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論釋•善說海》講記

第九品 智慧

無著菩薩著 索達吉堪布譯講


第一百五十三節課

思考題

  1. 《智慧品》中所講的智慧,是什麼樣的智慧?你在學習本品之前有何打算?
  2. “此等一切支,佛為智慧說”,對這句話的解釋,無著論師和麥彭仁波切有何差別?你認為哪種更合理?請說明理由。
  3. 有些人對修積世俗善根饒有興趣,但對聞思修空性法門卻不提倡,這樣會有什麼結果?為什麼?
  4. “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這個公案對你有何啟示?你打算怎樣將這個道理告訴更多的人?
  5. 二諦有哪兩種分類?各自的本體是什麼?你覺得明白這一點有什麼必要?
  6. 認識二諦的人有哪兩種?這兩種人是如何區別的?各自的範圍是什麼?怎樣理解他們之間“復因慧差別,層層更超勝”?
  7. 有些人經常說這個經典說得不對、那個大德講得不合理,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請以教證、理證進行剖析。
  8. 世間人認為萬法是實實在在的,而佛教所謂的“諸法皆空”是誹謗現實。對此,你該如何駁斥?
  9. 如果有人提出疑問:“既然萬法如夢如幻,無有實質,那為證悟佛果而精勤修道又有什麼用呢?”這時候你該如何回答?

按照華智仁波切的觀點,《入行論》前三品講的是菩提心“未生者令生”,中間三品是“已生令不退”,精進、靜慮、智慧後三品是“不壞令增上”。現在就是令菩提心增上三品中的第三個——第九品 智慧。

《智慧品》的內容應該說比較廣,學起來也比較費勁。當然,對中觀空性法門有所認識的人,恐怕不是特別困難,但剛皈依佛門或者剛學習佛法的初學者,學起來確實比較難。以前我自己學習的時候,感覺就比較強烈,學習前八品時,雖然修持起來不太容易,但字面上沒什麼不懂的,基本上都能理解,而到了《智慧品》時,就有一種雲裡霧裡的感覺。我本人不算很有智慧,可也不算特別笨,但是遇到這一品的時候,很多地方都不懂,當時費了很多時間。

所以這次學習《智慧品》,大家一定要認認真真、反反復復地鑽研,否則光是聽一遍、看一遍,裡面的內容恐怕無法完全領會。尤其是新來的一些居士,我擔心你們到了中間因為聽不懂,就半途而廢了,那有點可惜。大家開始時一定要發願:“不管這品再難懂、再費解,我也要把它學完、學懂!”要有這樣的決心。

《智慧品》的傳講方式,跟前面的可能有點不同。前面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經常會講一些公案,但《智慧品》引用公案比較困難,我應該會直接按照古大德的傳統方式講下去。在講的過程中,大家一定要認真聽,若能學好這一品,中觀空性方面肯定會打下穩固的基礎,因此上師如意寶對這一品相當重視,大家無論如何一定要學好。

在本品當中,格魯派、寧瑪派、薩迦派等各教派之間的辯論相當多,如果這次傳講時也展開辯論,恐怕初學者很難以理解。所以我這次基本上不講,講了有些人可能也接受不了。我曾在《入行論》中提了一下格魯派的觀點,事後好多格魯派的弟子議論紛紛。其實學過因明、入過辯論場合的人,就會知道這是正常現象:我們寧瑪巴對格魯派的觀點有過駁斥;格魯派如《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勝觀部分,對前譯派也有過駁斥;我們前譯派內部互相駁斥的也比較多;格魯派宗喀巴大師的四大弟子之間的觀點不盡相同,彼此也有激烈的辯論……但以前沒有參加過辯論的人,聽到一句話就覺得:“堪布是不是在詆毀我們格魯派啊?”雖然你口口聲聲說自己是格魯派的,但也許我對格魯派教法的尊重,你都不一定有那麼大的恭敬心和維護心。有些人剛開始學的時候,很多辯論都不太懂,所以我這次暫時不講。

這些辯論方面,《澄清寶珠論》中講過一些,尤其是麥彭仁波切與 沙格西的辯論書、與紮嘎活佛的辯論書,裡面講得非常精彩。我以前學過很多辯論書,年輕時對辯論和各派的不同觀點特別有興趣,把很多時間和精力都用在這上面了,所以現在講《智慧品》的時候,許多地方印象都比較深,應該能講一點兒。但我想這次主要是抉擇空性,辯論只是從大概意義上介紹一下。

下面開始學《智慧品》。

丁五(智慧)分三:① 連接文教誡生起智慧;② 生智慧之方法;③ 以智慧所得之事。

這個科判是《善說海》的科判。華智仁波切和麥彭仁波切也有不同的科判安立,但這裡用無著菩薩的觀點來分析。

戊一、連接文教誡生起智慧:

智慧分為世間、出世間兩種,這裡的智慧指出世間智慧,而不是世人所說的“這個小孩讀書時智慧很高”、“那個人搞生意、學電腦的智慧不錯”,不是那種智慧。出世間智慧主要是通達一切諸法皆是空性,從這個角度來講的。

此等一切支,佛為智慧說,
故欲息苦者,當啟空性慧。

這個偈頌,大乘論典中經常引用,老修行人應該比較熟悉。意思是說,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等前五支,皆是佛陀為了讓我們生起智慧而宣說的。它們是生起智慧的助緣,智慧如果沒有這些因,是很難生起來的。或者說智慧度是根本,前五度是它的支分,上面所講的“一切支”,全部是為了生起證悟諸法無實的空性智慧。當然,還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但在這裡暫時不闡述。

為什麼智慧如此重要呢?因為智慧是根本,佛陀在《般若經》中云:“無量盲人無引導,不能見道入城郭,闕慧五度無眼導,無力能證菩提果。”(這個教證,在《善解密意疏》中也引用過。我們講《善解密意疏》時,好像是1990年還是1991年,那時候在桑耶塔裡面,只有幾個佛教徒一起學過。)無量盲人若沒有人引導的話,根本不可能入於城鎮,不要說是無量,即使讓一百個盲人依靠自力去日本東京的路口,他們也無法找到方向。同樣,缺乏智慧的五度,就如同無人引導的盲人一樣,根本不能成為菩提之因。有些人經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坐禪,但若沒有智慧的攝持,對空性和中觀法門一無所知,那所做的善法就像是盲人入道一樣,不可能成就菩提妙果。《般若經》中還有個教證說:“所有的河流入於恆河,隨同恆河入於大海。同樣,五波羅蜜多以智慧波羅蜜多攝持,才可以到達遍知的彼岸。”所以,智慧波羅蜜多非常重要。

現在很多寺院和居士團體,對布施、供燈、做慈善等世俗的善根非常有信心,但對中觀空性卻興趣索然,有些法師對學習這些也不提倡。如果是這樣,那你的修行相當於盲人一樣,五度無法直接成為遍知佛果之因。《大智度論》中說過:“五波羅蜜如同盲,現前智度乃為導。”這一點不僅是藏傳佛教的觀點,漢傳佛教的憨山大師也說:“般若乃諸佛之母,菩薩之真因。”這種說法跟麥彭仁波切的說法比較相似,麥彭仁波切也認為般若是諸佛之因,而禪定等五度,是生起般若智慧的根本因。

當然,個別法師對這個頌詞的解釋有所不同。比如無著論師認為,“一切支”僅是指禪定,他在《善說海》中引用《集學論》的教證說:“入定知真性,此乃能仁說。”認為禪定是產生智慧的因。他在前面也說過:“發起精進已,意當住禪定。”精進完了以後,要安住於禪定;而禪定完了以後,要開始入於智慧,就像《經莊嚴論》中所說,前前作為因,後後作為果。但按照麥彭仁波切的觀點,前五度全部是智慧度的助緣,就像國王出征時,四大軍隊緊緊相隨一樣,彼此有相輔相成的作用。智慧不能離開其他五度,不能說只要一個禪定就可以了。

學習這個頌詞後,大家一定要了解,我們既要有智慧,也要有靜慮為主的其他福德。上師如意寶經常教誡,通過聞思修行一定要有空性的見解,同時對世俗的善根,比如磕頭、念咒語、轉繞佛塔等也不能捨棄,福慧要雙修,不能偏墮。倘若只有福德而沒有智慧,或者只有智慧而沒有福德,都是不能成佛的。龍猛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云:“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曾經在迦葉佛時有兩兄弟,一個特別愛修福報,一個特別求空性智慧。後來在釋迦佛教法下,修福報的人轉生為一頭大象,由於出征時很有能力,國王對它極其喜愛,用各種金銀珠寶裝飾其全身,但是大象太笨了,有多少珠寶也沒辦法享用。而只強調空性智慧的人,在釋迦佛座下證得阿羅漢果,但因為前世沒有積累過福報,到城市裡化緣時無人供養,經常是空缽而回。有一次他想:“我連這個大象的福報都沒有,這是什麼原因呢?”他用神通一觀察,才知道這是他們兩兄弟偏重福報和偏重智慧的結果。(但有些法師解釋時說:“不管怎麼樣,修智慧還是好一點。阿羅漢雖然在城市裡沒有化到緣,但他依靠神變可以到山上吃水果。”說是這樣說,可是沒有福報的話,不知道他能不能找到水果。)

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福德不能放棄,智慧也不能放棄。有些居士真的有這個毛病,只要是供燈、布施、磕頭,積累世俗的善根,他就非常重視,但是聞思修行、求智慧、觀空性,他就躲得遠遠的。雖然每個人的智慧有限,對空性全部通達無礙的話,不要說是初學者,就連我們學了這麼多年的人,都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兩方面都不能捨棄,這是相當重要的!

假如生起了空性智慧,便能遣除三界中的一切痛苦,菩提心也容易生得起來。龍猛菩薩在《菩提心釋》中說:“如是瑜伽士,若修習空性,內心喜利他,決定無困難。”如果生起了空性智慧,看見芸芸眾生因實執而日夜勞碌,對他們一定會生起悲心的。有些人為什麼沒有悲心?原因就是對空性修得不夠。倘若學習了中觀般若法門,完全通達佛陀所講的空性道理,對眾生肯定會生起悲心的。

去年我們講了《中論》後,許多人都依靠理證生起一些空性見解,覺得世人特別執著的東西沒有絲毫實義,可惜他們不懂這一點,於是生起了強烈的悲心。如果你一點空性見解都沒有,口頭上說“眾生好可憐哪,我想幫助他”,但這種悲心只是相似的悲心,因為你沒有從根本上了知萬法實有的過患。若是有了空性的境界,不需要勤作就會生起悲心,這是一種自然規律。有些道友為什麼對別人生不起悲心?原因就是你對很多事情有一定實執,有了實執的話,自己就開始執著,見別人執著也覺得理所當然。所以,息滅自他的痛苦,一定要靠空性見解,這是極為殊勝的竅訣。

我每天接的電話中,經常聽到別人的痛苦。剛才有個人說:“我很長時間以來,心裡有訴不完的痛苦,有寂寞的痛苦、等待的痛苦、觀望的痛苦……怎麼辦哪?”我暗暗算了一下,好像七八個痛苦,我告訴他:“你最好是多看一些中觀空性法門。”但他會不會看也不知道。其實就算是強烈的欲望、貪心、瞋心,通過空性法門斷除也非常容易。龍猛菩薩在《六十正理論》中說:“若許有實法,則生大貪瞋。”假如認為一切是真實存在,定會產生極大的貪瞋——覺得怨敵是實有的,就非要殺他不可;覺得人或財物是實有的,就千方百計要據為己有。所以,整個世界要獲得安寧和平,自己的內心要得到寂靜快樂,暫時、究竟最好的妙藥就是空性法門。這一點,我們不僅要從道理上明白,實際行動中也要多串習,若能如此,自己的實執是很容易斷除的。

對別人的最大幫助,其實也是幫助他證悟空性。所以我平時非常喜歡講一些空性法門,這些講起來比較容易,不像《俱舍論》和《因明》那麼難懂。而且到了一定的時候,自己就好像不存在一樣,所有的煩惱和執著都消失了,看每個人的臉上也是露出笑容。暫時的快樂尚且無法言說,究竟的功德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大家一定要聽聞空性法門,生起空性的見解。

戊二(生智慧之方法)分三:① 認識智慧之自性;② 深入對境無我;③ 破除所斷實執。

己一(認識智慧之自性)分二:① 抉擇對境二諦;② 修行有境正道。

庚一(抉擇對境二諦)分二:① 安立二諦之自性;② 遣除爭論。

辛一(安立二諦之自性)分三:① 分類;② 本體;③ 能量彼之慧差別。

壬一、分類:

要真正生起智慧的話,必須先了知二諦的分類。二諦有勝義、世俗之分,若不懂得這一點,你的智慧就沒辦法抉擇。

世俗與勝義,許之為二諦。

假象的世俗諦、真相的勝義諦,即是我們所承許的二諦。

所謂的世俗諦,是語言和分別的對境,它是虛妄不實的法;相反,真實不虛的一切法,全部安立為勝義諦。以前沒有學過中觀的人,一定要把這些新術語記清楚,若不了知二諦的分類,則無法深入中觀空性法門。我們不可能講一次就解釋一次,因此,大家要記住“勝義諦”和“世俗諦”。

佛陀的八萬四千法門,全是圍繞二諦而宣說的,《中論》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如果不明白二諦,則無法了達佛法的深意,龍猛菩薩也說:“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現在有個別法師和居士聲稱:“不學勝義諦和世俗諦也可以,只要懂得念佛、坐禪、放生,這些功德就足夠了。”這是非常不合理的。釋迦牟尼佛教法下弘揚大乘的祖師,第一個就是龍猛菩薩,他都說若不了解二諦則不能通達佛陀的甚深法義,可見二諦的分類相當重要。

“諦”有真實之意,之所以稱為世俗諦,是因為語言、分別的對境本是虛假的,但凡夫人往往卻執為真實。就像夢見山河大地、山水花園時,對做夢者來說是實有的,在他面前就可以叫做“諦”。而勝義諦是聖者的境界,如《辨中邊論》云:“聖者行境故。”這種境界無法言說,故稱為勝義。概言之,我們所見的假象與真相,分別就是世俗諦與勝義諦。月稱菩薩云:“說見真境即真諦,所見虛妄名俗諦。”

其實,二諦的概念在漢傳佛教中也有,隋朝吉藏的《二諦章》中曰:“俗,是浮虛義;真,是真實義。”一切法的真正本質叫勝義諦,一切法虛無不實的部分叫世俗諦,這在漢傳佛教中也是承許的。

我們平時眼睛所看見的、耳朵所聽到的,似乎實實在在地存在,但其實它如同陽焰水般是虛妄的東西,就像在做夢一樣,所見所聞全部是假的,這就叫做世俗諦。那麼,除了這些假象之外,有沒有一個真實呢?有的。在文殊菩薩、觀音菩薩等聖者以及證悟空性的大德面前,顯現上雖然也有所見所聞,但不會像我們這樣執著。我們遇到一樣東西,馬上就產生實執心,進而引生貪瞋等,但若通達了真實的空性義,就不會有這些煩惱了。

你們若想進一步了解二諦,《中觀四百論》前八品講的是世俗諦,後八品講的是勝義諦,希望大家一定要全面地學習和了解,以在中觀方面打下比較堅實的基礎。

壬二、本體:

勝義非心境,說心是世俗。

二諦的本體是什麼樣的呢?正如前面所說,勝義諦並不是分別心的對境,心的對境全部是世俗諦。誠如《宣說二諦經》中云:“勝義諦若成身語意之對境,則不成勝義,而成世俗諦。”勝義諦不是凡夫人語言、身體、分別念的對境,如果是的話,那它就成世俗諦了。

因此,凡屬於分別的對境,統統是世俗諦,包括“一切萬法不存在”的單空,實際上也是一種分別的對境。因為單空只強調空的部分,比如碗裡什麼都沒有、屋子裡什麼都沒有,把不存在當成空性,這是分別的對境,屬於世俗諦,不是真正的勝義諦。勝義中一切均不成立,分別、語言全部消融於法界,如《未生怨王懺悔經》云:“未見一切法,即是真實之現見。”麥彭仁波切也說:“未見到之法,即是最殊勝之見。”此時遠離任何戲論、執著,這種境界是至高無上的。

當然,世俗諦與勝義諦,從不同角度也有不同的安立。麥彭仁波切根據諸大經論,對二諦有兩種安立方法:現、空分別為世俗和勝義 ,現相、實相分別為世俗和勝義 。大家關鍵要掌握的是,世俗諦是虛妄分別的對境,不是超越一切境界的法;勝義諦遠離一切戲論,以凡夫人的心識無法了知。因此麥彭仁波切在論典中分相似勝義諦和真實勝義諦,真實勝義諦遠離四邊八戲,相似勝義諦只是暫時所抉擇的空性。

二諦的本體,在麥彭仁波切與 沙格西的辯論書中也非常多。但在這裡不廣說,只是在字面上作個簡單解釋就可以了。

壬三(能量彼之慧差別)分三:① 補特伽羅之分類;② 妨害之次第;③ 能害之理。

癸一、補特伽羅之分類:

世間見二種,瑜伽及平凡。

認識勝義諦和世俗諦的人有兩種,一種是世間瑜伽士,一種是世間平凡士。

這兩種人怎麼區別呢?諸多論典中說,具有寂止和勝觀功德的人,就叫世間瑜伽士;不具止觀功德的人,叫做世間平凡士。還有一種說法是,通過聞思修習,證悟無我境界的人,叫世間瑜伽士;沒有聞思修行,未證悟無我境界的人,叫做世間平凡士。

世間平凡士包括沒有學過宗派的人,以及雖然學過宗派、但沒有入於佛教的人,像數論派、勝論派等360種外道,這些外道歸納而言是常見派和斷見派,他們都屬於世間平凡士。

世間瑜伽士指入於佛教的內道行人,(這裡的瑜伽士,有修行者的意思,並不是留著頭髮、在眾人面前示現神通的人。)它可分為大乘和小乘,小乘是有部宗和經部宗,大乘是唯識宗和中觀宗。這些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佛教的所有宗派,這四種就可以全部包括了。

雖然其他講義有不同的安立方法,但在這裡一定要了解:世間瑜伽士分四種宗派,世間平凡士分未學過宗派的人和學過宗派的外道。認識二諦從人的角度分,內部分類雖然非常多,但大體上就是這兩種。

癸二、妨害之次第:

瑜伽世間破,平凡世間者,
復因慧差別,層層更超勝。

平凡士與瑜伽士之間的觀點有何差別呢?瑜伽士能遮破平凡士的觀點,而瑜伽士當中,又以通達空性智慧的差別,上上者能超勝下下者 。

在平凡士中,沒有學過宗派的人不如學過宗派的一些外道。比如山上放犛牛的牧童、田地裡幹活的農夫,沒有接受過任何知識,一旦外道告訴他有神、有上帝,他們的心很容易被引誘,馬上就改變了。所以說,外道邪派的見解,超勝於沒有學過宗派的一般人。

平凡士中的外道與瑜伽士相比,就遠遠不如了。即便是小乘最低的有部宗,最起碼也承認四法印——諸行無常、諸受是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完全可以遮破外道認為我存在、身體乾淨、萬法實有等觀點。譬如有部宗的《俱舍論》中說,諸法剎那變化,所以是無常的;我由眾多部分組成,所以是不存在的……依靠這種方法,對外道的觀點可以一一駁斥。當然,不僅僅是外道,在不知道十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世間人面前,有部宗的觀點也是超勝的。

有部宗承認未來、現在、過去實有存在,無為法是成實法等,有許多自己獨特的觀點。但這類觀點若用經部宗《俱舍論自釋》等中的理論觀察,也是無法成立。

小乘的有部和經部,最終皆承認無分微塵、無分剎那實有。但通過唯識宗世親論師的六種微塵觀察方法(隨教唯識),或者《釋量論》中的生似理來剖析(隨理唯識),他們的觀點根本無法立足。

然而唯識宗還承認成實的依他起心識。這個觀點,以中觀自續派和應成派的離一多因、金剛屑因等理論,完全是可以破除的。

所以說,上上的智慧遠遠超勝下下的智慧,下下的智慧不能妨害上上的智慧。月稱論師云:“如有翳眼所緣事,不能害於無翳識。如是諸離淨智識,非能害於無垢慧。”有眼翳者的所見並不真實,對明目者根本不會有害。同樣,凡夫的分別念會不會危害遠離一切垢染的佛智,或者聲聞、緣覺的智慧呢?絕對也是不可能的。現在有些愚者常說:“這個佛經說得不對,那個論典說得不對,某某高僧大德講得不合理……”就像盲人找明眼人所見的過失一樣,非常荒唐可笑。我們一定要知道,凡夫人的境界對聖者不可能有妨害,就像文盲對知識分子不會有妨害、什麼都不懂的農民對博士後不會有妨害一樣。假如對佛教至高無上、高深莫測的境界一無所知,就開始隨隨便便說一些過失,這是非常不合理的。

佛教中有小乘和大乘,由於宗派的見解層層遞進,上上的智慧勝過下下的智慧,所以大乘能遮破小乘的觀點,我們應該學習大乘。大乘包括唯識宗和中觀宗,而最究竟的就是中觀應成派,它所承認的法,一點一滴也是沒有的。就像《中論》所抉擇的,輪迴乃至涅槃之間的萬法,沒有一個是存在的。所以龍猛菩薩說:“若我有少宗,則我有彼過。由我全無宗,故我唯無過。”麥彭仁波切也說,中觀應成派如同獅子吼震懾群獸一般,遠遠超勝於其他宗派的見解。

可見,越是往上,越有不可思議的見解。以前上師如意寶在課堂上經常講:“作為聞思修行的人,千萬不要對高僧大德進行誹謗,因為我們凡夫人像盲人一樣,根本不知道高僧大德們的密意。”德巴堪布在一個論典中也說:“各宗見解是非常深奧的,一般凡夫人無法隨便抉擇,所以不要妄評別人的觀點。”這一點,大家務必要注意!

癸三、能害之理:

以二同許喻。

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我眼睛看到的柱子、耳朵聽到的聲音,確確實實是存在的,為什麼說它是虛妄的?這不是誹謗現實嗎?你們中觀宗如何建立自己的觀點?”答曰:以你我二者共同承認的比喻即可成立。

倘若你說萬法實有,那不妨舉出一個諸法顯現而成實的比喻,這樣我們也是可以承認的,但你卻無法找出適當的比喻。而一切萬法不存在的比喻,我們可以舉出千千萬萬,這些比喻是你也不得不承認的。如《般若經》云:“一切法如夢如幻,涅槃亦如夢如幻,較涅槃有勝法者,此亦如夢如幻。”《金剛經》也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陽焰、水月等幻化八喻雖顯現卻無有實質,這些比喻是世間人皆承許的,而你卻找不到一個成實的比喻,因而中觀宗的觀點是正確的。

大家以後與人辯論時,也應該用這種竅訣:佛教說顯現即是空性,用陽焰或水月可作比喻。倘若對方認為諸法不空,那他也應該舉出一個比喻來。假如他說因為眼睛能看見,所以諸法不空。那可以反駁說:“眼睛看見不一定是真實存在,你做夢時眼睛也能看見,但醒來後什麼都沒有。所以依因明理論來說,你的所立還沒有成立,要想成立的話,必須舉出我們共同承認的一個比喻。但這種比喻根本舉不出來,因此你的觀點不成立!”

辛二(遣除爭論)分二:① 遣除世俗之爭論;② 遣除勝義之爭論。

壬一(遣除世俗之爭論)分五:① 遣除不行道之諍辯;② 遣除於境無諍之辯;③ 遣除以量有害之諍;④ 遣除與教相違之諍;⑤ 遣除太過。

癸一、遣除不行道之諍辯:

為果不觀察。

有些人說:“假設一切法均無實有、如幻如夢,那求菩提、得佛果就沒有用了,也不必為菩提而行持善法、放生、念觀音心咒、轉經輪了,我好好睡覺就行了。”(難道你睡覺不是如幻如夢嗎?)

駁斥:從輪迴到涅槃之間萬法,雖然在勝義中現而無自性,如夢幻一般,但在未經觀察的世俗中卻是存在的。故為獲得佛果而積累資糧,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打個比方說,幻化的軍隊來危害你時,你也應該遣除這種幻化的怨敵;做噩夢遭受恐怖時,你也應當精勤蘇醒之方便。同樣,為了獲得如夢般的佛果,需要積累如夢般的資糧。《入中論》云:“設若觀察此諸法,離真實性不可得。”經過詳細觀察後,地道修行雖無有真實性,但就像麥彭仁波切所說,緣起性是無欺存在的,乃至能取所取沒有消於法界之前,此等顯現不會滅盡,且對眾生有利有害。所以為息滅自他的一切痛苦,一定要精進求取利樂之方便道。

這個問題上,大家千萬不要誤入歧途,認為“既然一切如幻如夢,就不用修行學佛了”。要知道,如夢如幻的痛苦,也要依靠如夢如幻的修行來遣除。眾生從無始以來,一直在如夢如幻的境界中受苦,乃至夢未醒來之前,夢中的一切都可以給自己帶來苦樂,為取證佛果而精勤並非無有意義。所以,大家一定要分清勝義諦和世俗諦,分清楚以後,修行的境界才會越來越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