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 21講

成都中醫藥大學 鄧中甲教授

上次課講到敗毒散的方義分析。講到人參在方劑裡的配伍意義。這方中除了反應一些基本結構之外,人參的配伍意義是方義分析的重點。佐使藥呢,甘草是個助人參益氣,同時調和藥性的。生薑、薄荷也是歷來的解表方裡常用的基本結構,有的把它看成藥引子。因為在這類方裡用量比較小,用來疏散表邪。用薄荷這類偏寒的藥物,可以制約避免辛溫發散太過。從這個方類的結構來看,它實際上氣血津液兼顧的。

羌活 獨活 川芎 柴胡 桔梗 枳殼 前胡 茯苓 人參 甘草 生薑 薄荷
佐1 佐2 佐3 佐、使

它在解表的同時,調整內在的氣血津液,這藥物並不少,所以由於這個基礎,後世把它用於痢疾初起有表證,這用得人很多,從明代就有一些人這樣使用,一直到晚清,清代後期像吳鞠通這些醫家,很稱讚它,說是用這個方治療痢疾,屢驗屢效,百發百中,提得很高,《時病論》作者雷少逸也是善用這個方,治療痢疾初起有表證的。喻嘉言(喻昌)就把這個方治療痢疾初起有表證起了個名,叫逆流挽舟法,那這個逆流挽舟法後來大家也公認了這個名稱,也就成為這個方治療痢疾的一個專門所指。所以這個逆流挽舟法後來就沒有用在其他的治療上,就專門治這個。所以一說逆流挽舟法就是指的用敗毒散治療痢疾初起有表證。那它的道理在哪裡呢?喻嘉言利用這個宋代的方來治療,從他講外邪陷裡成為痢疾,通過疏散表邪,表氣疏通,裡滯亦除,其痢自癒。他認為這個痢疾是由外邪,人體也一點氣虛,正虛外邪內陷,和那積滯相合,形成這種痢疾,表證還在。這是一種解釋方法。從現在看,很多臨床上,就是說有表證也有痢疾,這種感染,胃腸道感染,所以又有寒熱表證,又有裡急後重,腹痛,一定得有膿血。他比喻就相當於長江三峽那過去拉纖的,如果順流而下用不到拉纖的,逆流挽舟是比喻那個拉纖的,都逆流向上,你既然是從表邪內陷形成的,通過發散,整個是散風、寒、濕,通過發散,使得內陷之邪返表而出,這是個比喻。如果內陷之邪單用發散都能返表而出的話,光靠這個行不行呢?關鍵這裡還是有調暢氣血津液的作用。所以這個方,為什麼能逆流挽舟體現這個治法,能夠治療痢疾初起呢?那由於它有一組治內之藥,調整氣血津液的。

實際上,從宋金時代治療痢疾很強調調氣和血。調氣和血往往針對很具體的病機,仲景時代治療痢疾,考慮濕熱為主,熱毒為主。仲景漢代,漢到晉,一直到南北朝,唐這個時期,治痢疾基本上是熱毒深入血分,或者濕熱積滯,這類居多。所以像最早產生於晉代黃連解毒湯,也可以清熱燥濕,用於痢疾。仲景時代的白頭翁湯,葛根芩連湯,也用來治治療熱毒痢疾,或者就是熱痢。像葛根芩連湯,還是黃芩、黃連清熱燥濕,但是痢疾引起的腹痛、裡急後重、便膿血,因為腹痛、裡急後重、便膿血是痢疾的共同特點,不管你是濕熱痢或疫毒痢,甚至於寒濕痢,都會不同程度的腹痛、裡急後重、便膿血。就便膿血來說,也往往反映出赤白的多少,病機的不同,但這類形成以後,體內的氣滯血瘀、氣血失調,濕當然涉及到津液的轉輸,這個方面是它從病因再形成症狀發生中間的病機過程,針對這種病理過程,劉河間提出來:行血則便膿自癒,調氣則後重自除,是在痢疾治療上的一個創舉,相應的總結的芍藥湯,在清熱劑裡要討論。

這裡既然涉及到痢疾,那我們看他的組成裡邊,川芎有活血作用,活血調血,柴胡、枳殼,一升一降,結合了桔梗,暢通氣機,所以暢通氣機,同時像枳殼這類,沒有枳實下氣導滯那麼突出,也有導滯排出病理產物的作用,用茯苓前胡這一類,調整津液,健脾運化津液,所以它是氣血津液兼顧的,一定程度上調整人體氣血津液,痢疾初起有表證,羌活獨活這類的透邪,川芎柴胡本身也能透邪,所以它實際上是個表裡同治的方,所以後世,從宋以後的明清,很多用這個方治療痢疾。開始都發現它,治痢疾一定要把握是痢疾初起,整體化熱,熱相不重,這種階段,那覺得這個挺好。然後這個實踐經驗有了,要把它一個解釋方法上升到理論,而並沒有用它治內的調暢氣血津液這個方法,這種理論,而是喻嘉言總結了個逆流挽舟法,大家覺得這個比喻也挺合適,於是大家都這麼說了,也是做為一種說理工具。我覺得本身這裡對氣血津液的調暢,一升一降,暢通整體氣機,有能夠活血除濕,針對一些痢疾發生過程當中,不管你感受的濕熱病邪、寒濕病邪,或熱毒病邪,在初起熱像不明顯時,體內氣血津液出現壅滯了,兼有表證,用這個方能改善,這是逆流挽舟法用藥的一個本質特點,並不在於實際的外邪內陷,用解表法來把痢疾直接透掉。透邪的方很多,為什麼就用這個呢?這個方確實有一組治內的藥,又能調和氣血。當然現代用於痢疾初起有表證可不可以?可以,但是當中加強調氣和血,又要適當結合現代治痢治本,清熱燥濕這一類。這是在運用方面,逆流挽舟法。

人參的配伍意義,主要歸納這兩個方面:

  1. 助正氣鼓邪外出,且可防邪復入。
  2. 散中有補,不致耗傷真元。

整個配伍特點,結合了人參,但實際上人參不是用來大補元氣,補不滯邪,散不傷正,邪正兼顧的,所以成為了益氣解表常用的一個代表方劑。

運用

(敗毒散)辨證要點

惡寒發熱,肢體酸楚疼痛,無汗,脈浮按之無力。

它實際上就是外感風寒濕邪,而且屬於表實證,加上體質因素,反映在症狀少,主要是脈像。

(敗毒散)使用注意

外感風熱及陰虛外感者,不可使用。

這個方說明一下,由於在《小兒藥證直訣》裡寫到敗毒散,寫了一名人參敗毒散,所以它又有個名叫人參敗毒散,過去也造成了很多書,寫敗毒散後面加減還有敗毒散加人參,即人參敗毒散,這就錯了,敗毒散本身就叫人參敗毒散。

隨證加減

圍繞著邪的問題,正虛的問題,以及外感風寒是挾濕的,這些特點來展開。外感風寒濕邪較重,現在我們常用荊防敗毒散,那是去人參的。氣虛明顯,光那點人參不夠,人參加重,再加黃耆,這也是明顯增強益氣作用。當然這類方,如果不是風寒挾濕,單是風寒,氣虛明顯,後面參蘇飲是常常首選的。濕邪較重,風寒是挾濕較重,它往往反映在酸楚疼痛比較突出,這要加一些祛風除濕的,祛風除濕可以治痺痛,這類藥。咳嗽有痰,如果濕聚成痰,痰量較多,增加化痰的藥。咳嗽較嚴重,增加宣降肺氣的藥。痢疾初起的時候,調氣和血止痛,還應該加重,芍藥可以緩急止痛,木香增加行氣止痛力量。

荊防敗毒散《攝生眾妙方》

組成

敗毒散去參、薑、薄,再加荊、防。

常用的附方,現代用的較多的是荊防敗毒散。荊防敗毒散原來這個方是用於瘡瘍初起,瘡瘍初起,整體和局部有這種寒熱表證,有發冷發熱,所以用這個方去掉人參,主要去人參,生薑薄荷加上荊芥防風,裡邊就有調整氣血津液、疏通氣血津液,可以起到散結作用。

功效

發汗解表,消瘡止痛。

主治

瘡瘍初起,紅腫疼痛,惡寒發熱,無汗不渴,舌苔薄白,脈浮數。

為什麼說瘡瘍初起呢?初起都有病邪引起的氣血津液運行障礙,有失去疏通這種特點,而用這個方,一般來說,熱毒之像不明顯,熱毒明顯去人參,可以銀花、連翹結合起來,銀翹敗毒,那就結合清熱解毒了。要看瘡瘍局部開始紅腫熱痛的程度,當然用荊防敗毒散為基礎,要有一定寒熱表證。有的人認為整體的惡寒發熱,瘡瘍往往是局部,局部有發熱發冷,這個方也能用。這是荊防敗毒散,《攝生眾妙方》原書裡它的一個主治,現代大多數在臨床觀察的話,這荊防敗毒散用於這個羌防劑,常用的這個,用於正氣不虛的外感風寒濕邪,這個感冒,風寒濕感冒這個方用得很多,頻率很高,去人參加荊防。

參蘇飲(《和劑局方》)

扶正解表第二個方是參蘇飲。我們學習討論可以和敗毒散結合起來,對比來學。

主證病機分析

這是外感風寒,不是外感風寒濕邪,這是第一個和敗毒散主治不同,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這是比較典型的外感風寒表實證。第二個,它有氣虛,而且是比較明顯的氣虛,所以主治裡邊以倦怠乏力,氣短懶言,脈弱來反應它的基礎氣虛見證。類似於一個四君子湯證,包括像這種情況,這種氣虛,飲食減少了,這類也可以,或者有時候,有食少便溏,典型氣虛證可以有這方面基礎,這是有形的,而不是僅僅從他的體質因素去推導的,這是參蘇飲在正虛方面,和敗毒散又一個差別。

然後從兩者的比例來看,內外的病證比例來看,敗毒散以表證為主,氣虛和相應的類證,比如咳嗽有痰這一類證,是相對比較次要的,那也就是比較輕的。參蘇飲呢,外感是因為風寒,不是挾濕,但是外來風寒明顯的,而內在由於氣虛以後,脾不運濕,濕聚成痰,痰阻氣機,這方面還是突出的,所以它有寒痰,咳嗽痰白,咳嗽偏於寒痰特點,白痰,痰阻氣機可以胸脘滿悶,有阻滯氣機的特點,那就是說,它的氣虛,以及由氣虛以後脾不運化產生的類證是具體的,不是從體質因素上反映的,所以參蘇飲的主治,和敗毒散的主治,從主治歸納的病機上,有很明顯的差別。不管表證、裡證,都有明顯差別,而且表證、裡證比例上,參蘇飲裡證也不是很輕的,就是很明顯的,表裡同病當中,差不多,都很重要。就不像敗毒散,很多敗毒散加減方,它可以裡證忽略不計,所以經驗加減裡去人參,這是運用側重不同的方面。因為這兩個方證當中,很多相似的,脈都是無力,或者弱,都有表證,感受風寒可有惡寒發熱,頭痛,無汗,敗毒散也是無汗,也是惡寒發熱,但是它頭身酸楚疼痛挾濕,裡證都可以有,比如一個咳嗽有痰,這個咳嗽痰白,相對參蘇飲,參蘇飲往往痰多一些,寒痰比較明顯。

但這個證候和小青龍湯,有沒有相像呢?都是外感風寒,小青龍湯證的外感風寒重一些,從用的藥看得出來,麻桂同用的,做為裡證是寒飲,這是寒痰,寒飲量更多,它強調痰多清稀,這裡寒痰,咳嗽痰白,都可以阻滯氣機,在肺氣上逆的小青龍湯咳喘,同時發作,往往喘也很突出。參蘇飲咳嗽,咳嗽發作頻繁能不能喘?會有氣急,咳為主,咳為主。所以仔細分析這兩個方常用時候,有區別。臨床還是並不難區別的,以證候來講。

功用

益氣解表,理氣化痰。

從功用呢,它有明顯的氣虛表現,又有明顯風寒表證,因此要益氣解表。扶正祛邪同時並舉,由於氣虛,脾不運化,產生痰濕,阻滯氣機,化痰理氣並舉,所以化痰理氣是兼顧的,力量都不小。對這個方來講,所以裡證用藥也很多,而且很多藥是和敗毒散裡用的相反,比它力量大就是了。

蘇葉 葛根 人參 半夏 陳皮 茯苓 前胡 桔梗 枳殼 木香 甘草 生薑 大棗
臣藥 佐1 佐2 佐、使

這方裡的君藥是蘇葉,用蘇葉是考慮在發散藥當中它比較平和,它是辛溫的,發散風寒,自身兼有理氣的作用,所以做為一個君藥。葛根人參這兩位是臣藥,這裡要體會的是像柴胡、葛根這些藥,怎麼用在發散藥當中,用它發表的話,都在什麼證當中,在這裡葛根使用,是考慮到解肌發表,它發表,比最淺表,皮毛往外發表來說要深一層,陽明主肌肉,所以說它解肌發表,蘇葉這些就發散風寒,它是解肌發表。為什麼這個時候要用重深一層的呢?因為有氣虛。凡是有一些氣虛特點,發散都要用既有散表的,又有相當於防止表邪開始深一層的情況,你可以解肌往外透,一個接力了。人參在這裡上升到臣藥,它既有助正祛邪,同時也要糾正體內的氣虛,所以這方裡,人參、茯苓、甘草,類似於四君子湯,沒有用白朮。人參在這裡益氣補虛,同時助正祛邪。當然你說參蘇飲裡由於氣虛用點人參,有沒有防邪復入作用呢?它益氣補虛本身也會有,而且從敗毒散以後,人們比較重視防止重感,治療外感,針對這種情況,柯韶伯總結的,治外感他認為不難,不患無以驅之,而患無以禦之。他說不怕沒有驅邪的,驅邪很好去,而最怕沒有防禦的。不畏風之不去,而畏風之復來。也就是說,並不怕風邪不去,最怕它又回來,又回來反這種留連。那表越來越虛,以後不好收拾。他說怎麼和正呢?為什麼呢?玄(元)府不閉故也。表虛之人,玄府(體表),腠理毛竅,不能固密,表氣虛了,不能防禦。所以針對不同體質就產生了很多方,用少量人參助正驅邪,同時防禦外邪。

這方實際上也出在《和劑局方》,實際上利用了一些附方,半夏茯苓陳皮和後面的甘草,就是燥濕化痰、和胃降逆的。治療濕痰的一個基礎方。濕聚成痰,通過這個方結合加減,治療各類的痰證。所以在這裡,半夏、陳皮、茯苓、甘草,也可以看出一個治痰、化痰、和胃的一個基本結構。而其中將來當然要討論到治痰基礎方二陳湯,半夏、陳皮是個非常基本結構了。

茯苓前胡也是後人常用的基本結構,包括現代的一些醫家,現代一些配伍的書裡,很多也總結了這個大家在這方面的經驗,能夠除濕化痰。除濕化痰和健脾滲濕結合,標本兼顧的一種結構。

桔梗、枳殼又來了,又是暢通氣機,凡是也胸膈滿悶,有痰或者瘀阻滯,這是常用的結構。

這個方比較特殊的呢,用木香,行氣力量較大。增加了整個方行氣的作用。因為它主要考慮內在有津液凝聚,咳嗽、痰白,增加行氣力量,有利於津液的佈散。它是氣和津液兼顧的。所以它用一些木香,當然臨床上你氣滯,脹悶,這類不突出,當然可以減量,或者不用。

用甘草、生薑、大棗做為佐使藥,甘草既能助人參益氣,也能調和諸藥。生薑、大棗能調和脾胃,也能調和營衛,調和體表的氣血營衛。

看起來這方裡面有不少藥和敗毒散是相似的,有不少藥的結構基本組合是相似的。但是主治證候相差比較大,從外邪的風寒濕和風寒的差別,內在氣虛見證的差別,以及濕聚成痰以後,病理產物多少這個差別,還是比較顯著。所以臨床在適應病證當中,區別是比較明顯的。

配伍特點

  1. 散補並行,使散不傷正,補不戀邪
  2. 津氣並調,使氣行痰消,津行氣暢。

散補並行,發散表邪和補氣,這樣散不傷正,補不戀邪。行津佈津,和行氣相輔相成。

敗毒散和參蘇飲比較

剛才其實我們比較過了,從外邪的比較,而且表裡同病,表裡側重不同,參蘇飲表裡俱重,表裡相當,敗毒散以表證為主。做為裡證的是體質因素反映的這類氣虛,而且從病邪性質來說不同,風寒濕,風寒表現這個不同。由於這個虛,參蘇飲較重,所以內在病理產物氣滯痰阻,痰氣的病理產物,參蘇飲比較突出,所以它津氣並調。

運用

辨證要點

惡寒發熱,無汗頭痛,咳痰色白,胸脘滿悶,倦怠無力,苔白,脈弱。

前面八個字是外感風寒表實,後面八個字是痰氣,氣機阻滯,痰濕凝聚了,以後以倦怠無力,脈弱為代表的基礎氣虛表現。

隨證加減

一般來說,在羌防劑,這還是羌防劑的方,宋元時代以後,羌防劑佔得很多,羌防劑時代隨這個加減,惡寒重,一般都是芥、防風、葛根這一類發散藥,麻桂方面少了。頭痛結合分經論治裡川芎、白芷、蒿本這一類。現代用這方,木香用的相對少了,如果氣滯兼胸悶,裡邊有陳皮,調整陳皮量,陳皮其實用起來平和得多。

參蘇飲可以把它看做二類方,比較敗毒散來討論,主要重點在兩個方運用當中的差別。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附子細辛湯是《傷寒論》的方。

主治證候病機分析

發熱,惡寒甚劇,雖重衣厚被,其寒不解,脈沉微。

有的說它表裡俱寒,表裡同病。表寒就是外感風寒,裡寒是陽氣不足。陽氣不足具體來講,涉及到腎陽虛了。所以有的說寒傷腎肺,在第二個是暴啞了,不但治療暴啞暴盲,所以這個方用得非常寬,但是做為原書主治裡邊是陽虛外感風寒,表裡俱寒。《傷寒論》上說,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少陰病,就是心腎陽虛,心腎陽虛,心反映出是陽氣者,精則神藏,陽氣溫養心神,腎反映出熱力來源,所以腎陽虛本身就有畏寒惡寒的特點。那外來又感受風寒,那少陰並就心腎陽虛,本身特點是惡寒的,所以張仲景說:少陰病,反發熱,惡寒怎麼反而發熱呢?說明惡寒發熱同時並見,說明是表證,表證脈應當浮的,脈沉者,脈又沉的,又反證了陽氣很虛了,不能鼓動血脈,所以簡單幾句,他描述了一個表裡俱寒,陽虛感受風寒的一個特點。

所以他也應該有惡寒發熱,外感風寒,但發熱較輕,惡寒甚劇,惡寒很重,這惡寒本身有外來風寒的因素,風寒束表因素,又有本身是少陰病心腎陽虛,特別腎陽虛的基礎,所以惡寒很重,雖重衣厚被,其寒不解,雖然蓋得很多,穿衣服很多,內在之寒,內生之寒,不是一下子,不像較輕的這個,特別是腎陽虛以後,四肢逆冷,厥逆,不像脾胃陽虛這種不溫清冷這個程度,脈呢,出現沉微,所以從這個病機,表裡俱寒,素體陽虛,外感風寒,是這樣一個特點。

主治

暴啞,突發聲音嘶啞,甚則失音,或咽痛,惡寒發熱,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脈沉無力。

暴啞實際上都是感受外寒以後,這要說明的,籠統說這個突然音啞的話,很多原因可以導致,在臨床看,這類突發音啞往往是,不是說完全發不出,發來聲音非常重濁,有些還可以由於寒性收引凝滯,本來長期陽氣不足,不能溫化,就會咽喉部分,像慢性咽炎這些,有痰氣互結,有感受強烈外寒以後,寒傷心腎,就造成了閉阻肺竅。寒既然能夠直中傷腎,大寒犯腎,又可以閉阻肺竅,加重這種體質的畏寒和肺竅閉阻,又出現突然的音啞。這個時候,他應該有一組表證,感受外寒,所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很重要有外寒的歷史,內在有陽虛基礎。所以惡寒發熱同時並見,有外寒表證基礎,神疲欲寐,有時候可以叫神衰欲寐,它是心腎陽虛,結合前面這個,可以惡寒很重,雖重衣厚被不漸,陽虛程度較重,加上脈沉無力,這類特點,就是既有陽虛,又有外寒直中的特點,包括暴盲,突然看不見,也是大寒犯腎。這樣腎的精氣不能上承,腎臟本來腎精肝血向上,濡養滋潤眼睛,特別是看東西最主要靠黑的瞳仁,所以認為本身陽虛之體感受外寒,容易引起腎濁上泛,它不是腎精向上去貫注瞳仁,受寒之後,腎精不能上升,那濁陰之氣上逆,腎濁上泛,造成突然失明。

在臨床上,這類病人也不是完全看不到,一下突然感冒以後,眼睛模糊了,這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暴啞,用的老師們很多,病案也很多,暴盲醫案裡有,在我們這裡,當然我們這在七十年代了,我們到中醫學院還不久,過去在搞臨床,成都中醫藥大學,當時叫中醫學院,最早四位教授,眼科專家程大夫老師就很會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很喜歡用。我們方劑教研室的老主任陳紹祖教授,方劑界很有名望,他伯父是個中學老師,工作很熱心,晚上他不在成都市,晚上在宜賓地區輔導學生到深夜,中學生很晚才回去,當時他家裡在鄉下,他在學校一個人住單身宿舍,正好下大雪,雪地裡回去,回去以後,中年人單身,一個人有時就偷懶一點,不燒熱水洗腳,這些很麻煩,想想身體還可以,打點冷水,腳底下搓兩下,趕快擦擦就將就了,比較晚了,早點休息了,第二天感冒了,一兩天以後眼睛看東西模糊了。趕快看,後來跑到(從地區跑到省城)陳老師介紹程大夫教授看,他聽了病史,診診脈,完了,他說,大寒犯腎,問他怎麼犯腎呢?他腳底在冰涼的水裡,你本身在外面感受外寒了,下雪天,又在冰冷水裡邊,腳底那湧泉穴怎麼不受寒?大寒直接犯腎,這樣腎精不能上承,腎濁上泛,就造成了黑色瞳仁沒有腎精,他就會看出無神,你看有很多這個眼科這些病,中醫叫青盲,俗話叫睜眼瞎,外形看他沒有什麼壞的地方,哎,他看不見,區別在哪裡呢?區別在上面看得也無神,無神,黑瞳仁是腎精貫注,無神不是腎精是腎濁。並不是腎精缺了,他就缺一塊,腎濁要上去其位,所以我們補腎精同時要泄腎濁,使腎精復歸其位才能恢復。所以經常澤瀉、車前這一類,你補腎精當中,要配這個。才能夠通過泄腎濁,促使腎精復歸其位,從那調解,所以當時用麻黃附子細辛湯,用了一個多禮拜,就各方面,感冒,眼睛視力都恢復了。這是這個方用於表裡俱寒,內有陽虛,外感風寒,同時可以治療寒傷肺腎的暴啞。可以治療大寒犯腎,腎精不能上注引起的暴盲這類。通過病例,我們都覺得有一個體會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