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論釋•善說海》講記

第四品 不放逸

無著菩薩著 索達吉堪布譯講


第三十六節課

思考題

  1. 什麼叫做不放逸?它的本體和作用分別是什麼?你做到了多少?
  2. 我們平時怎樣做才能不放逸?
  3. 《菩薩地論》中將不放逸分為哪五種?請具體解釋。
  4. 有些人受了菩薩戒以後,看到某眾生特別惡劣就生起厭離心,發誓今後決不度這個眾生,這屬於什麼樣的發心?其後果如何?為什麼?

下面開始宣講《善說海》的第四品。

《入菩薩行論》第一品中宣講了菩提心的功德,然後開始宣講六波羅蜜多。其中佈施波羅蜜多在第二品、第三品分別講了一些,同時在回向品中也講到了法佈施和發願佈施,因此沒有單獨安立為科判。

在獲得菩薩戒以後,怎麼樣趨入菩提呢?首先是講戒律波羅蜜多,用不放逸和正知正念兩品來宣說。接下來就是安忍、精進、靜慮、智慧,每一度用一品來闡述,品名也分別叫安忍品、精進品、靜慮品、智慧品。

首先我們講戒律度中的第一品 第四品 不放逸

戊一(不放逸)分三:① 略說;② 廣說;③ 攝義。

己一、略說:

佛子既如是,堅持菩提心,
恆勤勿懈怠,莫違諸學處。

作為發了大乘菩提心的佛子菩薩,我們依靠七支供等加行、龍猛菩薩或無著菩薩兩大傳承儀軌來受持菩提心的正行、讓自他生起歡喜心的後行,已經獲得了非常殊勝的願行菩提心,從此以後就應當堅定不移地守護菩提心,即使遇到生命危險也不捨棄,並且努力做到恆時不違越菩薩學處。

此處的菩提心,是指世俗菩提心,不能捨棄這樣的世俗菩提心,是本品宣說的主要內容。以什麼樣的方式不捨棄呢?就是以不放逸和正知正念不捨棄。不放逸的話,一定要精進不懈怠,不要認為我受了菩薩戒就是菩薩了,以後不用度眾生了,天天都是很安閒地坐著,這樣並不是菩薩的行為。受了菩薩戒以後,大家一定要在思想上、行為上多考慮眾生,多做一點利益眾生的事情,凡是有利於眾生的,什麼事情都要做,這在下面也會講到,因此千萬不能懈怠!

現在世間上的有些人,經常以種種藉口來拖延聞思修行,什麼“我現在工作很忙”、“我要考試某某論典”、“我現在如何如何”,動不動就想退心。其實學習這部論典的安排,對外面的人來講是很輕鬆的——兩個月只聽15堂課,相比我們學院或任何一個聞思修行的道場,60天只用15個小時,這已經算是非常少了,但仍有些可憐的在家人推三就四。說到他們,我有時候非常悲傷,也非常生氣,表面上自認為在學《入行論》、《菩提道次第廣論》,學什麼呀,這不叫學,只不過是應付而已!所謂真正的學習,就像我們這裡,先是法師講,法師講完後輔導員講,輔導員講完後,下面還要反反復復地講考、背誦、筆考,參加大大小小的考試,才算是學。但有些人真是特別懶惰,當然,懶惰並不意味著你天天迷迷糊糊地睡懶覺,關於懶惰的定義,過幾天還要講。現在許多人相當的散亂,凡是做一些非法事,他們就非常聰明,有時間也有精力,但是在一個禮拜中聽兩三堂課,就相當的費勁,經常有種種困難。有時候看這些在家人學佛,真的沒有希望了,說實話,他們只不過是應付而已,表面上過關而已,實際上根本沒有好好學。真正的學習不應該這樣,自己欺騙自己是沒有什麼用的。當然,這裡說的只是部分人,有些人也特別精進,但我覺得沒有必要讚歎。

如果你們真想修持菩提心,就不要懈怠,同時也不能違背菩薩戒。前面也講了,按照《虛空藏經》中的觀點,利根者要防範十八條墮罪、八十條惡作罪。從肯定或修持的角度來講,六度四攝、三十七道品等是菩薩應學的學處。不管是應學的學處,還是應遮的學處,菩薩戒律中怎麼規定的,我們都應該認認真真地去行持。

在“略說”時,大家一定要搞明白什麼叫做不放逸。所謂不放逸,就是對三門小心翼翼、謹慎取捨。《學集論》 中云:“所謂不放逸,即是無貪、無瞋、無癡而精進行持善法,在內心防護有漏法,它是一切世間和出世間福德的根本。”以此宣講了不放逸的本體和作用。這是一種新概念,我們經常口頭上說“不放逸”,但何為不放逸大家一定要搞明白。不放逸的定義,就是行持一切善法的精進,不放逸的作用,就是受持世間和出世間一切功德,具有這種能力的心叫做不放逸。《學集論》中還講了不放逸的違品——放逸,什麼叫做放逸呢?就是自己的三門沒有束縛、放任自流,對做善法沒有興趣,造惡業卻非常擅長。

我們在諸佛菩薩面前已經受持了殊勝的菩提心,從此以後,菩提心的戒律永遠也不能損壞,若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以不放逸來攝持,因為不放逸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佛陀在《三摩地王經》中也說過:“所說一切諸善法……根本即是不放逸。 ”因此,八萬四千法門的根本就是依靠不放逸,如果相續中有了不放逸的心態,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時都會小心謹慎的。上師如意寶在講《入行論》時也說過:“所謂不放逸,就是平時自我監督、自我提醒的一種心。”比如在說話時,看看有些話能不能說;在做事時,看看有些事能不能做;在想事情時,看看有些事情能不能想。平時自己監督自己,言行舉止要特別注意、謹慎取捨,這樣的行為和心態就叫做不放逸。因此受了菩薩戒以後,如果你沒有不放逸,過兩天就可能完蛋了,菩提心就已經失去了。

另外,《菩薩地論》中還將不放逸分為五種:第一種叫前際不放逸,即是對往昔所造的罪業心生追悔,發誓再也不造而如理懺悔;第二種是後際不放逸,就是改過自新之後,今後的行為如理如法,不做任何壞事;第三種是中際不放逸,是指當下所做的事情如理如法,不背離一切善法規則;第四種是前行不放逸,即以後的一切行為不作惡法;第五種是現行不放逸,指現在的一切行為不作惡法。後兩種與前際不放逸、中際不放逸稍微有點差別,後者是從行持善法的角度而言的,前者則是從不作惡法的角度來講的,反體方面有所不同。

不放逸能令眾生獲得無死的甘露果位,龍猛菩薩在《親友書》中云:“佛說不放逸甘露,放逸乃為死亡處。”意思就是說,修持善法、防止有漏法的不放逸,將到達無死涅槃的甘露之處,而放逸無度的下場則是死亡之處的輪迴。這方面的教證是比較多的,如果我們沒有不放逸,真實行持善法也非常困難,佛陀在《文殊國土莊嚴經》中曾說:“放逸者,聲聞之道亦不能成就,更況無上菩提正道?”對那些放蕩不羈的人而言,如果沒有不放逸的正念,不要說聲聞緣覺的果位,就連世間上的好人也可能做不到。假如所作所為就像瘋子一樣,連世間上最基本的人格也沒有,那學佛的誠心就更不用提了。所以,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修行人,應該經常提醒自己:“我是已經發了菩提心的人,行為跟其他人是不同的,我現在不能抽煙、不能喝酒,也不能作那些非常低劣的行為”,應該時刻對自己有一種約束。如此一來,變成好人也不是特別困難,否則的話,行為若想完全如理如法,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以上是放逸品的略說。

己二(廣說)分三:① 謹慎修學所修;② 謹慎所依暇滿;三、謹慎所斷煩惱。

庚一(謹慎修學所修)分三:① 不捨菩提心之合理性;② 捨棄菩提心之過患;③ 教誡不捨菩提心。

辛一、不捨菩提心之合理性:

遇事不慎思,率爾未經意,
縱已誓成辦,後宜思取捨。
諸佛及佛子,大慧所觀察,
吾亦屢思擇,云何捨誓戒?

我們平時做事情時,最初未經反復觀察,或者只是稍加觀察而未經慎重分析,在這種情況下,自己承諾“我必定要做”,然而經過一番詳細觀察才決定到底做還是放棄,這一點也是合情合理的。比如有些人投資做生意,開始時覺得有利可圖,但到了中間發現有點不對了,趕緊改變原來的計畫,付給對方一些違約金,並抱歉道:“我原來在你面前雖有過承諾,但現在想來想去,覺得這樣做下去不合理,所以打算不繼續投資了,咱們重新簽一份合同吧。”或者說:“當初我們之間的協議,現在我可能沒有把握了,所以一定要改變。”這樣的改變,就世間而言是可以的,做任何事情不一定從開頭到結尾一點變化都沒有,譬如我本來打算明天到什麼地方去,但晚上想來想去覺得不妥,雖然已經在課堂上跟這麼多的人都說了,但我明天不去也沒有多大過失,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在世間上這種現象也司空見慣。

但我們受持菩提心則完全不同,捨棄菩提心並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為什麼呢?因為一切如來,尤其是娑婆世界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具有照見萬法實相的智慧,他們通過盡所有智和如所有智的再三觀察,覺得對眾生唯一有利的就是菩提心,而且在修道的過程中,自己也是依靠菩提心而得以成就的。就菩薩而言,無論是文殊菩薩、彌勒菩薩,還是觀音菩薩、虛空藏菩薩,所有的菩薩也是在學道過程中,通過超越的智慧再再觀察諸法的本體,發現唯有菩提心才能將眾生從輪迴的苦海中救拔出來,獲得解脫。

諸佛菩薩以大智慧和大慈悲詳加觀察後,都認為菩提心對眾生是最有利益的,我們雖沒有諸佛菩薩的智慧,但憑藉自己的見解抉擇,在上師面前通過學習菩提心的功德,也知道了菩提心對自他的利益,懂得這個道理以後,經過反反復復的思維,才決定受持這種發心學處。在圓滿了七支供等加行之後,于諸佛菩薩、金剛上師面前發誓“我要度化無量的眾生”,對這樣的承諾怎能半途而廢呢?我們今天發下菩提心,明天就隨便捨棄了,從此不度化眾生、不利益眾生了,這是絕對不能的。什麼東西都可以不要,但珍貴的菩提心卻永遠不能捨棄,《彌勒獅吼經》云:“希求菩提誓,恆時當堅固,猶如須彌山,永不可動搖。”意思是說,我們相續中的菩提心應當像須彌山那樣堅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或痛苦,永遠也不能動搖。《文殊國土莊嚴經》中亦云:“不管出家或是在家,受持了菩提心以後,即使遇到生命危險也不能捨棄。”佛陀在有關經典中再三宣講了菩提心的無量功德。

因此我們平時做事情,假如不成功的話,中途改變是可以的,但在諸佛菩薩面前發下菩提心的誓言卻不是這樣。畢竟自己不是人云亦云,別人說什麼自己就馬上去做,以前上師也講了,個別人可能有這種情況,但百分之九十的人是知道了佛經(如《華嚴經》、《寶積經》、《妙臂請問經》)中菩提心的功德、對自他有何利益之後,才決定守持大乘菩提心的。既然如此,那以後不管遇到什麼違緣和困難,都不能捨棄菩提心。

我們在座的人,能在這個清淨道場住多久,誰也肯定不了,但不管怎麼樣,你以後無論到哪裡,都不能捨棄菩提心,應把它當作永遠的如意寶來對待。住在城市裡的佛友們也是如此,通過網路、電視等,大家已經接受了這樣殊勝的菩提心,那麼從此以後,你不管在什麼場合中,就算沒有地位、沒有財產、沒有身體、沒有生命,最主要的就是不能捨棄這顆菩提心。如果捨棄了的話,對我們的損失是很大的。所以我們每個人在修行的過程中,務必要時時刻刻憶念這個願:我什麼都可以捨棄,但菩提心千萬不能捨!經常在諸佛菩薩面前發這種誓言,並且祈求諸佛菩薩、金剛上師時刻加持,令自己的誓言得以圓滿。

辛二(捨棄菩提心之過患)分三:① 異熟果墮惡趣;② 失毀利他行為;③ 阻礙解脫。

壬一(異熟果墮惡趣)分三:① 真實宣說;② 彼之合理性;③ 遣除諍論。

癸一、真實宣說:

首先宣講如果捨棄菩提心,一定會墮入惡趣的。這並不是很普通的事情,你們現在不能隨便認為“不要緊吧”,有些人就是這樣,學了密宗以後,自己好像心裡不太舒服,覺得不太適應,就把密法或大乘法捨棄了,然後進入小乘學習。原來新加坡有位法師,他首先在很多藏傳佛教的上師面前接受灌頂、受菩薩戒,後來可能心情不太好或是由於其他原因,他把所有的大乘佛法都放棄了,進而改學小乘法門。當然,從世間的角度而言,信仰自由,這也沒什麼不可以的。但從佛教的規矩來講,這是自己業障現前,誰也阻擋不了,如果你不願意學藏傳佛教或大乘佛法,開始要學小乘法門,那你的一生一世,乃至生生世世都完了,沒有解脫的機會了。有些人認為“我捨棄藏傳佛教的大乘法,還可以學漢傳佛教或南傳佛教的法門”,但你只要捨棄了一法,實際上就等於捨棄了一切法,有關此理,佛陀在《攝正法經》中也講得非常清楚。

然而,現在很多修行人都不懂這些道理,行為上也沒有如理如法,其原因就在於缺乏佛教的基礎知識,所以我們非常願意推廣,原因也在這裡。有些人給我打電話說:“漢地有很多假出家人,藏地也有很多假活佛,你們應該制止這些人,不要讓他們到處行騙。”我回答說:“制止他們是不可能的,我們也不會制止的,因為分不清楚孰真孰假。但如果把佛教的基礎知識傳播給大家,讓人們了知善知識的法相是什麼、如何依止善知識、基本的佛法怎麼樣求……很多人自然就不會上當了,這樣才是真正的制止。”對於諸如此類的現象,以前法王在課堂上也批評過,但有時候能起到一些作用,有時候也不一定起作用。從《毗奈耶經》的公案中可以看出,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也有很多搞非法行的人,這是一種自然規律,沒什麼可奇怪的,有正法的地方,邪法肯定會有。

今天有個人說:“我現在懂得了如何依止善知識,但經常對很多人生分別念,這怎麼辦?”我回答他:“該生分別念的時候,應該生一點;不該生分別念的時候,就不要生。”雖然沒有直接明說,但裡面的涵義希望他明白。所以,你們這些大的問題一定要搞懂,佛教的有些辯論和推理不懂也不要緊,但捨棄菩提心的危害、有了菩提心的功德,對每個大乘修行人來講是不可或缺的,如果連這些都沒懂,那你以後的方向可能會有點迷茫。

若誓利眾生,而不勤踐履,
則為欺有情,來生何所似?

假設已在諸佛菩薩面前發誓“從現在開始,往昔您怎麼樣發願,我也是這樣發願”,一邊合掌,一邊大聲地念了三遍。但之後的所作所為卻不履行諾言,那麼顯然已經欺騙了諸佛菩薩和一切眾生,如此一來,最終的下場絕對擺脫不了惡趣。

不要說是佛教,就連世間上選總統時也特別重視誓言,總統上任之前,首先要在上帝面前發誓如何如何,今後在執政過程中也一定要履行當初的諾言。同樣,我們在佛菩薩前發菩提心也是如此,既然已經發誓要利益眾生,但在實際行動中,自己有能力卻沒有幫助眾生,也沒有為眾生的解脫做任何事情,甚至到了一定時候捨棄菩提心,立誓不度眾生了,這種行為無疑欺騙了所有的諸佛菩薩。就像有個人對一百個人說:“你們待在這裡,我等一會兒給大家帶好吃的。”於是大家就一直等,結果這個人始終也沒有來,最後這一百個人都會恨他,罵他是大騙子。這個範圍還不是特別廣,如果我們在諸佛菩薩面前,對三界六道的所有眾生承諾:“你們到我這裡來,我給大家一個好東西,什麼東西呢?暫時的人天安樂和究竟的無上佛果。”當時有神通的眾生都已經聽到了,沒有神通的雖然聽不到,但實際上你已經承諾了,有神通的非人、餓鬼都歡喜得不得了,因為一個人生起了菩提心,世間上就減少了一個壞人,增加了一位菩薩,依靠此人菩提心的力量,能給它們的身心帶來無比的快樂和利益。如果承諾了卻沒有這樣做,那最後的下場必定會墮入惡趣。

從道理上來講,欺騙幾個人、幾百個人,大家都覺得不合理,那欺騙輪迴中的所有眾生,結果就更不用說了。《地藏十輪經》中云:“如果有人在諸佛菩薩面前發願後,於十善業中任一善法也未做過,卻自稱我是真實行大乘者,則已欺騙了十方諸佛菩薩及所有眾生,此人命終必墮惡趣。”《學集論》中引用《慧海請問經》也說:“若于諸佛菩薩前承諾度化眾生,但卻沒有真實去行持,那天人也會譏笑他的。”可見,假如在諸佛菩薩面前立誓要度眾生,但在實際行動中不僅不度,反而發惡願、捨棄菩提心的話,過失是相當大的。

我們的一生相當短暫,很多人上半生已經過完了,下半生能活多久也不好說,所以我再三地請求大家:在這麼短的歲月裡,千萬千萬不要捨棄菩提心!所謂的不捨菩提心,堪布根霍在講義裡也講過,就是指內心不發惡願“從此以後我不學大乘佛法,不度眾生了”。假如沒有產生這樣的念頭,即使你暫時沒有能力度眾生,也不算是破根本戒。比如我今天在路上看到一個可憐的眾生,但我自己也特別累,沒有辦法幫助他,那我有沒有破菩薩戒的根本誓言呢?沒有,因為我沒有發那種惡願。如果發了惡願,那就很危險了。所以我們有些時候與別人產生矛盾時,千萬不能想“這個人這麼壞,如果有機會度他,我也不度了”。雖然這只是一個眾生,但捨棄一個眾生,也算捨棄了願菩提心,這一點是比較可怕的!

當然,“一切眾生我都不度了”,這種想法作為大乘佛教徒恐怕不會有,因為大家都知道捨棄菩提心的過失。但平時關係不好的人出現在面前時,自己心裡暗想:“這個人特別壞,經常無緣無故地害我、誹謗我,說我不好看,說我偷東西,說我吃得太多,說我太懶惰……這樣的話,以後有機會我也不度他了!”這種想法也是捨菩提心。

所以,大家千萬不能有這種心,一旦快要產生這種分別念了,馬上要懺悔,第二天念儀軌重新受持菩薩戒,令其恢復。倘若認為菩薩戒毀壞了也無所謂,沒有戒體也可以,從今以後就不用再受持了,那你將來必定墮入惡趣。

癸二、彼之合理性:

意若思佈施,微少凡常物,
因慳未施予,經說墮餓鬼。
況請眾生赴,無上安樂宴,
後反欺眾生,云何生善趣?

如果某人心裡想要將一些微不足道的東西佈施給眾生,後來又出爾反爾,沒有進行佈施,經中說這是餓鬼的因,《正法念住經》中云:“僅稍思量而未佈施,則投生餓鬼,若已經立誓而未佈施,則墮入眾生地獄。”

平時某些有吝嗇心的人,本來想給別人一樣東西,但後來又捨不得了,這種果報是非常可怕的。為什麼呢?因為想給的心態與不想給的吝嗇相比,後者的過失相當大。《分別諸趣經》中說:“對米飯、菜蔬、樹果、樹根等東西,先是發願想要佈施,後由於吝嗇心而反悔,此人將來必墮入餓鬼世界,感受無量的痛苦。”

因此平時要想給眾生什麼東西,儘量不要食言,如果口頭上已經說了,就更不能不給了。佛經中宣說的奧妙因果,我們凡夫人是難以思維的,《攝正法經》中也說:“對眾生所承諾的事情,縱遇生命危險也不能放棄,假如捨棄了菩提心,則在眾生面前說了大妄語,過失是非常大的。”有關這方面的教言,我們也應該看一看大乘經典,佛經裡所宣講的內容,如果對照自己實際行動中的取捨因果,將會有非常大的利益。總之,我們心裡想或者口頭上說,要給別人某種東西,但後來卻沒有給的話,佛經中說必定會墮入惡趣的。這種因果深細難測,唯有佛陀才能徹知。

既然這麼做都會墮入惡趣,誠心以無上佛果與暫時安樂宴請一切有情,後來又欺騙了所有眾生,怎麼可能轉生善趣呢?要知道,我們迎請的是一切眾生,所承諾的並不是微不足道的東西,而是不可思議、極其殊勝的無上正等覺之樂。既然已發下了這種誓言,現在不但改變了主意,反而還要發惡願,這樣一來,果報自是不必待言。

因此我們平時一定要觀察自己的相續,所謂的不放逸,就是要明白這些道理。然而,現在許多佛教徒非常可憐,受菩薩戒的人倒是比較多,但每次受戒之後,他們認為拿到菩薩戒本,就意味著得到了菩薩戒。其實這也不一定,關鍵要看我們的所作所為有沒有捨棄菩提心,如果沒有的話,才可以說你相續中有了菩薩戒。有了菩薩戒以後,一定要儘量地幫助眾生,多少個都可以,數量沒有限制。我經常想,人類中最需要幫助的是什麼樣的人?就是那些無依無靠的老人,我們一定要發菩提心來幫助他們;還有那些失去了讀書機會的孩子,現在的世界上,沒有文化就如同沒有眼目一樣,所以大家如果有能力,不管是經濟上還是地位上,都應當竭盡全力地施以援手;另外,那些思想不健康,內心被各種貪欲、瞋恨心所控制的人,以及平時被病魔所纏、長期臥床不起的病人,也都非常可憐,我們應當儘量幫助。

除了人類以外,對於餓鬼和地獄的眾生,我們應發願給它們念一些經回向;對於旁生,看到它們遭受生命威脅時,應當慷慨解囊,依靠放生等善舉,解救它們於屠刀之下。總而言之,作為發了菩提心的人,始終都不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這是我們時時刻刻要牢記的一件大事。如果我們把自己放在第一,眾生置於次要的位子上,則說明我們的菩提心並不是非常圓滿,這一點大家始終應該銘記。

《學集論》中還引用了《慧海請問經》,廣講了不能捨棄菩提心的理由,你們若有法本的話,還是應該看一看。這幾天我看了《學集論》以後,心裡覺得非常舒服,裡面引用了很多教證講了大乘菩薩的功德、菩提心的利益,我覺得作為修學大乘佛法的人,這些不能不知道,一定要瞭解其中的意義,若能如此,將對自己的後世,乃至生生世世都有極大利益。因此我們的傳承上師,譬如上師如意寶,一輩子就是通過講經說法來利益眾生的,這是他老人家最重要的事業。在座的許多道友,不管你們依止了上師二十年也好,十多年也好,幾年幾個月也好,對這一點應該非常清楚。

作為上師如意寶的傳承弟子,或者作為其他上師的傳承弟子,我們內心最關鍵的是什麼?就是要幫助眾生、利益眾生。這是非常重要的,其他的問題,比如宣揚自己的功德如何,現在已經開悟了,見到了前世後世,可以灌頂算命等等,這些並不是特別重要。我個人認為,現在藏傳佛教在各地弘揚,這一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給眾生介紹佛教的道理,其他的一些灌頂、做火供等,雖然也是密宗的一種儀式,但這不是特別的重要。只有讓人們知道了佛教的基本道理,才能慢慢減少相續中的疑惑,真正明白如何取捨。因此,我們人與人之間、佛教徒與非佛教徒之間、佛教徒與佛教徒之間,應該平心靜氣地互相交流,互相介紹各自宗派的觀點教義,這樣一來,佛教慈悲為懷的精神、佛陀至高無上的智慧,才能為大眾所徹底瞭解,只要是精神正常、具有公正的智慧,任何人都會接受的。

所以,你們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要瞭解佛教的道理,不要今天跟這個上師跑,明天跟那個上師跑。當然,對我來講,你跟多少上師跑也無所謂,你依止了多少個上師,對我也是無利無害的,但你若要對自己負責的話,最有意義的就是學習佛教的真理,對諸佛菩薩生起不退轉的信心,這就是獲得人身的意義。如今有些學習大乘佛法的道友,今天跑到這裡,明天跑到那裡,今天去朝山,明天去拜上師……當然,要去是你的自由,我也非常隨喜功德,但你要明白真正有意義的是什麼?假如失去了現在這種機會,以後再有沒有也很難說。我這裡並不是要把“西瓜”賣出去,希望自己發大財,這種想法連夢中也從來沒有過。但上師如意寶對經常跑來跑去的人,也是非常討厭的,如果欲令上師歡喜,我們就應當一心一意地學習,一門心思專注於大乘佛法上,盡力護持自相續中的菩提心,想方設法來增上它的功德,這就是上師如意寶最歡喜的一件事。

我希望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人應當穩重,不穩重的話,別說是大乘佛法,就連一般的世間學問也得不到。開始時聽了兩三天的課,過後就敷衍了事、順便應付,這並沒有多大意義。你一生中如果連一兩部論典都聽不圓滿,那學大乘佛法只不過是形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