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論釋•善說海》講記

第九品 智慧

無著菩薩著 索達吉堪布譯講


第一百六十一節課

思考題

  1. 獲得無上佛果時,遠離一切分別執著,不可能有利他的念頭,這是否說明佛陀就無法利益眾生了?請以比喻說明理由。
  2. 佛陀是怎麼樣利益眾生的?這與你以前的想法有何不同?明白此理後,對你有哪些幫助?
  3. 佛陀曾在因地時發願度眾生,但獲得佛果之後,什麼分別念都沒有了,這是否意味著眾生就得不到饒益了?為什麼?請從比喻、意義兩方面進行剖析。
  4. 供養有收取心的對境,可依之生出供養等福德,但是佛陀沒有分別心,供養他為什麼也能獲得福德果報呢?這與供養一塊石頭有何不同?
  5. 小乘的供養與大乘的供養,有什麼本質性的區別?你認為哪種更為合理?為什麼?

壬三(修道之果)分三:① 雖無發心然能成利;② 作者雖滅然有作用;③ 雖無心然能生福。

癸一、雖無發心然能成利:

摩尼如意樹,無心能滿願,
因福與宿願,諸佛亦現身。

對方問:“如果獲得無上圓滿正等覺果位時,遠離能取所取、有實無實等一切執著分別,那佛陀就不能利益眾生了。因為佛陀沒有利他的想法,而利益眾生一定要有分別念,比如‘這個眾生很可憐,我應該幫助他,讓他從輪迴中解脫’,沒有這方面想法的話,怎麼可能利益眾生呢?我要幫助別人的話,首先要有一個發心,否則無法成辦利他之事,因此佛陀利益眾生不成立,因為佛陀沒有分別心之故。”

中觀宗回答:佛陀雖然沒有能取所取的執著分別,但仍能利益天邊無際的可憐有情。這個道理可用比喻來說明,就像如意寶(也叫摩尼寶、如意珠)、如意樹,它們雖沒有利他的分別心,但有緣者在其面前祈禱時,願望自然會得到滿足。

“摩尼寶”,據大乘《般若經》中記載,能遣除雜熱、風、冷等諸病,同時可以滿足眾生所願,賜予衣食資具等一切所需。有關論典中還說,當佛法隱沒時,佛陀舍利沈入大海,化為如意寶,它在龍王腦中,有福報的人才能得到。一旦得到就用之不盡,對龍類也好、人類也好,能帶來無量無邊的利益。在初劫或人類具有福報時,如意寶就會出現於世,人們把它安置在勝幢的頂上,在其前面祈禱,如意寶即會賜予物質、財富、健康等一切暫時的所求。

“如意樹”,是天界中因天人福分所感現的妙樹,在極樂世界也有,三十三天也有。有些論典中說,初劫時因眾生福報現前,當時每個人一降生,就出現一棵如意樹,人們把樹果和樹味作為食物,樹葉作為衣服,這棵如意樹享之不盡、用之不完,實際上就是眾生的生存來源,而且也能滿足眾生所願。

如意寶與如意樹,雖無有分別心,不會認為“今天來了一個貧窮可憐的眾生,我一定要幫助他,滿他的願,否則我就名不符實了”,但眾生福報等因緣積聚時,可以圓滿祈求者的願望。同樣,圓滿正等覺果位的佛陀,決不會有能取所取的任何分別念,但由於在因地時發了殊勝的願,再加上眾生的福報成熟,這兩個因緣一聚合,就像陽光照耀世界時,蓮花自然開啟一樣,無分別心的諸佛也能現身利益眾生。如經云:“猶如陽光照,成熟蓮花啟,如是佛出世,成熟心得淨。”佛陀出世遇到有緣眾生,雖沒有分別念“我今天幫助這個人,明天幫助那個人”,但因緣聚合的話,眾生一定會得以清淨的。

所以我們應該知道,在佛陀面前祈禱,不管是佛在世也好、涅槃了也好,對每個眾生都可以幫助,降下饒益之雨,這個過程是任運而無絲毫勤作的。不像有些醫生,這邊來個病人、那邊來個病人,自己就手忙腳亂,“稍微你等一下、等一下,我馬上就來!”如果是這樣的話,阿彌陀佛早就忙得不可開交了,因為漢族人也祈禱他、藏族人也祈禱他,老年人也祈禱他、年輕人也祈禱他,這裡往生一個、那裡往生一個,他統統都要去管,是很辛苦的事情。

其實,佛陀利益眾生,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說明:虛空中有皎潔明月,只要地上有澄清的水器,月影就會在水器中映現。月亮沒有掉下來,水器也沒有到天上去,但因緣具足時,每個水器中都有一個完整無缺的月影。同理,佛陀的加持是周遍法界的,只要我們信心和善根具足,誰祈禱,誰就會獲得佛陀的不斷加被,佛陀用不著有什麼分別心。《入中論》也說:“此寂滅身無分別,如如意樹摩尼珠,眾生未空常利世,離戲論者始能見。”佛陀盡管已遠離能所二取,但就像如意寶和如意樹一樣,乃至輪迴未空之際,都可以在眾生面前顯現而度化。當然,這只有遠離戲論的聖者才能現見。比如說,得地菩薩沒有戲論,可以見到佛陀的報身;而我們有戲論的眾生,只能見到色身中的化身這一部分。

所以,佛陀不會有勤作,也不會有分別,但沒有分別並不代表不能利益眾生。《寶性論》云:“如如意寶無分別,無勤賜予所求物,能仁無勤應眾機,利他恆住三有中。”如意寶沒有分別念,但可無勤賜予一切所求,同樣,大慈大悲的能仁佛陀沒有勤作,但可根據眾生的不同根基在其面前示現,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寶性論》中還以帝釋天、天鼓、大地、虛空等九種比喻,說明了佛陀雖遠離分別,但度生事業永不間斷的事實。

因此,大家應該對此道理生起信心,明白佛陀雖安住法界中,但不管是阿彌陀佛還是釋迦牟尼佛,都不像我們人一樣,整天忙來忙去,由於因地時發了度化無量眾生的願,所以果地時可任運自成地利益眾生。

當然,眾生自己不祈禱、不靠近的話,佛陀也是無緣度化的。這裡我用一個比喻,雖然不太好聽,但意思比較貼切。比如說我們去機場,在衛生間中洗手時,手一靠近水龍頭,水就自然流出來,如果沒有靠近,一滴水也不會有。同樣,我們對佛陀祈禱的話,加持便會融入自己的心,而倘若沒有祈禱,甚至對佛生邪見,你的相續不可能得以成熟。

因此,我經常要求大家祈禱佛陀,佛陀與我們之間,是依靠傳承上師來連接的。在所有的傳承上師中,我自己認為應該多祈禱法王如意寶。法王的名稱中就有“如意寶”,他老人家也說過:“誰叫我如意寶的話,我能對他起到如意寶的作用。”所以,若常祈禱法王如意寶,一定會獲得智慧和悲心。

我經常這樣想:“我自己的根基、智慧、信心等都非常非常普通,有時能給成百上千個人說法,利益一部分人,完全是上師的加持。”我們學院也有很多出名的法師,都是唯一依靠上師加持而來的,如果沒有上師的加持,我們都是非常普通的人。

前年同學聚會時,我自己都能想起來,以前讀書的時候,很多人在智慧上、能力上都遠遠超過我,現在我有一分力量,全部來源於上師的加持。這種加持不管入於任何一個人的心,都可以具備利益眾生的能力,你可以寫很多書,也可以做很多事,這就是上師的加持。

前不久有些人說,自己要祈禱這個上師、祈禱那個上師,其中包括法王如意寶的一些弟子——堪布、活佛。我給他們提了一些建議:“這些上師只得了法王的一個部分加持,你如果真的要祈禱,還是多念一念《上師瑜伽》,祈禱法王如意寶比較好。祈禱法王如意寶的話,他是完整的祈禱對境。當然,我並不是說你上師是假的,但你上師可能只得了法王如意寶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加持,今天才有能力攝受你。你祈禱他的話,不如祈禱一切悲心、智慧及功德的來源。”

有些人可能想:“我又不是法王如意寶的傳承弟子,為什麼祈禱法王呢?”你用不著這樣分別,因為如意寶不會有任何執著,但你自己有執著的話,會把自己擱置於外。比如如意寶放在這裡,人、天人、阿修羅任何眾生只要到它面前去祈禱,就會獲得它所賜予的悉地。但如果你覺得如意寶是龍王的,我們人最好不要去,那你無疑給自己劃清了界線。

有些格魯派、覺囊派或者禪宗、淨土宗的人認為:“我不是學密宗的,我不是學寧瑪派的,聽說那個法王如意寶是寧瑪派的,我才不去祈禱他、學他的法。”這完全搞錯了。我們學習佛教,應該有個虔誠的祈禱,只有這樣,才能令上師和佛陀的智慧、加持融入心間,那個時候你修行也好,傳法也好,作弘法利生的事業也好,都會很方便。但如果沒有這種加持,就像世間的理論學家,只是懂一個教證,把這個牢牢記住心中,給別人講也是從腦海裡面出來的,這個沒有多大用處。西方人有種說法:“知識有兩種:一是從心裡冒出來的,這個有價值;一是腦子強記下來的,即便你在人前講得天花亂墜,利益也不是很大。”因此,只有用心來溝通,才能對眾生有利益。

我們這裡有這麼多的法師,外面聽《入行論》的也有很多了不起的居士,你們以後在弘法利生的過程中,祈禱非常重要。一旦通過祈禱,令上師的加持融入心,就算你是個業力深重的平凡人,也決定能在修行或弘法利生方面超越很多與你同等的人。

這個問題十分重要。大家不要認為佛陀涅槃了,上師涅槃了,再怎麼祈禱,上師諸佛也聽不到、看不到。這是我們的一個邪見。要知道,你什麼時候祈禱,佛菩薩、上師們什麼時候就在你面前,只要以恭敬心來祈禱,你自己有什麼樣的希求,都可以滿願的。(假如你特別難看,那也可以求:“上師如意寶,我這一輩子可能沒辦法了,但下一輩子,您一定要讓我長得很好看。不然很多人看見我都不舒服,我自己照鏡子也很難過——”)

癸二、作者雖滅然有作用:

如人修鵬塔,塔成彼人逝。
雖逝經久遠,滅毒用猶存。

有些人又問:“佛陀在因地時有分別心,發誓要利益眾生,這是不錯。但如今佛陀已融入法界,滅除了一切分別戲論,那往昔誓願現在又怎能實現呢?”

比如說釋迦牟尼佛因地時發願度化無量眾生,當時有一顆非常誠懇的心,這在《廣傳》中也看得出來,縱然它變成旁生,也時時不忘利益眾生,這種發心相當切,除此以外並無其他想法。但後來獲得佛果時,按照大乘經典的說法,佛遠離能所二取,息滅了我與我所的執著,對自他的分別、想利益眾生的心早已滅盡,如前所云:“由心滅故唯身證。”心滅了才獲得這種清淨身,這樣一來,眾生怎麼可能還得到饒益呢?

答言:無有此種過失。盡管佛陀想利益眾生的心已經泯滅,但由於因地時勤作的功用力所致,現在仍可以利益眾生。打個比方說,從前有一個人,見許多眾生罹患風濕等龍病 ,於是通過儀軌和咒語修持大鵬法。修成之後,為利後世眾生,他以咒語和儀軌加持石堆、木塊等材料,砌成一座大鵬塔,並發願讓每一個見聞接觸或轉繞禮拜此塔的人消除龍病折磨。(就像我們學院的壇城佛塔,上師如意寶說過,心臟病、食道癌等患者,依靠上師和僧眾加持,轉繞壇城即可得以痊愈。現在很多人也親身驗證了這一點。)他在世時,千千萬萬的人依鵬塔息滅了病苦,而在他去世後,雖然歷經了千百年的漫漫歲月,但此塔仍能滅除諸毒病,眾人也依之而解除了苦痛。

據說,這座大鵬塔在尼泊爾境內。法王如意寶1990年去印度時,我看過一個尼泊爾的歷史,上面說有這座塔。打聽當地人,他們都說有這個塔,但到底是原來的塔,還是在遺址上再起的新塔?大家都不知道。很多人說凡是有病的人到那裡去朝拜,都非常靈。當時上師如意寶的妹妹阿里美珠,她的膝關節因風濕病比較痛,法王引用了《入行論》這一段,說應該到那裡去朝拜。當我們四處聯繫準備去時,才知道那裡交通不方便,塔在很高的山頂上,由於時間比較急,最終也沒有去得成。

後來我問了很多人,包括在尼泊爾居住的有些道友,去過那裡沒有?它在哪個地方?但他們都沒有去。我們去的時候,尼泊爾很多人說有這個塔,但現在到底有沒有?我也不是特別清楚。總而言之,確實有這個說法,大鵬塔沒有分別念,造塔者也早已辭世,不可能有利他的想法,但是因緣聚合後,大鵬塔利益眾人的能力仍然不息,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

一些妙藥、咒語,其實也有這個能力,雖然沒有分別念,但依靠它們的力量,能夠遣除身心痛苦。同樣,佛陀、菩薩、上師沒有分別念照樣能利益眾生。有些人供養上師時,一直在旁邊叮嚀:“上師啊,您一定要知道,這錢是我供養的,千萬不要搞錯!搞錯了的話,您到時不給我加持了。”他供養的錢也全部攤開,好像打牌一樣擱著,害怕合在一起上師不知道。其實上師不一定有這個分別念:“哦,這是500塊錢,我要給你500塊錢的加持,而不是5毛錢的加持!”

但現在很多人不明白,覺得佛陀如果沒有分別念,就像無心物一樣,那在佛前乞求“我身體不好,請賜給我健康,遣除病障”,根本得不到加持。這種想法是不合理的。佛陀因地時已發下宏大誓願,只要我們祈求就會滿願,剛才的比喻也說明了這個問題。

隨修菩提行,圓成正覺塔,
菩薩雖入滅,能成眾利益。

同樣,修持六度萬行的大乘菩薩,為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行持布施、持戒等大乘法,那個時候是有分別念,就像《入行論.回向品》所言,沒有衣服的眾生,我願變成衣服來幫助他;沒有飲食的眾生,我願化作飲食來幫助他……但菩薩趣入不住涅槃之後,能取所取全部消失,煩惱障與所知障全部滅盡,盡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全部現前,成為了眾生怙主的正覺塔。此時他雖沒有分別心,但仍能成辦一切他利,在其面前祈禱的話,什麼樣的祈禱,滿什麼樣的願,賜給什麼樣的悉地。

《入中論》中有一個比喻說:譬如陶師在做瓶子之前,首先要極力勤作地搖轉機輪,力足之時,就不需搖動而機輪自然旋轉。同理,“如是佛陀法性身,現前雖無功用力,由眾生善與願力,事業恆轉不思議”。佛陀的法性身現前時,雖然沒有菩薩地或凡夫地時的發心,但眾生的善願與菩薩的大願一旦結合,佛陀利生事業永不間斷、恆轉不息,不可思議地饒益有情。《現觀莊嚴論》中也講了佛陀事業的三個特點——常有、周遍、任運自成。

因此,在佛前祈禱的利益不可思議,祈禱的結果雖不一定立竿見影,但決定會有殊勝的力量來觸動你的發心,並且不斷鞏固增上。這一點,大家務必要有信心。懂得佛理、聞思過佛法的人,完全能明白佛陀與眾生之間的奧妙因緣。如果不懂這一點,認為佛像只不過是紙上畫的、寺院裡的塑像只不過是建築物而已,以這樣的心態來求悉地,必定徒勞無獲。密宗有一種說法是:“若把上師看作一般人,那你的悉地只有在狗面前獲得。”以諷刺的語氣說明了觀清淨心的重要性。

其實這就像電腦、物理、化學等知識,只有專業人才懂,非專業人再怎麼會說,也不可能懂它的功能和原理。同樣,我們佛教的專業人士,完全明白眾生與佛之間的緣起力,外人對此恐怕不懂,但不懂也千萬不要輕易去誹謗。

癸三、雖無心然能生福:

供養無心物,云何能得果?
供奉今昔佛,經說福等故。

小乘行人說:“佛陀若無接受供養的心,供佛怎麼會有福德呢?如果有供養、有收取之心,佛陀才可能回報你的供養,然而按汝宗所許,佛陀的一切執著分別消於法界,去供養怎麼會獲得福德呢?沒有心的佛陀,就相當於無心物,我們用多少金銀財寶去供養石頭、瓶子或一座山,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佛陀豈不也是如此?”

中觀宗答道:那不一定。如果無心就得不到利益,供養舍利就不應該有功德了,但佛陀在《繞塔功德經》中云:“若人清淨心,供養住世佛,滅後之遺塔,功德無差別。”以清淨心供養住世佛,或者以清淨心供養佛涅槃後的舍利塔,這兩個功德完全等同。《層花經》中也說:“今日供養我,未來供舍利,功德果報等。”

所以,沒有心並不一定得不到功德,對境若是佛舍利、佛像,供養的功德不可思議。《波斯匿王請問經》中說:“不論對佛塔或佛像,作頂禮以額頭觸碰,是人將成為寶器,受到諸天神與眾人尊敬。”

我們這裡有幾個道友,前段時間放假回去,別人供養一點路費、生活費,怎麼都不敢接受:“這是人民幣啊,不行不行!上師,別人供養我錢啦,我可不可以供養您?我好害怕哦!”馬上拿去放生,自己不敢吃。但如果你對佛法有信心,在沒有接受供養之前,先用頭碰一碰佛塔或佛像,應該是可以接受的。這也是個竅訣。(眾笑)

好多人剛出家時,對因果非常謹慎,但出家多年後,若還能保持這種心態,那我會非常隨喜。我以前的時候,別人供養十塊錢,我都不敢接受,供養一塊錢,我就很害怕,給他念了很多咒語。但現在,肆無忌憚地摧毀因果,這個倒也沒有,但心態還是改變了很多。我們重視因果非常非常重要,但也不能太極端了,你穿著出家人的衣服,卻一點供養也不接受,那吃什麼、穿什麼啊?

不管怎麼樣,對佛塔佛像接觸、供養、頂禮的話,這個功德非常大,自己的身體也成了寶器。以前我講過“依靠一泥像,三人得成佛”,依靠一尊小佛像,三個人都獲得了成就解脫。尤其是遇到裝有舍利的佛塔,如五臺山大白塔、彭縣龍興舍利塔等時,應想到供養它的功德與供養住世佛的功德等同,在其面前祈禱發願很重要。

即便不是舍利塔,只要形狀是佛塔,見到後也應該馬上摘帽。在藏地,人們看見佛像、佛塔或出家人時非常恭敬,馬上把帽子摘下來。但我看到極個別的寺院中,有些人戴著帽子頂禮,帽子也特別大,這樣不是很好。也許漢地很多地方不太懂,但以後還是應該改過來,以恭敬心作承事的話,這個功德不可思議。

當然,即使沒有恭敬心,以無記心也能得到利益。從前有一座佛塔,這個佛塔很古老,有許多裂縫。這附近有一隻豬,有一次下大雨,豬就在淤泥裡滾來滾去,全身沾滿了泥巴。不久,太陽出來了,豬身上的泥巴乾了之後就卡在身上,它覺得特別癢,東看西瞧看到一個塔,於是很高興,就走到塔邊,身體蹭著這個佛塔,要把泥巴蹭掉。它蹭來蹭去,身上的泥巴正好補上了佛塔的裂縫。以這個功德,這只豬死後轉生天界,後來逐漸成佛。(我們看見佛塔時,肯定比這只豬強。我們會故意轉繞幾圈,看見有裂縫,有條件的話也會把它補上,這樣的功德應該更大。)

因此,佛陀、佛像雖沒有分別心,但仍可以利益眾生。按照月稱論師和寂天論師的觀點,佛位時沒有能取所取的智慧,但有沒有能取所取的自然本智,這種自然本智能直接或間接利益無量眾生。所以我們平時到寺院中,見到金燦燦的佛像或唐卡時,一定要合十,內心祈禱:“暫時讓我身體好、心情快樂,即生中修法不要有違緣,究竟令我生生世世利益無邊眾生。”

現在漢地很多人都會發願,我看了以後很高興,即便是個普普通通的居士,去寺院也知道發菩提心,發願利益眾生。這個願真的很難得、很珍貴。以前他們總是希望家庭和合、賺錢買一輛車……但現在知道了,在短暫的人生中得到這些沒有意義。所以,懂佛教與不懂佛教還是有差別,懂佛教的人,做什麼事情都很有價值。

供以真俗心,經說皆獲福,
如供實有佛,能得果報然。

小乘行人認為,以實有的供品,供養實有的佛陀,最後得到實有的功德。而大乘中觀宗認為,以幻化的心,供養幻化的佛,最終得到幻化的果。盡管二者所許有所不同,但供佛能得福果這一點,是沒有分歧的,均有可靠經典作為依據。

漢傳佛教的藕益大師說:“以如幻根,緣如幻佛,滅如幻罪,生如幻福。”《大圓滿虛幻休息》中也說,所供對境是幻化的,供養者是幻化的,供品與功德也是幻化的,這樣的幻化,在幻化的世間中可以成立。最後的結果,誠如《圓覺經》所云:“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所有的幻都滅了,覺心才真正圓滿,這種覺心不可動搖,即是如來正等覺果。但在此之前,還是應當積如幻的資糧。

我非常希望大家,不要口口聲聲說“我是禪宗的,參得很不錯,兩三天不吃不喝還如如不動”,這個不是很關鍵;藏傳佛教一些修密宗的人,整天看明點、看什麼,連一個咒語都不念,這樣也不好。前段時間,我要求舉辦“念佛法會”,供養十方諸佛菩薩,這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盡快聯繫自己的親朋好友,讓他們在沒死之前,最好能夠念一遍。麥彭仁波切的《佛菩薩名號寶珠鬘》,我看了以後非常非常激動,覺得每一個佛號的功德都那麼大,很多人若沒有看到就死了、沒有聽到就死了,真的太可惜了。所以這個法本,大家應當盡量弘揚。

雖然佛陀是幻化的,我們也是幻化的,但幻化中要滅除幻化的罪。畢竟我們造了許多幻化的惡業,這些惡業沒有滅除的話,今後在幻化的地獄裡,定當感受無量時日的幻化痛苦,就像在噩夢中感受痛苦一樣。因此,地獄雖然是一場夢,可是夢沒有醒來之前,痛苦依然不會消失。但願眾生不要做這樣的夢,一定要依靠佛的加被與自己的善心,獲得解脫的希望。

所以從今年開始,我要求大家念佛。每個佛號的功德,我不用在這裡囉嗦,麥彭仁波切引經據典講得非常清楚。如果你一點也不信,那就不是佛教徒了。非佛教徒的話,對很多道理不承認,這個我們也沒辦法。就像量子力學所研究的東西,外行人覺得都是假的,但沒有必要跟他辯駁。同樣,非佛教徒對佛經中所講的念經、供佛、觀修的功德,一點也不承認,當然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皈入佛門,佛陀時代也沒有這種要求,可是我們要盡可能將佛法如意寶在很多人的心裡澆灌,這一點相當重要。

我有時候看見一些人,地位很高,是國家級的領導,很多人都很羨慕,但由於內心沒有佛法理念,生活得特別苦惱;有些人十分有錢,世間的有漏財產非常充足,但由於沒有佛法的滋潤,日日夜夜很痛苦;有些人長得非常漂亮,像天人一樣,尤其是醜陋的人看了以後,覺得他肯定很快樂,但由於沒有佛法的甘露妙藥,整日特別懊喪,有很多傷心事……相反,有些人沒有地位、沒有財產、沒有其他福報,但內心中有了佛法如意寶,所以過得非常快樂。

藏族有些老年人,他們老了以後,有一顆虔誠的信心,每天拿著轉經輪念佛,住在哪裡都特別開心。而我們爐霍附近一個地方,雖然是藏族,但以前受外道影響,現在不是很信佛教。我每次坐車路過那裡,看到那些老年人坐在木頭上,一直等死,特別可憐。真的,內心中沒有佛法的話,老年人特別孤獨,活得也很無聊,年輕人就更不用說了。

對於這些人,依靠講道理若能說服,那是最好的;如果他們實在不聽,也可以用一些方便方法來引導。當然,讓他證悟離戲大中觀,可能有一定的困難,但是放一個佛像,讓他在佛像前供一朵花、一盞燈、一支香,一天磕一個頭,一天不行的話,一年磕一個頭,那也是非常不錯的。希望大家對佛陀有顆虔誠的信心,這樣,獲得人身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