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論釋•善說海》講記

第九品 智慧

無著菩薩著 索達吉堪布譯講


第一百八十八節課

思考題

  1. 如果沒有證悟空性,為什麼說即使今生具有大福報,來世仍將墮入惡趣感受無量痛苦?
  2. 三界輪回中的眾生處境如何?請結合你自身的經歷進行分析。
  3. 眾生在輪回中的痛苦為何很難以斷除?既然如此,我們修行人應該怎麼辦?

下面繼續學習證悟空性後的作用。已經講了“從自利方面平息世間八法”,而“從他利方面對眾生起大悲心”分幾個方面,第一個“今世辛苦維生”講完了,今天開始講“後世感受痛苦”,即眾生表面上財富圓滿、豐衣足食,權力地位等無不齊全,但他們離開人世之後,會感受無量的惡趣痛苦。

辛二、後世感受痛苦:

雖數至善趣,頻享眾歡樂,
死已墮惡趣,久歷難忍苦。

眾生雖然曾三番五次地轉生於人間、天界、阿修羅三善趣,享受眾多安樂,可死後仍會因惡業而墮落惡趣,感受漫長難忍的痛苦。

當然,轉生善趣並不是無緣無故的。由於佛陀的教法住世,具有法相的善知識來到人間,我們也有幸獲得人身,在上師面前受持戒律、行持十善、皈依發心等,種種善法因緣聚合後,才能投生到具人天福報的善趣中,享受世間的各種快樂。我們每個人均曾轉生於天界當過天王,也曾在人間當過國王,也許有人認為:“像我這麼弱小的人,怎麼可能前世當過國王呢?”不要這樣想。《因果報應經》中說,前世若欺負別人、鎮壓別人,即生就會變成弱小者。所以今生中弱小無力、甚至站都站不穩的人,以前肯定是大國王,肯定是有大勢力的人。無垢光尊者說過:“三界怙主的天王,我們曾經當過多次,但身披袈裟的出家人,唯有今生方才獲得。”確實,如果在輪回中經常是出家人、梵行者,受持清淨的戒律,行持善法,我們就不會像如今這樣不斷流轉在輪回中了。

現在的大領導、大富翁,其實也是因前世微不足道的善根,即生變成這樣的,他們可能因以前的滿業和引業,將來還不斷地在人間享受福報。然而這些並不稀奇,獲得暇滿人身、修持大乘空性法門,這種機會才相當難得。我們都曾在善趣享受過許多有漏快樂,但佛經中將其比喻成木鱉果或寶劍刃上的蜜糖,初嘗時甜美,其結果卻是毒發死亡、斷舌的痛苦。同樣,色聲香味等妙欲表面上很誘人,實際上唯是招致散亂之因,即使你貴為帝王將相,享受無數的世間快樂,一旦福報耗盡,也會為惡業所牽,墮入地獄、餓鬼、旁生三惡趣,歷經多劫感受無邊劇苦。

龍猛菩薩在《親友書》中說:“欲天界中大樂者,梵天離貪得安樂,複成無間獄火薪,不斷感受痛苦也。”梵天就算遠離了欲貪而獲得安樂,但業力窮盡之後,也同樣成為無間地獄的火薪,接連不斷地感受劇苦。龍猛菩薩在《大智度論》中還說:“無色界的天人命盡之後,墮入欲界,變成飛禽走獸等旁生;色界的天人從清淨處墮落之後,受淫欲而生不淨中;欲界的天人因著於五欲,而墮地獄受諸種苦痛。”所以,上至非非想天、下至無間地獄,沒有一處是快樂的,暫時的快樂都離不開行苦。

三界輪回猶如火宅,我們不要有羨慕心,認為它很快樂,否則不可能生起出離心。假如生起出離心,不要說三惡趣,即使是三善趣,自己也毫無興趣,把它看成監獄一樣。監獄裡的眾生待遇再怎麼高,也畢竟是犯人,是困在牢籠裡逃不出來的人,輪回中的善趣也是如此,一旦明白了三界皆苦,自然對人天福報不會希求,就像華智仁波切的上師如來芽尊者一樣,聽到什麼樣的榮華富貴、美麗、權勢,也不會生起一瞬間的貪愛之心。

然而世間人因為沒有出離心,見別人住豪華的房子就羨慕得不得了,也非要分期付款去買,自己把自己困在解不開的網中,想盡一切辦法滿足內心的欲望,不擇手段去拼命獲取,如同想得到監獄裡的快樂一樣,所作所為沒有任何意義。以前仲敦巴尊者請教阿底峽尊者:“貪著此生的幸福安樂而行事,其後果將如何呢?”尊者說:“僅僅獲得此等後果。”“那麼來世又將如何呢?”“深墮地獄、餓鬼及旁生三惡趣。”所以,大家現在聞思修行,不要希求自己獲得快樂,或者健康無病,或者具足財富。當然,依三寶的加持和威力,這樣祈禱可以暫時滿願,讓你如願以償,但這畢竟不是解脫法,最後也有墮入惡趣的現象。

解脫的根本因就是出離心,若沒有它,再大的福報也無法擺脫輪回。如今,大多數人行持善法非常微薄,造的惡業卻非常可怕,這些人死後多會墮入惡趣,誠如聖天論師所言:“由於諸人類,多持不善品,以是諸異生,多墮於惡趣。”現在大城市裡的人,所作所為就像《地藏經》所說:“無非是業,無非是罪。”他們的語言充滿狡詐欺騙,在嫉妒心、瞋心、貪心引發下說出來的,行為具足殺、盜、淫等不善業,內心中各種煩惱也不斷湧現,這些惡業的後果非常可怕,來世一定會墮入三惡趣,長期地感受痛苦。

當然,每一個凡夫造的業不同,前往的路也各自不同,月稱論師云:“眾生趣異處,或諸各自行,眾多趣行者,此名為異生。”眾生造的惡業有些是貪心引發,有些是瞋恨心引發,有些是嫉妒心引發,有些是其他煩惱引發,趨往的方向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是趨入惡趣。故而,我們現在若沒有行持正法、尋求解脫根本,以後想獲得解脫非常困難。

有些人一直懷疑解脫的存在、地獄的存在,在這種人面前,講真理也沒有用,就像給盲人表演精彩的舞蹈、給聾子演奏動聽的音樂一樣,如果自相續被邪見染汙了,不要說般若空性,甚至前世後世、業因果等基本道理,他也沒有接受的能力。世間上有非常多的可憐眾生,寂天菩薩當年寫《智慧品》時,可能也是看到印度各大城市中,許多眾生的行為非常可憐,自然而然生起了悲湣之心,於是留在了文字上面。其實不要說寂天菩薩那樣的證悟空性者,僅僅是我們多年在寂靜地方依止善知識學習大乘佛法的人,到了城市裡看到世間人的言行舉止,也無法不生起大悲心。

現在社會上的有些官員,他們覺得有了地位後,領帶也是長長的,轎車也是高檔的,無數人對自己恭敬有加,自己就是天下第一。可在我們修行人眼中,這些人真的很可憐,就像蟲窩裡的一隻蟲覺得自己很偉大一樣,廣闊無垠的世界中,這種領導實在是微不足道,面對生死、面對輪回,他們的力量極其渺小。還有些明星非常出名,覺得無數人崇拜我、羨慕我,我在世界上是最成功的。其實他們身體也是骨肉組成的,心裡也遍滿貪瞋癡,不要說出世間的空性見解,甚至世間正見也沒有,沒有世間正見尚且情有可原,但高尚的人格也不一定有,往往那些出名的人物,人格和行為是最糟糕的。

所以,學習般若空性之後,不要說對旁生,即便是非常成功的人,我們也會生起悲心。這些人雖然有財有勢,但若沒有行持善法,積累資糧斷除輪回之根,下一世只能往下墮。《親友書》中也講了,有些人從光明趨向光明,有些人從黑暗趨向黑暗。那些表面上享受幸福生活的人,沒有行持善法的話,離開人世以後,前途只能是迷茫的、黑暗的,不斷遭受無量痛苦。

這個世間上,我們修大悲心的對境非常多。有些人認為:“我的悲心倒很強烈,但找不到可憐眾生。”其實修悲心的對境比比皆是,只要你真的有悲心,一出門就可以找到修悲心的對境。到了城市裡面也可以,到山上看見小蟲也可以,世界上沒有找不到眾生的地方,只要有了眾生,看他們如同監獄裡的犯人,被業和煩惱的鐐銬捆得緊緊的,在分別妄念的控制下,一瞬間的自在和快樂也沒有,我們自然就會生起大悲菩提心。

辛三(三有共同過患)分三:① 與解脫相違;② 此相違難除;③ 顛倒執苦為樂。

壬一、與解脫相違:

三有多險地,於此易迷真,
迷悟復相違,生時盡迷真。
將歷難忍苦,無邊如大海。

三界輪回的眾生,處境十分危險,上至善趣、下至惡趣,處處充滿了墮落的險情,我們置身其中,時時受到引誘,很容易與解脫相違。顯密經續中說,輪回與解脫只在迷悟之間,眾生與佛也是迷悟之隔。假如依靠善知識和佛菩薩的加持,當下認識心的本體,斷除迷亂現象,這就是開悟。可是眾生一直不了知,在噩夢中一直醒不過來,雖然諸佛菩薩通過各種教言喚醒我們,說一切實有的東西都不存在,但由於無明習氣太過深重,始終認為所執著的對境實有,因此我們沈睡不醒。

整個三界輪回中,危險的地方相當多,眾生以貪瞋癡等煩惱造業,天災人禍層出不窮。那天我去一個領導家吃飯,他夫人說:“哎喲!有些地方來地震嘍,有些地方又來海嘯嘍,有些地方又來戰爭嘍,什麼地方都不平安噢——”的確,從外境來講,打開新聞、網絡、報紙,天天都是發生事故;從自身來講,我們一會兒感冒流鼻涕,一會兒頭痛,一會兒脊椎不行了,一會兒心臟不好,一會兒肺不行了、肝不行了,裡裡外外沒有一個快樂的。其實輪回就是這樣,就像一個無惡不作的壞人,不指望他能做出什麼好事來。《四百論》前四品對輪回本性是如何闡述的,大家也應該非常清楚。

世間的迷亂現象很容易讓人迷惑,假如我們被迷住了,則與了達萬法真相、解脫一切束縛的涅槃完全相違。我們學因明時也講過,從心識方面,增益和智慧互絕相違,存在增益就不存在智慧,存在智慧就不存在增益。同樣,倘若有“我”的執著、清淨的執著、實有的執著,對無我空性是沒辦法了達的,甚至世俗中對三寶的清淨心、對眾生的大悲心也很難生起。現在有些人,自己的相續不調伏,貪心、瞋心等執著妄念比較多,對三寶的正信、對上師的清淨心就很難引發。因為二者完全相違,一者存在,另一者不可能存在,就像光明與黑暗、火與水一樣,有迷惑就不會有證悟,有證悟就不會有迷惑。

我們同一個教室的兩個修行人,一個人經常思維中觀空性法理,就能逐漸有所領悟;另一個雖然聽到空性法門,卻可能無法跟著空性走,反而生起邪見、恐懼,甚至犯心臟病。很多人看電影、電視、武打片時,心臟病就蕩然無存了,身體也好得不得了,而一聽到中觀法門,走路也走不動,站也站不穩,坐也坐不住,這說明他不可能開悟,因為存在與開悟相違的迷惑。

沒有開悟的茫茫眾生,將會經歷數不勝數的痛苦,此苦難歷程就像大海一樣,深不可測、廣大無邊。眾生沒有通達無我空性之前,始終在漫無邊際的輪回中不斷徘徊、流轉,一旦有了般若空性種子,就能摧毀輪回之根。堪布根霍仁波切在《入行論講義》中,也引用《四百論》的教證講了遇到般若法門的很多功德。即生當中,我們有幸值遇釋迦牟尼佛及後代傳承上師所傳下來的不二法門,這並不是很容易的,務必要以難得心來珍惜。

聽受般若的時候,有些人極其歡喜,甚至汗毛豎立、熱淚盈眶,這是蘇醒種性的征相。個別道友真的對般若法門有信心,不管聽現觀還是中觀,只要是空性,就沒有一個不聽的。反之,假如你遇到空性法門,有種不舒服、恐懼、畏縮的感覺,這說明前世沒有聞思過空性。因此,今生我們一定要斷除邪見,認真接受空性法門,若能如此,即使沒有通達它的法義,依此功德,來世也不會墮入三惡趣。

釋迦牟尼佛時代有三個人,叫格穹、拉翁、善來,他們業力非常深重,剛開始顯得極其愚笨,整天都非常痛苦,但由於曾在迦葉佛面前聽過蘊界處的法門,後來也證得阿羅漢果位。所以,若對空性法稍稍了解,縱然今生沒有獲得果位,來世在彌勒菩薩的教法下或者其他教法下,也一定會輕而易舉地證果。聖天論師云:“今生知真性,設未得涅槃,後生無功用,定得如是業。”有些大德也用芒果的種子作比喻:芒果的種子種下後,當時雖見不到它的果實,但若干年後一定會有果實可得。同樣,聞思修習空性法義者,即使現世中無有涅槃果現前,但後世決定有解脫勝果可得。

所以,我們聽聞空性法門,跟以前上學聽課並不相同。有些人認為:“我讀小學、中學、大學時,老師講的課基本上跟這個一樣,當時老師還是某某教授,特別出名,但現在的法師有沒有這些功德啊?”不能有這方面的懷疑。雖然講法的人不一定是成就者,但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中並沒有要求,傳般若法門的人必須要一地菩薩以上,凡夫人也是有資格的。我們耳邊聽受了空性法門,這種功德不可思議。上師如意寶一輩子對大乘般若法門尤為重視,當時讓學院的老年人,什麼做不了也不要緊,但每天務必要聽一堂課,念《普賢行願品》來迴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若能如此,得人身也是有意義的。上師的這些金剛語,恐怕很多老弟子也都記憶猶新吧。

因此,我們即生中對般若法門一定要重視,否則,在輪回的大海裡,何時能逃脫也未可知。相續中沒有產生無我的話,所作所為都是輪回之因,而一旦現見我不存在,便絲毫也不會執著我,對我無有貪愛,也就不會因希求我的快樂而流轉三有。《釋量論》云:“不見所謂我,毫亦不執我,於我無愛戀,不以求樂轉。”世間上每一個眾生都是圍繞我在奔波,可惜的是,現在的科學家整天拿攝像機往外拍,卻從來沒有拍過我執,也沒有拍過眾生為何如是忙碌、眾生圍繞什麼而造作的。若能明白所謂的我在名言中不存在,勝義中更是不存在,就是通達了萬物的真相。

因此,對眾生起悲心的理由非常合理。按照寂天菩薩的觀點,以任何一個眾生為對境,我們可以想一想:這個眾生可不可憐?有些人可能認為:“乞丐、屠夫、特別難看的人很可憐,而那些住在別墅裡、腰纏萬貫的人才不可憐呢!”其實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國家主席也好,世界上最大的富翁也好,都沒有什麼可羨慕的,以他們為對境來進行觀察,覺得他們都很可憐,我們會對其生起悲心。

壬二、此相違難除:

苦海善力微,壽命亦短促,
為活及無病,強忍饑疲苦。
睡眠受他害,伴愚行無義,
無義命速逝,觀慧極難得。

眾生在三界輪回中感受無量痛苦,在苦海中很難以逃脫,有時候生起一點善念,如大悲心、信心、出離心,這種善心也極其微弱。前面說過:“猶如烏雲暗夜中,剎那閃電極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暫萌修福意。”佛陀的威德力和自己的福報具足時,偶爾會生起一點善心,比如想出家,想好好背書、看書,念1億遍觀音心咒,或者一定要每天不間斷聽課,早上6點鐘起來修1個小時的菩提心……這些善念雖然值得讚歎,但就像黑暗中的閃電一樣,剎那間就消失了。因為外面的環境太糟糕、周圍的人太複雜,我們凡夫人的善心極其微弱,最後不得不隨波逐流。

寂靜山裡的修行人和寺院中的出家人,比較而言算是好的,每天的時間基本都用來聞思修行和發心,念的咒語也效果不錯。但到了城市裡的話,不僅僅是城市裡的人,包括我們出家人,也容易慢慢被各種散亂所汙染,沒辦法自拔。所以,能生起善心非常不容易。昨前天發心人員中幾個大學生出家了,我覺得很隨喜,因為出家的念頭就像是雲間的太陽一樣,一會兒就被烏雲遮蔽了,因此想出家的話要馬上出家,否則被遮住了以後,就什麼都看不見了。(當然,出家還是要想清楚,不要那麼草率。不然,等一會兒下完課後,可能很多人拿著剪刀就過來了。)

當然,倘若善心非常微薄,而身體是永恆的,倒也不要緊,今天沒有,等久一點也可以。但實際上不是這樣,我們暇滿的人身,幾十年一晃就過了,真正修行的機緣非常難得。我們短促的壽命,全部用來修行也可以,但小的時候天天玩,年輕的時候被世間八法所束縛,老年的時候又被迷惑控制住,一生為了養家糊口不斷在忙碌,為了身心快樂而操勞,感受了各種各樣的痛苦。

活在這個世間上,出家人稍微輕鬆一點,沒有生活的壓力,不用為吃穿操心,不用為感情憂慮,勾心鬥角的現象也比較少。而在家人要面對很多事情,親人、敵人、家庭、孩子……令自己非常苦惱。不說別的,光是父母對孩子的付出,簡直無法想像。如果你付出以後,孩子很孝順也可以,但事實並不是這樣,你辛辛苦苦把他撫養大,他翅膀硬了,就遠走高飛了。現在比較孝順的孩子,也僅是過年給父母打個電話、寄一張賀年卡,父母就高興得不得了,現在社會已經變成這樣了,所以一輩子的操勞根本沒有意義。

除了上面講的以外,眾生還必須忍受饑寒、疲乏的痛苦,恆時遭受睡眠的逼惱。很多修行人特別討厭自己睡懶覺,但是也沒辦法,欲界眾生都有這種煩惱。有的道友聽上師在課堂上講夜不倒單如何好,就很想晚上坐著睡覺,第二天馬上把床拆了,做一個小箱子坐著。結果早上起來一看——箱子在這邊,自己睡在那邊。最後這個也沒成功,乾脆還是躺下來,但因為一兩天沒有睡好,三四天睡得好像屍體一樣,怎麼也醒不過來。所以在這個世間中,自己沒有大福德的話,雖然想做一點有意義的事,可是也有一定的困難。

同時,自然界的災難以及人類的疾病、危害也非常多。本來你想順利地圓滿傳承,可中間家人打電話,發生各種事情,經常出現違緣。還有,最可怕的就是遇到惡友,其見解、行為與慈悲觀念背道而馳。博朵瓦曾在《美麗的蓮花》中講過惡友的許多特征:所謂的惡友,即破誓言者、戒律損害者、親近異性者、見解行為不一致者、唯一貪圖今生不求來世者、過於愚笨心不向正法者、人格極其下劣者等等,這些人,我們一定要捨棄。我看城市裡的很多人,每天不得不面對種種應酬,不隨順眾人的話,大家都覺得你精神有問題。所以為了隨順他們,今天一起去看望親人,明天一起去參加宴會,後天一起談天說地……把特別珍貴的時日全部耗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了,非常可惜!

說真的,現在遇到善知識、信受大乘佛法的人極為罕見,即使有一些,也由於心不堪能而很快離開了上師。正如《劄嘎山法》所形容的,凡夫人就像幼兒園的孩子一樣,生活完全自理是不可能的。故戒律中說,依止善知識時,起碼要10年以上,這個非常有必要。我們趨入佛法之後,盡量不要離開上師的教言,時間越長越好,否則面對各種誘惑,根本沒有抵抗能力。

我個人來講,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在大城市裡確實不敢住,雖然也沒有幹什麼壞事,但見修的境界一天比一天差,離道相越來越遠。所以,修行人應當住在有善知識的佛教團體中,這對自己有一種提醒作用,看別人那麼精進,自己懈怠很不好意思,始終有種鞭策的力量。否則,寶貴的生命很容易就流失了,到時候不要說中觀、大圓滿的正見,連基本的世間正見也得不到。什麼是世間正見呢?就是前世後世存在、業因果存在、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皈依三寶等基本的佛教見解。現在表面上皈依佛教的人很多,但如果一個一個去問:“你為什麼要皈依佛教?你覺得前世後世存在嗎?……”很多回答會令你大失所望。

所以,獲得正見極為難得,對那些沒有獲得正見的眾生,我們要生起悲湣心。尤其是具有空性正見的人,看見眾生一定會生起大悲心,覺得他們好可憐。若有這麼一個念頭,說明你還是有一種相似的空性和悲心。如果什麼感覺都沒有,認為“眾生好快樂,天天可以看電視,這種生活真不錯!哇——房子裝修得這麼漂亮,這裡很好,我不回山裡修行了,山裡面好苦啊!尤其是我住的山洞,特別不舒服,我要永遠住在這裡……”,這說明你沒有出離心,久而久之,你就會跟世間人的見修行果一致,最後也獲得他們的“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