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學 第 43 講 筆記


第二節 正常脈象

上午講到了診脈的一些基本情況,脈診的原理,脈診的部位,脈診的方法,講了這些內容,下面我們講第二節,正常脈象。正常脈象也叫做平脈,常脈,或者是緩脈,有這樣幾種稱法。什麼是正常脈象呢?就是在生理條件下,所表現的一些脈象。這個脈象它有一定的基本特點,有一定的表現特點。但是不是指某一種固定的脈。二十七脈裡面,你說哪一種脈就是正常脈?哪一種脈就不是正常脈?除了剛才講的有時候,可以稱緩脈為正常脈以外,一般不好說浮脈就是正常脈,沉脈、數脈、滑脈,哪一種脈象都不好說是正常脈。它有一定的表現特點。臨床上我們記錄的時候,也一般不是說他脈象正常,也不這樣記。即使沒有發現特殊的表現,它是屬於正常脈象,我們寫病歷的時候,也不寫脈象正常。最多寫一個脈緩。就用緩來代表這個正常脈象。既不寫平脈,也不寫常脈,也不寫脈象正常。脈象正常,它能夠反映氣血充盈,氣機健旺,陰陽平衡,精神安和。就是氣血陰陽,精神這都是正常的。因此就表現為脈象的正常。

怎麼知道脈象正常呢?有什麼特點呢?它的脈象特點是,部位上看不浮不沉,中取明顯,不浮又是什麼樣的不浮?不沉沙怎麼樣不沉?就是說用的力量適中,告訴學生什麼樣的情況下,這就是浮取?什麼樣的情況下是沉取?這個脈象浮取也可以有一點體會,不很明顯,中取就很明顯。沉取也仍然有一些,不很明顯了。這就是一個特點。速度上,速率上,位、速、形、勢;我們上午講到脈象的要素,應該包括位、速、形、勢;這是講的位置上不浮不沉,當然也不存在著長和短。從縱軸上,它也不存在著長和短的問題。長短多少啊,我們還有個說法,就是一寸九分,少於一寸九分,它只有一寸五分,那是短了。它兩寸多長,還在那裡脈搏跳動,那當然是長了。浮和沉就是不大不小,不深不淺,中取明顯。快慢,不快不慢,反正就是要處於中間。那麼什麼是快?什麼就是慢呢?可以局限一下。我們說,上午講了一下,一分鐘呼吸18次,如果按每息4次,潤以太息,就是相當於每一息4.5次的樣子。因此在80次左右,在這個範圍之內,85次也可以正常,86、87也還可能是正常,接近正常。75、76、78都可能是正常。所以快慢是不快不慢。快了、慢了,那都是病了。都是病理現象。

形態上不大不小,不深不淺,不快不慢,不大不小,那麼到底有多大呢?也沒有具體的來測量。當然這個是可以測量的。解剖以後,把這個血管看看,量一下這個血管有幾個毫米。恐怕不會超過一個厘米吧!3個毫米,5個毫米,恐怕就是3個毫米左右,那麼大一個範圍。形體適中,太大了就變成了洪脈。小了是細脈,形體適中。

第四個是勢力,從容和緩,應指有力。它的力量從從容容,那就包括了不快不慢了。和緩有力,是和緩有力者四個字,這是正常脈像的表現。

第五個節律,它的節律是節律整齊,沒有歇止,它沒有跳5下、3下、8下,中間停一下。也有的可能20下、30下,停一下。有的甚至一分鐘沒有停,到第二分鐘的時候,它出現停了一下。那都是有歇止。為什麼強調50動,有的有歇止的脈,它可能就是要50次才能夠出現一次。因此這是正常脈像。我可以說這個正常脈像,可說它提了正常脈像,也沒有提,不大不小,不快不慢,不深不淺,和緩有力,節律整齊,那前面三個,六個不,三條六個不,沒有很多實際的意義。要靠我們去體會。老師告訴學生這種脈顯得大,這種脈顯得浮,顯得沉,正常脈像的特點。隨著生理活動、季節、氣候等等,它可以發生相應的變化。等一下我們要講,會有些什麼樣的變化。這樣一種正常的脈像,古人把它稱為有胃、有神、有根。我們現在在病案上記錄的時候,從位置上看,看不出明顯的有什麼問題,不浮不沉,從速度上看,沒有明顯的問題,不快不慢,從形體來看,沒有明顯的問題,不大不小,並且還有從容和緩有力,節律整齊,這樣的特點。那我們記錄病案不可能這樣記啊,詳細的這個脈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不大不小,和緩有力,節律整齊,不會記這麼五句話。那就是簡單用一個“緩”字加以代替。所以“緩”脈可以稱為是正常的脈。

(圖:這是一個緩脈的脈圖。我們上午已經講了,這是一個升支、降支。降支下面有幾個曲折,這就是典型的緩脈的脈圖。正常的脈的脈圖顯得很流暢。彈性也比較好。升降顯得很正常,這個是緩脈的脈圖。)

有胃

剛才講正常脈古人稱之為有胃、有神、有根。所謂有胃,是講脈裡面有胃氣,這個脈跳起來,這個脈跳得和裡面的胃氣,胃的功能、胃氣的情況有關。跳起來體現了這裡面的胃氣充足不充足。脈跳,不是脈裡面還藏了一個,血管裡面還藏了一個胃,六腑的那個胃。只是說脈搏跳起來什麼這個人他的胃氣是健旺不健旺?這樣一個問題。表現有很多,古人有很多的說法,每一本書上基本上都有這種說法。比如說《靈樞》講“榖氣來也徐而和”,那是胃氣,榖氣是胃氣。那脈搏來是什麼樣呢?徐緩和和,徐而和,和緩。《景岳全書》講“榖氣即胃氣,胃氣即元氣,夫元去之來,力和而緩。”等等很多說法。就是具有從容和緩的特點。從容和緩的特點,主要是從勢力上來看的。和緩的脈說明什麼問題呢?和緩的脈是從容和緩,它的主要特點是從容和緩。應指有力,節律一致那些都是有的。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不大不小。最主要的特點是從容和緩。從勢力上看,是這樣一個問題。它說明為什麼叫做它有胃氣?不說它有肝氣、有腎氣?有胃氣是什麼意思?就是說這個說明了脾胃的功能,我們人體的氣化,氣血的生化,正不正常?脾胃功能健旺不健旺?主要是說明這個問題。為什麼脾胃功能健旺的,說明它的脈就會和緩從容。脾胃功能不健旺,它可能就會失掉和緩從容的這麼一種狀態。那是什麼意思呢?脾胃功能好,營養物質充足,它這個基礎打得牢。所以脈搏跳起來從從容容,和和緩緩不慌不忙,就是胸有成竹的意思。我們過去講手中有糧,遇事不慌,有糧食,有這個物質基礎,一就顯得從容大方。有實力,有國力,我們人體的胃氣,物質基礎有保障,因此把它叫做有胃。如果胃氣少了,就是胃氣衰,沒有胃氣了,一點從容和緩的感覺都沒有。那當然胃氣消亡。

有神

第二個叫做有神,這個有神我們在講望神的時候也講過,得神叫做有神。少神叫做神氣不足,失神。那個有神是講的人體的,兩目、面色、神情和形體。脈中有沒有神,就說明脈裡面這個神氣怎麼樣。神氣怎麼樣也有很多說法,李東垣的這個話講得好,叫做“不病之脈,不求其神而神無不在也,有病之脈,則應求其神志有無。”就是說正常的人自然是有神的。我們一個非常健康的人,從他整個看,望神的時候,肯定也是有神,到生病的時候你就要考察一下,這個人神氣足不足?是不是少神?是不是失神?是不是神志錯亂?我們望全身的神是那樣,現在看脈搏也是這樣。正常的人脈搏是會有神的。健康人,常人,脈搏是有神的。有病了,生病了以後,要考察它有不有神,脈中神怎麼去體現呢?重點是有力無力。幾個說法,都是強調的有力無力。所以脈律整齊,柔和有力,重點講的是柔和有力。前面講的從容和緩,有一個“和”,這裡也是一個“和”,和緩。有胃是從容和緩,有神是柔和有力。特別裡面提出有力。但是這個有力並不是像個鋼管一樣的,那麼很強硬,它也有柔和的特點。並不是那麼一味地硬。脈管本身並不是很硬,是說跳起來有力,這就是有神的表現。有神說明我們人體的精神,和生命活動是正常的,是健康的。有病也是比較輕。

這種脈有神和脈搏有胃,兩個能不能區別開?實際上我看很難區別開。從容和緩,如果沒有力了,從容和緩,從從容容,不急不慢,從速度上來看,重點是看速度不快不慢,從容和緩。而這個有神是柔和有力,是從勢力上看,那麼一個脈像如果它是從容和緩,真正有胃的人,他脈搏也肯定是柔和有力的。柔和有力的脈它有神,應該說它也是有胃氣的。所以從容和緩,柔和有力,往往是不能分開。脈搏跳得非常的快,它哪怕柔和有力,應該說神也會受到影響。這兩個無非是從不同的角度,無非是強調我們人體的神的活動,心臟的跳動,脾胃的功能都是健旺的。只是古人要把這樣一個表現,歸納為那就是有神,這就是有胃。如果說我們講中華民族有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中華民族的精神是什麼樣子?它實際上就有團結、奮鬥、吃苦耐勞,這就是他的表現,那我們在脈象上體現它有胃,有神,就是體現在從容和緩,柔和有力。這麼一個特性。實際上柔和有力的脈,應該它也要從容和緩。從容和緩的脈應當也要柔和有力。這才是一個健康的表現。所以它兩個不能區分、嚴格分別開來。

有根

脈有根基,就是脈沒有斷掉。它有根本存在,扎著有根在那裡。脈的有根有兩種表現:

  1. 尺脈沉取不絕。我們講的左手心肝腎,右手肺脾命。兩尺脈是屬腎。腎是我們人體的根本。因此《難經。十四難》裡面講,“人之有腎,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樹葉、枝,到冬天它可能落葉了,枝也萎縮了,但是它根本還是好的,一到春天,它又會長起來,所以根本是在腎,如果人有元氣,元氣是在腎,“故知不死”。《脈經》裡面也講了,“寸口雖無,尺猶不絕,如此之流,何憂殞滅”。所以尺脈沉取還有沒有脈?尺脈,本來它的位置,比關脈要稍微沉一點。尺脈。有很多病人,是顯得弱,那麼弱的時候,如果沉取一點都感覺不到,這就是沒有根的一種表現。

  2. 有根是顯在足部的三個脈象。
    1. 太谿,上午講過。太谿在內踝的後面那個地方。足少陰腎經所過的部位。
    2. 沖陽,沖陽,也叫做跗陽。在足背這個地方,應該是說在足的中間這個趾頭的後面,這是沖陽穴。
    3. 太沖穴,太沖脈在哪?有的人把太沖脈和沖陽脈,都是講足背這個脈搏,應該是足背這個地方是跗陽,叫做沖陽。太沖在腳大拇趾的本節後面。所以它是在第二和第三趾頭的中間。足陽明胃經是在中趾的後面,這麼摸下來,繫鞋帶的那個地方。那是足背中的跗陽脈。而太沖脈是在大拇趾的後面。在前面一些,在趾頭那個地方。不是一個脈搏。

    這三個脈搏,一個是反映腎,一個反映胃,一個反映肝。足厥陰肝經所過的部位。這幾個地方,如果有脈的話,我們上午講過,跗陽是測胃氣。太谿是測根本、測腎,所以這兩個一個是有胃氣,一個有腎,沒有消亡;肝為女子的先天,肝藏血。所以這三個脈像,也就是說,足上面還仍然有脈搏跳動,沒有絕。這也還是根沒有絕的表現。

所以有根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個是尺脈沉取不絕,一個是足部的三脈。太谿、沖陽和太沖。這三個脈還仍然在那裡跳動。它說明腎氣沒有衰竭。實際上也包括了胃氣,沖陽,跗陽也是胃氣。胃氣也沒有衰竭。所以有根。

這裡我們要強調一下,就是有胃、有神、有根三者,這是古人人為的一種區分,實際上這三個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強調,我們正常脈像應當具備的條件。應當具備什麼條件?不管你是什麼變化,都應當是從容和緩,柔和有力。尺脈沉取不絕。它三個的目的,無非是強調脾胃、氣血,脾胃運化正常,氣血物質基礎豐富,一個無非強調是心和心神活動正常,一個是強調我們的先天之本,腎氣它沒有消亡。從不同的角度來強調它。實際上這三個臟腑就代表了,我們整個機體的一些正常狀況。古人是非常重視它的。總是強調有胃、有神、有根。那就是一種正常的脈象。我們講正常脈像的時候,講到不深、不淺、不快、不慢。不快不慢應該說就是從容和緩吧。節律一致,從容和緩,不快不慢。還有一個不大不小,柔和有力。位、數、形、勢上柔和有力。不深不淺,尺脈按的時候,沒有絕,仍然有尺脈存在,雖然是中取明顯,尺脈沉取的時候仍然不絕,所以它說明有根。這是從不同的角度。總的說明脾、胃、心、腎等臟腑,氣血,精神正常。常人不求胃、神、根而自在,這就是李東垣講過,“不病之人神自在”,沒有生病的時候,脈神自然存在。有病的時候,那就要注意考察一下,是不是從容和緩,柔和有力?是不是尺脈按之還有根?這就是正常脈象的一種表現。

脈象除了這些表現特徵,我們講五句話,不深不淺,不快不慢,不大不小,從容和緩,節律整齊。這五句,而其中最關鍵的是什麼呢?是從容和緩,柔和有力。尺脈按之不絕,沉取不絕。這是它的關鍵,就是古人說的“胃、神、根”。除了這種情況以外,正常的人,是可以出現很多變化的。有些什麼變化呢?可以是個體因素的影響。人,本身人體的性別、年齡等等的不同,比如說女性的脈神稍微弱一點,跳得稍微快一點,稍微細小一點。男的女的相比,男的個子大一些,顯得力量也大一些,那麼脈象上也是與女的相比,顯得稍微大一點,有力一點。年齡,小孩子80次,100次,那都是正常。可以是正常的,青年人往往是有力。老年人脈管比較硬,多弦脈。體質上,高大的人就脈長,手很長,所以他的脈一般來說我們三個指頭,可能就擺得疏稀一點。矮小的人,脈短,瘦人脈浮,胖子脈沉。運動員緩而有力,這都是和體質有關係。

除了這個以外,要注意有一個,有一個六陰脈,六陽脈的說法。考試的時候,我們有時候也考,什麼叫六陰脈?什麼叫六陽脈?學生答六陰脈,就答什麼沉,癌、牢脈、微脈,這就是六陰脈。浮脈,洪脈,數脈等等,這些答成熟六陽脈。實際上,六陰脈,六陽脈,是講的一種人體的稟賦不同,他可以有的人生來就比沉、細,六部的脈,這個“六”是講的左手心肝腎,右手肺脾命。這六個部位的脈,都顯得屬於陰的方面。就是小一點,力量弱一點,位置深一點,生來就是這樣。有的人生來他的脈象,六部的脈,兩手寸、關、尺,六部的脈都顯得浮一點,大一點,有力一點,這就是六陽脈。所以。六陽脈並不是把脈象裡面,27脈裡面,有哪幾個脈就屬於陽,哪幾個脈屬於陰,不是講的那一個。注意,學生要把這個概念,跟他講清楚。是講寸關尺六部的脈,顯得屬於陰——沉、細、力量弱一點,六部的脈顯得屬於陽——浮、大、1有力一點。這就是六陰脈,六陽脈的概念。這是很稟賦體質有關,不一定是病理表現。比如一個女的和男的相比,女同志脈就顯得沉、細,稍微力量弱一點。那你說,哎呀,你有病了。你的脈比我的脈要小了這麼多。力量也沒有我的力量顯得大。那她是六陰脈,你是六陽脈。不是這個意思,可以是正常現象。

還有脈位的異常。特別有兩個,一個叫斜飛脈,一個叫反關脈。講的時候,我們老師都講了,但是同學可能有時候就記反了。什麼叫斜飛脈?就是脈管跑到寸口的外面去了。他講不太準確,什麼叫反關脈?脈跑到寸脈的另外一邊去了。另外一邊是哪一邊?講不清。應該說,斜飛脈是尺脈這個地方有脈,從尺脈就斜過,飛到手背上去了。斜飛,要理解斜飛是斜著飛過去了,從尺部斜向手背。反關脈是見於寸口脈的背面,這是內側,見於外側了。寸口脈,和寸口脈相對的這一邊去了。完全到了這邊,這邊沒有動脈。這是生理上的變異。生下來,他母親生下他來,他脈管就移位了,有這種情況的。甚至有的心臟都跑到右邊來了的。我們心臟是在左邊,有的人心臟是在右邊。那是生理上生成的。是一種先天性形成的。那個斜飛脈、反關脈,都是先天形成的,反關脈,同學有時候如果碰到這種,不要大驚小怪。一看這個人好好的,哎呀,這麼一摸,你寸口無脈,危險,你沒有脈。不要害怕,要仔細找。也可能是斜飛了,也可能是跑到另外一邊了。生理上發生變異了,不要大驚小怪。

可以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外面的因素也可以引起它的變異。

  1. 情志,《素問。經脈別論》裡面講,“人之居處,動靜、勇祛,脈亦為之變乎”。這脈像會不會引起變化?活動和安靜的時候,這個具體的環境。情緒變動的時候,會不會引起?他說,“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受了驚,受了恐,發脾氣的時候,勞累的時候,脈象都會有些變化。因此,情志是可以引起變化的。喜的時候脈多緩,憤怒的時候脈多弦,可能要稍微數一點,有力一點。驚恐的時候,脈搏可能稍微有點亂。跳的次數可能一陣子快,一陣子慢。一嚇,很怕的時候,心跳就加快。一看,沒什麼事啊,它又慢了,一停下,哎呀,還是有問題,它又怕起來,又快一些。這種情況,可能出現,隨之變化。

  2. 勞逸,活動的時候,洪數,運動員,跑它千米,萬米,長跑,馬拉松賽跑,你看他的脈搏,它肯定不會是70多次,100多次,可能就洪、數。睡覺以後顯得緩一點,遲一點。體力勞動的人,他的脈搏顯得大而有力一點。他這個心臟功能健康比較好。它跳一下就算一下。並不一定跳得很快,大而有力。

  3. 飲食,吃飯有關係。剛吃飯、喝酒、特別是飲酒以後,當然脈顯得有力一些。飢餓的時候,脈會顯得虛弱一些。

  4. 季節,也會發生變化,在《內經》裡面是強調的,四季的氣候,脈會有不同的變化。強調了春脈微弦,夏脈微鉤,秋脈微毛,冬脈微石。《內經》是講的弦、鉤、毛、石。《內經》裡面沒有浮和沉這個提法。是講的毛和石。浮就是毛,像毛一樣的。輕輕地浮在表面上,石頭沉在水裡面,所以石就是沉脈。《內經》也沒有洪脈這個提法,叫做鉤脈。鉤脈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洪脈。就是說隨著氣候的變化,微弦、微鉤、微毛、微石,稍微有一點點,不是很明顯,如果每個人到了冬天都是見石脈,那可能冬天寒冷,穿衣服穿的多,血管也比較藏得深一點,脈搏摸上去沉一點。秋天都是毛脈,我們現在這個秋天都是浮脈,那不一定,稍微。有人做過這個檢查,把一個健康人春夏秋冬,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給你各測一次你的脈象,描一個脈圖,描下來是有一點稍微的差別,是有微妙的差別,有這個情況。

  5. 晝夜,有關係。白天活動多,動則血行於諸經,臥則血歸於肝,所以睡眠了以後,夜晚它沉細而緩一點。白天浮而有力一點。

  6. 地理環境,東南方的人,可能脈細柔偏數,西北方的人,可能脈沉實,這個氣候應該說還是比較明顯的。南方的人,東南方,福建、廣東這些地方,每天都需要洗澡。一天不洗澡,兩天不洗澡,就臭了。感到很難過,甚至一天要洗幾個澡。他出汗也出得多,天天洗澡。這個毛竅也疏鬆一些。脈管也顯得柔軟,柔和一些。西北方的人,恐怕洗澡的機會少一點,水也很缺乏,沙漠地帶,像科威特、伊拉克那些地方,溫度七八十度,到夏天,那麼高的溫度,又缺水,沒有水,哪去找水洗澡?可能一個月洗不了一次澡。兩個月,甚至一年也不洗澡。我估計可能有一輩子都沒洗過澡,不知道生下來的時候,給他洗過沒有?那就用毛巾擦一擦,搓一搓,搓得上面的污垢,是滾滾的一條條滾下來。他那個皮膚腠理就是要厚實一些。這種氣候的變化,對於腠理,對於人的脈搏,會有一定的變化,會有所變化。你長期住在東南方這個地方,發泄,腠理是開放的。

有這麼多變化,前面講到,有生理上的,形體大小,男女性別,體形,又有這些情志、飲食、氣候、環境,這麼多的變化,那到底怎麼判斷正常不正常?所以我們講了半天,那個正常的脈,不浮不沉,不深不淺,不快不慢什麼的,不好絕對的說。那我們要判斷它是不是正常?重點看什麼地方?就是《內經》古人講的,有胃、有神、有根。從容和緩,柔和有力,尺脈沉取按之不絕,有這一個特點的,很可能屬於正常脈象。這是確定平脈或者緩脈的根據。或者叫緩脈、或者叫平脈,正常脈。就是確定正常脈的根據,主要還是在有胃、有神、有根。

如果脈雖然發生變異了,我們用生理變異可以進行解釋,這個脈為什麼跳得快啊?我可以解釋,他剛跑來,跑了一段路。當然脈搏跳得快。這個人的脈怎麼好像沉細?他人比較胖,個子不大,皮下脂肪比較多,顯得比較胖。那他可能沉細一點。有的人看他身體那麼健康,為什麼脈搏只跳50多次,60次。運動員他鍛煉有素,所以在平常沒有活動的情況下,他脈搏就可能只有50、60次。因此脈搏有了變異,一個正常人,成人他出現50多次,60+次,好像是變異吧,但是我能夠用生理變異來加以解釋。有一個條件是有胃,有神,有根。第二個,有了變異的時候,可以用生理來解釋。第三個,到底有病沒有病,你沒把握,反正脈搏跳起來不太正常,到底有病沒病呢?那你可以繼續觀察。你可以結合全身的情況來看,全身好,沒有什麼反映,可能他還正常,全身已經有了病痛。脈搏也有了變異,當然是一個病脈了。這就是脈搏,診脈的一些正常脈象,講來講去無非兩個問題,一個就是有胃、有神、有根。柔和有力,從容和緩,尺脈沉取,按之不絕,如果發生了有變異,有了變異的時候,我們能夠用生理的變異來加以解釋。

第三節 病理脈象

什麼叫做病理脈象?就是疾病反映在脈象上面的變化,生病了,這個病人會反映出,一種什麼樣的脈的跳動情況,這就叫做病脈。

一般除了我剛才講到的生理變異,氣候環境的影響,這個以外,凡是其他所見到的一些不正常的脈,應該說都是病脈。比如說洪脈,滑脈。它是可以見於正常人的,身體健康可以,但是他不屬於這個,他本來就不健康,他還像洪脈,滑脈,那當然是有病了。

3.1 常見病脈

這是我們的重點,主要內容就在這個地方,前面講了兩三個,四個小時了。現在具體地講,講20幾種脈象的病脈,由於對脈像感覺與體會的差別,歷代對於常見病脈的分類和命名,存在有一些差異。就是說到底病脈有多少種?有多少種病脈?最多的提到了三十多種,38種,病脈。最少的好像是16種吧。對,張景岳只提了16種。通常提的可能是27種。王叔和的《脈經》裡面提到的是24種。《內經》裡面有21種脈。《傷寒論》就提到了26種脈,脈的數字有一些差別。為什麼出現差別呢?就是說歸納的特點,分辨的差異引起來的。最早的脈也有脈圖,我們以前講過,今天上午講了一個脈圖,剛才講緩脈的時候也看了一個脈圖,古人也有脈圖,用圖來識脈,那是《察病指南》上面也有一個。這是最早的脈圖。浮脈它就形容脈搏在上面一點;芤脈就是有邊無中;這個是滑脈,非常流利;實脈有力等等。古人有這樣的一些描述。《察病指南》上面有脈搏的描述。我們近代所說的脈象有多少呢。一般是27種,這27種是哪27種,就是浮、沉、遲、數、洪、細、虛、實、滑、澀,這個地方容易記了。浮脈、沉脈,位置上浮、沉。節律上,快慢上遲、數,形體上分為洪和細。力量上分為虛和實。這八個脈是綱領脈,除了這個以外,還有滑、澀、弦、緊。節律上看有結脈、促脈、代脈。位置除了浮、沉以外,還有長、短,脈搏的有力無力上,還有緩、濡、弱、微、散、芤,沉脈有伏脈、牢脈、芤脈、革脈,動脈,27種。如果加上疾脈,比數脈還快一些的疾脈,就有28種。這一個我們可能經常就要考學生。你學了脈象,你給我舉20種以上的脈象。舉出來應該吧,我們講27脈,28脈,你20種脈都數不出來,那你這脈沒有學到。應該說我要你寫27種脈,你就要寫得出27種脈的名稱。你都寫不出來,那你怎麼去認識。名字我不都記得,你還能夠體會到有這麼一個脈嗎?顯然不行。因此要把脈的名稱記住。

1 浮脈

脈象特點:輕取易得,重按少減。稍微用點勁,稍微把手一放上去,只要手放到皮膚上,這一體會就體會得到。輕輕地取,古人形容是三菽之重。輕輕取就可以得到脈,中取非常明顯。重按反而力量弱一些。但是弱並不是空虛,重按沒有了。只有浮取,中取有,沉取沒有了。那也不是,那是無根了。中取、沉取稍微減弱了一點。但是沒有空虛。所以叫做舉之有餘,按之不足。

古人多這個問題有很多描述,我們來理解它,可以用一個”淺“字來理解。脈跳的部位比較淺,位置不深。所以正常脈是不深不淺。現在這個病人的脈淺了,輕取即得。古人很多描述,“浮如水上覆輕舟”,“浮如水上漂木”,“如尋榆莢似毛輕”,像毛一樣的很輕。“微風吹鳥背上毛”,鳥背上的毛輕輕吹起來,吹動。這都是顯得一種浮,當然拿著脈搏你就不能做試驗,我捉一隻鳥,捉一隻雞,我給它看看。給它一搧風,吹風。看看它雞毛撣怎麼樣的浮的?那你還是體會不到。要從人身上來體會。反正用力不大,這樣一種脈象。它的脈位比較淺。如果做個脈圖的話,描出來,這個圖看不清,太細。這個地方用的是壓力75克、100克、125克、150克。就是探頭的壓力。75克的時候已經有脈搏。在那裡跳動了,已經摸得到了。75克多重?就這手指剛放上去,剛接觸到皮膚上的時候,已經有這種感覺了。而到100克的時候,跳動就很明顯了,最明顯了。125克的時候,還是比較明顯。但是沒有100克那麼高了。跳起來沒有那麼高了。而到150克的時候,反而不明顯了。但是還是有,重按。就相當於150克的時候,重按還是有。說明這是一個浮脈。

臨床意義

浮脈說明是表證。所以李時珍講“浮如水上浮輕舟,總是風寒先痛頭。”風寒表證就有脈浮、頭痛、身痛,描述得很好。

為什麼會出現浮脈?應該可以理解得到。氣血趨向於體表,衛氣抗邪於外。當然是浮脈。但是要注意幾個:

浮脈在《內經》裡面成為毛脈。毛脈在秋天的時候,秋脈微毛,今天講過時令變化的時候,秋天的脈,可能稍微浮一點。在臟應肺,為什麼在臟應肺?在體表,肺是主體表的,皮毛,肺主皮,其華在毛,體表這個部分屬於肺所主宰。因此要理解這是一個生理基礎。

瘦的人在秋天、三秋,李時珍講“三秋得令知無恙,久病逢之卻可驚”,在秋天的時候,稍微浮一點。可能是正常。瘦的人稍微浮一點也可能正常。還有表虛、陽浮的脈也偏浮。但是不等於是表證。陽氣浮越與外,脈搏可能也浮,但是浮而重按,可能就沒有力了。就顯得有點無根了。這種情況下,你就不要認為,哎呀,你受了風寒,有表證,不一定。表證的浮脈是正氣趨向於表。抗邪外出的表現。而表證裡面要分表寒、表熱。那就看浮緊,浮數,這樣來進行區分。李時珍講“浮脈唯從肉上行,如循榆莢似毛輕,三秋得令知無恙”,秋天可以稍微浮一點。“久病逢之卻可驚”,體質很虛弱了,陽氣虧虛了,他脈搏顯得浮,當然他消瘦也可以顯得浮,虛弱以後人要顯得瘦一些。如果這個時候顯得脈浮的話,那你要考慮,是不是陽氣有外越的可能。“久病逢之卻可驚”這個意思。

【完/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