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 01 講

成都中醫藥大學 鄧中甲教授

介紹方劑學的基礎知識。重點講解解表劑、瀉下劑、和解劑、清熱劑、祛暑劑、溫裡劑、補益劑、固澀劑、安神劑、開竅劑、理氣劑、理血劑、治風劑、治燥劑、祛濕劑、祛痰劑、消食劑、驅蟲劑、湧吐劑等150首基礎方、代表方、常用方的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義及加減運用。

方劑學充分體現了中醫的特色,在臨床上體現出整體的動態。

它是中醫學與現代醫學在學科的重視上很大差別的一個方面, 現代醫學重藥輕方,中醫輕藥重方(或重藥更重方)。

序言

  1. 什麼是方劑,《方劑學》。
  2. 方劑學的性質,學習方劑學的目的與任務。
  3. 方劑學的學習方法。

什麼是方劑,《方劑學》

有人誤解處方(幾味藥組成)就是方劑。方劑是也嚴格規定性的。“方”有規定,規矩之意。
“以規成圓,以矩成方,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劑”字在戰國以前為“齊”。工具書中解釋“劑”為“排比而整齊謂之齊(劑), 參差而無雜謂之齊(劑)”。事物排列當中,不管是高矮多少,它都有一定的整齊度。既使高矮不一,但有一定規定性。

方劑定義:指藥物按一定之規矩和方法組合成方。

《漢書藝文誌》:“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劑,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

組織方劑要考慮到藥物的性味,針對疾病的具體情況,經過套炮制加工調配,(水火之劑),達到通閉解結,反之於平。治療了疾病。也強調了規定性。

方劑應是辨證論治確定治法之後,選擇合適的藥物,決定用量,按組成結構之要求(君臣佐使),妥善配伍而成。不是簡單的藥物的拼湊,堆積,也非任何一張處方都可被稱為符合要求的方劑。

民間醫學雖也能治病,要求較低。

方劑學是一學科,闡明和研究治法與方劑的理論及其臨床應用的一門學科,是中醫學主要的基礎學科 之一。它包含強調兩個問題:
(1)方劑學是研究闡明治法與方 劑的理論。中醫藥學歷來用理法方藥四個環節來概括。
理,理論(包括生理[臟像學說為代表]病理[病因病機學說為代表]), 治法,方劑,中藥。
方劑學討論的不僅僅是方,還在法。研究法與方這兩個環節。
(2)方劑學不僅研究理論,還非常強調臨床運用。在理論與臨床運用方面探討治法與方劑的本質,運用規律。

方劑學的性質,學習方劑學的目的與任務

方劑學劃分為中醫學的專業基礎課。中醫主幹課。在傳統中方劑學是個橋樑課。前以中基,診斷學,中藥學為基礎,後接著臨床課(中醫內外婦兒科),是學員從基礎到臨床的過度。

過去師帶徒往往先讀本草,後背湯頭,就上臨床,學湯頭學方劑是隨師上臨床過程當中的學習。現代中醫教學為大生產式的教育體制,由專業基礎課到臨床,比較系統之過程,所以從傳統學習當中來看,中醫學的方劑學是一個橋樑課。

方劑學的任務是經過一定數量常用方劑的講授,引導學生掌握組方原理和配伍規律,培養學生分析、運用方劑以及臨證組方的能力,並為學習中醫臨床課程奠定基礎。

教材中方劑分為(根據性質)三類 (1) 基礎方 (2) (3) 常用方

基礎方

歷代發展過程中,總結的一些針對基礎病機的基礎證型,所確立之方劑。臨床較少單獨以幾味藥使用,它反應了病機共性。

代表方

中醫發展的歷史過程中,一些醫學流派,或一些醫學大家,在理論上創新的同時,相應臨床上產生的,代表這種理論的典型方劑。

如補中益氣湯,當歸補血湯,反應李東垣“甘溫除熱”治法。
大補陰丸,朱丹溪提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補陰學派。

代表方學習的特點在要結合學術思想來理解它。

常用方

經過多年臨床運用,被公認確定有效之方劑。

三類方劑可以互相兼括,很多常用方即為代表方,有些基礎方也也代表方的特點。每一類在學習上的要求是不同的。總之,透過學習,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運用方劑的能力,特別是在臨床組方的能力,能為學習中醫臨床課程奠定基礎。

方劑學的學習方法

  1. 緊密連繫已學各科學識
  2. 正確處理理解與記憶之關係。過去很多學生走至死背或理解的兩極端。
  3. 注意理論聯繫實際。課堂只是一半,更重要是臨床中的學習,工作以後,還要繼續通過實踐去反覆深化理解。
  4. 背誦一定數量的方歌。
    方歌類型有三─
    (a)  傳統常用方,以汪昂《湯頭歌訣》為代表。方歌中有方名,功用,主治,藥物組成,簡明扼要,照顧比較全面周到。為人們首選。
    (b) 陳修園之《長沙方歌括》《金匱方歌括》為代表的的編寫方式。把藥物用量比例,或絕對用量都編在裡面, 對深入研究經方,在臨床應用中深入體會,是比較有效。很多人在初步學習以後,提高的階段,喜歡背陳修園之這類方歌。
    它沒有方名,時間久,方背得多了以後,就容易互相混淆。
    例:較好的,如《長沙方歌括》酸棗仁湯,
    "酸棗二升先煮湯,茯知二兩佐之良,芎二甘一相調劑,服後恬然入夢鄉”。藥量比例都有,安神功能也提到。
    澤膠豬茯滑相連,咳嘔心煩渴不眠”,時間久了,可能不記得此為何方?(豬苓湯)
    (c) 趣味方歌類,只適用應付考試,長期效果差。
    例:“烏龜狗肉香又香,加點茯苓和生薑”(暖肝煎)
  5. 加強預習與及時複習。

總論第一章 方劑學的發展簡史

中國醫籍中,方書佔最多。各時期的方書各有特點,學習時應注意(1)了解時代特點,
(2) 每個時代的代表方書與其貢獻。

分為七個時期

(1) 先秦時期

方劑的產生和初步的發展。(方是後於藥產生的)
先是藥食同源,發現藥物的藥性,再經過漫長的過程,了解藥物之間相配結合的運用效果,形成初步方的用法,我們稱為複方。古籍中描述兩味藥相結合是比較晚的,大約是春秋戰國時期。
先秦包括秦以前。此時期主要方書─《五十二病方》,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方書。內容把所治之病分為52類。(約1972開始挖,1973,4 竹簡出土,1979 出版)
此書為民間醫學水平,因為沒有辨證論治。
[過去多把《黃帝內經》13方看為現存最早的方書,《黃帝內經》是漢代書。七篇大論是唐才修訂完成。]

(2) 兩漢時期

時代特點:方劑學的形成與奠基,理論基礎的奠立基本完成。以前是以複方形式出現,而且成一定規模,方劑學學科概念,理論實踐運用都不足。
此時期主要著作:《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

《黃帝內經》的貢獻:

  1. 方劑學之奠基。具體反應在目前統帥治法的治則(如扶正祛邪,平調陰陽,調和氣血津液,因人因時因地等指導思想)的建立。(對治則的貢獻)
  2. 治法理論的建立:《黃帝內經》歸納很多治法,不論後世總結的哪類治法,如程鐘齡的“八法”,張景岳歸納的治法(新方八陣,古方八陣裡體現的治法),或什劑裡的治法,在《黃帝內經》都義提過總結了。
  3. 最早期的方劑。十三方過去認為是最早之方劑。劑型服法以及臨床使用的主治 都是經方範圍的。
  4. 提出方劑配伍的基本結構,提出君臣佐使的理論。組織方劑基本結構的要求。

《黃帝內經》為整個中醫理論奠基,此處僅分析對方劑學的聯繫與貢獻。

《傷寒雜病論》的貢獻:

  1. 在醫學內部及外在環境相互促進下產生。當時政治經濟文化,及當時《內經》的思想。也就是說中醫藏象學說完全形成也是在西漢後期,陰陽五行學說用到醫學上完全成熟也是西漢。在當時情況下,加上當時全球性的流行病,再與疾病鬥爭過程中總結了大量經驗基礎上產生的《傷寒雜病論》。勤求古訊,博採眾方。學習《靈》《素》。《傷寒雜病論》對方劑學的貢獻,在它建立了治法,辨證,證候的本質是病機,針對病機,產生治法,治法指導下,組織方劑。“融理法方藥為一體”。治法方劑在臨床實踐中,和理論藥物結合,形成理法方藥體系,這是一大貢獻。
  2. 產生了一大批多少年來臨床驗證行之有效的名方。(經方)
    雖然總共323方,絕大多數長期臨床運用行之有效。
    仲景制定了很多基礎方,對後世方劑學的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這些基礎方反應很多配伍的基本結構。這些基本結構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比如,白朮、茯苓的配伍,到宋元時代,產生的比較有名的方,在著名的醫籍中就有幾百個。而且從它的精煉的用藥,準確的用量,也對後世組方配伍規律有很大影響 。(人們稱《傷寒雜病論》為方書之祖。)

    我們要知道,到這階段是達到一個很高點,但並不等於一切就不用發展。宋元時期產生一種“古方不能治今病”的思想(口號),說的是太過一點,但也有它的道理。當然這句話出來以後形成的時方派,經方派(方劑學運用研究中的兩大流派),運用中有互相對峙的情況。應該怎麼樣很好的處理這兩方面的關係,這也是我們後面在討論到具體的方劑時,一個應認真思考的問題。

    總之,《傷寒雜病論》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也是方書之祖,融理法方藥為一體,產生一批對後世影響很大的,到現在運用仍然卓然有成效的方劑。

    日本人對中國古代醫家最推崇的就是張仲景,朱丹溪。他們甚至於用仲景原方,藥都不變,這也太過,他們和我們交流時,說你們怎麼把張仲景的方改來改去,加加減減,對張仲景不尊重。我們開這小柴胡湯一劑,...。我說張仲景自己就加減,仲景方裡很多基礎方都有加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