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03講

《傷寒論》的內容和貢獻

上次課我們在《傷寒論》的概論中談到了《傷寒論》的作者和成書的歷史背景,也談到了《傷寒雜病論》在流傳過程中怎麼變成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書。我們應當知道《傷寒論》主要的版本是什麼。這是我們上次課談到的內容。今天接著講《傷寒論》概論的第四個問題,《傷寒論》的內容和貢獻。

首先應當從書名開始講,現在叫《傷寒論》,過去叫《傷寒雜病論》。我們應當首先明確“傷寒”的含義是什麼。“傷寒”的含義在古代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別,廣義“傷寒”的含義是指一切外感病的總稱。這裡所說的外感病是指風、寒、暑、濕、燥、火,乃至包括疫癘之氣等。外來的邪氣傷人以後所發生的疾病統稱叫做外感病。外感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發熱,所以我們常常要把這個概念寫成是“一切外感熱病的總稱”。這個“熱”字不是指邪氣的性質,而是指這類病證是以發熱為主要特徵。一切由於外來邪氣所導致的以發熱為主要特徵的證候在古代都叫做“傷寒”。大家說了,“寒”不就是寒冷嗎?為什麼“寒”可以代替風、寒、暑、濕、燥、火疫癘之氣等所有的邪氣呢?因為“寒”字在古代有一個廣義的含義就是泛指邪氣。日本有一個醫生叫中西惟忠,他寫過一本書叫《傷寒之研究》,在《傷寒之研究》裡他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謂邪而為寒,蓋古義也”,也就是說把這個“邪”字叫做“寒”這是古代原有的意思。所以“傷寒”之所以有廣義的含義是指一切外感病的總稱是因為“寒”字本身就可以泛指邪氣。不僅在醫學上是這樣,在文學上也是這樣。大家可能有的讀過《孟子》的,《孟子•告子》篇有一段話,說現在的皇上執行的政策不怎麼英明,大家就給孟子說,你能夠經常見到皇上,你見到皇上就給他提一些合理的建議,讓他執行寬厚的政策,利國利民。孟子就說了一段話:吾見也罕矣(我見皇上的這種機會和時間也是很少),吾退而寒之者至矣。這裡所說的“寒之者”是指,我走了,這些獻異端邪說的,給他出壞主意、餿主意的那些人就都去了。所以這個“寒”就是泛指異端邪說、餿主意、不良主意的這些人。所以“寒”字決不是說別人拿著冰塊去凍皇上,在漢代,“寒”字泛指“邪氣”。因此“傷寒”它自然就可以代表人體感受一切邪氣所造成的疾病的這樣一個廣義的概念。狹義的概念是人體感受風寒邪氣,人體感受寒邪就可以叫做狹義的傷寒。為什麼加個風呢?因為風為百病只長,如果只有寒邪沒有風邪帶領的話,寒邪不能單獨傷人。

(因為風邪是善行而碩變的,只有風邪帶領寒邪才能夠傷人。)所以我們在講傷寒的狹義概念的時候,要將風、寒邪氣並稱。人體感受風寒邪氣,而且還要加一個“感而即發”,感邪以後馬上發病,這是為了除外伏氣溫病。冬傷於寒,邪氣潛伏體內,沒有發病,春必病溫,這是《黃帝內經》的話。你說是不是感受了寒邪了,是!可是到春天才發病,它就不叫狹義的傷寒了,它屬於廣義的傷寒範疇。所以我們在給狹義傷寒下定義的時候,是“指人體感受風寒邪氣,感而即發的病證”。這個概念或者說是這個含義是我們要學《傷寒論》的時候必須知道的,我們的題庫裡是以名詞解釋的方式,或者是以選擇題的方式,經常出現“傷寒的含義是什麼”這樣的題。《黃帝內經》《素問•熱論》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大家琢磨琢磨這個傷寒是什麼概念,是廣義的概念。《難經》裡說到“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在這段話裡頭,它既有廣義的含義又有狹義的含義。“傷寒有五”的“傷寒”是廣義的。其中“有中風,有傷寒”的這個“傷寒”是狹義的。所以古代關於傷寒的廣義和狹義的概念經常在書裡用得到。另外,在《千金要方》引《小品方》裡的一句話說:“傷寒,雅士之詞,云天行、瘟疫,乃田舍間號耳”。這些病,知識分子、醫學家把它叫做“傷寒”,可是田舍間,那些種地的百姓們把它叫做天行病、瘟疫病。《肘後方》裡說:“貴勝雅言,總名傷寒,世俗因號為時行”。凡是那些達官貴人,知識份子,醫學家說文雅的話,把這些病叫做“傷寒”,而民間的百姓把它叫做“時行”。“天行”也罷,“瘟疫”也罷,“時行”也罷,這都是指的外感病,都是指的具有傳染性、流行性的一類疾病。而知識份子們,醫學家們都把它叫做傷寒,由此可見,傷寒的廣義概念和傷寒的狹義概念,在古代的醫學著作中廣泛存在的。現代醫學傳入中國以後,要把西醫的術語翻譯成中文,翻譯的時候自然就要尋找漢語中固有的一些詞彙來翻譯西醫的術語。由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引起的那種腸傷寒和副傷寒,在翻譯的過程中怎麼辦呢?找來找去,這些傷寒是以發熱為主要特徵的腸傷寒和副傷寒,就從中醫的術語裡選了一個詞,就選了“傷寒”。應當說,西醫所說的那個“傷寒”是專指傷寒桿菌和副傷寒桿菌引起的一種劣性傳染病,它和中醫所說的有廣義含義和狹義含義的“傷寒”含義是不一樣的。當然中醫用治療傷寒病的這種辨證論治的方法去治療西醫所說的那個傷寒病,那個傷寒病在一定的階段用中醫中藥的手段去治療,還是有一定的療效的。所以說這兩個概念是不一樣的。

《傷寒雜病論》的“雜病“是指除了外感病之外的其他的一切疾病。“論”是什麼意思?我在這裡引用了劉勰《文心雕龍》的一句話:“論也者,彌倫群言,而研一理者也。”“彌”就是廣泛的意思,“倫”是收集的意思,“群”就是眾,廣泛的收集眾多的醫家的觀點,去研究、去探討一個問題。因此《傷寒論》應當是眾多醫家治療傷寒病經驗的一個綜述、總結。《傷寒論》是西元2 世紀前中國醫藥學成就的總結。

為什麼說它是總結?因為它的體裁,《傷寒論》,《傷寒雜病論》,“論”的體裁就是一種綜述,收集了眾多醫家探討治療外感病和治療雜病的這種經驗的一個集合。

第一個問題我們就談完了,第二個問題我們具體談談《傷寒論》的內容和貢獻。內容從兩個角度來談,一個從它10 卷22 篇各篇都大體是什麼內容,從這個角度來談。另外,從理、法、方、藥的角度來談。

首先我們看10 卷2 篇的內容。這22 篇,第一篇簡單地寫是辨脈篇,第二篇,平脈篇。辨脈,主要是辨別病脈,平脈,“平”,正常的意思,平脈有一大部分內容是講平人的、正常人的脈像。當然,“平”也有辨的意思,在平脈篇裡頭也有一部分內容是講病脈的。這兩篇內容屬於仲景脈學的精華。仲景脈學在中醫脈學的發展史上介於《黃帝內經》和王叔和的《脈經》以至李瀕湖的《脈學》之間的過渡階段。中國脈學的發展,《黃帝內經》是奠基,張仲景是進一步發展,而到王叔和的《脈經》,特別是到李時珍的《瀕湖脈學》,使脈診走向完善。我們今天講《診斷學》的時候,用的主要是王叔和的《脈經》和李時珍的《瀕湖脈學》的內容。而從《黃帝內經》到李瀕湖的《脈學》之間的過渡就是張仲景的辨脈篇和平脈篇。因此許多它的脈像主病和我們今天所學的有不一樣的地方。在《傷寒論》裡頭,遲脈,我們今天都說是主陽虛,氣血運行遲滯才導致了遲脈。可是在《傷寒論》中,脈遲,既可以主陽虛,而常常主“陰血不足”,陰血不足,氣血運行遲滯,因此出現了遲脈。我們以後講遲脈的時候,“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之然?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明明講的是遲脈是主營血虛。再說這個浮脈,我們今天學的時候都是主邪在表,邪在表,正氣抗邪於表,氣血浮盛於外,所以脈輕取即得。但是主表的這種浮脈是“輕取即得,重按少力,舉之有餘,按之不足,如水漂木”,所以我們學脈學的時候都是這樣來講。但是在《傷寒論》中,浮脈可以主表,也可以主熱。像白虎湯適應證,“傷寒,脈浮滑,此表無寒,裡有熱,白虎湯主之”,那個浮脈就主熱。像“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那個浮脈也主熱。像“心下痞,按之軟,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那個浮脈還主熱。為什麼浮可以主熱?主熱的浮脈是一個什麼樣的特徵?實際上主熱的浮脈是指“裡熱盛,鼓動氣血,氣盛血湧,血管擴張”,既然血管擴張的話,脈輕取即得,仲景就把這種脈像叫做“浮脈”。但是主熱的這種浮脈,輕取即得,重按滑數有力,這是和輕取即得,重按少力,舉之有餘,按之不足,如水漂木的這種主表的浮脈是不同的。所以,當我們學習仲景的脈學的時候,我們明顯的可以看到仲景的脈學和後世的脈學,和當今所學的脈學是不一樣的。如果大家想研究一下,在中醫脈學發展史上,由《黃帝內經》到《脈經》到李瀕湖的《脈學》之間過渡階段的脈像主病的話,那麼你可以看《傷寒論》的《辨脈篇》和《平脈篇》。

第三篇是《傷寒例》。《傷寒例》這篇內容可以看成是張仲景對外感熱病的認識的總論。它引用了大量已經遺失的《陰陽大論》的內容,也引用了《黃帝內經》的一些內容。它講了人和自然的關係,自然界正常氣候的變化,自然界異常氣候的變化,講了外感病的成因和分類,講了外感病的治療原則、護理原則、預防原則,所以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仲景對外感熱病的一個總的論述。我想講溫病的老師肯定也提到了《傷寒例》對溫病學的貢獻,所以關於伏氣溫病的問題在《傷寒例》中都可以見到。

第四篇是《痙濕暍》。痙病是角弓反張、四肢抽搐、牙關緊急的抽風一類病;濕病是感受外來的濕邪所導致的病;暍病就是中暑。顯然它是屬於廣義傷寒的範疇。由於《傷寒論》中的“六經病證篇”主要描述的是狹義傷寒和狹義傷寒發生以後,在它的演變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的病證的辨證論治。所以《痙濕暍》放在這裡主要是和後面的狹義的傷寒、中風相鑒別、相比較的。在《金匱要略》裡有“辨痙濕暍病脈證並治”,有證候、有方藥,在《傷寒論》裡濕暍病只有證候,沒有談到治療方藥。所以在《傷寒論》裡放這樣一些內容主要是和狹義傷寒鑒別、比較的。

這四篇內容我們的教材裡是沒有的,我們把它叫做前四篇。如果大家作為一個專門的研究學者,像一個溫病學的研究學者,他一定要研究《傷寒論》中的《傷寒例》。要專門作為一個診斷教師、診斷教授,要研究脈學發展歷史的話,一定要研究《傷寒論》中的“辨脈”、“平脈”。中間有10篇內容是“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五”、“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第六”、“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第七”。

太陽病篇分了上中下三篇,然後就是辨陽明病、辨少陽病、辨太陰病、辨少陰病、辨厥陰病,然後“辨霍亂病脈證並治第十三”、“辨陰陽易差後勞複病脈證並治第十四”。從第五開始到第十四中間有10篇內容。這10篇內容我們把它叫做“六經病證篇”。儘管其中有一些內容,比方說“辨霍亂病脈證並治”和“辨陰陽易差後勞複病脈證並治”,它不屬於六經病的內容,但是它放在後面,一個是和傷寒病相鑒別的,一個是對於六經病病後遺留下來的種種問題。比方說勞複的問題、食複的問題、痰飲水濕等等這些問題,怎麼進行治療,怎麼進行護理。這10篇內容一共398 條,涉及到的方劑是112方。有的書上說是113方,那是因為有一個方子叫禹餘糧丸,只有方名而沒有藥物,所以我們通常說它112方。當然這個統計也不是特別精確的,因為有的加減方他統計了,有的沒有統計,當然我們習慣這麼說,大家也就這麼認可。所謂398條,112方並不是《傷寒論》的全部內容,只是中間這10篇的內容。而我們在大學裡的《傷寒論》五版教材的原文就選自於這398 條之中,大概選了300 多條。而我們在本科階段要求大家特別熟悉、特別掌握,甚至要求大家能夠背會的條文也就是100 多條,我給大家選了112 條。

前4篇加上中間10篇才14篇,還有8篇我們把它叫做後8篇。後8 篇是什麼內容呢?第十五篇是“辨可發汗證脈證並治篇”,哪些病可以發汗,也就是說哪些病適合發汗,所有可以發汗的病症都在這一篇。第十六篇是“不可汗篇”,所有禁用發汗的條文都在這裡頭。第十七是“汗後”,所有發汗以後造成的各種壞病,造成的各種變證,怎麼樣進行救治,都在第十七篇。這些原文絕大多數出自中間的“六經病證篇”的條文,也有一部分條文不見於“六經病證篇”。所以從總體來看,後面的內容是前面的“六經病證篇”按照治法重新進行歸類和編排的一種東西。但是有一些很重要的條文,並不見於“六經病證篇”。我們作為《傷寒論》的研究者,後面這8 篇內容也一定要去瞭解。你比方說,在桂枝湯方後關於發汗的要求,要求“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遍身漐漐,漐漐就是小汗出的樣子。遍身,什麼叫遍身?是不是說心口窩、後背見到汗就叫遍身,在前面都沒有交代。在“辨可發汗證脈證並治篇”裡說得很清楚,說“凡發汗,欲令手足俱周”。什麼叫遍身呢?就要手腳都見到汗。 “凡發汗,欲令手足俱周”是對“周遍”的注釋。漐漐然就是小汗出的樣子,就像細雨濛濛一樣。出多長時間呢?“令一時間許”,要出一個時辰的汗,出兩個小時。在古代,把晝夜分成十二個時段,我們把它叫做一個時辰。現在我們和國際接軌,把一晝夜劃分為二十四個時段,為了和中國傳統的計時能夠區別開,所以我們把它叫做“小時”。它說“凡發汗,欲令手足俱周,漐漐然,令一時間許”,你只有持續蓋被子保溫兩個小時,這樣才能達到汗出透了,才能夠達到汗出邪退,脈靜身涼的效果。所以“辨可發汗證脈證並治篇”等後面八篇還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另外我們在文字校勘上,也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如太陽病篇有一條原文說,這個病,病程已經很長了,說其人不嘔,是除了少陽病,邪沒有傳少陽,說“清便欲自可”。清,是指便、排、拉,清便就是拉的大便,為什麼這樣解釋,我後面會說。拉的大便,“欲自可”,可猶宜也,就是正常,大便是正常的。這個“欲”自可,如果當作“欲”字講的話,那肯定是現在還不正常。實際上我們在後面的“清便欲自可”作“清便續自可”,由此我們知道,在太陽病篇的“清便欲自可”,這個“欲”字應當是“續“字的通假。為什麼可以是通假呢?因為“欲”和“續”在古代是同一個韻部的字,同一個韻部的字就可以通假。但是同一個韻部的字的字有很多,你必須有證據才能夠說是通假。什麼證據呢?“同本以互見”或者是“別本以見例”或者是“同本以互證”。就是有兩本書,這本書是“清便欲自可”,那本書是“清便續自可”。像王叔和的《脈經》所收集的《傷寒論》裡,就作“清便續自可”。這叫什麼呢?“別本以見例”、“同本以互證”,在太陽病篇是“清便欲自可”,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篇”是“清便續自可”,由此就證實“欲”通“續”。這就像我們在座的大夫,你寫一本書,在這本書裡頭,你開你的經驗方,是個“鉤藤”,結果你開處方呢,你開了個“勾丁”,兩千年以後這個著作是當時人們學習的一種規範,兩千年以後人們還發現了你開處方的手稿,哎呀這個處方上寫的“勾丁”,而書上寫的“鉤藤”,他們就考證在西元2002年前後“藤”和“丁”是同一韻部的字,而且又有同一個醫生,在書上是這個“藤”在方子上是這個“丁”,“丁”通“藤”,所以通假字就是這樣來的。所以我們在讀張仲景的書的時候,“可下”篇是“清便續自可”,在太陽病篇的“清便欲自可”,於是我們就知道了這個“欲”通“續”。他排的大便持續是正常的,那就提示病沒有傳入陽明。

我們接著講後8 篇。後8 篇無論在文字的校勘上,還是對前面的內容補充上,我們要深入研究《傷寒論》,都應該有所瞭解。第十八篇是“可吐”,第十九篇是“不可吐”,第二十是“可下”,第二十一是“不可下”,第二十二是“汗吐下後”。二十二篇的內容就是這麼多。後面這8 篇,可發汗、不可發汗、汗後、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汗吐下後,我們把它叫作“可與不可”諸篇。這就是《傷寒論》10 卷22 篇的全部內容。既然要學《傷寒》,不能光看一看講義,起碼應當知道《傷寒論》原書10 卷22 篇,每篇大體是什麼東西。

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從理、法、方、藥的角度來談《傷寒論》的內容。

在《傷寒論》中,它涉及到了外感病的辨證論治,也涉及到了雜病的辨證論治。但是無論是外感病的辨證論治也罷,還是雜病的辨證論治也罷,它都貫穿了理、法、方、藥相結合的這種方式。在理論上他主要創立了六經辨證體系。在張仲景之前,中醫學的著作分了兩大類,一類是基礎理論的著作,班固的《漢書•藝文志》,把它叫做“醫經”。

另外一類是經驗用方的著作,《漢書•藝文志》把它叫做“經方”。基礎理論的《醫經》缺乏臨床的實際治療,《黃帝內經》只有十三方,今天看起來實用的也不多。經驗用方呢?像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和《治百病方》,缺少理論的指導。而只有到了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他用六經辨證的方法來辨外感病,在《金匱要略》裡用臟腑經絡辨證的方法來辨雜病,而這種辨證方法是在理論指導下,辨出證來之後,據證立法,然後方隨法出,這樣一個辨證論治的診療體系,才落實到臨床上。六經辨證體系的具體內容,我們下面講第五個問題的時候,還會專門談到。

這個“法”,包括治則和治法。從治則來看,傷寒是一個外感病,外感病就涉及到正氣和邪氣之間的關係,《傷寒論》從頭至尾貫穿了扶正祛邪的原則。扶正是為了祛邪,祛邪是為了扶正。後世醫家把它總結為“扶陽氣、保衛氣、存津液”,像陳修園他總結的《傷寒論》貫穿始終的是“保衛氣、存津液”。四版教材、五版教材提到它最重要的治療原則是“扶陽氣“,其實這些都是從扶正的角度來談的,而《傷寒論》最多的是用了汗、吐、下等等祛邪的方法,因此,我們的遠端教育課件上把《傷寒論》的治則寫得很多,實際上歸納起來就是扶正、祛邪兩大方面。扶正是為了祛邪,祛邪是為了扶正,祛邪的時候不忘扶正。《傷寒論》在1800 年以前就強調了扶正祛邪這個治療原則,這個治療原則在今天還是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的。在治法上,《傷寒論》把中醫所說的八法,在臨床運用得非常好,或者說所謂的八法就是從《傷寒論》中總結歸納出來的。汗法治療邪在體表,具有發汗的代表方劑,麻黃湯、桂枝湯、小青龍湯、大青龍湯、葛根湯都出自於《傷寒論》,而這些方子,對真正寒邪在表的這種證候確實有很好的發汗效果。吐法,我們今天不怎麼常用,但是在中醫的歷史上,吐法可以治療許多複雜的疑難病證。吐法的代表方瓜蒂散就是出自《傷寒論》。下法是《傷寒論》中最常用的,也是涉及到方劑最多的一個方法。下法的代表方像三承氣湯,是泄下燥熱;桃核承氣湯是瀉熱逐瘀;抵擋湯是破血逐瘀,也算下法的範疇;茵陳蒿湯,是利濕、瀉熱、退黃,它也用到了大黃,也可以算下法的範疇,像麻子仁丸的潤下,像蜜煎方、土瓜根方的導下,像大陷胸湯的瀉熱逐水,都屬於下法。和法,對於和法,我們通常用”和解“這個詞,對於“和解”的理解,有的人說是調和,實際上我的理解它不是調和,因為和解的方法主要治療樞機不利的證候。人體的樞機有兩個,一個是少陽半表半裡這個樞機,一個是中焦半上半下這個樞機。少陽半表半裡的樞機是調氣的升降出入的,而中焦半上半下這個樞機,主要是調氣的升和降

人活著全憑一口氣,人體的氣一定是流暢的,一定是暢通無阻,一定是條達的。許多疾病都是氣不和所造成的。我們遇到氣不和的這種證候,抓哪個環節,抓哪個關鍵來調節,就可以抓少陽半表半裡這個樞機,也可以抓中焦半上半下的樞機。因此,對於“和解”的理解,我們把他解釋為“和樞機,解鬱結”。因為樞機如果不利,氣機必然鬱結,氣機鬱結以後,就造成了各種疾病的發生,所以“和解”應當理解為“和樞機,解鬱結”。把這兩個詞的第一個字合起來就是“和解”。

和法代表方是柴胡劑、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乾薑湯,這是和解少陽半表半裡之樞機的。還有一組代表方,就是半夏瀉心湯、生姜瀉心湯和甘草瀉心湯,這是和解中焦半上半下之樞機的。溫法的代表方就是大家特別熟悉的理中湯、四逆湯、通脈四逆湯這一類具有助陽、祛寒作用的方劑。清法的代表方,像梔子豉湯,清宣膈中的鬱熱;像白虎湯,辛寒折熱,清中焦之熱;像黃芩湯可清少陽膽熱,治療膽熱內迫腸道的熱利,這都可以算作清法的範疇。補法的代表方,像炙甘草湯,治療氣血兩虛,心臟失養,脈搏不續的脈結代、心動悸,它是氣血雙補的。像小建中湯,具有溫中補虛、和裡緩急的作用,可以治療心中悸而煩,又可以治療氣血兩虛,腹部筋脈失養的腹中拘急疼痛。這可以算補法。消法,像抵當丸,具有化瘀緩消的作用,用於治療太陽蓄血證瘀、熱都比較和緩。所以後世所謂的八法實際上是從《傷寒論》具體的治法中歸納總結出來的。我覺得在《傷寒論》中還有澀法,像赤石禹餘糧湯和桃花湯的澀腸固脫法,它們治療下利滑脫,這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治療方法。那麼除此之外,在《傷寒論》中還有針藥並用的方法,還有針和灸並用的方法,還有藥物和食療並用的方法,這些方法經常在臨床上廣泛的應用。這是我們從法的角度談,涉及到了治則和治法。

在方劑學上,我們剛才提到,在《傷寒論》記述了112 方,這112方絕大多數選藥精當組方嚴謹,劑量準確。比方說有一個部門用五苓散來做動物實驗,五苓散這五個藥如果按照《傷寒論》原方的劑量比例,澤瀉量最多,桂枝量最少,豬苓、茯苓、白朮的量居中的話,喂動物,就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如果你把這五個藥的劑量各等分做出來的散劑去喂動物,幾乎沒有利尿效果,所以說劑量準確。再舉個例子,日本有一個藥理學小組,拿白虎加人參湯做成煎劑,非糖尿病的動物模型口服,糖尿病的動物模型大家都知道,用四氧嘧啶給大白鼠注射之後,抑制胰島細胞的分泌,胰島素分泌減少了,動物的血糖就升高了。然後按照原方的藥物組成,按照原方的藥物劑量比例做成白虎加入參湯,給這種糖尿病的動物模型口服,結果發現有很好的降血糖效果。可是在我們想來,糖尿病的病人,你還能用粳米嗎?粳米是碳水化合物啊。那麼你還能用甘草嗎?甘草帶有甜味呀。所以日本這個研究小組也同樣這麼想。它用一個藥一個藥的試,結果發現這五個藥單獨使用的時候,只有知母和人參這兩個藥有一點降血糖的效果。至於粳米、石膏和甘草這三個藥單獨使用不降血糖。於是他們就想,整個方子的降血糖作用會不會是知母和人參加起來所產生的效果呢?結果這兩個藥合用之後,發現並不能提高降血糖的效果。然後他們就調整知母和人參藥物之間的劑量比例,發現把人參用多了之後,降糖作用不僅不提高反而下降了。因此他們認為,單獨使用具有降糖作用的知母和人參之間,可能在劑量比例上不適當的時候,它們的降糖效果反而具有拮抗作用。知母單獨使用加上石膏降糖作用提高,人參單獨使用加上石膏降糖作用也提高。石膏單獨使用不降糖,但是它對知母和人參的降糖作用具有協同效果。接著試驗,把知母和人參兩個藥放在一起,把人參加用到降血糖作用接近消失的時候加入石膏,發現降血糖作用可以提高,隨著石膏量的增加,降糖作用逐漸提高,當然這是有限度的,石膏加到一定程度之後,你再加量,它的降糖作用也不再提高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依次加入單獨使用沒有降糖作用的粳米,降糖作用進一步提高,再加甘草,降糖作用又進一步提高,說明石膏、粳米、甘草對整個方子的降糖作用都有協同效果,現在五個藥用齊了,降糖作用沒有恢復到原方的水準,為什麼?這次試驗的時候人參的量用多了。當把人參的量降到原來劑量水準的時候,降糖作用最好,把人參拿掉,就是白虎湯,發現降糖作用又很差。所以日本這個藥理試驗小組非常奇怪,不知道中國的古人是用什麼樣的方法找到了這樣優化組合的方藥組成,找到這樣優化的劑量比例。所以我說《傷寒論》112 方選藥精當,配伍嚴謹,多一個藥少一個藥都會影響療效。然後,劑量準確,療效可靠。你看這些方子,你說清熱的,它就是清熱,你說發汗的它就發汗,你說瀉下的吃完了不用多長時間它肯定是瀉下。催吐的立竿見影,喝下去就會吐出來,所以療效可靠。不僅經得起千百年來臨床實踐的檢驗,也經得起現代的實驗室中的藥理實驗的檢驗。

在藥物學上,《傷寒論》用藥不多,一共才76 味。不過我要說明的是統計的方法,或者說統計的標準不一樣。有的人把開水、清漿水、雨水,這些煮藥的水都算了進去,那麼,他算的藥數就多。我這裡說的是76 味藥,不包括特殊的水。當然包括了清酒,清酒作為溶媒,我也把它包括進去了。這些藥在炮製上都非常嚴格,比如,麻黃要去節,昨天有個老師問我,麻黃為什麼要去節呀?我說麻黃節和麻黃根是斂汗的,而麻黃是發汗的。麻黃湯用麻黃要取的是發汗的作用,當然要把麻黃節去掉。那麼桂枝要去皮,桂枝本身就是桂樹的細枝,它有什麼皮可去呀?實際上,桂在漢代桂枝和肉桂是不分的,所謂桂枝去皮,是說你采來這麼大堆桂,要把帶有粗皮的粗的枝子去掉,因為帶有粗皮的那個東西不是走表的,它是走裡的,有溫裡的作用,那就是我們後世的肉桂了。所以要把有溫裡作用的這些粗的枝子去掉。杏仁要去皮尖,附子要是回陽就逆的話,它總是生用;要是溫裡散寒的話,它總是炮用,從來沒有發現一次是該生用的他用了炮附子,該炮用的他用了生附子,從來沒有發現一次這樣的差誤,所以在藥物學上也是有巨大貢獻的。

我們從理、法、方、藥的角度討論了《傷寒論》的巨大貢獻,除此之外,它在藥劑技術上也有很大的貢獻。什麼叫藥劑技術呢?中藥的劑型涉及到湯劑、丸劑、散劑,在《傷寒論》裡還涉及到灌腸劑,涉及到含劑。你看我們今天的含片,在《傷寒論》裡雖然不是含片,但它都有含劑。還涉及到肛門栓劑,在《金匱要略》裡還有吹鼻劑、滴耳劑、陰道坐藥,劑型就更多了。這是藥劑技術。直到今天許多藥劑技術還是根據《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基本內容。

除此之外,還涉及到護理知識,吃了藥以後哪些飲食是要禁忌的,怎麼樣去發汗,這都涉及到護理知識。所以《傷寒論》不僅是中醫臨床醫學的奠基,它還是藥劑技術發展的基礎,也是中醫護理學的奠基。像《護理學》的講義,一開始講中醫護理基礎的時候,首先提到的就是《黃帝內經》,隨後提到的就是《傷寒論》。

就《傷寒論》的內容和貢獻,做這樣一個小結:《傷寒論》是中國醫學史上,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統的臨床醫學著作。它是西元二世紀前中國醫藥學成就的總結。這兩句話是講《傷寒論》在中醫學發展史上的地位。底下就講它的內容,它以理、法、方、藥相結合的形式論述了多種外感病的許多雜病的辨證論治,並且涉及到中醫的藥劑技術和護理知識。這是我們講它的內容。下面要歸納總結的是它的貢獻。他創立了六經辨證方法,並將其應用於臨床,這就使辨證論治的診療原則在中醫臨床醫學上確立下來。並且作為中醫的特色之一,一直沿用到今天。它的第二大貢獻是在方劑學上,它所記述的大量複方選藥精當,組方嚴謹,藥量精確,療效可靠,是方劑學發展的基礎,被後世醫家譽為“眾方之祖”。因此,《傷寒論》的問世就為中醫臨證醫學的發展樹立了里程碑,並且也是《中醫藥劑學》、《中醫方劑學》、《中醫護理學》等等,多學科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