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 應學道次
已具學習條件,應學些什麼?

學佛次第講座
常法師主講


今天我們接下去講第六講,第六講說我們應該學習什麼?那前面不是已經說了學佛嗎?那麼為什麼又要談這個問題呢?我把整個的這個前面來龍去脈簡單的了解一下。透過頭上面三次,一、二、三、經過了這樣的嚴密的選擇以後,我們應該覺得學佛,怎樣才能夠從根本上面解決,我們真正想解決的人生,一切問題,可是問題來了,我們有這個願望,可是我們有沒有這個能力,達到我們希望達到的這個願望呢?沒有。我們人人希望過最好的日子,希望最有學問,並不說是我有這個希望,事情就能出現,因此要獲得這個能力上頭,就還有一些條件,那我們說要學,要學佛。那麼這個第四,第五兩講呢?最主要的就是,要想你學你該學的東西,首先必須要把學這樣東西的障礙拿掉,就這樣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我們用一個現在大家共同認識的比喻來說,我們現在覺得,希望最好的要去唸書,因為要去唸書,所以必須要找最好的學校,最好的老師,問題是有了這樣的學校,你夠不夠資格去上這個學校?因此在這個地方啊,前面的第四、第五兩講的真正重要的關鍵就在這裡。

那這樣可以避免兩種我們常犯的錯誤:一個是自以為是,我們稱它為學我;一個是閉門造車。我們有一句俗話常講的,“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同樣的不依師匠,師就是老師,匠就是一個名匠,你不能出人才,學不成才,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在我們要學是佛,而前面有二、三兩講,這個學佛的內涵,比之於科學遠遠超越。居然連世間的標準都達不到,能學嗎?那當然不行,那麼現在呢?同樣我們曉得了,喔!說我們必須要求知識,必須要好好的唸書,那麼眼前呢?我們必須經過這樣的,好好的深入,那麼才不浪費自己的努力,說我能夠做這樣好好的準備,考上這麼一所好學校,考上這所好學校的時候,並不表示你已經是個學士,或者是一個博士,還必須在這個地方,好好的下一番苦功,那麼把這個裏邊要學的東西學好,那個時候才是,所以這個地方,現在我們談,那麼要學些什麼?

這個地方特別指出來,應該學《菩提道次第論》。這本題目叫《應學道次》。我們要達到這個無上菩提,是要經過一番努力的修行,相當於說,我們要達到目的地,要經過一個漫長的一條道路,那麼這個道路是有它的次第,無誤層層深入的,那麼菩提呢?就是覺悟,從凡夫到覺悟,這個也是前面說過的,從我們雜亂的這個認識的心識,怎麼凈化了以後,變成功更純粹的絕對的智慧,也就是說從迷到覺這條道路這樣的次第,這個次第有一個完整的說明論,就是說明,那麼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夠這樣的學到我們應該學的,才能夠學好我們所想學的,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才能夠將整個佛法圓滿無缺的學好。

平常我們在佛門當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一個指示,我們應該對於我們該學的,佛門當中“總別相”。這個是華嚴六相門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基本概念,所以“總別相”,這個總別相了解了以後,我們才能夠依次步步深入。否則的話,要想在我們短短的一生當中,然後呢,面對這個無限深廣的佛法大海,根本找不到下手處,就是平常我們說望洋興嘆。大家覺得佛法好,很羨慕。但是不得其門而入,因此我們現在對這個地方,怎麼進去的這個總別相,先簡單的說明一下,使我們對這件事情,有一個基本認識。我們平常說“總”,所謂“總”,實際上總呢?就是一個整體,一個完整的整體,比如我們講一棟大樓,這樣這個建築師畫出來,然後你看,啊!這很美的一棟大樓,那麼這個是它的總相,那麼這個總相也就是它那個整個完整的整體,那麼整體裏邊,它是由做成功這個整體的個別內涵,那就是它個別的一步一步,應該有它必然的次第,一步一步的完成。

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這個總別之間,有它這樣一個密不可少的關係,談起來說,“總相”,“別相”。好比說兩件事情,實際上任何一件事情,它是必不可少的,好像科學上面,有一個名字叫宏觀跟微觀之間的關係,我不曉得,我揣摩揣摩看,不曉得對不對,如果說錯的話,請你們各位來指正。那這個因為宏觀,微觀,那個是從西方引進來的,我這概念當中,好像所謂叫macro,micro這兩樣東西對吧!這並不是說一個我學那個天文的,這個叫“巨觀”或者叫“寵觀”,不是,任何一件事情,從它的整體來看,那個叫macro但是怎麼去完成它呢?那就它的局部一步一步要去做,那平常我們就說,比如談一個人嘛,他這個人做事情,倒是蠻有頭腦,蠻精細,很認真的去做,可是他不懂得整體的概念的話,這個人不能就為一個格局,沒有什麼格局就這樣,或者我們另外舉一個比喻來說,在個大公司裏面,他蠻勤勤懇懇的做,他只能做一個小職員,或者部分的一個職員而己,所以他不可能掌握全局的,當然他不是老闆,乃至於不可能被老闆提升為一個總經理,所以一個老闆也好,總經理也好,他必須要能夠掌握全局,這個掌握全局,我們稱它為總相,反過來說呢?

你能夠看見事情的整體,說有宏觀,可是啊,如何完成你這個深遠的目標,它怎樣一步一步次第無誤的上去,縱向的橫向的配合,這個沒有的話,儘管你有一個很大的格局,還是不成氣候。因此呢?佛法當中對我們來說,我們真正要想學進去,也同樣的非常重要,要把握住這樣的內涵,那現在我們要學的這個道次第,在這個基本觀念上面,要把握得非常完整,不管是我們剛才說的一個大樓,這樣,其實事無巨細,不管是大的也好,大樓外面的外表很好,可是裏面呢?當然你一定要說,啊,這個是會議廳,剛進去的應該是什麼,不管是你做哪一項事情,沒有一個例外,比如說我們今天,這樣的一個法會,那法會的話,說有人願意聽,然後呢?有人能夠講,根據這樣的條件,對於聽眾,你能夠提供他些什麼,然後在什麼地方,這個是不是,都是組成功這樣的一個整體,必須要的內涵,所以如果我們仔細去看的話,那其實事無大小,都有這樣的總別相,現在一點小事情,本來無關緊要,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處處都是可以不談,現在這樣完整的一個佛道次第,居然我們不要這些東西,就是茫茫然的摸進去,有這個可能,會學得好嗎?這個所以說,真正我們要去學的時候,這個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

既然我們了解了這個,那麼請問,我們要學的這個菩提道次第論有些什麼內容呢?這些內容,我們從兩個角度去看它。第一個呢?先談這個論的內容,另外一個談造這個論的作者。

我們先簡單的談一下,為什麼要分成這兩個呢?有一個前提,我們現在去學這個佛法的人,對於佛法來說是外行,因此今天,你是一個外行要去選的話,你怎麼能夠辨別它的是非真偽,雖然細部的,是非真偽很難辨別,但是初步的,我們卻有共同的客觀標準,所以在平常我們呢?談造論,對於作者很重視的原因,我可以舉一個很簡單的比喻,比如我們圈內,現在經常成功的,人家說王永慶,喔,大家說沒問題,因為他的確經營的事業,經營得非常成功,而且很認真,那另外一個小公司,名不見經傳的你願意選哪一個。這世間無有例外,所以同樣的,造成這個論的作者,是一個重要的關鍵。那麼其次呢?造這個論的作者就是他本身做很多事業,拿世間來說也是一樣,佛法來說,他指導各式各樣的人,講各式各樣的法,那麼這個儘管是造論的人或者他自己本身,有很高圓滿的成就,說了這麼多法,你選他法當中的哪一個呢?因此對於這個作者,卡定了以後,他所講的法的內涵,我們同樣的要加以做一個很正確的選擇。因此另外一部份就談論,我們學的論的內容。

我們現在先把該學的《菩提道次第論》這個內容講一下,在我們學佛的整個過程當中,原則上面,我們必須應該學的哪一個,然後呢,看看這部論是不是滿足了這個條件,而這個論的內涵,應該分三大部份來說明它,第一個是應該他包含一切佛法的精要,這個一點也不能遺漏,這是根本。這樣,那我們就說,既然佛講的根本的話,那學佛的經就可以了,為什麼要學論呢?我當年也是這樣,那個佛是最了不起的,現在我們學佛的話,當然學佛的經,論是菩薩造的,佛講的是經,現在你不學佛的經,卻講次要的菩薩造的論,這個說不過去。我當年始終在這個問題上面卡住了很多年,那到後來非常幸運的,遇見了真正的好老師,而自己也並沒有很固執,固執自己的成見,否則今天啊,在佛法當中雖然出了家,還是個門外漢。那麼,我在這個地方簡單的說明一下。首先我們就是以佛親口告訴我們的經來說,他有一句很有名的名言,他說跟阿難尊者說:說我啊,已經講過的經,現在我們看看,那個佛經啊《三藏十二部》,啊,好多好多,可是佛怎麼講的,我已經講的經典啊,就像大地一樣,大地上面他用指甲挑一點點土,我真正講過的像指甲上的土,沒有講的像大地。還有這麼多沒講,儘管是講了已經這麼多,照我們一個凡夫,要想一生的精力學,學的好嗎?學不好,再說你不曉得要學哪一個好呀,有人說這個好,有人說那個好,翻開來看看,它認識你,你不認識它,那怎麼辦呢?

這已經是一個問題,我們前面已經說,如果說,沒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我們學這些東西的話,那都是望洋興嘆,其次還有一個重要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佛講經他有一個基本原則,他是已經正式成就的人,所以成就的果呢,最究竟圓滿,他出來的目的啊,都是要幫助別人,要把那些眾生從苦海當中救出來,佛是絕對有這個悲心,有這個智慧,可是被救的人不一定夠這個條件。就像我們現在的大教授,那個幼稚園的學生跑了去,大學教授對他,只好跟他一起辦家家酒,那個大學教授,真的要想提你的內涵是沒辦法講的,所以佛真正講的內涵是針對著那些條件已經夠的人,而條件夠的人,是個個差別不同,所以跟這個人講這樣,跟那個人講那樣,佛經已經浩如煙海,而且他所講的對像是各個不同,我怎麼曉得這個對我相應,這個對我不相應,而他所以講成功這樣的話,因為那些人已經經過了蠻長一段修行。我舉個比喻來說,我們從這裡要到高雄去,我現在已經跑到台中,然後再下面去怎麼走不知道,然後有人告訴你怎麼走,所以他把說著清清楚楚,我現在在台北,也拿著這個話,要想去走的話,那你不曉得要走哪去了,這是有它實質上的,一個問題在,所以前面是說它困難度,現在這地方是指它實質上經的特點,因此對那個經來說,我們就算是有這樣,我們要了解那個經,經是很深的,所以那些菩薩祖師們要把那經解釋,所以叫《釋經論》,透過了解釋我們才懂,否則我們以為懂了,講完了半天講講可以,照他修不行,為什麼講完了不能修行?因為它真正講的道理,我們還是不懂,所以要透過佛菩薩消化了以後,然後呢重新組織告訴我們。針對這個別條件的需要這樣,對我們整體的來說呢?

同樣地,必須還要菩薩把整個的佛法能夠融貫了以後,他重新的把它組合,怎麼樣從凡夫下腳第一步,開始一步一步一步走到最究竟圓滿成佛的這條路去,所以菩薩造的兩種論,前面說的,針對著一部的經典,叫做《釋經論》。解釋這個佛經的這個論,另外一種論叫《宗經論》。宗是宗旨,中心宗仰的宗呀,祖宗的宗,因為這個經的整個內涵,它實實在在要告訴我們的,指出世間的真相,世間的真相是什麼?“苦集”,世間的真相是一個苦,然後為什麼有它的原因,那我們要想解決一切問題的這個狀態,所以不外乎這個幾個的特點,那個論的中心是這樣,《宗經論》呢?就把握住這基本精神,引導我們怎麼從初機進去,然後呢,步步深入,從深、廣兩個方向,漸漸的達到我們能夠走到的最後的結果,是《宗經論》,那麼我們了解了喔,所以為什麼必須學論而不是學經的原因。經要不要?要!因為這是根本,拿這個東西來互相印證,我們透過論是認識這個經,拿那個經證成這個論,這樣一方面保證不錯,一方面次第無誤,沒有錯誤,使我們凡夫能夠有下腳處,一步一步深入,達到究竟圓滿的狀態。那麼夠不夠呢?不夠。

第二個條件呢?是既然透過了這些菩薩祖師們的解釋,當然,這個菩薩祖師,是要具有幾個條件,因為佛法整個的來說,它有兩個大的支脈,我們稱這個叫“廣行”,一個叫“深見”。這兩樣東西,我們不妨這樣舉個比喻吧,比如說這一塊布,經線、緯線,這個互相的交叉,那我們造成房子的時候,鋼筋水泥,其實哪一個部份都是有這個幾個最重要的,這樣的配合起來,那麼因此在佛門當中呢?佛門的真正的中心思想是講性空緣起。這樣對那個緣起的重重無盡緣起,這方面特別的宣說的,我們稱它為廣般若,這個般若就是智慧啊,所以深廣、無暇的這個重重關係,然後呢對它那個空性的特徵叫深般若,那是佛傳下來是兩個大弟子,然後呢?這個大弟子,就是我們當來下生彌勒菩薩,他所傳的代表的那個就是廣般若。一個呢,文殊菩薩是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薩更是妙,在《法華經》上面,他本來就是我們世間說的,把佛傳下來的這個深般若,那麼他們兩位再下來呢?就是印度當年最了不起的大祖師,一個是龍樹菩薩代表深般若。一個是無著菩薩代表廣般若。經過了這樣的兩位大菩薩以及這個龍樹菩薩跟那個無著菩薩這個以後呢?就是能夠把佛的最深廣無涯的內涵漸漸的有次第,然後昵?

簡單精要的告訴我們,然後稀釋了以後,使我們能夠吸收,能夠遵循著步步深入,所以你看,這個祖師的位次也很好玩,佛在世時候,佛是最究竟圓滿,能夠代表他這個精神的兩個是屬等覺菩薩跟他只差一截,我們稱為大地菩薩的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十地等覺,最後呢再到妙覺,佛在世的時候,剛剛傳承兩位是等覺菩薩,到後來再傳下來,慢慢的慢慢地,很多學的人,通常我們眾生的根性條件也比較差,所以要教我們,當然也不能用這麼深廣的,所以教的老師也慢慢的這個標準放低,所以無著跟龍樹菩薩,他們的位次呢是初地菩薩,就是一個是大學,或者是研究所,研究所的話那下面就是大學了,如果是大學的他變成中學,如果中學變成小學,但是都是絕對夠標準的老師,所以第二個它這個論的內涵,一定要把這個兩個性宗,相宗,或者深般若,廣般若這個傳承要次第無誤的包含在裏面,這兩樣東西經緯線是互相交融增長的,那我們現在未法的時候,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性相二宗,本來是互相輔助交融增長,我們現在變成互相對立,像那個鋼筋水泥一樣,我們看見造房子,這東西要配合的天衣無縫,現在鋼筋放在一堆,兩個人互相吵架,說造房必須要我,你這個沒用,因此為什麼具足這兩個,不但有內容,而且有祖師,他是親自驗證告訴我們的,那是第二點。

那麼第三點呢?有了這內涵,我們學上去的人,還是有它必然的次第,所以一定要依著學上去的次第,剛開始怎麼樣,中間怎麼樣,向上如何,依照著學的人,以及引導的整個內涵,下、中、上。像我們唸書的時候,小學、中學、大學這樣的次第,亳無錯誤的引導,現在我們學的《菩提道次第論》,也具足這樣的條件,必須這個條件,是不管當年在印度,乃至於傳到我們漢地或者現在。

我要介紹給諸位《菩提道次第論》,它有幾個版本,最完整的叫做《廣論》,中間的叫《略論》,還有一個最簡單最簡略的《三要道》,這個以後再談。其次,就單單以這本論自己說,他造這個論,這個裏邊它有四點,論本身有四個特點,前面說過造論必須要滿足三個條件,那麼這本論,它自己重新組成了以後,說明有幾個特徵,這幾個特徵,我們應該了解。第一個特點是說,它是根本,能夠總攝所有一切聖教,通常我們講聖教是經、律、論。各位手上有一張單子,這個經、律、論,是互相輔助,互相無違,相互相攝,然後慢慢慢慢地漸次增上,所以它不會彼此有矛盾的,或者深淺的角度層層深入,或者從深廣兩個方向互相互融互攝,漸漸漸漸的契入,這個基本的關鍵,對我們非常重要,說來說去,它有基本的原則,讓我們了解世間的真相,世間的真相,佛告訴我們這叫苦諦,這樣這裡需要說一下,苦諦這個諦字不要忘記,不是苦是苦諦,苦跟苦諦不一樣喔,當初我自己想我學了佛,很多年以後我的老師問我,苦跟苦諦是同是異?是一樣東西還是不一樣東西?我現在不妨問問你們,你們覺得一樣不一樣?假定你們學過了,你們分辨的出來,我想了半天,苦跟苦諦到底一樣不一樣的?不敢說是,也不敢說不是,不知道嗎?

實際上不是,苦是一種感受,譬如說今天天氣很熱,覺得很難受,跌一個跟斗你覺得很痛苦,這是一種感受;苦諦不是,苦諦是把現在世間的真象指出來,這是苦諦。比如說我們現在有很多人上了毒癮,告訴他這件事情本身是一個苦事,可是上毒癮的人,他絕對否認,因為他究竟給我們帶來的痛苦,苦諦是仔細指出,世間真象的究竟狀態,諦是真實的意思。我們要了知,單單講苦,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佛法跑過來救我們跌了一個跟頭,要佛來給我們搓一搓說不要哭,不要哭,哪有這樣的事情啊?佛是指出世間究竟的真象,來指引我們,這樣,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無非是告訴我們真象,為什麼有這樣呢?有它的原因,當我們找到了原因,從根本上把它解決了,這個世間的痛苦,自然整個徹底的解決,當你徹底解決的時候,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的功德,也達到相對程度的提升,如果你希望達到圓滿,應該怎麼樣,或者我們用另外一個角度去看,下個題目將要談到的,三法印跟一實相。因為這裡面,整個的涵攝這件事情,這種狀態,並不是普通三腳貓,通一點或者理論上通一點,或者好像有這麼一點功夫,這個不算,不但不算,而且佛法當中,很重視一件事情,什麼叫相似法?你完全是外行,外道來破我們破不掉,譬如人家不管怎麼說,這個佛法是啊,是不行,他根本是外道,他罵了個半天,是根本沒辦法真正的針對著問題,反過來,現在有很多人修學佛法,修學了以後把握不住重點,人家以為他修行,實際上他並沒有把握住佛法的中心,都跟著他去學,那糟了,學佛的人學錯了,所有的人將誤解了佛法,這樣佛法就毀掉了,因此這個地方所謂重視一切佛所說的經、律、論,能夠絲毫無差無違的,那不是那種相似法,這個我們一定要抉擇出來,這樣,那第二點昵?

特別是本論上面,這《菩提道次第論》上面告訴我們,它能夠告訴我們,一切的經、律、論的聖教,這些論上面都是現為教授,這個要簡單的解釋一下,教授也就是說告訴我們道理,根據這個道理,我們去思惟、觀察、接受,接受了也照著去修行,然後呢產生的效果,能夠去掉我們面對整個苦諦,而得到整個的離苦得樂,究竟安樂的狀態,簡單的說,你迷路了跑得去,人家告訴他怎麼走,向前面跑到哪,紅綠燈轉一個彎,右轉或者左轉在那裏,然後你上了高速公路,就這麼一走,就這樣。這個告訴我們的這個理論,或者是這張地圖,你可以遵循著它走下去的,為什麼我們要這樣講,現在佛法從表面上面去看,好像蠻興盛,講佛法的人很多,可是講完了講經說法,道理講的頭頭是道,講完了以後修行了怎麼辦?這本書不要了,只要念阿彌陀佛,只要四個字,既然多一點只要六個字,既然只要六個字,我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何必長篇大論,講什麼道理呢?再不然好一點說,我去參禪,參禪怎麼參,參一個說“無”這樣,我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你全副精神貫注下去參,既然參這個東西,那麼這邊長篇大論的經,講了又有什麼用呢?

也就等於說,佛法裏面所以告訴我們,佛法真正告訴我們的是兩樣東西,一個呢?是‘教’,一個是‘證’。什麼叫教,什麼叫證呢?教是指理論,理說了以後,第一個呢?使我們對它產生真正的信仰,說這個才是我要的,透過了這個信仰才能夠擺脫我們以前種種的牽累,否則我要忙這些事情,現在我有正確的認識以後,才發現我人生真正需要的是要這個,所以轉變過來,轉變過來照著他,告訴我們引導的方式,做為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行持的標準,這個叫教。然後照著去做的是修行,它會達到它要提供給我們以及正是我們所希望的這個結果。像地圖告訴你向東走,然後右轉彎,看完了地圖,你開車時,偏偏向西走向左轉彎,牛頭不對馬嘴你跑到哪去?所以這個教授是這樣,那平常我們現在末法了,不了解,總覺得經上面講講道理,真正修行不要,既然這樣,佛是一再告訴我們人生苦短,要修學佛法非常難,分秒必爭不要浪費,結果佛他自己在的時候,就跟人家長篇大論,說好了修行,修行不要了,然後呢,你們去唸唸佛,參參禪就可以了啦,佛不是就在帶著我們做一個大戲論嗎?說大戲論是佛最排斥的,這簡直開玩笑,講完了以後,修的時候說不必了,說的通嗎?我們又偏偏說,我們是佛弟子信得過佛。結果呢?

假定以剛才這個標準,佛豈不是第一個帶著我們做大戲論的人,他講的話,完全百分之百的矛盾,我們還要相信他,有這種道理嗎?所以我們不了解經,並不是經的不對,而是說,我們條件不夠,就像前面我們已經說的,為什麼不學經,而要學論的根本原因。那現在既然學論的話,這個論上面一定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說透過了這個論,讓我們去看,我們就體會得到,啊,原來千真萬確。一切經、律、論都講的現在正確的指導方向,所以透過這本論,讓我們了解所有的佛經,眼前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授,這是第二點,不過有一個問題來了,它雖然是最好的教授,我們自己去摸,條件不夠摸不通,所以需要有善知識來引導,不但有善知識引導,善知識還把經重新把它扼要提出來,以我們相應的程度,重新組合告訴我們,所以雖然它是正確的教授,不透過善知識,只由我們去學的話,我們長年累月,就算是找到會花極大的浪費,花太多的時間,現在真正的找到善知識,那就很容易得到,所以它第三點,易於獲得聖者諸佛的秘密的意趣,我想這個大家,現在世間一般都有這個經驗,不管我們是那一個,要跑到那裏去也好,好老師就是上面一講,講的善知識,正確的方法,就是這裡講的這本論。這樣,所以這本論第三個特點呢?它是說易於獲得聖者的密意,這個聖者就是佛菩薩。

最後一特點叫罪行自凈,平時我們很多錯誤的地方,自然就消失掉了,這個話怎麼講呢?說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樣,人家現在這個時代。總是希望找一個捷經,捷經有沒有呢?有人說沒有捷經,有人說有,簡單的說,不走冤枉路就是捷經,比如說,前面談的一些問題,你可以找一個過來人,我們不管稱他為佛教當中說的善知識,還是世間上面講一個好的老師,沒什麼關係,憑他自己以過來人的經驗,以及他有教學的熱忱,你跟他去學,條件夠,攤開來給你一看,幾句話解決的。你現在就要自己去摸索,長年累月,儘管你摸的出來,這兩個比起來,前者是捷經,否則你很多冤枉路要走。所以如果說有的話,就是這個,沒有別的了,當你走冤枉路的時候,犯了很多的錯誤,如果是前面這幾個條件對啦,那個過錯自然就消失掉了,就這樣,那個罪行也就是說一種錯誤,這個錯誤不但浪費我們時間,而使我們產生反效果,佛法裏面特別有不同的名字,說善跟惡來區別我們,所以根據這本論,告訴我們這樣的幾個內涵,這是我們所要學這論的內涵,這個必須是這樣的一個提供。

下面我們再把那個作者重新再來這裡檢查一下,根據經論上面說明,凡是能夠造論,也就是能夠解釋佛的這個佛經,深入內涵的很深奧,很嚴密的內涵的這些祖師菩薩需要什麼條件呢?那個是一個通則,這個通則在當年印度,它有非常嚴密的通則,就像我們現在要做一個大學教授,你要有些什麼?通過幾個關口要那些,這樣一來,具足三個條件當中任何一個就可以了。

第一個叫博通五明,這是印度當年做學問的說,明就是明白,普通一般人對這個東西都不清楚。印度話叫班智達,班帝達,拿我們現在來說是博士,最好的。應該了解內明,醫方明,工巧明,還有聲明,因明。這五樣東西就不細說了。內明就是專門講佛法,是內在的,可是這個佛法,是一定不離開世間的,我們面對的一切,所以其他的四明,比如說,我們世間的這些的輔助條件,就像我們現在說要想唸書,要想學什麼東西,前面必須小學、中學,學很多這個基本的必修課,有了這個工具,你才能夠深入要做學問的課堂,這個五樣東西,在印度當年來說已經涵蓋了整個我們面對這個世間的一切,博通,不是說我馬馬虎虎,稍微了解的三腳貓,要很廣博非常善巧,當然具足這個條件夠了。

第二個呢?還要另外一種條件是這樣,你要得到這個真實的教授,所謂這個教授就是心要,這個教授怎麼來的呢?從佛世尊傳下來,中間完全沒斷過,禪宗很重視這個,大迦葉尊者傳佛心要,他很講究傳承,一代一代祖師,師師相授,這個老師傳給弟子,這個弟子像老師一樣,懂得親自修行驗證,夠了條件再要造一個夠條件的弟子,條件不夠的弟子傳了也沒有用,再一代一代的傳下去,要沒斷。換句話說,他學到的東西,是正是佛法告訴的絲毫無差,要具有這個條件。

第三個條件呢?就是你修行,修行了親能夠見佛菩薩,見到佛菩薩以後,希望造論的要佛菩薩允可,佛菩薩告訴你,對,你造的沒錯,你可以或者你已經夠條件寫了,要這三種條件有一樣就可以。

現在這個本論的作者,這三個都具足,現在我們想想看,這三個具足了,也就是說明他要解釋佛菩薩的內涵,佛菩薩說你不但可以,你現在造的絲毫無錯,就等於說佛菩薩親自造的。因為要造的內涵,是用語言、文字,我們面對一切來表達的,所以要博通五明,他要真正指示的內容,確是佛的最最的精要,這是佛傳下來的教授,沒有斷掉。現在造這個論的祖師具足這三個條件。那現在呢?造成論的作者是誰呢?

那麼直接從《菩提道次第廣論》來說是宗喀巴大師,這個傳承中從哪來的,上面要把他一脈相承的傳承簡單說一下,我就提出兩位祖師,除了這位宗咯巴大師以外,另外還有一位是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是印度人,宗咯巴大師是西藏人,或者我們說宗咯巴大師是青海人,不過他是藏族,在西寧附近,小的時候就到西藏去,一生都在西藏,這兩位大師的一生的事跡簡單說明一下,來證成造論的作者,夠這樣的條件,如果說諸位對這個有興趣,或真的想深入,這兩位大師的傳紀值得我們看一下。傳紀裏面也隱隱約約的告訴了我們,修學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以及學哪些東西,那麼這個呢?我們這裡有送,一本《阿底峽尊者傳》,一本是《宗咯巴大師傳》。

我現在這裡先把《阿底峽尊者傳》這個內涵,簡單說一下。阿底峽尊者是印度人,這本書傳紀上面,分三部分敘說他一生的事跡,第一部份說他真正的出生圓滿;第二部份他自己修行的結果;第三部分弘法幫助人家。我們現在修學佛法,講佛菩薩都是說自利利人。是這樣,從他的事業來說,是必須幫助別人,可是他所以能夠這樣,必須自己有所成就,那麼平常我們一般來講,這個就夠了嘛,所以我們民間有一句傳說,英雄不論出身低,好像何必講出身如何呢?這是世間看的,佛法不然,佛法告訴我們,人身是無限無限的相續,要想學好真正的佛法,如果沒有宿生的深厚的基礎,短短的一生很難學得好,如果我們真的透過這個佛法去看,這個無限的人生當中,真正的佛菩薩帶頭,那都是已經前面走過很多生,走的很高很高,所以他一開頭的出生的背景,就遠比常人來的高,我們必須從這個角度去看,才懂得為什麼佛法的傳紀當中,要把出生寫出來,現在有很多人,往往不了解這個特點,所以往往就說,那他本身就是個普通人,你何必一完要捧得他很高呢?

這是一種誤解,我順便講一下,傳紀上面說,他出生的地方是東印度一個大國王子,一個非常大的大國,國勢強盛,非常富庶,人才鼎盛,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出身背景是非常好的,他是個王子,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具有一個條件,貴,貴在佛法當中特別說明什麼因感得貴,有很多人這個身份很貴,身份很高,腦筋很笨,這個就沒有用了。所以他腦筋是絕頂的聰明,然後這個人,腦筋絕頂聰明做壞事,他又不是。從小就有非常強烈的跟佛法相應的這種德行,我們可以從這個地方去看,這裡面我只舉一個很小的故事來說明一下,他是一個王子,又絕頂聰明,父母從小就看好,希望把王位傳給他,但他從小就不歡喜世間,後來去學佛,父母不放他,他裝瘋,結果父母感覺他瘋掉了也沒辦法,明明曉得他是裝瘋,只好就讓他去。腦筋聰明也舉一個例子,在印度當年做學問,有一樣東西很重視,因明,因明就是種邏輯思,相當於我們現在所學的邏輯,它是重視辯論的。就這樣,平常考試給你那個題目你可以,閉上眼睛細細的想,辯論不是,當對方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你馬上就要回答,稍微一個答錯,對不起下面一個全盤皆輸,當年很多外道跟佛法互相論辯,就這樣他們辯勝了以後啊,有一把傘,這個是標誌,表示是辯勝,要得到幾把傘。是很不簡單很不簡單。如果我們現在來說,我不曉得有沒有互相辯的這個學問方面,像下棋,人家說幾段幾段對吧,大家互相,因為這個有個共同的標準。

當年阿底峽尊者剛剛出家的時候,跟的老師是當年印度絕頂有名的一個高人,有一個外道要跟他辯,這個外道很出色,很成名,一般的佛弟子當中,非常出色的人都辯不過他,輸給他,那一次啊,只有他那位老師最精彩,可以跟這個外道互相辯論。那天臨時,決定要辯論的時候,老師突然生病了,這個辯論是要全部精神放下去,精神不好的話,就算你條件夠,辯也辯不勝,所以很為難,他想要請假,可是人家會說你,看他辯不勝,自己故意說生病,非常為難,叫別人去那一定輸。那個時候,阿底峽尊者已經去過了,大家覺得這個還蠻好,就問阿底峽尊者,你願不願意試試看,他就冒冒然的說好,我來。大家都覺得這個傢夥真是,誰都不敢去,那麼多大上座大家都不敢去,剛剛跑得來的人,居然這初生犢兒不知虎,冒冒然居然去了。結果妙的是,他一去,把那個非常有名的大外道辯勝了。那個大外道非常奇怪,我走遍全印度,打遍天下無敵手,怎麼來一個年輕人一辯就輸得一塌糊塗呢?想不通說這個哪來的,這說明阿底峽尊者腦筋絕頂聰明,因此他那個出生背景說明他貴、富、智慧、道德,從他出生背景中說明是大有來歷,下面呢?

他自己的修行,我想這裡啊,我只能簡單的說一說,這印度除了很多各式各樣的國家啊,小國林立以外,大大小小還有印度的哲學思想是非常發達,通常佛法當中是九十六種,哇,各門各派,佛法裏邊也是一樣,大、小、性、相、顯、密,單單佛法的部派,就分成功十幾個主要的部派,彼此間大家互相對立,互相攻擊。這樣,要想真正統一是非常難非常難的。阿底峽尊者在當年,外道固然是沒有一個人敵過他。當年在印度所有的佛教各宗各派大、小、性、相、顯、密都把阿底峽尊者看成他們這部的頭,因為在印度所有的內涵,不管是理論屬於教量,行持屬於證量兩樣東西,阿底峽尊者完全通達,完全證得。這個非常不容易,非常不容易,單單憑這一點的話,當年稱他為佛陀再來,第二佛陀。然後他弘法的事業也是一樣,那麼這個弘法的事業,所謂最後利他的部份,在印度部份,在西藏部份,西藏當年佛法已經衰退了,後來經過了藏王到印度把阿底峽尊者請到西藏,經過幾十年全國的力量,阿底峽尊者請得去以後培育了一批人才,又經過了三百多年,那時候人才樹立起來。通常我們說百年樹人。的確不簡單啊!

經過了這麼長的穩定培養了,到宗咯巴大師時代,又出來一個絕頂的頂端人物,那就是宗咯巴大師,宗咯巴大師的整個內涵。我在這裡不細說,大致的情況也是如此,他出生的背景是非常了不起,一樣的遍學,西藏當時所有各宗各派的不管學說也好,修行驗證也好,儘管當年他們稱他為新葛當派。阿底峽尊者到了印度以後,人家稱他這一派為葛當派,他那個傳承都從這邊過來的。他能夠涵攝當年所有的心得,照理說,凡是新的一派,都是不容易站立。他新的起來以後不但站立,而且後來漸漸變成西藏啊極大部份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他那一派的派系。他這個派,人家說能夠涵蓋所有的佛法真正精要的內涵。因此說不管是他的自行,他的利人方面,都達到這樣究竟圓滿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