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論釋•善說海》講記

第九品 智慧

無著菩薩著 索達吉堪布譯講


第一百六十二節課

思考題

  1. 小乘聲聞具體分哪幾種?本論中作者破斥的是哪一種?為什麼這樣說?小乘真的不承認空性嗎?請說明理由。
  2. 名詞解釋:四諦十六行相 四部阿含
  3. 請引用教證說明,沒有般若空慧就不能證得三乘菩提。對於空性法門的修學,你今後有何打算?
  4. 小乘宗不承認大乘經典為佛語,對此,中觀宗是怎麼樣辯駁的?請一一說明。
  5. 現在經常有些人,開口閉口就是“邪師”、“惡知識”,整天把講經說法的法師當作攻擊對象,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如果你周圍有這樣的人,你打算如何引導他們?
  6. 你怎麼看待佛教中的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什麼問題?為什麼?
  7. 請舉例說明,世間偉人是如何讚歎佛教的?知道這些以後,你有哪些感想?對於蔑視、誹謗佛教的人,你打算怎麼樣幫助他們?

前面已經講完了“了知世俗如幻而修道”,今天開始講“了知勝義空性而修道”。

辛二(了知勝義空性而修道)分二:① 辯諍;② 答辯。

壬一、辯諍:

見諦則解脫,何需見空性?

這是小乘與大乘之間的辯論。現在的南傳佛教屬於小乘,小乘聲聞宗有各種分類,比如1)幻化聲聞:諸佛菩薩化現為聲聞形象;2)大菩提聲聞:佛陀在有關經典中授記的聲聞,如舍利子、目犍連等;3)一邊寂滅聲聞:趨入寂滅涅槃的無餘阿羅漢;4)增上慢聲聞:自稱已證悟了聖者果位,但實際上並未現見真諦,只是自己的傲慢心而已。

此處作者辯駁的對象,就是增上慢聲聞。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小乘宗都毀謗大乘,佛陀在世的時候,也有許多預流果、一來果、無來果、阿羅漢果的小乘聖者,接受般若空性,聽受過大乘教法。在小乘宗中,唯有增上慢聲聞對大乘有看法,他們認為,現見四諦十六行相的真理,即可斷除障礙而獲得解脫,並不需要修持諸法無自性的空性。

關於四諦十六行相,是指苦、集、滅、道四諦中,每一諦各有四種行相——苦諦有無常、苦、空、無我四相,集諦有因、集、生、緣四相,滅諦有滅、靜、妙、離四相,道諦有道、如、修、出四相,總共有十六種行相。個別小乘宗認為,只要證悟了這十六種行相,便可解脫三界、出離輪迴,用不著現見大乘所講的法無我空性。

其實,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十六種行相中的“空”相與“無我”相,就屬於大乘所講的空性。但小乘宗並未覺察到這一點,因此對大乘信士開始辯論。

下面對他們進行回答。

壬二(答辯)分三:① 以教略說;② 以辯答廣說;③ 攝共同之義。

癸一、以教略說:

般若經中說:無慧無菩提。

中觀宗回駁:你們的說法不合理。如果沒有證悟空性,根本不可能得到解脫。在大乘《般若經》——《大般若經》十萬頌、《中般若經》二萬五千頌、《小般若經》八千頌,還有《般若攝頌》、《心經》等中都說明了,凡是獲得聖者果位者,必須要證悟空性,除了空性之外,不可能有其他斷煩惱、證菩提的方法。

《般若攝頌》云:“誰求聲聞獨覺果,乃至法王如來果,必依般若法忍得,離此恆時不可得。”不管你是求聲聞果、緣覺果,還是法王如來的果位,都必須依靠般若空性,斷除對相狀的執著。佛經云:“凡執實有相者,皆無三菩提之解脫。”彌勒菩薩在《現觀莊嚴論》中也說:“具為聲緣菩薩佛,四聖眾母我敬禮。”聲聞、緣覺、菩薩、佛陀四聖的真正來源,就是般若佛母,因此彌勒菩薩在造論之前,恭恭敬敬地頂禮空性智慧。

頌詞中的“慧”,指空性智慧,或者叫般若波羅蜜多。頌詞中的“菩提”,從廣義上講,包括聲聞、緣覺、菩薩、佛。因此,沒有般若空慧,就不能證得三乘菩提。

這一點,大家務必要記住。現在有些人認為聞思空性是多餘的,想解脫可通過其他方法。有些聲聞宗說“見真諦即解脫,何需見空性”,有些密咒師說“見大圓滿即解脫,何需修空性”,有些淨土宗的人說“念佛即解脫,何需見空性”,有些禪宗的人說“參禪即解脫,何需見空性”……但是依據佛陀的教義,要想真正得到解脫,一定不能離開般若空性。

當然,證悟空性是因人而異的。極利根者,如六祖禪師或印度、藏地的個別大成就者,依靠上師的表示,馬上即可明心見性。而我們一般根基的人,必須要遵循道次第,依靠聞思修行而獲得證悟。

空性是真正的甘露法,佛陀所宣說的一切妙法當中,最精華的部分就是空性法門。因此,我們今生遇到和聽聞空性法門,是千百萬劫難以得到的緣分,為了聽受這樣的法門,粉身碎骨、付出一切也是值得的。我自己每次傳講或聽聞這些大乘殊勝佛法,都是法喜充滿,有無比的歡喜心。希望大家也一定要在這方面多下工夫,作為出家人,除了聞思修行、弘揚佛法以外,應把全部精力用於這方面;作為在家人,雖然時時聽受佛法有一定困難,但依靠上師三寶的加持,還是應該精進修持。

我在漢地遇到了很多老菩薩,六七十歲了,從《入行論》開講到現在,將近160多堂課,一節課也沒有落,甚至有些人坐兩三個小時的公交車去聽課,一直沒有斷過傳承。聽到這些之後,我打從心底裡高興,就算自己辛苦一點、累一點也值得。你們對佛法和這個法本怎麼樣重視,就會得到怎麼樣的加持和利益。如果認為“這只是一本書,這只是電視上的東西,誰都能看、誰都能聽”,以無所謂的態度來對待,那你的結果也是無所得。

過去的高僧大德為了求法,付出了一切的一切,有了這種希求的精神,最終才能證得無上境界。倘若沒有認識到佛法的殊勝性,只是當作一般的知識,那就非常可惜了。誠如彌勒菩薩在《經莊嚴論》中所言:“譬如見珍寶,不別則不愛,如是聞妙法,不覺亦不喜。”雖然見到珊瑚、如意寶等無價之寶,但不識寶者無動於衷,覺得只是一塊石頭,同樣,雖然聽聞到大乘妙法,但不了解佛法殊勝者,也生不起愛重之心。

我認識一個居士,多年來他一直為學院發心,發心也非常殊勝,每當我們出一本新書,他就喜形於色,那種歡喜心真的難以描述。如果我們對佛法也有如是信心,就會得到不可言說的利益。

現在科學非常發達,法本、光碟等學佛因緣很方便,但在琳瑯滿目的產品中,真正找到最珍貴的無上至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你認不清楚的話,後果可能令人堪憂。大乘佛法歸納起來,其實就是空性法門,通過它的威力和加持,人人皆可得到不可思議的證悟,因此一定要歡喜般若空性。

當然,剛開始的時候,有些人剛從地獄、餓鬼、旁生中“畢業”出來,聽到空性法門有點害怕、畏懼。這個時候,一定要多念金剛薩埵心咒,好好地懺悔,盡量調整自相續,然後再去聞受空性法門。我們學院正準備講《入中論》、《中論》,很多人都有聽受大乘空性的機會,這個福報相當大。世間人覺得擁有轎車、別墅很成功,但我卻認為能夠聞受大乘佛法,才是難之又難的福分,大家務必要珍惜!

癸二(以辯答廣說)分三:① 不成立之諍辯;② 大乘教典成立佛說;③ 修持勝義正道。

子一、不成立之諍辯:

聲聞有幻化、大菩提、一邊寂滅與增上慢四種。其中最後增上慢聲聞,沒有現見真諦而過於耽著自己的宗派,他們說:大乘不是佛說,因此不成立是可信的聖教。

子二(大乘教典成立佛說)分二:① 反詰;② 破彼回答。

丑一、反詰:

大乘若不成,汝教云何成?

小乘宗說:“我們不承認大乘經典為佛語,你們又何必引用大乘《般若經》的教證呢?”

大家都知道,當年龍猛菩薩從龍宮裡取出《般若經》等大乘經典,並在人間弘揚,一些小乘根器者聽到諸法無自性的法義,驚恐萬分,說“魔加持的龍猛比丘在弘揚魔法”,各種謠言四處傳播。因此,小乘宗認為大乘空性法門不是佛說,弘揚大乘法者,他們也認為不是聖者。在這種情況下,引用大乘教證來說服小乘,他們是不承認的。

中觀宗反問:大乘《般若經》等如果不成立為佛說,你們的《阿含經》、《毗奈耶經》等小乘經典,又怎麼成立是佛說呢?

在辯論的過程中,必須要舉一些真實理由,否則像吵架一樣沒有必要。關於這個問題,彌勒菩薩在《經莊嚴論》中,專門講了一品“安立大乘經為佛所宣說”,對大小乘之間的辯論講得非常細緻,有興趣者不妨參閱。

丑二(破彼回答)分二:① 破教之理由;② 破佛說之理由。

寅一(破教之理由)分二:① 破是教之理由;② 破非教之理由。

卯一、破是教之理由:

二皆許此故。汝初亦不許。
何緣信彼典,大乘亦復然,
二許若成真,吠陀亦成真。

小乘宗回答:“我們完全可以成立小乘經典是佛語。因為對《四部阿含》 、《四部毗奈耶》、《百業經》等小乘經典,你我兩宗均承認它為佛說。”

中觀宗駁斥:你們認為共同承認即成立為佛語,不共同承認,就不能成立,那麼你尚未信奉佛法之前,比如在入胎、住胎、呱呱落地時,絕對不會有這些承認,那時是不是不能成立小乘經教為佛語呢?因為當時沒有你我兩宗共同承認之故。

小乘宗又辯駁:“初生之時雖不能成立小乘經教為佛說,但我們有可信任的傳承上師,佛陀、迦葉、阿難、草衣、近藏、大三千等,一代代口耳相傳,不斷法脈到現在,因此可以確認是佛說。”

中觀宗回答:你們成立的依據和理由,同樣適用於大乘,因為大乘也有未曾間斷的傳承。釋迦牟尼佛在二轉輪時,於印度靈鷲山給菩薩眾為主的眷屬宣說了空性法門,由彌勒菩薩、文殊菩薩等結集,一代代傳至龍樹菩薩、無著菩薩、月稱、聖天,一直傳到現在。這些歷史絕對可靠,因此,我們也堅信大乘教法為佛語。

還有一點是,你們說二者承許即為佛語,所謂的“二者”,是內道中的二者,還是任意二者?如果是內教中的二者,那麼承認大乘者,肯定有兩個人以上;如果是任意二者,那信奉外道的人有成千上萬,豈不是要成立吠陀 也是真理?不僅僅是四吠陀,還有順世外道、大自在天派,甚至現在的“*輪功”,學習它們論典的人也特別多,是不是它們也要成為佛語?因此,真理並不是人多承認就可以了。

小乘聲聞宗對大乘不承認,其實沒有正當的理由,只不過是他們的一種偏執。由於缺乏善知識的引導,沒有學習大乘佛法的機會,再加上信心和根基比較低劣、實有的執著比較強,所以,他們肆無忌憚地對大乘佛法信口開河。

現在這種可憐的人也比較多,有些國家的小乘行人,明知自己的宗派不究竟,但不願意正視它的不足,甚至有些人一味地狹隘、偏激,口口聲聲說大乘不合理。《喜馬拉雅大成就者的故事》中就有一個小乘誹謗大乘的故事:古時候,在菩提迦耶住了一位比丘,喜歡穿小乘的僧袍,到處誹謗大乘僧人及其教義。他認為大乘佛法本尊太多、咒語太複雜,不正統,是歪門邪道,只要有人肯聽,他都不懼於指責。

有一天,尼連禪河暴漲,急流沖走了這個比丘。他在水裡奮力掙扎,突然一個意外的念頭閃現──大乘眾菩薩本尊中有一尊叫度母,以救度沈溺眾生而馳名。在洪流中他像一根木頭被沖來沖去,絕望之中,他忍不住開始哭喊:“度母啊,救救我吧!”

他漸漸感到快不行了,那濕透的僧袍不但不能幫他浮起來,反而成了他的累贅。突然,一尊檀香木雕刻的巨大度母像飄到他身邊。他依稀記得以前在菩提迦耶主廟的庭院外圍走廊上看到過這尊度母像,他還經常公開地罵它。

度母像開口對他說:“比丘啊!你一直不斷地在散布謠言誹謗我的名聲,同時還造謠中傷其他的本尊,現在你卻像念咒語一樣,一遍又一遍地呼喚我的名字,這是佛弟子應有的行為嗎?”然後佛像閉口,開始飄離這快溺水的比丘。

從那件曾令他深感驕傲而今卻笨拙、濕透的僧袍中滑脫出去,他奮力追逐聖救度母。經過許多小時後,他終於被沖上岸,當人們發現時,他赤裸昏迷在岸邊泥沙之中,手中還抱著那尊度母像。不消說,從此以後,他成為度母最熱切的弟子,天天祈禱度母,發誓不再毀謗且勵力弘揚大乘佛法,並助眾生從苦海中解脫。

可見,對大乘不可隨意輕視、誹謗。漢地有些佛教徒,動輒就毀謗大乘佛法、密宗,說這個不合理、那個不合理,這種行為非常可怕。希望大家以後不要誹謗任何人,有必要的時候,你可以跟別人辯論,說一些正當的過失,但不要開口閉口就是“邪師”、“惡知識”,整天把講經說法的法師當作攻擊對象。盡管個別法師的說法顯現上有些不合理,比如“我們要經常打掃房間,噴藥殺蟲”、“蟑螂可以殺,它是人們的公敵”……這完全違背佛教的教義,但也不敢說他就是邪師,駁斥這些觀點一定要謹慎。

當然,即使你毀謗大乘佛法,依靠大乘菩薩的發願,最終也可獲得解脫,文殊菩薩十大願中就說:“若有眾生毀謗於我,瞋恚於我,刑害殺我……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盡管如此,但最好還是不要誹謗任何上師、任何法本。畢竟善知識的顯現不可思議,有些顯現為婆羅門,有些甚至顯現為妓女、屠夫。假如這個人確實對佛法有害,那不得不點名駁斥,但駁斥的時候,一定要具足正知正念,否則隨隨便便謾罵別人,最終就會像那個小乘比丘一樣,原來是天天毀謗度母,後來變成天天祈禱度母。

其實,祈禱度母真的非常好。我小時候放犛牛時,每天都背誦《二十一度母讚》,我有一尊小小的度母像,終生戴在身上,對遣除違緣起到很大的作用。包括我在讀書時,當時宗教沒有開放,老師或同學發現你在學佛的話,簡直大逆不道,肯定會被開除,但由於度母的加持,我在學校裡念佛學佛一直沒有間斷。如果你們不能念二十一度母的儀軌,那可以念度母心咒——“嗡達列都達列都列梭哈”,如此可遣除一生中修行的違緣。

末法時代,有些人很想當一個成功的修行人,但有時候心裡起各種煩惱,有時候外面出現各種違緣,所以依靠一些本尊很重要。我們藏傳佛教確實如那個比丘所言,本尊也多,咒語也多,但這是很好的,畢竟眾生的根基各不相同,千篇一律用一個佛號來解決,還是有一定的困難。

除了佛教以外,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地也崇尚許多本尊,但他們算是一種外道。以前法王去印度時,印度有一個城市,家家戶戶都有很多塑像,尤其是檀香木的本尊像,外道的、內道的,什麼樣都有,有時候你也分不清楚。他們供奉的神特別多,地神、土神、火神、天神、樹神、海神、湖神,聽說隨著新事物的發展,還出現了摩托車神、轎車神……當然,這也沒什麼不可以的,地有地神、身有身神、樹有樹神的話,摩托車也可以有摩托車神。但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信奉大乘本尊,行持善法,這是非常快樂的事!

卯二、破非教之理由:

小諍大乘故。外道於阿含,
自他於他教,有諍悉應捨。

小乘宗認為:“小乘經典完全符合三藏教義,無有是否佛說之諍。而大乘卻有如是爭論,有爭論的話,大乘經典肯定不是佛說。”

中觀宗回答:如果說有爭論就不能成立為佛語,那麼外道對小乘《阿含經》等也不承認,經常與內道有一些爭辯。比如在無常方面,佛教承認三法印,認為萬法無常,而外道認為世間是常有的,是大自在天或上帝所造,在無我、空性等方面,也有各種辯論。而且小乘聲聞十八部之間,在見、修、行、果方面有許多分歧,也有相互否認對方的爭議。假如有諍即非佛語,你們豈不是也不能成立為佛語嗎?

大家要知道,佛教中的一些辯論,如果不是為了斷除貪瞋,而是因為好奇而爭論,這是不合理的;倘若是為了揭示真理、消除懷疑,這種辯論值得提倡。有諍即非佛語,這種說法並不正確。現在有些人在學佛的過程中,別人稍微提出一點疑問、辯論,就把人家打入外道的行列,覺得他對佛教沒有信心,其實這是沒有認真思維的過患。

在我們佛學院或印度高級佛學院,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辯論,這種現象十分正常。但在辯論的時候,上師如意寶曾再三提醒,千萬千萬不要說“某某大德講錯了”、“某某高僧很愚癡”,以這樣的口氣來誹謗智者。前段時間,網上有個居士說,無垢光尊者如何如何不懂阿賴耶,我聽到之後非常不高興,於是跟那個居士聯繫、交談,他後來說自己可能不是那個本意。像無垢光尊者等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大家應該恭敬有加,在辯論的過程中千萬不要有絲毫的誹謗或者不恭敬。因為在他們面前,我們只是區區小人,非常不值得一提,他們的智慧完全通達萬法真理,而我們相當於幼兒園的稚童,憑我們的智慧對這些祖師進行辯駁,是非常荒唐可笑的!

當然,不管是大乘、小乘哪個宗派,辯論是還有必要,月稱論師云:“論中觀察非好諍,為解脫故顯真理,若有解釋真實義,他宗破壞亦無咎。”龍猛菩薩在中觀論典中揭示的觀察法性之理,並不是喜歡爭論,而是為令有緣者獲得解脫,從而闡明一些真理。因為很多真理隱藏在我們心裡或者法本中,不通過辯論就無法了知,如果能解釋明了最究竟的實相,縱然遮破別人的觀點,我們也不會有過失。在這種情況下,辯論是合理的,除此以外,語無倫次地誹謗高僧大德、經典論典,其結果將會非常可怕。

現在打開一些網站、書本,常常會看到有些人說話對佛教不負責,對自己也不負責,隨隨便便講別人過失,一點教證理證都沒有,甚至有些教理是斷章取義,這種辯論在我們藏傳佛教是沒有的。個別法師和居士沒有經過長期聞思,自己也摸不著佛教的真理到底在何處,一開口就像老太太吵架一樣,說來說去、破口罵人,真的非常可憐。大家不要依靠佛法來造惡業,最終墮入地獄。空性法理是涅槃不二法門,依靠它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聖天論師說:“空無我妙理,諸佛真境界,能壞眾惡見,涅槃不二門。”無我空性的法門,如同如意寶一樣,十方諸佛皆依之而證得聖果,可是有些人根本不知道這一點,隨隨便便就信口開河,這是不合理的。

因此,佛教徒一定要學習因明和中觀。現在有些人只喜歡簡單的因果法門,甚深的空性中觀理,一點也不懂,對空性的推理完全是陌生的,看到一個生詞就依文解義,然後開始大肆毀謗。其實,因明中的辯論,並不是人人都能通達的,佛教也不是隨便就能破得了的。多年以來,我們絞盡腦汁學習佛法,確實感到佛陀的智慧無與倫比,任何一個名人也無法否認。這一點,並不是我們自讚毀他,世界上了不起的科學家、文學家,也是異口同聲地讚不絕口,不像某些孤陋寡聞的人,始終認為科學很了不起,覺得佛教是消極的教條主義。

國父孫中山說過:“佛教是哲學之母。”20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家、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的羅素,在考察了各種宗教後說:“世界上所有宗教中,我所贊成的是佛教。”(現在口口聲聲誹謗佛教的人,不要說是獲得諾貝爾獎,就連小學“三好學生”,可能也沒有得過,這種人真的沒有權利誹謗佛教。)自然科學家尤智表說:“佛教是非常殊勝的一個科學。”著名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魯迅先生,在看了《瑜伽師地論》和《賢愚經》之後,對佛的智慧感嘆不已,他說:“釋迦牟尼真是偉大的聖哲,我平常對人生有許多難於解決的問題,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啟示了。”(其實,魯迅先生對佛教了解得不多,他只看了講小乘因果公案的《賢愚經》等幾部教典,就讚歎不已,如果得受《大藏經》的傳承,再學五部大論的話,更會佩服得五體投地。開玩笑!)

現在有些世間人,讀一個大學、得一點世間文憑,就對佛教蔑視不已,這種行為極其幼稚。佛教並非像西方有些宗教一樣,依靠教會的勢力或沒有道理的愚癡之舉來壓迫世人,佛陀的道理是通過辯論來驗證的,如果不能以理服人,不能解除世人的疑惑,那就是佛教的過失。但自古以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種現象從來也沒有。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工作者,意識到佛教理論相當深奧,他們經常通過各種方式與有創新意識、具遠見智慧的高僧大德交談,以發現宇宙人生的真理。尤其是前後世、業因果的許多奧妙,他們在實驗室中根本無法發現,但依靠不可思議的佛教教義,逐漸也能水落石出。

你們以前可能也受過唯物論、無神論的教育,然而不加辨別地人云亦云,這是非常不合理的。如果你通達了佛教真理,就有一種取捨能力,不會像牆頭蘆葦一樣隨他轉,遇到任何外境也不會動搖。所以,對佛教的信心、不退轉的見解至關重要,假如每天腦子裡有亂七八糟的信息不斷進來,自己的理智被紛繁複雜的外境奪走,剩下的全是邪知邪見,那活在人間也沒有實在意義。因此,大家應該把佛教純潔、殊勝的智慧印入腦海,胡思亂想、雜亂的知識盡量排除,重新過一個清淨、安寧、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