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論釋•善說海》講記

第十品 迴向

無著菩薩著 索達吉堪布譯講


第一百九十五節課

思考題

  1. 世間上有哪些無衣者、饑渴者、絕望者?你會怎麼樣幫助他們?請從兩個方面闡述。
  2. 遇到被疾病困擾的有情時,你打算如何幫他們解除痛苦?
  3. 對於膽怯者、束縛者、軟弱者,應該怎麼樣迴向善根?
  4. 每個凡夫人都有不同的目標,這在菩薩眼裡怎麼看待?我們對此應如何發願?
  5. 經商牟利的商人、行旅在外的旅人有什麼苦楚?對此應當如何迴向?

《迴向品》繼續講依靠菩薩的福德力、善根力,遣除善趣可憐眾生的痛苦。

願裸獲衣裳,饑者得足食,
渴者得淨水,妙味諸甘飲!

我們人類需要飲食來維持生活,還需要一定的衣服蔽體,一旦缺乏這樣的條件,就沒辦法存活下去。世間有很多窮人連衣服都穿不起,赤裸全身,骨瘦如柴。在一些照片和新聞中,南非等偏僻地方的眾生,身上只穿一些樹皮,或者一家人只有一兩件衣服,到目前為止許多部落相當落後。包括我們藏區,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他們的生活你根本想像不到,不敢置信21世紀還有那麼可憐的人。對於這些缺衣少食的眾生,我們應該將自己的善根默默迴向,願他們生生世世都能得到足夠的妙衣和美食。

現在大城市的有些人,衣服實在太多了,衣櫃裡都裝不下,一間房子、一間房子用來裝衣服。他們一輩子中,不要說穿爛這些衣服,可能連輪流都輪不到。這也是前世積累福報的結果,那些無衣可穿的人,按照佛經的說法,是曾毀壞或搶奪包經書的布、佛像的妙衣,或者搶奪其他眾生的衣服,所導致的果報。對於這些人,我們不僅應該迴向,有條件、有能力的話,自己多餘的衣服也應該布施給他們。

有些人喜歡幫助熟悉的人或認識的人,而素不相識的人,則根本不願意給,這並不是菩薩心腸。最近我們那邊有一個乞丐,看見他身上穿的衣服,自然會生起悲湣心。有些人說他是假裝的,但我覺得不一定。所以大家有能力的話,應當盡量地布施,同時也願他們能盡快獲得妙衣。

世上還有很多饑腸轆轆的挨餓者,現在雖然沒有什麼饑荒,但也有很多人連飯都吃不上。尤其是偏僻地方的人,從其臉色也看得出來,他們不斷忍受著饑渴之苦。這些人之所以如此,也是因為前世搶奪別人飲食、對人家供僧製造違緣等惡業所致。我們要想辦法讓他們不要挨餓,這也是菩薩的一種發願。

其實人餓急了的時候,連人肉都會吃。在1930年到1936年之間,四川出現大饑荒,父母吃孩子、孩子吃父母等令人髮指的現象到處都是。當時還有一種說法是:“小娃兒肉好吃不出門,小夥子肉好吃打不贏,老婆婆的肉吃起綿得很!”後來1959年和1960年也出現一些饑荒,包括我們藏地,也有些人死了之後,屍體很快被別人吃掉了。

如今世界各國的糧價飛漲,眾多專家對此評論不一。當然,出家人沒必要有太大的顧慮,佛陀說過:“所有在家眾,指甲上耕耘,吾之出家僧,生活無貧困。”從歷史上看,知足少欲的出家人,無論處於什麼環境,從來也沒有餓死的情況。不過佛陀在《毗奈耶經》中要求出家人不能墮兩邊,既不能墮於苦行折磨的邊,也不能墮於縱情享樂的邊。作為一個修行人,不應該放縱無羈、整天享受,什麼約束都沒有;也不能生活條件太差了,營養不足,最後修行也不會成功。所以,我們應該發願生活“中等”。

作為在家人,這個標準線也非常重要。你平時不要太奢侈了,一頓飯動輒好幾萬塊錢,過多的浪費對你也不利。當然,如果你過於貧窮,做什麼善事也沒有條件。在家人賺錢並不容易,倘若沒有勤奮努力,財富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可是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很多人積累資糧、行持善法往往會受延誤,所以修行人應該知足少欲,生活到了中等時,要有一種滿足感。否則,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用來追求財富,到頭來,隨著欲望的極度膨脹,財富的增長與痛苦的增長會成正比,財富越多,痛苦越大,有一百萬求一千萬,有一千萬求一億,始終沒完沒了,最後陷入痛苦的無底深淵。因此,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生活要一個標準線,有吃有穿、生活比較寬裕就可以了,應該用“可以”打一個句號,不要任由自己無止境地貪求下去。

除了饑餓、貧窮以外,還有一種痛苦就是乾渴。前段時間鬧地震,有些人在廢墟裡死不了也活不成,渴得非常厲害,只好喝自己的尿,這樣才保住了性命。聽有些關在監獄裡的人說,渴比餓還要惱火,人經常需要喝水,不然就像花枯萎了一樣,根本活不成。世間上因乾渴而死的人特別多,所以我們應該發願,願他們得到淨水、牛奶,以及百事可樂、沃爾瑪等各種飲料,還有很多礦泉水。

昨天,文殊小學的學生們買了很多礦泉水,去草地上玩。我問他們:“野外本來就有礦泉水,幹嘛非要買瓶子裡裝的?這是加工過的!”他們回答:“老師說地上的水不能喝,瓶子裡的水才可以喝。”記得《薩迦格言》中說,鳥雀再口渴也不喝地上的水 ,也許他們是鳥雀的化身吧。其實,現在的礦泉水有好幾道加工,不知道是否對身體有利。但我們學院的龍泉水,是龍王賜予的,還有上師如意寶和全體僧眾的加持,是最好的礦泉水。但願所有的乾渴者都能得到這種泉水!

願貧得財富,苦者享安樂!
願彼絕望者,振奮意永固!

世間上有很多貧困者,他們可謂一貧如洗、身無分文,窮得叮當響。願這些人能豐衣足食,一切財富圓滿。

所謂的貧窮,有些人是物質上的,有些人是精神上的,其實精神上的貧窮更為可憐。以前在佛陀時代,有個人供養佛陀一個如意寶,佛陀說:“我要把它給世上最可憐、最貧窮的人。”於是很多乞丐集聚在佛陀面前,可憐兮兮的,一個個都想得到賞賜。結果佛陀沒有給他們,卻給了全印度第一大富翁波斯匿王。可見,內心不知足的人比物質匱乏的人更痛苦。現在也有很多這樣的人,表面上生活極其富裕,但由於佛教知識貧乏,精神世界一片空白,內心的痛苦遠遠超過乞丐。乞丐到了晚上的時候,數數一天的收獲,很容易得到滿足,睡得也特別香。但有些富翁,賺了幾百萬仍嫌太少,整晚都在考慮如何發財,也許睡都睡不著。

世上有許許多多“苦者”,有些身體痛苦,遭受各種各樣的折磨;有些內心痛苦,心理壓力非常大。但心苦與身苦比起來,我覺得心裡的痛苦更加嚴重。以前我們學院有個砌石頭的老頭(今年好像沒有來),他從早到晚,一邊做工一邊唱歌,非常開心。很多道友都喜歡聽他的歌,那天我還問:“我們的歌星今年怎麼沒來?”他這樣的人,身體雖然苦,但心裡不苦。而有些人身體不苦,心裡卻非常痛苦。曾有新聞記者問一高官要員:“您為什麼每天愁眉苦臉?”他以強硬的語氣回答:“中國有9億多農民,壓力非常大,我怎麼不苦?”所以,有錢有權的人也無法擺脫痛苦。我們作為大乘菩薩,應該願一切苦者獲得身心快樂。

還有那些心灰意冷的絕望者,比如感情上受到重大打擊,從此一蹶不振;或者得了癌症,覺得一切都完蛋了;或者投資金融、證券、保險等行業,驟然一落千丈,從億萬富翁變得身無分文……願這些人能精神振作,意志堅定而永不頹喪。

前兩天我們一個寺院的一個出家人還俗了,他叫索甲波,出家可能20多年了。他愛上一個女人,兩人跑到別的地方,他給另一個出家人打電話:“你可不可以跟我父母說一聲?讓他們不要太傷心,我實在是業力現前,沒辦法控制!”那個出家人跟我講,他到他的父母那裡婉轉地說:“你兒子有一個口信,如果你們特別傷心,我就不說;如果你們能原諒他,我就告訴你們。”他父母根本沒有料到,覺得沒什麼不能原諒的,就讓他說。他說:“你兒子還俗了!”聽到這個消息,他母親絕望過度,當場昏過去。(一般來講,藏地都有這種傳統:家裡有一個出家人,是無上的光榮,一旦他還俗了,父母非常絕望傷心。)當時他母親還哭著說:“為什麼我不早點死啊?為什麼我還留著啊?我死的時候,家裡有一個出家人,還有一個依靠處,但現在一切都完了!”不過,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漢地,可能會有不同的反應:子女出家了,父母特別絕望,覺得一切都完了;但若聽說孩子還俗了,不但不絕望,反而特別開心,敲鑼打鼓地來歡迎。

現在的社會,不僅窮苦的人會絕望,很多高科技人才也常面臨這種困擾。尤其是網絡和計算機日新月異,一個新技術出現時,這個廠倒閉了、那個廠倒閉了,過去的技術人員很容易被淘汰,所以技術更新也給人們帶來一種恐慌絕望。對於世間上所有的絕望者,我們應該發願:依靠佛菩薩的加持,願他們能振作起來、堅強不屈,一切致命的打擊都消於法界,死囚不用判死刑了、癌症患者突然痊愈了,人人都能從心灰意冷的陰影中解脫!

願諸病有情,速脫疾病苦!
亦願眾生疾,畢竟永不生!

藏傳佛教中,這個偈頌常用於加持病人。意思是說,願所有患病的可憐眾生,依諸佛菩薩的加持力、菩提心的威神力,都能迅速擺脫疾病痛苦。

以前也講過,一個人生病是殺生的報應。很多人的病在醫院裡檢查不出來,醫生也診斷不出來,這就是前世殺害眾生的果報成熟,治療的方法唯一就是懺悔。當今時代,得各種疾病的人非常多,我們應該竭盡全力迴向,願正在痛苦中掙扎的眾生,依靠藥師佛、阿彌陀佛及觀音菩薩的加持,病苦早日消失無蹤。

一方面要這樣發願,另一方面,假如你懂得一些醫術,應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量用來利益眾生。有些人以前學過很長時間的醫,現在出了家以後,有時候舍不得用,這樣不太好。你的技術應該用於眾生,而且是自願的,不一定讓別人求你。你自己覺得利益眾生的因緣成熟了,只要有一分能力,就應該自願發心。否則光是口頭上說利他,但實際行動中,明明有能力卻不願意做,這不是合格的大乘行人。

現在不少大醫院裡,所謂的“白衣天使”,早已蕩然無存。很多醫院為了賺錢,不擇手段,搞各種手腳,病人極其可憐。前兩天我看見一個病人,醫生說如果有錢,她還有一分希望,但是她一點錢都沒有,所以哭得特別傷心。對於這些眾生,我們發大乘菩提心的人若不伸出援手,卻口口聲聲說要救度更可憐的地獄眾生,這恐怕是不現實的。

所以,大家有利益眾生的機會,一定不能輕易錯過。利益眾生和弘揚佛法需要因緣,當它出現的時候,一定要抓住機遇。世間人做生意要抓住機遇,但這不是很重要,而利益眾生和弘揚佛法的機遇千載難逢,只要它出現了,我們一定不能放棄。

要想消除所有病人的疾病,一方面要靠我們的發願,另外也要靠聖者的加持。晉朝有一個法師叫竺法義,有一次他病得很嚴重,時間特別久,怎麼治都好不了。他一心一意祈禱觀世音菩薩,忽然有一天,夢見一個人剖開他的肚子,把他的內臟掏出來清洗,洗乾淨後再放回去縫好。當他一覺醒來,所有的病都好了。類似的公案在《開啟修心門扉》中也有。

《高僧傳》中說,元魏時有一個叫道泰的法師,曾夢見有人告訴他:“你將於42歲壽終正寢。”到了那個時候,果然生起很嚴重的病來,他覺得自己必定會死,聽人說供養62億菩薩和念一聲觀世音的人福德相同,他對此堅信不疑,一心一意地念觀世音。後來出現奇跡般的發光,他也馬上痊愈了。

因此,我們自己生病時,應該以虔誠的信心祈禱三寶。同時,給病人加持時,也應該觀想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比如,有人頭痛的時候,要想從觀世音菩薩胸口發出白光,遣除他的一切疾病;如果你自己有病痛,也可通過諸佛菩薩的光來遣除,並觀想業力以疾病的方式消除。而且我們還要發願:願世上一切生病的眾生,立刻解脫這種病苦;還沒有生病的眾生,願他們永遠健健康康,不要生一點病。(有些人應該是福報吧,從小到大從不生病。我就遇到很多這樣的人,身體非常強壯,從來也不打針吃藥,像鋼鐵做的一樣。這種健康是前世不殺生的福報,即生中也應該再次發這種願。)

我們作為凡夫人,對身體不執著是不可能的,一旦有了病,不要說大病,僅僅一個頭痛就受不了,什麼有意義的事情都幹不成。有時候看來,經常生病的人已經習慣了,而不常生病的人一生起病來更可憐,就像被石頭擊中的麻雀一樣,身衰力竭,無精打彩。所以,作者在此發願:願任何一個眾生千萬不要有疾病的折磨,並願一切疾病永遠消失絕跡!

願畏無所懼,縛者得解脫,
弱者力強壯,心思互饒益!

在學習《迴向品》的過程中,不管你有真實的菩提心,還是相似的菩提心,最好能時時刻刻用這個來發願迴向。前段時間我請了一些著名歌手唱《入行論》的頌詞,也做了視頻和音頻。每個人雖然沒有發到,但每個小組都發了,希望你們盡量刻錄,有時間就多聽。在城市裡,很多人開車時喜歡放音樂,令自己生貪心、瞋心、散亂心,這樣還不如放《迴向品》,讓自己的心隨之而轉。

我們學院個別的發心人員,前不久也發了吧?外面的人,基本上給每個小組發了一套。麥彭仁波切也說過:“修行人最好不要有任何散亂。如果難免有一些散亂,也應該是隨順善法的散亂,不應該聽歌、跳舞,不要引生自己的貪心瞋心。”

《迴向品》的音樂,也找人加了一些圖片作成視頻。他們唱的時候,我要求吐字清晰,後來聽了一下,確實很不錯。尤其這次講完之後,每一句是什麼內容、應該怎麼樣發心,大家都會比較清楚,到時候一邊聽一邊發心,這樣非常有意義。城市裡的很多人開車時,經常碰到堵車,到處都是人的海洋、車的海洋,坐在車裡也很悶很煩。如果這時依靠寂天菩薩的加持,聆聽《入行論》悅耳動聽的聲音,逐漸遣除心裡的煩躁,也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

本品的內容十分豐富,輪回中所有的痛苦都描述得非常清楚,我們要把自己的福德迴向給一切可憐眾生。此處是說,世間上有很多恐慌不安、坐立不寧的膽小者,始終覺得妖魔鬼怪纏著自己。有些修行人也是如此,總擔心半夜三更有人敲門,拿一個刀子闖進來。甚至有些人路上看見個黑影,就以為是土匪躲在那兒。還有些人連上廁所都不敢,包括男眾也有個別人,看起來特別壯,可是膽子特別小,天黑後就不敢出門,一直躲在家裡,縮在牆角拿轉經輪念“嗡班匝爾薩埵吽……”。我們願所有的膽怯者都無所畏懼,天不怕、地不怕,有一種英勇無畏的氣概。

世間上還有許多束縛者:有些關在監獄裡,被鐵鐐等捆著;有些被煩惱所捆縛,一瞬間的自由也沒有;有些妻子被丈夫管得死死的,有些人被家人束縛著,從來也沒有快樂。但願這些人從纏縛中解脫出來,得到自在與安樂。實際上最大的快樂就是自由,佛經中說:“束縛是痛苦,自由是快樂。”法王在五臺山,也造過這樣的教言。所以願一切束縛者,通過我們念解縛咒、修解縛法,從中獲得解脫。

還有一些弱小者,平時軟弱無能,在人多的場合說不出話來,什麼事情也不敢做,一點小小的挫折,都會給他們帶來致命打擊。願這些人身心強壯,能堅強面對各種逆境,表面上看來比較軟弱,但任何違緣也無法摧毀你,在一切困難面前,你都可以昂首挺胸。

當然,有些人雖然身心堅強、力氣很大,但往往非常粗暴,經常欺壓別人。願這些人心地善良,恆時懷有相互饒益的愛心,以慈悲心愛護所有的眾生,與他人沒有衝突矛盾,非常和諧。

我們發願的宗旨,就是希望眾生的痛苦都消失,全部獲得快樂。在這個世間上,許許多多的人表面上快樂,實際上並不快樂;表面上強壯,實際上非常脆弱。但願這些人能鼓足勇氣、具足威力,相互間充滿饒益之心。

願諸營商賈,處處皆安樂,
所求一切利,無勞悉成辦!
願諸航行者,成辦意所願,
安抵河海岸,親友共歡聚!

為財物而經商牟利的商人,經常有一種不安全感,尤其是當今時代,做生意的人風險特別大。本來作為一個在家人,比如說牧民,在保護犛牛的情況下,享用酥油、牛奶也沒有太大過失;作為一個農民,雖然在耕耘的過程中,難免殺害眾生,但只要沒有殺心,作一個懺悔就可以了,戒律中也有開許。所以,農民、牧民靠自己的勞力來維持生活,這是很正常的,佛陀並沒有要求他們統統出家。原來我們學院有一個老和尚,他看見一個在家人就大聲叫:“你不要造業,馬上出家!”有一次我們去四川某個城市,他看見一個在家人就說:“不行不行,太造業了!你馬上跟我出家,我當你的剃度師!”他的心倒很善,但這是做不到的。佛陀時代出家人占的比例都很少,所以在家人規規矩矩生活,佛陀也是開許的。作為商人也是如此,辛辛苦苦得到的財物,自己享用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不過,很多商人的欲望非常非常大,在欲望不斷湧現的過程中,經商很容易連本帶利賠進去,最終有破產的危險性。所以寂天菩薩發願說:願所有恐慌不安、沒有安全感的商人們,平安快樂,經商順利,所求的一切利益能不費吹灰之力得到。

我們每個人有不同的目標,有時候我走在大城市的十字路口,紅燈一亮,所有車都停了,每個司機盯著前面在等,他們各有一個目標;那個時候,過路的人開始出來了,他們匆匆的腳步中,每個人也有一個目標。我們可以發願:願街上所有人的目標都得以實現。若是一個菩薩,他會這樣想的,他不會認為:“這些密密麻麻像螞蟻般的人群,跟我沒有任何關係,他們的事情我才不管,我只顧自己就好!”菩薩絕對不會這麼想。

我們看到一個蟻穴時,成千上萬的螞蟻把這兒的東西搬過來、那兒的東西搬過去,這些行為真的沒有什麼意義。同樣,菩薩看我們也是如此,這裡修一個房子、那裡做一點事情,每天都轉來轉去,也跟螞蟻的生活沒什麼差別。但對這些眾生而言,他們覺得自己的事情最有意義,所以我們應該發願:暫時願他們心想事成。比如一個螞蟻想把小蟲的屍體搬到洞裡,我們願它一路上不要有任何違緣,一路順風!(一個道友使勁給我點頭,看樣子,他以後遇到螞蟻,肯定就這麼迴向。)

“願諸航行者,成辦意所願。”願空中海上的航行者也都如願以償,平安抵達對岸,與親友歡聚一堂。在古印度,許多人為尋求摩尼寶而入海求寶,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釋尊廣傳》中有一個叫財馬車的商主,他是佛陀的因地,當時他們5個人去大海取寶,回來時遭遇狂風惡浪,船只嚴重受損。正當商人們恐懼萬分時,商主把摩尼寶夾在腋下,讓他們緊緊抓住自己的身體,通過遊泳以一人之力帶眾人到了岸邊,但最終因勞累過度而死去。眾人對他的遺體進行供奉,取出其腋下如意寶,令大家都擺脫了困苦。佛陀因地時這樣的公案在《廣傳》中不勝枚舉,包括《八大菩薩傳》當中,也有很多這方面的故事。

如今倒沒有人去海上取寶,但不管海上也好、空中也好,旅客們都想安全到達目的地。以前法王去普陀山時,我從來沒有坐過船,到了中途,海浪特別大,我心想:“今天可能完了!”一直默默念觀音心咒。結果看到漢地很多人一點也不害怕,覺得這是正常現象,我稍稍有點安慰,但過一會兒又不行了。後來我問很多道友,他們也特別害怕,只有到了岸上才松一口氣。以前印度可能也是這樣,寂天菩薩看到很多人過海、過河時不安全,中途遭遇鯨魚、巨浪、狂風暴雨等危害,因而願這些人,包括現在走路、坐汽車、坐火車的人,千萬不要遇到違緣。

總而言之,我們作為大乘佛教徒,對眾生一定要有顆善良之心。如果這顆心擴大,願他們獲得如來果位;若沒有達到這種境界,則願他們不要遭受任何痛苦,獲得一切快樂。此處願所有的航行者承辦的一切事情圓滿成功,平安抵達目的地。這個時候,親朋好友在岸邊一直歡呼,手拿幾朵花,就像80年代的電影一樣。我們發了大乘菩提心的人,要有這樣一種心態,不管對什麼樣的眾生,始終有一顆善心,願他們不要遭遇痛苦,即使遇到了,也能盡快獲得解脫——這就是《迴向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