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承實錄(疑難雜癥治驗)

作者:余國俊


21、左小腿劇痛25天

診斷現場

男患,46 歲,1987年1 月 5 日初診。

患者堅持常年冷水浴10餘載,極少生病。2 個月前出差北方,跋涉奔波,左足外踝曾扭拐數次(未扭傷)。返家後因久坐、熬夜而受涼,感覺左小腿肌肉酸痛,未嘗介意。25 天前的黃昏,左小腿疼痛加劇,不時痙攣,不敢伸直,不能站立。當即熱敷、搽麝香舒活靈,貼麝香虎骨膏,服撲炎痛、布洛芬等,攣痛漸漸緩解。但半夜時攣痛增劇,患者呼痛、呻吟達旦。

翌晨請一中醫來診,醫予以艾灸、針刺,並疏重劑芍藥甘草附子湯,服二劑而劇痛略減。

複診于西醫外科,被懷疑為"缺鈣"、"痛風"、"小腿肌肉損傷"、"半月板損傷"、"交叉韌帶損傷"等。但經實驗室檢查,血鈣、尿酸均在正常範圍;經X線攝片,亦未見左腿諸骨關節之異常。既無法確診,便只能"對症治療",而予以消炎止痛藥及維生素。

不得已改延一老中醫診治。老中醫細察精詳,熟思良久曰,"此為小腿傷筋、風寒侵襲之證".治療方案為:
①內服舒筋活血湯加減,藥用羌活、獨活、川芎、防風、秦艽、牛膝、乳香、沒藥、血竭等,一日一劑;配服三七粉、雲南白藥、跌打藥酒。
②外用祛風散寒除濕活血中草藥,煎水乘熱熏洗,一日三次。
③艾灸、針刺左腿足有關穴位,一日二次。諸法兼施、綜合治療23天,仍無明顯起色。

刻診:左腿足畏寒,肌肉萎縮,不敢伸直,伸直則攣痛。右側臥時疼痛稍輕,如左側臥或仰臥,則疼痛難忍。下午、夜間疼痛增劇,不時痙攣;上午疼痛較輕,且能彎腰曲背,扶杖而移動幾步,但不敢直立,直立則劇痛不已。納可,舌脈無明顯異常。

辨證論治

[學生甲]本例左小腿劇痛,時屆冬令,《內經》又有"諸寒收引,皆屬於腎"之明訓,顯系陽虛寒凝、不通則痛之證。

而首診中醫用芍藥甘草附子湯溫陽養陰,緩急止痛,服二劑劇痛略減,說明辨證尚無大誤。若能及時調整處方,專事溫陽散寒,必能很快治癒。

遺憾的是更醫後卻改弦易轍,而按"傷筋"論治。雖則諸法兼施,綜合治療,終因藥證不合,奏效甚微,致令遷延纏綿,值得引為鑒戒。

[老師]綜合分析病史與治療經過,我認為老中醫診斷為"小腿傷筋、風寒侵襲"是頗有見地的。然則攣痛如此劇烈,顯然已經轉化為痹證——陽虛陰盛、寒凝腿絡之痛痹。

[學生乙]老師認為"小腿傷筋、風寒侵襲"之診斷頗有見地,可能是考慮到:①患者本有左足外踝數次扭傷史;②左小腿劇烈攣痛,乃陳舊性傷筋,卒感風寒所致;③服溫陽養陰、緩急止痛的芍藥甘草附子湯後無顯效。是這樣的嗎?

[老師]是這樣。此外還考慮到患者堅持常年冷水浴十餘載,夏天大汗出之時亦用冷水沖淋,平時又極少生病,可能存在陳寒痼冷凝滯肢體絡脈之隱患。

此與左腿足陳舊性傷筋皆為本病之潛在性病因,而風寒侵襲則為誘因;合而形成陽虛陰盛、寒凝腿絡之痛痹。《內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後人續貂云"留而不去,其氣則實",值得玩味。陽虛陰盛、寒凝腿絡之痛痹治宜溫陽消陰、祛寒通絡。

處方:①取陽和湯之意,合麻黃附子細辛湯:生麻黃50g,熟地 1OOg,北細辛 30g,熟附片1OOg,3 劑。
煎服法及禁忌:熟附片先用文火煮沸一小時,納諸藥,再用文火煮沸40 分鐘,連煎2 次,約得藥液 500ml,分五次溫服,一日一劑。忌食醋、水果及其他生冷食物。

②山萸肉 500g,用白酒2000ml 浸泡 7 天以上,備用。

二診:服藥一劑,左小腿疼痛顯著減輕。服完三劑,坐、臥時左腿已能伸直,且能扶杖徐行百步,但仍不能長時間直立。
效不更方,原方續進三劑。

三診:左小腿疼痛消失,已能較長時間直立,可棄杖緩行數百步,惟覺左腿足較沉重、不靈活。
囑其每日午、晚飯後各飲山萸肉酒 50ml,連飲 15 天。

一個月後隨訪,已經康復如初。

思辨解惑

[學生甲]既為陽虛陰盛、寒凝腿絡之痛痹,芍藥甘草附子湯便非對證之方,為什麼患者

服後劇痛有所緩解呢?

[老師]全賴方中附片溫陽散寒之力,而收暫時之微效。

芍藥甘草附子湯見於《傷寒論》68 條"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此證乃汗後陰陽兩虛,故用本方扶陽益陰。

而用於陽虛陰盛之證,已非"毫釐之差"——因方中辛熱之附子受酸寒之芍藥的牽制,若繼續用之,便很難進一步發揮溫陽散寒的功效。

[學生乙]老師有鑒前醫之失,轉取陽和湯之意合麻黃附子細辛湯溫陽消陰、祛寒通絡,甚為對證。但名曰"取陽和湯之意",其實只用了方中的麻黃、熟地 2 味藥;且麻黃用量達50g之多,不慮其大汗亡陽嗎?

[老師]《外科證治全生集》之陽和湯(藥用熟地、白芥子、鹿角膠、肉桂、薑炭、麻黃、生甘草),功擅溫陽補腎、散寒通滯,主治一切陰疽、貼骨疽、流注、鶴膝風等陰寒之證。清代外科名醫馬培之贊曰"此方治陰證,無出其右".我早年治療陰疽、痛痹、寒喘、陽虛腰腿痛等陰寒之證,便喜用本方。

因嫌使用原方劑量見效較慢,便逐漸加重方中麻黃至30g(原方僅用 1.5g),療效乃顯著。後來閱歷漸多,遂借鑒近代名醫祝味菊(人稱"祝附子")用本方時喜加附子之經驗,而加熟附片,更加北細辛,即合麻黃附子細辛湯,以增強溫陽散寒之力,奏效果然快捷。

近年來留心驗證、篩選實用效方,而著意于精方簡藥,功專效宏,便只取方中麻黃與熟地 2 味(實為本方之主藥)。

發現凡治療陽虛寒凝、絡脈痹阻之重證,麻黃須用至50g左右,熟地用 100g以上,方顯出破陰祛寒、通絡活血之高效;且益信該書"麻黃得熟地則通絡而不發表"之說不誣。

我臨床體驗,麻黃煮沸40 分鐘以上,即使用至 100g,亦不會發汗,何來大汗亡陽之慮?值得重視者,大劑量麻黃經久煮之後,其發汗解表之功幾乎蕩然無存,而通絡活血之力卻分毫無損。

今人使用麻黃,多取其發汗解表之功,而忽視其通絡活血之力。其實麻黃通絡活血之卓效,《神農本草經》上就有記載,該書謂麻黃"破症堅積聚"。

[學生丙]麻黃"破症堅積聚"一語,因很不好理解,所以五版《中藥學》在附錄《本經》麻黃條文時,惟獨刪除了這一句。

[老師]豈只今人不好理解,就連清代注釋《本經》的三位名醫(陳修園、張隱庵、葉天士)對這一句的理解也是見仁見智,莫衷一是。

如陳修園說,"症堅積聚為內病,亦系陰寒之氣凝聚于陰分之中,日積月累而成。得麻黃之發汗,從陰出陽,瘂堅積聚自散,凡此皆發汗之功也".既然如此,其他辛溫發汗藥何以不能像麻黃一樣"破症堅積聚"呢?張隱庵說,"麻黃除身外之寒熱,則太陽之氣,出入土中,而瘂堅積聚自破矣".此釋不著邊際,玄之又玄,不足為訓。

葉天士說,"瘂堅積聚者,寒氣凝結而成之積也。寒為陰,陰性堅。麻黃苦入心,心主血,溫散寒。寒散血活,積聚自散矣"(以上引文均見《神農本草經三家合注》)。此說從麻黃苦溫之性味而推論其活血散寒之功效,看似言之成理。然而苦入心,溫散寒之藥物甚多,是否均能破症堅積聚呢?

由此可見,麻黃是否真能破症堅積聚的問題,在理論上是難以回答的。所以我們臨床醫生要避免在理論上糾纏不清,而要發揮臨床的優勢,反復驗證之,而判斷其真偽。

[學生丙]細辛之用量,古代就有"細辛不過錢"之諺;五版《中藥學》規定細辛常用量為1-3g.而本例竟用30g,萬一僨事怎麼辦?

[老師]《神農本草經》謂細辛主治"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本草正義》謂細辛"內之宣絡脈而疏百節,外之行孔竅而直達肌膚",其功偉哉!

但該藥為草本植物,又無毒性,若不論病情之輕重,一律僅用 3 g以下,何能發揮此等卓效?我用細辛入煎,少則3g,多則 60g,從未出現過毒副作用。而"細辛不過錢"之諺,自古迄今,不知糊弄了多少人,甚至一些名醫亦未能識破迷團,如張錫純便從之曰"細辛有服不過錢之說,後世醫者恒多非之,不知其說原不可廢".我想,此諺可能來源於《本草別說》"細辛,若單用末,不可過半錢,多則氣悶塞,不通者死".此說才真正不可廢,因為這是指將細辛軋細為末吞服,而不是水煎服。

據現代藥理研究,細辛含有揮發油與非揮發油兩種成分;經動物實驗證實,揮發油中的甲基丁香粉和黃樟腦油可使呼吸中樞先興奮後麻痹——呼吸、隨意運動逐漸減弱,反抗消失而死於呼吸麻痹。但細辛經久煎之後,其揮發油幾乎揮發殆盡,而非揮發油這一有效成分依然存在。故用大劑量細辛久煎,實際上是取其非揮發油的通絡鎮痛作用,何來僨事之憂呢?

[學生甲]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故治療痛證,應當疏通氣血,而大忌收澀之藥。但老師治本例腿痛,其善後之方,竟是重用酸斂收澀的山萸肉泡酒飲服,真是聞所未聞!

[老師]《神農本草經》謂山茱萸"逐寒濕痹",《中藥學》在附錄該書山茱萸條文時,卻刪除了這一句。張錫純最擅重用本品治療心腹肢體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