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64講

64 厥陰上熱下寒證(2)、厥熱勝復證

上次課主要講了厥陰病的提綱證。“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 (326)"這個證候是寒邪鬱遏厥陰相火,厥陰相火鬱極乃發,相火上衝,因此就出現了心中疼熱,氣上撞心的臨床表現。消渴是厥陰鬱火傷津的表現。飢是厥陰鬱火橫逆犯胃,所以他有一種煩餓的感覺,不是胃有熱則消穀善飢嗎?不欲食呢,是厥陰陰寒未退,陰寒犯脾,陰寒運化失司,所以不欲食,這個證候,熱是真熱,寒是真寒,所以不能看到他有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而當做一個實熱症狀,用苦寒瀉下藥。用苦寒瀉下藥以後,必然更助下寒,更傷脾陽,而出現下利不止的變證。

對於厥陰病來說,因為它是錯綜複雜,變化多端,或寒或熱,或虛或實,或寒熱錯雜,或厥熱進退,它具有兩極轉化的這樣一個特點。因此,用一個上熱下寒證候 做為一個厥陰病的提綱,能夠代表厥陰病這種兩極轉化、錯綜複雜的特徵,這就可以了。我們對一個提綱證,不能求其全。

上節課的後半節課,講了臟厥蛔厥。臟厥和蛔厥,它們都有煩躁,既然是厥,也都有手足厥冷,所以要進行鑒別。對於臟厥來說,它的成因是由於心腎真陽衰微,在少陰病的基礎上,邪氣進一步傳厥陰,而厥陰心包和厥陰肝的相火也衰竭,也就是人體五臟六腑的真陽都虛衰,而造成了厥冷,這才叫臟厥。臟厥,是內臟真陽衰微造成的厥冷,因此它的臨床症狀除了手足厥冷以外,還有全身皮膚的發涼,這應當是一個外感病,寒邪傷陽,或者真陽衰微的證候,發展到中末期的一種表現。預後不良。所以仲景並沒有提出他的治法。正因為真陽衰微,正不勝邪,所以有“躁無暫安時”,這種肢體躁動不寧的危重證的臨床特徵。

仲景在這裡講臟厥,主要是和蛔厥相鑒別。 所謂蛔厥,在診斷上,(1) 有吐蛔史,(2) 時煩時止。得食而煩,須臾復止。以便育和臟厥的躁無暫安時相鑒別。對於蛔厥證來說,病人首先有上熱下寒,所以蛔蟲才上擾。按照張仲景的解釋,人在吃飯的時候,蛔蟲聞到了飲食的香味就擾動,所以人就煩,隨後蛔蟲安靜了,人就不煩了。按照我的分析, 這是病人在熱病後,體內寒熱失調,胃腸蠕動的機能發生了紊亂,或者異常,當見到飯之後,唾液開始分泌,胃腸開始蠕動,消化液開始分泌,但是由於胃腸蠕動機能有些失調,所以見到飲食之後的這種條件反射,就有些紊亂,人就感到一種嘈雜、一種心煩,這麼一種感覺。治療用烏梅丸,或者烏梅湯,清上溫下,對於調整這種胃腸功能的失調,有很好的療效。

烏梅丸既可以治蛔厥,又可以治我們剛才提到,第326條的厥陰病提綱所談到的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的證候。又可以治久利。所以我們現在就來分析分析烏梅丸這張方子。

講義191頁,烏梅丸的方義: 從長期的臨床實踐中,體察到蛔蟲也得酸則靜,得苦則下,得辛則伏的特性。所以要治療蛔蟲病,酸味的藥,苦味的藥,辛味的藥要並用。農村有些小孩肚子疼,家長認為肯定是蛔蟲,就給孩子熱上一碗醋來喝,把醋溫熱了,給孩子喝上一碗,特別是山西人,家家都備有醋,各種各樣的醋,喝上半碗醋,肚子不疼了,那就是蛔得酸則靜。有的時候,小孩蛔蟲肚子疼,家長給煮上一碗花椒水喝,當然麻麻的也不好喝,喝完肚子不疼了,這就是蛔得辛則伏。當然沒有人用苦藥來給孩子治蛔蟲病。孩子不愛喝。所以用醋是取它的酸,用花椒煮水喝是取它的辛。

烏梅丸這張方子,烏梅和醋是酸的,醋泡烏梅,川椒、桂枝、乾薑、附子、細辛這幾個藥是辣的,辛味的;而黃連和黃柏是苦味的。幾乎涵蓋了治療蛔蟲病的所有的味,酸苦辛所有的味,它再配合上當歸、人參,這 是氣血雙補,米飯,他是用的蒸之五斗米下,最後做這個藥丸的時候,把米飯也和藥混和在一起,做為一個附形劑,是藥的成份之一。還有蜂蜜,這幾個藥是補養氣血的。從祛蛔的角度來說, 它實際上是給蛔蟲一個誘餌,像我們劉渡舟老師說,你既然要祛蛔,給它個誘餌,就像我們釣魚一樣,有個誘餌才能把魚釣上來。有迴蟲病就會有氣血兩虛,所以我覺得用這些藥是在補益氣血,是扶正的,扶正以祛邪,這是我們從祛蛔的角度來說。

烏梅丸、烏梅湯這張方子,又可以治久利。久利是什麼情況呢? 就是長期的慢性的腹瀉,這種證候,你覺得他有一點輕度的裡急,你用一點清熱藥,結果發現一用清熱藥,他拉的更厲害了。你覺得他是虛寒,你用溫補藥,結果發現一用溫補藥,他下重得更厲害。光用涼藥不行,光用熱藥不行,人比較消瘦,你用補藥,它整個肚子都脹,光用補藥不行,你給他用行氣藥,用行氣藥他業拉,也不行。這就提示了種種久利是虛實兼見,寒熱混雜的。而烏梅丸這張方子,它正是寒熱同調,攻補兼施,它用黃連黃柏清熱,是針對熱象,它用乾薑、附子、細辛、川椒,還有桂枝來散寒祛寒。而且這些藥裡頭,大多是辛味的。辛還可以疏通氣鬱,因為慢性腹瀉的病人,常常伴有肝氣的疏泄失調,而肝氣的疏泄失調,肝氣鬱結,也最容易犯脾,也最容易出現下利。有的人就是一生氣就拉肚子,你說這種腹瀉是寒是熱?其實寒熱都有,虛實都有,在這裡頭,他用了疏氣的藥,疏肝的藥,實際上也是防止肝鬱剋脾土。這慢性腹瀉,寒熱錯雜,虛實兼見,又有氣鬱,所以要用一些疏肝解鬱的藥。

當歸養肝血,人參補陰補氣,這是針對氣血不足的。烏梅酸收以養肝之體,實際上很多慢性腹瀉,都有一種過敏的成份,這是我從另外一個角度,而不是從中醫傳統的角度來談,這種過敏性結腸炎,你再用烏梅、防風、蒿本這類祛風藥,防風和槁本是散的、是祛風的,你光用祛風藥,耗散得太厲害,你要用烏梅的酸收,有收有散, 在客觀上它可以對過敏性結腸炎有很好的調整作用。在這裡是用烏梅酸收來養肝之體,對於寒熱錯雜、氣血兩虛、肝鬱氣滯所造成的久利,用烏梅丸常常可以取得療效。當然我們今天沒有烏梅丸,就用烏梅湯了,用烏梅湯常常可以取得療效。

我們在用的時候,這些藥並不全用,你可以根據具體的病證情況來選擇應用。如果我們用於治療蛔厥,或者治療膽道蛔蟲證,我們在用烏梅丸的時候,要加使君子、苦楝根皮這些祛蛔的藥。而治久利的時候,就不需要用這些藥。

烏梅丸既可以治蛔厥,又可以治久利,久利也罷,蛔厥也罷,他它們的臨床表現完全不同,為什麼都可以用烏梅丸、烏梅湯來治療呢?就是因為它們病機是一樣的。這就是抓病機,活用經方。這個用方的思路,我以前曾經多次提到,我們從小建中湯適應證的時候就提到,小建中湯的適應證:“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一個是腹中拘急疼痛,一個是心中悸而煩,都可以用小建中湯,是因為它們病機是一樣的,都是氣血兩虛。用小建中湯就可以益氣養血、溫中補虛,這就是抓病機用方。我們現在講的烏梅丸既治蛔厥,又治膽道蛔蟲證,又治久利,也是因為它們在病機是寒熱錯雜、虛實兼見。這個用方思路,是我們特別應當注意學習的。

有許多老的大夫,他高明就高明在他會抓病機。把這個古方應用的範圍大大的擴大了。

寒熱錯雜證(上熱下寒證)的第二條,359條,講義192頁:”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 ”傷寒,一個外感病,本,是原來,原來是個什麼證候呢?是虛寒性的下利。這個病的來路,原本來自於虛寒性的下利,醫復吐下之,醫生反而用了催吐和瀉下的方法,這就造成了寒格,就是寒邪的阻隔,寒邪阻隔於中焦,上面有嘔吐,下面有下利,更逆吐下, 就是使吐下更逆,也就是使吐下更嚴重。這個時候,我們首先想到的,下利肯定是虛寒性的,而這個嘔吐呢,也很可能是胃寒的嘔吐,如果是虛寒性的下利,又伴有胃寒的嘔吐的話,那麼嘔吐的臨床表現應當是什麼呢? 應當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這就是脾胃虛寒,上下皆寒的證候,這時候用什麼方子治療?下寒的下利,脾寒的下利,我們用理中湯。上面胃寒的嘔吐,我們加丁香和吳茱萸,溫胃散寒,降逆止嘔,遮方子叫什麼?叫丁萸理中湯。是《醫宗金鑑》的一張名方。用於治療脾胃兩寒的嘔吐和下利。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我們以前多次提到過,這是胃家虛寒,腐熟無權的一種表現。可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病人,他是若食入口即吐,他是隨吃隨吐,因此這就不是胃寒,而是胃熱,火性急,熱性的下利。火性急,暴注下迫,所以就有裡急,胃熱氣逆的嘔吐,火性急,火性上沿,所以隨吃隨吐。所以現在看到的359條,張仲景所描述的這個病案,下面是虛寒性的下利,毫無問題,由於寒邪阻隔在中焦,上熱不得下達,而出現了胃熱氣逆的嘔吐,這就形成了上熱下寒證,就不能用丁萸理中湯了,那就用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來治療。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它是用黃芩、黃連來清胃熱,這兩個藥也是苦的,苦可以降,清胃熱降胃氣,治嘔吐;用乾薑和人參,這正是半個理中湯,或者說是半個四君子湯,不過四君子湯是後世的方子,它益脾氣、溫脾陽、散下寒,是個很好的清胃溫脾、清上溫下的一張方子。這又是寒熱並用,攻補兼施的代表方。

我們說在《傷寒論》中, 寒熱並用,攻補兼施的方劑不少。在這方面,張仲景的組方成就也很高。我們回憶一下, 我們已經學過的寒熱並用,攻補兼施的方子,它們都有什麼特點?首先是

(1)瀉心湯類。 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 甘草瀉心湯。
它們是寒熱並用,攻補兼施,但是偏於中消痞。那麼多方子都是寒熱並用,攻補兼施,你得把握它的一個特點呀!我們就從這些方子中的特點,來學習他的組方思路。

(2) 烏梅丸,我們剛剛學過的。它是寒熱並用,攻補兼施,偏於酸驅蛔。
它有偏於和的,有偏於收的。實際上是在調整氣的運動。

(3)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也就市我們現在正講的這個方子,它是偏於苦降止嘔。因為它的特點是食入口即吐,隨吃隨吐。所以用它來止嘔,它是偏於

(4) 麻黃升麻湯,這張方子藥物比較子雜,證候比較奇特,現在臨床應用極少。所以我不準備具體講這條原文,但是它的組方上,有它的特色。麻黃升麻湯寒熱並用,攻補兼施,它偏於辛祛邪。

寒熱並用,攻補兼施是這類方子的共同特點,但是在這個前提下,這個方子的作用傾向,都有特點。瀉心湯類偏於和,烏梅丸偏於收,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偏於降,麻黃升麻湯偏於散。你看它的組方,他注重調整全身的氣機,那你就根據你的具體病人,是氣逆的,你就寒熱並用,攻補兼施,偏於降;是氣鬱的,你就寒熱並用,攻補兼施,偏於散;是氣耗散而不能內收的,那寒熱並用,攻補兼施,你要偏於收;如果清陽不升的,《傷寒論》沒有這種方子,那你還是寒熱並用,攻補兼施,那你就應當偏於升陽,李東垣的升陽散火湯,可不可以屬於這一類?大家可以琢磨琢磨。

我們剛才提到了麻黃升麻湯,這個原文,我們下去自己看一看,這個證候,看看原文就可以了。但這個證候在臨床上幾乎很少見。這個方子應用的報導也很少。麻黃升麻湯在治法上,它有發熱鬱陽、清上溫下的作用。所以它是屬於散的。在藥物組成上,我們要注意,他這裡用了“分”做衡重單位。“麻黃二兩半,去節,升麻一兩一分,當歸一兩一分,知母十八銖”,這個分,在漢代,做為計量單位的話,沒有,所以張仲景寫書,絕對不會在他的方中寫出用分來做為衡重單位的。在晉朝以後,在銖和兩之間,加了一個分,怎麼加的呢?是六銖等於一分,四分等於一兩。 24銖等於一兩。

我們以前曾經提到過,根據班固《漢書‧律曆制》的記載,也根據出土文物的實際考察,漢代的一斤等於250克,斤和兩之間是16進制,1兩等於15.625克,銖和兩之間是24進制,1銖等於0.65克,銖和分之間是6進制,6銖等於1分。因此,一分等於3.9克。所以我們看到《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以分做為計量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它當成是宋朝以後那個斤、兩、錢、分、厘的那個分。這兩個概念不是一回事。我已經遇到這個事情,也一個信息中心,它統計古代用藥藥量的規律,它就把唐代以前的那部份的分,當作後世的錢、分、厘的分來統計,結果說怎麼古人用藥的藥量怪怪的,不適合實際應用。我一看他的原因,是把兩個分給混淆了。這裡的分,等於3.9克,這個我在這裡特殊的提一下。顯然易見,仲景是不會把分作為衡重的單位的,在《金匱要略》裡,有不少方子在劑量上出現了以分作為衡重單位,那顯然是經過晉朝以後的人給他改的。

關於厥陰病的寒熱錯雜證(上熱下寒),我們就談這麼多了。重點是烏梅丸證和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證 。我現在想問大家一個問題,黃連湯是不是寒熱並用,攻補兼施的? 還記得嗎?黃連湯。黃芩湯是不是寒熱並用,攻補兼施的?黃芩湯,溫病學家很重視它的組方成就,儘管黃芩湯就是黃芩、芍藥兩個主要藥。黃芩湯,它不是寒熱並用,它是清熱的。黃連湯是寒熱並用,攻補兼施,它治療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那是我們在太陽病篇講了瀉心湯的適應證以後,為了和瀉心湯適應證的上熱下寒 相鑒別的時候提到的。所以要把黃芩湯和黃連湯分別開。

下面我們看厥陰病篇的第三節, 辨厥熱勝復證。 我們在講厥陰病概說時提到一段話:“厥陰病,寒邪鬱遏厥陰相火,相火鬱極乃發,相火暴發,陽有餘便是火。”於是乎就出現了陽復太過的一些熱證。我們也提到了當厥陰陽氣的恢復,如果是時進時退的話,那就出現厥熱勝復證,或者叫厥熱進退證。 陽氣恢復佔優勢,也就是說相火暴發佔優勢,病人就出現發熱,陽氣衰退,病人又出現了厥冷和下利,因為什麼呢?,陽氣衰退的話,陰寒邪氣就佔了優勢,所以病人又出現了厥冷和下利。

我們下面講的這些條文, 就是以厥冷、下利和發熱天數的多少來鑒別,這個病人是陽氣恢復佔優勢呢? 還是陽氣衰退佔優勢。以此來判斷他的預後。看原文331條:“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利。這條文我們應當這樣讀,”“傷寒,先厥而利者”,這是寒邪盛,陽氣退的表現,所以有厥而利下者,後發熱,後來出現了發熱,見到發熱以後,手腳就不涼了,這和少陰病陰盛格陽是不同的,這個發熱是厥陰陽氣恢復,陽熱佔優勢,所以見到發熱,見到發熱他手腳就不涼了,手腳不涼了,這種虛寒下利必自止。見厥復利。見厥,那是陽氣退,陽氣一退,虛寒下利又出現了。這一條就提示了仲景將要用厥利和發熱的時間長短的比較,來談陽氣的進和退的問題。

原文336條:“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天數是相等的,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到第六天,手腳不發涼,那提示了這是陽氣的恢復佔優勢,陽復保持住了,所以這個病就可以自己好了。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厥冷沒有超過五天,而這個發熱,陽氣恢復呢,保持了五天以上,所以這個病就好了。

原文342條:“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這顯然陽氣的恢復不佔優勢,而陰寒邪氣佔優勢,其病為進,這個病是加重了,是發展了,為什麼? 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陽氣衰退了,病情當然加重了,文字寫得非常通順,一讀就明白。

原文334條:“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

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一個外感病,先有厥冷和下利,這是陽氣虛,陰寒盛,隨後出現了發熱,這是陽氣復,陽氣恢復以後,這種虛寒性的下利就會停止。這種厥冷也會消失。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下利停止以後,出現了發熱,伴隨著發熱,又出現了汗出,又出現了咽痛,仲景把它叫做喉痹,痹是什麼意思?痹是疼痛又伴有不通的證候。在古代,這個痹的含義比較廣泛,比方說,咽喉疼痛,呼吸不利,吞嚥困難的叫喉痹;胸痛、呼吸困難的叫胸痹;心前區疼,心慌心跳,有憋氣的叫心痹;脅痛,氣機不暢的叫肝痹;胃脘脹滿疼痛,肚子脹滿疼痛,可以叫腸痹;少腹疼痛,小便不利的可以叫做胞痹;關節疼痛,關節活動不利的,那叫風寒濕痹;所以痹字就是疼痛又伴有氣血不利;氣機不暢的證候。這裡的喉痹,就是指咽喉疼痛,呼吸和吞嚥不暢。這個汗出咽痛形成的喉痹,是怎麼回事呢?這是陽復太過,陽盛則熱,陽熱上傷陽絡的表現。這是我們在概說中已經提過的。人體的機能活動常常也一個慣性,本來寒邪鬱遏厥陰相火,厥陰相火祛寒邪外出,厥陰相火暴發,陽氣來復,陽氣恢復到適可而止的地步,陰寒退卻了,這個病就好了。問題是恢復到適可而止的地步之後,它陽氣的恢復又繼續往前發展,按照慣性繼續往前發展,這樣的話,就導致了陽熱有餘,陽有餘便是火,反而形成了熱證。這就由一個寒證轉成了熱證。當然由寒能夠轉熱,這必須是在心腎真陽不衰的基礎上,僅僅是寒邪鬱遏厥陰的相火,才能夠由寒轉熱,由陰轉陽。如果這個厥陰病是由少陰心腎真陽虛衰兒傳來的話,那是沒有這種陽復的機轉的。機體的這種陽復的慣性,就像我們一個運動員,在參加比賽之前,運動量很大,積極參加訓練,所以機體代謝旺盛,飯量也多,吃得多,吃的質量也好,增強體能,比賽完了,拿到冠軍了,讓他去休息一個月,好這一休息,不運動了,可是食欲還是那麼好,吸收機能還是那麼好,這一個月體重一下增加了20公斤有的是。為什麼?你說不運動了,可是他消化機能還是個慣性,還是那麼好。所以現在這個病陽氣恢復了,恢復到適可而止的地步,它按照它的慣性發展,它繼續恢復得太過頭了,太過頭就出現了陽熱盛的證候。

接著往下看,“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 ,這個發熱是陽氣恢復,這個無汗,它是指的沒有出現陽復太過,陽熱逼迫津液外越的汗出,和上面的反汗出來對照的,而這種虛寒性的下利,它就會停止。“若不止”,如果說已經出現了發熱,下利還在下利,這個下利的性質就發生了變化。原來是虛寒的下利,現在發熱以後,陽氣已經恢復了,還在下利,這個想利就已經是熱傷陰絡,熱迫血行,于是乎就出現了大便膿血。這是陽熱下傷陰絡的表現。陽復太過,是陽熱下傷陰絡的表現。“便膿血者,其喉不痹”,如果陽熱下傷陰絡,出現了大便膿血,那就不會出現汗出和喉痹。為什么呢?這個熱它傷了陰液的話,傷了絡脈的話,它總是有一個傾向,它不能既傷上又傷下,傷了上面不傷下面,傷了下面不傷上面,這是厥陰太過的第二個証候。第一個是汗出喉痹,第二個是大便膿血。

現在看341條,"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 ,這明顯的是厥少熱多,陽氣的恢復占優勢,”其病當愈“,這個病當然會好。”四日至七日熱不止者“,沒想到從第四天開始的第七天,熱不除,這就是陽復太過的表現。于是乎”必便膿血“,這還是陽熱下傷陰絡。陽復太過所出現的第二個証候。

現在看332條,"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并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

傷寒始發熱六日,記住,開始有六天是發熱,這是 陽氣的恢復占優勢,厥反九日而利, 厥冷和下利九天,那說明陰寒邪氣盛,凡厥利者,當不能食, 凡是見到厥冷和下利的,這是真陽衰微,陰寒內盛,那應當不能消化飲食,不能食,今反能食者,結果病人現在呢,本來是有厥冷有下利的虛寒現象,反而有食欲,還能夠吃,恐為除中,怕就怕的是除中。除中是什么証候?講義上的詞解說,指胃氣垂絕,而反能食的反常現象。除就是消除,中就是中氣, 除中這個証狀,是指的中氣在敗絕之前,中氣敗絕前,引食自救的回光返照現象。其實一個生命將要終結的時候,他殘存的能量常常會發露無遺。我們上次講吃了白通加豬膽汁以後,脈暴出者死,那就是病人臨終前的回光返照現象。現在講的這個除中,本來是一派虛寒証的前提下,應當食欲低下,吃得很少,結果他反而出現了能吃,甚至還吃得比較多。這個要特別提高警惕,會不會是中氣消除之前回光返照的一種現象。有些情況下,病人吃上一碗米飯,吃上一碗餃子,幾個小時以後病人就死了。

我小時候有一個極深的印象, 我三舅媽,那時候才二十八、九歲,在我小不點的時候,我覺得我三舅媽特別漂亮,結果她得了肺結核,空洞型肺結核大咯血,人逐漸逐漸消瘦,長期臥床不起,“老怕傷寒少怕癆”,你想那是五十幾年前的事情,那個時候少怕癆的問題沒有解決。今天抗結核藥當然廣泛的應用,“少怕癆” 的問題基本問題不大了。那個時候是不行的。我三舅,就是我媽媽的三弟,有一天突然跑到我家給我媽媽說,“姐姐,她要好了!”我媽媽說,你憑什麼說她要好了?因為j我媽媽心裡有數,知道這個弟媳婦的生命時間不太長了。說她一直不能夠吃飯,因為她長期臥床,褥瘡都好幾塊,都好不了。說她一直不 能吃飯,她現在要吃餃子,要吃羊肉餃子。我媽媽說,老三,你給她包餃子吃了嗎?他說:吃了,包了。吃了多少?吃了一碗。我媽媽說,你趕快給她準備後事。我那三舅當時目瞪口呆,給我的印象特深刻。他說,她已經能坐起來了,又說話了,又能吃飯了,怎麼要準備後事? 我媽媽當時說了一句話, 這句話我怎麼也想不起來,她是說的當地的一種民間的話,實際上就是除中。第二天的晚上,我三舅媽就去世了。當時才29歲,留下兩個小男孩。所以給我的印象極其深刻。等我後來學醫,學到除中這個詞的時候,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那個非常典型的病例。

其實我們在病房看到的臨終的病人,不管那個病人,臨終前都有回光返照的現象,這個現象有的是多言多語,有的是食欲突然旺盛,有的是一直臥床不起,突然有了精神了,能夠下地了,遇到這種情況,在全身症狀沒有明顯好轉的情況下,突然也一些多言多語,有了食欲,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說,你看病人好了。你們外地的家屬走吧!外地的家屬剛離開北京,病人就沒有了。所以這種情況我們要特別注意。

這樣一個虛寒性的厥冷和下利的病人, 你怕他是除中,怎麼辦呢? "食以索餅" ,食就是給他吃,索就是條索,餅是什麼意思呢?餅的意思,“餅,并也。溲麵使合併也”餅從食從并,合併的意思。溲就是加上水之後,把鬆散的麵粉合在一起(揉成麵團)。所以溲麵使合併也。這就叫餅。我們今天,餅成了一個專指的,把麵食做成片狀的食品叫餅,如餅乾,烙餅,實際上古代不是,你只要把麵和成麵團,這就叫餅。和成麵團以後怎麼吃呢?蒸著吃的叫蒸餅,那不就是我們的饅頭嗎?饅頭古代叫蒸餅。煮著吃的叫湯餅,那不就是我們的麵片湯嗎?古代叫蒸餅。索餅是什麼意思?那就是做成條索狀的麵食,那不就是麵條嗎?

有一本書上說,像今天北方的炒餅,這樣一個危重的病人,你怕他是除中,你給他吃今天北方的炒餅,炒餅不好消化呀,那病人一吃完馬上就死了,那病人家屬還不找你算帳呀。所以這裡的索餅是稀軟的麵條湯,給他吃完稀軟的麵條湯以後,看看他的反應怎麼樣?你千萬不要給他吃不好消化的食物。所以我那個三舅就犯了個大錯誤,我那三舅媽臨終前回光返照,出現了除中,你不要給她吃羊肉餃子,吃完她絕對不能消化,唯一的一點正氣,來消化這點羊肉餃子,那肯定她是死亡,促進她死亡。所以我媽媽就說,趕快給她準備後事。你要是給她吃一點稀稀的麵條湯,也許給她調養調養胃氣,還能多活半天。所以“食以索餅” , 給她吃一點稀軟的麵條湯,看看他的反應,“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這個不發熱是指沒有出現突然的發熱,而是慢慢慢慢的發熱 ,這提示了這個能食是胃氣在的反應,而不是除中,是陽氣恢復的反應,“必愈”,這就會好了。在一派陰寒證的前提下,出現了能食,給他稍稍的吃一點稀麵條湯,這病人沒有出現暴熱,而是熱慢慢慢慢的出現了。這提示了這個能食是胃陽的恢復,是陽氣的恢復,那這個病就會好。“恐暴熱來而復去也”,怕的是吃完這碗麵條湯以後,突然發熱,這個熱也突然退掉,那正是真陽發露無遺,真陽在消亡之前的回光返照的反應,這就像我們在講白通加豬膽汁湯的時候提到“脈暴出者死” 意思是一樣的。

"後三日脈之”, 吃完這碗稀麵條湯以後,又過了三天,你去檢查他,這個脈之是指的檢查病人,“其熱續在者”,你看這個熱呢,從吃完這個稀麵條湯以後,不是指的那個暴熱來而復去,而是慢慢慢慢出現這種熱,持續又存在了三天,“期之旦日夜半愈”,就寄希望於第二天的夜半,到了半夜,這個病人就好了。為什麼這樣呢?“所以然者”,之所以是這樣,就是這樣,“本發熱六日”,本就是原來,原來有六天發熱,厥反九日,結果後來厥冷和下利有九天,現在吃完這碗稀麵條湯以後,"復發熱三日",這三天,併前六天,合起來也是九天,“與厥相應”,發熱的天數和厥冷的天數是一樣的。"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就是這個發熱持續到第九天結束的時候,沒有再出現厥冷,沒有再出現下利,那就是陰陽相平衡了,陽復而陰退了,病就會好了,“後三日脈之而脈數”,結果吃完這碗碗稀麵條湯以後,又過了三天,你去檢查他,不僅脈數,“其熱不罷”,我們在講陽復太過的時候,不是提到第四個證候,有熱不罷、熱不止嗎?這就是這個其熱不罷,持續高熱,持續發熱不退,“此為熱氣有餘” ,這正是陽復太過,熱氣有餘的表現,“必發癰膿。” 陽熱泛於肌膚,而導致了身發癰膿。

到此為止, 關於厥陰陽復太過的四種表現,我們都談到了。
陽熱上傷陽絡:出現汗出、咽中痛、喉痺。
陽熱下傷陰絡:出現大便膿血。
陽熱泛溢肌膚:出現身發癰膿,全身皮膚多處化膿性的感染病灶。
陽熱太過:出現其熱不罷。

對於厥陰陽復太過出現的這四種情況,我們都應當按照熱證來治療,而且是真正的熱證來治療。熱利的可以用白頭翁湯來治療,熱證的咽喉疼痛,可以參考甘草湯桔梗湯來治療,身發癰膿的,《傷寒論》沒有方子,用後世的真人活命飲來治療,其熱不罷的,那我們用了這些清熱的方劑以後,來看看他的熱退不退。

仲景怕讀者不知道除中是什麼,所以在333條舉了一個除中的例子,"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你看,這裡的脈遲是主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本來脈遲是寒盛的證候,用了黃芩湯來清熱,這就是寒上加寒,一派陰寒內盛的證候,他不能夠消穀引食,所以當不能食,結果他反常的出現了能食,這正是胃氣敗絕之前,回光返照的一種現象,那這個病絕對預後不好,所以他舉了這麼個例子來說明除中的預後之差。同時也提示對傷寒病來說,用寒涼的藥,一定要特別特別的謹慎。反過來對溫熱病來說,用溫熱的藥一定要特別特別的謹慎。

我們現在要討論的是《傷寒論》中,神乎其神地講到了厥熱勝復,熱幾天,冷幾天,這是仲景客觀觀察到的證候呢?還是仲景只不過舉熱和厥的天數的對比,來說明陽氣時進時退呢?到現在沒有定論,因為我們現在在臨床上看不到什麼樣的病,能夠是發燒幾天,厥冷下利幾天,又發燒幾天,又厥冷下利幾天,我們今天在臨床上看不到,所以有人說,這是在古代存在的,今天已經消亡的一種傳染病,但是我們沒有更多的依據。有人就說,這是仲景在理論上用厥熱天數的對比,來描述人體陽氣的時進時退,可是我們有一個習慣(認識),就是仲景這些事情都來自於臨床,他不是假設的東西,而是一個真實的東西,所以對厥陰病的厥熱勝復證,厥熱進退證,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有待我們在座的今後繼續研究和探討。

六經病都有發熱,
太陽病的發熱,是發熱惡寒同時並見, 它的熱型特徵是什麼呢? 翕翕發熱惡風寒,這是太陽病發熱的特徵。

陽明病的發熱是“但熱不寒”,這是個前提,一旦邪入陽明,但熱不寒,這是陽明病發熱。如果是胃熱彌漫的話,它是熱結在裡,表裡俱熱,這是陽明病的熱型。但熱不寒,胃熱彌漫者,熱結在裡,表裡俱熱。調胃承氣湯的適應證是蒸蒸發熱, 大承氣湯的適應證是日晡所發潮熱。

少陽病,也以發熱為主要特徵,它的熱型有兩個:邪在經則往來寒熱;邪在腑,就是發熱。或者是嘔吐而發熱,或者是偏頭疼而發熱。

對太陰病來說, 太陰,中陽不足,邪入太陰,不能出現全身的發熱, 充其量只能出現手足自溫,所以才有“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此為繫在太陰”這樣的話,所以太陰病沒有全身的發熱,因為中陽不足,抗邪無力,他表現不了全身的發熱。

對少陰病來說,它是心腎陰陽俱衰,而又以腎陽虛衰為主的,具有全身性正氣衰微的證候,在一般情況下,它沒有發熱。一旦發展到真陽衰微,陰盛格陽的時候,它在一派陽衰陰盛的前提下,出現身熱反不惡寒,因此這個發熱是真寒假熱,裡寒外熱,原文是裡寒外熱,我們後世說真寒假熱,這是少陰發熱的特徵。

厥陰病,它的熱型是厥熱進退,厥熱勝復。

六經病是辨外感病的,外感病就以發熱為主要特徵,這就是我們歸納的六經病的發熱的特點。

今天的課就講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