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集菩薩學論


念三寶品第十八

論曰:明賢善行次第增福,此非別因而能獲得,謂於信等常當修習。

  如《祕密大乘經》云:「佛言:『大王!汝今當知有四種法,若能於此如理行者,則為安住大乘、趣向勝道,所有善法而無壞失。何等為四?大王!一者、謂信能向勝道;復何名信?以有信故,而能隨順諸聖種類,所不應作而悉不作。二者、尊重能向勝道;以尊重故,於諸聖者所說妙法審諦聽受。三者、無慢能向勝道;以無慢故,則能於彼一切聖眾恭信頂禮。四者、精進能向勝道;以精進故,若身、若心悉得輕安,所作善法皆得成辦。』」

  論曰:此說於信常所修習如是,別明信等五根。如《無盡意經》說:

  「云何五根?所謂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云何信根?謂於四法深忍樂欲。一者、於生死中行世正行,信於業報,由造業故彼報定有,乃至失命終不作罪;二者、信樂菩薩所行正行,不求餘乘,不隨諸見;三者、於勝義中了知無我、眾生、壽者、補特伽羅,於空、無相、無願諸法深能信解;四者、於佛功德力、無畏等,生決定信,斷除疑網,是名信根。云何進根?若法信根所攝,是法勤勇無間,是名進根。云何念根?若法進根所修,是法終不忘失,是名念根。云何定根?若法念根所攝,是法一心不亂,是名定根。云何慧根?若法定根所攝,是法自所觀照不從他解,是名慧根。是五根者相續而起,則能圓滿一切佛法。」

  論曰:復於信力等法,常當脩習。如《寶髻經》云:「善男子!云何菩薩力行清淨?謂於諸根無有怯弱,一切惡魔不能動亂,聲聞、緣覺不能退轉,一切煩惱不能破壞,而能堅固安住大乘,夙願滿足,心淨勇猛,密護身根得勝清淨。」
論曰:如是信等根、力常能修習,所修慈行增長功德,如《月燈經》偈云:

 那由他億佛剎中,所有種種供佛具,
 悉以供養諸如來,不及慈心一少分。

論曰:由信等故,則能緣念諸佛功德,如《護國尊者所問經》偈云:

 稽首調御真金色,面如滿月淨無垢,
 功德聖智實難思,於三有中無與等。
 牟尼螺髻紺青色,高顯清淨如須彌,
 眉間毫相普照明,烏瑟柅沙無見者。
 如來目淨若青蓮,譬軍那花及珂月,
 憐憫觀視諸有情,是故我今稽首禮。
 如來舌相類銅色,脩廣而能覆面輪,
 演甘露法潤群生,是故我今稽首禮。
 如來四十齒齊密,潔白堅利若金剛,
 出真實語發光輝,是故我今稽首禮。
 如來色相最殊特,威光照耀百千剎,
 釋梵護世及諸天,所有光明無復覩。
 如來雙踹逾鹿王,胸臆廣袤如師子,
 俯視安行侔象王,大地山川俱震動。
 如來身相極端嚴,燦若金光而潤澤,
 於諸世間無比倫,眾生見者不厭捨。
 如來往昔百千劫,於所愛樂皆能施,
 慈悲哀念諸有情,是故我今稽首禮。
 如來志樂修諸度,戒檀忍進善堅固,
 禪定勝慧悉圓明,是故我今稽首禮。
 如來眾中師子吼,勇猛能摧諸異論,
 三毒垢穢盡無餘,是故我今稽首禮。
 牟尼三業超三有,譬若芙蕖不著水,
 迦陵頻伽淨妙聲,是故我今稽首禮。
 了知世間皆幻化,如俳優者易形色,
 亦如陽焰及夢中,無我無人無壽者。
 法本空寂無有生,不能悟解隨流轉,
 大慈普導諸群迷,方便隨機宣正法。
 觀察世間諸苦惱,貪等眾病鎮相縈,
 如來無上大醫王,各各對治令解脫。
 示生老死憂悲苦,愛別離等諸過患,
 牟尼救護於世間,咸令厭離皆除斷。
 地獄鬼畜險惡趣,諸有情輩隨輪轉,
 憫彼無親無導師,指示愚迷登正路。
 過去諸佛出世間,自在咸宣深法義,
 如是世尊同彼說,悉使眾生證聖道。
 佛聲深遠過梵天,響潤清徹生眾善,
 乾闥婆與緊那羅,所出樂聲皆不現。
 積集清淨諸功德,演說無邊真實語,
 百千那由他眾生,聞已各發三乘意。
 若能供養於如來,當獲勝妙諸快樂,
 富貴自在眾所欽,後於世間為帝王。
 或作輪王御四洲,具足七寶皆殊異,
 常以十善利眾生,由於如來興淨業。
 或為忉利諸天主,或夜摩王覩史陀,
 乃至他化大梵天,皆因供養如來故。
 如是見佛供養已,及所聞法生信敬,
 皆能永斷諸苦因,得證寂靜離塵垢。
 世尊了知道非道,而能止惡咸歸善,
 令諸眾生獲吉祥,咸皆安住於聖道。
 若人求福供養佛,常獲無盡勝福藏,
 於俱胝劫不可量,乃至當證菩提果。
 微妙剎土勝莊嚴,如他化天極可愛,
 隨其願力住其中,身口意業常清淨。
 如是種種妙福報,皆由供養於如來,
 是人雖處於世間,如受龍宮天上樂。
 如來具廣大名稱,一切剎土悉聞知,
 常於無邊大眾中,十方諸佛皆稱讚。
 永離世間諸熱惱,顯示大悲無與等,
 最上寂靜人中尊,是故我今稽首禮。
 我今獲得五神通,住立虛空伸讚歎,
 稽首勇猛大導師,分別諸法淨無垢。
 今於天人大集會,稱揚善逝諸功德,
 所有廣大勝福田,同與眾生成正覺。

  又如《法集經》說:「復次,善男子!諸佛世尊具大福智而為莊嚴,以大慈悲為所行境,於諸世間為救護者,作大醫王善拔毒劍,常住寂靜妙三摩地,不著生死及與涅槃。乃至於諸有情猶如父母,以大慈心平等憐愍,一切世間無有過者,以相應智為世照明,大智有情之所圍繞,一切人民常樂承事,遠離自樂,息除他苦。住持正法,以法為主,得法自在,以法為食,以法為藥,以法為施,一切皆捨。以智揀擇常不放逸,於險難處為作橋梁,如王者道平坦無障,乃至清淨色身,見者無厭。諸佛世尊有如是等無量功德,我當成就彼諸義利。此說名為菩薩念佛。

  云何念法?菩薩了知諸佛世尊無邊功德,皆從法生,從法所化,從法所得,從法增上,從法而有,從法境界,從法依止,從法成就,乃至所有世、出世間諸快樂事,亦從法生,從法成就。是故我求諸佛菩提,應尊重法,依法境界,依法所歸,依法決定,依法堅固,依法脩行,此說是名菩薩念法。復次,菩薩於諸眾生,應當平等而為說法,以法無高下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無面從而為宣說,以法無相黨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

  法無時節而為宣說,以法內心領受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非於勝而為宣說,於其劣者不為宣說,以法各能入解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非於淨而為宣說,於不淨者不為宣說,以法離染污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又法非於聖人而為宣說,於凡夫者不為宣說,以法離諸見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非晝說而夜不說,亦非夜說而晝不說,以法常所加持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非調伏亦無違越,以法無所取著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非減失亦非增長,以法如虛空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不厭眾生,眾生能護法,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非求所歸,與世作歸依,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無損惱,以法離所害相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無怨嫉,以法離諸結使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非怖輪迴,亦不樂涅槃,以法無分別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菩薩如是積集正念,是為念法。

  云何念僧?此中復說,是說法者,是行法者,是思惟法者,是法福田者,是任持法者,是依止法者,是供養法者,是如法所作者,是法境界者,是法行處者,是成就法者;是自性質直者,是自性清淨者,是隨順教誨者,是發起大悲者,是能揀擇智境界者,是常修習白淨法者。」
論曰:菩薩如是念僧,則能成辦一切眾生真實功德。如《無垢稱經》偈云:

 或示老病死,成就諸群生,了知如幻化,通達無有礙。
 或現劫燒盡,天地皆洞然,眾人有常想,照令知無常。
 無數億眾生,俱來請菩薩,一時到其舍,化令向佛道。
 經書禁咒術,工巧諸伎藝,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
 世間眾道法,悉於中出家,因以解人惑,而不墮邪見。
 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主,或時作地水,或復作風火,
 劫中有疾疫,現作諸藥草,若有服之者,除病消眾毒。
 劫中有飢饉,現身作飲食,先救彼飢渴,卻以法語人。
 劫中有刀兵,為之起慈悲,化彼諸眾生,令住無諍地。
 若有大戰陣,立之以等力,菩薩現威勢,降伏使和安。
 一切國土中,諸有地獄處,輒往到于彼,免濟其苦惱。
 一切國土中,畜生相食噉,皆現生於彼,為之作利益。
 示受於五欲,亦復現行禪,令魔心憒亂,不能得其便。
 火中生蓮花,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
 或現作婬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或為邑中主,或作商人導,國師及大臣,以祐利眾生。
 諸有貧窮者,現作無盡藏,因以勸導之,令發菩提心。
 我心憍慢者,為現大力士,消伏諸貢高,令住無上道。
 其有恐懼眾,居前而安慰,先以施無畏,後令發道心。
 或現離婬欲,為五通仙人,開導諸群生,令住戒忍慈。
 見須供事者,現為作僮僕,既悅可其意,乃發以道心。
 隨彼之所須,得入於佛道,以善方便力,皆能給足之。
 如是道無量,所行無有涯,智慧無邊際,度脫無數眾。
 假令一切佛,於無數億劫,讚歎其功德,猶尚不能盡。
 
菩薩修習供養功德,如《寶光明陀羅尼經》偈云:

 放大光明鬘莊嚴,種種微妙鬘雲海,
 如是妙鬘普周遍,廣大供養作佛事。
 放大光明香莊嚴,種種微妙香雲海,
 如是妙香普周遍,廣大供養作佛事。
 放大光明花莊嚴,種種微妙花雲海,
 如是妙花普周遍,廣大供養作佛事。
 放大光明瓔珞嚴,種種瓔珞妙雲海,
 如是瓔珞普周遍,廣大供養行佛事。
 放大光明現寶幢,青黃赤白相間飾,
 種種珍寶共合成,而用莊嚴於佛剎。
 摩尼寶網色交映,懸眾繒幡以為蓋,
 垂珠瓔珞演佛音,莊嚴而覆如來上。
 於一如來伸供養,掌中涌施諸嚴具,
 無量諸佛亦同然,自在變現三摩地。
 神通智力妙難思,廣能化利諸含識,
 最上神變三摩地,而現百千方便門。
 於諸如來供養門,一切能捨布施門,
 杜多功德持戒門,無盡不動忍辱門,
 勤行勇猛精進門,安住寂靜禪定門,
 達諸義趣勝慧門,淨修梵行神通門,
 行四攝事歡喜門,積集福智利他門,
 四諦緣生解脫門,修習根力勝道門,
 悟聲聞乘解脫門,觀緣覺乘清淨門,
 修最上乘神變門,或現無常苦惱門,
 了知無我壽者門,作不淨觀離貪門,
 證真常樂三昧門,如是種種方便門,
 平等普共諸眾生,皆能證彼解脫門。
 現諸形類應群機,神通說法難思議,
 隨順成熟諸有情,各生愛敬咸安樂。
 常思出離世間因,求證清淨三摩地,
 若逢飢饉眾難時,隨其所欲而周給,
 廣能憐愍諸有情,離諸憂怖常安隱。
 及以上妙諸飲食,種種衣服諸庫藏,
 國城所愛悉能捐,於彼世間興大施。
 或現身相極殊特,種種莊嚴具威勢,
 塗香巧妙眾花鬘,巍巍色相無與等,
 如是形色及威儀,各各見已樂瞻奉,
 為其方便演法音,普使群生發道意。
 或現迦陵頻伽聲,俱計羅及俱拏聲,
 緊那羅眾妙鼓聲,皆演如來解脫義。
 佛出世間所宣說,八萬四千真法藏,
 如是分別諸法門,悉與眾生作饒益。
 或現苦惱或快樂,及作義利非義利,
 隨宜引導令發心,皆能與彼同修作。
 或見障難諸危厄,種種逼迫難堪忍,
 當以勇悍大悲心,代彼眾生而受若。
 若處無有解脫法,亦無阿蘭若出離,
 以王福力其興崇,令彼皆生於淨信。
 若離在家貪愛縛,則為超越世間因,
 於諸欲境盡蠲除,是為世間照明者。
 若能具足諸功德,是名行法大丈夫,
 牟尼妙行悉能修,是人得生極樂土。
 壽命長遠不可涯,受勝妙樂消諸惑,
 生老病苦不能侵,於無常中得自在。
 顯示貪瞋諸過失,熾然燒煮無暫停,
 如是四相亦復然,普使群迷令覺悟。
 如來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諸功德,
 我今稱讚誓歸依,常於世間作義利。
 譬如種種諸幻士,而能變現眾形相,
 如來出現於世間,神通示化亦如是。
 能以權巧善方便,廣行饒益諸有情,
 清淨意樂叵思議,譬若蓮花超濁水。
 或現戲論諸言詞,瓔珞莊嚴舞旋轉,
 種種伎藝眾所觀,顯諸色相皆如幻。
 或為村營聚落主,或為長者或商賈,
 或為輔相及宰臣,辯論無倫大智者。
 或於曠野作大樹,或為無盡珍寶藏,
 如意摩尼隨所須,於迷方所為引導。
 或現所作諸事業,種種彩繪及工巧,
 經營播植競希求,令悟世間非久住。
 或現冤親無憎愛,咸令安隱獲吉祥,
 洞明方藥濟群生,方便教示牟尼道。
 或演最上牟尼法,普使人天離癡惑,
 令諸異道出家人,發心歸向一切智。
 如是苦行諸外道,常持不語喬答摩,
 裸形離繫號沙門,各能依奉師尊教。
 或有常持捨身行,執為最勝無過上,
 辮髮長髻童子戒,各能依奉師尊教。
 或有五熱而炙身,或受狗牛等禁戒,
 或有常被鹿皮衣,各能依奉師尊教。
 或有常樂天中智,無善無惡及無因,
 唯餐根果及清泉,各能依奉師尊教。
 或有蹲坐或翹足,或臥荊棘或塗灰,
 執杖令心不異緣,各能依奉師尊教。
 乃至一一諸外道,彼能猛利修苦行,
 化令永斷諸苦因,悉使深心求解脫。
 如是世間諸異見,皆由依止於師尊,
 我今為接彼邪徒,開示如來真實義。
 或演大乘微妙句,或宣祕密真言句,
 或現直說顯了句,或樂天中言說句,
 或以文字分別句,決定妙義金剛句,
 以智摧諸異論句,棄背非法言論句,
 或示人中明咒句,或現諸天勝妙句,
 諸龍夜叉乾闥婆,阿蘇囉及步多句,
 緊那羅與嚕拏,摩睺羅等所說句,
 各能入解彼言詞,宣暢如來解脫法,
 謂由得悟真實義,於佛法中心決定,
 語言智境妙難思,此為最上三摩地。
 謂由獲彼三摩地,而能普放淨光明,
 其光攝化諸機宜,令獲輕安常寂靜。
 或放光明名善見,眾生蒙光而起信,
 悉能觀察眾善因,具足不空無上智;
 由是光明普照已,獲覩無邊佛法僧,
 如來塔廟眾靈蹤,一一稱揚伸供養。
 又放光明名勝燈,其光晃耀無能比,
 為欲嚴淨於世間,能破微塵諸黑暗;
 彼光照矚眾生已,各各持燈而奉獻,
 如來供養不思議,復以眾燈而用施;
 或以酥燈及油燈,或以松脂及竹葦,
 乃至眾香妙寶燈,施已願授然燈記。
 又放光明名鉤召,悉能警集諸有情,
 由斯教誨彼群迷,解脫輪迴愛有海;
 如是慈光普照已,各使眾生得開悟,
 當令永離四瀑流,現除憂惱常安樂。
 諸有道路河流處,能建橋梁及船筏,
 普為利樂諸眾生,稱讚寂靜令忻悟。
 放大光明除渴愛,此光能覺諸含識,
 令其捨離於五欲,專求解脫深妙法。
 若能捨離於五欲,專求解脫深妙法,
 則能以佛甘露雨,普滅世間諸渴愛。
 惠施池井及泉流,勤求無上菩提道,
 毀呰五欲讚禪定,是故光名除渴愛。
 放大光明名作變,此光能覺諸眾生,
 見者令慕佛菩提,發心願證無師智。
 造立如來大悲像,眾相莊嚴處蓮座,
 常歎最勝佛功德,是故此光名作愛。
 放大光明名忻樂,此光能覺諸眾生,
 令其心樂於諸佛,及以樂法樂眾僧。
 若常心樂於諸佛,及以樂法樂眾僧,
 則在如來聖會中,逮成無生深法忍。
 開悟眾生無有量,普使念佛法僧寶,
 及示發心功德行,是故此光名忻樂。
 放大光明名福聚,此光能覺諸眾生,
 令其脩習種種施,以此願求無上道,
 設大施會無遮限,諸來乞者皆滿足,
 不令其心有所乏,是故此光名福聚。
 放大光明名具智,此光能覺諸眾生,
 於一法門了多法,於多法門剎那解,
 為諸眾生分別說,決定了知真實義,
 善能廣說無損減,是故此光名具智。
 放大光明名慧燈,此光能覺諸眾生,
 令知眾生性空寂,一切諸法無所有。
 法無主宰本來空,如幻陽焰水中月,
 亦如夢境及影像,是故此光名慧燈。
 放大光名法自在,此光能覺諸眾生,
 令得無盡陀羅尼,悉持一切如來藏。
 恭敬供養持法者,給侍守護如諸仙,
 以種種法施眾生,是故光名法自在。
 放大光明名具捨,此光覺悟慳眾生,
 令知財富悉無常,樂行惠施而無。
 善能調伏彼慳者,了財如夢如浮雲,
 增長惠施清淨心,是故此光名具捨。
 放大光明名除熱,此光能覺毀禁者,
 普令安住清淨戒,發心願證無師智。
 勸勵眾生咸奉持,十善業道常清淨,
 復令發趣菩提心,是故此光名除熱。
 放大光明名忍嚴,此光覺悟多瞋者,
 令除忿恚及我慢,樂脩忍辱常柔和。
 眾生暴惡難行忍,為菩提故心不動,
 稱揚最上忍功德,是故此光名忍嚴。
 放大光明名勤勇,此光覺悟懶惰者,
 令彼常於三寶中,恭敬供養無疲厭。
 若彼常於三寶中,恭敬供養無疲厭,
 則能超出四魔境,速成無上佛菩提。
 勸諸眾生發精進,常於三寶伸供養,
 法欲滅時專護持,是故此光名勤勇。
 放大光明名寂靜,此光能覺亂意者,
 令其遠離貪恚癡,心不動搖棲正定。
 捨離一切惡知識,無義談說雜染行,
 讚歎禪定阿蘭若,是故此光名寂靜。
 放大光明名慧嚴,此光覺悟愚迷者,
 令其證諦解緣起,諸根智慧悉通達。
 若能證諦解緣起,諸根智慧悉通達,
 則得日燈三摩地,智慧光明成佛果。
 國財及已皆能捨,為菩提故求正法,
 聞已為眾廣開演,是故此光名慧嚴。
 放大光明名佛慧,此光覺悟諸含識,
 令見無量百千佛,各各坐寶蓮花上。
 讚佛威德及解脫,說佛自在諸神通,
 顯示佛力妙難思,是故此光名佛慧。
 放大光明名無畏,此光照觸除諸怖,
 非人捶打所執縛,一切災難皆令滅。
 於諸眾生施無畏,遇有惱害皆能止,
 拯濟厄難孤窮者,是故此光名無畏。
 放大光明名安隱,此光能照疾病者,
 令除一切諸苦痛,悉得勝定三昧樂。
 施以良藥救眾患,妙寶延命香塗體,
 掌中涌現諸飲食,是故此光名安隱。
 放大光明名見佛,此光覺悟將歿者,
 隨其憶念見如來,命終得生其淨國。
 見有臨終勸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
 俾於佛所深歸仰,是故此光名見佛。
 放大光明名樂法,此光能覺諸群生,
 令於正法常欣樂,聽聞讀誦及書寫。
 法欲盡時能演說,令求法者意充滿,
 於法愛樂勤脩習,是故此光名樂法。
 放大光明名妙音,此光開悟諸菩薩,
 能令三界所有聲,聞者皆是如來音。
 以大音聲稱讚佛,及施鈴鐸諸音樂,
 普使世間聞佛音,是故此光名妙音。
 放大光明名甘露,此光開悟諸眾生,
 令捨一切放逸行,具足脩習諸功德。
 謂有為法非安隱,無量苦惱悉充遍,
 常樂稱揚寂滅樂,是故此光名甘露。
 放大光明名最勝,此光開悟諸眾生,
 令於佛所普聽聞,戒定智慧增上法。
 常樂稱讚大牟尼,勝戒勝定及勝慧,
 如是為求無上道,是故此光名最勝。
 放大光明名寶嚴,此光能覺諸群生,
 令得寶藏無窮盡,以此供養諸如來。
 以諸種種上妙寶,奉施於佛及佛塔,
 亦以惠施諸貧乏,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香嚴,此光能覺諸眾生,
 令其聞者悅可意,決定當成佛功德。
 人天妙香以塗飾,供養一切最勝主,
 亦以造塔及佛像,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名妙莊嚴,寶幢幡蓋無央數,
 焚香散華奏眾樂,城邑內外皆充滿。
 由以微妙伎樂音,眾香妙華幢蓋等,
 種種莊嚴供養佛,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嚴淨,令地平坦猶如掌;
 莊嚴佛塔及其處,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大雲,而能密布雨香水;
 由以香水灑佛塔,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嚴具,令裸形者得上服;
 嚴身妙物而為施,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上味,能令飢者獲美食;
 以眾珍饌而為施,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勝財,令貧乏者獲寶藏;
 以無盡物施三寶,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眼,能令盲者見眾色;
 以燈施佛及佛塔,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耳,能令聾者悉善聽;
 作樂施佛及佛塔,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鼻,昔未聞香皆得聞;
 以香施佛及佛塔,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舌,能除麁惡不善語;
 由以美音稱讚佛,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身,令根缺者皆具足;
 以身禮佛及佛塔,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意,令失心者得正念;
 由脩三昧自在力,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色,難思妙相咸令覩;
 妙華供佛及佛塔,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聲,觀聲緣起如谷響;
 了知聲性本來空,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香,令諸臭穢悉香潔;
 香水浴佛及佛塔,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味,能除一切味中毒;
 常供佛僧及父母,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觸,能令硬觸皆柔軟,
 戈鋌劍戟從空雨,皆令變作妙花鬘。
 以昔曾於道路中,塗香散花布衣服,
 迎奉如來蹈其上,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法,能令身諸毛孔中,
 悉演難思妙法門,聽者咸欣蒙解脫。
 自性無生從緣起,法性常住等虛空,
 了知佛身即法身,是故得成此光明。
 如是等比光明門,如微塵數無有量,
 悉從大仙毛孔出,所作事業各差別。
 如一毛孔所放光,由若虛空微塵數,
 一切毛孔悉亦然,此是大仙三昧力。
 如彼所脩諸功德,隨其宿緣同梵行,
 今放光明故如是,此是大仙智自在。
 往昔同脩勝福業,能生愛樂皆隨喜,
 於今所作亦復然,是故得成此光明。
 若有自脩眾福業,數數供養於諸佛,
 復於佛德常勤求,由此光明所開覺。
 譬如生盲不見日,非謂無日出世間,
 諸有目者悉了知,各隨所務而脩作。
 大士光明亦如是,有智慧者皆悉見,
 凡夫邪信劣解人,於此光明莫能覩。
 摩尼宮殿及輦輿,妙寶靈香以塗瑩,
 具有勝福咸自然,非無德者能安處。
 大士光明亦如是,有深智者咸蒙照,
 邪信劣解凡愚人,無有能得斯光矚。
 若有聞此光差別,能生清淨深信解,
 永斷一切諸疑網,速成無上功德幢。
 復現最上三摩地,眷屬莊嚴皆自在,
 十方一切國土中,佛子眾會皆圍繞。
 有妙蓮華光莊嚴,量等三千大千界,
 其身端坐悉充滿,現此三昧神通力。
 復有十剎微塵數,妙寶蓮華所嚴飾,
 諸佛子等住其中,是此三昧威神力。
 宿世成就善因緣,具足脩行佛功德,
 如是眾會所圍繞,悉共合掌觀無厭。
 童子身中入三昧,於盛年身從定起;
 盛年身中入三昧,於老年身從定起;
 老年身中入三昧,近事女身從定起;
 近事女身入三昧,近事男身從定起;
 近事男身入三昧,比丘尼身從定起;
 比丘尼身入三昧,於比丘身從定起;
 比丘身中入三昧,學無學身從定起;
 學無學身入三昧,於緣覺身從定起;
 緣覺身中入三昧,現如來身從定起;
 如來身中入三昧,於諸天身從定起;
 諸天身中入三昧,於大龍身從定起;
 大龍身中入三昧,於夜叉身從定起;
 夜叉身中入三昧,於部多身從定起;
 部多身中入三昧,一毛孔中從定起;
 一毛孔中入三昧,一切毛孔從定起;
 一切毛孔入三昧,一毛端頭從定起;
 一毛端頭入三昧,一切髮端從定起;
 一切髮端入三昧,一微塵中從定起;
 一微塵中入三昧,於一切塵從定起;
 一切塵中入三昧,於金剛際從定起;
 金剛際中入三昧,於摩尼寶從定起;
 若摩尼寶入三昧,佛光明中從定起;
 若佛光中入三昧,於水大中從定起;
 若水大中入三昧,於火大中從定起;
 若火大中入三昧,於風大中從定起;
 若風大中入三昧,於地大中從定起;
 若地大中入三昧,於天宮殿從定起;
 若天宮殿入三昧,於空起定心不亂;
 是名不思議解脫,自在功德三摩地。
 十方所有諸如來,於無量劫說不盡,
 一切如來共宣說,眾生業報龍變化,
 諸佛自在大神通,及入定力不思議。
 聲聞心住八解脫,能以一身現多身,
 復以多身為一身,於虛空中入火定;
 彼不具足大慈悲,不為眾生求佛道,
 尚能現此難思議,何況廣大饒益者?
 譬如日月遊虛空,其光普遍十方處,
 泉池陂澤器中水,眾寶河海靡不現。
 菩薩色像亦復然,十方普現不思議,
 此皆三昧自在力,唯有如來能現證。
 海中有神名善音,其音普順海眾生,
 所有語言皆辯了,令彼一切悉歡悅。
 彼神具有貪恚癡,猶能善解諸言說,
 況復總持自在力,而不能令眾歡喜。
 譬如幻師善幻法,能現無邊巧事業,
 須臾示作日月歲,城邑豐饒大安樂。
 幻師具有貪恚癡,猶能幻力悅世間,
 況復解脫諸禪定,而不能令眾歡喜?
 羅睺阿脩羅變現,蹈金剛際海中立,
 海水雖深沒半身,首與須彌正齊等。
 彼有貪欲瞋恚癡,尚能現此大神變,
 況復降魔照世燈,而無自在威神力?
 天與脩羅鬪戰時,帝釋神力得自在,
 隨其軍眾之數量,現身與等彼無敵。
 諸阿脩羅作是念,釋提桓因來向我,
 必取我身五種縛,由是彼眾悉憂怖。
 帝釋現身有千眼,手執金剛出火焰,
 被甲持杖具威嚴,脩羅遙見咸退伏。
 彼由微小福力故,猶能摧破大怨敵,
 何況救度一切者,豈於功德不自在?
 如風興雲降大雨,亦能息滅諸雲氣,
 亦能成熟諸苗稼,亦能安樂諸群生。
 彼不能學波羅蜜,亦不學佛諸功德,
 猶成不可思議事,何況具足諸願者?

論曰:菩薩諸有所作,皆為利樂諸眾生故,自餘別明增長福因,如《寶雲經》偈云:

 若諸菩薩,嚴持香花,奉獻如來,及佛塔廟,
 以此迴向,願諸眾生,離破戒垢,得佛戒香。
 若諸菩薩,以淨香水,掃灑塗地,以此迴向,
 願諸眾生,離惡威儀,脩善法式,整肅圓滿。
 若諸菩薩,嚴持花蓋,而以奉獻,以此迴向,
 願諸眾生,離煩惱熱。若入伽藍,發如是心,
 令諸眾生,入涅槃城。出伽藍時,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越生死獄。若開戶牖,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開聖智門。若閉戶牖,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閉惡趣門。若安坐時,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坐菩提場。右脅臥時,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安住涅槃。從臥起時,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離纏蓋障。若往便利,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趣大覺路。正便利時,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拔三毒劍。若洗淨時,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洗煩惱垢。若洗手時,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離穢濁業。若洗足時,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離障塵坌。嚼齒木時,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捨諸垢染。又彼菩薩,若身所作,
 一切善業,持以迴向,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若禮如來,及佛塔廟,發如是心,願令眾生,
 常得人天,之所禮敬。
 

  論曰:謂諸菩薩或以因緣遇諸難事,正念對治,不生驚怖。如《般若經》說:「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設於惡獸難中,不生驚惱,亦無怖畏。何以故?是菩薩即作是念:『我當利益諸眾生故,一切皆捨,若諸惡獸欲噉我者,我當施與,速得圓滿施波羅蜜。願我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國土清淨,不聞諸惡蟲獸之名!』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於怨賊難中,不生驚惱,亦無怖畏。何以故?是菩薩若己所有皆悉能捐。即作是念:『若諸怨賊來,欲所須,我當與之,乃至劫取斷我命根,身、語、意業亦無瞋恨,速得圓滿戒波羅蜜,及得具足忍波羅蜜。願我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國土清淨,不聞如是怨賊之名!』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於渴乏難中,亦無怖畏。何以故?是菩薩得法利益而無憂惱。即作是念:『我今當為一切眾生宣說法要,斷除渴愛。設我此身為渴所逼趣命終者,復於後世起大悲心,嗟此眾生薄福德故,還復生此無水難中,令修正行,具足勝慧,而能圓滿精進波羅蜜多。願我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國土清淨,不聞如是渴乏之名,其中眾生具足福德,自然而有八功德水!』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於飢饉難中,不生驚怖。何以故?是菩薩被精進鎧,堅固無懈。作如是念:『今此眾生受飢饉苦,深可憐愍。願我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國土無有飢饉之名,所化眾生適悅安隱,如忉利天自然快樂,一切所欲隨心即現,壽命堅固,安住寂靜!』」

  論曰:如是所作,則能增長廣大福因最上境界,亦同《清淨經》中所說。若以法施不生希望所獲勝報,見《深心教戒經》。若人不希名聞財利,能以法施獲二十種慈心功德:一者、安住正念;二者、能生覺悟;三者、發趣勝道;四者、任持諸善;五者、增長慧命;六者、達出世智;七者、除貪過失;八者、除瞋過失;九者、除癡過失;十者、魔不得便;十一者、諸佛加持;十二者、諸天守護容色光澤;十三者、非人、惡友不得其便;十四者、善友、知識常所愛敬;十五者、所言真實;十六者、得無所畏;十七者、意常悅豫;十八者、善名流布;十九者、明記無忘;二十者、常樂法施。此說是名慈心功德。

  又《般若經》云:「『復次,阿難!若聲聞人以聲聞法,普為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如其所證而為演說,悉令獲得阿羅漢果。阿難!若菩薩摩訶薩能以般若波羅蜜多相應句義,為一眾生開示演說,過前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證阿羅漢所得功德。又復於彼諸阿羅漢積集布施、持戒功德,於意云何?是為多不?』阿難白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言:『阿難!彼福雖多,不如菩薩以此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法門,為他演說,其福勝彼。又菩薩摩訶薩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法門,能一日中為人分別,如是乃至一時、一刻、一須臾頃善宣說者。阿難!彼菩薩如是法施,不可以聲聞、緣覺所有善根而相比喻,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故。』」
又以法施,如《妙法蓮華經》偈云:

 菩薩有時,入於靜室,以正憶念,隨義觀法。
 菩薩常樂,安隱說法,於清淨地,而施床座,
 以油塗身,澡浴塵穢,著新淨衣,內外俱淨,
 安處法座,隨問為說。若有比丘,及比丘尼,
 除懶惰意,及懈怠想,離諸憂惱,慈心說法。
 晝夜常說,無上道教,以諸因緣,無量譬喻,
 開示眾生,咸令歡喜。衣服臥具,飲食醫藥,
 而於其中,無所希望。但一心念,說法因緣,
 願成佛道,令眾亦爾,是則大利,安樂供養。

是經復說,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又《月燈經》偈云:

 若耆宿請問,欲求於法施,應先謂彼言,我學習不廣。
 又復作是說,尊者甚聰慧,豈於大德前,而能輒宣說。
 說時勿倉卒,當擇器非器,既審其機已,不請亦為說。
 若於大眾中,見諸毀禁者,勿復歎持戒,當歎施等行。
 若見少欲者,與持戒相應,起於大悲心,讚少欲持戒。
 得彼勝儔侶,便可讚持戒。

論曰:如是法師,應當澡浴著新淨衣,以慈脩身為眾演說,一切魔羅不得其便,見《海意經》陀羅尼:

怛他 設彌 設摩底 設彌多設咄嚕 盎酤哩 摩囉底 葛囉膩
枳踰哩 烏朅底 烏呼葛野底 尾輸馱 儞哩摩梨 摩羅鉢那曳 烏
渴哩 渴嚕囉細 鉢囉薩 係目契 阿目契 設曳多薩哩怛囉囉
賀滿馱那 屹哩係多薩哩波囉鉢囉禰那 尾目訖多摩囉播舍 塞他必
多沒馱母捺囉 三母捺伽底多薩哩摩囉 阿都黎多鉢捺鉢哩戍  尾蹉
底薩哩摩囉葛哩摩尼

  彼說法師,以此真言作持誦已,處于法座,普觀眾會廣運慈心,當於己身起醫王想,如法藥想,於聽法者起病人想,於諸如來起正士想,於正法眼起久住想。由此真言現前施作,於正理法如應為說,是時周匝百由旬內,諸魔天眾悉不能來作諸魔事。設諸魔王至法會所,亦復不能作諸障難。

  論曰:如是平等法施,則能增長大菩提心。如《寶篋經》云:「文殊師利!譬如林木,枝葉繁茂,皆因四大而得生長。文殊師利!如是菩薩以種種門集諸善根,一切皆攝在菩提心,於一切智迴向菩提以為增長。」

  論曰:若諸菩薩為欲廣大顯示修學佛之境界,最初安住正念、正知,如是則能成就正斷及不放逸。謂由發起精進樂欲,而於未生惡不善法,防護不起;於其已生惡不善法,則能永斷使令清淨;未生善法令其發起;已生善法更復增長。於不放逸而常安住,諸善法中此為根本。
如《月燈經》偈云:

 如我所說諸善法,謂戒聞捨及忍辱,
 以不放逸為根本,是名善逝最勝財。

  云何名放逸?謂於邪教及惡朋友,虛妄推求而得生起,如人執持王所飲藥,盛滿器中行險惡路,當知是人恐怖憂惱,何有放逸!又《如來祕密經》說:「云何不放逸?謂能最初調攝諸根,眼見色等,不取於相不著於好,如是乃至意法亦然。了知是已,皆不取著,不生染愛,常求出離,又於自心善調伏已,亦能隨應攝護他心,善能息彼煩惱染愛,此名不放逸。若人信解不放逸法,則能隨順諸精進事,亦復積集淨信功德。由修淨信及不放逸、精進法故,則能修作正念、正知,以正念、正知故,則於一切菩提分法而不壞失。若具淨信、不放逸、精進、正念、正知者,則能勤修深固之法。菩薩若於深固法中善了知者,則能於有、於無如實覺了,乃至於世俗諦中說眼等為有。」
彼經偈云:

 常不放逸甘露法,利眾生發菩提心,
 深固寂靜心亦然,諸樂根本無所取。

論曰:若能積集諸相應行,則於自、他增長勝福。而說頌曰:

 學自他平等,堅固菩提心,對自成於他,展轉無有實。
 亦猶立彼岸,由此而對待,彼既本來無,我性何所有?
 若苦不防護,則為苦所著,如是行法者,云何而不護?
 起邪妄分別,執我以為常,若我本如然,何現有生滅?
 彼若別有生,為誰修福業,營求於財利,及受諸快樂?
 現見身衰老,不久而殞滅,復生為嬰兒,童子及年少,
 於剎那時分,速朽而變壞,何處名為身,爪髮皆離散?
 初識託母胎,生已為孩孺,盛年衰老相,最後為灰燼;
 此明身自性,分位假安布,畢竟無一塵,形相那久住。
 又復此身者,不說當自知,為異相所遷,思惟我何有?
 由分位和合,世俗而顯現,於佛正理中,隨相應所斷。
 彼若無有識,則不能建立,亦無貪恚癡,云何有功德?
 餘九種世間,各各有三種,無識與衣等,何能生彼樂?
 衣不能生樂,當知從因生,若樂生於衣,彼相何曾有?
 是故正教理,說諸行無常,現證及思惟,由因緣和合。
 見自己眷屬,云何說有常?於方所推求,無一微塵許。
 如燃燈油盡,彼油知何往?如是觀察已,剎那不可住。
 聚集諸眷屬,嚴飾而行列,妄計為我有,於樂他可知。
 了知彼眾生,無一可積集,自他既有殊,亦苦亦無得。
 如是不相應,彼我何處有?或如自力能,數數而開示。
 世間諸眾生,多苦常逼切,當起大悲心,為憐愍於彼。
 善作是觀察,平等而救度,假使入阿鼻,如鵝泛蓮沼。
 為令諸有情,常處歡喜海,自不樂解脫,救彼常無厭。
 作是利益已,而不生恃賴,亦無有疲勞,不希於果報。
 若十方福聚,彼我定獲得,不生忌妒心,他樂同己想。
 又復若自他,同修於懺悔,勸請佛世尊,及隨喜福業,
 作如是迴向,平等無差別,隨其福所施,無盡眾生界。
 菩薩行是行,則多所饒益,增長大悲心,獲最上安隱。
 得彼金剛手,及諸佛世尊,常作於護持,群魔咸驚悸;
 是法王之子,諸天咸讚揚,住菩提心車,善遊履勝道。
 眾生善修習,息除自他苦,故我無所著,一切皆當捨。
 若人為愛縛,則苦無窮極,煩惱由之生,損壞陡後悔。
 若火燒眾生,熾然皆普遍,下至爪分量,於己亦無樂。
 謂一切我愛,第一之苦本,燒然使無餘,為利諸含識。
 樂妻子眷屬,畢竟皆棄捐,思惟因緣生,於身亦無愛。
 諸有具智人,於彼二皆捨,了知身與心,剎那差別起。
 謂常無有常,離垢本無垢,自得於菩提,彼亦成正覺。
 不思以世法,而利於眾生,法藥及佛像,如是我當施。
 以慧自揀擇,所作事相應,攝護於己財,積已而能散。
 或自身他身,若少苦多苦,如是皆令得,諸上妙快樂。
 眾生於欲境,防護生障惱,如蛇處窟穴,畢竟令清淨。
 猶如淨良田,成熟諸稼穡,能除飢熱惱,滿足其福報。
 若人不遠離,名利及五欲,所說亦無誠,於彼不須怒;
 彼既失自利,怒之忍何有,於是不生瞋,利他而不斷。
 善行真實忍,如觀麝有香,己物為他侵,返遭獵者損。
 以方便思惟,無主宰快樂,自既非受用,彼何無教誨?
 如是彼佛子,念念除煩惱,了諸根境界,譬若大瘡皰。
 念彼忿恚者,饒益而開誘,自性離調柔,處苦樂何得?
 又彼五大種,示之以強名,乃至住有情,皆成於義利。
 若利生無懈,則不造諸惡,故我勤修習,六界無衰惱。
 至虛空究竟,及世間邊際,我住利眾生,令智心成熟。
 身為阿闍梨,善學離諸苦,不問自力能,何所非防護?
 若自作苦惱,何因生恐怖,隨自師了知,我慢諸過失,
 住大悲境界,不貪於果報,常近事修習,平等何有我?
 見癡狂盲者,行步多錯誤,或墮險道中,自他常憂惱,
 為尋求彼故,同難而救護,如是行相應,則見大功德。
 我過失非一,其深如巨海,若自他復造,何由得解脫?
 若彼善教誡,羞恥諸過咎,常頂受他言,一切皆當學。
 聞彼冤生怖,慎勿於餘說,彼我心命同,若喜則無恥。
 諸煩惱冤敵,我獨能鬪戰,若此於心中,損壞無安隱。
 歸命觀自在,大悲無與等,紺髮簇旋螺,復如鬘垂下,
 於十方剎土,指端流乳海,救地獄鬼趣,輪迴諸極苦。
 復於善眾生,亦尋聲救護,婆雉阿修羅,得脫彼冤害。
 極最勝莊嚴,世所未曾,愚智諸有情,瞻奉咸忻慶。
 又復虔信禮,妙吉祥大士,所集正法藏,能利樂世間。
 無比大醫王,善消諸毒難,施樂及壽命,故我今稽首。
 無邊苦熱惱,現廣大清泉,令眾悅其心,當除諸渴愛。
 十方諸世界,各現劫羅波,眾生滿所求,普現青蓮目。
 無量諸菩薩,稱讚身毛聳,歸命文殊尊,最勝無過上。
 一切希有菩薩行,結集所有諸功德,
 自他當獲福無窮,皆作文殊真佛子。
 書寫此正法,我所有微善,為愍有情故,令增長勝慧。
 諸法從緣生,緣謝法即滅,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念三寶品第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