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 16講 九味羌活湯(2) 香蘇散

成都中醫藥大學 鄧中甲教授

九味羌活湯

上次談到九味羌活湯的證候分析,證候的特點。和方義分析。我們談到九味羌活湯的一個意義,它是一個羌防劑,用來治療風寒夾濕型的外感的一個代表方劑。又有分經論治這個思想,這張方我們先說它配伍特點,它既用升散藥為主,又結合部份清熱藥,這張元素說它升散藥得到清熱藥,升而不峻,不會很聲勢太過,清熱藥得到升散藥,當然能清內熱,它這種苦寒,因為過多用內_的苦寒藥容易引邪入裡,所以兩個有一個相制的問題,相制,一個散表,一個清裡,是分工,所以這裡頭有一個兩樣要相配,既有分工合作,又相互制約。

配伍第二個特點,體現了分經論治的思想,這個分經論治在九味羌活湯的服法中間明確提出來了,也最早的,直接提出來,要用這個方,視其經絡前後左右之不同,這不是頭身酸楚疼痛嗎,表現在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經,那我們用這藥要,從其多少大小輕重之不一,增損用之。那後面我們還分析一下,這種分經論治,這張方裡的具體結構體現,但是從這兩個配伍特點,可以反應出來一個中醫學發展到這個時期的一個進步,應該承認是個進步。以過去,包括頭項強痛,頭身疼痛,這一類還是一種相比這個分經來說,這個還是泛指的,這個就具體化,用藥當中在止痛方面,根據部位不同,講究用藥的技巧,應該說是中藥方劑方面的一個進步。

劑型選擇

九味羌活湯的服法,和劑型選擇,前面我們提到過,也是這個方書反映出來,在這個時期,也是從某些方面的進步,所以他要求,急汗熱服,以羹粥投之,若緩汗溫服,而不用湯投之。就是說,外感風寒濕邪,較重,那就要用急汗,急汗就要湯藥趁熱服,吃了以後還要喝點稀飯,熱開水,所以羹粥投之,如果緩汗,病情不是很重,同樣開這個方,你可以用調解它的服法來控制功效的發揮。那就用溫一點。不要熱服,而是溫服。吃了以後呢,不用湯投之,不用吃稀飯喝開水幫助出汗。這根據病情的不同。劑型來講呢,我前面談過,外感風寒濕邪表證為主,宜用湯劑,治內傷,雜病像痺證一類,宜用丸劑,這就是劑型不同,功效主治可以不同。這也是在這方裡的所出的,看出原著,王好古的此事難治裡提出來的用法,劑型選擇。因為過去劑型選擇這個問題沒有在教材裡提出,我覺得這個方既可以用於外感,又可以用於痺證,畢竟是兩個病,而證候側重的有區別,所以反應了一種不同劑型,對於主證,主病主證功效的一種影響。

那對於引經問題,這個方裡用的六經的引經,也符合我們後世一般公認的引經,前面講到引經藥已經談到過一些,舉過一些引經藥的大家較公認的例子,那些例子當中多數在這個方裡就已經出現,就已經把它固定了,太陽經羌活,陽明經白芷,少陽經黃芩,太陰經蒼朮,少陰經細辛,厥陰經川芎。而防風,風藥之__,走十二經,這是在宋、金時代,北方張元素,金代的地區,認識,後世一般都比較遵從和公認這種認識,這樣使用。所以這個配伍特點,是學習這個方裡面的一個重點。因為它有劃時代的意義。

辨證的要點

這個方運用當中辨證的要點,惡寒發熱,頭痛無汗,這個是外感風寒的最基本表現,加上肢體酸楚疼痛,才反映出外感風寒挾濕,外感風寒挾濕這一段,是個基本依據,口苦微渴,是原方用於外感風寒夾濕,兼有內熱的一個基本表現。口苦微渴是反映了以這樣一個基本表現。所以完整用這個方應該說是有這樣一個辨證要點使用基本依據。當然我們前面講了,雖然分析是生地、黃芩,主要針對兼有內熱,沒有內熱也能用,量減少,它起到佐治藥的作用,這也是一般現在運用當中的共識。

使用注意

這個方比較溫燥,陰虛內熱,風熱表證不能用。這個是因為整個方以溫燥為主。

隨證加減

它不是風寒挾濕嗎?也可以用於痺證,又兼內熱,那圍繞這幾個方面的輕重,靈活用藥。所以這加減的項目,都圍繞它的辨證要點,病機的幾個方面展開。既然風寒挾濕,挾濕輕的那當然像蒼朮這一太燥的,蒼朮細辛發散,適當減少,如果治痺證,痺證疼痛比較劇烈的,根據不同部位,上下,四肢,獨活、靈仙、薑黃這一類可以選用增加,去風寒濕,或者活血,總的來講,蠲痺止痛,如果外來有風寒濕,又有內濕,濕重胸滿說明內在有實邪阻滯氣機,濕這個病邪,它有個特點,表濕很容易引動內濕,內濕又容易招致表濕,水濕都有這種特點,所以說,又見內濕的情況下,表現出胸悶,實邪阻滯氣機,那應該把治_的黃芩這類,由於斂濕可以減少或不用,加一些行氣藥,像厚朴(芳香化濕)、枳殼(行氣藥),氣行則濕化。如兼裡熱,只有重和不重兩種情況,裡熱不明顯的,可減量用一點,可以制約溫燥,裡熱如果重,加石膏、知母,是通常的一個裡熱還在氣分的加減法,所以這隨證加減我一直強調是圍繞著病機的幾個方面,程度來展開的。

羌防劑與麻桂劑的比較

怎麼正確對待羌防劑與麻桂劑之運用?這是產生於兩個不同時代。開始教方劑學,討論方劑時也考慮過這問題,同學也要問,麻桂劑羌防劑的區別?為什麼有些醫生擅長麻桂劑,荊防派,有些號稱荊防派的老師,習慣開藥第一味總是不外是桂枝,桂附這類很喜歡用,他有這方面的體會經驗,但是同學們在醫院實習的時候發現,絕大多數老師用羌防又用得多,這兩個運用當中,究竟有什麼差別?

但是我們一般麻黃桂枝和九味羌活湯、敗毒散,這類羌防劑,這個比較的話,我們可以說一個風寒濕,一個是風寒。就此而已嗎?

為什麼仲景時代出現麻桂劑?麻桂劑現在臨床也常用,不挺好嗎?為什麼逐漸到宋以後,羌防劑也出來了。而且還引發了當時的一些爭鳴,這些流派的爭鳴。所以我們經常把宋元時代,看作是從宋到元那段醫學的全面發展,在歷史上中醫發展過程當中,很重要的歷史時期,是個全面發展,各個方面。這個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種各個流派崛起,這個很有關係。在醫學角度上來講,又相當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這後來的發展很迅速,很快。這兩個羌防劑,麻桂劑的這種產生有時代背景。

這裡也反映一點,就我自己的研究體會過程當中,自己體驗到一點,應當有的一種研究方法,看待古代醫學的進步,和某個時代出現哪方面特點,要結合當時的社會、經濟,包括當時的病種,當時的諸多因素,包括氣候,綜和考慮。原來根本考慮不到這個,因為讀書時老師也沒告訴我,漢朝什麼氣候?也沒想到那個方面。雖然念書,念到風氣,漢初風氣尚厚,風寒比較重,所以像仲景用《傷寒論》,因為寒很突出。可能跟這有一定關係。但是怎麼樣有這種歷史資料呢?怎麼樣用旁證?或直接證據來說明這一問題呢?不容易。開始引我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我覺得不是學醫的,是病人。所以我覺得這個跟病人學很重要。所以我們跟進修醫師討論,麻桂劑、羌防劑,提到這個,他們也都說現在老師們用餘解表的,好像70%都羌防劑,用得很多。但有的又是光是麻桂劑為主。這種時代好像一個跳躍式的,一到這個時候,突然這個就多了。那怎麼回事?那些高級知識分子,有些他聽聽很感興趣,當時有兩個朋友,一個地質學院的,一個氣象學院的,對我幫助很大,氣象學一個老師聽了回去,後來他告訴我,它那個時代氣候很冷,全球性的,國外的書上都有這個描述。而且有流行病。這個性質應該說是偏寒的,很冷。但由這個啟發,就是說要去收集證據呀,收集漢代比較冷的證據,收集流行病的證據。後來地質學院的老師給我提供了,從地質發掘裡頭不同時代,雖然就一兩千年當中的不同時代,判斷它氣候特點,因為由於他們搞地質,搞氣像研究的人,關注到一些古代文獻,關注到很多現象,他們說漢朝當兵打仗都穿黑衣衫,後來的很多朝代都不是黑衣衫,黑衣衫吸收熱量,當然那時候解釋,我看古書裡解釋,說秦始皇的兵是穿紅衣衫的。所以漢朝建立了,推翻秦王朝,其實政權它是從項羽手上奪過來的。他的兵穿黑衣衫,所以人們判斷它這個時期很冷。還有呢,就從《傷寒雜病論》來講,提到傷寒十居其七,提到漢初的風氣傷後,這些證據都在說明這地方寒冷。

再後來呢,地質學院的老師說,從植物來看那個時代都是很冷的,通過中國歷史上記載,唐朝是很溫暖、濕潤的。開始溫暖濕潤,所以那個時候的黃河流域,不是現在的黃土高原。那個時候你看,山西出人參,鬱鬱蔥蔥的,不像現在很多地方七溝八樑一面波,那時候的長安,說長安本是牡丹鄉,唐代那時候,雖然是傳說,武則天一夜叫百花開,這是傳說,沒有那個地方能夠花多這種現實的話,傳說也不會出來。它都有些基礎的。所以從黃河流域那個時候,唐代已經是溫暖,濕潤了,從世界醫學史,那個當時我沒有看到,直到前年看到了,他們告訴我,不但東漢,那場流行病非常厲害,家家有僵屍之痛,很多都合門之疫,一家一家死掉,這裡的傷寒十居其七,你從張仲景《傷寒論》原序,和曹植的《說疫》,那篇很多同學都讀過了,對吧?醫古文裡有,曹植的《說疫》,曹植也是東漢末年,曹操的小兒子。有談到了這場災難性的流行病。而這場流行病是怎麼產生?當時只知道東羅馬帝國,跟我們漢代是基本同時代,西方最大的政權就是東羅馬帝國,那時候羅馬它的一個發達程度,不亞於我們。羅馬城和周圍地區,達到兩百萬人口以上,這我是在一本美國書,台灣翻譯了以後,我講到九味羌活湯,說到跟他們看到的相似,我當時沒看到這個書,根據前頭說的這些資料推論,那給我一看,那個也很清楚。全球性產生一場流行病,來源於羅馬,西方。由西方傳到印度,由印度傳到中國。這是西方醫學史裡寫的過程。從現代考證,屬於這個鼠疫、傷寒、霍亂。這些那個長的歷史時期內都有。這個裡邊也談到,那本書叫“細菌與人類的戰爭”。我們國內沒有翻譯,台灣翻譯了。所以前年拿到這個書看了,很有意思,那場流行病,使得東羅馬帝國亡了國,政權丟失,也就是說人口大量減少,跑了。那個地方流行病來了,就跑掉,散了。很長時間,經濟一蹶不振。從上面記載,東漢時期,當時達到五千萬人口,東漢那個之前,從秦王朝結束到西漢開始,出現一個文景之治,文帝、景帝,漢高祖以後,兒孫輩文帝、景帝,和當時的竇太后,都崇尚黃老之學,休養生息,給老百姓比較輕的賦稅,比較緩和的政策,國家發展很快,所以才到了西漢偏後期一點,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人口發展,疆土也擴展,他開始才有窮兵黷武的資本。他需要加強統一,所以排斥黃老,獨重儒術,用董仲舒,這個時候陰陽五行學說,很多這些開始規範,就和過去中醫用的已經不一樣了。

後來到東漢,進入這場流行病的中國人口,從五千萬,降到兩千萬。去掉百分之六十。但是政權還保持著,這個國外人家研究,給我們中國的影響。羅馬的影響是政權丟失了,東羅馬帝國。而且整個地方都荒蕪了。政治中心後來就轉移了。 中國由於有了當時在世界上比較發達的醫學,而張仲景能夠總結出這個《傷寒雜病論》,也和他和他同時代前後那個東漢期間,大家和疾病鬥爭當中總結出來的好的方和法,和辯證規律形成,不是一個時代產品,時勢造英雄,不是他一個人突然天上掉下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什麼東西,是個總結。後來中國人口在恢復當中,一直到明代恢復到七千萬,這個過程現在就找到這類的根據了。但是隨著這個時代的過去,到唐代的時候,氣候變了。東漢,後面這個三國演義結束,西元265年。到唐,到隋唐的時候,西元600左右,三四百年。到了盛唐,那就五百多年了。所以大致的氣候,四五百年的變化。有一種規律性變化,開始暖和濕潤了。所以開始的時候,這個象隋,到這個,南北朝到隋這種時候,陳延之的小品方和仲景方齊名了。到孫思邈的時候,孫思邈他都說南人秘仲景方不傳。他都很少看到仲景方。說明說明有一段時間用得較少。後來《千金翼方》這些,才補充很多出來了。到達了宋開始,社會經濟這些發展了。當然在唐到宋又有一段時間。西元900多年開始,又過了三百年左右,人口,經濟各方面發展。雖然經常南北對峙。北宋楊家將,南宋岳飛傳,這些都反映了這個社會的一些不安定。但整體的來說,醫學發展比較快。而當時整個的從唐以後的氣候變化,決定了臨床用方,對風寒這類要考慮到夾濕的問題。寒呢,相對輕一點。這就促使了羌防劑的發展。逐漸羌防劑開始用得多了。要認識到這麼一個過程,而不能夠撇開歷史的這種過程。平面的看待這種醫學史。什麼時候有什麼方書,什麼時候有什麼而已。為什麼出現這個,而在這個時期,整體醫學來講,從宋、元這個時期,很多病治療方法都豐富了。原來治痢疾,清熱解毒涼血,包括葛根芩連湯、白頭翁湯,都是這個治法較單一的。到了北宋以後,從北宋開始就劉河間這些就,“活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調氣活血方結合以後,對於全面解決痢疾問題,確實是個很大進步,當然這個並不能反映了。你可以否定白頭翁湯,作為痢疾基礎方的貢獻,並不能否定葛根芩連湯這一類呢,治療熱泄熱痢,作為基礎方的貢獻。但你和後世發現的這種組方的方劑組合,和治法的進步。組合起來,臨床療效就大大提高了。所以不能夠用經方派,時方派,各自也就抱殘守缺了。只考慮自己,互相攻擊。歷來經方派、時方派形成一種對壘。以至於有些醫家想怎麼樣,覺得時方有很多還挺好,但他又是傷寒派呀,不好數典忘祖。怎麼結合呢?理論上從用藥上儘量去找匯通折中。弄得兩面不討好,兩面不承認他。

陶華《傷寒六書》裡面方很不錯的,那最後大家不承認他的理論。所以都是不能正確處理歷史上醫學發展過程當中,出現的各種學派、學說。所以現在來說,我認為這種羌防劑、麻桂劑,各自有自己很適應的證候,適應的證候用法。你看到什麼證,外感風寒,風寒較重,麻桂劑當然好啦。陽氣不足,把這類姜桂附,而且經方的很大優勢,實際上在哪裡呢?它的很多基礎方,很多它的基本配伍組合,配伍技巧,配伍組合,形成了很多規範的東西,後世也用得很多。後世有些說我是傷寒派,他開出方來已經變化很大了。所以大量的,特別《傷寒論》裡面,《金匱要略》裡面,大量的基礎方流傳出來,衍生成後世的很多時方。應該辯證地看。這個問題各有各的適應,各有各的貢獻。肯定哪個方面並不等於否定哪個方面。因為現代的時代,容易有一種什麼非此即彼的思想。這個分析時代,容易非此即彼。現代哲學強調這個分呀,一分為二,過去強調合二為一,就東方哲學。西方哲學一分為二是主要的。東方哲學合二為一主要的。應該兩個結合起來,兩個結合。所以不要說強調了這個就否定那個,非此即彼。科學上的東西不能夠非此即彼。整個人類時代不斷的從綜合時代向分析時代,向新的綜合時代,又向新的分析時代,這樣的一個演變永遠不會完結。每個時代變遷都隔了很長了。我們每個人或者每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學習運用,而每個人的生命,在這種場合裡是一瞬間。

所以這是對羌防劑、麻桂劑應當有的這個看法,和它們產生的一種這個時代,各方面因素的背景。這個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參考。

香蘇散 二類方

香蘇散是二類方。我們比較簡要的提一下。

主治證候

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無汗。)

香蘇散總的來說,它是一種理氣解表的一個基礎方。它仍然是外感風寒。從主治證候,主證方面,仍然是外感風寒。所以有外感風寒表實證,也就是說麻黃湯證最基本的表現。惡寒發熱,頭痛無汗。外感風寒最基本的表現,而且是表實證的範圍。首先是這個證候的第一個方面。所以我說學了麻黃湯證以後,以它可以作為參照,作為參照比較的學習。我們後面不光是講的麻黃湯的三個附方,也可以包括九味羌活湯,它不是多個夾濕嘛,多個氣滯嘛。氣鬱不舒,氣機阻滯。它可以有些病人體質基礎本來就有氣滯的,有這個基礎,再感受風寒,由氣滯,氣機阻滯,往往以肝、脾、肺這些系統為主。當然這個時候胸脘痞悶,不思飲食。它反映出來,主要是從原書主治裡反映的,主要是涉及到脾胃系統。從用藥來看,也結合到香附可以結合到肝。因為氣機不舒,肝主疏泄,疏泄一身之氣機。

從舌象來講,它仍然表現的是以表證為主,兼有氣滯。而沒有強調氣化當中其它不良產物的積累。舌苔薄白,脈浮。這是對於香蘇散的主證的病機分析。

功用

疏散風寒,理氣和中。

香蘇散的功用,就它體現治法,除了疏散風寒,它有這個理氣,理氣和中。和中指的主要是脾胃。

方解

蘇葉散風寒,理氣
香附行氣開鬱
陳皮芳香化濕
佐使甘草補氣和中,調和藥性

蘇葉是這個方裡這樣的君藥。兩個作用,既能散風寒,又能理氣。所以它是理氣解表。過去把它作理氣解表一種代表方。它實際上是個基礎方。

蘇葉這味藥是比較全面的,能走氣分,能走血分。不同用量的話還有不同的作用。用量偏大發散為主。蘇葉中等用量,一般用到比如6到9克,用它有理氣,疏散,疏理氣機,理氣。小劑量,一般我有時候使用4到6克,很少。很多治內傷病方子裡頭如果配這個呢,它能夠解鬱,能夠帶一點疏通氣血,解鬱作用,並不有很大的理氣作用。當然我們後來一般用這個,蘇葉單獨用呢,作為理氣的話,多用蘇梗。所以用量主要在發散,量偏大一點。在它自身用量當中偏大一點。用小呢可以解鬱,小劑量,帶點疏通氣血的作用。所以表裡證都可以配用,也比較平和。所以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發散藥。

用香附呢,香附是理氣藥,行氣開鬱。它當然可以疏肝行氣,可以配合之後,象陳皮和它結合呢可以作用於中焦。整體上香附常用於行氣開鬱。用陳皮理氣化濕,是考慮到中焦氣機鬱滯,津液容易不布。既有氣滯有時候考慮到化濕。祛濕來講也要看部位。這個袪濕的治法很複雜,要考慮到三焦,後來發展到溫病學派的治濕溫病這些。治濕,提法上很多。有的說“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有的很強調芳化。有的強調肺為水之上源,開宣肺氣。有的燥濕可以運脾,提法很多。雖然三焦之所以有三焦的特點。上焦開宣。中焦兩種方法,或者苦燥,苦溫燥濕,苦寒燥濕。分別針對寒濕或者濕熱。中焦還有芳化,芳香化濕。我們這裡講陳皮這類,它帶有芳香化濕特點。中焦要芳化苦燥。苦燥有苦寒燥濕,有苦溫燥濕。下焦淡滲。有的時候需要什麼開宣上面的,苦燥中焦的,又要苦燥或者芳化中焦,又要淡滲,三焦分消。不外乎這些治法。

這裡就是考慮到氣滯以後結合芳化,形成理氣化濕並舉。用甘草作為使藥,又兼佐藥了。因為它有補氣和中作用,同時調和藥性。因為行氣太過容易耗氣。它有益氣和中作用。

整個方很簡單,四味藥,用藥又很平和。它就成為一個理氣解表的一張常用方的基礎方,一種基礎。我們把它當作二類方。主要是它反映了一種治法,反映了辛溫解表的藥物和行氣相結合。又體現了要行氣針對肯定有氣機不舒啦,有氣滯啦,那要結合化濕。考慮由氣滯可以產生水濕不化。反過來,除濕藥往往除濕祛痰藥,又要和行氣藥相結合。

配伍特點

在這裡主要配伍結構呢,有這兩味藥要注意的。香附、蘇葉的配伍。我們這裡引了李時珍的一段話,我們用香附更多用於這個理氣,或者行氣活血,或者婦科方面,或者氣滯疼痛這個方面。說它呢香附的作用範圍很廣。李時珍說,它能上行胸膈,外達肌膚。外面達皮膚,也就是說作用範圍很廣。說它在因為他講別的很多,配合我們這個方裡特點呢,香附對於解表藥有促進作用,所以它和紫蘇、蔥白相配能解散邪氣。李時珍裡邊也談到不少這種配伍技巧。你雖然開了個蘇葉,我叫它來發散風寒。前人有這種總結就是香附配了,能夠協同增強這種發散力量。所以這個方裡這兩味相配的意義,前人總結過,實踐當中這類方也在應用。我們不應該把這類經驗或者理論總結丟掉。這是我們提出來這個方在配伍裡邊的,配伍關係裡,技巧上的一些意義。

臨床運用

辨證要點

在外感風寒表實證的基礎上,有胸脘痞悶,有氣機阻滯特點。

隨證加減

用這個基礎方,然後針對它見證可能出現哪些情況,再來調整加減,這是因為它是基礎方。隨證加減裡面當然就有幾種可能性。既然是外有風寒,內有氣滯,那就是風寒重了怎麼辦?氣滯重了,光香附這也不夠了。而氣滯就要造成濕阻。濕阻重又怎麼辦?濕聚成痰怎麼辦?所以這裡圍繞著這個基本證型可能發生的幾個方面變化,舉了一些加減例子。當然也不是說你偏要這類呢是常用的,象一般這類風寒,時方治這類風寒,這個外感風寒,選擇的加味藥盡可能平和。所以象生薑、蔥白、荊芥這類,發散風寒就夠了。除非它風寒很重,那還可以加味發散力量強的。氣鬱較重了,不是光是一個痞悶。痞悶來說是一種氣滯還較輕。痞悶,脹滿,甚至於疼痛,這類氣機阻滯,還有其他表現較重,還可以適當增加行氣解鬱的藥。行氣藥,厚樸、柴胡、大腹皮。它也適合用不同部位,大腹皮往往走下。柴胡半表半裡,兩側。厚樸往往是胸脘,特別胸脘腹都有用,脘腹為多。因為用,需要你非用枳殼,那就從胸開始,胸脘都,枳實,胃脘到下部,這個都在,因為枳實還能導滯。從部位上行氣當中兼有的作用上,有一定區別,這個中藥學研究這個範圍。濕濁重的,那就結合苦燥芳化,氣滯濕阻逐漸造成的。藿香、厚朴、半夏,濕聚成痰,咳嗽有痰,就要宣降肺氣,止咳化痰,結合配合,那都是在這種風寒兼氣鬱以後,繼發可能出現的情況。 這舉一些例子作為隨證加減的一些特點,我們今天解表劑從風寒外感的,用辛溫發散為主的這些方,討論了一些代表,外感風寒表實證的經方表實證的,表虛證的麻黃湯,桂枝湯,以及羌防劑的九味羌活湯,再結合二類方,外感風寒又兼氣滯的香蘇散。這個因為選象風寒方非常多,風寒夾濕這個方,作為這一章,這裡的辛溫解表這一節,選一些代表性的,歷史上有些代表性的基礎方,常用方,代表方作為例子。不可能把這個都講完。通過這些方當中體會出一些基本結構,和不同時代的治法特點,還有涉及到的一些治法方例,都是一些例舉,實際上,這些掌握了以後再去看其它的後世方,就容易分析了。

[23:01/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