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論釋•善說海》講記

第九品 智慧

無著菩薩著 索達吉堪布譯講


第一百八十七節課

思考題

  1. 證悟空性會有什麼結果?請從自利、他利兩方面分別說明。
  2. 證悟空性的人,一定會有大悲心嗎?請說明理由。
  3. 當今世界,各種天災人禍層出不窮,這是什麼所導致的?面對可憐的眾生,我們應當怎麼做才對他們真正有利?你平時是怎麼做的?今後有何打算?

下面還是講證悟空性之後平息世間八法,昨天學習了一部分,今天繼續看下面的文字:

若於性中覓,孰為愛所愛?
細究此世人,誰將辭此世?
孰生孰當生?誰為親與友?
如我當受持,一切如虛空?

昨天已經講了,證悟空性的時候,得失為主的世間八法都不存在。那麼,在勝義中尋覓,人們所執著的事物到底存不存在呢?也不存在。在名言中,眾生的迷亂面前,一切得失都存在,世人為了今生的快樂而患得患失、忙忙碌碌,是沒有通達勝義空性所致。但若按照龍猛菩薩、月稱菩薩、寂天論師的言教,通達了一切的本來實相後,萬法在真實義中並不存在。在這種境界中,誰是能貪愛的我?誰又是所貪愛的人和事呢?誰於此世死亡?誰已經出生?誰將在來世降生呢?誰又是親戚與朋友?這一切的一切如虛空般不成立,既然如此,為何不與我(寂天菩薩)一同受持這樣的境界呢?這個偈頌,是寂天菩薩發願攝持未證悟空性的眾生。

本體空性中,一切相了不可得,世人特別執著的感情,在真實義中並不存在。可是在名言當中,它傷害了無數眾生,令其在情網中無法自拔,飽受煎熬和痛苦。佛經云:“猶如自造箭,還自傷其身,內箭亦如是,愛箭傷眾生。”如同有些人造的箭刺傷了自己一樣,我們自己貪執的東西,最後也會傷害自己。

當然,異性之間的“愛”,是從狹義角度來講的,就廣義角度而言,所有的貪執都可以叫做“愛”。但在勝義中去尋找,能愛的人不存在,所愛的本體也不存在,人我也好、法我 也好,在真性中都遍尋不得。“見此實性已,云何愛不滅?”前面也講過,觀察受果的過程中,現見一切萬法的本體不存在,既然本體不存在,那為何不滅除對它的貪愛呢?因此,在真實義中,所謂的愛是沒有的。

同理,以勝義智慧來觀察,器情世界的成、住、滅也不存在。尤其是有情世界,無論是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都不可能真實產生;既然沒有產生,安住就不可能有;如果這兩者都沒有,眾生的死亡也就不存在,一切只不過是虛妄執著。

最近發生了大地震,很多眾生都離開了人世,但生者為亡者的痛哭傷心,其實也是一種名言假象,從做夢的角度講,這只是一個噩夢,真實的本體並不存在。若通達了這一點,有關密宗書和《般若經》中說,這叫達到了無生無死的境界。就像藏傳佛教的蓮花生大士、布瑪莫劄,他們在勝義中通達了這樣的境界,從而證得長壽持明的果位。還有些人顯現上有蘊的毀滅,但在境界上也通達了無生無死的境界。

這種境界不僅人可以通達,即便世間的山神、護法神也可以通達。以前有一個元珪禪師,他的修行很不錯,開悟後住在茅棚裡。有一天來了一個人,相貌莊嚴、氣度不凡,在眾眷屬的簇擁下來到他面前。禪師沒有特別在意,直接問:“你來這裡幹什麼?”那人有點受冷落,說:“你難道不認識我嗎?”禪師說:“我對眾生與佛陀一視同仁,怎麼會認識你?”那人說:“我是此山山神,操縱每一個眾生的生死。”(言外之意就是威脅禪師,你不恭敬我的話,我要給你點顏色看看。)元珪禪師說:“吾本不生,汝焉能死?……”給他講了許多教言。這個山神也有點善根,當即通達了一定的境界,後來於禪師面前受五戒,承諾護持佛法。

所謂的護法神,漢傳佛教中有,藏傳佛教中也有。蓮花生大士來到藏地時,一路上降伏了很多鬼神,讓他們承諾保護佛法、弘揚佛法。歷代高僧大德的傳記中也看得出來,他們降伏一些鬼神之後,經常讓他們皈入佛教,這在藏傳佛教中非常非常多。比如紫瑪護法神,就曾在蓮花生大士面前承諾過,在法王面前也接受過《金剛橛》灌頂。當年法王去不丹的時候,紫瑪護法神在一個人身上降神,於法王前請求灌頂。藏傳佛教的降神,有些人可能不一定知道,這是非常奇妙的現象。一個不丹人平時對藏語一竅不通,但是降神了以後,他的神識暫時離開,護法神進入,他口裡就能說非常流利的藏語。當時法王《金剛橛》灌頂時,有許多非常精彩的場面,到目前為止,過了20多年了,我有時候想起那種場景,確實對高僧大德的威力、護法神的存在、佛法的偉大深信不疑。

寂天論師所講的無生無死的境界,很多高僧大德皆可達到,永嘉禪師在道歌中就說:“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也可以達到這種不怕死的境界。有些人喜歡說“我不怕死”,這只是說大話而已,實際上真正遇到死亡時,自己還是怕得要死,但若通達了這種境界,自然就會生死無懼。

我今天聽說學院的一個出家人,他以前住在摩尼寶區,單獨修了一個房子,前段時間他在別的地方圓寂了。圓寂之前,他說:“上師如意寶講過,死的時候不要太普通了,應當安住於心性本來面目中才圓寂。”當時很多人都不相信,他對身邊一個人說:“今天我可能要離開人間,你給我耳邊念一遍麥彭仁波切的《大圓滿願詞》。”那個人就給他念了。剛剛念完,他大喊一聲“啪的”,然後笑了起來,說:“沒有成功!你再念一遍。”那個人又念了一遍。他再次大喊“啪的”,就真的圓寂了。聽說他的肉身縮得很小很小,火化後燒出來的全是舍利。

我以前寫《密宗虹身成就略記》時講過,藏地的人往生時出現舍利、出現虹身、出現瑞相,根本不覺得特別稀有,大家都知道只要好好修行,肯定就會這樣。但在其他地方,尤其是到了西方,一看見舍利就極其興奮。其實只要你精進修行,達到無生無死的境界或者不怕死的境界並不難。以前六祖在五祖面前聽《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當下開悟,證達了無生無死的境界,並說:“何期自性,本不生滅……”這種不生不滅的道理,諸多高僧大德的證悟歌中比較多。

在勝義當中,不僅可達到不生不死的境界,還能斷除對親朋好友的執著。我們作為凡夫人,對父母親人等自方會特別貪執,始終放不下來,以前的高僧大德為什麼要拋棄故鄉?就是為了斷除對自方如沸水般的貪戀。若能達到這種境界,殺父仇人和親生父母坐在一起,你也不會有絲毫分別。

最後一句“如我當受持,一切如虛空”,充分顯露了寂天論師的無上甚深境界。在本論的開頭,他說自己“是故未敢言利他,為修自心撰此論”;到了《智慧品》中間時,“若實無實法,悉不住心前”,基本上已承認了自己的境界;到這裡就更明顯了,寂天論師勸導所有的可憐眾生——整天要麼貪執愛情、要麼貪執親友,對生死特別害怕,一聽說地震來了就提心吊膽,寧可在外面露天淋雨,也不願住在舒適的屋子裡,這一群沒有通達勝義諦的人,應該像寂天論師一樣,受持一切法不生不滅、猶如虛空的境界。《般若攝頌》(又名《攝功德寶經》)云:“所緣自性無有邊,有情自性亦無邊,虛空界性亦無邊,知世間智亦無邊。”什麼時候通達了這種無邊的境界,什麼時候就會受持虛空般的平等空性見,因此我們一定要努力。

人無我和法無我為主的空性法門,你們第一次聽若沒有搞懂,應該再聽第二次、第三次……要反反復復串習,同時祈禱根本上師、護法神及十方諸佛菩薩,通過具足各方面因緣,斷除自己的執著,令如虛空般的境界出現。聽完《入行論》以後,稍有善根、精進修行的人,對世俗法的了解和對勝義空性的認識,應該會跟以前有所不同,不會像往常那樣特別執著。我也曾講過,洛若寺一個老太太說:“聽完了《入行論》以後,某某寺院的出家人完全不同了。”雖然這是一個老婦女的話,但實際上也看得出來,聽了這部法和沒有聽的差距還是非常大。

因此,我從內心中非常希望:大家在世俗中生起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勝義中對空性有所了解。若對空性沒有了解,再怎麼修、再怎麼說,也是困在執著的籠子裡,始終不能解脫。所以,對空性的希求和聞思,有生之年不能間斷。凡夫人無始以來的習氣根深蒂固,聽一兩次《智慧品》,不一定馬上起作用,應該再再聽受,才會慢慢轉變。所以聽了一遍的話,沒有開悟也不要緊,不要認為沒開悟就沒希望了,修行需要有長期的精進和信心!

己二(於未證悟空性者生悲心)分二:① 所緣;② 行相。

庚一(所緣)分三:① 今世辛苦維生;② 後世感受痛苦;③ 三有共同過患。

辛一、今世辛苦維生:

眾生若沒有證悟空性,即會遭受無量痛苦,故而對他們生起悲心。

世人求自樂,然由諍喜因,
頻生煩亂喜。勤求生憂苦,
互諍相殺戮,造罪艱困活。

對空性有所認識的人,再回過頭來看那些沒有認識空性的人,一定會生起極大的悲心。阿底峽尊者也說:“只要證悟了空性,必然會對可憐眾生生起大悲心,自己絕對不會造惡業。”這兩點務必要記清楚。如果你沒有一點悲心,證悟空性的境界肯定不高,這從諸佛菩薩和傳承上師的傳記中也看得出來,證得了無上果位之後,不顧眾生的佛菩薩絕對沒有,一旦有了證悟的境界,對眾生一定會關心,自己也不會造惡業。現在有些人口口聲聲說證悟了空性,但對眾生沒有悲心,自己經常造惡業,甚至讓別人也造惡業,這絕對不是證悟空性。

這裡是說,世人雖然都想獲得安樂,卻為了謀求微不足道的利益而與對手競爭,為了親朋好友的歡喜而做種種不如法之事。由於爭鬥和歡喜這兩個因緣所致,而頻頻發生衝突,心煩意亂,由利益之因而數數歡喜,因沒有得到快樂而憂傷難過。人們為了自己所希求的目標,與他人爭執不息、互相殘殺,造下各種可怕的惡業,以此來度過自己的一生。

放眼看看整個世界,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不過如此,他們唯一希求的,就是短暫的今生中自己獲得快樂。有些人雖然口頭上說利他,但由於沒有證悟空性、沒有真實的菩提心,很多行為都是一種假象。世間上的芸芸眾生,每天為了自利而爭鬥,為了自利而痛苦,看到他們的處境,確實覺得出家人的生活非常清淨。有些出家人雖不一定證得空性,可是看破紅塵之後,生活上有很多輕鬆,流的淚跟在家人比起來,應該說少很多。

我們證悟空性的真正作用,就是對眾生生起真正的利他心,若想生起利他心,首先必須緣苦難的眾生生起悲心。最近,我們看到眾生受苦的現象比較多,不管打開收音機還是電視,播放的都是天災人禍,自然災害也好,人類戰爭也罷,許多場面慘不忍睹。就拿今年來講,年初的時候有暴風雪,受災地區遍及中國14個省市,很多人都無法返鄉過節;前不久,緬甸一帶爆發熱帶風暴,至今已經死了三四萬人,幾十萬人無家可歸;最近四川發生大地震,好幾萬人被埋在廢墟中,美好家園毀於一旦,家破人亡處處可見;還有,安徽也爆發了小兒手足口病……各種災害層出不窮,即使沒證悟空性,我們也忍不住生起悲心。

這些災害的原因是什麼呢?一方面是眾生造惡業的果報現前,假如前世傷害過別人,即生就要遭受這樣的痛苦;另一方面,現在人類破壞自然非常嚴重。我並不是發現了什麼,但自己每次路經汶川一帶,看到不管是山也好、地也好,全部破壞得特別厲害,經過的時候心驚膽戰、十分害怕,以前就有這種感覺。當然,這是一種緣,不是因,最主要的因就是眾生前世造的惡業,再加上嚴重破壞自然平衡,必然會遭受大自然的懲罰。老子曾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萬物都是有法規的,人與自然界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如果損害了自然界,按照佛教的說法,龍王、地神、山神、水神就會發怒,給人類降下種種不幸。

其實,我們身體是一個小宇宙,外在的環境是大宇宙,二者是一體的,假如嚴重破壞了大宇宙,最後也會毀滅自己。《黃帝內經》中列舉了大量事實來證明天與人是統一的,比如,天有日月,人有雙目;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臟;天有三百六十五度,人有三百六十五骨節;鼻額像山嶽,毫髮像草木……可見,人與自然相依相偎、無法分割。然而相當長的時期內,人類因為可以上天入海,就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打著“人定勝天”的旗號,對自然進行肆無忌憚的掠奪,最終招致了大自然的強烈報復。

作為一個佛教徒,我今天在這裡呼籲,我們應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最少也是念1萬遍到10萬遍的觀音心咒或佛號,迴向救度這些可憐眾生。在座的道友從今天就開始念,對可憐的眾生,我們佛教徒應該有辦法,念觀音心咒或阿彌陀佛名號,對他們決定是有利的。不像現在有些人,光是“祈禱祝福他們,讓他們平安,讓他們戰勝痛苦”,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實際上真正能帶來利益的,唯有佛菩薩的加持。所以在座的人今天就開始念誦。

以後看到這個光碟或者文字的佛友,希望你們從此時起,也念1到10萬遍的觀音心咒迴向這些眾生,以免除自然災害及墮入惡趣等暫時和究竟的痛苦。同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大家應該盡量獻出愛心,幫助這些可憐的眾生。我們作為一名佛弟子,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當年寂天菩薩也是如此:有一段時期印度某地遭到極大的自然災害,糧食顆粒無收,當地一千多乞丐沒有飯吃,餓得奄奄一息。乞丐們正在等死時,寂天論師用神通使他們得到豐足的飲食,身體完全恢復過來,然後為他們宣講因果、十善等佛法,令其全部皈入佛教。(第六種稀有傳記)

還有一次,在一個地方有五百名持邪見的外道,當時那裡鬧饑荒,他們得不到食物,遭受到饑餓的折磨。他們私下商議:誰要能解決眾人的食物問題,就推他為首領。寂天論師得知後,便到城市裡化了一缽食物,通過不可思議的威神力加持,使五百名外道取之不盡,擺脫了饑餓痛苦。之後,寂天論師給他們講經說法,傳授五戒十善,使他們拋棄了邪見,行持佛法。(第七種稀有傳記 )

所以,我們平時看見遇難者、痛苦者時,不管是見解上、行為上還是生活上遇到困難,只要我們有能力,就要盡心盡力幫助。如果沒有這樣做,光是口頭上說發菩提心,行為上卻無動於衷,這是不合理的。對可憐眾生生悲心,這方面的教理非常多,關鍵要看自己平時有沒有串習?遇到一些痛苦者,心裡會不會有反應?若對空性法門有所認識,自然會對沒有通達空性的眾生起悲心。相反,對空性的道理不了解,所作所為被實執束縛,而且沒有利他心,一切以自我為中心,那做什麼都意義不大。因此,大家應當拋開自私心,驅開執著心,盡量安住於空性中,以清淨心來幫助眾生。

現在很多人早上起來坐禪,晚上睡前也坐禪,但坐禪的過程中,應該有麥彭仁波切那樣的竅訣,即先觀察自己的蘊存不存在?我存不存在?法存不存在?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剖析,對單空生起無偽的見解,之後再對離一切戲論的境界進行修持,這樣坐禪才會成功。否則,修空性很容易誤入歧途。

有了這樣的基礎,對世間的得失盛衰就不會執著,覺得它跟夢境沒什麼差別,其自性不可得,顯現也是假的,執著又有什麼意義呢?自己若遠離了這些執著,再回過頭看芸芸眾生,為了蠅頭小利而大肆造業,自然會對他們生起悲心。這種悲心的生起並不是特別困難,當然,倘若自我的心一點也沒有損害,空性的見解一點也沒有證得,那說得再漂亮、做得再轟動,悲心也生不起來,痛苦的毒芽仍會不斷生長。

因此在修行的過程中,大家務必要依照傳承上師們的教言,從根本上鏟除執著。這個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不是短暫的時間中馬上就能明心見性。不過也不要緊,只要我們的路是正確的,依靠不斷的努力,總有一天會達成所願。世間人搞一個企業、搞一個項目,尚且不可能一天兩天就成功,修行也是同樣的道理,必須依靠循序漸進次第性修持正法,才能斷除執著。若能如此,你一方面不會入歧途,另一方面,自己的修行境界也會越來越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