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 64 講 治風劑

成都中醫藥大學 鄧中甲教授

平熄內風

上一節課講到平熄內風的概述,談到內風、外風的區別,和歷史上簡要的一個認識過程,由於內風、外風的由來不同,所以在治法上也有嚴格的區分。外風宜散,內風宜熄,外風要用辛散之品,祛風,內風要恢復它的陰陽平衡,叫熄風。

內風熱極生風涼肝熄風
肝陽化風平肝熄風
陰虛風動滋陰熄風

平熄內風,這是整個治內風的一個共同治法。具體來說,剛才我們講到,針對熱極生風、肝陽化風、陰虛風動三種基本類型。根據它們虛實的不同,熱極生風以實證為主,肝陽化風是虛實夾雜證,本虛標實證,陰虛風動屬於虛證為主。分別採用涼肝熄風、平肝熄風、滋陰熄風三種不同治法。

羚角鉤藤湯 《通俗傷寒論》一類方

出自俞根初的《通俗傷寒論》上的一個名方。學習羚角鉤藤湯的意義,是要學習對於熱極生風的基本治法,和一些配伍的特點。同時俞根初這張方,也是在前人治療類似證候基礎上的一個有突出特點的方。後世醫家說他是發前人之未備,也就是說和前人治這類證候相比,他有很多開創性的東西。配伍結構也相當嚴謹。所以是一類方,重點方。

主治證候

熱盛動風證。(熱極生風證)

溫熱病邪
傳入厥陰(肝)
肝經熱盛
熱極動風
陽熱亢盛:高熱
熱擾心神:煩躁、神昏
手足抽搐
舌絳而乾,脈弦數

有就是熱病引起風,風氣通於肝,內風,多把它歸納為肝風的範圍。肝經熱盛,熱極動風。本質上來講,它是與溫熱病邪,傷耗人體的陰液,陰液缺乏了,使得筋脈不能和柔,本來筋脈應當是既有陽剛又有陰柔,活動自如,失去陰液濡潤以後,所以造成熱極動風,可以有像手足抽搐,這類動風現象。從證候來看,往往伴有高熱,它是溫病達到極期階段,以高熱為特點。高熱就要熱擾心神,造成輕則煩躁,重則神昏,這心神病變。同時剛才我們講到,熱病傷耗陰液以後,造成筋脈失去濡養,手足抽搐,當然這個抽搐程度要根據熱盛的程度,以及筋脈失養的程度。嚴重的可以有角弓反張。舌絳而乾,脈弦數。舌絳而乾說明傷及陰血了,脈弦數是肝熱的特點。這是它主治證候的一個病機分析。

功用

涼肝熄風,增液舒筋。
清乾熱,涼肝熄風這個為主。結合清液舒筋的方法。因為熱極動風,根本來說是熱,所以清熱涼肝是重點。而動風又跟熱邪傷損陰液有關。所以增液舒筋是輔助的治療。

方解

羚羊角清肝熄風,清熱鎮驚
鉤藤祛風、熄風、清肝
桑葉通過清肺肅肺,幫助清肝平肝
菊花
佐1生地益陰養血,增液舒筋
(生)白芍
佐2川貝清熱化痰,有助解除熱痰,防止加重神昏
竹茹
佐3茯神養心安神
使甘草調和諸藥

羚角鉤藤湯君藥是羚羊角和鉤藤,羚羊角擅長於清肝熄風,可以清熱鎮驚,是個常用的清肝熱鎮驚的藥物。鉤藤說它祛風非常迅速,可以祛風、熄風、清肝。這兩味藥結合起來作君,清熱涼肝熄風力量較大。

臣藥,是桑葉和菊花。應當說也是這個方的方義分析的重點。桑葉它既能夠清肝,又能夠肅肺。我們前面在桑菊飲裡邊討論過,這裡看桑葉和菊花,對桑菊飲的這種桑葉菊花相配的基本結構反映出來了。桑葉既可清肝平肝,有可以清肺,肅降肺氣。它這個道理,是因為肝肺是升降之外輪,人體升降出入,我前面講桑菊飲的時候,講到過,古人比喻作為一架車,車的外頭兩個輪子是肝和肺,車輪之間的那根軸是脾胃,脾胃是升降的中樞,心腎是升降的那兩根槓桿,升降之根本,決定方向。這個桑葉,能夠清肺肅肺,就使得肝氣升發不至太過,肝肺是升降的一對矛盾,在桑菊飲中用桑葉菊花,它是為了通過清肝平肝,幫助清肺肅肺。而在羚角鉤藤湯裡用桑葉菊花,重點就不同了。

桑葉菊花不是君藥了,是臣藥,它是通過清肺肅肺,幫助清肝平肝,這點在學習當中要仔細體會。體會用藥針對病機出發。針對臟腑氣機升降出發。菊花來說,它有平肝作用,也有降肺氣作用。所以過去很多醫家提到,各種花類的東西,本身都有宣陽,疏泄的作用。宣陽,疏泄向上,花一類的。就菊花這味藥,它可以下降,就菊花它有攝納下降,又肅肺又平肝。這是菊花這味藥的特點。桑菊同用,多入肝經,多入肺經。共同體現了協調肝肺升降的作用。在這裡可以協助羚羊角、鉤藤,協助君藥,增加平肝力量。

佐藥這裡分三組。第一組,芍藥、生地,要注意這裡的芍藥,一般用生白芍,生地呢,原書裡邊用的是鮮生地。鮮生地養陰清熱力量強。用生白芍,有是益陰養血。不是用炒白芍,這兩味相結合,增加增液舒筋的力量。益陰養血,增液舒筋。這是治法裡面的第二個治法,增液舒筋。而且芍藥和後面的甘草同用,芍藥酸鹹,可以酸甘化陰,這兩個配伍,芍藥和甘草相配,它這種滋陰養血力量發揮得更好。

至於川貝、竹茹,這是佐藥第二組。是考慮到熱病過程當中,熱邪對津液的作用。有兩個方向,一方面它可以傷耗津液,所以要生地、芍藥,益陰養血。一方面熱邪又可以煎灼津液,煉液為痰,為什麼要重視這個問題呢?在熱病過程當中,造成熱痰之後,很容易蒙蔽心竅,加重神昏。我們在開竅劑裡面講到過,開竅劑,涼開三寶,安宮牛黃丸,紫血丹,至寶丹。共同的都有竅閉神昏,因熱所造成。而單純的熱邪造成神昏,熱閉心胞來說,要比起痰熱蒙蔽來說,痰熱蒙蔽的昏迷程度要深得多。所以在這種熱病到極期階段。配川貝、竹茹,清熱化痰,有助於解除熱痰,防止加重神昏。這是佐藥的第二組。

用茯神,養心安神,安神定志。考慮到熱邪影響心神,輕則煩燥,重則昏迷。心神受傷。所以用茯神養心安神。這三組都是佐藥,分別考慮到在清熱涼肝熄風基礎上,考慮到三個次要方面。

甘草作使藥,一方面它和芍藥可以酸甘化陰,一方面可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做為使藥。這是這個方的一個方義分析。

這個配伍非常精當,考慮方面非常全面。法度很嚴謹,針對了病機。所以人們說,這是補充了同類之未備。什麼叫同類之未備?同類方裡沒有考慮到這麼全面的方劑。所以在治療熱病,溫病到極期階段,熱閉神昏,引起筋脈失養、動風抽搐的一張很有名的方。這是方義分析。

臨床運用

變證要點

高熱煩躁,手足抽搐,舌降而乾,脈弦數。一般是熱極生風導致,都會高熱煩燥,手足抽搐,這八個字的證候,反映到高熱是根本。煩躁影響心神。手足抽搐,是突出反應在筋脈失養。熱傷陰血,筋脈失養。舌降而乾是涉及到心營病變,涉及到陰血虧損,脈弦數是肝熱的脈象。

隨證加減

邪熱內閉,神昏譫語,合紫血丹或安宮牛黃丸;抽搐甚,合止痙散;便秘,加大黃、芒硝。

在臨床運用當中,我們教材上提到一些主要的,考慮的加減方面。但是對這類病證,臨床靈活運用羚角鉤藤湯,還比較複雜,除了這個我們要補充一些臨床常用考慮的思路。我們教材提到的邪熱內閉,神昏譫語,這個意思就是說,除了手足抽搐,熱盛動風之外,熱閉心包證突出,神昏明顯,是個神昏譫語。可以結合開竅劑,紫血丹、安宮牛黃丸,結合使用。這兩個方都有清熱開竅作用。紫血丹還擅長於熄風鎮驚。一般這類病證,小兒在高燒階段很容易動風,因為小兒的神經系統比較脆弱。傷陰也比較快,容易抽搐。我們所講的急驚風。小兒引起神昏抽搐,和紫血丹更為適宜。安宮牛黃丸也是常用來配合羚角鉤藤湯來開竅的。如果動風嚴重,抽搐劇烈,可以合紫金散,用全蠍、蜈蚣這個紫金散。特別紫金散在熱病過程當中,發生抽搐劇烈,是一個針對性較強,鎮驚力量較大的一個小方子。這種熱邪傷津,往往可以伴隨大便秘結,可以配大黃芒硝。有些用羚角鉤藤湯調生大黃末也可以。這不僅能通便,而且能夠引這種熱邪,從下焦找一條出路。這是常用的加減方法。

另外在臨床運用當中,還要考慮到這種熱邪引起動風抽搐,熱邪所居的,按溫病衛氣營血辨證,所居的病位在哪裡?如果氣分熱盛,它往往表現出在高熱同時汗多,這個方裡配伍,清氣分熱的石膏、知母。可以配進去。如果血分熱盛,熱入血分,不但抽搐神昏,同時還可以伴隨有發斑。可以有皮膚發斑。舌絳很明顯。舌絳、發斑這都是一種這個在熱入血分時常見,比如現在敗血症的這個階段,可以加清熱涼血藥。結合像犀角地黃湯。現在來說,可以加水牛角。水牛角、丹皮、紫草。為什麼說配水牛角、丹皮、紫草呢?清熱涼血藥很多呀,由於這三味藥,它涼血止血而不留瘀血。都有一定的活血作用。既能涼血止血,又能不留瘀血。另外這類病人,往往溫熱病邪到極期階段,尤其神昏,它可以伴隨有痰熱,溫熱病邪煉液為痰,雖然有貝母、竹茹,清熱化痰,還可以增加一些清化熱痰力量較強的藥。如果神昏,喉嚨有痰鳴聲響,我們說它是喉間痰壅,痰液壅滯。嚴重的可以引起呼吸不暢,窒息。中醫歷來過去用一些較強力量的清化痰熱藥。比如說竹瀝水、薑汁、天竺黃。這類可以配合使用。當然這個方,用生地、芍藥來益陰養血,傷陰如果嚴重,比如舌體很乾,可加重清熱養陰力量。常用的比如說,玄參、麥冬、天冬。玄參、麥冬加進去,配合起來,相當於一個方裡包含有後面,治燥劑要討論的,清熱養陰力量比較強的增液湯。

現代臨床上羚角鉤藤湯還可以,除了用水牛角,這些結合使用。用清開靈也是常用的,它有安宮牛黃丸的特點。

羚角鉤藤湯是個常用方,是中醫用來治療急症的一個常用方。是一類方,重點方。

使用注意

陰虛風動不能使用。那就是說溫病到後期了,以虛為主的,這不宜使用。我們說羚角鉤藤湯以實證為主,虛實本身是相對的。因虛可以致實,因實可以致虛,也就是說,比如氣血不足,運行不暢,導致氣滯血瘀了,但是反過來呢,實證要傷耗正氣,因實致虛!所以嚴格講,臨床上任何疾病,都是虛實夾雜。但是總有一個主要矛盾。所以相對來說,羚角鉤藤湯是以實證為主。如果遇到動風是陰虛風動,就像我們後面要討論的,治內風第四個方,大定風珠,那是以陰虛為主的。病邪,實邪很少了。那用羚角鉤藤湯不適宜。不但它的滋陰增液的力量不足,而且這個方裡邊祛邪清熱熄風,祛邪這個力量太大,所以往往傷耗正氣。所以對於純陰虛的風動不宜使用。

鎮肝熄風湯 《醫學衷中參西錄》一類方

治內風的第二個方。作者張錫純前面也提到過,是清末民國初的醫家。他對中風很有研究。一生中用了大量的精力,這是個臨床家。在臨床上這類豐富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很有名的這個鎮肝熄風湯。這是一類方,重點方。

主治證候─類中風,肝腎陰虛,肝陽化風證。

類中風,用“類”就是說,這是內風,不是外風。外風是真中風。

這個中風的發生,病機是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肝陽化風。應當有個環節。簡稱肝腎陰虛,肝陽化風,一般都聽得懂。下面這個表上,是寫的證候的病機分析。

肝腎陰虛一般來說,它是有體質因素。長期的慢性疾病。消耗肝腎之陰,肝腎之陰虛,陰不能制陽,導致了肝陽的上亢。肝陽上亢,在一般的肝陽上亢階段,可以反映出來頭暈目眩,目脹耳鳴,腦部熱痛,面色如醉。那我們教材主治的地一段。這很多都是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裡的原文。有就是說,肝陽上亢在早期,肝陽上亢氣血會上逆,氣血上逆較輕的時候,頭暈目眩,那現在這個階段,實際上量血壓,多數血壓升高了,目脹耳鳴,經常腦部熱痛,往往這種遇勞則發。

由於氣血上逆,面色如醉,面紅。一看這個,同學們都可以了解是高血壓發作。容易有這種特點。但這個階段,並不是類中風發生的階段。應該說它是一種,有風也是一種風陽上擾,陰虛陽亢階段。肝陽上亢繼續的發展,就會造成肝陽化風。當然肝陽化風,一般來講會有很多誘因。我們前面講肝腎陰虛,跟體質因素,和其他慢性疾病造成有關。但是到肝陽化風階段,在臨床上看,很多它有一個誘發因素。那誘發因素較多的,比如一個情志,情志加重了肝氣的上逆,使陽亢達到化風的程度。情志因素,或者飲酒,或者疲勞。在這種或者血壓升高,肝陽上亢這種階段,還繼續勞累的話,加重了陰虛陽亢。肝陽上亢又應注意化風的表現主要是氣血逆亂。氣血逆亂,氣血上衝,《內經》上講,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大厥,厥是倒仆,昏倒。血之與氣並走於上,氣血逆亂於上,這就造成類中風。我們有時候叫“卒中”。

當然這個“中”,還有程度的不同。中風輕證叫中經絡,中風重證叫中臟腑。所以教材主治裡面,除了肝陽上亢前面一段話,頭目眩暈,目脹耳鳴,腦部熱痛,面色如醉之外,後面也講到了,肢體漸覺不利,口眼漸形歪斜,這個實際上很多病人,自己感覺得到的。很多病人感覺到,突然的拿東西,手就開始往下掉,或者口眼扯動,伸出舌頭來,中間不正了。說話有的時候不轉了,這種是一種中風輕證的表現。中風輕證出現謂之中經絡。更嚴重的發作,有些幾次多次輕證發作,以後容易形成重證發作。也有些肝陽化風,氣血逆亂嚴重,一發作就是重證,中臟腑。卒然倒仆,昏不知人,教材上說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了。然後經過搶救,醒後不能復原。往往雖然醒過來了,就是不能復原。這個時候,像半身不遂,語言謇澀,口眼歪斜,這些就形成了。在後面,中風經過搶救都醒了,那就作為一個中風的恢復期症狀來處理。過半年如果沒有恢復,就叫中風後遺症。中風一個過程大致是這樣一個過程。

鎮肝熄風湯,只要它屬於這種肝陰不足,肝陽上亢,肝陽化風。這個中風,哪怕到了發作,發作階段可以用,到醒了,後遺症,恢復期症狀,或者後遺症也能使用。但多數是用於中風的發生階段。現在成為中風發作時期的一個常用方。一個很有名的方。

應該說,這個方產生之後,對中風病人,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我們在臨床上,經常使用鎮肝熄風湯。上面討論的是鎮肝熄風湯主證的一個病機分析。看起來教材主治寫得很多,你把它一分析,它實際上是描寫了三個部分。一個部分是肝陽上亢,這個階段,陰虛陽亢表現出來的這個,我們有時候叫中風的一個前兆。中風發生以後,分為中經絡輕證,中臟腑重證兩類。總的來講,都是一種肝陽化風證。

功用─鎮肝熄風,滋陰潛陽

針對這個肝陽化風,從治法方面,要鎮肝熄風,滋陰潛陽。對這個治法,為什麼說鎮肝熄風?現在的主要矛盾,是肝陽上亢以後,肝陽化風,氣血隨之上逆,用張錫純的話說,氣血上衝,這時當務之急,隨然從根本來講,它是肝腎陰虛,應該滋陰。但是從整個這個證候來講,是虛實夾雜,本虛標實證。既有虛證,肝腎陰虛為本,又有標實之證,而且標實證。氣血上衝引起的中風發生,這是現在搶救要解決的當務之急。所以這個證候特點,一定首先要了解。是一種虛實夾雜,本虛標實證,而且以標實為主。

方解

懷牛膝引血下行,又補肝腎
代赭石降胃氣之上逆,平肝氣
臣1龍骨平肝潛陽
牡蠣滋陰潛陽
臣2龜板滋陰潛陽
白芍滋陰養(肝)血
玄參滋陰清熱
天冬滋陰清熱
茵陳清肝疏肝
川楝子苦寒的清肝藥,疏肝降肝
(生)麥芽疏肝
使甘草調和諸藥,養胃氣

這個方選用藥物,應該說張錫純在實踐中,經過多年的反覆體會總結,這樣的一個方出來。君藥用懷牛膝,《醫學衷中參西錄》裡記載了張錫純的原話,他說他屢經試驗,多次反覆試驗治療中風當中,以懷牛膝為最佳。他認為懷牛膝引血下行,它既能補肝腎,又能引血下行。能夠阻止氣血上衝。擅長於引氣血下行。代赭石入肝經、胃經,能夠降胃氣之上逆。能夠平肝氣之上逆,降肝胃。這兩味藥都偏於平性。代赭石是降氣的上逆,肝胃之氣上逆,懷牛膝呢,引血下行。可以直治,張錫純叫作腦充血。使充血之勢能夠平降。兩個聯合,他說能直接折降氣血上逆之勢。所以在方中是君藥。

這方裡的臣藥分兩組。

  1. 龍骨、牡蠣,能平肝潛陽。龍骨、牡蠣都能潛陽。而這兩味藥,張錫純在使用當中,他有一個體會。他認為這個本虛標實之證,在發生中風的時候,脈來一般都弦長有力,發作的時候是標實為主的。脈來弦長有力,比較弦硬。說明這氣血上衝之勢很劇烈。但是他配方,就要用這個龍骨牡蠣,他說很快能夠使得脈像的弦硬變得柔和。這是他原書的記載,他是有體會了。而在中藥的藥性來講,龍骨、牡蠣都擅長於潛陽,牡蠣還能滋陰潛陽。這兩味藥和懷牛膝、代赭石結合,實際上在降氣血上逆的同時,起到潛陽鎮逆的作用。增強君藥懷牛膝、代赭石的降逆力量。這裡要說明一下,現在君臣佐使的劃分,有一些是把懷牛膝、代赭石聯合起來作君,有一些把懷牛膝一味藥作君。在原書中,這兩味藥用量都比較大,比起來,全方的用量都比較大。而且從張錫純所講,這個方的折降氣血上逆之勢,是氣和血並提的。懷牛膝作用於血,代赭石作用於氣。所以兩個聯合作君也有道理。在傳統上,當然更強調懷牛膝一些。所以代赭石,我們教材把它根據以往習慣,還是歸在臣藥裡面。這是君臣藥的四味藥。
  2. 龜板、白芍藥、玄參、天冬。這四味藥的共同特點都是滋陰的。滋補肝腎的陰血。龜板能滋陰,同石龜板是介類,動物類藥,能夠潛陽,白芍滋陰養血,養肝血。玄參、天冬滋陰清熱。這四味藥連用,滋陰力量很強。滋陰達到柔肝,同時還能清熱。

原來張錫純就把這個開始的時候,就把這八味藥,君藥臣藥四味加甘草,他就做為治療肝陽化風的一張基本方劑。張錫純很實事求是,我覺得非常可貴之處呢?他能夠在臨床總結的時候,既寫出自己成功的經驗,有能寫出失敗的教訓。這個很不簡單。很多古書裡極少是這樣的。他說他開始就用這八味藥為主,用在這種肝陰不足,肝陽上亢,肝陽化風證,這個都有效,但是後來發現,開始有效,以後逐漸有些病人,好了一陣反而回過來加重,比原來還厲害。他就一直在考慮,考慮最後,根據肝臟的生理特點,幼加了三味藥。茵陳、川楝子、麥芽。這是他經過慎重考慮,從臨床的一些失敗當中,得出的一個體會。他說考慮到肝為剛臟,體陰用陽,這大家學中醫基礎理論知道,肝臟的生理特點。喜調達惡抑鬱。這裡這個方前面的藥,鎮肝潛陽的力量很強,鎮肝降氣血上逆。這個力量很強,用量很大。而龍骨牡蠣聯用,潛陽力量也較大。這都是起到一種鎮肝潛陽作用。對於乾的疏泄升發,喜調達惡抑鬱,這種肝臟特性是不利的。所以他當時用的原話說,他是壓而不服,反而激起反動之勢;反過來,反攻倒算,以後症狀反衝起來更重。所以他用了很形像的“壓而不服”這四個字。那怎麼辦呢?他認為要做疏通的工作,要隨其肝性,就是順隨著肝的疏泄調達之性。為什麼選擇茵陳、川楝子、麥芽?這三味藥共同特點都能疏肝。你既要把它鎮壓,使它氣血不上逆,不作亂,同時還要疏通,順遂它的生理特點。主疏泄,喜調達,惡抑鬱。也就是說,因勢利導,那是順遂肝性,安擾。和鎮肝熄風湯的鎮肝相結合。他後來講,用了這三個藥以後,“則無斯弊”。則沒有這種壞處,副作用了。這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而且從理論上講,也是非常恰到好處的。

茵陳既能清肝,又能疏肝,川楝子也是常用的苦寒的清肝藥,也是疏肝降肝的藥。我們前面在一貫煎裡面曾經學習過。麥芽,要注意用生麥芽,生麥芽有較好的疏肝作用。不是炒麥芽,用生麥芽。所以這個方的後三味,茵陳、川楝子、麥芽是佐藥。再加上甘草,調和諸藥,養胃氣。甘草結合麥芽相配,還可以保護胃氣。防止金石藥物傷胃。防止代赭石、龍骨、牡蠣這些介類,礦石類這些藥物傷胃氣。這個方的配伍,各方面考慮得比較全面。

無論從實踐方面來看,從理論方面來看,都是有相當水平的一個方。因此這個方出來之後,後世非常推崇,成為了治療中風後遺症,從中風發生,中醫治療的一個,往往是個首選方。

配伍特點

標本兼顧,治標為主的。一但氣血上逆得到糾正,這個方就可以換方。也就是說,氣血上衝,中風或者是先兆,或者發生之後,當時使用,你氣血肝陽已經平逆了,當然這個方可以換方。

在這個基礎上,還要注意這個方配伍裡,有一些很有貢獻的一方面。一個在此之前,對於這種類似於鎮肝熄風這種方法,平肝熄風,鎮肝熄風,這是又開了一條途徑。特別是針對氣血上逆這一點。這是張錫純的一個創造。不是單單平肝,而是考慮氣血上逆,這是張錫純的一個創造。有就是再加兼顧到肝臟的生理。剛才講了,鬱金(茵陳?)、川楝子、麥芽。兼顧肝臟的生理,順遂肝性,這也是鎮肝熄風湯配伍當中,很重要一個特點。

運用

辨證要點

頭目眩暈,腦部熱痛,面色如醉,脈弦長有力。

為什麼拿這幾點作為便正要點呢?這也帶一個什麼治未病。開始先兆要出來的時候,這個方就要早用。個人一個體會,也是在臨床這個方,上得越早越好。因為它涉及到後遺症的問題。對於現在很多腦血管意外,腦血管意外當然很多種類,包括腦血管痙攣,腦血栓,腦出血這些。鎮肝熄風湯只要屬於肝陰不足,肝陽上亢,肝陽化風的都可以使用。但是如果說發作期緩解下來,會進入恢復期,或者後遺症的階段。這個方的一個特點,用得早,我們在臨床對於用得早,那後面的後遺症可以大大減少。有的好的甚至於沒有明顯的後遺症了。辨證要點只寫前一部分,不是說後一部分不重要,後一部分來說,也是這個方在臨床用得還是很多。應該說明一點,也就是強調,前一部分中風先兆出現,可以及早使用。脈弦長有力,要注意區別有很多虛證明顯的,這個方在降氣血上逆之勢力量較強,這不適合。所以脈弦長有力以強調標實為主,這要注意的。

隨證加減

使用注意

中風也有氣虛血瘀類型的,氣虛血瘀,比如像補陽還五湯這類證候,不能用這個方。

所以在鎮肝熄風湯使用當中,辨證非常重要。臨床也是要靈活運用的。當然這類病人,如果我們臨床遇到痰濁比較重的,昏迷程度較深,也可以結合至寶丹使用。這樣可以對化痰力量強一些。化痰醒神力強一點。這是鎮肝熄風湯,臨床是個常用方。

[完/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