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課

思考題

  1. 什麼叫持文不持義?什麼叫持義不持文?哪些情況屬於持文不持義?哪些情況屬於持義不持文?你是否有這些過患?
  2. 假如偏墮于文字或意義一邊,對聞思修行有哪些影響?請說說你自己的體會。
  3. 有些人認為:“凡是佛陀親口所宣,就是最究竟、最了義的,對此應當不折不扣地受持。”這種觀點正確嗎?請詳細說明理由。
  4. 什麼叫上下錯謬而持?什麼叫顛倒而持?二者的區別在哪裡?你認為怎樣才能杜絕這兩種過患?
  5. 在聞思修的過程中,對難法和易法應該分別持何種態度?什麼樣的現象是需要避免的?
  6. 概而言之,講述聞法方式時,“所斷之行為”分為哪幾種?各自講了什麼內容?請依科判大致歸納。通過學習這些,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大家都知道,聞法的過程中威儀非常重要,如果聞法的發心和行為不如法,得到的利益會很少。為什麼現在有些人經常聽法,但效果不明顯,佛法無法融入自心?原因就是與聞法方式有關。我們即生中聽到大乘佛法,的的確確非常不容易,需要千百萬劫的積累資糧。若想這樣的佛法融入自心,就要創造各方面的因緣,否則,獲得的法益將非常微小。

聞法方式中,前面講了斷除三種過患、六種垢染,今天講斷除五種不持 。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人要觀察自己具不具足這些過失。如果具足,現在開始一定要斷除,不然,你所聽的法起不到什麼作用。

丁三(五不持)分五:① 持文不持義;② 持義不持文;③ 未領會而持;④ 上下錯謬而持;⑤ 顛倒而持。

戊一、持文不持義:

有些人聞法時一味地注重優美動聽的詞句,倘若詞藻華麗、文句雋永,用了很多成語、教證、對聯,他就喜歡。這種現象尤其在一些文憑比較高、寫作好一點的人身上經常出現,他們看一個文章或讀一部經論,首先看裡面的文筆好不好,文字搭配得如何。假如文筆不妙、用詞不恰當,就把法本扔到一旁,理都懶得理,根本不詳細觀察文字所表達的意義。

對我們而言,其實最需要的就是了解佛法的甚深奧義。學習佛法並不是培養作家,任你怎樣妙筆生花、扣人心弦,假如法本的意義非常空洞,對眾生也不可能有真實的利益。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前輩大德們的有些教言,文字上相當一般,但它所表達的內容直指人心,令人受益匪淺。如果只推敲詞句而忽略意義——“這裡的詩句朗朗上口,那裡的成語讓人拍案叫絕……”那麼就如同孩童採集鮮花一樣,只追求表面的愉悅,而不能獲得內心的收益。

這樣的毛病,喜好詩學和詞藻學的文人容易犯,愛鑽研因明的人也容易犯。包括現在有些佛教徒,天天念《金剛經》等經典、持阿彌陀佛等佛號,很注重念了多少遍,雖然這也有功德,但若意義一點都不懂,一說到理解意義,就搪塞道:“我是凡夫人,這種境界太遠了。”這往往會陷入“持文不持義”的狀態。憨山大師在《費閑歌》中也說過:“誦經容易解經難,口誦不解總是閑。”

因此,學習經論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一本書如果內容殊勝,不必非要有華麗的詞句。華智仁波切寫這部《前行》時也說了,若以美妙的語言敘述,則不是傳承上師的教言,故而,他僅以淺顯易懂的文字進行詮釋。藏地有些教言也講過:文字只是一種表達工具,法本的精髓在於意義,假如能用普通的語言表達意義,最優美的詞藻又有何用?

我們若過於地耽著文字、對詞句太重視,就會放棄甚深意義,如此一來,自相續無法得到真正受益。尤其是當今學術界的人,研究佛法往往偏重於空性、大悲的文字表面,卻不知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倘若一味地執著,則無法領悟其究竟所指。所以,只懂詞句而不解意義沒有任何實義,雖然一方面需要文字,但過於耽著也不應理,這個分寸必須要掌握!

戊二、持義不持文:

有些人只重意義而不重詞句,認為文字結構只是泛泛空談、沒有加持,一切境界是通過意義證悟的,進而輕視詞句、偏重甚深的意義,這也是不合理的。

尤其藏地有些著重實修的道場,對聞思不太強調,對背誦經論也不太讚歎。還有漢地有些禪宗道場,成天把“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掛在嘴上,認為不立文字就是最高境界。但實際上,禪宗的公案,禪宗所用的文字,一點也不亞於教下所用的文字,不少禪師都是依靠《妙法蓮華經》、《楞嚴經》、《金剛經》、《心經》等開悟的,這樣的歷史多得不可勝數。所以,文字這個工具必不可少。藏地有句俗話說:“意義的老人必須依靠詞句的拐杖,若沒有詞句的拐杖,意義的老人寸步難行。”任何意義必須依靠詞句來表達,倘若沒有詞句的幫助,除了極個別大成就者,如布瑪莫劄、禪宗祖師,通過一種表示即可令弟子開悟外,一般人不可能理解真正的意義。

有些人認為自己有六祖的根基,不願意聞思,也不願意多年苦行,只看一部經典或者聽一句禪語,就想馬上豁然大悟。這有一定的困難。你的根基到底如何?——從早到晚相續中產生多少煩惱?不清淨的念頭生起多少?清淨的念頭又有多少?自己應該非常清楚。倘若沒有次第地聞思修行,即使你把自己看得再高,恐怕也只是自欺欺人。

要想證悟空性獲得解脫,不依文字相當困難。龍猛菩薩在《中論》中說過:“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勝義空性需要依世俗名言而證得,若不依世俗名言,則不能證得甚深空性,從而無法得到涅槃。因此,學習《前行》的過程中,大家也要依靠文字來通達它的意義。

這個竅訣對每個人來講十分關鍵,希望各位不要墮於一邊。有些人認為意義重要,對文字不屑一顧:“背誦幹什麼?喊破喉嚨也沒用。不要背不要背,只要觀心就可以,安住就可以。”這種大話我不讚歎,你連文字都不能通達,怎麼可能通達它的意義?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文字重要,對經論的文筆津津樂道,卻從不思維其中意義,這也是一種極端。(聽說有些高考的作文很空洞,只要詞句優美,就可以得滿分,根本不管內容如何,這也屬於“持文不持義”。)

我們作為佛教徒,必須要做到不墮兩邊,把文字與意義結合起來。其實這兩者牽涉到聞思和修行:聞思的過程中,文字不可缺少;修行的過程中,意義不得不關注。如果你聞思修行非常圓融,對文字和意義都會重視。所以,上師如意寶在弘揚佛法時,經常強調四眾弟子對文義要同時抓。有些人聽課時不看文字,一直閉著眼睛聽,那你再怎麼聰明,也不一定能把內容背下來,所以不管是什麼身份的人,不看文字的話,我都看不慣;有些人特別執著文字,對意義一點不在乎,但光靠文字也起不到作用,只有通達了意義,才能斷除煩惱,獲得開悟。因此,這兩者都非常重要,持義不持文不行,持文不持義也不行!

戊三、未領會而持:

對文字和意義都重視的前提下,還要受持佛經、論典以及上師教言的真實義,若沒有領會了義與不了義、秘密與意趣的各種說法,則容易誤解詞句和意義而違背正法。

大家都清楚,佛陀為調化不同根基的眾生,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其中有些了義、有些不了義。了義和不了義的區別,我以前講過很多次,這裡不廣說,簡而言之,了義就是符合實際真理的,比如第二轉法輪所宣講的空性,第三轉法輪所宣講的如來藏自性光明,都是了義法,任何理論也無法遮破。但在相續未成熟的眾生面前,佛陀暫時說“我”存在,就是不了義的。所以,若想對佛教有所認識,應當全面、完整、系統地學習,否則,斷章取義地把一段內容作為最究竟,就會出現很多看似矛盾的說法。

現在有些法師說,符合自己心理就是了義,不符合心理就是不了義。那這樣的話,世人對財物或人生貪心也成了義的了,因為與自己心理相符之故,但不能這樣解釋。了義和不了義的道理,我在此不具體分析。總之,明白了義和不了義、秘密和意趣之後,就會知道佛陀在經典中說,念某個佛號功德多大,念某個咒語功德多殊勝,其實都是有密意的。若欲詳細了知,《心性休息》第八品中講過四種秘密和四種意趣 ,對此作了一一分析,懂得這些之後,就會知道佛經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凡是佛陀親口所說,就把它當作最了義,不是這樣的。當然,這要通過長期聞思才能分清楚,很多人學習《解義慧劍》以後,在這方面就有進一步的認識。

因此,對佛教全面認識很重要。現在有些居士和法師,只是對文字上的道理比較明白,但意義了不了義,有時候不能通達。如果這樣的話,不管是為人講經還是自己理解,很容易出現一些偏差。古大德也說過:“離經一字,允為魔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倘若沒有長期聞思,即使你一直講經說法,實則與意義相差甚遠,這樣過失還是比較大。

打個比方說,《寶積經•因緣品》云:“父母為所殺,國王二所淨,境眷皆摧毀,彼人得清淨。”單看字面的意思,父親和母親應該被殺害,國王和大臣應該被消滅,眷屬和環境也要通通摧毀,如此這個人才能得到解脫。但實際上,佛陀的意思並非如此。“父母”是指行於輪回中的愛取;“國王”是指各種習氣的所依——阿賴耶;“二所淨”是指婆羅門的壞聚見、沙門的戒禁取見;“境眷”是指內在的處、二取等八識聚;“皆摧毀”是指以上這些完全遣除,彼人則得清淨,即可成佛。

沒有通達了義和不了義的道理,只憑自己的分別念去理解,對佛經的究竟深義無法掌握,最終就會導致誤解叢生。因此,大家一定要廣聞博學,切莫望文生義,隨便宣講佛法的真理。

戊四、上下錯謬而持:

本來佛陀的教法層層遞進,如世間的小學、中學、大學,分別適應不同的根基,只有前面的學完了,才能步入後面內容,而不是小學一年級時就講大學三年級課程。佛陀的教育也是如此,不管學顯宗還是密宗、藏傳佛教還是漢傳佛教,都要有次第,如果上下錯謬受持,顯然已違反了佛法的規律。

有些人對佛教的教義不通達,對佛法的層次不是很瞭解,總認為先嘗試最高境界是最殊勝的。尤其是現在很多學密宗的人,覺得修五十萬加行有點累,系統地聞思下來要花很長時間,於是不經過這一步,通過關係在上師那裡得個甚深灌頂,就直接聽最高的無上大圓滿,特別想馬上開悟。這是不現實的,如同冰上建築一樣,前面的基礎沒有打好,後面的境界很難以呈現。聖天論師在《攝行炬論》中言:“佛說此方便,如梯之漸次。”佛陀宣講的一切法,猶如階梯般循序漸進,非常有次第,若把這些次序上下顛倒,妄圖要一步登天,便違背了佛法的規律。

因此,大家一定要先修加行,再修正行。我認識的很多居士,有一部分人相當好,平時系統地聞思修行,打好基礎之後,再進一步聽受密法;有一部分人卻不是這樣,對長期學習看不慣,自己認為是利根者,開口閉口就是《六祖壇經》、《楞嚴經》以及密宗中的最高境界,什麼“一切無二無別”、“空性光明”、“自性明清”,平時不苦行、不磕大頭,跟別人說話也是:“你得過四灌頂沒有?”“這個教派的傳承我要接上,那個教派的傳承我要接上。”“我要修拙火定,馬上開悟。”說起來倒比較舒服,但根基可能很一般,對人身難得等基本道理從來不想,對三寶不可思議的加持也沒有信心,這樣的話,高深境界不可能平白無故在你相續中紛至遝來。

假如你把次第搞錯了,一輩子的修行絕不會成功。就像世間教育一樣,如果不讀小學、中學,就直接攻讀大學,除非你根基很特殊,否則定會一事無成。現在有個別上師強調,直接安住就可以,直接觀本來清淨就可以,這種說法不太合理。雖然佛法沒有主人,誰想修都沒問題,我不可能強迫你不要修,可是沒有打好基礎的話,不管怎麼樣修,也不會與自相續相應。

非常希望大家還是要次第來,尤其是這次共修加行,除了特殊利根者以外,每個人都應該修。再過一段時間,我們這裡的法師要作個統計,看有沒有不需要修加行的?如果有,最好讓他到我這裡來考個試,雖然我自己沒有境界,但對密宗也好、禪宗也好,還是稍微瞭解一些。倘若他真不用修加行,那我可以簽字,我還要在他面前聽法。如果他確實有竅訣,我們也沒什麼嫉妒心,可以讓他灌個頂,給大家加持加持,他相續中的境界與我們分享。但若只是增上慢,根本沒有任何境界,那想解脫必須要次第修行。聽說有些道友認為自己修行很好,不用修加行,也不用聞思,這樣的話,我有幾種方法來考一考你,看你敢不敢來?——應該會來吧,既然你境界都那麼高了,有太大執著肯定不好!這次國內外很多人一起修加行,我認識的一些政府官員,包括我的同學,也利用這個機會積極參與,這麼多人共修的話,功德肯定相當大。所以,若以傲慢心斷掉自己的佛緣,我覺得非常可惜。

總之,不論聞法、講法或修法,假如上下錯謬而受持,就會面臨矛盾重重的處境。比如,你連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的觀念都沒有生起,每天揮霍時光很開心,那相續中會不會出現很高的境界呢?恐怕不會。以前境界高的一些大德和修行人,都是次第性地修學,哪裡有上師傳加行法,就願意到哪裡去聽受,縱然經歷千辛萬苦,也會先把加行修圓滿。一般來講,境界越高的人,對基礎法越不會輕視,反而覺得觀修人身難得、因果不虛非常重要。越是什麼境界都沒有的人,就越目空一切,覺得自己了不起,這完全是自欺欺人,那還不如不學佛,不學佛就不會有如此邪見了。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有傲慢心,應該按照上下次第來。

戊五、顛倒而持:

佛法的教義原本正確無謬、清淨無染,可有些人因智慧不夠、聞思不夠,把佛法錯解而顛倒受持。譬如,禪宗和中觀都講萬法皆空,他誤以為空性是什麼也沒有,就開始譭謗因果,排斥祈禱三寶,什麼善法都不做,最後邪分別念滋生蔓延,自相續因此而毀壞,甚至由此而成為佛法的敗類。

現在這種人比比皆是,對空性法門略有瞭解,就認為一切都不存在,肆無忌憚地為所欲為,最終造下各種惡業。以前法王在課堂上講過,有個老人聽過一點點空性法,就覺得什麼都空了,於是一邊殺山羊一邊念叨:“所殺的山羊你也沒有,能殺的我也不存在,我今天要把你殺掉。”同時還念觀音心咒。(他做得真的很矛盾,可能也害怕死後受苦吧!)這樣的話,佛法的教義已經被他顛倒受持了。

在座的法師和輔導員一定要注意,講經說法的時候,要對照高僧大德的注釋,看自己會不會講錯了。否則,字面上你會解釋,但意義並沒有通達,明明講錯了還不知道,則會令聽者誤入歧途。《除曜經》云:“愚誦千章,不解一句。智解一句,即解百義。”愚者雖然讀誦千章文字,但一句也不會解釋,而智者僅瞭解一句的意義,即可舉一反三,通達百種意義。比如說,有智慧的人即使只懂格言裡的一個偈頌、諸法無常或諸行皆苦的一個道理,人生的方向也已經全部掌握了。智者與愚者之間的差別,不是看嘴巴會不會說、對社會的貢獻大不大,關鍵要看佛法對自己一生的轉變和內心調伏煩惱是否起作用。

如今顛倒而持的現象相當多。有些道友聞思的過程中,認為對經義理解了,其實完全是誤解了。因此,法師們平時講考別人,一定要觀察他到底是誤解還是理解。現在有些人從小世間文化的習氣非常重,到目前為止,還把世間道理認為是佛法教義。甚至在法師當中,這類現象也非常多,有些法師自認為講的是佛經內容,其實與佛經的教義根本不接近;有些法師認為通達了佛陀密意,自己講得非常不錯,可是與佛法根本沒有靠邊。所以,務必要杜絕這種過患。

總而言之,重視詞不重視義也不行,重視義不重視詞也不行,未領會而持也不行,上下錯亂也不行,誤解意義也不行,這五點非常關鍵。學習任何經文論典,必須先擺正自己的心態,有了正確的心態,才可以通達它的內容。還沒有正式學《前行》之前,大家若能依照華智仁波切的教言去做,無論是自己學習,還是以後給別人傳講,都非常有幫助。

這並不是口頭上說一下、隨便聽一下就行了,而要對所有內容長期地串習,對法義通過詞句與意義上下毫不錯謬的正確途徑來受持。當遇到意義難解、內容繁多時,如學習《現觀莊嚴論》、《中觀根本慧論》、《中觀四百論》後幾品,一旦碰到詞句或意義上的難點,自己又百思不得其解時,不要認為無法掌握而就此放棄。前段時間學《智慧品》時,菩提學會許多人都倒下了,從第一品到第九品之前很順利,但到《智慧品》就啃不動了,好多人紛紛“犧牲”了。其實不能這樣輕易投降,即便你學世間文化知識,也不可能因不懂就退失,學習佛法更要以頑強的毅力堅持不懈地學習。有些詞義今天搞不懂,那明天繼續,明天還搞不懂,後天繼續……學院有些堪布的聞思修精神特別可嘉,對自己懸而未決的問題,兩三年中一直耿耿於懷,通過查閱很多經論,諮詢很多上師,鍥而不捨地直到把這個問題搞懂為止。受持佛法就要有這種精神,不能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放棄。《智慧品》第一次聽肯定不好懂,我剛開始學也很費勁,但只要堅持不斷地努力,慢慢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了。同時,當遇到意義簡單、詞句鮮少之處,比如《佛子行》、《前行》,也不要認為法義淺顯而輕視,必須牢記不忘。

有些人遇到大法覺得高不可攀,不願意學;遇到小法又覺得太過簡單,也不願意學:“《佛子行》我早就看過,《入行論》我已經背過,再學一遍的話,簡直是多此一舉!”儘管論典的文字比較簡單,但真正付諸於實踐並非易如反掌,對修行人來講,這些教義乃至生生世世都要受持。如果你高不成、低不就,那最終什麼法也得不到。上師如意寶講《文殊大圓滿》時引用過藏地的一種說法:“大法,阿可 修不成;小法,阿可不願意修。最後臨死前,阿可一點法也沒有修!”這種情況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因此,不管大法還是小法,我們均要視如甘露來對待,任何法師宣講時,理當聚精會神地聽受。像華智仁波切那樣的大成就者,對前行法尚且聽了二十多次,我們這樣的根基也許要聽五十次、六十次才可以通達。

現在許多人有一種毛病:沒有聽過的法,要去聽一下,而以前聽過的法,就覺得不必再聽了。這是不正確的做法。過去有些大德經常發願,一生中看一百遍《入行論》,或者看一百遍《大圓滿前行》,因此無論是哪個善知識傳講,他都願意去聽。我們也要有這種精神,若能如此,什麼法對自相續都有利,所以不要對佛法有厭倦心。

綜上所述,我們在聞法的時候,要按照上下文正確無誤的相應關係,有條有理、一五一十地掌握一切詞義。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