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論第八品 十》

雪歌仁波切 講授
2006.6.18


聞法動機

要獲得無上圓滿的佛果位,菩提心非常重要,菩提心是根本。而生起菩提心的方便中,自他相換,是一種非常深細、加持大、能力非常強的法。在過去,無論印度或西藏的實修者心目中,寂天菩薩,是所有實修菩薩行者的共同的頂嚴。也因此,寂天菩薩所造的《入行論》與《集學論》,都被視為非常重要的論典。

現在我們在學《入行論》。透過學習《入行論》,希望能如同寂天菩薩一般,由實修自他相換之法修心,最後能圓滿菩提心,學習廣大的菩薩行,速疾獲得無上圓滿佛果。請大家以如此的動機來聽聞。

正講

在「自他互換之法」中,廣釋的部份,從第115偈到第135偈,已經講述完畢。目前我們進行到的段落是自他互換法中的攝義。攝義包括三項:自他互換之理、換已息違悖行、不違悖行。今天從第二項「換已息違悖行」開始,主要講的是在加行之時,如何遮止自己身口不做與自他互換相違的行為。第三項「不違悖行」指的則是,我們所做的,都應相順於自他互換之法,應不顛倒地行自他互換之法。

138.不應以他眼 成辦自利益 亦莫以眼等 邪惡待眾生

自他互換之後,我們用愛他執來代替自愛執,生起這種心後,我們的眼睛,已經成為用來成辦他利的工具了。眼睛等根所發揮的作用,應都是用於成辦他人的義利,都應隨他轉,而不應隨自己的欲望而轉。

我的眼,已經屬於別人,是別人的東西了,既然如此,就不可以用來辦自己的事情,所以說「不應以他眼 成辦自利益」。而且,既然自己的眼等是成辦他利的工具,那就要用來成辦他利,怎麼能反過來做有害眾生之事,例如斜眼瞪視他人呢?亦即,我們完全不應該做任何傷害眾生之事。

平常,我們是如何運用自己的眼、手等呢?完全用於保護自己這個「我」上。這裡教我們改變作法,把眼手等用於保護他人、幫助他人、服務他人。一旦自他互換後,我們的行為也要有所改變。

如此修心,有朝一日,我們就能夠生起「自己的身體,是用以滋養其他有情的食物」之心,而能夠捨身。透過「我的身口意,都是用來利益有情的」,當這種思惟力道增強到某一個程度,在需要為其他有情捨身之時,內心裡可以說完全沒有「我的身」的想法了。

像這樣長時地集資糧,就像我們常說的,成佛之後,能夠成辦如虛空般有情的義利,而且,可以根據一切有情的想法、界(個性)、隨眠…,無論是什麼樣的眾生,都能夠成辦其義利。我們會如此說明佛陀的功德,而這種功德並不是忽然成辦的,而是在有學道之時實踐,慢慢地,到最究竟時,成辦這樣的功德,才有這樣的能力。

佛陀的這種能力,靠的是在有學道之時,是以各種各樣、無邊的角度生起「想要成辦有情義利的心」,生起了這種心,也想辦法照著去做,累積資糧。一旦這種資糧的能力圓滿,最後,成佛之後,無論有情的事情是什麼,沒有佛不能成辦的事,(從佛陀的角度看,他)成辦眾生義利的資糧、順緣、能力完全都具備。

仁波切中文述:

我們會說,在成辦眾生義利這件事情上,從佛的角度來看,沒有任何不圓滿、條件尚未具足之處。無論需要的是什麼樣的能力,佛陀都已圓滿具足。

無論某位有情需要被救命、被醫治,無論他的問題是什麼,就佛那方面而言,佛陀幫助眾生的能力已經圓滿。且,不只是對一個或某些眾生,而是對一切眾生,佛陀幫助一切眾生的能力已經完全圓滿。這樣的能力,是在成佛時突然冒出來的嗎?不。這是佛陀在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裡,對各種各樣的眾生,各式各樣的情況與問題中,他一直不斷地發菩提心、累積資糧。經過這樣長時間,透過累積資糧而得到的能力愈來愈增加,最後圓滿一切能力。佛成佛後,他完全具足可以隨一切眾生的根器,去成辦他利的能力。

所以,如果我們也想要獲得佛成佛時那樣圓滿的力量,現在,在尚未成佛的過程中,就要從處理眾生各式各樣的問題中,發菩提心,而且去累積資糧。

舉例來說,比如,我現在想要幫助你們,把病醫好,或是幫助你們的經濟,為此,我常常發菩提心,也常常做善根。一直這樣做到成佛之後,遇到有些人要被救命、在經濟上要被幫助時,我才有圓滿的能力可以在這個方面幫助他們。如果,在尚未成佛前,若沒有從面對、處理這些問題上發起菩提心的話,那麼,我以後成佛之後,就會缺這個部份,這個部份我就會幫不上忙。

由上可知,佛在發菩提心時,所面對的境是各式各樣的。此處,在修自他相換之時,我們一切的行為,都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做,而且,也都是跟著菩提心走(隨行於菩提心)。

從佛陀的傳記也可以看到,比如,雖然別人想辦法毒害他,但卻沒辦法成功,此時佛就講到他以前的故事,在尚未成佛的過程裡,他如何如何修行,所以才變成現在這樣。所以,佛的每一個能力,必然來自於他尚未成佛時修行的累積,一定與他未成佛前的資糧累積非常有關係。所以,成佛,什麼都要圓滿的話,那麼,在還沒成佛之前,一定是透過各種各樣的境,發起菩提心。*

接著,第三項「不違悖行」指的則是:在自他互換之後,我們一切所做的都不應與之相違。這要如何做呢?

139.故當尊有情 己身所有物 見已咸取出 廣利諸眾生

這裡的「咸取出」指的是,要消滅自愛執之心。無論是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身上所穿的衣服、嘴所要吃的食物等,無論是什麼,都不可以在自愛執的動機下去使用,而是要以「為利一切眾生」的動機攝持下去使用。

內心裡必須不忘記:一切,都是為了利他而做。

在自他互換之後,我們的內心,要用什麼樣的方式思考,才能更有益於自他互換的修行,使得自他互換之心,能夠日益增長?此即接下來的科判「自他互換意樂隨行」,分二:一、總明。二、別釋。以下這一偈屬於「總明」。

140.易位卑等高 移自換為他 以無疑慮心 修妒競勝慢

平常,我們以自愛執之心去看別人時,若對方比自己低,就會生起我慢;若與自己不相上下,就會生起競爭心;若比自己高,就會生起嫉妒,這是我們一般都會有的情況。

現在,運用這樣的心理,我們換到對方的位置上去。為了消滅「我」,去修嫉妒、我慢、競爭心。

仁波切中文述:

這些內容非常好玩,平常我們完全不會這樣思惟。它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來看來想。

平常,一遇到別人,我們馬上會比較。在比較時,我們是從自己的位置去比較,而且會捨棄對方,會用害他的心去比較。現在,我們站在對方的角度,捨棄這個被我們比較的對象「我自己」。所以,以下的偈頌裡所講的「他」,就是我自己。

把自己當成他人,以他人的這個身份跟自己這個我比較,此時,無論生起慢心、競爭或嫉妒,都可以用來消除自愛執。所以,這裡要修的嫉妒心等,與一般的嫉妒心不一樣。*

接著是「別釋」,科判分四:「辰一、於高勝修嫉妒之理。辰二、於同等修競爭心之理。辰三、於劣者修我慢之理。辰四、修得之果。初中分二,巳一、修習之理。巳二、修已如何成就之理。」以下首先講的是:於高勝修嫉妒之理。

141.蒙敬彼非我 吾財不如彼 受讚他非我 彼樂吾受苦

通常,當我們見到一位比自己低者之時,會因此而生起我慢。此時,若從低者的角度來看我們,我們成了什麼?我們成了他眼中的高者,也因此,他心中會生起嫉妒心。現在,我們要修的,就是以他的角度對我們生起的嫉妒。

比如,當我遇到了一個比我卑下之人,遇到這樣一個沒有學識、財物,沒人看得起、什麼都沒有的人時,由於自己比對方高,我會生起我慢。為了滅除這種我慢,我們要怎麼做?就用此時對方的心態。

站在對方的角度,此時他生起的是嫉妒,我們就修這個嫉妒,也因此,可以使得自己的慢心不生起。

仁波切中文述:

用修他人的嫉妒心,來滅掉自己的慢心。

這個偈頌,是去思考著當別人產生嫉妒心時會有的想法。「蒙敬彼非我」有著嫉妒心的人,心裡想著:被所有人恭敬的,是他,不是我。想到這裡,心裡就有點痛、不舒服。這是嫉妒,也是此處所要修的嫉妒。

「吾財不如彼」他得到的,不只是別人的恭敬,而且,大家還供養很多財物給他,我都沒有(得到大家給的財)。「受讚他非我」別人都稱讚他,都沒有稱讚我。「彼樂吾受苦」既得到別人恭敬,又得到財物供養與讚揚的這個人,他的人生可真是快樂,我都沒有。

這裡講的「我都沒有」的我,真正所指的是有情。

仁波切中文述:

但不要誤會,這裡講的並不是真正的嫉妒心,而是:當遇到一個什麼都比我們差的人時,我們馬上就會生起「我比他好」的心情。這種心情裡,含著「自愛執」。這個時候,我們馬上換到他的角度去看,去想:此時(在遇到什麼都比他好的我時)他該會有的心情是什麼?而後再生起:那麼,從我的角度,我所擁有的這些比他好的名聲、財物、恭敬、讚美,要怎麼給他。

因為你想到了他的心情,而後想:他沒有這些東西,會不會很可憐?從他的角度,當他在跟我比較時,他缺很多東西,一定有些東西是他想要的。所以,接著,我們應該要想:從他的角度,他要的東西,我要如何可以提供給他。

當我們心裡,跟對方比較時,心裡有著「我比他好太多了」這種想法時,內心裡就已經有捨棄對方的念頭了,因為此時我們的心裡,覺得自己是有別於對方的另一個人,認為我是我、他是他。然而,對一個實修自他相換者而言,不可以有這種想法。修自他相換者,在此時內心馬上生起的是「從他的角度來看,在跟我比的時候,他需要的是什麼?」要一直從這個角度想。在這樣的思考下,我們自他相換的修行,才會一直增長。

所以,這裡要修的,並不是真正在修他的嫉妒心,但嫉妒心的目標是一樣的。對方的嫉妒心是他要比我好,或是「我也要這樣;若我沒有這個,就有點受不了。」不過,修自他相換者,所修的他人的嫉妒心,並不完全相同。若以為完全相同去修,那就又慘了!

142.工作吾勤苦 度日彼安逸 世間盛讚彼 身敗吾名裂

「世間盛讚彼」這個人在世間非常有名氣,無論戒學等三學的實修都非常好,而且,對於三藏的學問功德也都非常好,可是,這些我都沒有。會這樣想吧?

如果自己是一個三學實修很好、廣聞三藏經論、學問功德很高的人,這時,遇到別人時,別人心裡的想法會是什麼?不過這裡要注意,並不是自己心裡想著「啊,我是一個有功德學問的人。」若心裡的想法是這個方向,那就又不對了。

現在這裡講的是,當你是一個這樣的人,在遇到別人時,你心裡想著:「別人此時心理的想法是什麼?」而後想:對方也要像這樣(有學問功德),那麼,我要如何做才能使他也能擁有?(實修自他相換者)必須要這樣想。

仁波切中文述:

我們現在這裡講的是比喻。若有一個修行人,他的戒定慧三學修得非常圓滿,也廣大聽聞三藏,學問非常強,此時,他周圍的人就非常讚嘆他。當自己就是這樣的一個修行人時,遇到另一個完全沒有修行,也沒有廣大聽聞、什麼都不具足的人時,我們心裡要如何思惟呢?

比如,出家人當中,有的人修行好、學問高,但也有不是這樣的人。也許是因為以前的根器、智慧、精進有差,所以學問與修行也就會有差別。因為這樣,所以別人都沒有讚嘆他、恭敬他。

假設自己現在是那個比較好的出家人,遇到比較不好的出家人時,我們想:「啊,我比他好很多。」一有這樣的念頭,就已經不是自他相換的修行了。應該是,在一遇到時,心裡馬上想:「他若像我這樣有名、有學、有修,什麼都很圓滿的話,那該有多好!」意即:要從他人的角度,生起這種心。這種情況,才是剛才所講的「修他人的嫉妒心」的意思。

「修他人的嫉妒心」的意思是:修他人的嫉妒心的目標。比如,當我遇到一個比我差的出家人時,我要修的是:從他的位置角度想,他需要的是什麼,要從這上面去想。此時,他的內心裡,一定會有著跟嫉妒心一樣的那種受不了的心情,因為,看到別人一直被讚嘆,自己卻學得不好,修也沒修成功。當我們自己很差時,遇到一個什麼都比自己好的人時,心裡會想著:「若我能夠像他一樣,該有多好」,這種希求一定會生起。在這裡想法裡,一定摻雜著嫉妒。

這是剛才講的「嫉妒心的目標」,我們要修的就是這種「修他人的嫉妒心的目標」。*

143.無才何所為 才學眾悉有 彼較某人劣 吾亦勝某人

「無才何所為」沒有功德的話,該怎麼辦?這種想法,跟嫉妒心的運作有一點像。像遇到一個比自己好的人,我們心裡就會想「那我該怎麼辦才好呢?」就像這樣,當遇到比我們差的人時,我們代替他想(這是他會有的心情,但此時,就用我們的心去想他會有的想法)「那我該怎麼辦呢?」而後就開始去尋找方法,這種心就會接著生起了。

「才學眾悉有」我要很精進地去想辦法。自己替代一切有情,以自己所具有的一切功德,去為眾生想辦法,讓一切眾生都具有才學功德。

再者,也要能夠自我安慰、提醒「彼較某人劣 吾亦勝某人」,雖然有比我差的人,但也有比我優秀的人,所以,不用那麼擔心。即使在嫉妒時,也不必覺得好像失去一切希望,要在「覺得有希望的狀況中嫉妒」。雖然現在主要的重點是,我們代替其他有情,去修他們的嫉妒心,但有時我們在嫉妒的狀況裡,會覺得失去一切希望,結果呢,又嫉妒,又覺得自己沒有成功的希望。不要變成這樣,要修一個「懷有希望的嫉妒」。

從文句中,也可以知道此處所要修的,是「懷有希望的嫉妒」。「才學眾悉有」這些才學,是我可以獲得的,而且,為了使自己對這個目標生起心力,接著說「彼較某人劣 吾亦勝某人」其實大部份的人都比我差,同樣的,比我好的人也有。

仁波切中文述:

「有希望」的意思是:我有能力可以做到。不只要懷著希望,同時還要有勇敢的心、不能退縮怯懦。這是替別人著想時要有的心理。在替別人著想時,一方面要有信心,而且也不可以怯弱。如何不怯弱?可以這樣想:比你差的還有很多,你不要那麼怯弱;若生起了慢心,那就想:比你好的也很多。

144.戒見衰退等 因惑而非我 故應悲濟我 困則自取受

由於此時內心懷著嫉妒心,所以心裡有著很強的「對方比我好很多」想法,也因此,我們此時很容易退縮怯懦。為了遮止這種心情,我們可以如此思惟:「戒見衰退等 因惑而非我」現在你之所以比這位菩薩低,並不是你自己造成的,是煩惱造成的。

一旦我們把自己的心與煩惱分開,內心的勇氣就會增加。我之所以比別人差,是煩惱造成的,而煩惱是可以消除的。用這種想法,可以消除內心的怯懦。

在修習對方的嫉妒心之後,(替代了對方的位置)要對菩薩(亦即對自己)這樣說:「你說你自己是菩薩,既然是菩薩,那就要成辦一切有情的義利。故云「故應悲濟我 困則自取受」消除其他有情的痛苦、成辦有情的義利,是你菩薩該做的事,不止如此,在成辦這件事情時,如果遇到困難辛苦,你也都要接受。

後面這二句,等於是菩薩替眾生對菩薩自己說的話。

145.然吾未蒙濟 竟然反遭輕 彼雖具功德 於我有何益

接下來這句,是站在眾生的角色,自己對自己說的。我這個眾生,若沒有得到來自菩薩所給我的利益,那麼,這菩薩有什麼資格可以看輕眾生?不只這樣,你說你是菩薩,那麼,身為菩薩所具有的功德,若不能用來利益眾生,那,要你這個功德有什麼用?又何必發什麼菩提心?

菩薩所具有的功德,若不能對我產生利益,那麼,又為什麼要說菩薩是「具功德者」呢?這句偈,是訓戒(菩薩站在眾生的角色,自己訓戒自己)。

146.不愍愚眾生 危陷惡趣口 猶外誇己德 欲勝諸智者

接著,菩薩對自己做出更嚴厲的訓戒。對於已經在三惡道,或是離三惡道很近(即將墮入三惡道)的眾生沒有悲心的菩薩你,不只無法帶給眾生利益,而且,還對於「自己是菩薩」懷著慢心,認為自己高於其他有情,這種作法是不對的!

總之,生起慢心、誇自功德、傷害其他有情、輕視眾生,這些都是不可以的。

147.為令自優勝 利能等我者 縱諍亦冀得 財利與恭敬

接著是修競爭心。競爭,主要指的是當我們遇到跟自己相等者時。設若我們是正在修自他相換的菩薩,當遇到了一位與我們差不多一樣的人時,要修「他人的競爭心」。此時,由於我們是替代了別人在修他的競爭心,所以,就要以他人之事為主。也由於此時是站在別人的立場在看這件事情,所以,他人的需要,他人的那種想要獲勝的心,就是我們必須要、應該要能夠考慮。

放掉自己的競爭心,放掉自己在競爭的心態中所想要獲得的,放掉只為自己想的那種競爭心。此偈中所講到的「自」「我」等等,其實就是菩薩替代其他有情在講的。

此偈主要是針對想獲得「財利恭敬」而生起的競爭心。當我們遇到另一位也在實修自他相換者時,這二個在各方面都相當的人,一個受到眾生的恭敬與財物的供養,另一個卻什麼都沒得到。想想,若我們看到一個跟自己差不多的人,卻受到比自己更多的供養恭敬時,便會產生競爭的心。

此時,我們心裡可能會想:「明明我們是一樣的,但你所得到的,我卻沒得到;別人只供養恭敬你,卻未供養恭敬我。」此時,就生起為了利養恭敬的競爭心。這種競爭心,就是此處所要修的競爭心。

明明自己跟對方是一樣的,但卻沒有受到公平的對待,我們心裡想「你有,我都沒有」,此時,內心裡想著的,都是自己也想要卻沒有得到的東西(財利恭敬)。這是對方的競爭心,我們就替代對方來修這種競爭心。

當我們有能力這樣修時,由於是從對方的觀點在想,於是,為自己想的心就會沒有了。自愛執的心,也會因此而被遮止。

仁波切中文述:

現代世界強調人權,認為每一個人都有人權,但在這樣講時,我們主要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認為自己應該享有與他人平等的人權,而不是想著「對方是否擁有與我相等的人權」。這裡所指的意思是:我們應以「他人是否享有平等的對待」為主要的考慮。

此處,以二個同樣在修自他相換的修行者,或說同樣在修菩薩行的修行者為例。當我們遇到跟自己平等的人時,內心馬上會比較。由於我們心裡覺得自己與對方差不多,這時,我們心裡一定有自愛執。想著「我跟他差不多」,這想法裡,就有自愛執。而且,當處於大眾中時,看到大眾尊敬他,心裡就會算:大眾對他的尊敬有多少?對我的尊敬有多少?當這種念頭出現時,自愛執就已經是非常重了,此時的內心裡,有著對某種東西的希求。

這個偈頌所提供的修心方式,就是要幫助我們捨棄此時我們的這種自愛執。方法是:一直從他人的角度去看:他有沒有得到人家的尊敬?人家有沒有供養他?一直從他的角度去想,完全不去想自己有沒有得到利養恭敬。

當我們遇到跟自己能力地位相當者的時候,就要這樣去思惟,使自己在遇到平等者時,沒有競爭的心。不但自己沒有競爭心,而且,也要替那位想跟自己競爭的人著想,想想他要什麼,有沒有被滿足。

這也是這裡講的「要修他人的競爭心」的意思,要修「從他人的位置角度,當他生起競爭心時,他所要的,他覺得自己所缺的那種希求心」,這個是我們要照顧到的。至於自己缺什麼,差他什麼,這都要完全捨棄掉。

而且,如果他人有缺,比如,別人沒有恭敬供養他,我們就要講。講的人是我,但所站的位置是他的位置去講「你們要尊敬他、供養他。」這是「縱諍亦冀得」的意思,要開口去幫助對方能夠成辦、得到他要的。(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為他人爭取)

我們要這樣糾正自己。*

148.極力稱吾德 令名揚世間 克抑彼功德 不令世人聞

此偈在講的是,於功德名聞上起了競爭。當遇到功德與我們相等者,會在「此功德能夠普為世人所知」生起競爭心。此時,遮止掉「我的功德可以如何如何」的心,而要替代他人去站在他的立場想。

站在他人的立場想:他的希望是什麼?他應該希望我的功德能夠不被傳揚,他的功德能被傳揚。然後,我們就照著他所想的,完全清除掉在我們內心裡,希望自己的功德能夠傳揚開來的想法。所以說「克抑彼功德 不令世人聞」,自己的功德連一個字也不提,這是菩薩們在自他相換的行持。

仁波切中文述:

比如,有甲、乙二個功德相當的修行者,我們是甲。我們兩個的學問修行都是平等的,但別人的讚嘆程度卻不一樣,也許有時讚嘆我們多一些,有時讚嘆乙多一些,此時,我們的競爭心就會生起。

競爭之心,主要來自我們內心的自愛執。現在,我們自己覺得,這種競爭心、自愛執必須被破除,「我要很高的好名聲」的希求,要去除掉。除掉的方法是:去想,與我競爭的對方乙,他有什麼樣的希求?當競爭心生起時,從他的角度來看,他所要的目標是什麼?他會希望他的名聲要廣大弘揚,也會希望他的競爭對手甲,也就是我,最好是完全沒有名聲,完全沒有人知道誰是甲。

如果對方對我有競爭心,他心裡應該會這樣想。所以,我們現在就依他人的希求去做,這樣一來,我們自己的自愛執就會被破除掉,我們自愛執的目標就完全沒有了。而且,一直做與自愛執相違的希求,依競爭對手希望我們沒沒無聞的方向做。這樣,對於自己自他相換的修行上,非常有幫助。

所以,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什麼?要在大眾中一直讚嘆對方,自己的一些好處則想辦法掩蓋、完全不提,希望別人完全不知道。這種作法,是修自他相換者的修行。*

「極力稱吾德 令名揚世間」中的「吾」指的是對方。要使對方的功德被整個世間清楚地知道;「克抑彼功德 不令世人聞」中的「彼」指的則是自己。自己的功德,不讓任何人知道。

149.復當隱吾過 受供而非他 令我獲大利 受敬而非他

「復當隱吾過」中的「吾」是其他有情,其他有情若有過失,要隱藏不聲張;自己若有過失,要讓別人知道。「受供而非他」要設法讓其他有情成為受供養的對境,「而非他」指的則是,不應該把心思放在「使自己得到供養」。那麼,對自己這方面要做的是:不隱己過,不使自己成為被供養的對境。

不只如此,未來,也要使對方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令我獲大利」,成為眾人供養的對境,「受敬而非他」不只受供養,也得到大家的恭敬。至於自己呢,不僅現在不要得到眾人的供養恭敬,而且,對於這樣的未來,完全不抱任何期待。

有時,我們在做事情的當下雖然會說「我不期待回報」,但心裡其實把希望放在將來「未來,我會成為眾生恭敬供養的對象」。但我們不應有這種期待,而且,希望未來自己不要成為眾人供養的對境、不受到眾人的恭敬。

正如在《修心八偈》中講的:「任與誰等會聚時 思己較諸他人卑 從心深處視眾生 恆常尊他為最勝」。偈中講到「從心深處」,這種想法,是至心的、純淨的,一心一意完全只希望其他有情能得到恭敬,而且,內心下了決定:未來,也決不期待自己會獲得任何來自他人的恭敬。

150.吾喜觀望彼 淪落久遭難 令受眾嘲諷 競相共責難

不只完全不期待自己得到任何恭敬利養,而且,若有人來傷害,要生起歡喜心。當自己被責難、受嘲諷時,要跟別人一起高興:「哈,這個人被罵了,不再被別人捧得高高的了。」愈受到傷害,就要愈高興,因為,這正是修心的好時機。

這一偈,正符合有句話說:「最殊勝的行為即是與世俗人相違。」

發生在自己身上所有一切的不吉祥、惡緣,它們其實都是來跟自愛執戰鬥的人,都是傷害自愛執目標的人。正因為它們會傷害到自愛執的目標(傷害到自愛執要的東西),所以,就會傷害到自愛執。一旦自愛執受傷,那麼,就幫助到我們所修的這個深細的自他相換法。因此,遇到惡緣時,若使這惡緣成為自他相換修行的助伴,這惡緣,就成為「道」,而且是一條深細的修行道。所以,我們也應該這樣去做。

仁波切中文述:

遇到大家都不想遇到的障礙、違緣,比如,被別人批評、看不起時,我們想想:這些不吉祥,傷害到什麼?答案是:傷害到我們的自愛執。

這些不吉祥不順利,先傷害到自愛執的目標。自愛執的目標是:我要得到好名聲,我什麼都要好。由於自愛執的目標被傷害,我們的心,這個很注重自愛執目標的心也就被傷害了。自愛執之心受到傷害,自他相換的修行便得到幫助。這種方式,是非常殊勝的一種修行方法。

能夠轉得過來,惡緣便能轉為道用。*

「最殊勝的行為即是與世俗人相違」這話出自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曾說過:「最殊勝的教言(教授)即是經常觀察自心;最殊勝的行為即是與世俗人相違;最殊勝的悉地即是煩惱得以減少;最殊勝的神通(成就徵兆)即是慾望減弱;最殊勝的善知識即是指出求知者的缺點;最殊勝的激勵即是怨敵、魔害、疾病等苦難。」

仁波切中文述:

以上,有沒有覺得沒有關連的?第一個「最殊勝的教言(教授)即是經常觀察自心」,在《廣論》中有提到四殊勝,第二個是「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在閱論經論時,我們常會遇到的困難、缺失是:不知如何將一切聖言轉變成教授。

然而,學習《廣論》,可以幫助我們把一切聖言轉變為教授。所謂的「轉變為教授」的意思是:轉變為鬥煩惱的工具。由此可知,經論,能不能變成教授或口訣,最殊勝的關鍵在於:當研閱經論時,透過觀察自己的心,便能把經論轉為教授。這也是阿底峽尊者之所以說「最殊勝的教言(教授)即是經常觀察自心」。

沒有觀察自心,則沒有一法能夠成為教授口訣。

這裡我想要講的重點是第二個「最殊勝的行為即是與世俗人相違」。與世俗人相違的行為是,完全不照顧自己、完全不照顧自愛執的目標(自愛執所追求的目標)、完全破除自愛執。這種行為,在世間人看來,是神經病。「最殊勝的行為即是與世俗人相違」的意思是這樣。

至於「最殊勝的神通(成就徵兆)即是慾望減弱」,之所以這麼說的原因是什麼呢?對一個真正學佛的修行者而言,他「有證量」的徵兆,應該是這個,而不是有什麼手印腳印等等。一個有證量的修行人,「少欲」才是他真正的修行有成就的徵兆。如果只是看神通、手印腳印等,這些外道也都會,所以,它們不一定是真正的徵兆。

「最殊勝的激勵即是怨敵、魔害、疾病等苦難」這話的意思是: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才會想到法。

問:剛才您提到佛陀圓滿幫助一切眾生的能力,比如生病的、缺錢的眾生,佛陀都具足幫助他們的能力。但是,生病、缺錢,這些不都是眾生自己造的業感果嗎?以前您也曾提過「佛非以手洗罪」。在「業感果」與「佛陀幫助眾生的能力圓滿」這二者間,有沒有矛盾?或者說,經典裡也有講,唸某些經,病就會好,但結果念了也沒有好。這要如何思考?

答:(仁波切中文述)這些疑惑,的確常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但以前的修行者,當他們見到佛或菩薩時,有沒有得到加持?確實有。這事情,我們要如何想呢?

有人用這樣的比喻來說明:佛如同月亮,眾生如水。若沒有水,月影無法映現在水中。所以,除了從佛的角度要圓滿外,從眾生的角度也要圓滿才行。若佛的力量沒有圓滿,那麼,以前的修行者無論再怎麼修,也無法親見佛,佛無法給他們加持。此外,修行者本身也有該要具足的條件。所以,二邊都需要。

我們現在的問題都是:在自己這方面,該具足的沒有具足。

在這裡,我想要說明的是:為什麼在修自他相換時,要這麼嚴格?為什麼自己的一切,都要變成他人的?為什麼我所有的一切行為,都要為了眾生、為了他人做?答案是:因為這與以後我們成佛,非常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