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論釋•善說海》講記

第九品 智慧

無著菩薩著 索達吉堪布譯講


第一百七十四節課

思考題

  1. 實有執著的對治是什麼?它依靠什麼方法而產生?為什麼說聞法的功德非常大?請談談你自己的經歷和感想。
  2. 在聽受佛法方面,《涅槃經》講了哪三種人?請以比喻進行說明。你屬於哪一種?今後有什麼打算?
  3. 怎樣從因的角度遮破感受實有存在?請從根境、識境兩方面進行剖析。
  4. 合掌時左手與右手相碰,究竟而言,這是否叫做接觸?為什麼?明白這一點後,對你有哪些啟發?
  5. 《俱舍論》中說:“根、境、識三者聚合時,可以看到外在的色法。”這種說法正確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癸二、修分別彼之對治:

故應修空性,對治實有執,
觀慧良田中,能長瑜伽食。

為了對治樂受、苦受、舍受的實執,我們應通過觀察受的本體、對境、因緣、結果,將一切感受抉擇為空性。

世間上不管是西方人、東方人,包括旁生在內,無一不希求獲得快樂。其實樂受只是一種分別念,其本體根本不存在,若要對治對受的執著,唯一的辦法就是修持空性。這種空性法,先應在善知識面前聽受,然後對這個道理進行思維,一旦串習得非常純熟,隨時都能觀想出這種境界,那你原來對苦樂的實有執著就會淡化。

當然,修空性並不是立竿見影、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潛移默化的長期修持,也只有這樣,才能對治我們頑固的實執,這是修行的基本次第。修行空性法門,先要從人無我、法無我修起,否則,在一個大範圍內觀空性,只能修一種總相,而無法根除我們的實執。所以,修空性時應該抓住重點,首先看所謂的“我”存不存在,這是觀修人無我;然後再觀察人們強烈執著的身體存不存在?感受存不存在?心和法怎麼不是實有?慢慢剖析這些問題,以了達諸法無自性的道理。這個道理並不是別人說說而已,而是自己真正生起的一種定解,若能如此,修行才會圓滿成功。

空性是一切實有感受的對治,而滋養瑜伽士的空性妙食,則是從觀察的良田中生長出來的。只有通過智慧先觀察,然後觀察與安住輪番修持,才能最終達到完全安住的境界。這種修行次第的食物,瑜伽士享用之後,證悟的體力就會慢慢增強。因此,在修持空性的時候,觀察非常重要,如果沒有詳細觀察,對受的實執就沒辦法推翻,所以很多高僧大德一再強調:若想徹底斷除這一輪回根本,一定不能離開聞法。

世間上的無數眾生,兢兢業業地勞作、不分日夜地瘋狂奔波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快樂。大城市裡密密麻麻的人,大多數也是為了自己快樂,所以了解受無自性的道理非常重要。當然,了解之後還要反反復復思維,倘若得少為足、淺嘗輒止,恐怕也起不到什麼作用。以前有些道友聽受了一些殊勝教言,但由於聽完之後沒有思維,最終忘得一乾二淨,遇到對境時也無法用上。

在《入行論講義》中,堪布根華仁波切講這個頌詞時說:“聞法的功德非常大。迦葉佛教法下聞法的眾生,在釋迦牟尼佛出世時都證得了聖諦;而釋迦牟尼佛教法下聞法的眾生,將來彌勒佛出世時都會獲得聖果。”看了這段文字,我心裡真的很高興,不管我們對佛法學習得如何,即使沒有那麼高的熱情,但只要每天完成自己的功課和聽受的法要,實際上這個功德不可思議。大家現在每天都聽一堂課,表面上看不見什麼、摸不著什麼,但看不見、摸不著並不一定就沒有,其實有許多無形的功德一直在增上。

《犍椎經》中云:“為示講法時,擊鼓敲犍椎,聞聲獲解脫,何況去聽聞?”法王如意寶特別喜歡用這個教證,意思是說,為通知大家佛法開示而擊鼓、打犍椎或吹海螺,聽到這個聲音的眾生也會獲得解脫,前往到那裡去聽受的就更不用說了。所以,以前上師如意寶傳佛法時,每次都要求大聲吹海螺,因為誰聽到海螺的聲音,就可以種下解脫的善根,再也不用轉生惡趣。當然,在城市裡吹海螺或者打鼓,這可能不太方便,但我想,你打電話或發信息來通知別人,說今天某個地方要集中聽課,電話鈴聲被眾生聽到了,這個眾生也不需要墮入惡趣,可以這樣來理解。

然而,有些居士特別吝嗇,捨不得打電話,覺得浪費很多錢,而在世間法方面,打好幾個小時也不在乎,其實這是一種顛倒。為了聽法的話,只要有一點條件,有多少經濟支出也非常值得。尤其是對聽聞佛法的道友供養坐墊、提供飲食,這個功德不可思議。外面有些居士提供道場,把自己家借給大家聽課,條件好一點的,還給大家提供水果、礦泉水等,這種功德真的相當大。(我去漢地時就突擊了幾家,看他們上課狀況怎麼樣。我有時候悄悄地從後門進去,跟他們一起聽了很長時間,所以也知道一些他們的情況。)我是這樣想的:即使你買了一百萬的房子,若沒有用於佛法方面,只是為了家人吃吃喝喝,你這一百萬沒什麼意義和價值,但若在裡面聽一堂課,這個房子花多少錢也值得。我原來在學院也說過,誰能提供一些輔導或者講法的場所,可以直接成為解脫之因。

在成都,有些居士供養我了一套房子,慈誠羅珠堪布去成都放生的時間比較長,我每年都提供給他住。後來有一次,我特意打電話跟他說:“你可不可以在屋子裡傳一節課的法?這些居士們的錢來之不易,供養我一個凡夫人完全是浪費。你放生雖然也有功德,但我想,如果在裡面講一堂課,這個功德特別殊勝,房子花了多少錢也值得。”但後來他好像沒來得及傳法,只傳了一個“八關齋戒”。也可以吧,肯定是有意義的。

因此,誰有一些條件的話,應該用在聽聞佛法方面。有些居士和出家人在聽課的過程中,看大家口渴,就給每人買一瓶礦泉水,這個功德跟平時的功德完全不相同,喬美仁波切等高僧大德也講得非常清楚。所以,我們聽聞佛法的時候,應該盡心盡力對聽聞者提供方便,這是弘揚佛法的一種表現。

以後你們也不要說“我房子不空”、“不行!我家人不同意”、“你們來的話,人太很多了,對我影響不好”……真正弘揚佛法的人,為了眾生的利益,什麼條件都可以創造,但如果你自己不願意,肯定可以找出一大堆藉口。你在家裡殺盜淫妄,喝酒、抽煙、打麻將、做非法事,確實是最好的“道場”,家人都非常支持,可是在裡面聽一堂課,家人統統不同意,那他們非常可憐。不過,世間上這種現象也很正常,不像我們寂靜山裡的道場,大家都對佛法有很大信心。但不管怎麼樣,我們一定要認識到弘揚佛法、尤其是聽經聞法的重要性。

可能你們也記得吧,法王如意寶的傳記中有一個《黑山羊的故事》:“文革”期間,法王在山裡放山羊,當時有一隻黑山羊,16年來形影不離地跟在法王身邊。法王常為它傳一些顯密法要,就是密法中最深奧的《四心滴》、《七寶藏》,也為它完整地念了傳承。黑山羊去世之後,法王多次念及,不知它轉生到了哪裡。1989年1月24日凌晨5點左右,法王在坐禪時,眼前突然出現一個非常莊嚴的童子,他說自己就是黑山羊的轉世,因昔日聽聞佛法的功德,死後轉生到了香巴拉剎土,在瑪嘎巴法王前聽受《時輪金剛》的法要。最近,又在東方現喜剎土麥彭仁波切的化身前開始聽受大乘佛法……這段經歷,當天法王上課時給我們講了,並說:“縱然是旁生,耳邊聽聞佛法的功德都不可思議,更何況是我們有希求解脫意樂的人了!”

安慧論師前世當鴿子時的聞法經歷,大家應該比較清楚 ,《續高僧傳》中也有一個類似的公案:昔日有一位僧安禪師,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德。一次,他在王屋山給20多位僧眾傳授《大涅槃經》,當時有一隻野雞,經常在那裡聽法。僧眾吃飯時,它就在那裡覓食,由於《涅槃經》比較長,它就跟僧眾共住了很長時間。後來講到還差三卷時,野雞沒有來,此後再也沒有見到它。僧眾覺得很奇怪,僧安禪師對大眾說:“野雞已轉為人身了,你們不必奇怪!”

過了幾年,僧安禪師率徒眾行頭陀行,路經一戶人家時,忽然說:“野雞應該轉生在這裡。”一進門就有個女孩出來,看到僧安禪師,覺得似曾相識,便以歡喜心頂禮膜拜。女孩父母甚感稀奇,遂請他們入內應供。僧安禪師問:“此女叫什麼名字?”家人回曰:“叫野雞。”“為什麼起這個名字呢?”他們說:“孩子初生時,頭髮如同野雞毛,故喚為野雞。”禪師聞言大笑,於是對他們講述了前世因緣,女孩聽後非常感動,哀求出家,父母也同意了。

出家後,僧安禪師為其講《涅槃經》,前幾品她一聞千悟,一點都不費勁就能了達,而到最後三卷時,因為前世沒有聽過,所以茫然不解,對法義非常陌生。女孩14歲時,即可講經,遠近許多人在她面前皈依、聽法,因其勸化,隨其學佛者非常多。

我當時就想:野雞聽法可能沒有什麼意樂,只不過在那裡找吃的,耳邊順便聽到了。我們這些人肯定比野雞強多了,即使聽法是為了完成任務,什麼都聽不懂,但起碼也有一種意樂。明天就開始講《現觀莊嚴論》了,縱然你們對五部大論一句也聽不懂,只要這次好好地聽受,就會為下一世創造很好的緣起。但若你今天斷傳承,明天不想聽,來世不一定能遇到佛法,就算遇到了,有些道理也無法通達。薩迦班智達在《格言寶藏論.觀察佛法》中說過,愚者因為愚笨的緣故,更應該聽受佛法了。

《涅槃經》中說世上有三種人,一為盲人,即從來不聞佛法之人,對善惡的取捨渾然不知;二為獨眼者,即雖然暫時聞法,但未起殷重之心,不能真正受持法義;三為雙目俱全者,即全神貫注聞受、思維法義,然後精進地依教而行,唯有這種人可以得涅槃 。

我們應選擇做第三種人,遇到這麼殊勝的佛法,就要盡心盡力去修習,尤其是聽聞到般若法門,這種機會非常難得。《般若經》中有一個比喻說,一群商人在廣闊無邊的森林中迷失了方向,正當仿徨無助之際,突然聽到牧童的嬉笑聲,於是如釋重負,知道已到森林的邊緣了。同樣的道理,我們在無邊無際的輪回曠野中不斷漂泊,一旦遇到般若法門認識了空性,就證明已接近生死輪回的邊緣,離解脫的彼岸不遠了。

因此,大家有福分遇到大乘空性法門,一定要認真對待。有些人對聽法的意義和功德好像還不明白,認為聽法就像開會或者參加研討一樣,除此之外並沒有特別重視,這是非常不合理的。我們一定要對佛法的價值有所認識,若能如此,那離解脫就會不遠了!

壬二(受之因觸)分三:① 破根境相遇;② 破與識相遇;③ 攝義。

癸一(破根境相遇)分二:① 總破相遇;② 破微塵相遇。

子一、總破相遇:

根境若間隔,彼二怎會遇?
無隔皆成一,誰複遇於誰?

人們都認為穿上柔軟的衣服、觀看精彩的節目,會讓自己獲得快樂(受),但實際上這種想法不合理。假如真實存在快樂,則一定會有生起它的因,它的因若不成立,快樂顯然不能無因而生。快樂的因是什麼呢?就是接觸。下面分析接觸是否有自性。(如果你把這一段學好了,就不會沈溺在感情或名聞利養當中了,這些執著的根源會全部滅除。)

此處的觀察方法很容易:在感受快樂時,根與境之間有沒有間隔?如果有間隔,怎麼會相遇?如果沒有間隔,二者融入一體,那誰又遇到誰?最終可得出結論:感受只是一種虛妄分別而已。

下面進行具體分析。(先觀察眼耳鼻舌身五根,下面會單獨剖析意根。)色聲香味觸五境與五根接觸時,二者之間有沒有間隔?如果有間隔,就像東山和西山一樣,中間存在很多微塵,那根與境怎麼相遇?若有間隔還可稱之為相遇,豈不是在美國的人和在中國的人也可接觸了?這是誰也不敢承認的。如果說根與境沒有間隔,二者顯然就成了一體,(我們穿衣服的話,衣服和身體融為一體,身體變成衣服,衣服變成身體,)既然是一體法,又怎麼存在相觸生受的現象呢?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自己接觸自己,這在名言中也不成立。

表面上看來,我們的根可與外境接觸,但實際上眼睛沒有見過色法,耳朵沒有聽過聲音,身體也沒有觸過任何對境。聖天論師說:“若見瓶色時,非能見一切,見真者誰說,瓶為可現見?”由眼識見瓶子時,無法見到瓶子的一切支分,所以已見真性的智者誰會說,瓶子是可以現量見到的?這樣的觀察方法十分深奧,一直沈溺於迷亂顯現中的人,恐怕無法一下子接受這種道理。從前良介禪師從小出家,天天跟師父一塊讀《心經》,有一次念到“無眼耳鼻舌身意”時,他突然問:“我明明有眼耳鼻舌身意,為什麼《心經》說沒有呢?”師父猛然一驚,無從解答,說:“我回答不了你的問題,當不了你的師父,我介紹你去一個地方,請某某禪師度化你……”可見,受無自性的道理,一般人接受起來比較困難。

總之,在名言中“根”取“境”而產生“受”,並非事物的本來面目,完全是一種虛妄分別。貪欲大的人對色法、聲音、味道等很執著,但依靠觀察根與境(或者說感官跟外界)相遇不相遇的方法,無論從世間法的角度看,還是從佛教的角度看,都不能成立受為真實存在。正因為如此,《三摩地王經》中言:“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若彼等為量,聖道複益誰?”

這個道理,大家一定要深入觀察,不要只是膚淺地了知:“眼睛跟外境碰了沒有?沒有間隔也不行,有間隔也不行,這是一種矛盾而已。”如此敷衍了事是沒有用的。對中觀的甚深道理,通過觀察你應該有一種體會,每個頌詞不但要明白字面意思,還要學會推理。若能再三去思維,你就會明白佛教所講的千真萬確,這些觀察方法非常尖銳,任何一個科學家也沒辦法推翻,不管你學不學佛都不得不承認。

子二、破微塵相遇:

有些人可能想:“根與境為何不能接觸呢?比如說,合掌時左手與右手可以接觸,擁抱時身體與身體也可以接觸。還有,按有部宗的說法,外境的塵與根塵都是色法,這兩個也有接觸的時候,所以接觸應該存在。”

以下作者遮破這種觀點不合理:

塵塵不相入,無間等大故。
不入則無合,無合則不遇。

外境色、聲、香、味、觸的微塵,與眼根、耳根、鼻根等的微塵接觸時,二者有沒有融為一體?如果沒有,而只是少部分微塵相遇,那怎麼能稱之為二者接觸呢?比如說在合掌時,兩隻手接觸的話,左手的微塵與右手的微塵應該一一碰上,只要一合掌,兩隻手就應黏在一起,再也分不開了。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正因為兩隻手沒有真正接觸的緣故,所以隨時都可以分開。

再進一步分析,根與境要相遇也不可能,因為根塵與境塵不可能無間隔地接觸對方。假如二者是有分微塵,根塵與境塵各占自位,就像兩個饅頭放在一起,這個饅頭不可能占那個饅頭的位置一樣,根塵與境塵不能相互進入對方;假如二者是無分微塵,則無法避免須彌山變成一個微塵的過失,所以,不論有分微塵還是無分微塵,根塵與境塵都不能互入。既然不能互入,二者就無法會合,無法會合也就沒有辦法相遇,這樣一來,根境相觸的因不存在,又怎麼產生感受的果呢?因此,我們穿上厚衣服,身體覺得很溫暖,完全是一種迷亂錯誤的妄念。

然而,眾生不了知這一點,顛倒地認為男女擁抱接觸、耳朵聽到妙樂可以帶來快樂,其實這些只是因緣聚合的假象,誠如《三摩地王經》所云:“如人在山谷,歌哭言笑響,聞聲不可得,諸法亦復然。”你對著空谷大聲叫喊,不管是哭也好、笑也好,都會有一種回聲,但若真正去尋找,回聲在對境上找不到,你身上也找不到,它只是因緣聚合的產物。同樣,我們特別執著的各種感受,也是在錯誤觀念支配下所起的顛倒分別,若認識不到這一點,而隨分別念去瘋狂執著,這是相當可悲的行為。

大家一定要明白,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也好,根與外境之間的接觸也罷,都是在未經觀察下安立的名言假象,實際中不可能存在。這個道理十分殊勝,不管哈佛還是清華、北大,任何一所高等學校都學不到。我始終覺得,世間對人生和宇宙的評價只是一個平面,而佛教是立體的、全方位的詮釋。你看,僅僅是一個感受,佛教對它的因、果、後果、作用、因緣,暫時顯現是什麼樣,最終變成什麼樣,它的真相是什麼樣……全部分析得面面俱到,這就是佛教的偉大之處。

我們可以有把握地說,佛教涵蓋形形色色的世間知識,而世間知識卻無法囊括佛教。現代物理學能不能涵蓋佛教呢?絕對不能,雖然量子學比較接近真理,但如果進一步去觀察,物理學與佛教的距離極其懸殊,因此,大家對佛教要有堅定的信心。我個人而言,雖然學得不是很好,卻能對佛教的理念堅信不移,哪怕成千上萬個智者說佛教不合理,也不可能動搖我的見解。為什麼呢?因為我經過多年的努力,確實發現佛教的智慧無與倫比,能夠解釋世間上的所有學說。盡管我並不是精通世間的所有學問,但基本上的了解還可以,物理、化學、工業、商業、其他宗教等各方面的書,大概也看過很多,然這些與佛教比起來,可以說有天壤之別,所以希望大家不要隨隨便便認為佛教不合理。

當然,現在很多人一天到晚忙生活,目光只是盯在金錢上骨碌碌轉,不一定關心這些問題。也許他們會認為:“根與境之間碰也可以、不碰也可以,這些跟我沒關係。只要我每個月工資能保證就可以,只要生活費足夠就可以,管他三七二十一!”有了吃的穿的就什麼都不想,薩迦班智達說,這種人跟犛牛沒什麼差別。我們作為一個人,應該想到未來的解脫,想到真理以什麼方式來掌握,這才是最有意義的!

無分而能遇,云何此有理?
若見請示我,無分相遇塵。

有些人又說:“無分微塵應該可以互相接觸。有分微塵不可能接觸,因為微塵既有方分,一端接觸,另一端必然無法接觸,故不叫真正的相遇。因此,若承認有接觸,則應是無分微塵的接觸。”

作者駁斥道:互相接觸的無分微塵,絕對不可能有,因為所謂的無分微塵不存在,說它接不接觸就更不合理了。物理學家雖認為有最小的單位,但其存在的理由並不充分。如果有人能找到一個無分微塵,寂天菩薩以諷刺的語氣說——那你最好給我看一看,讓我也見識見識。

關於無分微塵(極微),內外道有不同說法,《中觀莊嚴論》云:“許黏或環繞,無間住亦爾。”外道認為極微相互接觸聚合一起組成粗塵,有部宗認為其餘微塵帶有間隔而圍繞一個微塵,經部宗認為極微並不黏連在一起,是以無間隔的方式而安住。他們均認為極微實有存在,但這些觀點都不成立,所以靜命論師說:“極微如何成,無分唯一性?”

還有些外道認為,極微一定實有存在,因為有天眼的瑜伽師可以現見。對此,月稱論師在《四百論大疏》中言:“極微本身並不成立,若說瑜伽師見到了極微,唯是一種顛倒識,如同有眼病者見到空中有毛髮一樣,這些所見的極微如同毛髮,皆非名言正量。”

那麼,如果無分微塵不成立,就無法安立根境相觸,一切苦樂也就變成了迷亂欺惑的行相。人們沒有觀察時,覺得穿衣服很舒服,而一旦經過詳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完全是顛倒執著。比如,可觀察衣服的微塵與身體的微塵是不是融為一體?如果是,衣服就變成了身體,身體就變成衣服,這很明顯不合理;如果不是,衣服與身體之間有間隔,那說明身體無法感受到衣服的舒服。同理,世人以無明習氣所牽,貪著男女情感、色聲香味,完全是一種迷亂錯覺。

那天我遇到一個法師,他以前特別喜歡因明,但現在對密法信心特別大。他跟我說:“你不應該講因明,應該講大圓滿。”我就有點納悶,問他:“你不是天天都喜歡聽因明嗎?”他說:“那個時候,我正在迷亂、正在犯錯誤,但我現在很後悔,當時應該學密法!”其實學因明倒不算是什麼錯誤,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對外境執著,並依此而生種種苦樂,這是每個眾生都有的,所以一定要記住此處的破析。

癸二、破與識相遇:

意識無色身,遇境不應理。
聚亦無實故,如前應觀察。

剛才講了五根與五境不能相遇,因為根是極微,境也是極微,依上述觀察方法,這兩個極微不能接觸,不能接觸就不能相入,不能相入就不能生苦樂。現在對方又說:“五根是無法跟外境接觸,但意識應該可以與境接觸,而生苦樂之感。”

這種說法也不合理。意識沒有顏色形狀,也沒有眼耳鼻舌身,既然沒有任何形體,那怎麼與外境接觸呢?如果說無形體也可以接觸,則應成手能抓住虛空、拳頭能打在石女兒臉上等,有極大的過失。

對方分辯道:“意識不是單獨跟外境接觸,有些論典中說,根、外境、意識這三者聚合時,才可以產生快樂或痛苦的感受。”

這個說法也不對,因為聚合無有實體。前面分析過“手復指聚故,理當成何物……如空無微塵”的道理,同理可推知,根境識三者的聚合也非自性成立,唯是因緣假合而已。承認是因緣,就不可能為實有,龍猛菩薩也說過:“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聖天論師還有一種觀察方法,如頌云:“眼中無有識,識中也無見,色中二俱無,彼何能見色?”在三緣和合之中,眼根不可能見色 ;識也沒有單獨見色的功能;對境既無眼根,也無取境的識,更不可能有見色作用,根境識三者各自都不能見色,那它們聚合起來,也無法成立有見色作用。比如說三個人各自都沒有一分錢,那他們合起來,也不可能有錢買一斤白菜。

因此,因緣聚合的法絕對無有自性,正因為皆是空性,世俗中才有種種顯現。這是非常稀有的規律,然許多眾生沒有了悟到這一點,每天為了瑣事忙忙碌碌,造作惡業而沈溺苦海。如果真能了達的話,正如前面所說,就可以享受禪定的美食,世俗中住於如夢如幻的快樂境界,勝義中不執著任何樂苦之相,如此一來,對男女的執著、名聞利養的執著,也就會慢慢消失了。

如今很多人沒學過大乘佛法,不了解空性,所以對許多事情特別執著,一直處於錯誤的觀念中。尤其是現代人,極度渴望身心的快樂,可結果往往適得其反,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抓住根本。學習了《智慧品》以後,大家應該要明白,快樂只不過是一種幻象,名言中可以希求如幻的快樂,但勝義中一切萬法都是空性,不要被各種迷亂束縛住自己,而應有意義地度過人生、利益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