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Colorectal Cancer, Colon and Rectal Cancer"

大腸癌包括直腸癌與結腸癌。在中國男性腫瘤死亡率占第五位,女性第六位。

大腸直腸癌病例在台灣及世界各地有日趨增多之勢,原因可能是全國衛生教育之普及、國民醫藥知識之增高、診斷儀器之進步而發現更多之病例。

早期診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五年生存率非常高,治癒率高過75%。 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在性別上男女相近,民國75年每10萬男性約11人, 女性約有8人發生大腸直腸癌。地域性差別:歐美開發國家發生率最多, 開發中國家次之,非洲及拉丁美洲最低,東方人較西方人少。 50~60歲間發生率最多,20歲以下極少。第一代日本人移民美國, 大腸直腸癌死亡率與日本本土相似,而第二、三代日本人(日裔) 則有2.5倍高的罹患率。亞洲的猶太人與歐美的猶太人大腸直腸癌的罹患率也不同, 歐美猶太人約三倍於亞洲的猶太人。

大腸直腸癌主要為腺癌,在發生部位以直腸乙狀結腸40%及降結腸35%最多,其餘發生於盲腸8%、升結腸、橫結腸16%。

病因

大腸直腸癌之形成,與肉食、高脂肪食物、低纖維食物之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一般認為與下列五因素有關:

症狀

大腸直腸癌的症狀有:大便帶血、肛門出血、大便習慣改變、裡急後重(解完大便仍想再解)、長期貧血及體重減輕。末期或可摸到腹部腫塊及淋巴腺腫大等。 

大腸直腸癌之初期少有症狀,可能僅有出血或腹痛,一般右側大腸管腔較大且殘渣為液體狀,其症狀主要是消化失調、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痛、腹脹、貧血、不適或隱痛,而左側大腸管腔較窄且殘渣為固體狀,其症狀為糞便外觀沾有血絲或黏液,偶而會有較多血液隨糞便出來,大便習慣改變,直腸長了癌即有阻塞症狀,會有隨時都想大便之感,而排便時太用力,則有劇痛現象。一般病人從有症狀到手術治療時,平均已浪費了一年以上的時間。  

大腸癌以腺癌居多,其次黏液腺癌。

診斷與治療

約有55%患者因便秘而就診,因大便帶血或黏液便而就診者占80~90%,以鮮血便血就診的直腸癌約30%。

早期大腸癌症狀和腸道良性疾患類似。出現原因不明的反覆發作性腹痛半有大便習慣的改變,或大便膿血經久不愈,腹部觸及腫塊。

如發現貧血、大便隱血,素食三天,連續檢查三天,如三天均屬陽性,應考慮大腸癌診斷。

鋇灌腸x線拍片準確率達88.5%~90%。

中醫辨證論治

手術治療是首選方法。配合中藥扶正,取得較好療效。中醫認為大腸癌因脾胃失調,濕濁雍滯,溼熱下注,脾腎陽虛或肝腎陰虛,久之結而成腫。分下列證型:

     
證型 症狀 治則 方藥 成分
溼熱內蘊型 小腹陣痛,下痢赤白,裡急後重,肛門灼熱,惡心胸悶,口乾欲飲,苔黃膩,舌紅,脈滑而數。 清熱利濕,
解毒抗癌
槐花地榆湯加味 槐花、地榆、白頭翁、敗醬草、馬齒莧、黃柏、生薏仁、白英、土茯苓
瘀毒內阻型 腹部絞痛,固定不移,大便困難伴有膿血,惡臭難聞,肛門下墬,煩熱口渴,面色晦暗,腹部可觸及腫塊,苔黃,舌暗紅,有瘀斑或瘀點,脈弦細。 活血化瘀,
止痛抗癌
桃仁四物湯和失笑散 當歸、赤芍、桃仁、紅花、蒲黃、五靈脂、金銀花、雙花藤、元胡、徐長卿等。
脾腎陽虛型 形寒肢冷,倦怠乏力,納差腹脹,大便溏瀉或黏液便,腰膝酸軟,面黃無華,苔薄白,舌質淡紅而胖,有齒痕,脈沉細。 溫補脾腎,
佐以抗癌
參苓白朮散合四神丸加減黨參、白朮、茯苓、生薏仁、肉豆蔻、五味子、破故紙、吳茱萸、訶子肉、焦山楂、白花舌蛇草、藤梨根。
肝腎陰虛型 頭暈耳鳴,口苦咽乾,五心煩熱,夜間盜汗,腰酸背痛,失眠多夢,陽萎遺經(婦女月事不調)。大便不爽,時有膿血,腹部疼痛,苔少或無,舌紅或紅絳,脈細弦。 滋補肝腎,
養陰瀉火
  黃柏、生地、熟地、山萸肉、土茯苓、枸杞子、女貞子、澤瀉、生黃耆、旱蓮草、半枝蓮。
氣血雙虧型 面色晃白,消瘦貧血,心悸氣短,口淡無味,腹部脹滿,下痢赤血,脫肛下墜或惡液質,苔白或無,舌淡紅,脈沉細無力。 補氣養血,
扶持元氣
十全大補湯加減 黨參、白朮、黃耆、茯苓、肉桂、當歸、赤芍、生地、黃精、雞血藤、三七粉。

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