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論釋•善說海》講記

第九品 智慧

無著菩薩著 索達吉堪布譯講


第一百七十七節課

思考題

  1. 有了聞受空性的機會,為什麼千萬不要放棄?如果你實在沒有因緣,不得不放棄這個機會,那也要注意什麼問題?為什麼?
  2. 有人說,如果一切法沒有自性,二諦就無法安立了,而且眾生也無法獲得涅槃。這兩個太過是怎麼推出來的?我們應該如何回辯?
  3. 有實宗認為,能觀察的智慧和所觀察的對境需要是“實有”。對此,中觀宗是怎麼樣駁斥的?如此承許對眾生有什麼利益?你自己有哪些體會?

《智慧品》還是在講法無我的第四個問題——法念處。

法念處主要抉擇萬法為空性,這個深奧的道理,是修行人獲得解脫的唯一殊勝之道。我們即生中遇到這樣甚深的法門,是一種福分,理應生起歡喜心,同時要經常翻閱中觀和菩提心為主的書籍。現在的世間雜書五花八門,如果去閱讀、去學習,心逐漸逐漸就會散亂,尤其是初學者,除了大乘經論以外,盡量不要看一些世間書,古人云:“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當然,古人的聖書不一定是解脫道,但這種說法還是有道理,假如經常看一些世間書,乃至電視、報紙等貪瞋癡為主的東西,我們本來就很微薄的信心和智慧,肯定會受到影響,以致最後嫌佛法太深而不願意看。

空性法門,是佛陀最甚深、最珍貴的教言。《中觀四百論》有一個非常好的教言說:“如來所說法,略言唯二種:不害生人天,觀空證涅槃。”佛陀的所有教法分為兩種,一種是名言中具有利他心、行持一切善法,以此暫時獲得人天福報;另一種是將萬法觀為空性,就像法念處所抉擇的那樣,如此則能獲得究竟的涅槃。

我們每個人的愛好、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但最究竟的道路是一致的,眾生都具有善德如來藏,只不過示現成佛的快慢不同而已。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一定要行持利他心和觀空性。以前我引用過一位上師的言教,他要求大家一定要想到:“我們作為佛教徒,見解是空性,行為是利他。”所以,見和行在修學中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空性見解,不管是念佛、參禪還是修無上密法,都會被實執緊緊束縛著,要想解脫非常困難。現在有些人念佛特別虔誠,但對遣除障礙、積累資糧以及往生極樂世界的執著非常強烈,在如此強烈的約束下能不能往生呢?據《般若經》的觀點,有一定的困難。由於在聞思過程中對空性沒有了解,現在很多佛教徒修行時的實執非常可怕,而今,大家善根因緣成熟,有這麼好的聞受空性的機會,千萬不要輕易放棄。

當然,如果你自己因緣不足,非要放棄也沒辦法,但絕不可勸別人放棄空性教義。我以前聽說,有些人聲稱聽完這個法以後,下一次的法不聽了,不僅自己不想聽,還勸很多人不要聽。這種罪業真的非常非常可怕,這就是所謂的謗法罪,也是舍法罪!假如你前世沒有積累資糧,沒福報聽受大乘殊勝空性,對法實在生不起正知正見,這個尚且情有可原,佛陀在《彌勒請問經》中也講了,很多比丘因前世沒有修善等種種原因,即生中對法生不起信解。但即便如此,也千萬不要勸別人不聽。尤其是某些地方的負責人、當家師、方丈等稍有權勢的人,你自己的善緣斷了以後,若還勸許許多多的人不學空性法,一定要修人天福報,使大家斷了解脫的種子,繼續流轉在輪回當中,這種行為特別可怕!

所以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如果別人對正法有希求心,千萬不要去製造違緣。否則,對高僧大德弘揚佛法的事業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但你自己和與你有關的人就非常可憐了。因為很多人崇拜你、追隨你,而你又沒有睜開慧眼,以不正的言行毀壞了他們的善根,這種過失是無窮的。現在各地有一些負責人,有能力、有說服力的話,勸很多人行持善法趨入解脫,這個功德當然很大,但如果做不好,你一個人的一言一句讓很多人墮入惡趣,甚至你自己也在惡趣中無法解脫,這是非常可悲的。因此,有些業果不得不謹慎,大家一定要注意!

壬二(遣除於彼之爭論)分二:① 遣除無有世俗之過失;② 遣除分析不合理。

癸一(遣除無有世俗之過失)分二:① 辯諍;② 答辯。

子一、辯諍:

若無世俗諦,云何有二諦?
世俗若因他,有情豈涅槃?

此頌有兩個辯論。第一個辯論是說:如果沒有世俗諦,怎麼會有二諦呢?

因為前面已經講過,整個世間的萬事萬物,從自生、他生、共生的角度來破析,根本不會有產生,萬法“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既然一切皆無生,世俗諦的顯現就不存在,這樣一來,勝義諦又如何安立呢?畢竟勝義諦是世俗諦的真相。瓶子的現相是世俗諦,瓶子的真相——現空無二的空性部分,就是第二轉輪的勝義諦。假如世俗諦不存在,勝義諦也就無法安立,如是則二諦不成立,那麼該如何解釋“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由名言諦為方便,勝義諦是方便生”等有關教言呢?

有些講義認為,下一頌是對這個問題的答復,但按照堪布根霍等論師的解釋,此處雖沒有直接回答,其實以間接的方式已經回答了。怎麼回答的呢?雖然若沒有世俗諦,勝義諦也不存在,但究竟而言,這樣說沒什麼好害怕的。因為在勝義中,乃至涅槃之間的萬法都不存在,佛經中云:“住於究竟菩提果,不見一諦況四諦?”安住在究竟的菩提果位或者說勝義諦時,一諦都不可得,何況是四諦了。此時連抉擇勝義諦的空性智慧都不用承認,因此,這樣承許沒有過失。

當然,從抉擇現相的角度而言,勝義和世俗二諦是存在的。眾生面前的種種顯現的真相是勝義諦,而在不清淨六根前所展現出來的法是世俗諦,所以抉擇實相時不能承認二諦,抉擇現相時卻可以承認。對方給我們發的第一個太過不成立。

第二個辯論是說:世俗諦如果是觀待眾生分別念而安立的,那麼有情怎能證得寂滅涅槃呢?

因為只要有了分別心,色聲香味等清淨、不清淨的顯現就存在。然眾生無量無邊,分別心也永無止境,如是包羅萬象的現象就不會消失,那麼眾生豈不是永遠不能得涅槃了嗎?大乘佛教說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但現在看來,眾生的分別心無法間斷,世俗的假象也就永遠不滅,眾生怎麼會涅槃呢?

下面對這個問題進行回答。

子二、答辯:

此由他分別,彼非自世俗。
後決定則有,非故無世俗。

無著菩薩認為,本頌是前面兩問的答復,對二諦不存在和眾生不得涅槃的置疑作了一並回答,這樣解釋也可以;或者按照其他論師的觀點來解釋也可以。

在《善說海》中,對第一個問題的答復是:盡管萬法無生無滅,但由於眾生業障深重,沒有證悟這一點而分別妄執為有生有滅,故在他們面前安立世俗諦是可以的。如果有了世俗諦,將它的真相——空性部分安立為勝義諦,這樣一來,不至於成為無有二諦的過失。

對第二個問題的答復是:雖然一切世俗顯現均為假象,但這只是凡夫人的分別妄念,並不是涅槃者自身的世俗,不會妨礙後者證悟寂滅離戲的實相。就好比有兩個道友,一個聽過多年的空性,一個從來沒有聽過空性,他們同住在三星級賓館裡,兩個人對享受的執著截然不同,但聽過空性者不會受到未聽空性者的影響。或者說,看到一大塊金子時,多年住在寂靜山裡修行的人,覺得金子跟石頭沒有任何差別,而對財物的貪執特別強烈的人,馬上想辦法據為己有,兩人的想法雖不相同,但貪財者的欲望不會妨害修行者的境界。因此,世俗雖是眾生分別念的假立,可是對證悟空性者來講,這並不是他的世俗。《入中論》云:“此中猶如已覺位,乃至未覺三皆有,如已覺後三非有,癡睡盡後亦如是。”分別念沒有滅盡之前,眾生對三輪的執著全部存在,猶如迷夢者執著虛幻夢境。然而一旦證悟了三輪體空,就像從睡夢中醒過來一樣,不會再迷戀世俗的迷夢,此時雖能以他心通了知別人的夢境,但別人的夢境對自己不會構成危害。

我們每個人表面上沒有多大不同,都有一個頭、一雙手,但實際上內心的修行境界有天壤之別。有些人聽到所講的空性之後,全部融入自己的心田,在以後的行為中不斷起作用;而有些人不但於自相續無利,反而對空性和傳法者起惡見,造下了滔天罪業,故有大德說:“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惡趣因。”

其實,世俗諦若於實相中存在,那麼證悟佛果之後,涅槃者面前也應該有世俗現相,但以無我智慧摧毀了山王般的薩迦耶見後,分別妄念全部消於法界,生滅、好壞等迷亂顯現怎麼可能存在呢?月稱論師說:“盡焚所知如乾薪,諸佛法身最寂滅,爾時不生亦不滅,由心滅故唯身證。”當獲得涅槃的果位時,所知萬法就像乾柴一樣,被金剛喻定的智慧火燒得一乾二淨,生滅等世俗假象都沒有了,又怎麼會有分別妄念呢?(極個別論師甚至認為,證悟佛果後一切都寂滅了,佛陀連智慧也不存在。但麥彭仁波切和無垢光尊者說,這是對大乘佛法最大的誹謗。在名言中,誠如法稱論師和陳那論師所言,佛陀圓滿具足一剎那照見萬法的盡所有智和照見萬法真相的如所有智,假如說名言中也不具備這種智慧,那完全屬於斷見派了。當然,這種智慧並不是心和心所所攝的分別念,而是遠離一切戲論執著、超離眾生心識的不可思議的遍知智慧,這個以後在《現觀莊嚴論》中會著重宣說。)

麥彭仁波切說過:“一位補特伽羅者,成佛之時他眾前,不會不現不淨法。”當一位補特伽羅成就圓滿佛果時,其他眾生前仍會顯現不清淨的法。比如釋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剛座大徹大悟時,他附近的眾生不要說大徹大悟,可能是大愚“癡”大“誤”解吧。現在也是如此,一個高僧大德到城市中去,其見解、行為等很多方面令人非常隨喜,可是他身邊或附近的有些人,雖然很想效仿,但內心的境界與之相較,其距離之遠恐怕不可以里計。包括法王如意寶的弟子中,我也經常有這種感覺,原來大家在同一個教室一起聽課,都披著紅色的袈裟,拿著長長的書夾,但後來因各自與大乘佛法的因緣不同,佛法融入心的程度也不相同,有些人證得的境界不可思議,而有些人不但沒有什麼境界,反而還有墮落的現象。

不說別的,光是一個無常法,很多道友的體會就不相同。有些人覺得人身很難得,每天一定要早點起來;有些人卻不這麼認為,一天到晚睡懶覺,覺得這是人生最好的享受。其實,若能對空性或人身難得有所認識,行為絕對不會這樣放逸。以前我寺院有個老喇嘛叫意登丹,後來他留下一本自傳,就示現圓寂了。他的自傳中說:他每天早上4點準時起床,基本上一次也沒有晚過,早上要磕600個頭,晚上睡之前再磕400個,不管到哪裡,一天磕1000個頭從不間斷。我看了他的傳記後,真的感覺人與人是完全不同的,表面上你也吃飯、他也吃飯,很多行為都一樣,但法融入心的境界,相差實在懸殊。

對一個修行人而言,一旦法融入了自心,很多行為與眾人既相同,又不相同。相同之處,只是對別人隨順,而不相同的是,自己對佛法有很高的理解和修證。所以,大家不要認為眾生都是一樣的,同一個時間接受同一個法,每個人得到的利益也千差萬別。這一點從很多高僧大德的弟子中也看得出來,有些人智慧不是很高,也並不是很出名,但由於自己的精進和信心,最後獲得了殊勝成就,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

癸二(遣除分析不合理)分二:① 辯諍;② 答辯。

子一、辯諍:

分別所分別,二者相依存。

這個頌詞,有些講義並沒有把它當作對方的觀點,但按照無著菩薩的解釋,這是對方給我們所發的太過。

對方說:“能觀察的心(分析諸法空性的智慧)與所觀察的對境(色聲香味乃至盡所有智和如所有智等萬法)是互相觀待、互相依存的,猶如此岸與彼岸、這與那、左與右的關係,一者不存在,另一者也不存在。然如你們所許,一切萬法皆不存在,則所觀察的對境就成了虛無,與之觀待的能觀察的心也不應存在了。這樣一來,你們用什麼樣的智慧來觀察什麼樣的法呢?因此,大乘中觀宗的抉擇不合理。”

子二(答辯)分三:① 能分析不需要實有;② 若需要則有太過;③ 未分析亦成立空性。

丑一、能分析不需要實有:

有實宗認為,能觀察的智慧和所觀察的對境需要是“實有”。但按中觀宗的見解,並不需要這樣安立。

是故諸觀察,皆依世共稱。

中觀應成派隨順世間而安立名言,世間人怎麼承認,應成派也怎麼承認,但這並不需要成立萬法為實有。在未經觀察的世俗中,生住滅、好與壞、富貴與貧窮、高貴與低下等可以觀待而假立,世間人承認這些存在,我們也可隨之承許。如《三律儀經》云:“世間與我諍,我不與世諍。世間說有者,我亦隨說有;世間說無者,我亦隨說無。”世間人認為佛陀所說的空性不合理,與佛陀有這樣那樣的爭論,但佛陀知道世人愚癡,什麼都不懂,就如同小孩喜歡跟老人爭,而老人知道小孩很幼稚,不要說大的事情,就連自己玩具的結構都不懂,所以不去跟他們計較。因此,在這些世人面前,佛陀也隨順他們而承認有無。眾生因共業所顯現,認為柱子是堅硬的、麥克風是可觸摸的,佛陀雖已斷盡二取執著,但也隨順眾生這樣安立。《七十空性論》云:“生住滅有無,以及劣等勝,佛依世間說,非是依真實。”世間上的生住滅、好壞、有為無為等法,並不是佛陀依真實宣說的,而是隨順世間宣說的。月稱論師在《入中論》中亦云:“果故此等雖非有,我依世間說為有。”為了證悟究竟的勝義實相,諸法雖經觀察不存在,但佛陀隨順世人分別心共許為有。

這樣一來,面對有實宗的責難,中觀宗可以回答說:能觀察與所觀察於勝義諦雖不存在,然而在未經觀察的名言中,二者可以互相觀待安立。如此承認不但沒有任何過失,反而對具實執的眾生是一種方便引導,可以幫助他們從實執的網中爬出來。

我們多年聞思空性的人,對此就有深深的感受。盡管對空性不敢說有很深的體悟,但依靠善知識的恩德和空性教典的引導,對自己的家人、財物、地位等,不會像世間人那樣特別特別執著,甚至看到他們為了這些而殫精竭慮,心裡覺得有點可笑。所以,在名言當中,能觀察空性的智慧非常重要,否則無法排除迷霧,通達事物的真相。假如有了能觀察的智慧,當然,所觀察的幻化對境肯定也相應存在。

丑二、若需要則有太過:

以析空性慧,究彼空性時,
若復究空智,應成無窮過。

在無著菩薩的講義中,這個頌詞是中觀宗的觀點,但也有些講義說是對方的觀點,二者雖然角度不同,但我覺得都可以解釋。

如果說是對方的觀點,那他們對中觀宗發太過:以抉擇諸法空性的智慧推出諸法皆空時,空智同樣也應抉擇為空性。但此空智並不能觀察自己,如果它還需要分析為空,則應成無窮之過。

若許是中觀宗的觀點,則是對有實宗說:如果能觀察的空性智慧需要實有,所觀察的萬法對境也需要實有,那麼以空性智慧抉擇萬法皆空時,這個實有的空智要用第二個空智來抉擇,第二個空智要用第三個空智來抉擇……如此則成無窮無盡。這就是執著實有的結果,若不許實有的話,便不會有這種過失。因為在假立的名言中,萬法都是現而無自性,在迷亂識面前,這些也是合情合理的。

我們若通達萬法無有自性的道理,就會明白一切法絲毫也不可得。《匯集經》(又名《般若攝頌》)云:“一旦有為無為黑白法,以智慧析塵許不得時,於世間界趨至智慧度,猶如虛空絲毫亦不住。”一旦達到了般若空性的境界,此時就像住於虛空一樣,任何實質性的東西也得不到,不管是能觀察的智慧、所觀察的對境,統統都不存在。

可惜的是,現在很多人對這方面不了解,學習的過程中,就喜歡聽一些簡單的法。一聽講故事,兩個耳朵就像蓮花一樣綻開了,眼睛也睜得大大的,而一講到空性時,耳朵慢慢就閉合了,眼皮也慢慢垂下來,開始打瞌睡。其實你們又不是幼兒園的孩童,在學習的過程中,淺一點的、深一點的應該結合起來學。還有些人喜歡聽功德,講功德的時候就生歡喜心,一講過失就生恐懼心,有些上師為了讓大家開心,每天都是講功德、不提過失。這樣也不好,學習佛法的話,方方面面都要了解。

當然,我並不是說自己講得非常對,但講世俗諦的時候,應該用世俗的心態去了解;講勝義諦的時候,我們雖沒有證悟空性,但也可以相似地了解。就像一個小學生,開始時覺得深一點的教學內容很難,但等到讀了大學以後,就會發現這些一點也不難。同樣,你們現在認為空性特別難懂,但證得登地菩薩以後,到時候一看《智慧品》,沒有什麼難懂的。所以,大家應該生起信心來聽受空性。

丑三、未分析亦成立空性(沒有分析的時候,萬法的真相也可成立為空性):

悟明所析空,理智無所依,
無依故不生,說此即涅槃。

剛才講了,能分析的智慧和所分析的萬法這兩者互相觀待,一旦所分析的對境是空性,觀待它的能分析的智慧也一定是空性。這一點,我們學《解義慧劍》的四種道理時講得比較清楚。龍猛菩薩在《出世讚》中也說:“諸識同幻化,是日親所說,彼所緣亦爾,決定同幻事。”了知外境的眼耳鼻等識如同幻化,這是日親——釋迦牟尼佛在大乘經典中親口所說,既然諸識猶如幻化、無有實質,那與之相觀待的對境(所緣),也完全沒有實質。

這種觀察方法,你們到底會不會推?還是應該想一想。如果你對每一句的法義產生特別強烈的信心,認為:“對!就應該是這樣!”說明你對這個道理已經懂了。但如果你內心一點觸動都沒有,是不是這樣也無所謂,那說明你對這個法義還沒有聽懂,相續中只有一個聞法的功德而已。

我們用大量筆墨已經抉擇了,所知不存在的緣故,能知也決定不存在。《入中論》云:“總如所知非有故,應知內識亦非有。”又云:“譬如無薪則無火。”沒有薪柴則不可能有依之而起的火,沒有白色牆壁則不可能有執著白色牆壁的眼識,同樣,沒有所分析的對境,能分析的有境也不存在,因為二者是互相觀待的。所以,有實宗說我們有境需要第二個有境,第二個有境又需要第三個有境……這種無窮的過失不成立。

沒有所分析的對境,也沒有能分析的有境,能所皆不生,這就是前文所說的“無緣最寂滅”。但如果沒有真正深入它的法義,光是口頭上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念一百遍也沒有用,除了有般若經文的加持外,色到底怎麼不異空?空到底怎麼不異色?根本沒有生起定解。沒有生起定解的話,你就會習慣性地跟“貪瞋癡”交好朋友,不願意請“空性”來做客,這樣永遠墨守成規,修行是不會有進步的。

我們通過新的聞思,應該產生新的定解;有了新的定解,行為上應發生新的變化;有了新的變化,學佛應有新的進展。否則,聽什麼法都無動於衷,逐漸就會變成“老油條”,不但身體變成“老油條”,心也變成“老油條”,最後身心融入小乘阿羅漢的涅槃,在山洞裡變成一塊乾肉(眾笑)。真的,我並不是說空話,大家對空性法門要有信心,只有對它精心研究,才會獲得不同程度的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