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故事


記者的觀察

有一次,一位號稱國內第一大報的記者(姑隱其名)打電話給筆者,他說在無意中看到筆者所著「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一書之後.對於書中所述的各種慈善團體以及其中一些人物助人的事蹟深受感動,他說目前打開報紙一看,盡是貪瀆、兇殺、強暴、詐欺、冒貸......等等令人痛心的報導,尤其是社會新聞版更是非黑即黃,令人觸目驚心,實在令人無限的感慨。不過看了拙作一書之後,卻覺得我們目前的社會除了黑暗之外,還有光明的一面,除了邪惡以外還有善良的一面,除了犯罪之外更有默默行善感人心弦的事跡,這些可愛的事跡與可敬的人物,簡直就是污濁泥中的蓮花一樣的脫俗和清新,令人心中感到無限的敬佩與嚮往。他說為了瞭解這些人物和真象,決定由台北趕來嘉義,除了想跟筆者見面談談之外,還想親自去探訪這些書中的主角。

兩天之後,這位記者果然依約前來,與筆者見面之後便談了許多自己的見解和經驗,他說他原來不大相信因果一類的說法,不過由於他母親一再的提醒和教誨,加以許多親身不斷體會的結果,現在不得不承認世界上很可能有所謂因果報應的奇妙現象。他說他從小就住在眷村,因此與全村的人都很熟,他後來曾經仔細的注意觀察,在眷村中凡是大人喜歡打牌賭博、口德不修、操守欠佳,甚至貪瀆犯法的人家,不僅事後常常鬧得雞犬不寧、家庭破碎,甚至傾家盪產、身敗名裂,而且更為明顯的便是,這些人家的後代往往都很落敗,他們不是身心不健全、學業不爭氣,便是整天游手好閒與不良少年鬼混,甚至染上嫖賭吸毒等等不良的惡習,最後挺而走險,愈陷愈深而無法自拔。反過來說,如果父母安份守己、奉公守法、勤儉持家、教子有方、操守清廉,甚至暗中助人、熱心公益者,則其家庭不僅父慈子孝、事事順利,經常一團和氣,享受人倫之樂,而且其後代也似乎都比較出眾、成就也比較大。

他說他的家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母親一向篤信佛教,因此經常都勸勉家中的大小一定要做事憑良心,不可害人,對別人要儘量寬恕和容忍,尤其要多行善事以積陰德,結果發現他家的幾個兄弟姊妹在學業方面都似乎很順利,大家大學畢業後都找到還不錯的工作,因此也就有能力在外面買了一些比較像樣的房子,然後遷離那個狹窄矮小「聲息」相通,「擠擠」多「事」的「倦」村,原來的左鄰右舍看到他們的「成就」,也不禁表示異常的羨慕。

除此之外,他發現一個人如果在有意或無意之中得到了不太正當的收入,結果往往也會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喪失了那些金錢或者遭到各種不利的後果。例如他好幾次買了東西後發現店員多找了一些零錢,當時認為這僅僅只是小錢,因此也就沒有將它送還,可是幾乎每一次把這些錢拿出來之後,不是落在地面無法尋找,便是掉在水溝只好放棄。

有一件事令他深深感到終生難忘,而且引以為戒的便是:有一次他設法採訪了一個非常令人感動的孝心故事,沒想到這件消息登出之後,由於引起社會普遍的同情,因此慰問和捐助的信函也就雪片般的湧進這個不幸的家庭。據其統計,這一家在短短的幾天中便收到了八十萬,後來竟然達到一百萬的救助捐款。這一家為了向這位記者表示謝意,曾經拿了五萬元給他酬勞,當時他認為這件事他自己的幫助最大,應該受之無愧,因此也就加以接受,不久之後有一位同事剛好有急用,他知道後就介紹這位同事前往這一個人家調頭寸,結果竟然調了二十萬元,沒想到這些事情過後不久,他便發生一連串非常不如意的事件,遭受非常沉重的打擊,差一點就被打破了飯碗,甚至差一點就發生了嚴重的意外,因此事後回想起來感到非常的後悔,同時也感到這些楣運很可能都是上天故意給他的譴責。經過這一次的教訓後,這一位記者也就覺得一個人無論如何都應該隨時戒慎恐懼、自我警惕,千萬不要作虧心事,也不可有非份之想,否則有一天必然會自食惡果,遭受報應,這時再後悔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