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論釋•善說海》講記

第九品 智慧

無著菩薩著 索達吉堪布譯講


第一百八十三節課

思考題

  1. 《金七十論》中,數論外道如何安立因中有果的觀點?如果沒有學習佛法,你會認為這種說法合理嗎?學習本品以後,你對此又有什麼樣的認識?
  2. 學佛的時間長,是否就意味著是學佛的境界高?為什麼?請以你周圍的事例進行說明。
  3. 在依止上師的過程中,是依止的多好,還是依止的少好?請說明理由。明白這個道理,對你有哪些幫助?
  4. 有人說:“既然抉擇究竟義時,一切都不存在,那空性法門也成了虛妄,如此一來,修空性就不合理了。”對此你該如何駁斥?最終得出什麼結論?並請以比喻進行說明。

下面繼續破斥數論外道的觀點。

昨天也講了,若承許因中有果,吃食物就成了吃不淨糞,不用花錢買衣服而應穿棉花種子。這時候有一個辯論:

卯三、破彼之回答:

謂愚不見此,然智所立言,
世間亦應知。何故不見果?

對方回答:“雖然事實本該如此,但因為世間人愚昧無知,慧眼被各種煩惱染汙覆蓋著,所以見不到事物真相。你們佛教徒不是說眾生都具有無明煩惱嘛,我們數論派也承認眾生煩惱習氣相當重,不能見到因上本來存在果,因此,眾生不會穿種子,也不會吃不淨糞。”

駁斥:就算眾生愚昧無知,見不到事實的真相,但你們所謂證悟實相的淡黃仙人(又名色迦大師)及其傳承弟子,應該能領悟到這一點,為什麼他們不見因中有果呢?若說他們已見到因中有果,那從傳記中為何看不到他們吃不淨糞以及拿種子當衣服穿呢?通過這種觀察方法可以看出,你們只是一種立宗而已,你們的本師和最得力的上座弟子,都沒有按自己宗派的觀點行持,這不是正好說明汝宗立論自相矛盾嗎?

數論外道因中有果的說法,沒有分開勝義諦和世俗諦,其實如果籠統而言,這種觀點在名言中也可以成立。以前上植物課時老師說,種子裡有胚芽、胚根,因緣聚合以後,就會變成莖、葉、根。看起來果是在因中存在,但這種關係並非實有,否則,以離一多因或有無生因來觀察,因生果定然無法安立。

學習佛法的過程中,大家一定要通達龍猛菩薩、聖天論師等二勝六莊嚴 為主的大德教言,否則,表面上看來很有道理,認為因中有果是對的,假如因中無果,果豈不是從非因中產生?但實際上,這種說法不堪一擊。我們的傳承祖師,如麥彭仁波切、無垢光尊者等高僧大德,著書立說時費了大量筆墨剖析外道的觀點,原因就是讓我們明白佛法教義,同時還要懂得如何駁斥外道。否則,每個人都有前世當過外道的習氣,一旦遇到外緣,相續中的種子很容易成熟,從而有捨棄佛教的危險。

不僅藏傳佛教中駁斥外道的理論相當豐富,漢傳佛教《大藏經》的“外教部”,實際上也有破析外道的觀點。尤其是講數論外道時,有一部論典叫《金七十論》,是真諦法師翻譯的,其中說數論外道從五個角度證明因中有果:

  1. 無不可作:因中若無果,果則不能產生。如同沙子中沒有油,所以榨不出油,而芝麻中有油,所以可以榨出油。

  2. 必須取因:要得到某物的話,必須先具備它的因。譬如,我明天要請婆羅門做客,到時想供養他醍醐,今天就要先預備牛奶,如果因中無果,醍醐怎麼不用水來提取呢?

  3. 一切不生:如果因中無果,則一切能生一切物,草木也能產生金銀。然而,由於無此現象,故知因中有果。

  4. 能作所作:比如陶師制作瓦罐時,不能用草木,而要用泥土,可見在泥土上存在瓶子之果。

  5. 隨因有果:隨因的種類,果亦當如是。如麥種可生出麥子,卻無法生出稻芽,由此可知,因中存在果。

表面上看來,他們的話是有道理,尤其是不分名言與勝義、一概而論時,好像確實無懈可擊。然而,青稞的種子生青稞、麥子的種子生麥子、非因中不生果等說法,佛教中也是承認的,我們不會笨到那種程度。說實話,有些人對外道知道一點點,就認為佛教什麼都不承認,這是完全不對的。其實,外道承認的是實有、經得起觀察的因中有果,但以中觀理來剖析,這根本不合理。《瑜伽師地論》卷六中也講了16種外道,其中第一個就是因中有果論,這方面用了許多理論進行遮破,最後總結道:“是故因中非先有果,然要有因待緣果生。”勝義中果先存在於因中不成立,但在名言中,因觀待因緣可以生果,這是一種事勢理 。

所以通過聞思,大家一定要知道,佛教在哪些場合承許因果、哪些場合不承許因果,對每個道理一定要生起堅定的信心。否則,簡單的道理要是捨棄的話,這是非常可笑的。《中觀藏論》云:“若人捨現量,豈言真實語?”如果有人捨棄現量(簡單的道理),那他說的肯定不是真實語。同樣,用可現可得因觀察時,所謂的因中有果不成立,因為果的功能、形狀、顏色、性能等在因上無法現量見到。既然這些現量的東西,外道都搞不清楚,那更深一層、隱蔽、深奧的道理,他們絕對不可能知道。就好比你連眼前的事情都看不見,遙遠微細的東西就更不用說了。(不過,也有些特殊現象吧。據說有天眼通的人,前世後世看得見,但出去方便時,沒有電筒什麼都看不見。這些人對眼前的事物看不見,卻可以看到很隱蔽的生生世世,是不是真的也不知道,但真正的天眼通恐怕不是這樣。)

學了外道的觀點以後,我們自然會對本師釋迦牟尼佛說的緣起理生起穩固的信心和定解,這一點非常有必要。如果沒有好好聞思,表面上剃著光頭,在僧團中保持寂靜的威儀,這只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一旦遇到外面的違緣,自己的見解很容易退轉。以前臺灣就有個比丘尼,她在家時讀過大學外語系,後來26歲出家,到49歲之前一直是出家人。她於49歲捨棄佛教,加入基督教,並寫有《從空門到教堂》一文,在這篇文章中,她說:“26至49歲,是人一生中最寶貴的歲月,我卻在出家的日子中耗掉了……”她告訴世人自己最終的選擇時,似乎很有魄力,但實際上,真正懂道理的人看了她的文章、聽到她的事跡,都知道她23年的出家生涯只是徒有其表而已,並沒有精通佛教的真理。

居士中也有這種現象。曾有一位曹先生,從小就信仰佛教,25歲以後越發虔誠,將時間精力全部用於佛教方面。有位高僧對他特別信任,還約他一同乘專機到泰國迎請佛牙,之後他每天虔誠祈禱,在一段時間內,事業達到了頂峰。後來爆發“9·21”臺灣大地震,他的房地產生意受到嚴重打擊,祈禱佛陀好像沒什麼感應,他女兒就讓他祈禱上帝。(原來他很想讓女兒出家,但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女兒嫁了個美國人,一起學基督教,並想方設法把父母拉進來。)曹先生當時覺得,反正信了那麼多諸佛菩薩,再加一個上帝也沒關係,於是就開始雙重信仰,既信佛教又信基督教。女兒一直勸他放棄佛教,他就一心祈禱上帝,據說手頭的房屋馬上賣出去了。但這到底是諸佛菩薩的加持還是上帝的加持?他也不一定清楚,畢竟那麼長時間虔誠拜佛,應該有非常大的加持,可是因為他業力現前,認為這全部是上帝的力量,於是就把家裡的佛堂統統撤了,二十多年的信仰徹底放棄,還寫了一些文章自我宣揚。

這些人學了這麼多年佛,平時看起來很有信心,經常上供下施、虔誠祈禱,然而由於佛教的真理沒有融入心,最終輕易捨棄佛教,並將自己的無知大肆宣揚。你們有些人也出家或受居士戒很多年了,但這並不等於你學佛很好,其實你們學佛所花的時間和精力,根本不如讀小學所花的時間和精力。你們讀小學時除了吃飯和睡覺,其他時間基本上都用來學習知識。讀過書的人都知道這一點,不像我們一樣,以前讀書時,每天都在教室裡打架瘋鬧,有時候老師3天都不來,問老師哪裡去了,說是打獵去了。過了幾天,老師背著打來的獐子、鹿子、馬雞等,一邊唱歌一邊回來……我的學生時代就是這麼過的,天天打架,哭的哭、笑的笑,每天過了中午就可以放學。但你們讀書應該不是這樣,時間大多數都是用在學習上。

所以有些人說自己學佛五六年了,捫心自問,這只是從皈依算起而已。你在佛教方面的觀想、持誦、祈禱花了多少時間?不妨拿來跟讀小學的時間比一比。我們佛學院的人應該算是不錯,大量時間都用來聞思修行,但外面其他人的情況我略有耳聞,包括現在學習《入行論》的人,一本一本的,學是學完了,但什麼也沒有記住,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下功夫。沒有下功夫的話,世間的學問都學不會,何況是更深更廣、與凡夫習氣背道而馳的佛教了。因此,要想通過佛教對治惡劣分別念、調伏淨化自己的相續,一定要下一番功夫,否則,成就不是那麼容易的。

所以,大家不要認為學佛多少年、出家多少年就很了不起,自以為是、驕傲自滿,這沒有任何意義。學佛的時候,應該踏踏實實、老老實實,所學的知識要認真對待,嚴格衡量自己。不然,今天依止這個上師,明天拜那個師父,該學的甚深道理不學,一天到晚流於表面形式,沒有信心、沒有清淨心,哪怕依止多少個上師,也沒有多大的利益。

法王如意寶講過,只有信心強烈、清淨心特別好的人,才適合依止多位上師,就像阿底峽尊者那樣,一輩子依止150多位上師;格魯派的夏東格西在有些教言中,也用阿底峽尊者的比喻說明了這個道理,兩位高僧大德的觀點都不謀而合。噶當派的教言中也記載:有一次,袞巴仁欽和博朵瓦尊者討論說:“仲敦巴尊者一輩子依止過5位上師,而桑普瓦格西依止的上師非常多,到底該依止多好還是依止少好?”他們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通過修行法門令自相續得以清淨,不管是看見誰,皆觀為本尊和上師,這樣的人可依止多位上師;沒有以修行法門淨化自相續,邪見比較重、成見比較厲害的人,依止的上師越少越好。

現在很多人的清淨心和信心特別差,依止一位上師聽法,過兩三天就開始誹謗,說各種難聽的語言,一個小小的批評都忍受不了,馬上開始反口大罵,跟上師討價還價……今天依止這個、明天依止那個,最後自己把自己送入危險的境地。這種人對該學的甚深法理從來不關心,成天在似是而非的狀態中荒廢,真的非常可惜!

所以我們遇到正法時,一定要辨別哪些是外道、哪些是佛教,然後進行如理取捨。不過,現在有些法師太過分了,說外道的觀點我們也應該接受,佛教和外道一模一樣,不應該捨棄基督教來信佛教,因為眾生都是上帝的兒女,把上帝兒女拉過來背叛上帝,這就是背叛父母……這種說法特別可笑,他老人家自己可能也沒分清佛教與外道的基本差別,沒弄明白佛教到底承不承認上帝、上帝到底存不存等問題。當然,從世間法的角度來講,各大宗教互相理解、互相團結是有必要,但內外道的見解千萬不能混為一體,畢竟佛經中說過“皈依佛後,不能與外道同流合汙”,這個道理都不懂的話,不要說其他大經大論,連最基本的皈依戒也沒有通達。

現在有些法師和居士,言行不如法的來源是什麼?就是沒有通達佛法。如果真的通達了,那些邪知邪見絕不會動搖你山王般的見解。現在有些人就像山上的經旗一樣,東邊吹來一個謠言風,自己就往西邊飄,西邊傳來一些誹謗風,又朝另一個方向飄不定。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自己的佛教理念特別薄弱,基礎沒有打好。

因此作為佛教徒,不要認為學佛就是一步登天,馬上獲得感應、出現驗相,或者長著翅膀在天上飛來飛去。世間人得一個中學畢業,尚且要花一定的時間,學佛就更需要極大的付出了。當然,對個別利根者而言,當下開悟的現象不是沒有,但我們也應觀察一下:自己是不是這種根基?有沒有智慧,有沒有信心,有沒有正知正見?……每個人應該有自知之明,不是這種根基的話,先了解佛教的道理非常重要。

世見若非量,所見應失真。

剛才對方說:“世間人之所以不見因中有果,是因為他們被無明煩惱纏縛著,所見所聞不是正量。”對此,我們繼續駁斥道:如果說世間人能見的智慧是假的,那麼所見的對境也應該是假的,因為能見與所見互相觀待而安立。比如用望遠鏡看東西,望遠鏡是假的話,它所見到的對境也肯定不真。既然所見之果虛妄不真,那麼你們說因中有果、後漸明顯有何意義?這樣一來,你們的觀點豈不是不攻自破了嗎?

對外道的觀點了解之後,將其前前後後與佛教相比較,就會發現它的說法並不究竟,只算面積、不算體積的話,事物的正確性沒辦法判斷出來。佛教無論從空性、顯現,還是絕對、相對,哪個方面進行觀察,其合理性都無與倫比、至高無上,我們的智慧只要跟得上佛教,不用擔心自己會輸給外道和世間學問。

當然,有些人的智慧有限,不要說是高深的理論,僅僅講一個皈依戒,在別人面前也表達不清楚。但這是人的過失,不是佛法的過失,不要認為佛教有過錯,其他宗教能推翻佛教。這一點不是我今天在這裡說大話,原來寫《智海浪花》的時候,就有一百二十多位知識分子,相對而言有一定的名聲,在他們面前,我也不是為了完成一本書,而是為了和他們探討佛教,看自己的見解會不會失敗。但每一個知識分子都覺得,世間任何一個學問在佛教面前,都顯得特別軟弱無力。後來,我準備接觸一百多個博士,但因為時間和身體種種原因,《博士訪談錄》中只提到了十多位。跟他們接觸的過程中又覺得,現在的“博士帽”並不權威,他們的理論在佛教面前也不太管用。再後來,又遇到一些身份不便透露的科學家、文學家,與他們探討佛教與世間問題時,也始終能體會到佛教的偉大。所以,希望各位道友通過各種方式把佛教的甚深道理融入自心,到了最後,哪怕成千上萬個人摧毀你的信仰,你也根本不會動搖。

有關經典中說,修行人不應以信仰為重,而應以智慧為重。若以信仰為重,很可能今天信這個、明天信那個,在外道的神像前祈禱也能流出眼淚、生起信心,但若將智慧與佛法融為一體,遇到什麼困難,自己的見解都不會改變。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為主的論典中也講了智慧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應該隨時磨礪自己的智慧寶劍,不然,遇到邪知邪見的敵人時,智慧寶劍生銹了,出家二十年也會繳械投降,最後站在外道的立場上反駁佛教,顯露自己的愚昧無知。因此,以智慧破斥外道是很有必要的。

卯四、遣除妨害自宗:

若量皆非量,量果豈非假?
真實修空性,亦應成錯謬。

對於中觀宗的妨難,對方辯駁道:“按你們的承許,假如能衡量對境的智慧是假的,不是正量,那它所得出來的果——萬法無常、輪回痛苦、眾生皆有如來藏等結論,也應該是假的。因為有境有錯誤,對境也會錯誤,就像做夢的時候,夢中的心識是迷亂的,此心識的所見所聞也不會真實。這樣一來,你們大乘佛教特別強調的空性法門,不就成了虛妄的嗎?既然空性成了虛妄,修行空性也就不合理了。”

有些道友可能也這樣認為:一切法在勝義中都是空性,名言中如幻如夢、現而不實,既然心識如幻不實,(按因明的說法,是一種錯誤意識,)那它所抉擇的果——諸法空性也是假的了。如果能見、所見都是假的,我們祈禱佛陀、修空性、放生等行持善法,是不是全部沒有意義了?

這種疑惑是很正常的,你們若也有類似的邪見,認為佛教的道理不正確,應該直接說出來,沒有必要憋在心裡。否則,憋的時間太長了,病入膏肓時要開刀也很困難。因此,我們如果發現自己病了,就應該想辦法找一個有智慧的醫生。

不依所察實,不取彼無實,
所破實既假,無實定亦假。

對方剛才提出一個問題:心識是假的話,所得的結論也是假的,這樣修空性沒有意義了。中觀宗回答說:究竟而言,修空性確實也是假法,因為能見與所見互相觀待,一法是假的,與之相待的另一法也應該是假。但如此承許沒有任何過失,因為我們之所以要修無實單空,是為了破除對實有的執著,斷除了這種執著後,抉擇究竟勝義時,無實法也是虛妄的,一切戲論皆要遠離,此乃佛法最精華、最甚深的密意。

我們在修行的最初,必須要依賴心所假立的法,而不能以無實法作為對境,直接緣取它來修持。觀察一個法時,首先要確定它的存在,將其析為無生空性後,無生空性的本體亦非實有,就像燧木和燧墊摩擦生火,最終這二者本身也被燒盡一樣。所破是假的,能破也是假的,所破的萬法不存在,能破的空性也是假立。瓶子沒有的話,無瓶也不存在,這個道理非常重要。

現在很多人宣講《般若經》、《心經》、《楞嚴經》時,只是將不存在抉擇為空性,這種見解很多法師都會講,卻不知道不存在屬於無邊,並非究竟離戲的大空性。《三摩地王經》云:“有無是二邊,淨不淨亦爾,是故有智者,離邊不住中。”抉擇空性時,不住於有邊、無邊,也不住於清淨邊、不淨邊,真正的智者遠離四邊八戲,任何一邊也不會住。

這一點對初學者來講,真的很重要,否則,一直認為空性就是不存在,將這種不存在執為實有,只是滯留在單空的層面上,這種執著很難破除。龍猛菩薩云:“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如果執著空性實有存在,諸佛也沒有辦法調化。佛經中說:“寧可我執如山王,不可有空執如芥子許。”單空能摧毀無始以來的實有執著,但進一步抉擇時,畢竟單空是一種實執,也是解脫的障礙,最終也要滅盡的。所以,《四百論》中說:“愚寧起我執,非說無我理。”對愚者寧可讓他起我執,也不可以說空性無我之理,為什麼呢?原因是“一者向惡趣,勝者趣涅槃”。聽聞無我空性之後,愚者會因不信誹謗而趣向惡趣,利根者則可依此迅速趨入解脫。

耽著單空的現象,藏地發生也得比較多,麥彭仁波切在中觀論典中曾嚴厲批評過。漢地也有些大德以前執持這種觀點,但這絕對不合理。此處講得非常清楚,所破的有實法既是假立的,能破的無實法怎麼會存在呢?因為有實與無實互相觀待的緣故。現在也有很多人,知道貪心是空性的、不要去執著,但心裡一直惦記著這種空性存在,其實這也是一個邊,應該要破斥。

下面寂天論師通過比喻進一步說明,對有和無的執著都不合理。這個比喻非常重要,口口聲聲自稱為中觀證悟者、開悟者的人,不妨好好對照一下,看自己是不是將萬法不存在當作實有,以這樣的境界認為已經開悟了。

那麼開始講比喻:

如人夢子死,夢中知無子,
能遮有子想,彼遮也是假。

此頌的比喻,要跟前頌的意義結合理解:如同有人夢到生了孩子,極其歡喜,孩子死了,又非常傷心,若能了知這是一場夢,孩子的生住滅都是虛無的,怎麼會有痛苦呢?無的執著,能遣除有的執著,但它也是虛妄的。因此,孩子不存在的念頭是假,孩子存在的念頭也是假,不可能說一者正確、一者不正確。抉擇最甚深的見解時,有無之相皆不存在,如《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凡是有相的事物,都是虛妄的,不要認為執著有相不對、執著無相正確,其實一切相統統是假的,若能證悟這種境界,則可現見不是有面有臂的真實如來。

類似的比喻,其實在其他佛經中也有。《楞伽經》云:“猶如石女,夢見抱兒。”《三摩地王經》亦云:“譬如有童女,夜臥夢產子,生欣死憂戚,諸法亦復然。”未婚少女夢見自己生孩子,生時非常歡喜,孩子死了極其痛苦,其實歡喜和痛苦這兩種心態都是假的,同樣,我們對一切萬法存在的執著、不存在的執著,抉擇究竟見解時也是虛妄的。

這樣一來,中觀的究竟見解既不是有,也不是無。這一點凡夫人暫時無法接受,因為我們的分別念只能接受有或是沒有,而遠離有無是非一切邊的境界,除了緣取總相以外,不可能有真實的體悟。但不管怎麼樣,大家一定要明白,對有和無的執著都屬於邊執。《中觀莊嚴論釋》中講了幾種常邊和斷邊,凡是有的執著屬於常邊,無的執著屬於斷邊,龍猛菩薩在《中論》中說:“定有則著常,定無則著斷,是故有智者,不應著有無。”凡是有的東西就是常邊,無的東西就是斷邊,因此了解中觀的修行人,對有無的執著要全部拋開,安住於入定時無有任何戲論、出定時如夢如幻的境界中,這才是大乘佛法的教義。

這些比喻和教證,希望大家要融入於心,對其含義有一種感觸,沒有感觸的話,我講得再起勁也是浪費口水。你們聽受大乘佛法,確實有功德,但若從來沒有串習,這不是很好的現象。大家以後聽法時,不管一個小時還是半個小時,時間都要用在佛法上,傳法者應該不會講與佛法無關的內容,所以你們聽到佛法以後,應該看自己的接受能力如何,一定要將佛教的智慧與自己的思維交融起來,這樣的話,見解才會逐漸改變。最後你會發現,墮入常見或斷見的人非常可憐,自然而然生起無法抑制的強烈悲心,想伸出慈悲的手去救護他們。但如果對佛法沒什麼感覺,即使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事,你可能也無動於衷、置若罔聞。一個人內心中有沒有佛法的見解,從其行為中也看得出來,如果見解非常正確,真正體會到了佛法妙味,一定會想分享給周圍的人。

總之,大家要時時刻刻祈禱上師三寶,遇到般若空性的甚深見解,這是相當難得的緣分,歡喜心、恭敬心、精進心在求學過程中不可缺少,在這樣的心態下,理當將自己求得的智慧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傳給世人。如果實在找不到人,遇到旁生時也可以轉輪——那天我就看見有個人,拿著轉經輪在追一頭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