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論釋•善說海》講記

第九品 智慧

無著菩薩著 索達吉堪布譯講


第一百八十節課

思考題

  1. 作為一個修行人,每次在喝水、吃飯時,應該有什麼樣的威儀?明白這個道理後,你以後會怎麼做?
  2. 怎樣通過觀察大自在天所生之果,抉擇自在天並非萬法的生因?若許自在天為萬法之因,會有什麼樣的過失?為什麼?
  3. 如果外道說自己的天尊恆常存在,他有時候造萬物、有時候不造是觀待因緣是否聚合。對此應當如何駁斥?你從中得到什麼收獲?

《智慧品》正在講“破常因生”。常因生分幾個方面,有些外道認為萬法由大自在天產生,有些認為萬法由微塵產生,還有些認為是由主物產生,但這些統統不合理,所以作者一一地駁斥。

駁斥外道的觀點,在修學佛法的歷程中不可缺少。雖然現在的外道跟古印度外道有些差別,但他們執著的方式大同小異。通過教理駁斥他們的觀點,對佛教自然而然會生起正信,自己的見修行果也得以穩固。否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今天你是一個虔誠的佛門弟子,明天受外境的種種誘惑,見解很容易發生改變。所以大家應該通過合理的聞思,以佛教智慧火將邪見種子焚毀無餘,對佛法僧三寶生起虔誠的正信。不然,你即生中雖遇到了如意寶般的大乘佛教,可是自相續被邪見所控制,行為被外道所引誘,最後定與佛教背道而馳。

所以,大家不要認為:“我又不是學大自在派的,為什麼要了解他們的觀點?”千萬不能這樣想。因為我們的心特別無常,今年是很好的佛弟子,明年卻可能變成一個外教徒。因此在這方面,我們要依傳承上師的教言,從理論上進行再三剖析,將相續中的邪分別念逐漸滅盡,這對每一個佛教徒來講至關重要。

不要說我們凡夫人,即便是一些聖者,也在不斷地聞思,不斷地鞏固所學知識。大家不要認為自己了不起,其實我們的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智慧不值一提,所以應該時時刻刻想到佛法僧三寶的功德,有時間的話,就念誦《隨念三寶經》,行住坐臥經常祈禱三寶。我看到很多老修行人,修行非常了不起,一輩子將時間和精力全部用來修持佛法、利益眾生,盡管如此,他們仍在不斷地鞏固,不斷地修學。而現在有些所謂的修行人,每天不是在搞世間八法,就是在睡懶覺、懈怠散亂,這種人反而認為自己業障已經清淨了,皈依三寶只是個形式,供養三寶也不是很重要,要麼說一些大話,要麼沈溺於迷亂現象中,非常可悲可嘆!

真正的大乘修行人,有生之年最根本的就是對三寶生起誠摯信心。要想有這種信心,就應該推翻外道的觀點,與外道的見解不能混為一談,始終提醒自己是一個佛門弟子。皈依了三寶以後,阿底峽尊者說,供養三寶不能間斷,因此,很多老修行人在吃飯時、睡覺時、起床時,經常念一些偈頌來感恩三寶、憶念三寶、供養三寶,自己的一切威儀攝於三寶的氛圍中,在三寶的加持陽光下進行運作。然而末法時代,很多修行人並不是這樣,所以我希望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應當時時憶念三寶和祈禱三寶,只有這樣,修行才會逐漸歸入正道。

藏傳佛教專門有一個偈頌,不管到哪個寺院或者居士團體,大家在飲用食物之前,都會將獻新部分先放在獻新杯裡,然後念這個偈頌供養三寶。獻新杯就是供護法杯,它不僅可以用來供護法,還可以當作供三寶的碗(拉薩等地稱之為“獻新碗盞”)。現在有些人分別念非常強,認為護法杯就是供護法的,每個護法神要準備不同的杯,不然他們到時候會打架,而且本來是護法神的杯子,如果再讓佛法僧三寶用,那肯定不行。這種分別念是不合理的。作為修行人,我們平時喝茶、喝水、吃飯時,應該將獻新部分放在獻新杯裡供上。假如沒有條件每頓都供,至少早上起來要供一次,其他時候只是念誦就可以。

念誦的偈子是:

無上本師即佛寶,
無上救護即法寶,
無上引導即僧寶,
供養皈處三寶尊。

用藏語來說,就是:

敦巴拉美桑吉仁波切,
秀巴拉美丹秋仁波切,
珍巴拉美根登仁波切,
嘉內滾秋森拉秋巴波日。

從今天開始,我們暫時規定:出家人和居士團體中,每次吃飯之前,由一個維那師起調,大家一起合掌念誦。凡是有三四個人以上,就應該這樣行持。

現在很多年輕的出家人,吃飯時沒有憶念三寶的規矩,拿起筷子就大口大口吃,以出家威儀來衡量,這是不如法的。按理來講,出家人吃飯時要先念《隨念三寶經》,最後作回向,有很多很多的儀式。以前法王如意寶去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時,許多國外人受藏傳佛教的影響,幾個人一起吃飯時,一定會共同念供養三寶的偈頌。所以希望大家,包括學院的發心人員,從明天開始,吃飯時要供養三寶。當然,等所有的人都到齊了再吃,可能有一定的困難,但幾個人先吃的話,應該把這個偈頌念一遍。

下面我們共同念誦——“敦巴拉美桑吉仁波切,秀巴拉美丹秋仁波切,珍巴拉美根登仁波切,嘉內滾秋森拉秋巴波日。”這是用藏語念的,你們實在不方便的話,也可以用漢語來念:“無上本師即佛寶,無上救護即法寶,無上引導即僧寶,供養皈處三寶尊。”表面上看,這是很小的一個行為,但實際上,《大圓滿前行引導文筆記》中說,此舉有隨時不間斷供三寶的功德。

修行,其實就是逐漸改變自己的行為,包括我們出門時也要拿著念珠、轉經輪,有時間就多念“嗡瑪呢巴美吽”。我最近在看松贊干布的《嘛呢全集》,裡面講了很多很多觀音心咒的功德,我真的覺得即使只會念觀音心咒,自己也沒有白來人間一趟。如果你們沒有時間念誦,現在科學比較發達,可以買個念佛機放在家裡,這種聲音也可以淨化你的相續,通過上師和佛菩薩的名號或咒語,分別雜念就能慢慢得以清除。

前不久,我給學院的道友發了一些念佛機,如果你們不生厭煩心,還是應該在家裡放。(當然,若對佛號生厭煩心,可能你已經著魔了,有點可怕!)不過,念佛機放在家裡,有時候也會起到其他的效果。聽說有一個居士,自己很信佛,但父母不信,她千方百計勸父母,可是一直說服不了。後來她在佛堂放了個念佛機,是法王念的蓮花生大士心咒。有一次她母親聽到了,說:“這個念佛機很好,我也要買一個。”她非常高興,認為母親還是可以度化的,沒想到,母親接著說:“它的聲音聽起來比較不同,肯定可以嚇走小偷!”

臺灣也有一個法師,他的道場非常好,每次講經說法,很多人從美國、加拿大乘飛機來聽。道場的對面好像是個修理廠還是車間,那裡的人對佛教不理不睬、不聞不問。法師經常想:“這些人離我這麼近,能給他們結上佛緣該多好啊!”但遺憾的是,始終沒有這個因緣。後來有一次,法師在院子裡時,看見來了一個人,法師很高興,邊合十邊念阿彌陀佛來迎接他。那個人見到法師,第一句話是:“師父,廁所在哪裡?”所以沒有緣分的人,即使住在隔壁,離佛法也是咫尺天涯。

作為一個佛教徒,我們與外道的種種不同,應該在身口意上體現出來,若沒有這樣,平時跟外道或不信佛教的人沒有兩樣,那你的修行境界很難增上。所以,大家要經常祈禱三寶,對佛陀的感恩心永遠不能忘。體光老和尚在《開示錄》中說:“我們時時處處應有感恩心,且不說成佛大事,就連我們平時喝的稀飯和吃的乾飯,它的背後也有無數農民的精勤努力。”唐代詩人李紳曾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很多人從小就會背,一提起來也朗朗上口,但農民在酷暑中耕作的辛勞、一顆一顆糧食的來之不易,恐怕並沒有深刻體會。包括我們手裡拿著的一本一本書,可以說蘊涵了無數人的汗水和淚水。因此,學佛要有一種感恩之情,應該始終想到佛陀的恩德、佛法的功德,不要對什麼都無所謂。作為佛教徒,尤其是作為出家人,我們穿的衣服、享用的飲食,包括學習的法本,是很多人的辛勤勞動換來的。若能常懷感恩之心,自相續才會與佛法融為一體,否則,開悟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下面遮破外道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悉心體會,不要認為跟自己沒關係。學習任何一個法,都要結合自相續來修持,若能如此,一切法皆會成為竅訣。否則,就算是最甚深的上師獨傳教言,對你的相續也不會有半點利益。所以大家學習的時候,千萬不要把佛法當作學術研究,不然,你的心無法得以調伏,煩惱也無法得以對治。這方面,大家務必要注意!

丑二、由彼所生不存在:

云何此彼生?我及自在天,
大種豈非常?識從所知生,
苦樂無始業?何為彼所生?

由大自在天產生萬法是不合理的,因為他的真實性沒有得到確認。本體未得到確認的法,如果還可以產生,那石女兒、龜毛、兔角也可以產生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萬法了。所以作者在此問道:“你們所承許的大自在天,到底產生什麼樣的果呢?”

自在天所產生的果,要麼是常有,要麼是無常,除了這兩者以外,不可能有第三種情況。如果對方選擇第一者,說自在天產生的是我或微塵等常有果,然後再依之產生其他萬法,這種說法不合理。因為無論是能生的大自在天,還是所生的我或微塵,你們都承許為常有,既是常有之法,又怎麼會有能生、所生呢?若認為常有因能生常有果,這個說法非常可笑,世間人也不會承認的。

如果對方選擇第二者,說常有的大自在天雖不能產生常法,但可以產生無常法,這種說法也不合理。因為外境諸法依各自因緣而生,眼等諸識是緣外境而生,眾生的苦樂感受也是由無始以來的業力所生,《無量壽經》云:“善惡報應,禍福相承。”《泥犁經》亦云:“善自獲福,惡自受殃。”行善獲得快樂,造惡感受痛苦,這是無欺的因果規律,並不依賴於自在天的操縱。麥彭仁波切說過:“哪怕獲得一瞬間的快樂,也是往昔所造善業之果報;哪怕感受一瞬間的痛苦,也是以前所造惡業而導致的。”諸法均由因緣所生,在這個過程中,根本找不到所謂的自在天,故不能將之作為萬法之因。法稱論師在《釋量論》中說:“與刃藥等聯,黑者傷及愈,無關之木塊,何不執為因?”黑者(人名)被刀砍傷後,傷口愈合與醫生的藥物有關,若將無關的木塊或石頭執為愈合之因,這根本不合理。同理,眾生的苦樂感受是各自的業力所現,若將無關的大自在天執為因,這是說不過去的。

現在也有個別宗教認為上帝創造萬物,但不知他們的上帝到底是常有還是無常。如果承許為常有,那常法怎麼樣創造萬物的,這個問題需要加以分析。我沒有精心研究過他們的宗教,但像佛教一樣經得起任何理證觀察的教義,恐怕很難以找到。當然,他們所崇拜的上帝,跟此處的大自在天還是有一定差別。

在古印度,確實有信奉大自在天的教派,他們把大自在像作為供養對境,佛教的布日巴尊者就曾有調伏大自在像的經歷。布日巴尊者是那爛陀寺一位著名的班智達和大比丘,後來因行持密宗至高無上的行為,顯現上時常喝酒,行為不太如法,最後被僧團開除。之後他經常顯示各種神通神變:有一次坐船沒有錢,船夫要他立刻下船,他手指恆河,河水即刻向上倒流,他站在恆河上,順流而上,直抵對岸。還有一次,他去一個酒家喝酒,賣酒女問他要酒錢。當時太陽掛在正中,他說:“太陽的影子什麼時候移過我,我什麼時候給你錢。”他顯示神通把太陽定住了,整整三天沒有移動。當地的時間因此而發生了錯亂,後來國王親自出王宮,替他付了所有的酒錢。

不久,尊者來到一個地方,那裡有一座著名的大自在天石像,他用契克印想毀壞它,但石像卻紋絲不動、完好無損。尊者非常奇怪,繞著它上下觀察,發現它頂端有一尊很小的觀世音菩薩石像,也有人說是具光佛母像。尊者把它輕輕移開,大自在神立即現出真容,懇求尊者不要摧毀石像,他將依照尊者的教導奉行。(其實我們身上應該戴一些觀音像、具光佛母像、蓮花生大士像、金剛橛像等。一個人護身是很重要的,現在很多人不信佛教,即使有些信佛教,也覺得戴佛像是多餘的事情,千萬不能這麼想。當然,極個別人脖子上戴的像,可能有三四斤重,好像把諸佛菩薩都掛在身上了,走路搖擺的時候,身上就不停地“叮咚叮咚”……)尊者命令道:“從今以後,你必須供養一百個僧人,不再接受殺生祭祀的供品。”大自在神說:“印度的佛教不久就會毀滅,不過乃至佛教毀滅之前,我會盡全力供養僧眾。”這樣承諾以後,尊者當即從所在地方消失,化為一座巨大石像,自此,他的真身沒有再出現過。

還有一個尊者叫乍南達日巴,他是恩紮布德的傳承弟子,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當時尼泊爾有一座大自在的相(標誌),神秘莫測,變化多端,若有人在它面前以堅固的信心祈禱,就能獲得眼通,並馬上成就細微的懷業、增業、誅業。它的存在對佛教造成了很大的損害,尊者為了調伏該地的外道,便動身前往尼泊爾。那天,正在這座標誌物前虔敬供養的,有包括三大國王在內的成千上萬的人。尊者來到那裡,用契克印一指,這座大自在的標誌物當即倒塌。(蓮花生大士的契克印,是降伏鬼神的手印。一般來講,有修行境界的人依此手印可降伏外道魔眾,非常有加持力。)尊者對它吹一口氣,它立即化為粉末。人們見到他超凡的行為,紛紛向他頂禮、皈依。

在歷史上,印度和尼泊爾的大自在神像非常多,現在印度尼西亞、印度等地也有很多大自在的標誌、石像等。但據我了解,他們只是把大自在當作聖尊來供養,並沒有說他是萬物的創造者。

還有,我們學院經常念的“懷業祈請文”,很多人叫“大自在祈禱文”,最初不知道誰翻譯的。但這裡的“大自在”,是指獲得身心自在,因為裡面有九本尊的祈禱文。這可不是大自在天的祈禱文,大家要注意啊!(眾笑)

丑三(大自在不能作為能生)分二:① 宣說過失;② 遣除周遍之謬論。

寅一、宣說過失:

若謂因無始。彼果豈有始?

對方若許自在天是萬事萬物的因,那自在天無始以來就應該一直存在,他未造萬物之前和已造萬物之後應該無有變化,否則,就不是常有、唯一的法了。如果萬法的創造者自在天無始即有,那麼他所生的果——器世界和有情世界,也應成無始以來就存在了。為什麼呢?因為這些法的因完全具足,一點違緣也沒有,果又怎麼會不存在呢?誠如法稱論師所言:“若因全具足,云何彼果滅?”

然在現實生活中,自在天所創造的果不可能永遠存在。一個人剛才很痛苦,現在又很快樂,過一會兒可能又很痛苦;有些人不久前在這裡聽課,今天已經離開了人間,而剩下的有些人,《入行論》沒講完之前肯定也會去世,是同一個因所造,就不該有這些變化,也不能說這個人50歲,那個人15歲,而應該是所有的人同歲。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切萬法並非自在天所造,而是以各自因緣產生的。

通過中觀這種推理,我們完全可以指出對方的錯謬之處,這樣一來,即使有些外道說“我們教派如何如何好”,自己也不會輕易相信,而是會詳細觀察“你們基道果是什麼樣的?見修行果又是如何?世俗諦和勝義諦怎麼安立的……”在這個過程中,有智慧的人不會融入他們的宗教,而沒有智慧的人很容易人云亦云,猶如山上的經旗一樣,風怎麼吹,他就怎麼飄,非常可憐。

總之,大家一定要了解,大自在天絕對不是萬法的因。不然的話,快樂痛苦、春夏秋冬等不可能有遷變,應該有這個過失。

寅二、遣除周遍之謬論:

彼既不依他,何故不常作?
若皆彼所造,彼需觀待何?

對方說:“大自在天雖然是常恆的,但創造萬物時需要觀待他緣,故而不一定恆常生果。因緣一旦聚合,大自在天就創造萬法,如果因緣不聚合,大自在天也無能為力。”

這種說法不合理。既然你們許大自在天不依他法,是獨一無二的萬法創造者,那他生果怎麼還需要觀待其他呢?再說,假如他能創造萬法,為何不能隨心所欲地創造因緣呢?只要他需要,應該就可以讓嚴冬開鮮花、酷夏下大雪,這一切他都有能力創造的,還需要觀待什麼呢?

因緣聚合就能生果,因緣不聚合則無力生果,在這個過程中,自在天根本起不到什麼用。《中論》云:“因是法生果,是法名為緣;若是果未生,何不名非緣?”既然不能決定生果,那乾脆不要說是自在天創造的,執著自在天為因,豈不是以非因為因嗎?眾生的苦樂變化、春夏秋冬的更替,一切都是依靠各自的因緣,而非所謂的大自在天。《釋量論》中說:“何有何變因,此外執餘因,則於一切法,諸因成無窮。”倘若執著非因為因,產生諸法的因就應成無窮了。比如苗芽本來依靠種子而生,若不以種子為因,反而在種子以外說石女兒是它的因,或者自在天是它的因,或者說上帝是它的因……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如此一來,因就成無窮無際了。這種觀點,對方也不會承認的。

若依緣聚生,生因則非彼。
緣聚則定生,不聚無生力。

接下來再繼續破斥:假如你們說大自在天需要因緣聚合才能生果,種子、陽光、水分、農民勞作等聚合時,自在天能產生莊稼,這些因緣若不具足,就無法創造出莊稼,那這樣的自在天有什麼用呢?如果一切依賴於因緣聚合,因緣不聚合,即使來一百個自在天,也不能讓石頭生出苗芽、寒冬盛開鮮花,那為什麼說他是萬物的創造者呢?可見,一切果的生因唯是因緣,而不是自在天。

當然,這種因緣也非如外道所許,是恆常實有的法。《四百論》云:“一切為果生,所以無常性,故除佛無有,如實號如來。”為了生起果法,因才得以生起,所以因決定為無常性。這個道理,三千大千世界中,唯有具通徹無礙智慧的佛陀才能照見,除此之外的仙人、聲聞緣覺,都沒辦法了知,故唯有佛陀才能稱為“如來”。

學習這些法之後,有善根、有福報的人,會對本師釋迦牟尼佛和他所宣講的緣起法生起不共的信心、不退轉的信心。通過自己的智慧與寂天菩薩等大德的推斷結合起來,對世間事物的真相進行判斷,就會發現只有佛陀的說法千真萬確,其他任何說法都經不起觀察,這一點利根者會深信不疑。

以前舍利子是十分傲慢的外道,有一次他看見馬勝比丘的威儀調柔寂靜,便好奇地問:“你平時學的是什麼法?”馬勝比丘說偈道:“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意即一切法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我的上師大沙門——本師釋迦牟尼佛,經常宣說這樣的道理。舍利弗聽後大有感悟,遂放棄一切外道禁行,和目犍連一同皈依佛陀,最終二人皆證聖果。所以對利根者而言,聽到佛教因緣生法的規律後,就會了知其他學說沒有任何價值了。

既然萬法的產生源自因緣聚合,萬法毀滅源自因緣消散,自在天又起到什麼作用呢?一切萬法於勝義中都不生不滅,世俗中依靠各自因緣而產生——外在的因緣如種子產生根、莖、花、果,內在的因緣則以無明為主的十二緣起產生輪回,除此之外,認為有一個自在天在幕後操縱指揮,這是絕對不可能有的。

若非自在欲,緣生依他力。
若因欲乃作,何名自在天?

再從另一個角度觀察:自在天創造萬物時,是沒有欲望而隨隨便便生果,還是依自己的欲望來操作的呢?

如果說自在天並不是由欲望支配而生果,則說明萬法是由其他因緣產生。但這個對方也不承認,因為他們認為自在天有意識地創造萬物。如果說自在天依欲望而生果,那大自在天就不自在了,因為他被欲望所控制、所牽引,怎麼能稱為“自在”天呢?你們認為大自在天是“大自在”,其實他一點都不自在。就像有些人認為自己是很好的修行人,但其實每天被分別妄念束縛著,修行一點也不好。

通過這種觀察可以了知,世間上並沒有一個萬物的造作者,也沒有什麼天生的東西。有些人認為天生的東西應該存在,實際上這只是未經觀察的說法而已。漢地有一位盤圭禪師,有次來了一位弟子向他請示:“我天生暴躁,不知道該如何改正?”禪師說:“那你發脾氣給我看一看。”弟子說:“我現在沒有,一碰到事情,那天生的性急暴躁,才會跑出來。”禪師告訴他:“這說明你的暴躁不是天生的,它只是因緣所生法。如果你把它說成是天生,將過錯推給父母,實在是太不公平了。”通過這種開示,那人馬上會意過來,再也不輕易發脾氣了。

我們這裡個別人也是這樣,覺得:“我天生性格不好,天生愛發脾氣,你們最好不要惹我,我就像毒蛇一樣!”其實根本沒有天生的脾氣,你又不是大自在天的妹妹——也不是大自在天的哥哥,加上一個哥哥,不然有些人不舒服,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