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論釋•善說海》講記

第九品 智慧

無著菩薩著 索達吉堪布譯講


第一百八十九節課

思考題

  1. 999、對無始以來串習的散亂實執,應當用什麼辦法斷除?作為修行人,你有什麼打算?
  2. 魔眾是什麼樣子的?他對我們的修行有何干擾?怎麼樣才能讓他知難而退?
  3. 個別修行人福報很大,住處舒適、衣食不愁,又有很多大施主供養,這會令你羨慕嗎?為什麼?
  4. 有人認為:“雖然我邪知邪見比較重,很難消除對佛法的疑慮,但獲得人身非常容易,即生中若沒有修成功,來世還可以繼續修。”這種想法正確嗎?為什麼?

下面繼續學習證悟空性的作用,即對可憐的眾生要生起悲心。昨天講了,世間上的眾生活得毫無實義,沒有證悟空性而離開了人間,非常可憐。今天緊接著學習:

此生有何法,除滅散亂習?

總而言之,我們造的罪業非常可怕,行持的善業卻微不足道,那麼,對於無始以來串習的散亂實執,有什麼辦法可以斷除呢?

大家應該清楚,散亂分為外散亂和內散亂。所謂的外散亂,指世間各種瑣事,比如喜歡看電視、看電影;經常做生意,跟別人談話聊天,沒有實義而忙忙碌碌,耗盡了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對法理無法專注,一聽課或者修禪定,就開始打瞌睡,對修法毫無興趣,而沒有意義的瑣事,他又聰明,又能幹,又有興趣,等等。所謂的內散亂,指妄念分別始終干擾你行持善法,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解沒辦法生起來,實修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惡劣的分別念或胡思亂想,心一直不能安定。這些散亂,每一個修行人都有,只不過有些人程度比較可怕,所有的時間都不好好修行,每天都在做沒有意義的事,而有些人雖然有點散亂,但程度不是那麼嚴重,偶爾會生煩惱,但大多數時間都是用來修持善法。

那麼,我們長期串習的散亂實執,通過什麼方法斷除呢?我們自心煩惱這麼嚴重,平時依止善知識聽受教言的過程中覺得還可以,而一離開上師的教言,到了惡劣環境中,就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散亂心了。凡夫人真的經不起外境誘惑,也經不起各種煩惱的打擊,因此,自心尚未得到穩固之前,我們應當像前輩的高僧大德一樣,遠離世間八法為主的一切散亂。

《劄嘎山法》中專門有一段“消除散亂”的教言,主要介紹了住在寂靜地方時,甚至打卦算命等令身心不專一的發心和行為,也全部要放棄。然而現在大多數人沒有因緣去寂靜地方,住在城市裡散亂的條件非常多,什麼網絡、電視、小靈通、大靈通、手機一應俱全。很多人認為科學發達帶來了便利,卻不知我們散亂的因緣遠遠超過古人。古代的人心非常單純,外面也沒有那麼多雜亂,而現在,不要說電視、電影、媒體報道中所充斥的東西,僅僅是手機裡的信息,發過去、發過來,聽過去、聽過來,也耗費了我們短暫的人生。

所以,我到外面時經常建議很多居士,每天可不可以把手機關掉一段時間?完全關掉的話,好多事情不方便,有些人也不習慣,沒有通話好像失去了生命一樣。其實古人沒有手機,也照樣活得豐富多彩,可是現在人惡習成性、很難戒除,即便如此,也應該安排一段時間不接任何電話,這是斷除散亂的一種方法。

還有,就是不要看電視。現在的在家人,基本上把時間都用來看電視了,這是非常可惜的。但是也沒辦法,這個社會已經變成這樣了,處處都是誘人墮落的散亂,在這種環境中,自己不為所動、始終行持善法非常困難。但如果你是真正的修行人,這些全部都要放棄。

我非常羨慕藏地的一些高僧大德,他們終生住在寂靜山裡,杜絕任何散亂。漢地禪宗也有這樣了不起的大德,視名利如毒蛇猛獸。比如四祖道信禪師,一直住在寂靜地方,當年唐太宗請他到皇宮傳授佛法、接受供養,禪師屢次三番地拒絕。到第三次下聖旨召其入宮時,唐太宗傳話警告他:“若這次還請不動你,就要砍掉你的腦袋。”禪師伸出頭,大義凜然地說:“皇上要我的腦袋,那就來取吧!我寧死也不入宮受供!”並道出了散亂對修行人的危害。唐太宗聽了,不禁讚歎禪師遠離世間八法、不被名聞利養所動的風骨,供養紫金袈裟,以表彰禪師的德行。

到了五祖弘忍大師時也一樣。他當年13歲入寺出家,依止上師30年後,在61歲時,唐高宗請他到皇宮裡傳法。當時他也沒答應,照樣受到皇上的威脅,但最終寧死也不肯去。

傳到六祖惠能大師時,女皇武則天一再下詔,請六祖入皇宮接受供養。六祖大師修書一封,回應道:“我乃一介草夫,何德何能受朝廷供養?我若在朝中,只能利益少數皇親國戚,草民願終身守候山林,以利益更多眾生。”武則天見他如此堅持,也只好作罷。

這些大德禪師終生安住在寂靜地方,就算有到皇宮度化眾生的機會,也不被名利動搖,通過慧眼觀察,發現利益不是很大,就不會去。反觀現代,可謂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很多出家人不要說皇上,連一個科長發出邀請,也興高彩烈地馬上下山,結果被世間誘惑所染汙了。

所以我們要想到,在寂靜地方修行的機緣確確實實很難得。現在住在寂靜寺院裡的高僧大德和修行人,他們的福報和因緣極其殊勝,還有些城市中的在家居士,雖沒有出家人那樣福報,但跟不信佛教、持有邪見、誤入歧途的眾生比起來,今生有聞受大乘佛法、依止善知識的機會,在茫茫無邊的輪回苦海中還是非常幸運的。因此,獲得這樣殊勝機會時,我們一定要精進,切莫虛度時光。

當然,對佛法不了解的人看來,會覺得自己的追求很正確,活在世上就應該與人交往,交往過程中也不一定要與佛法相合。很多人有這樣的邪知邪見,這是善根、環境、惡友等因緣造成的,其實若能長期呆在寺院或佛教團體中,這些惡習就可以慢慢去掉。

我非常希望學習佛法的人,聽了法之後,自己的行為稍微有所改變。當然,你沒有勤奮的話,這些習氣還是很難斷除,它就像瀑流一樣無法阻擋,非常可怕。而斷除的方法,唯一只有般若空性。因此,大家有機緣的時候,要對空性法門不斷地聞思,將這些真理經常串習,若能如此,原來的惡習定會逐漸改掉,這一點沒有任何懷疑!

此時魔亦勤,誘墮於惡趣,
彼復邪道多,難卻正法疑。

末法時代,五濁橫流的娑婆世界中,魔眾精勤地干擾我們,想方設法製造種種障礙。《現觀莊嚴論》中講了46種魔業,尤其是在聞思修的過程中,魔王波旬十分不高興,每天都要對修行人射出貪瞋癡等五毒之箭。所以,在這個世道中,希求甚深法要時,經常出現違緣障礙。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求的法越深,魔王波旬的干擾就越大。你獲得一些空性境界,魔王以各種形象來危害你;你依止了善知識,魔王又想盡一切辦法讓你生邪見,擾亂你的相續……因此,我們希求正法障礙重重,原因就是無形當中魔眾在干擾。

但是,《般若經》和一些上師教言書中說,如果我們的信心非常穩定,精進越來越強大,魔眾最後會羞恥而遠離,根本沒辦法製造違緣。所以在聞思的過程中,稍微對佛法起邪見或者身體不好,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否則,魔眾確實很高興。

所謂的魔眾,並不一定是面目猙獰、獠牙畢露的兇神惡煞,他可以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來改變你的行為,尤其是對修持正法製造障礙時,他什麼形象都可以化現:有時候以電視的形象,讓你的心一直散亂在這上面;有時候以惡友的形象,說一些巧言花語讓你慢慢改變……

記得無垢光尊者在《竅訣寶藏論》中,講了六種魔眾的違緣:第一、“捨棄上師依止諸惡友”,對有恩於己的上師隨意捨棄,依止一些人格卑劣的惡友;第二、“捨棄菩提進入輪回道”,不希求成辦生死大事的菩提妙道,反倒喜歡造惡業,墮入輪回不得解脫;第三、“捨棄自利表面行利他”,於己有利的聞思修行棄之不顧,而以相似的行為 利益他眾;第四、“捨棄正法追求世八法”,捨棄正法,希求世間八法;第五、“捨棄靜處步入憒鬧境”,捨棄寂靜的地方,希求散亂,有些人本來在靜處行持善法,後來把靜處放棄了,房子也賣了,離開之後出現了很多魔障;第六、“捨棄無二跟隨相詞句”,捨棄無二智慧而希求表面詞句。以上這些均是著魔的現象,修行人務必要勵力斷除。

有時候你的福報很大,也可能是魔眾加持。智悲光尊者說:“修行人如若豐衣足食、住處舒適、施主賢善等樣樣具足,那樣正法還沒有成就之前,魔法已經成就了。”你條件不太好的話,容易知足少欲,諸多功德自然具足,但有了施主、財富、名聲之後,心就開始散亂,從此沒辦法行持佛法了。崗波巴尊者也說:“修行人福報越來越大時,魔擾、魔難就漸興起。”一個道場規模越大,信徒越多,魔子魔孫就會夾雜其中製造違緣,令修行人漸為貪欲、色欲、名利所毒化。廣欽老和尚有一次帶弟子去看剛完工的承天禪寺,有個弟子見到金碧輝煌的寺院,驚嘆道:“哇!好莊嚴的佛寺啊!”老和尚當眾開示說:“寺院越雄偉莊嚴,以後的名聞利養就越多,若是把持不住,則會嚴重傷害修行人的法身慧命,所以沒什麼好高興的。”

可見,魔不在外面,而在我們內心。自心若隨外境而轉,即生修行不會成功,來世也必定墮入旁生、餓鬼、地獄。在末法時代,有些順緣不一定是順緣,但很多眾生沒有發現,所以作者見到這種現象,生起極為強烈的悲心。

還有,末法時代行為不如法、見解不正的邪師也非常多,稍不注意,就會被其引入惡趣深淵。《楞嚴經》云:“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是十種魔。”講了很多魔的形象,有些以出家相來毀壞佛教,有些聲稱自己有各種“功德”來毀壞佛教,所以現在的歧途相當多,若未以正知正念觀察,然後進行細緻取捨,恐怕有些行為不一定如法。

尤其是現在的大城市中,真正的善知識並不多,五花八門的邪魔外道卻比比皆是,我們的心很容易被吸引,進而對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甘露妙法懷疑重重、半信半疑。甚至出家人中也有這種現象,雖然表面上威儀莊重,但對佛法的疑惑沒有解開。因此,出家人一定要聞思,如果沒有聞思,對佛教的教理根本不懂;居士也一定要聞思,如果沒有聞思,用以前受到的教育、世間知識來修持佛法,這根本不現實。麥彭仁波切也說:“假如你明明存在一些懷疑,卻在這樣的疑惑下修持佛法,最終是不會成功的。”

在末法時代,修行人經常受眾多魔眾干擾,邪知邪見非常嚴重,對佛法的正知正見不堪一擊,表面上很虔誠,實則對佛教一無所知,尤其是業因果、生死輪回一點都不懂,對自己的五蘊和生活卻相當執著,這樣的人遍滿天下。所以,一定要通過聞思來遣除對佛教的懷疑,令自己趨入正道。只要真正踏上了解脫的道路,就應該義無反顧地勇往直前,畢竟無數的高僧大德也是沿著這條路,最後到達了無上果位的金洲。

暇滿難再得,佛世難復值,
惑流不易斷,嗚呼苦相續!

有些人可能認為:“雖然我邪知邪見較多,佛法的懷疑也很難斷,但獲得人身是比較容易的,即生中若沒有修成功,來世還可以繼續修。”

這種想法非常幼稚。正如前面所言,遠離八無暇、具足十圓滿的暇滿人身,猶如盲龜值木軛般極其難得,尤其是信仰佛法的珍寶人身,更是難遭難遇。修共同加行的人應該深有體會,即生中得一個人身,並不是無緣無故的,需要積聚許多殊勝因緣;就算得到一個人身,值佛出世也極為困難,在這個世間上,大多數時間都是無佛出世的暗劫,倘若這時候來到人間,連一聲佛號也聽不到。如今,我們遇到了沒有隱沒的釋迦牟尼佛教法,依止了與佛陀無二無別的善知識,擁有學習佛法的人身,這種機會非常難能可貴,有多少金銀財寶、地位權勢也無法換取。

《佛說甘露經》中說:“難得人身,難遇佛法,難生信心,難證菩提。”我們獲得人身很難得;值遇佛法很難得;對佛法生起虔誠的信心也很難得,現在世間上這麼多的人,信仰佛教的寥寥無幾,有些人很想將親朋好友引入佛門,但怎麼給他講,他也無動於衷、置之不理,故對佛法生信非常難得;生起信心以後,若沒有精進實修,也很難以證得菩提。得人身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佛陀在《四十二章經》中講過二十難,其中就有得為人難、值佛世難。(當然,現在的相似人身比較多,就像米拉日巴尊者對獵人所說:“本來暇滿人身珍貴難得,但看見像你這樣的人,便會覺得人身並沒有什麼珍貴難得的。”)《妙法蓮華經》中也說:“諸佛興出世,懸遠值遇難;正使出於世,說是法複難;無量無數劫,聞是法亦難。”值遇佛陀出世非常困難;即使佛陀出世,佛陀開口講法更為困難;即使佛陀開口講法,我們有緣聽聞則更不容易,這個問題在《前行》中也闡述過。

我們現在遇到了佛法,表面行為不是很重要,應當從內心中反反復復思維:這個身體有什麼價值?應該用在什麼方面?是利益眾生呢,還是像犛牛一樣吃吃喝喝、睡懶覺,什麼目標也沒有?如果你真的覺得人身珍貴,那麼在短暫的人生中,一定要不斷地聽聞佛法,佛陀的甘露教法哪怕只傳給一個人,自己也要盡心盡力,發這方面的大乘善心很有必要。

當然,獲得人身、值遇佛法後,依靠佛法斷除貪瞋癡並不容易。現在很多人的相續沒有融入法,雖然聽的比較多,但實修實證的比較少,只是把佛法停留在口頭上、詞句上,而沒有真正深入內心,這樣一來,煩惱很難以斷除。

人身如此難得,佛法如此難遇,煩惱更是難以斷除,可很多人根本不懂這個道理,明明佛法如意寶就在手上,自己卻不去祈禱,被巨大煩惱折磨著,一直不斷在受苦。作者看到眾生的愚癡,不禁發出“嗚呼”的悲嘆,以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這些眾生多可憐哪!”他們馬上要渴死了,明明旁邊有清清的河流,卻一點也不飲用,一味在旁邊輾轉掙扎,真的讓人悲湣!

放眼當今世界,眾生確實非常愚癡,不過學了大乘佛法和般若空性之後,很多人的行為還是有較大改變。今年遭受地震災難時,菩提學會為主的很多大乘佛教徒,從他們的發心上、行為上也感覺得到,大乘佛法不僅是文字上的學習,也不僅是身體上的坐禪,更重要的是實際生活中有利他心和利他行。我最近聽說很多學習大乘佛法的人,他們看到眾生遭受困難時,非常不忍心,悲心的力量非常強大。

當然,生起大悲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看到可憐的眾生後,自己的大乘佛性開始蘇醒,願意去幫助他們;還有一種是,只要證悟了般若空性,那麼證悟空性與生起大悲是同時的,對眾生不生大悲心的大乘菩薩是沒有的。很多人也許真的證悟了般若,也許證悟得還不徹底,但因為聽了寂天菩薩的殊勝教言,以前的行為圍繞自我而轉,而現在於有生之年中,只要有利他的機會,就願意付諸予行動。

其實只要對大乘佛法有所了解,對眾生就會生起悲心。前段時間,有些人在地震中死了,有些雖然沒死,但據說更為可憐。在四川的各大城市裡,很多人晚上不敢住房子,人啊車啊全部擠在外面,這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生命。平時你在餐廳裡吃其它眾生,特別有膽量,可對境是自己的生命時,你完全是另一種態度。尤其是出現地震時,沒有紅綠燈,也沒有警察,很多人都開著車往城外衝……這種行為在菩薩眼裡非常可笑,你跑得了今天跑不了明天,每個人都困在輪回的院子裡,幾十年後均要面臨死亡,只不過是死的方法不同而已。

然而人們頭腦非常簡單,根本不考慮這些,也不思維輪回的本性,看到他們的瘋狂舉止,大乘佛教徒一定會生起悲心的。當然,如果法沒有融入心,自己也耽執世間法,對眾生生起悲心恐怕比較困難。一旦對空性有甚深的體會和感悟,見到旁邊的人非常可憐,就會生起大悲心。比如你現在身體很健康,但以前曾患過一種病,當時痛得非常厲害,現在也有人恰恰得了這種病,這個時候你是什麼感受?可想而知!

壬三、顛倒執苦為樂:

輪回雖極苦,癡故不自覺,
眾生溺苦流,嗚呼堪悲湣!

輪回雖然如此痛苦不堪,但眾生因為極其愚癡,以四種顛倒束縛著相續,對此毫無察覺。因此,作者再次以感慨、悲湣的語氣說:“嗚呼!真是太可憐了!”

天下的眾生一個比一個可憐,上至國家最高領導,下至十字路口的乞丐,全被業和煩惱的繩索捆得緊緊的,生活中沒有任何快樂,誠如無垢光尊者所言:“苦苦變苦及行苦,六趣眾生真悲慘。”彌勒菩薩也說:“五趣之中無安樂,不淨室中無妙香。”眾生的酸甜苦辣,全部都是由自己承受,《醒世歌》中說:“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縱然是最高的軍委主席,擁有成千上萬的軍隊,可當你遭受病痛死亡折磨時,一個人也無法代替。

《正法念處經》中描述過六道的各自痛苦:地獄有寒熱之苦,餓鬼有饑渴之苦,旁生有被役使和互相啖食之苦,人類有生老病死之苦,天界有放逸之苦,阿修羅有戰爭之苦。《業分辨經》也說:“三有之苦,無有清涼之時,故如火坑;恐怖悲慘,故如處於暴怒猛獸、野人之中;難有解脫時機,故如困於國王囹圄中……”

當然,沒有學過佛法或剛接觸佛法的人,可能覺得這有點言過其實了,似乎輪回沒有那麼痛苦,還是有很多快樂可尋。其實,輪回中的快樂並不永恆,它相當於吸毒一樣,唯是痛苦之因。若沒認識這一點,對佛法就無法生起信心,即使佛陀親自來加持,你也很難獲得感應。

有些人說:“只要上師您加持就可以,我什麼都不幹,解脫和斷煩惱就委托給您了。我已經入了您的保險公司,一切由您老人家全權負責。”從某方面來講,這種說法也不一定正確。你對佛法沒有信心的話,即使釋迦牟尼佛來到面前,也無濟於事。《華嚴經》中說:“如月縱出升,非器不顯現,佛陀大悲月,亦不照無緣。”有些人對佛陀有成見、對上師有邪見、對佛法有懷疑,卻要求佛陀加持他獲得解脫,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月亮在虛空中無有阻礙地運行,地上如果沒有水器,月影又不可能在石頭、木頭上顯現。因此,修行人對佛法要有虔誠信心,有了這樣的信心,因果不虛、輪回痛苦、對眾生的悲心等境界就可以紛至沓來。

從有些人的念誦、修行也可以看出,他們對上師和佛陀有一種恭敬心,這就是成就的前兆。誠如印光大師所說,有什麼樣的恭敬心,就會獲得什麼樣的利益。有了這個基礎後,根據自己對般若空性的了解,要平等地對世間眾生起悲心。不能把悲心全部給自我方面,瞋恨心全部給他眾或怨敵方面,否則,沒有辦法修持菩提心。

世間上有許多誤入歧途、邪見深重的眾生,在座的道友學習大乘佛法很多年了,以後不管到哪裡去,看到他們時,悲心定會油然而生、無法抑制,沒有任何條件地攝受他們。這在佛教中也是允許的。大乘佛法就像是水,每一個眾生都可以喝。現在很多人對密宗有各種懷疑,這是不懂道理的表現,密宗就是大乘佛法的甚深部分,有些道理可以跟小乘行人共享,但極個別的甚深教義,自己沒有達到一定程度之前,只好暫緩。

總之,無論學密宗還是學顯宗,只要有一顆善心或菩提心,就會對旁邊的眾生發起大悲心。發起大悲心的時候,由於每個人因緣不同,有些人有能力攝受眾生,馬上轉變他的觀念;有些人不一定有這個能力,但心裡可以默默發願:“但願我能度化他,令其相續中生起正知正念,真正認識到輪回的苦性。”這樣的善妙心,時時刻刻都要發出光芒,最後照亮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