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 42講 補中益氣湯

成都中醫藥大學 鄧中甲教授

補中益氣湯

關於氣虛發熱證

清陽下陷,脾濕下流,鬱遏陽氣,化火上攻。

剛才談到補中益氣湯的氣虛發熱證。臨床上,對氣虛發熱的描述挺多,我體會最深的是,這類發熱有個特點,上午發熱居多,而且還遇勞則發。也就是說,活動一下,這類體質病人,他不是說勞動強度要很大才發,而是活動活動,他身上出現一個燥熱,而且這類熱往往不是以體溫升高為特點。中醫的很多,談到的發熱,它示一種燥熱,有燥,有的是失潤,津不足,血不足。失潤產生燥這種也熱。比如小建中湯裡說的那個發熱,而且這種發熱,稍微坐一坐,靜一靜,它就沒有了。

從發熱來說,很多參考書上強調手心熱為主。而且補中益氣湯證這個發熱還有一個特點,一有燥熱,有一定的汗出。汗出,氣短,對氣和津液的固攝,也力量減弱了。所以通過健脾益氣,升舉清陽,使下焦化火上攻這類燥熱脾濕,升舉清陽,脾濕不下流了。這個原因解除了。燥熱就可以得到控制,是這個意思。

整個的這類氣虛發熱,甘溫除熱。體溫應該說,當然大家經驗不同,我體會遇到的體溫都不是很高的,只在用當歸補血湯裡,用到過一個體溫比較高,39度以上的。那也是住院一周,反復,西醫汗悉醫院中醫科控制不下來的情況下,當時判斷就是結合有氣虛、發熱、血虛、陽浮,有這種採用的。所以補中益氣湯歷來氣虛發熱,是一個大家科研討論的問題,但是甘溫除熱法,應該說這個方是個代表方。過去因為,像當歸補血湯,補中益氣湯,都是李東垣制定的,這兩個方都說是甘溫除熱的一個代表。用藥也是以甘溫為主。但是大家比較公認補中益氣湯這個方是個代表方。腎至於小建中湯也體現了甘溫,但是不作為代表方。

剛才談到補中益氣的臨床應用方面,它的範圍的確很廣。從大量病例觀察,對於像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這類的確有效,但服用時間長,服藥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在臨床上都是前頭吃一段時間湯劑以後用丸劑。而且這個方在對於皮下出血,這個方面統計報導也很多,這個是比較早,六、七十年代的病例就很多,我們用於一些病例,特別小兒的比較多。用丸藥,能夠收到比較好效果的。所以在他涉及到的面很廣。它固攝,通過升陽舉陷起到固攝作用,應該涉及到氣、血、津、精、神這些都有。所以報導裡邊,比如遺精還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也有。所以它也涉及到固攝腎精方面的問題。從脾濕下流,通過升舉清陽解除脾濕下流。

主證分析

脾虛氣陷證。

補中益氣湯是四君子湯去掉茯苓,做為一個基礎。而用黃耆在方中比例較大,其它都幾分,很少一點,李東垣原方用一錢。一錢你別看它量小,整個用量都很小,他有幾個地方, 補中益氣湯,都是兩錢八分,到三錢多一點之間。相當於現在整個那包藥才10克左右。其中比例上,黃耆比例是大的。所以在方中比例較大,現在我們一般用補中益氣湯來說,黃耆量越大,固攝力量才好,但黃耆固攝也要區分,比如說整個補益劑補氣這類方劑,共同特點,用量宜小不宜大。補氣用藥大多偏溫,用量就宜小,不宜大。這是總體的補氣上這個特點。它和補陰、補血有一定差別,因為這樣體現一種少火生氣的特點。補氣不宜量大。而且這類病程較緩,你不可能急於求成。用來固攝,比例上黃耆量偏大。而這個固攝,還要看它發揮作用時要它多大力量,所以你看李東垣用量上用得很少。用黃耆固攝,再補陽還五湯的時候用到120克那麼大,所以要針對固攝具體情況,但是只要是發揮固攝作用,在方中它的比例應該是偏於大的。如果一般用量,補脾肺之氣,我們有時候用黃耆,要強調它固攝,那起碼就15克或15克以上。

黃耆跟人參用法不同,都能補脾肺之氣。黃耆有比較明顯的固攝作用。當然其他作用還有不同,黃耆很多方面,它可以治水腫,它固攝反映在譬如瘡瘍,病程長。它可以托裡排膿。托裡,往外托。它實際上還是一種固攝,用於固攝,用量比例較大。四君子湯加黃耆去茯苓,這一組,黃耆、人參、白朮、甘草,這一組相當於益氣,黃耆用量比例偏大,增加固攝作用。然後其中的陳皮、當歸,陳皮舒展氣機,理氣又能化濕,當歸,氣血兼顧,它能養血,因位氣虛到一定程度,血肯定也不足,既能養血,又能活血。

陳皮、當歸的運用,使整個方劑,黃耆、人參、白朮、甘草這一組補氣的,有可以補而不滯,能補而不滯。後世有一些,譬如張景岳用舉元煎,不用補而不滯這類藥,人參、黃耆、白朮、甘草,升麻、柴胡一配,它就直接就一起升舉,這跟某些醫家的組方,他的思想特點有關,他配起左歸、右歸來也是這樣,功專某一方面,或者純補,但這個補中益氣湯,陳皮、當歸進去以後,補而不滯,氣血兼顧是比較好的。它適合於服用時間長,而且用量也不大。

升麻、柴胡前面多次提到,體現出肝脾氣機的升舉,保證在益氣基礎上這種升舉作用,而且用量小,能夠升發清陽。升發肝的清陽,脾的清陽,升發清陽。

這在七十年代就做過這方面實驗,當時的實驗就是用這種類似於人臟器下陷特點的模型,用升麻、柴胡和人參、黃耆、白朮、甘草,這兩組來比較,同時又和方,補中益氣湯,這兩組藥和方又來觀察,這樣的三組,比較結果,單用人參、黃耆這一組,有升舉的作用,升舉作用維持4~6小時,它就不行了。從觀察,維持時間短,力量小,但是有這個作用。當時報導的升麻柴胡,單用這兩味藥來升舉,沒有作用。那很奇怪的,沒有作用。因為那個時候的觀察,我覺得是比較嚴格的。但是兩個合起來以後,升舉作用比較明顯,時間也長。我記得報導裡,觀察它可以連續兩、三天作用還在。明顯的,協同有這個作用。再加上它可以持續時間長。這作為一種參考。

補中益氣湯共八個藥,是益氣和升陷相結合。再用當歸和陳皮,理氣和血,照顧比較全面,就成為一個名方。歷來除了湯劑,丸劑來說,過去很多藥廠都生產的。一個公認的好方子。

生脈散 一類方 《醫學啟源》

出處來講,說過很多地方,最早說到像《千金方》,也說過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也就是說過出處不統一,現在把它確定下來是張元素《醫學啟源》。以往認為李東垣的方多一點。李東垣是張元素的學生,名氣到後世比張元素大。他兩個實際上在生脈散主治方面,一人是抓住一頭,最早張元素提出來,他是用於久咳肺虛,肺虛氣陰兩傷的。生脈散運用當中傳統來看,不管是用於暑熱汗多,或者用於久咳肺虛,都是以氣陰兩傷為病機的一個特點。張元素是用在久咳肺虛,李東垣提出生脈散時,是用於暑熱汗多的。後來都變成李東垣的。認為是他的。其實《醫學啟源》裡就有的。

主證分析

氣陰兩虛證。

  1. 暑熱汗多,耗傷氣陰。
    神疲乏力,短氣,多汗,咽乾口燥,舌紅少苔,脈虛數。
  2. 久咳肺虛,氣陰兩傷。
    咽乾口燥,神疲乏力,氣短,乾咳少痰,咳則汗出,脈虛細。

這兩個主治,暑熱汗多,唐代就用了。人參、麥冬、五味子,這幾味藥,唐代用得比較多,《千金方》、《外台》裡面,這些藥就比較多。特別五味子的使用,在唐代用得很昌盛,很多。所以孫思邈直接提出來,五味子是個保健藥。過去做為熱天保健藥。由漢發展到唐,氣候溫暖,夏天較熱了,所以耗氣傷津汗出多,這種情況就看來比較突出了。對養生,孫思邈說,“夏月常服五味子,令人延年”。這五味子,我們嚐過,吃起來不好吃,現在把它做保健飲料可能,除非你有什麼辦法,單吃它,熬湯,不好吃。但說明從唐代認識到,五味子這種斂陰,生津,斂氣,對待暑天氣陰不足,多見的氣陰不足、氣陰兩傷是比較適合的。至於久咳肺虛是到了金‧張元素,他歸納,後來就是這個主治不同書裡有時強調不同的一個方面,現在一般的教材,把兩項都結合起來。

暑熱汗多,耗傷氣陰。反映出由暑熱逼迫津液導致多汗,多汗傷津,可以咽乾口燥。多汗以後,氣隨汗泄造成短氣,神疲乏力氣虛特點。所以氣陰兩傷從臨床表現來說,比較典型了。但是從這個暑熱,這個耗傷氣陰,可能跟前面清暑益氣湯證,是不是有一點像呢?清暑益氣湯從病機來講,暑熱耗傷氣陰,這還是暑熱耗傷氣陰,都是汗多,都是氣短,都是神疲乏力的,脈也都是虛數,舌像可以舌紅少苔。那運用,這個主治差別在哪裡呢?區別還是很大。雖然都可以用於暑天,但是清暑益氣湯證,暑熱還在,關鍵是暑熱還在,還有發熱,盡管並沒有暑熱,開始時候傷暑的時候發熱那麼重,但暑熱還在,所以它是一種清補兼施,暑益氣湯證,兼有清暑熱。它黃連、知母、西瓜翠衣、荷梗、竹葉,它還清暑熱。這方面的藥力還是很突出。同時再意氣養陰。

補中益氣湯是純補無瀉,就純補無瀉,用於暑熱之後引起的正虛為主的。暑熱一般不明顯了。這是兩個主治都是屬於汗多,兩個主治的一個差別。

在久咳肺虛氣陰兩傷方面,這個方面,它還是一個氣陰兩傷,以虛為主。咳嗽雖然有,乾咳少痰,甚至於無痰,痰多不宜使用。所以咽乾口燥,神疲乏力,氣短,一咳咳得汗出,這都是氣陰不足的表現。所以從這個主治來看,突出強調的是正虛。

功用

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方解

 藥味作用
人參補氣
麥冬補陰
五味子斂陰止汗,斂肺止咳

作用是益氣生津,斂陰止汗。斂陰止汗更突出。這個結構最早用在暑熱汗多,人參是君藥,如果說陰傷,比如說陰傷還在,考慮到陰傷為主,這人參還可以用西洋參,氣虛症狀突出,那可以用人參,甚至於由於質量問題,現在用別直參這些。汗多、陰傷、咽乾、口燥突出,用西洋參。所以現在選用的方法可以不同了。

麥冬和人參相配,氣陰雙補。五味子在生脈散裡也很重要。因為它是斂陰止汗,斂肺止咳。這兩方面兼顧的。生脈散的基本結構,體現了氣陰兼顧,在這久咳肺虛或者暑熱汗多的後期,正虛無邪狀況下使用。

現代用這個方,變化已經比較大了。

運用

辨證要點

體倦氣短,咽乾,舌紅,脈虛。(氣陰兩虛當中一些共同特點。)

隨證加減

陰虛有熱,以西洋參代替人參,病情急重者,宜加重全方用量。

仍然有一些虛熱,熱不重,可以西洋參偏涼,代替人參;病情急重者,宜加重全方用量,現在來說,有很多用生脈注射液。現代的運用上,有差別了,除了我們用於這種熱病、暑病,引起氣陰兩傷,或咳嗽氣陰兩傷之外,很多用於心血管系統的病變;還有休克的搶救,這效果還是確鑿的。從劑型改革,到現代研究還是很成功的了。生脈注射液。除了少數病人用的時候有一些反應。很多藥廠產生,也跟各地藥廠生產可能有點關係。但臨床我們觀察是不錯的。也進行了很多比較,湯劑和注射劑的比較,但是有不少觀察認為,從發揮作用來講,糾正氣陰兩傷的狀況,湯劑還是效果更好,這個承認它。注射劑現代推廣比較多,為什麼呢?比如它用來抗休克,湯劑不方便。尤其注射劑比較方便、也及時,像心肌梗塞這些,心血管方面用它,注射劑比較方便。所以注射劑醫院裡一般用得較多。實際上湯劑的作用還是不錯的。這個是通過比較觀察的。

生脈散也是劑型改革裡邊比較成功的。

使用注意

汗出是它的一個挺重要的臨床運用的一個指標,所以外感引起的有外邪,或者陰虛、虛熱盜汗者不適合使用。它是一種純虛無邪,而且氣陰兩傷的情況。

往往現代在涉及到氣陰不足的很多病當中,把它作為一個小的組合開方子開在裡面,也這樣運用了。

生脈散不但是我們中國大陸用,也流傳海外了,就是注射液這類有些他們也觀察研究,認為它對血壓,像搶救休克,對血壓病它有雙向調節。中醫有很多方有這個。生脈散還可以用來降血壓。血壓高的可以降,低的它可以升,它是一個雙向調節。過去在60年代,就提出這個臨床觀察對血壓雙向調節。到80、90年代,大家這方面的認識更多了。所以這是一個現代新藥研究當中,不斷爭取提高等級的方。

分類上這是放在補氣裡面,有些認為應該在氣陰雙補,它是陰陽雙補,但是分類上沒有氣陰雙補,只有陰陽雙補,氣血雙補,氣血雙補,所以還是一般放在補氣裡面。

玉屏風散 一類方 《醫方類聚》

主證分析

表虛證氣虛基礎見證益氣實脾
表衛不固,自汗,易感外邪固表止汗

玉屏風散歷來也研究討論了很多,到現在就它一個用量,也很難把它確定下來。白朮防風,有的寫白朮、黃耆二兩,防風一兩,還有的還倒過來。從前後出的三十多本書,這個從《醫方類聚》拿出來的,但是這個用量歷來都並不統一。也就包括這個方在李東垣的,出現的七、八處,玉屏風散彼此的用量都不同。而且這三十多本書裡的玉屏風散,白朮、黃耆、防風都當過最大量的。所以是歷代這個結構,這三味藥同時出現來治療自汗,這個是很多書裡有的。有很多沒寫這個名稱,但用量都不同。都是依照大家各自體會到的來使用。但是它用來治表虛自汗是公認的。

玉屏風散,它的證候,是氣虛引起表虛,表虛不固自汗,所以主治圍繞兩個方面,表虛之後,一個分面是津液外泄,自汗。一個分面是外邪入侵,容易感冒,易感風邪。這是一個衛外之氣不足以後,可以出現的兩種方面,你的人體的防禦,想過境線上的邊防軍弱了,就兩種可能。一種人家打進來,一種你逃出去。所以它就是表虛自汗,易感風邪。歷來主治簡要的就這麼兩個方面。都是由表虛不固所造成的。

臨床表現上,在很多治療自汗的方比起來,應該說玉屏風散證有一組基本的氣虛見證,儘管程度可以不同,有氣虛表現。比如說面色萎黃或萎白,四肢無力,短氣,脈虛軟。像這一類基礎的氣虛見證。再加上或者表虛不固的自汗,或者容易反復感冒,所以主治證候,雖然表虛證要有這些組成才行,臨床上用玉屏風散,病人他有一類氣虛表現。過去教材很簡單,寫到玉屏風散主治,就表虛、自汗、易感風邪,就這幾個字。反映了主要症狀的一些方面,但基礎症狀呢,氣虛的表現就省略了。那這種自汗和桂枝湯證的自汗,很重要的差別,就是平時有沒有一組氣虛,表虛的現象,在臨床判斷的話,因為桂枝湯不僅用於外感造成表虛證,外感風寒表虛證,那是有邪的啦,張仲景用桂枝湯還可以治療,病常自汗出者,既沒有其他明顯內傷病,也沒有外感,也不發熱,那他用桂枝湯治療這類的自汗,和玉屏風散怎麼區別呢?桂枝湯治療的是體表營衛不和,失調,不是說有基本的一組氣虛見證,這個和玉屏風散是一個區別。和玉屏風散的自汗,在臨床把握的時候是個區別。

針對這個證候的治法,氣虛益氣,益氣所謂固表止汗,這方裡的黃耆,補氣固澀,固表,止汗,所以用到黃耆,要注意它很多方面用它,是在補氣基礎上的固攝作用。在我們教材的方裡,黃耆用到二兩,因為它作散劑了。這個防風和黃耆比,應當說是黃耆比例是量大的。但是有些書裡風防風量大,甚至把防風作君藥,因為說玉屏風散,屏風,防風就有個別名叫屏風,所以玉屏風,這個屏風很珍貴,所以把防風作君藥。多數不主張這個意見。

方解

黃耆益氣固表以止汗
(生)白朮健脾益氣
防風祛風、禦風

黃耆方中比例大,補氣基礎上,固攝固表。白朮作臣藥,白朮過去被很多醫家認為補氣補脾非常好。甚至於說它是補脾第一藥。它實際上是一個有一定益氣作用的,重點是幫助脾的運化,運脾燥濕,它還能止汗。白朮它是一種收斂止汗,一般生白朮,對除濕、燥濕、止汗這類較好。光健脾消積這類的,健脾胃,用炒白朮好,如果消積之類,用焦白朮。所以這裡邊一般用生白朮。白朮可以健脾益氣,又能幫助止汗。這是臣藥。防風在這裡起防禦風邪,它能夠疏散、防禦風邪。同時疲虛之後有濕,白朮燥濕,防風能夠,風勝濕,也有一定除濕作用。特別體表層自汗,容易出了汗以後,有表濕的主治了,所以在祛風、祛風濕,禦風,防禦外邪入侵方面,防風起到一個佐藥作用。

這方也是用藥像打仗一樣的,黃耆相當於攝衛固表,建個屏障,白朮是在內的,健脾益氣治本,也是一個治本方法。這樣既要有個屏障固攝,攝衛固表,又不斷自己增加生產,產生實力,同時協助止汗。又有一個像防風,相當於巡邏隊,保護,防外敵入侵,裡頭的跑出去。簡單要考慮幾個方面,由於認為它防禦外邪,固表止汗,效果比較確鑿,很珍貴,所以叫玉屏風散。屏風是個固表防禦的意思。

配伍特點

補中有斂,斂中有散。

整個方以補為主。所以放在補益劑。補中有斂,斂中有散。補氣當中有固攝,白朮還能夠收斂止汗。整個方是用來治療自汗的,同時還有防風,有疏散作用。袪風勝濕,防禦外邪的作用。

運用要點

自汗惡風,面色晃白,舌淡脈虛。

辨證要點主要是自汗。自汗惡風,面色晃白來概括這種氣虛的一般表現。舌淡脈虛。

玉屏風散在分類上,歷來有些爭議,分類分在哪一類好。我提到過,五版教材分在固澀劑,六版編委會討論,我說固澀劑從頭到尾都沒有固澀藥,因為定義是以固澀藥為主組成。你第一個方,固澀劑過去是玉屏風散,最後一個方是完帶湯,完帶湯健脾、疏肝、帶下,它裡面沒有用固澀,裡面黑芥穗這些,傅青主自己都說是用來疏肝的,並不是收澀。所以不符合固澀劑的定義。從第一個方到最後一個方都不符合。而且像玉屏風散,在《醫方集解》,《成方切用》,《成方便讀》好幾本書裡,特別是《醫方集解》之後的很多作教材,用綜合分類發法的這些方書裡,都是放在補養之劑。所以說應該放在補益劑比較適合。

完帶湯 一類方 《傅青主女科》

完帶湯也是從固澀劑移過來的。因為從藥物特點來看,不是以(固)澀為主。

《傅青主女科》,傅青主是明末清初的人,傅青主的書對前人的經驗理論,特別理論,他比較成熟,而且他又是個哲學家。80年代有一次,我看到光明日報上有個廣告,在山西開傅青主研究會,全國第一次學術活動,我以為是中醫婦科學會開會,一看那研究會的會長、常務委員,委員那些名單,基本沒有認識的。我說婦科專家,國內很多有名的中醫,至少名字曉得,看了我覺得很奇怪,再一看討論題目,都是古代哲學的。所以傅青主在中醫學方面是很有貢獻的人,有是哲學界很有影響的,這樣一個人,涉及到他的哲學思想很多裡邊,過去儒、釋、道鰓家來說,偏於道家學派的。醫理源於道。歷來醫家成長過程,古代哲學如果通曉,甚至於精通的話,可以成為一個醫學大家。好像古代也這個規律。我們算過一下,各家學說上涉及到的151個,從先後提到的醫家,從有資料可查的話,其中50幾個明顯的一種經歷上也結合古代哲學研究有造詣的,這種經歷。傅青主是其中很突出的一個。

傅青主對脾虛帶下,有一個基本道理,他有他的理論。

主證分析

肝鬱脾虛,濕濁下注證。

“夫白帶乃濕盛而火衰,肝鬱而氣弱,則脾土受傷,濕土之氣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榮血以為經水,反變成白滑之物,由陰門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

火衰,陽氣不足。肝鬱而氣弱,則脾土受傷,所以這個方,你光從主治裡看,脾虛,脾濕下流,形成白帶,這個機理是有的。肝鬱你看不出來,但是在用法上又是健脾調肝相結合的。所以他對白帶的認識,他的看法,濕盛而火衰,火衰失於溫化,肝鬱而氣弱,肝脾同病,則脾土受傷,濕土之氣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榮血以為經水,反變成白滑之物,由陰門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這裡談到一個什麼?白帶來源於脾虛不運,但是造成這個過程當中,肝氣鬱結不能助脾胃運化這個有關,所以他認為肝啼同病。針對這個治療方面,他肯定要辨肝脾同治,也是基於這個,形成以完帶湯為代表的這樣一個方劑。所以要了解它原來對白帶機制的一個認識,以對完帶湯的理解,治法,才能有體會。

[完/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