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論釋•善說海》講記

第八品 靜慮 思考題

無著菩薩著 索達吉堪布譯講


第111節課

  1. 有些修行人的心沒有專注於佛法,原因是什麼?應當如何對治?你平時是怎麼做的?
  2. 為什麼要斷除親友、名利等世間俗事?應該怎麼樣斷除?
  3. 禪修為什麼需要良好的環境?為此你有何打算?
  4. 名詞解釋:外散亂 內散亂 寂止 勝觀 九種住心

第112節課

  1. 為什麼說貪執無常的親友,是非常愚癡的行為?我們應怎樣將此轉為道用?
  2. 假如自己如願以償,得到了所喜愛的人,是否就會從此滿足?為什麼?對此你有哪些感受?
  3. 為什麼說“若貪諸有情,則障實性慧”?請分析其中的邏輯關係。
  4. 無常的親友為何能毀壞常有的解脫法?這種說法是否矛盾?為什麼?
  5. 本論中“凡愚”的範圍包括哪些?如此鑒別有何必要?常與這些人交往接觸,會有什麼過患?

第113節課

  1. 為什麼說與凡夫愚者交往時,對他們沒有利益,對我們也沒有利益?
  2. 既然與凡愚相處有害無利,我們應該怎麼做?這是否與大乘菩提心相違?為什麼?
  3. 在修行的時候,為何要選擇適當的環境?應盡量避免與那些人接觸?請引用教證進行分析。

第114節課

  1. 正式講課之前,上師提醒大家要注意哪幾點?你平時是怎麼做的?今後有何打算?
  2. 修行人理當以什麼原則與人交往?為什麼要這樣?
  3. 請以比喻說明,出家人與施主之間應保持什麼樣的關係?否則會有哪些過患?對此你有何深刻體會?
  4. 為什麼說貪執將會導致無量痛苦?請從出世間、世間的角度一一分析。

第115節課

  1.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名聞利養?請說明你的理由。
  2. 在聽到別人讚美或毀謗自己時,應該怎樣把持自己的心,以坦然面對?世間上的仁人志士是怎樣對待的?
  3. 在利他的過程中,眾口難調,無法令所有的人都一一滿意,這時候應該怎麼辦?你以前是怎麼做的?今後有何打算?

第116節課

  1. 前面講菩薩要全力攝受眾生,這裡又說要捨棄凡愚,前後是不是自相矛盾?為什麼?在此過程中,需要避免哪種誤區?
  2. 寂靜處的友伴和處所分別指什麼?其具有哪些功德?你是怎樣創造寂靜環境修行的?

第117節課

  1. 遠離鬧市而前往山林,這對修行有什麼幫助?若不具備這個條件,那應該怎麼辦?
  2. 有些人看到修行人苦行時,覺得他們非常可憐,對此你如何看待?請說明理由。
  3. 在衣著方面,寂靜山裡的修行人與世間人有什麼差別?今後你有什麼打算?
  4. 到屍陀林和墳墓處時,怎麼樣觀想才有意義?

第118節課

  1. 有些人不願到山林裡去修行,主要原因是什麼?應該如何斷除?
  2. 在修行的道路上,為什麼說危害最大的就是親友?對此你有哪些體會?
  3. 當今世界上,人們極力歌頌愛情,認為兩個人永遠在一起最幸福。這種論調正確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4. 死亡來臨之前,我們應該怎麼做?在這方面,你有什麼安排?

第119節課

  1. 親友臨終時,我們為什麼不能哭?按照世間傳統,不哭的話,大家會覺得你不近人情,這時候你應該怎麼辦?
  2. 請以教證說明,為什麼臨終時隨念佛陀非常重要?除此以外,還可以隨念哪些對境?
  3. 假如你沒有機會住在寂靜處修行,那你平時怎樣安排時間?請具體說明。
  4. 為什麼說貪欲的過患相當可怕?請引用其他公案說明你對此問題的理解。

第120節課

  1. 佛經中宣說了女人的種種過患,所以有些男眾一見到女人就特別恨,這種做法正確嗎?為什麼?
  2. 異性的身體為什麼不值得貪執?對此,你有哪些體會?
  3. 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你應該怎樣守護清淨的戒律?

第121節課

  1. 很多人對自己的妻子或丈夫特別執著,對方稍微跟異性說幾句話,自己就妒火中燒、疑神疑鬼,怎樣斷除這種顛倒的嫉妒心?
  2. 有些人花費極大的財力和精力來保養身體、化妝打扮,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請具體分析。
  3. 佛經中說:“增上貪欲者,不知理非理。”對於這句教言,你有哪些深刻的體會?
  4. 人們以貪心來擁抱所愛的人,作者是怎樣剖析這種行為的?你覺得合理嗎?

第122節課

  1. 男人在擁抱親吻女人時,對女人的口水也會生起貪執,對此應該如何破斥?
  2. 女人細滑柔軟的身體,會給男人帶來樂受,為什麼說這是一種顛倒執著?
  3. 現在的社會貪欲縱橫,在這種環境中,你應該怎樣護持自己的正知正念?

第123節課

  1. 世間人將一生的幸福寄托在伴侶身上,認為對方可帶給自己永恆不變的關懷,所以拼命地追求真正的愛情。這種做法正確嗎?為什麼?
  2. 如果一個不信佛教的人貪愛異性,怎樣引導其走出這種顛倒執著?對此道理,你能生起穩固的定解嗎?
  3. 有些人雖然知道人身不淨,但卻迷戀異性的膚色、氣味、身材,應如何去除這種妄執?

第124節課

  1. 請從各方面闡述人身的不淨,並以比喻破析貪愛異性身體的妄執。
  2. 為什麼說人體是加工不淨物的機器?請用你自己的體會進行說明。
  3. 假如你去過屍陀林,當時有什麼感受?如果你沒去過屍陀林,那通過什麼方式讓自己對身體不淨產生定解?

第125節課

  1. 修安忍的果報是感得來世相貌莊嚴,令人見而生喜,這與破除對身體的貪執相違嗎?為什麼?
  2. 了解身體的不淨後,為什麼不能徹底根除貪心?怎樣才能根除?對此你有哪些體會?
  3. 請具體分析身體與香味的關係,以破除因香味而貪愛異性身體的執著。
  4. 明白身體的本性之後,你怎樣做才不至於墮入兩邊?

第126節課

  1. “自迷癡狂徒,嗚呼滿天下”,對這句話你有哪些感受?請以具體事例進行說明。
  2. 為什麼說死人的城市和活人的城市一樣?明白這個道理後,對自己有什麼幫助?
  3. 從因方面而言,為什麼不應該貪執異性?
  4. 在家人沒有清規戒律的約束,可以隨意享受欲樂,為什麼作者說他們享用欲妙的機會很少?對此你有哪些體會?

第127節課

  1. 如果貪著異性的身體,會給自己的身體等帶來哪些痛苦?
  2. 當今社會上,刑事案件、貪汙分子層出不窮,其來源是什麼?若想從根本上解決,需要採用什麼方法?對此你有何感想?
  3. 有些在家人認為自己跟出家人完全一樣,甚至自己更勝一籌,這種想法正確嗎?為什麼?

第128節課

  1. 請以教證、比喻和公案說明:貪執財色弊多利少、得不償失。
  2. 為什麼說為貪欲所受的痛苦毫無意義?
  3. 當今社會上,色情暴力等的影音資料隨處可見,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4. 請具體剖析貪欲所招致的痛苦,遠遠超過其他的痛苦。你對此能產生定解嗎?

第129節課

  1. 前面已講過寂靜地方的功德,此處又再次宣說,是否有重複的過失?為什麼?
  2. 請簡述很多在家人雖然沒有機會前往阿蘭若,但在城市裡修行仍可解脫之理。
  3. 修行人是怎樣看待死亡的?他與一般的世間人有何不同?
  4. 有些人說:“修行必須要在鬧市,這樣才能得到真實的磨練,去寂靜處是一種逃避。”他的觀點正確嗎?為什麼?
  5. 如何區別洪福與清福?你嚮往哪一種?為什麼?
  6. 請以實際生活來說明知足少欲的功德。為什麼說這樣的人是真正的富翁?

第130節課

  1. 修行的方法有哪兩種?《入行論》是哪一種?這對我們來講有什麼必要?
  2. 菩提心與世間的善心有何區別?你屬於哪一種?
  3. 修世俗菩提心時,首先需要修什麼?應該怎麼樣修?請以教證進行說明。
  4. 請以你周圍的事例加以分析,為什麼說自己與眾生是相同的?明白這個道理之後,自己應該怎樣做?
  5. 三界的眾生那麼多,每個眾生的習氣愛好都不同,而我只有一個,應該如何將他們全部執為我所呢?
  6. 有人提出疑問:“道理上可以將別人與自己一起執著為‘我’,但他的痛苦是他的,我的痛苦是我的,二者互不相干,怎麼能除他苦如自苦呢?”請對此以理作答。

第131節課

  1. 請背誦“吾應除他苦,他苦如自苦;吾當利樂他,有情如吾身”,並具體解釋其中的兩個推理。你覺得這種推理方式合理嗎?為什麼?
  2. 有些人聲稱:“旁生可以隨便殺害,因為它們比人類低級。”這種說法正確嗎?請以理駁斥。
  3. 有些人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耽誤了自己的修行和成就,對這種情況應當如何看待?你自己有什麼打算?
  4. 雖然他人的痛苦很難受,但他的痛苦畢竟無法傷害到我,我一點也感受不到,我憑什麼要去保護呢?
  5. 為什麼說現在的我和未來的我不是一個相續?請以教證、理證進行分析。
  6. 你認為《入行論》簡單嗎?請說說你的體會。

第132節課

  1. 有人說:“如同肚子餓,只能由自己吃飯解決一樣,自己的痛苦應由自己遣除,沒必要替別人解除痛苦。”你如何破斥這種說法?
  2. 凡夫人從哪兩個方面執著“我”的?請以理分析其顛倒性。
  3. 為什麼說只要是痛苦,不分自他一定要遣除?你明白此理後有何打算?

第133節課

  1. 既然一切痛苦都應遣除,為何緣眾生而生悲心的痛苦不遣除?為什麼說這種痛苦很有意義?
  2. 為什麼說大悲心是成佛的根本?請以具體事例說明,你通過學習本論,在這方面有哪些改變。
  3. 現在學習佛法是什麼樣的時代?對此你有哪些體會?
  4. 如何看待現在的“人間佛教”?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求人天福報應擺在什麼樣的位置上?怎樣將之轉為大乘修法?請談談你的理解。

第134節課

  1. 為什麼菩薩利益眾生時,縱然是無間地獄也願意欣然前往?此舉與小乘行人有什麼差別?
  2. 強迫出家人把僧衣脫掉,會有什麼過患?懂得這個道理後,你有哪些感觸?
  3. 在講經說法時,為什麼需要引用教證?對此你有什麼體會?
  4. 你如何看待藏傳佛教?如果你周圍有人毀謗藏傳佛教,你會怎麼樣做?
  5. 作為父母,應該怎樣培養下一代?為什麼?
  6. 請以公案、教證說明:一切世間事,串習無不成。並談談你對此有哪些感受?
  7. 在依止善知識時,一定要注意什麼?原因何在?請以你所見聞的事例進行剖析。

第135節課

  1. 自他相換包括哪幾個方面?請一一解釋,並說明修自他相換有何必要。
  2. 三界眾生無有邊際,全部執為自己而取受痛苦,有些人一想到這裡就被嚇壞了,無法發起自他相換的勇氣。你應該用什麼方法一步一步說服他?
  3. 菩薩是怎樣觀一切有情如同自己的?請以比喻進行說明。
  4. 我們怎樣像愛護自己一樣愛護眾生?你對此有哪些感觸?

第136節課

  1. 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加持力?你對觀世音菩薩有信心嗎?為什麼?
  2. 怎麼樣才能真正與諸佛菩薩相應?這跟你以前的想法有何不同?
  3. 在學習《入行論》的過程中,你是怎樣付出一定的時間、精力、資源的?今後有何打算?
  4. 為什麼說自他交換是秘密的竅訣、甚深的竅訣?對此你是怎樣修持的?
  5. 現在社會上的知識跟古代文化有何不同?你是如何看待這種現象的?

第137節課

  1. 為什麼要捨棄對自我的貪執?請從今生、來世兩方面具體剖析。
  2. 很多人認為來世看不見,所以不存在;或者說佛教是迷信,因為用科學解釋不了。這些說法正確嗎?如何一一破斥?
  3. 有些人說:“人吃動物天經地義,但在殺它的時候,方式要溫和一點。”對此論調,你有何看法?為什麼?
  4. 現在的教育與古代有何不同?對於各種不良現象,你有哪些感觸?
  5. 什麼叫三寶物?為什麼說盜取三寶物有極大的過患?為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寺院、居士林等佛教團體應該怎麼做?
  6. 世間的聰明與佛教的智慧之間有什麼差別?你屬於哪一種?

第138節課

  1. 為什麼說藏傳佛教不是婆羅門教的支分,而是正統的佛教?釋迦佛已經斷證圓滿,為什麼說蓮花生大師比佛還要殊勝?
  2. 請以教證和比喻說明,藏傳佛教各宗各派圓融無違,各派祖師都是一個化現。
  3. 為什麼說淨土宗的人排斥藏傳佛教的話,自己的宗教也無法建立?
  4. 重視他眾與重視自己有何差別?害他眾與害自己各有什麼果報?在現實生活中,你對這個道理有哪些體會?
  5. 自己高高在上役使他人,以及將高位讓與他人、當他人的奴僕,分別將導致什麼樣的後果?由此你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第139節課

  1. “所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一切世間苦,咸由自利成。”你對這個頌詞有什麼感觸?請以發生在你身邊的事例說明。
  2. 請以實例剖析:利他與利己所生的苦樂之理。
  3. 如果不修持自他相換,將會有什麼過患?請從兩方面進行分析。
  4. 有些人認為自己應該先修行,暫時把眾生的死活置之不顧,等自己成就了以後再度他們。這種想法正確嗎?請說明理由。

第140節課

  1. 如果有人不敢修自他交換,因為害怕別人的痛苦、病魔真的出現在自己身上,那應該如何正確引導他?平時應當怎樣修自他交換?
  2. 對自我執著將會產生哪些危害?最終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3. 什麼才是真正的大魔?它在哪裡?依你的了解,有哪些方法可以斷除它?
  4. 請以比喻說明,斷除我執的必要性。
  5. 有些人問:“我本來不存在卻生執愛,是一切痛苦之源,那眾生本來也是空性,執愛眾生豈不也是一樣嗎?”對此你該如何回答?

第141節課

  1. 發了菩提心之後,請從意樂、行為兩方面說明我們是屬於眾生的。明白這個道理後,我們應該怎麼做?這樣會有什麼結果?
  2. 嫉妒心、傲慢心、競爭心是依何種對境而生起的?請簡略說明應當如何對治。
  3. 有些人認為修菩提心、空性有功德,但修傲慢心、嫉妒心等煩惱不合理。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
  4. 什麼叫嫉妒?嫉妒會有哪些果報?應當如何斷除?

第142節課

  1. 怎麼樣對低劣者修習相換?為什麼說低劣者用不著過於自卑?
  2. 對於戒律廢弛、見解退失之人,怎樣修持自他交換?如是修習後,你有哪些切身感受?
  3. 破見者和破戒者相比,哪個的過失更大?請說明理由。
  4. 什麼樣的人才會傲慢?為什麼有了傲慢不應理?應當如何對治傲慢?
  5. 我們在有生之年中,有哪兩件事情特別重要?你今後有什麼打算?

第143節課

  1. 產生競爭心的對境是什麼樣的?應當如何對之修競爭心?是否所有的競爭心都要對治?為什麼?
  2. 什麼是禪話、禪音、禪事、禪心?你平時是怎麼樣修持的?
  3. 現代人對於出名,與古人有何不同?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4. 怎樣理解說別人過失是不好的行為?作為一名管理人員,見他人言行不如法時,應當如何處理?
  5. 看見別人痛苦,自己在一旁幸災樂禍,這會導致什麼後果?請用公案加以說明。
  6. 我們大乘修行人,理應怎樣對待高低貴賤的眾生?你平時是怎麼做的?請以具體事例進行剖析。

第144節課

  1. 怎麼樣對高者修習相換?這裡所講的竅訣與《廣釋》有何不同?你覺得哪種更適合你?
  2. 有些人一輩子行持善法,上師也給他講了很多教言,但他卻不能調伏自相續,這是由什麼所導致的?對此你有什麼體會?
  3. 按照《如意寶藏論》的觀點,佛教和外道有哪五種區分方法?以這個標準來衡量,你是否是真正的佛教徒?為什麼?
  4. 請以教證說明,斷除我執的必要性。並說明依靠什麼方法來斷除?你平時是如何運用這種竅訣的?
  5. 學習大乘佛法之後,你行為上有哪些轉變?請舉一個具體事例說明。

第145節課

  1. 為什麼佛陀的語言永遠不會欺惑眾生?《金剛經》中說佛語有哪些特點?請一一解釋。若有人不相信佛陀所說的話,應該用什麼方法加以引導?
  2. 假如我們往昔就像諸佛菩薩一樣,放棄自利而專一利他,今天的結局會怎麼樣?明白這個道理後,你有哪些打算?
  3. 有些人認為:“自他交換不可行,因為他人一點也沒有我的成分,怎麼可能把他當成我?”對此你該如何作答?
  4. 作為大乘修行人,三種布施當中哪一種最重要?你如何看待在家人講法這種現象?

第146節課

  1. 有些人認為:“皈依、出家雖然非常難得,但做不到的話,過失也很大,那我不如不皈依、不出家。”這種想法合理嗎?請說明理由。
  2. 為什麼聽一聲佛號、看一眼佛像也需要很大的福報?這種善根如此微小,為什麼說它的功德不可思議?
  3. 什麼才是修行的成就相?現在世間人有哪些誤區?你打算如何幫助那些誤入歧途者?
  4. 當今世界上戰爭不斷,根源究竟在哪裡?怎麼樣才能真正實現世界和平?
  5. 古代人和現代人讀書的志向有什麼不同?兩相對比,當今教育體系有何弊病?你將如何引導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小孩?
  6. 倘若別人犯了一些大錯,你會怎麼樣對待他?這跟你以前的做法有什麼不同?從中你有哪些收獲?
  7. 發露懺悔有哪兩種方式?應當如何正確地發露懺悔?
  8. 《道德經》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這句話對你有何啟示?

第147節課

  1. 有些人喜歡在眾人前炫耀自己,說自己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為什麼?
  2. 什麼才是真正具有菩提心?這與你以前的理解有何不同?你自己能做到多少?
  3. 大乘修行人的行為歸攝為哪兩條?你平時是如何以行為來約束自己的心的?現在跟以前相比有哪些改變?
  4. 按照格魯派的修行教言,菩提心要培養出來的話,需要哪三個條件?你打算怎麼樣讓自己一一具足?

第148節課

  1. 有些人專門用固定的時間修持善法,沒有時間就不修了,這樣做有哪些弊端?怎麼做才是正確的?並以公案、教證進行說明。
  2. 強力摧毀自利心的手段,在世俗和勝義中分別是什麼?你覺得哪一種更適合你?
  3. 請以世間比喻來說明,發了菩提心以後不能輕易反悔。你還有更好的比喻嗎?
  4. 假如對自己的妄心手下留情,則將導致什麼樣的後果?應該用什麼方法把它斷除?

第149節課

  1. 什麼才是真正的依止上師?這與你以前的理解有何不同?你現在是怎麼樣依止上師的?
  2. 為什麼想要自己快樂的話,就不可以愛自己,反而要去愛別人?你對此有哪些感受?
  3. 為什麼說具有利他心的人,是整個世間的莊嚴?這種人承辦各種事業時,與自私自利的人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4. 對身體保護得越周到,它就會越怎麼樣?作為大乘修行人,如何讓這個人身變得有意義?請談談你自己的經歷。

第150節課

  1. 按照小乘觀點,什麼是聖者種性?大乘又是如何定義的?怎樣讓自己具備這一功德?這樣有什麼好處?
  2. 為什麼說看得破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你對此有哪些體會?
  3. 有些人認為不耽著受用是合理的,但貪著身體理所當然。對於這種想法,你怎麼看?請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並說明怎麼樣正確對待這個身體。
  4. 名詞解釋:慢 我慢
  5. 很多人修行不成功,主要是因為什麼原因?明白此理之後,你自己有什麼打算?怎麼樣去幫助周圍的人?
  6. 請從名言和勝義的角度分別說明,身體的本質是什麼?你依靠何種方法對此生起定解?

第151節課

  1. 世間人貪愛身體的新聞,你最近聽到了哪些?對於這種現象,請以佛教的道理進行剖析。
  2. 為什麼說身體就像木頭一樣,對苦樂、毀譽無動於衷?明明讚歎或辱罵這個身體時,我們會或喜或怒,這是怎麼回事?
  3. 有人說自己愛護身體,是為了讓眾生喜歡,能與他們成為好朋友,這是度化眾生的方便。對此你怎麼看?
  4. 世間上有哪兩種愛?請分析母子、男女、朋友、佛陀的愛分別屬於哪一種,並說明理由。
  5. 身體既然是萬惡之源,是否就意味著應該徹底捨棄它?為什麼?請用教證和比喻加以說明。

第152節課

  1. 什麼是愚行?當今社會有哪些行為屬於這一類?怎麼樣才能斷除愚行?
  2. 什麼是禪定的五種障礙?請引用教證一一說明。
  3. 龍施菩薩的公案對你有哪些啟示?精進和不精進的結果有何差別?請以你所了知的事例加以分析。
  4. 初學者一開始修行就不思善、不思惡,這樣合理嗎?為什麼?瑪哈雅那的公案對你有何觸動?請具體說明。
  5. 什麼是三摩地?本品中的三摩地是指什麼?學習了本品之後,你打算從哪些方面讓自己斷除它的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