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 66 講 治燥劑

成都中醫藥大學 鄧中甲教授

第十四章 治燥劑

我們下面接著討論本教材各論的第十四章,治燥劑。定義:凡以輕宣辛散,或甘涼滋潤藥為主組成,具有輕宣外燥,或滋陰潤燥等作用,用於治療燥證的方劑,統稱為治燥劑。

燥證外燥溫燥
涼燥
內燥上─肺
中─胃
下─腎、大腸

從定義看,燥證治法有輕宣辛散和甘涼滋潤,兩類治法。這兩類治法,分別針對了燥證的外燥,內燥兩類病證。燥是外感六淫之一。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對燥的認識,歷史上有一個過程,對於內燥認識得比較早,早在《內經》,以及漢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裡,都已經有對內燥的治療方法,和治療方劑。比如我們後面要討論到的麥門冬湯,那就是治療內燥。滋陰潤燥的一個典型方劑。對於外燥,外燥這方面理論,和實踐的探討,產生比較晚。較早的是清初的喻嘉言,喻昌,他提出來外燥燥邪為病的問題。《內經》病機十九條裡邊沒有燥,所以喻嘉言還補充了一條相應的燥邪為病的,他補充一個經文。因為在當時的方劑書裡,都沒有外燥的分類。歷史演變過程中,像王肯堂的《證治準繩》裡,開始有一些治療外燥的方出現。一直到清初《醫方集解》,才有了外燥分類。外燥的代表性方劑的出現,是在清代的中期。吳鞠通的《溫病條辨》裡,他利用參蘇飲,改造組成一個杏蘇散。一般認為治療外燥當中,特別涼燥,一個典型的方劑。由此看來,對外燥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燥,首先分外燥、內燥兩類。其本質,內燥是陰液不足。人體失去津液濡潤的現象,稱之為燥。這一點大家很好理解,對於外燥中的涼燥,往往初學的學員不好理解。

第一節 輕宣外燥

杏蘇散 一類方

主證病機分析:外感涼燥證。代表方

外感涼燥 肺失宣降 痰濕內阻 惡寒無汗
咳嗽 咳痰清稀 頭微痛 鼻塞嗌乾
苔白 脈弦

燥,作為外邪來講,都於秋天發生。所以一般稱它為秋燥。秋燥都容易傷肺。同氣相求。風寒暑濕燥火。燥屬於金,燥金。肺也屬於金 ,所以五行當中有肺金。所以燥易傷肺。秋天的氣候,介於夏冬之間,在初秋的情況下,往往前面連著夏天,這時秋陽以暴,太陽還比較充裕的,氣候仍然比較炎熱。所以初秋容易感受溫燥,它是以傷津為主。深秋就和初秋不同。深秋氣候,後面接著冬天,因此有些人把這種涼燥稱為“燥為次寒”,比寒次一等,或者有叫小寒。因為這時候西風肅殺,氣候開始比較寒冷了。這時感受的外燥,都偏於寒,把它稱為涼燥。

從主治證候來講,外感涼燥,像惡寒、無汗、咳嗽;這我們都好理解,燥易傷肺,肺失宣降,咳嗽,包括頭微痛,都好理解,但是它鼻塞、咽乾,在深秋時,感受偏於寒邪的燥邪,鼻子阻塞,咽喉乾燥,這個應該類似於津液缺乏的表現,但反過來主治裡又有咳嗽痰多清稀,咳痰清稀。這又像我們前面講到的,小青龍湯證那種寒飲內停,咳嗽痰多清稀的表現。這一點是初學杏蘇散,初學涼燥治法,很難理解的方面。要理解這個問題,主要我們要從燥的本質來看,燥的本質是缺乏津液濡潤的現象,稱之為燥。那缺乏津液濡潤的現象,對人體津液缺乏,可以有整體性的,可以有局部性的。比如內燥,或溫燥(外燥當中的溫燥),它都是一種整體性的缺乏津液濡潤,所以產生口乾、鼻燥這些燥像。但涼燥之邪,本質上是感受外寒,也有寒性的特點。同學們學過《中醫基礎理論》,六淫的一個發病特點,寒性收引凝滯,使氣機鬱滯,津液津液凝聚在局部,不能佈散,需要津液濡潤的地方,由於津液凝聚在局部,局部可以沒有用的津益很多,咳嗽痰多清稀,寒飲內停。需要津液濡潤的地方,得不到佈散,無法輸佈到那裏去。反而產生鼻塞咽乾,咽喉乾燥,這種感覺。所以涼燥證,和單純的外感風寒證,不同的就在這個方面。

因此涼燥證的本質,是津液凝聚不佈。津液的佈散,《內經》講,有很多環節。《內經‧經脈別論》有段話,“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所以要輸佈到肺,通過肺的宣降,使津液佈散。“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經四佈,五經並行”。由於外感涼燥,肺氣宣降失調,肺氣閉鬱,津液不能正常的宣降佈散,停聚在局部。產生一定的寒痰,因此咳嗽痰多清稀。但是咽喉、口腔、鼻腔,得不到津液濡潤。可以鼻塞,咽塞,咽喉乾燥。這是病機分析的一個關鍵。了解和外感風寒證的區別。

苔白脈弦,苔白那偏於寒了,脈弦是有痰。大家知道,診斷學中,弦脈主痰濕。

功用:輕宣涼燥,理肺化痰。

涼燥,這個邪是外來的,溫必兼散,所以要輕宣,所謂輕宣是向外宣透,宣散這個意思。對內有津液凝聚,要理肺化痰,理肺是恢復它的正常的宣降,化痰是通過溫化寒痰的方法,所以全方是偏溫的。

方解

蘇葉輕宣涼燥發散
杏仁發散風寒,降肺氣化痰
前胡辛散,降肺氣
桔梗宣通氣機,化痰利咽,升
枳殼宣通氣機,寬胸降氣,降
佐1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
陳皮理氣化濕
茯苓健脾滲濕
佐2生薑調和脾胃,調和營衛
大棗
使甘草調和諸藥,益氣補脾

君藥是蘇葉和杏仁,所以方名叫杏蘇散,杏仁辛溫,首先它的作用可以發散,擅長於發散風寒,通過發散風寒,解除涼燥之邪。蘇葉還有理氣作用。特別用蘇梗理氣寬胸,蘇葉在這發散,用量在正常量範圍內偏大一點。因為蘇葉中等量理氣,大劑量發散,小劑量能解鬱,可以疏通氣血解鬱。它是又入氣分又入血分的。杏仁能夠降肺氣,也能化痰,通過病機分析我們知道,外來涼燥之邪,使肺氣閉鬱是關鍵,所以以蘇葉這種辛溫之品,輕宣涼燥發散。杏仁降肺氣,宣通了肺氣,津液能夠佈散。而且他主證當中,咳嗽是個很重要的。秋燥咳嗽,是個很重要的症狀。所以杏仁能止咳化痰。

臣藥有前胡、桔梗、枳殼。前胡是表裡同治的。對表它有一定的辛散作用,辛散可以協助蘇葉的解表,《本草》書裡討論,多數醫家認為杏仁主要是降肺氣,《本草求真》的作者,黃宮綉,他認為杏仁還能散表邪。這可以結合起來理解。前胡也能散表邪,增強蘇葉的散表作用,同時前胡又可以降肺氣。降肺氣有助於止咳。增加杏仁的止咳作用。桔梗枳殼這一組,是宣通氣機的,桔梗擅長於開宣肺氣,也能化痰利咽。桔梗開宣肺氣,它配杏仁以後,這兩個藥是宣降肺氣的一個常用基本組合。因為肺氣以宣降為順。桔梗的宣肺,杏仁的降肺,一宣一降,恢復肺氣正常的宣降。枳殼寬胸,能理氣,理氣側重在降氣,桔梗宣肺來寬胸,枳殼通過降氣來寬胸。兩個相結合,有是一升一降,這就成為長期以來臨床上人們習慣使用的一種生降氣機的組合。大家知道,氣的通暢在人體非常重要,氣行則血行,氣行則津液佈散,如果說氣機阻滯了,胸部脘腹這個氣機阻滯了,那津液凝聚,就會不得佈散,氣機阻滯,瘀血就會產生。所以我們很多治痰濕的方,治瘀血的方,都利用了桔梗、枳殼,一升一降這個作用。桔梗、枳殼相配的基本配伍結構,在宋代就已經形成了。所以我們前面所講到的,敗毒散以及參蘇飲裡面,都有桔梗、枳殼。到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湯治療瘀血的,也有桔梗、枳殼這種組合,它治療胸中血府血瘀,前面我們講理血劑講到的。很有名的五逐瘀湯。頭一個方血府逐瘀湯。就適用桔梗、枳殼一升一降,來暢通胸中氣機,協助瘀血的消散。所以這一組臣藥,桔梗、枳殼是大家理解方解當中,又是一個重點。它通過一升一降,可以有助於行氣而佈散津液。

佐藥有三味藥,半夏、陳皮、茯苓,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這裡以咳嗽為主症,咳嗽同時津液凝聚,往往還痰多,半夏既能化痰,又能使肺胃之氣下行,又能和胃降逆,又能止咳嗽。陳皮是理氣的,又能化濕。化濕有助於祛痰,茯苓是健脾滲濕的,健脾滲濕有助於針對生痰之源的脾胃,脾為生痰之源了,這是治本的。半夏、陳皮、茯苓這是一個基礎方。加上後面甘草,就是治療痰濕的一個基礎方,叫二陳湯。二陳湯在後面的第十六章,祛痰劑的第一個方,基礎方,二陳湯。所以這個方裡套有二陳湯。

生薑和大棗,屬於佐藥。它可以調和脾胃,調和營衛。從外來涼燥之邪侵犯體表來說,用薑棗調和營衛,疏通體表的氣血,痰失的產生,跟脾胃運化的功能不足也有關,薑棗能調和脾胃,對表調營衛,對內調脾胃。這也是從前面講桂枝湯時,就提到的常用的配伍。

甘草主要是使藥。用來調和藥性,調和諸藥。而且有益氣補脾作用。

很多是運用了前人的很多基本配伍結構,利用前人很多研究成果,成功的一些配伍結構。所以大家讀到這個方,可能看到有些眼熟。可以回想一下,有點像前面的什麼方呢?實際上這個方就是我們前面學到的,第一章解表劑第三節,扶正解表第二個方,參蘇飲,虛人外感風寒,用參蘇飲治療虛人的外感風寒。由於咳嗽痰多清稀,參蘇飲這個方改造而來。參蘇飲產生在宋代,這個方吳鞠通的,產生在清代中期,參蘇飲和杏蘇散,有三味藥的區別,參蘇飲裡有人參,有木香,這方加了杏仁。差別就是這一點。這個差別,吳鞠通是怎麼把參蘇飲改造成杏蘇散呢?他加杏仁,是由於這個方要增加它的降肺氣,結合蘇葉桔梗的宣,加強宣降肺氣止咳這個作用。因為秋燥咳嗽,咳嗽症狀非常突出,所以加強止咳作用。它去掉木香,是由於惟恐木香太溫燥,在這個方中不必要。他還沒有像參蘇飲裡考慮到氣虛、脾虛,這些用木香理脾氣,而且和人參的補藥同用,用木香有助於補而不滯,所以這裡把木香去掉了。而切參蘇飲主要用於老年人,或體質比較虛的人,有風寒咳嗽。杏蘇散沒有強調要體虛,不是用於虛人外感,所以把人參去掉了。從這兩個方,宋代,公元一千多年左右的方,到十九世紀的方,這中間差了將近八九百年的歷史,怎麼樣用前人的改裝,在配伍上稍做調整,治療範圍就產生變化。這也是我們在運用靈活的組織方劑當中,應當學到的或體會到的一些方法。這是方義分析。

運用

辨證要點

惡寒無汗,咳嗽痰稀,咽乾,苔白,脈弦。

臨床使用的根據,首先表證,明確的有表證。偏於風寒,燥為次寒,或者說小寒。所以惡寒無汗。惡寒代表惡寒發熱中間以惡寒為主的偏風寒方面。無汗反映出它是一種外感風寒,仍然屬於表實證階段。我們前後比較,從學麻黃湯這個基礎方,外感風寒表實證之後,我們討論了包括這個類似方劑裡,像小青龍湯,敗毒散,參蘇飲,這些都是外感風寒表實證,在這裡仍然是表實,惡寒無汗,咳嗽痰稀,而且一般來說量較多。這是辨證當中它寒痰特點。咽乾代表了鼻塞、咽塞,咽喉乾燥,代表津液不能佈散。局部缺少津液濡潤這個現象。苔白,脈弦,這是前面主滯討論過了。

隨證加減

配伍特點

用輕宣解表方法,和溫潤化痰方法結合使用。實際上它整個這個法,嚴格分是三個法。主要部分當然可以看出兩個,也就是溫宣外燥,然後宣降肺氣止咳。對外燥,溫宣、溫散。肺氣不宣的咳嗽,宣降肺氣,主要杏仁為主了。對痰濕,津液凝聚不佈,用溫化。所以我們往往用三個字概括它,“溫、宣、化”是它治法的綱領。溫是溫散表邪,宣是宣肺止咳,化是溫化寒痰。

杏蘇散和參蘇飲比較

杏蘇散參蘇飲
藥味變化有杏仁,無人參、木香有人參、木香,無杏仁
病機秋燥咳嗽,咳嗽症狀突出
沒有體虛,且木香太溫燥
治療虛人的外感風寒

這是複習重點。對杏蘇散,理解很重要。是對它燥的認識。杏蘇散這個涼燥的燥,不應當看作是整體津液的不足,而是整體津液由於氣機鬱滯之後凝聚不佈,不佈導致局部津液得不到輸佈,我把涼燥和溫燥,這兩類的本質,做個比喻。可能有助於大家理解。

溫燥,像喻根初說的,初秋的時候,秋陽以暴,整個天氣很乾燥,水庫裡的水,就因此減少了,城裡自來水廠的水就沒有源頭了。整個城市,整體上缺水。造成乾燥。這是溫燥的本質。

涼燥的本質是精液佈散上的問題。比如說由於某種原因,輸送自來水的管子爆了,或者部分地區阻塞了。這個爆的地方可以汪洋大海,可以造成津液停聚在局部,津液停留在肺,就咳嗽痰多清稀,那是有用的津液,變成無用的病理產物。但是另一個應當輸佈,取津液濡潤的地方,某些地區缺乏津液,所以有的地方水管爆了汪洋大海,有的地方人們拿水桶等著提水喝。一個道理。涼燥的本質是津液凝聚不佈所造成的。

過去很多學員在學到這個方時,你說杏蘇散發散風寒,他好理解,說到它屬於燥,燥怎麼還咳嗽痰多清稀?單純風寒,咳嗽痰多清稀,又是鼻塞咽塞,咽喉乾燥,而的確在深秋季節,有這種現象。很多病例有這種現象。這是涼燥治法的代表方。

杏蘇散臨床運用,不只可以用於涼燥,也可以用於各種季節的外感風寒輕證。這裡指的外感風寒輕證,當然還是屬於表實證範圍。在外感風寒證中,以咳嗽為主要表現的。不光是在秋季,其他季節出現也可以使用。因此有的教材或參考書裡,杏蘇散也有把它收在辛溫解表劑裡邊。但是由於杏蘇散,作者吳鞠通是以治療涼燥作為代表方出現的,而且深秋季節的感冒,這一類的咳嗽也還比較多。所以我們從理論和實踐的完整性出發,還是放在治燥劑裡。治療外燥的涼燥類方劑作為代表。它既是個常用方,又是個代表方。

桑杏湯 《溫病條辨》 一類方

杏蘇散和桑杏湯都是一類方,重點方。《溫病條辨》上把桑杏湯和前面的杏蘇散,作為一對。治療外燥的常用方、代表方。桑杏湯治療的是溫燥。外燥當中的溫燥。也就是說,這類證候產生的季節是初秋的階段,初秋階段前面連著夏天,這時候陽光比較強烈,所以說秋陽以暴,燥熱比較重。秋陽以暴,氣候乾燥,傷耗人體津液,肺中津液被損傷,影響肺氣不宣,溫燥作為外邪侵犯人體,六淫外邪,侵犯人體會有表證。所以可以有頭痛,微微發熱這些表證。但桑杏湯證是病邪比較輕淺的。這首先要說明。所以身熱不甚,有發熱,有頭痛,但不重,外邪較輕,它主要表現在溫燥之邪影響肺氣不宣,以咳嗽為主證。由於燥邪引起咳嗽,燥邪傷及肺的津液,津液受灼,因此咳嗽反映出來是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這在初秋季節是經常發生的。乾咳,或者有一點痰,很少,黏,不容易咳出來,燥痰特點,咳得可以起絲絲。嚴重的咳久還可以帶血。咳傷肺絡以後,痰中帶血絲。至於口渴、咽乾鼻燥,這是反映了燥傷津液之後,肺衛系統津液不足。舌脈像,舌紅是溫燥本直屬於熱邪,所以外來帶有風熱特點, ....

主證病機分析

溫燥外襲

身熱不甚
肺氣不宣

咳嗽
肺津受灼

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
口渴、咽乾鼻燥
舌紅、苔薄白而乾,脈浮數而右脈數大

[35:16/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