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論釋•善說海》講記

第九品 智慧

無著菩薩著 索達吉堪布譯講


第一百七十五節課

思考題

  1. 聽法的時候,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你平時是怎麼做的?若看到有些道友行為不如法,你打算怎樣幫助他糾正?
  2. 有些人認為:“快樂雖然得不到,但痛苦是應該避免的。假如沒有奔波勞碌,就會遭受種種不悅的結果。”對此你該如何駁斥?
  3. 對於萬事萬物的貪愛,怎麼樣才能息滅?這種觀察方法可對治你的哪些煩惱?
  4. 有些人聲稱:“幻化般的外境是不存在的,但感受它的心識應該存在。”這種觀點正確嗎?請從兩個角度進行分析。通達這一點後,怎樣將之運用於實際生活中?
  5. 你有沒有找到真實的“我”?你是用什麼方法尋找的?對抉擇空性的這些教言,你平時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

大家在聽法時,一定要調整自己的心態:首先感恩諸佛菩薩和傳承上師,這是頂禮句的內容;然後想到聽法是為了利益天邊無際的一切眾生,這是第二個重要問題;第三是以歡喜心來諦聽,我們人身難得,遇到大乘佛法,尤其是宣說空性的法門,千百萬劫也難逢難遇,所以一定要以難得心、渴望心、希求心、歡喜心來傾聽。每次聽法都要如此,不要有精神壓力或者其他情緒,這些都是不清淨的意樂。聽法時必須要調整自己的相續,淨化自心之後,再以歡喜心和恭敬心來聽,這樣一來,諸佛菩薩、尤其是佛法的力量和加持不可思議,每個人一定會得到非常大的利益。

癸三、攝義:

若觸非真有,則受從何生?
何故逐塵勞,何苦傷何人?

總結上述內容,如果感受的因——觸 不存在,只是一種分別假立,就不可能產生真實的感受。別人用語言刺傷我的痛苦、讚歎我的快樂,這些統統無法存在,因為我的心與語言從來沒有接觸過。感受之因既然非真,其果也就不可能真實,《中觀寶鬘論》云:“虛妄之種子,所生豈能真?”虛妄的種子怎麼可能產生真實的果呢?同樣,受之種子——觸本來就是虛妄假立,那麼由此所生的快樂、痛苦、無記之受怎會真實呢?既然一切感受皆無實,快樂就像夢中皇宮一樣看似美妙,實則無存,那麼為了尋找快樂而天天追逐又有什麼意義呢?

有些人可能想:“雖然快樂是得不到的,但痛苦是應該避免的。如果沒有勞累奔波,我就會遭受種種不悅的痛苦。”這種想法也不合理。既然觸虛妄不實,如同龜毛、兔角、芭蕉樹,那觸所生的苦怎麼會真實呢?這樣的苦又如何加害你呢?痛苦的傷害完全是一種錯覺,可是人們不知道,反而將虛妄的東西誤認為實有,《三摩地王經》中說:“譬如有童女,夜臥夢產子,生欣死憂戚,諸法亦復然。”童女夢到生了一個可愛的孩子,後來卻不幸夭折了,孩子出生時她特別高興,孩子死亡時她悲傷不已,但快樂和痛苦這兩者只不過是一種幻象而已,真正用智慧來觀察,其本體絲毫也不成立。

因此,我們要尋找的話,最好是尋找大樂,所謂的大樂,不是分別念的假象,而是法界的究竟實義。然可惜的是,人們在尋找的過程中,往往不明就裡而捨本逐末,將虛假的現象執為快樂。曾有一則公案說:從前有一長者婦被婆婆責罵,特別傷心,跑到林子裡打算自殺。因為想不出自殺的方法,她就爬到樹上藏了起來,樹下有一池清水,她的身影倒映在水中。這時一個婢女提著水罐來取水,看見水中的影子,以為是自己的身影,就說:“我的相貌十分端正啊!”於是打碎了水罐,回到主人家,對主人說:“我長得這樣端正莊嚴,為什麼讓我幹提水這樣的粗活!”主人比較有智慧,並沒有責怪她,心想:“她是不是糊塗了才出此言?”就又給婢女一個水罐,很委婉地讓她再去提水。

婢女再次來到水邊,還是看到一個很美貌、衣著光鮮的美女影子,就又把水罐打碎了。這時樹上的長者婦,見婢女兩次打碎水罐,覺得很好笑。婢女突然看到影子在笑,而自己正在生氣,於是悟到不是自己的影子。仰面一看,才發現有一美貌的長者婦躲在樹上。

這個故事說明了,人們所執著的快樂之源,其實只是一種幻影,真正的快樂之源另在他處。世間上很多人每天竭力去尋找快樂,但是在有漏法中找到快樂,這是根本不現實的。就像《四百論》中所抉擇的,在名言中,輪回的本體唯是苦性,不管你多有錢、多有地位,即便一切欲妙樣樣齊全,痛苦也會此起彼伏、紛至沓來。大多數領導、富翁、社會名流都是如此,從其生活經歷也看得出來,他們在這個輪回中非常痛苦,這說明在名言中輪回皆苦,一切感受都是痛苦的。

因此,南傳佛教的修行人抉擇受念處時,就是把感受抉擇為苦性。快樂其實也是一種苦,因為它剎那剎那變化,不可能永恆不變,故屬於行苦當中。我們依靠諸佛菩薩的加持來修行,在名言中這種快樂最真實,而一旦抉擇究竟勝義時,就要知道所謂的受也是空性,若能通達這一點,便不會去追求海市蜃樓般的快樂了。

下一個頌詞,有些科判說是“觀察受果”,但這裡包括在“攝義”當中。

若見無受者,亦無實領受,
見此實性已,云何愛不滅?

前面通過抉擇人無我或者身體不存在,從而徹底明白受者不存在。這一點不僅是佛法,現在很多科學家雖不了解佛教,沒有這樣殊勝的推理方法,但通過自己的智慧來觀察,對自我的判斷還是接近於佛教。所以無論是世間法還是佛教,都不承認有真實的感受者或者能感受的心識,既然感受者不存在,那依之而產生苦樂感受,絕對也不可能有。

這次學了《智慧品》以後,有智慧的人對萬法的空性應該有深刻認識。哪怕一個頌詞中有這種竅訣,它的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倘若你對此有很大信心,就算聞思的時間比較短,自相續也會有明顯的改變。若能對空性法門有所理解,就會產生穩固而殊勝的定解,這種定解並不是學氣功、練瑜伽所能帶來的,它在你的相續不容易退轉。

我們一旦徹見了既無有感受者,也不存在感受本身,那麼由受而生的對人事物之貪愛怎會不息滅呢?貪愛建立在感受的基礎上,世間上任何一種愛,都是自私自利地想獲得快樂,而不是說:“這個眾生非常可憐,他會墮落到惡趣中去,所以我愛他!”一般的世間人不會有這種心態。所以愛建立在對樂受的執著上,只有以智慧剖析感受者與感受不存在,才不會被貪愛擾亂自己的心,《正法念處經》云:“若以正念心,如實觀於色,其人於色愛,不能亂其心。”可是現在許多人不懂這一點,他們的愛就是自私地霸占、擁有,這種人就連名言中的愛也不了解。

在古代,有些人對愛的判斷也有很大錯誤,如《弟子規》中有一句話:“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有人解釋為,人們應該互相關愛,就像天覆蓋所有萬物、地承載所有萬物一樣;或者說,人與人之間要和睦相處,互相愛護,因為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同一塊土地上。他們還引用一個故事來闡明這個道理:孫叔敖在小的時候,一天在村外玩耍,突然發現了一條兩頭蛇。他聽說兩頭蛇是不祥之物,誰見到就會死去,他剛想躲開,轉念一想:“我看見它就夠倒霉了,要是留著它,別人見了也會倒霉。”於是就把兩頭蛇砸死了。回到家裡,他把遭遇告訴了母親。母親聽後讚道:“孩子,你死不了,因為為人們做好事的人是不會輕易死掉的。”其實從因果的角度看,為了人類而殺害其它眾生,他的行為非常不好,而且按《弟子規》的要求來衡量,毒蛇畢竟也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同一塊土地上,為什麼非要砸死它呢?

現在很多不學佛的人,為了人類而肆意踐踏其它眾生,有時候看起來非常可憐。他們天天提倡“和諧世界”、“和諧社會”,但若沒有做到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喊再多口號也沒有用。世間人的這種偏執很不合理,但由於受傳統觀念熏陶,一代一代人已模糊了愛的定義。作為大乘修行人,我們應當對所有眾生都要有愛,盡管勝義中什麼執著都沒有,但名言中還是要大力提倡慈悲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在抉擇感受的時候,大家也應該明白,感受的果——貪愛在勝義中並不存在,若對受念處學得比較好,你相續中可怕的貪心很容易對治。很多人學了空性法門之後,雖然有一些前世和今世的惡劣習氣,經常生起男女之間的貪執和惡行,但通過上述正理觀察,就會明白依靠異性而得的快樂是一種迷亂。這種觀察方式是對治貪心的良藥,假如你能了解受者與所受全部為空性,那受所帶來的貪執怎麼會不滅盡呢?一定會滅盡的。

以上分析了感受的本體、因、果,那麼下面觀察感受的對境。

壬三、受之對境:

所見或所觸,性皆如夢幻。

有些人可能懷疑:“感受的本體若不存在,見聞覺知豈不是全都不成立了?”

這種過失不會有。勝義中雖不成立感受者及感受的苦樂,但在二取未滅的世俗當中,如夢如幻的現相是存在的,眼睛可以見到白、紅、藍等五彩繽紛的外境,身體可以有粗糙、細柔、寒冷、酷熱的感受,耳朵可以聽到聲音,鼻子可以嗅到香氣,嘴巴可以品嘗味道。然而這些感受並非實有,也不是無法遮破、經得起觀察的自性成立,它就像水泡或陽焰一樣,雖然有種種顯現,但是一經觀察,全部都會息滅的。外境與有境都是如此,《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萬法確實如夢幻泡影,只不過眾生特別執著這些無實顯現,大至總統選舉,小至買蘿蔔白菜,都一直去爭鬥,根本不知道蘿蔔表面上是新鮮的、紅色的,但實際上它跟夢中的蘿蔔沒什麼差別。

世間上的人大多不明白空性道理,所以經常小題大做,把什麼都看得非常重要。禪宗有一個公案說:有天晚上,一個禪師要求四個弟子禁語打坐。開始時四個人默不作聲,但過了一會兒,突然狂風大作,燈被吹得左搖右晃,一個和尚忍不住了,大聲叫道:“糟糕!燈要熄了!”第二個和尚立刻斥責:“你叫什麼!我們在禁語,你怎麼能開口說話呢?”第三個和尚衝著第二個和尚說:“你不是也說話了嗎?真不像話!”第四個和尚傲視著另外三個和尚,高興地說:“哈哈!只有我沒說話。”

其實我們很多人也是這樣,覺得眼前的事情非常重要,卻不知道這些猶如幻化現而不實。若能真正了悟到諸法無有實體,那麼無論聽到什麼樣的聲音,乃至誹謗、挖苦、惡語相罵,也不會在乎,無論遇到多麼恐怖的景象,都可以坦然面對。如果沒有做到這一點,雖然人人都會說“如幻亦如夢,如乾闥婆城”,但真正行持的過程中,自己還是捉襟見肘,有一定的差距。

當然,一切所見所聞沒有實在意義,一切感受也都是虛假的,這種境界,唯有證得聖者果位才能得到。如同我們在孩童時對玩具非常執著,年紀大了以後,見兩個小孩為爭玩具而吵架哭泣,有時候會覺得很滑稽。同樣,我們在凡夫位時對外境特別執著,但獲得聖果以後,會認為這是十分可笑的事情。

本頌抉擇的是對境無實,間接也說明了心識的本體非實有。《寶積經》中云:“是心如化,遍計不實,由分別故,受種種生。”我們的心如同幻化一般遍計不實,因為有分別的緣故,對外境就會生起苦樂感受,認為眼睛看到了美麗的東西、耳朵聽見了動聽的歌聲,進而產生種種執著,不明白這一切都是假象。

大家在面對苦樂時,應該像我以前所說:“當我們快樂的時候要穩重,當我們痛苦的時候要堅強。”當然,這只是一種名言中的做法,真正從勝義來觀察,穩重和堅強都不存在,最好的方法還是要明白感受無有自性,了解到它的本體是空性。空性是釋迦牟尼佛八萬四千法門中最好的甘露妙藥。若沒有證悟空性,表面上做再多善事,用再多人民幣供僧、放生,因為執著所造之業,故只能得到人天福報,無法獲得聖者果位。三界中的聖者全部都證悟了空性,沒有證悟空性、對感受非常執著的大成就者絕對沒有。有些人聲稱自己有神通、有超勝的境界,那要看他對世間的一切有沒有執著?如果任何執著都沒有,說明他還是有一定境界,但若他這方面特別差,那跟凡夫俗子就沒有差別了。這一點,大家也要反反復復地觀察自己,一旦你有了空性境界,對世間八法根本不會希求的。

壬四、執著不成立:

下面從有境——能受之心上來分析:

與心俱生故,受非心能見。
後念唯能憶,非能受前心,
不能自領納,亦非他能受。

有些人認為:“幻化般的外境是不存在的,但感受它的心識應該存在。”

這種說法也不合理。通過三時來觀察,有境心識的本體不可能存在。具體而言,我們可分析心與受是同時存在,還是非同時存在?(一)如果說二者同時並存,則心與受之間互不觀待,就像牛的兩隻角一樣,一者不需要依賴另一者,它們就不會有任何關係。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很快樂的話,這是用心來了知的,快樂和了知它的心互相觀待,除了心以外,快樂不可能像鏡子外的物體一樣單獨存在。(二)如果說二者非同時存在,那也不合理。受若於心之前產生,快樂滅盡後,心才能感受到它,可是受已滅亡,與石女的兒子沒有差別,心又如何去領受呢?受若於心之後產生,那未來的受還沒有產生,怎麼用現在的心去了知呢?若承許沒有產生還可了知,那空中鮮花也可以用眼睛欣賞了。

再從感受自身而言,受不可能自己領受自己,前面破自證時,已講過這個道理,實有物不可能自己對自己起作用。那麼,除了感受自身之外,是否有其他法來領知它呢?這也不合理,如果受還需要他法來領知,那他法還需要另一個法來領知……如此則有無窮無盡的過失。

通過過去、現在、未來三時觀察,再加上剖析感受是自知還是他知,最終得出一個結論:自性實有的受絕對不成立。《集學論》中也引用《法集經》的教證說:“說受為領納,領納複為誰?受者離於受,差別不可得。”意思是說,受的法相為領納,但沒有受者的話,到底由誰來領納呢?既然受者與受了不可得,那麼受者感受對境的說法,只不過是一種名言假立。

我們何時能通達一切苦樂感受如夢如幻,何時就能對諸法不執著。就算你今天家人死了,也像是夢中死了人一樣,沒有什麼可痛苦的,如果你在世人面前不好交代,那可以假裝嗚嗚地哭一下;當別人辦喜事非常快樂時,也像是夢中宴會一樣,沒有什麼好快樂的,如果你實在過不了關,可以隨眾人笑一笑,這是證悟空性的瑜伽士隨順世人的方便方法。在他們的修行境界中,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只是一種模模糊糊的感覺,根本不會對它起實執。

然而,沒有通達這一點的話,家人死了就會痛不欲生。不要說家人死了,就連丟了一毛錢,眼淚也會掉下來。凡夫人的執著就是這樣,得到一點點時開心得不得了,失去一點點時痛苦得不得了,這就是沒有認識感受的一種表現。以後哪個道友哭的話,大家就可以笑他,說明他《入行論》學得不好。不過,假如你們憶念上師或思維佛陀的利他功德,流下眼淚是允許的,在名言當中,眼淚也有值錢、不值錢的差別。

畢竟無受者,故受非真有,
誰言此幻受,能害無我聚?

以上我們不惜筆墨分析了很多道理,最後完全明白了,在實相中受者不存在,既然受者不存在,與之觀待的感受也就不可能單獨而存。《正法念處經》云:“如實觀受,不堅不實,空無所有。”既然受者與受不存在,那幻化的快樂有什麼利益、幻化的痛苦又有什麼損害呢?

所謂的“我”,前面也分析過,跟石女的兒子沒有差別,真正觀察的話,你再聰明也找不到“我”。(你們找到了沒有?觀察了沒有?真的,我不是開玩笑!找到“我”的請舉手,我給獎勵。如果你們根本沒找,只是每天聽一聽法,雖然有一點聞法功德,但對中觀的空性並沒有認識。現在你沒有去認識的話,以後不一定有這個機會,就像大學生在讀大學期間是最好的學習機會,畢業以後忙於各種事情,不一定再有這個機會。所以,大家現在聞思時,要思維所講的每一個道理,這是生生世世很難得到的法寶!剛才我是真心問的,你們誰都沒說找到了“我”,誰找到的話,我想跟他辯論,所謂的“我”到底在頭上、鼻子中還是在哪裡?)既然“我”根本找不到,執著“我”完全是一種迷亂,那恐怖、鎮壓、饑寒交迫、害怕強盜等痛苦又怎麼會損害“我”呢?

法王如意寶曾講過,我們剛開始聞思時,對“我”的執著非常強烈,但聞思到了一定時候,盡管還有一些執著,但它的力量不會像以前那麼強了。這就如同春天的風,雖然在刮,但不像冬天那樣刺骨,同樣,我執逐漸減少時,煩惱就不會來損惱你了。龍猛菩薩說過:“我法有與無,是事終不成,無我諸煩惱,有無亦不成。”人我的有與無都不成立,既然沒有人我,貪、瞋、癡、恐怖、畏懼等煩惱的有與無也不存在。然而輪回中的可憐眾生,以執著“我”的緣故,對自己的感受特別在乎,從來到這個世界直至離開,一直在避苦求樂的心態中患得患失,一時不停地在奔波。現在我們通過中觀的分析方法,明白了受無自性的道理,分別妄念應該會自然消失的。

這裡所講的每一個頌詞,對希求解脫者而言非常珍貴,我們應付出一切代價通達它的意義。當然,不願意解脫、對真理不在乎的人,那就另當別論了,我們在犛牛面前講《智慧品》的重要性,它只會埋頭吃草;對豬狗講空性的功德和意義,它眼裡只有最美味的不淨糞,同樣,沒有智慧、不求解脫的人,對空性法門也是置若罔聞。而真正的大乘善緣者,則將之奉為至寶,經常對自相續反復觀察:眾生都喜歡快樂、逃避痛苦,這個感受對不對?什麼叫做受念處?……這些關鍵字眼,大家一定不能放過,倘若輕易放過了,也不知道你還有多少機會能再聽受。

我昨前天專門算了一下自己在法王如意寶面前聽過的法,這麼多年來,上師所講的法有些只講一次,有些講了兩三次,但不管怎麼樣,我們在任何一位上師前所聽的法是有限的,因此在聽法過程中,不要把其他事情放在第一,佛法應該占主要位置,這才算是一個希求解脫者。不然,把佛法當成可有可無的附屬物,對做飯等瑣事卻非常關注,那絕對不是真正的修行人。

剛才我下來的時候,聽到很多屋子裡有高壓鍋的茲茲聲,我當時就想:“等會兒念誦時,這些人是不是正在吃飯啊?我們在經堂裡合掌祈禱釋迦牟尼佛,他們會不會手拿兩根筷子開始大快朵頤?”有些人把佛法放在第二,吃飯放在第一,其實這是不好的。你真想獲得解脫的話,應該學習上師如意寶,他老人家在一生中始終把佛法和解脫放在第一,從來不希求世間法,上師圓寂後給我們留下的教言中也說:“以後在生活當中,世間法與佛法發生衝突時,要盡可能地把佛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對城市裡的人來講,完全做到可能有一些困難,但我希望你們聽法時至少要重視,倘若一邊吃瓜子一邊說話,把聽法當世間聚會或看電視那樣對待,這種態度對自己沒有任何利益。聽法的時候務必要嚴肅,不能戴帽、穿鞋,必須要恭恭敬敬地聽,這是對佛法的一種恭敬。你若對佛法很恭敬,它給你帶來的利益是無邊的;你若以一般的態度來對待,那所得的加持也是一般的。當然,大家要依法不依人,不管是哪一個上師講法,都一定要重視。這是我今天提的幾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