

要能如此發願,必須要有很強的利他心才行,否則這樣的祈願是發不出來的。因為,要發起「即便我無法直接以自己的身口意去消除眾生的苦,那麼,即使只是聽到我的名字,祈願能為有情帶來利益」這樣的祈願,是很深的。我們應如此去希求利他。

仁波切中文述:

這裡講的修利他心的方法,比前面講的更增加了一些。增加了什麼?前面講的,是以我們的身語意直接去幫助他人。現在這裡增加的是,即便我無法直接用身語意去幫助到有情,但是,祈願別人只是聽到、念到我的名字,都能對他產生幫助。

這種發心是更強的。要能發起這種心,首先,要先能夠把自己整個身語意百分之百地投入利他,而後,不只如此,即便我們的身語意無法直接到達之地,但那些聽到、念到我名字者,我也要能夠幫助到他們。所以說這種利他心,是更廣更強的。

觀世音菩薩他們當初是如何發心的呢?雖然他們已經發願要生生世世地利益他人,但還是覺得這樣不夠,還有很多無量無邊的眾生沒有被利益到,因此他們心裡便生起了這樣的祈願:「雖然我自己沒有辦法到達那個地方,但我的名字,他們念到了聽到了,也要能夠幫助到他們。」

在「禁食齋」的儀軌中有一段是這樣的:比起不斷地供養一切的佛菩薩,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功德更大。佛經中也是這樣講。這是之所以這裡以觀世音菩薩為例的原因。

也許我們內心會問:這件事情,究竟是了義還是不了義?當然,也不能講說我們並不相信,在生病時請喇嘛修修法,好像對我們的痊癒也是有幫助的。觀世音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修行,為了滿他的大願,一直不斷地修法幫助我們。他的內心具足菩提心與空正見,修法的時間是三大阿僧祇劫,所以,持他的名號,會不會有效?一定會吧。一般喇嘛的修法都有幫助的話,更何況是觀世音菩薩?

每一位佛菩薩他們各自的大願,一定都會成就。他們為了成就大願,經過那麼長時間的修行,都迴向到這個上面,所以,我們唸釋迦牟尼佛的佛號,會消除一萬劫的惡業,這也是可能的。

第七世達賴喇嘛尊者所造的《觀音讚》中說:「以滿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寶恭敬地供養佛陀,所得的利益,等同於持誦觀世音菩薩名號之利益。」這段文句是根據佛經而說的。

所以,我們有時間就不要空著,嘴裡就一直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吧,這樣做對我們並不辛苦,但卻可以得到很大的功德。所以,有時間就要盡量持咒。

119.聞名昔喪膽 因久習近故 失彼竟寡歡 失難應莫退

愛他執的心,具有非常希奇的利益,但它是否很難成辦呢?不,不難,只要串習就能生起。就好比有些事情你本來光聽就覺得害怕,但由於串習的緣故,也會變成沒有它就悶悶不樂。

就像之前曾提到,我們的我執、自愛執的生起,並不是因為有生起的理由,而是由於串習的緣故;愛他執的心,有生起的理由,也正因為有理由的緣故,只要去串習,那麼,生起的力量就會更大。

沒有理由的我執心,只因為串習就能生起的話,有理由的愛他執之心,只要去串習,能夠生得起來的理由,當然就更加強大。我們也可以用這個角度去思惟。

120.若人欲速疾 救護自與他 當修自他換 勝妙祕密訣

正因為只要去串習,就能夠生起愛他執,所以,自他互換的這個實修法,是非常令人驚奇的。不但能夠究竟自利,也能夠究竟利他。若能夠如此去鍛鍊自己的心,可使得自他二利都能夠究竟圓滿。所以說,這種實修法,是方便甚深、非常秘密的法。「秘密」的意思是指這是一種最究竟的方便之法,是菁華中之菁華。

知道了自他互換是這樣的一種實修法後,內心應該要下決定「我要去修」。

確實如此!《修心八偈》是非常深的修心教授。在過去,《修心八偈》是很秘密的,要得到教授是很不容易的。這是另一個解釋「秘密」二字的角度,由於所化機的內心無法接納的緣故,所以就成為秘密之法。

近代,講到《修心八偈》,好像大家都知道。也許是因為書籍流通得太廣泛的緣故,沒有這種「是秘密教授」的感受。

仁波切中文述:

現代人傳法,好像不是從心到心,而是從耳朵到耳朵就好,所以就變得太普遍。

但若是一個「法,一得到,就與內心結合而修」的人,會覺得《修心八偈》是很難的。可是我們並沒有這種習慣,法,都只是聽聞而已,而且,也不覺得聽聞《修心八偈》有什麼特別的,因為我們並沒有要去實修它,

以前的人,一接觸到某個法,是把整個心都投入其中,所以會非常危險。「非常危險」的意思是,某些殊勝的法,他們一遇到就會投入,在這種情況下會辛苦。但我們現在的情況是,即使師長對我們說「要投入,要投入」,但是聽的人仍然不投入,所以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總之,對「秘密」一詞的理解有二。一是把「秘密」理解成「裡面的裡面」。「裡面」指的就是「深」:自他互換之法,是非常深奧的方便。二是直接就「秘密」的意思去理解:自他互換之法,對於非器者不應宣說。不可以隨便對其他人開示,否則對方可能會有無能力實修的問題,所以,對於其他人要保密。

大家如果能夠唸誦《修心八偈》是很好的。在每日的早課回向完之後,唸《修心八偈》之後才開始去工作,那麼,在工作時比較不會有障礙出現。

問答

一、剛才提到修自他相換必須證得無我。但空性屬於勝義諦的修持,為何屬於世俗諦的菩提心的修持,也要證得無我?

答:(仁波切中文述)

雖然我們視「深見」屬於見解,「廣行」屬於行為,但卻不應該把「深見」與「廣行」認為是二回事,事實上,它們彼此間的關係是很緊密的。

在我們內心上,存在著種種道理、理由,其中最殊勝的道理、見解,是空性慧;根據空性慧而做了判斷,而產生行為上的改變,而所謂的行為,不一定單指外在,也包括了內心的行為。

基於空性慧,從而了解許多深細的道理,由此而在心裡產生了很多的想法。正如剛才講過,由於了解自他彼此之間有著很深的相互依賴的關係,以後我所要成辦的佛陀果位,完全依賴於他人。一旦能夠對於緣起的道理有深入的了解,利他的心就會隨之生起。

由此可知,利他心,是從「深見」那個方面策動而產生出來的。也因此,對於「廣行」的「行」,應理解成:它是從很深的智慧做出判斷,而後發生在內心裡的各種行動。這是行為,也被稱之為「方便」。所以「見」與「行」之間是很有關係的。

「廣行」又稱為「方便」,包括了悲心、菩提心…等。為什麼要修菩提心?為什麼要修悲心?在所有能夠思惟的理由中最深細的,就是空性。但是,是否一定要以空性為理由?不一定,某些比較粗略的道理亦可運用的。只不過,由粗略道理所引生出的行為,力道並不強。

比如,不了解空性者,能不能修悲心?可以。

菩提心、大悲心,都屬於「廣行派」的道路,然而,我們為什麼把它們稱為「行」呢?我們內心裡真正的見地,並不是大悲心與世俗菩提心,而是我們之所以要生起世俗菩提心的那個理由。理由在於:我與其他有情,彼此間是互相觀待而成立的。尤其是,若我們想要獲得能夠究竟自利與利他的圓滿果位的話,這種果位,必須依靠著如虛空般無量有情才能得到。必須要以如虛空般的無量有情為所緣,生起了菩提心,才能得到我們想要得到的圓滿一切功德、斷除一切過失的無上圓滿果位。

一旦很清楚地了解我與眾生間互相依賴的關係後,才會對於成辦其他有情義利,生起強大的心力,之後才會生起強大的大悲心與世俗菩提心。這個能夠使我們生起大悲心與世俗菩提心的「理由」,即是所謂的「見地」,也就是我們各自內的所持的看法。

二、請問「廣行派」與「偉大行持派」的差別何在。(譯註:「偉大行持派」有譯為「加持派」)

答:

藏文中,「偉大」一詞的確可以理解成「加持」。但是,藏文的「勤拉」一詞中文譯為「加持」,是否完全相符,就不知道了。

藏文的「勤拉」的意思是「大改變」。其中的「勤」指的是能力,「拉」是改變。意指藉由這個能力而產生了很大的改變。比如,藉由實修自他相換而使得我們有了很大的改變,所以說自他相換有很大的加持力。

不過,中文的「加持」二字,似乎沒有「改變」的意思。

仁波切中文述:

從寂天菩薩傳下來的這個傳承,稱為「偉大行派」,其中「偉大」一字與「勤拉」的「拉」字是一樣的。

「勤拉」一字,中文譯為「加持」,但這個字在藏文裡包括了「勤」與「拉」二個含意。「勤」指的是對方的力量,而「拉」則是藉由那個力量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自他相換這種修行的方法,它非常有能力,可以帶來很大的改變。比如,它可以使得菩提心、悲心變得容易生起,所以,藏文裡,就稱這個傳承為「加持派」。(譯註:「偉大行持派」有譯為「加持派」)

中文的「加持」,是否也包含藏文所要表達的二個含意,我不清楚。但覺得中文的「加持」一詞中,似乎來自對方的力量較多,「自己的改變」的意思並沒有那麼強。

講到這裡,還有另一個問題。阿底峽尊者從金洲大師那裡得到了「偉大行派」的傳承,但金洲大師的見地,並不是中觀應成。所以,當他在開示無我的道理時,是從他的見解角度去講的,他在開示智慧品的內涵時,也可能是用他的見解角度去解釋。

阿底峽尊者是中觀應成派,他的老師金洲大師是唯識的,所以,金洲大師一定有從唯識的角度去解釋這個傳承。但我們不能說「因為金洲大師持唯識見,所以他沒有辦法傳《入行論》。」從唯識的角度去理解無我,也會很有幫助,也會使得我們的我執一直往下降,用中觀應成的角度去思惟無我,當然更有力量。

因此,剛才講到「從見解而使行為改變」時,唯識的見解也是可以用來使我們的行為改變,不是非用中觀應成的見解不可。

三、當別人在講另一個人壞話時,我們應該保護他幫他講話。但若這樣做反而使得講壞話的人生氣,覺得我們是站在另一個人那邊的,把我們當成敵人,該怎麼辦?世俗上的作法,會陪著講二句,這樣大家的感情會比較好。

答:(仁波切中文述)

你陪他講話,其實也是在騙他。在講的時候,從不同的角度去講,比如,從業果的道理做為支持的理由,這是最好的。

也許可以提醒他:這樣批評,其實也沒有意義。從業果的角度去看,批評,只是自己在造惡業。若對方真的是不好的,不用你講,他就是不好;他的不好,不會因為你去講而增加,也不會因為你不講而被覆蓋。講出去,只是自己吃虧而已。

不講,自己的優點會增加,也增長自己的善根,若曾與對方結過不好的緣,也會因此而消減;若去批評,會使得我與對方的惡緣增加,來世更糟糕,愈來愈不快樂。這樣做,沒有意思。

若我們已經是菩薩,這些都不成問題。但目前我們還沒有修到菩薩行,陪他也不行,不陪也不行。而且,我們現在陪他,也不是真正想陪,只是想要從他那裡得到好處,我們想著:我現在陪他講別人的壞話,看看以後我得到的幫助會不會多一點。

雖然表面是利他,但我們內心實際的狀況是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煩惱。

四、善根、善業、福德這些的區別是什麼?

答:(仁波切中文述)

藏文中,「善根」與「善」沒有什麼差別,是一樣的,但是「善」與「善業」並不相同,「善業」就有它特定所指明的部份。「業」是思心所,(所以「善業」指的是善的思心所)若思心所是善,則與它一起的所有心所與心王也都是善的。

另一種對於「善業」的理解,與輪迴、來世有關係。有漏業分為善與惡,在講「善業」時,我們通常指的是「有漏善業」,若是無漏的善,會直接用「無漏業」,因為無漏業一定是善業。無漏業是不是善業?是。因為無漏業是善,無漏業是業,所以無漏業是善業。

所以,雖然善業本身包括了有漏與無漏,但一般我們在講「善業」時,指的是有漏善業。

還有另一種對於善的理解是:佛成佛之後,有沒有善?有。那有沒有善業?沒有。有沒有無漏業?沒有。當我們講「業」時,有一種「我們要依靠它」的意思在裡面,而佛沒有依靠業的需要,因為他的一切都已經圓滿了。有「業」的意思是:有這個才會有那個。但成佛之後就不需要這個了,因為,成佛了,一切的因都已經圓滿了,所有的因都已經成為果報了。所以,對於佛,我們就不會再用「業」這個名詞。

但,若再仔細想,就會覺得佛也有業的樣子,怎麼說呢?因為業是思心所,佛有沒有思心所?有。不過,當我們以一般的概念在運用「業」這個名詞時,不可以說「佛有業」,不能這樣說。理由就是剛才講的,我們要成辦一個果報,所必須依靠的東西,稱之為業。佛需要這樣嗎?不需要,所以才說佛沒有業。

同樣的,我們也不會把「善根」這個名詞運用在佛陀上,理由相同:講「根」時,就有「因」的意思,有著「我們需要依靠它」的意思。所以說,佛有善,但沒有善根。不可以說佛有善根,說佛有善根是很奇怪的。

「善根」「善業」都要從「因」的角度去理解。其中,「善根」所包含的範圍,除了有漏善業、無漏業之外,還有在善的思心所旁邊的其他善的心所、心王等,都是善根。

因此,就範圍的大小而言,範圍最大的是「善」,其次是「善根」,再其次是「善業」。

「福德」指的是「福智二資糧」中的「福」。善惡業的判斷,是從它會帶來什麼樣的果報去判斷的(能帶來樂果的是善業,帶來苦果的是惡業),而福與智的判斷,則是從它帶來的果報是屬於法身的或是色身的。其主要果報是法身者,是智慧;主要帶來色身果報者,是福德。

平常在迴向時,會念龍樹菩薩在《六十正理論》所寫的這個偈頌:「此善願眾生 集修福智糧 獲得從福智 所出二殊勝」願以此善,於一切劫中,累積福德與智慧資糧,願能獲得從福德與智慧所產生的清淨二身。清淨二身即法身與色身。從這個偈頌亦可知,以福德與智慧資糧為因,產生的果是色身與法身。依於福德資糧產生色身,依於智慧資糧產生法身。由此可知福德與智慧二資糧是有差別的。

仁波切中文述:

看書、思惟等所累積的是智慧資糧;禮佛、供養等所累積的是福德資糧。這二種資糧我們都要具足。

五、《阿彌陀經》中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投生彼國」裡的「善根福德因緣」指的是什麼?

答:「善根」指的是:要累積大的善,但光是這樣不夠,還必須要有助伴,要以福德資糧做為後盾。從這個意思去理解,則「善根」指的是因,「福德」指的是助伴。「因緣」或譯為「福緣」,指的是時間成熟,或是我們一般講到「時間到了」的意思。

仁波切中文述:

某個人修學得非常好,但是他生病、不順利,此時我們會說這個人的善根非常強,但福德不夠。有些人善根福德都圓滿,但因緣(時機)未到。

佛陀也是在某個時間來到這個世間,在未到這時間時前,我們會說時間尚未成熟。因此有些人雖然善根福德都圓滿,但由於時間尚未成熟,所以還是會卡住。

六、「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能得到加持」此話,是了義還是不了義?

答:(仁波切中文述)這很難說。很難說的意思是:你好像沒有辦法說它到底是了義還是不了義。若說了義,那(得到加持)就非常容易;若說是不了義,那就會變成:觀世音菩薩修了那麼長的時間,怎麼還是沒有效果?這樣也非常奇怪。若說有效果,那就一直唸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就好,來世肯定不會墮入地獄道。這樣講,也很難判斷。

另一個很難說的理由是:業果,沒有人能夠確定了知。業,非常無量無邊,現在持觀世音菩薩名號,雖然造下了很多的善業,但無始以來曾造的惡業也很多。到底哪個多?很難比較。由於從業果的角度去解釋也非常難,所以說,很難解釋。

七、了解或不了解空性者,持名唸佛的效果是否有差別?

答:(仁波切中文述)當然差很大。皈依也是如此。內心懂得一點空性道理者,與完全不懂者,在皈依上就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念佛也是一樣的。

對空性有了解者,在持名唸佛時得到的力量較大。所以,比如我們會說持某些咒或是做某些密乘的修行,會有某某結果。但,為什麼我們這樣去持咒、修了密乘法,但結果並沒有出現呢?

由於內心並未具足菩提心與空正見,當然在修行時沒有辦法觀想,內心無法專注地按照儀軌去做,所以效果一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