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證

資料來源:知音出版社 中醫內科學。

血證以血液不循常道,溢於脈外為共同特點。隨出血部位的不同,常見的血證有鼻衄、齒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多種。

感受外邪、情志過極、飲食所傷、勞倦過度等多種病因均會導致血證。基本病機可以歸納為火熱熏灼及氣虛不攝兩大類。火熱中有實火、虛火之分;氣虛中有氣虛和氣損及陽之別。

治療血證主要應掌握治火、治氣、治血三個基本原則。實火當清熱瀉火,虛火當滋陰降火、實證當清氣降氣,虛證當補氣益氣;各種血證均應酌情配伍涼血止血、收斂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藥。


鼻衄辨證論治簡表(p171)

分類 症狀 病機 治法 主方
主症 兼症
熱邪犯肺證鼻衄,或涕中帶血 鼻燥,口乾咽燥身熱,咳嗽,痰少舌紅,脈數 肺內積熱,迫血妄行 清泄肺熱,涼血止血 桑菊飲
十灰散
胃熱熾盛證 鼻衄,色紅量多 或兼齒衄,鼻口乾燥,口渴欲飲,便秘,舌紅苔黃,脈數 胃火上炎,迫血妄行 清胃瀉火,
涼血止血
玉女煎
肝火上炎證 鼻衄,時發時止 頭痛,目赤,口苦,煩躁易怒,舌紅,脈弦數 肝火上炎,迫血妄行 清肝瀉火,
涼血止血
龍膽瀉肝湯
陰虛火旺證 鼻衄,日久反覆不愈 或兼齒衄,五心煩熱,口乾咽燥,舌紅苔少,脈細數 陰虛火旺,
脈絡受損
滋陰降火,
寧絡止血
茜根散
氣血虧虛心證 鼻衄,血色淡紅 或兼齒衄脈細,肌衄,病程較長,頭暈耳鳴,心悸乏力,面色恍白,舌質淡,脈細 氣虛不攝,
血溢脈外
益氣攝血 歸脾湯

齒衄辨證論治簡表(p175)
分類 症狀 病機 治法 主方
主症 兼症
胃火熾盛證鼻衄,血色鮮紅 齒齦紅腫疼痛,口臭,頭痛,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數 胃火上熏,灼傷絡脈 清胃瀉火,涼血止血 加味清胃散
陰虛火旺證 鼻衄,血色淡紅 病程較長,常因受熱及煩勞而誘發,齒搖不堅,舌紅苔少,脈細數 虛火上炎,損傷脈絡 滋陰降火,
涼血止血
六味地黃丸,茜根散

咳血辨證論治簡表(p178)
分類 症狀 病機 治法 主方
主症 兼症
燥熱傷肺證 喉癢咳嗽,
痰中帶血
口乾鼻燥,身熱,
舌紅少津,
苔薄黃,脈數
燥熱犯肺,
肺絡受損
清熱潤肺,
寧絡止血
桑杏湯
肝火犯肺證 咳嗽陣作,
痰中帶血或
純血鮮紅
脅肋脹痛,口苦,煩躁易怒,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 肺火上炎,
損傷肺絡
清肝瀉肺,
涼血止血
瀉白散,
黛蛤散
陰虛火旺證 咳嗽痰少,
痰中帶血或
反覆咳血,
血色鮮血
口乾咽燥,潮熱鸛紅,盜汗,舌紅,脈細數 陰虛火旺,
灼傷肺絡
滋陰潤肺,
寧絡止血
百合固金湯

咳血與吐血的鑑別要點(p181)
  咳血 吐血
病史 多有肺癆、久咳、喘證等病史 多有胃痛、積聚等病史
出血前徵兆 喉癢、胸悶、口有血腥味、咳嗽 惡心,胃腸不適,頭暈,心慌
血液性狀 血色鮮紅,常混有泡沫痰涎 血色黯紅,常混有食物殘渣
出血後的情況 可有數天痰中帶血,但大便顏色正常
(若咳血被吞入,則大便亦可呈黑色)
無痰中帶血,但大便呈黑色

尿血辨證論治簡表(p191)
分類 症狀 病機 治法 主方
主症 兼症
下焦熱盛證 小便黃赤灼熱常血,
血色鮮紅
心煩、面赤、口瘡、口渴、舌紅、脈數 熱傷脈絡,
血滲膀胱
清熱瀉火,
涼血止血
小薊飲子
腎虛火旺證 小便黃赤帶血 頭暈耳鳴,神疲體倦,鸛紅潮熱,舌質紅,脈細數 虛火內熾,
灼傷脈絡
滋陰降火,
涼血止血
知柏地黃散
脾不統血證 久病尿血,
血色淡紅
齒衄,肌衄,食少體倦,氣短聲低,面色不華,舌質淡,脈細弱 統血無力,
血滲膀胱
健脾益氣攝血 歸脾湯
腎氣不固證 久病尿血,
血色淡紅
頭暈耳鳴,精神困憊,腰脊痠痛,舌質淡,脈沉弱 腎虛不固,
血溢膀胱
滋陰潤肺,
寧絡止血
無比山藥丸

紫斑辨證論治簡表(p195)
分類 症狀 病機 治法 主方
主症 兼症
血熱妄行證 皮膚瘀斑、瘀點,色斑紅,大小不一,或融成片 或兼鼻衄、齒衄、尿血,便血,發熱,口渴,便秘,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熱壅經絡,迫血妄行 清熱解毒,
涼血散瘀
犀角地黃湯
清營湯
陰虛火旺證 皮膚瘀斑、瘀點,色紅或紫紅,時輕時重 或兼鼻衄、齒衄,月經過多,顴紅,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心煩,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虛火傷絡,血溢肌腠 滋陰降火,
寧絡止血
知柏地黃散
氣不攝血證 皮膚紫斑色暗淡,時隱時現,反覆發作,過勞則勝甚 食慾不振,神疲乏力,頭暈眼花,面色蒼白,舌淡,脈弱 氣不攝血,血溢肌腠 益氣攝血 歸脾湯


重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