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 第三十三講

常 法師開示
(1994年12月16日)


廣要道章第十二

《孝經》講到〈紀孝行事〉就是說孝的行相,我們這個孝順應該怎麼做,總共分兩方面來說,一個孝子要具備五個條件才能夠事親,這是正面的;還有我們反面要防止,所謂怎麼樣去遠護,然後進一步去盡心盡力地奉養父母,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所以學佛的時候我們特別講明兩件事情──淨罪、集資,這是一件事情的兩個面,錯誤的地方要儘量地改,徹底地把它淨除;然後好的、善的所謂德行,在這個基礎上面才能增長。造房子、種田都要把那基礎弄穩固,弄穩固那個基礎,我們這裡稱它為「淨罪」,在這樣的一個好的基礎上面,才能夠增長德行。所以這個〈紀孝行〉它就告訴我們,在淨罪方面,應該遠離什麼,所謂「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

我們人住在世間上面,由於地位的不同,可以產生不同的、相對的位置。在家裡對你的父兄,出去對尊長,乃至於國君,這是你的上面,在這種狀態,你是下。漸漸、漸漸你的年事增長,你的德行、地位增高,所以下面有很多人跟著你來,那個時候你在上,所以上、下,人人都是這樣。然後呢,還有住的人,家庭當中那是最簡單的,一定還有從個體發展到群體而整個世界,所以在上、在下是個人的,然後從個人而發展到整體,這樣。

如果這個團體當中,大家都是君子,那沒問題,如果這個群眾當中,所謂「在醜不爭」,那個「醜」也可以說大眾這個裡邊自然良莠不齊,好的當然沒有問題,遇見不好的,那你怎麼辦?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樣樣地方都應該能夠如理地、如法地去實踐。這個看起來很難,實際上如果我們把握住一個中心的話,那問題就解決。

那上、下我們從這個方面去看,不要說,我做了皇帝了,做了大官了才是上,當我做任何一件事情,做得得心應手、很得意的時候,那個時候心裡是什麼?當我們做得很得意的時候,不知不覺這個驕慢之心就生起來了。驕是對於自己得意的沾沾自喜,自以為這個很了不起,以為自己強於別人,所以對別人覺得:「嗯!我比你高,你不如我。」所以這個驕是對自己的成就那一方面的一種醉傲,心裡邊。慢,那輕視別人,這個驕跟慢是難兄難弟,所以在得意的時候,我們怎麼才能夠不被這種錯誤的心理所左右呢?你能夠把握住這一點,在上自然不驕,在上自然不驕,這是一個深厚的學問,這裡就不細講。諸位注意這個特點,重要的講一下,細的不去管它。

不管是中國儒家也好,乃至進一步到圓滿的佛法也好,世間的人說我在上面,我就覺得好像很醉傲,我比你高,然後互相對立地,我能夠來指使你、支配你,乃至於壓榨你,可是儒家了不起的地方,而佛法最究竟圓滿的地方,因為我今天有高的成就,我有更大的能力,我能夠幫忙你,乃至於要究竟圓滿地幫忙你,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再高,他不會驕。如果說這個心理能夠把握住了,那麼在下呢?我們也可以說,當你不得意、失意的時候,你又是怎麼呢?當不得意的時候,心裡面又是另外一種狀態,恰恰相反的,那時同樣地我們不會為了這種狀態而自己消沈。所以得、不得,最主要地看你自己的努力結果,我只要努力,那一定會有這樣的結果出現,當你失意、不得意的時候,那正是力爭上游的時候。所以當你在下位,你也會是很能夠安和地、安順處在你這個地方,也不會不安份守己,那就不會亂,而自己只有力爭上游,這樣。

那麼進一步在大眾當中呢?我們不必說爭,現在看一看當我們平常的時候,這個如果不能離開,或者這麼說,如果在上是要驕,為下是要亂,就是內心當中不能依這個德行、操守來自己衡準、要求自己的話,碰見大家在一塊兒的時候,心裡一定什麼?爭先恐後,不一定要說到了什麼狀態當中,我們平常一般狀態當中,是不是都這個狀態?會。不過在這個地方我們要慢慢地細辨,一步一步地細辨,他有的時候這種願意力爭上游的心是好的,有的時候不好的,這個好的、不好的差別在哪裡呢?佛法是究竟圓滿告訴我們這一點,儒家呢?也在這裡。好的、不好的樞紐,假定說我們能夠懂得淨化自己非法的所謂煩惱的話,那力爭上游這是好的,而且絕對需要的。所以儒家說,立身什麼?要在心正,要在意誠,最後格物、致知,就是這樣。那麼佛法呢?同樣地也在這個上頭,只是它深廣的程度究不究竟,這一點我們能夠把握住了,那〈紀孝行〉它那個中心就有。

那下面特別又告訴我們,那個基礎在哪裡呢?在防過遠護,所以特別又立〈五刑〉一章。那個〈五刑〉一章當中,他特別舉出三點來──要君、非聖人、非孝,這個的中心是聖人的法度,這個能不能淨化,上面的人教化,下面的人學了以後來淨化自己,這個法度、這個法則,不是聖人沒辦法認識、訂立,不是聖人我們沒有榜樣,無所取擇,所以他是一個最重要的。那麼,有了這個法度,我們在行持的過程當中,從你基本上面開始,在家庭裡面孝,然後由這個根本上面推廣開去事君,所以這個孝是根本,君是擴而充之,推廣到天下,這個三個對我們這樣重要。所以,反過來說,這種孝的心裡面要靠什麼?靠聖人的法,因此非聖人則無法,沒有法的話,在家的話你就沒親,出去沒君,這個時候,雖然人的樣子,可是卻是畜生的內容。由於我們前一世努力積累而感得這樣的一個果報,這一生如果我們行持不對,下一世最好的──畜生。由這個基礎,到最後特別立一章來告訴我們。也可以說,從下面來說呢,好,防範那地方有了,再在這個基礎上面要建立什麼呢?下面就說「要道至德」。我們翻開來,再看下面的那一章──〈廣要道章第十二〉,請念一下。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要道」就是最重要的道理,也可以說道理的宗要、樞要,就是這樣。這道它還有主、副之分,現在道當中最中心的,那是什麼?孝。怎麼樣把這個孝的這個要道來擴大,那下面就孔老夫子告訴我們:「教民親愛」,要想真正地相親相愛、和睦,那最重要的「莫善於孝」,再沒有比這個孝更好了。

最近,我們都看見一本書《前世今生》,這本書是完全以西方傑出的科學家的面貌,根據他從事科學所得到的事實,這個裡邊有幾個所謂大師來說的,人要學會的是什麼啊?和諧與共存,怎麼樣人與人之間要能共存,共存要達到什麼?和諧。實際上這個和諧的根本的中心在哪裡呢?要和諧,表面上一定要互相親愛,反過來說呢,互相什麼?怨懟仇敵,你看我不對,我看你不順眼,我討厭你,你討厭我。反過來,不是,互相敬愛,互相信賴,那從哪裡開始呢?孝開始,所以既然要教民親愛,莫善於孝,再沒有比這更好了。

我們也可以想,父母對我們的恩重要性這麼大,我們都不能對父母敬愛,那其他人還談什麼?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一個事實。可是小的時候,通常不太容易清楚這個事實,所以那時候在家庭當中從小就慢慢、慢慢地耳濡目染,讓他養成習慣,長大了漸漸教以這個道理,這種情況之下,我們自然慢慢地體會到它的內涵。譬如說現在你們諸位出坡,剛開始的時候覺得好像老是關在那個教室裡,出去活動活動很高興;真的叫你去做一件事情,認認真真地去做的話,你會不會感覺到:「啊!好辛苦」?會有這種感覺。那現在想,平常我們吃的、穿的、用的,哪一件事情例外,哪一件事情不要花這麼大的精力換得來的?有沒有?沒有。那些事情有沒有我們自己努力?不是,都是父母,父母努力了,把最好東西給我們,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對父母都不孝,那我們還算什麼呢?從這個地方開始,然後從內心上面漸漸養成功,了解這個是在內心,所以處處地方是心裡面總是對人,從內心上面自己,不是形式上面。我們現在很容易看見人家這樣,我就這樣做,或者人家告訴我怎麼,我就去做,人家不在,我一個人就不管它了,這些都不能合乎聖賢佛菩薩告訴我們的。

同樣地,「教民禮順,則莫善於悌」。人與人之間,互相以禮相讓,然後隨順別人,不會是大家像吃了生米飯一樣,我不聽你,你不聽我,我要求你,你要求我,大家都多多少少能夠互相容忍,乃至於能夠儘量地尊重對方,放棄自己的。當然,這個放棄有一個範圍,我們要以禮來辨別,如果是這個合乎禮,一定放棄自己;反過來,如果是不合乎禮,那我們不一定,後面在《孝經》上面也有,這一點我們要了解。那麼,你怎麼曉得合禮不合禮呢?那時候教育就是非常重要了,所以在這個上面「教民禮順」,以禮相順,那最主要「莫善於悌」,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父母、尊長而推廣到周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