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 73 講

成都中醫藥大學 鄧中甲教授

豬苓湯

上次我們討論到豬苓湯,豬苓湯的主治證候,病機分析和方義分析。以及豬苓湯的配伍特點。

豬苓湯與五苓散之比較

五苓散豬苓湯
病機外邪入裡,循經傳腑(膀胱),影響了膀胱的氣化,導致了關門開合不利,小便不利為主症,同時它伴隨有水逆症,所以蓄水證,加水逆證。
蓄水證表現在由於水液不化不能佈散,口乾,渴欲飲水,但是水入即吐。
水逆,臍下動悸,造成頭眩心悸,也可以咳嗽
既有外邪入裡,影響膀胱氣化的一個層面,又有內因當中脾的運化不足,陽不化氣,有這個基礎。
外邪入裡化熱,傳入下焦,引起水蓄下,水熱互結,小便不利
由於熱像明顯,可以造成水氣上逆,熱擾心神,熱傷陰液
可以有心煩、失眠、咳嗽、嘔吐
熱比五苓散重,傷陰明顯
病位膀胱膀胱及胃
治法利水滲濕,健脾、溫陽利水滲濕,養陰清熱
用藥澤瀉、茯苓、豬苓(利水滲濕)
白朮、桂枝(健脾、溫陽化氣)
澤瀉、茯苓、豬苓(利水滲濕)
滑石(增強利濕)、阿膠(滋陰清熱養血)

阿膠在方中的配伍,我們現在的研究發現,它有促進其他幾味藥成分吸收的作用,古代不一定認識到這個,但實踐當中的效果,恰恰從後來的現代實驗相吻合。

傷寒論也提出來了,陽明有熱,如果汗出多,豬苓湯不適宜使用。因為出汗多的話,又加上這個方利水力量很大,澤瀉、茯苓、豬苓又加滑石,由於汗、水液、尿液都是人體津液,所以利水也會增強這個傷陰,既然多汗的情況下,說明陰液損傷嚴重,那不適宜用這個方。

上面我們討論了豬苓湯和五苓散的比較,從這兩個方比較可以看出來,五個藥當中三個都一樣,兩個次要藥物稍做變化,整個方從病位,從疾病的性質,特點、主治都產生了明顯的變化,這是從中可以領悟的,這個在共性病機基礎上,兼證差別,怎麼通過這種配伍來適應病情變化。

臨床運用

辨證要點

小便不利,口渴、身熱、舌紅,脈細數。

由於是水熱互結在下焦,當然也存在著氣化不利問題,所以小便不利是它的主症(像五苓散一樣),同時它熱像很明顯,熱邪傷陰,所以口渴、身熱、舌紅,脈細數。是一組它的佐證。

隨證加減

豬苓湯由於它有利水清熱養陰作用,同時又用了阿膠,阿膠又有止血作用,所以它不但用於熱淋,還能用於血淋,用於熱淋,可以增加清熱利水的力量,加梔子、車前子。由於血淋,要加強涼血、止血,加白茅根、大小薊。

使用注意

內熱如果重,汗多口渴嚴重的不宜使用。前人也往往強調如果熱盛汗多,口渴重的話,特別汗出多,這個方使用,又容易重傷氣津,甚至於造成病情嚴重。這是豬苓湯的臨床應用。

防己黃耆湯 二類 《金匱要略》

防己黃耆湯也是張仲景《金匱要略》的經方。在《金匱要略》上有兩篇裡邊都用了這個方,一個《痙濕暍篇》,一個《水氣病篇》。這兩篇裡邊,兩條條文,只有一字之差。《痙濕暍篇》說“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水氣病篇》裡提的,“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說明這個方,張仲景用來治療風水、風濕兩類病證。

主證分析

表虛不固之風水或風濕證。

這兩類病證同時發生的一個基礎,都有汗出、惡風、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脈浮、身重反應出來它是一個表虛不固,又感受風水、風濕。所以主治證候,它有兩個方面。一個正氣的方面,正虛表現在表虛不固,所以它可以有惡風、自汗。汗出、惡風有表虛表現。而風邪兼濕邪,風濕傷於肌表,風濕證,或者風水,風水往往指的上半身為主。水濕泛濫、浮腫、水腫,這兩個水濕本為同類,當然水濕侵漬,身重,身體沉重。如果屬於風濕主要反映在肢節疼痛上,我們現在所說痺證這一類,肢節疼痛。浮腫是風水反應,水腫病,舌像脈像來看,舌淡苔白,這一般偏於虛,脈浮,有表邪的特點。所以從這個方來講,對內來說,正氣不足,表現在表虛不固上,反應的症狀,汗出惡風。病邪來講,它有外來風邪或風濕之邪。體內由於正虛,會產生水濕的病理產物。內外合邪,以風濕的肢節疼痛,或者風水的浮腫反應出來,這是它的主治。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治法需要邪正兼顧。

功用

益氣健脾、祛風利水。

益氣健脾是個扶正,由於它表虛,主要是氣虛,氣之源頭在脾,所以健脾呢,有助於氣的不斷化生,祛風是散風祛表邪。利水可以除濕,也能治水腫。所以這個方功用是益氣、祛風、健脾、利水。

方解

防己祛風,又可利水
黃耆益氣固表
白朮健脾燥濕,助黃耆補氣,止汗
佐使甘草協助黃耆、白朮補氣,也調和諸藥
生薑外調和營衛,內調和脾胃
大棗

歷來討論的君藥的設定,方案不盡相同。有的防己為君,有的黃耆為君。我們教材,根據多數意見,以防己黃耆聯合為君。這體現一個邪正兼顧。防己祛風,又可利水,祛風能祛風止痛,利水能消水腫。黃耆補氣,它有很重要的特點,有較強的固攝作用。特別是黃耆量大的時候,在方中往往側重在固攝。我們前面學了不少以黃耆為君藥的,在方中用量比較大的黃耆,比如說補陽還五湯,或當歸補血湯。這些方裡黃耆它不但有補氣作用,而且有較強的固攝作用。這種升舉,像補中益氣湯,升舉和固攝,是同類的一種作用。在當歸補血湯裡的血虛陽浮,它可以也有固攝、固表這種作用。在這方裡黃耆也是用來益氣固表,既能補氣,又能針對表虛,有點像我們前面提到的玉屏風散,治療表虛自汗的玉屏風散。玉屏風散裡邊,跟這個方的前三味藥相比很相像,玉屏風散黃耆、防風、白朮。這裡是黃耆、防己、白朮。就差一個字,可以領悟一下。兩個共同特點。都有這種表虛不固,自汗惡風。都有黃耆白朮聯用。

白朮健脾燥濕,針對了風水、風濕含有的水濕為病的問題。白朮又能協助黃耆補氣和健脾相結合,白朮本身還有止汗作用。它和黃耆相配,構成治療表虛常用的一種組合。

下面生薑、大棗、甘草,都屬於佐使藥。生薑、大棗在這,由於外有風邪,所以它起到在表調和營衛的作用。在內可以調和脾胃。生薑還有散水濕的作用。

防己黃耆湯藥味不多,反應出來一些基本配伍組合,還比較豐富。而且在臨床上,是治療表虛風水,風濕,一個常用方。實際上這個方臨床是非常常用。但是由於整個祛濕劑裡的一類方比較集中,所以我們把它定做二類方。

臨床運用

辨證要點

汗出惡風,小便不利,苔白,脈遲細。

防己黃耆湯的運用,這是辨證使用的要點。汗出、惡風,前面講了,這是很重要反應它的表虛特點。小便不利,水濕壅滯,如果小便通利了,水濕就有出路了。所以從主治來看,一般來說,特別是在風水證。都會有小便不利現像。

隨證加減

使用注意

水濕壅盛而腫甚者,非本方所宜。(水濕量很重,水濕泛濫,腫勢很重,這個方的利水消腫力量較小,它治療風水,一般腫勢並不是很重。所以就要掌握這個尺度。

上面我們討論了利水滲濕方面的三個方,五苓散、豬苓湯、防己黃耆湯。這三張方都是《傷寒論》或《金匱要略》的經方,這三個方的共同特點是利水滲濕,以利水為主要的。當然在防己黃耆湯裡它有個表虛問題,所以它祛風、利濕和益氣固表相結合。這是和前兩個方有區別的地方。


第四節 溫化寒濕

適用病證

濕從寒化,陽虛不能化水所引成痰瘀水腫等證。

既然說溫化,那就是針對了這種濕的產生,是陽氣不足為主要原因。陽虛不化,陽虛為寒,這時產生寒濕證候為主。主要用於這一類,痰瘀水腫為主要。這種寒濕引起的範圍還可以很廣。這裡舉了主要的病證。

配伍用藥

溫陽藥和利濕藥為主,常配健脾補腎藥,理氣藥為輔助。

為什麼呢?濕喜歸脾,水濕的產生往往都和脾的運化功能障礙或減弱有關。同時,腎主水,特別是陽要化氣的,陽氣要溫化水液的,腎陽是非常重要的。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化,所以它叫元陽。陽虛到一定程度,往往影響到脾腎陽虛,特別是腎陽虛,這種對於寒濕證,根據它陽氣虛弱程度,我們選擇藥物,往往健脾補腎,溫陽藥結合健脾補腎。有的時候水濕組滯氣機嚴重,往往要結合理氣藥。總體上,這類方劑,多用溫陽藥和利濕藥相配。這是主要的。這是溫化寒濕藥物配伍的一些共性。

苓桂朮甘湯 一類方 《傷寒論》

主證證候

中陽不足的痰飲病。

中陽不足
脾失健運
水濕不化,寒飲內停 胸脅支滿,短氣而咳,目眩心悸
苔白滑,脈弦滑或沉緊

中陽(脾胃陽氣)不足,實際上它是中焦虛寒的一種基礎。陽氣不足,不能溫化水液,水液停留在局部為痰飲,這個痰飲是飲停中焦,病位明確是飲停中焦。中陽不足,導致水濕不化,痰飲內停,水飲停蓄中焦,從表現來說,水飲停蓄,飲邪為陰邪,停蓄就會阻滯氣機。氣機不利,就飲邪隨氣上逆。飲邪上逆可以水飲犯肺,短氣、咳嗽、胸邪支滿。這是常見的。飲邪上逆,上干頭目,上干清陽,可以頭暈目眩。心悸,也是水飲內停,水氣凌心經常出現的現像。這是中焦陽氣不足,造成寒飲內停,飲邪阻滯氣機,寒飲之氣上逆,上逆於心,水氣凌心或飲邪迫肺,或飲邪上干清陽所造成。苔白滑,苔白偏寒,白滑說明痰飲較重。脈弦滑或沉緊,有是寒飲內停,偏於陽虛有寒這種脈像。

從這個主治證候分析來看,苓桂朮甘湯是一個痰飲內停中焦,是由中焦虛寒,陽不能化氣,水濕內停形成的。

功用

溫陽健脾,利濕化飲。

方解

茯苓滲濕利水,平衝降逆
桂枝溫陽化氣
白朮苦溫,能健脾燥濕
使甘草調和諸藥,補氣

茯苓在方中用量最大。為君。因為水飲內停中焦,而且還突出反應在飲邪上逆,茯苓既能滲濕利水,又能平衝降逆。特別是茯苓擅長於治療水飲上逆的這種衝逆引起的心悸頭眩。對於茯苓這類用法,在仲景使用當中有規律性的反應。我們前面講到五苓散,也是用茯苓,所以它也可以有這種平衝降逆,水氣上逆,針對水氣上逆這個用法。在這裡做為君藥,是全方立足於化飲,通過利水滲濕,當然茯苓還能健脾,健脾有助於化飲。方中的桂枝,擅長溫陽化氣,能溫化水液。桂枝茯苓同用,是一種既能溫陽化氣,更是平衝降逆的一種基本組合。

《傷寒論》上用桂枝和茯苓相配的方不少,基本它都有一個平衝降逆,平水氣上逆的作用。但桂枝的平衝和茯苓的平衝,有一定區別。桂枝往往對寒氣上逆,偏寒,跟茯苓同用,往往水氣上逆。

臣藥,白朮的燥濕和茯苓的滲濕相配,有助於除濕祛飲。而且茯苓白朮都能健脾,白朮桂枝相配,又是溫陽健脾的一個基本的常用組合。

作為中焦陽氣不足,這種是虛寒的基礎,內生之寒,溫必兼補。桂枝之溫,和甘草之補,相結合。也是治療內生之寒,溫補結合的一種結構。這個方雖然才四味藥,但是能夠構成一個溫陽健脾治其本,利濕化飲治其標。標本兼顧的治療中陽不足痰飲病的一張基礎方。

配伍特點

溫而不燥,利而不峻,標本兼顧。

這方很平和,偏溫,桂枝、白朮、甘草都偏點溫,但是溫而不燥。有就是說比較溫和,有利水作用,茯苓利水,但利而不峻,而且體現了利水化飲,和溫陽健脾相結合,標本兼顧。對這類慢性病,這種痰飲病,張仲景有段話,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所以它這樣的結構,符合這個要求。“和”之,恢復協調平衡。前面在講和法時講過,用雙向調節方法,恢復它的協調平衡,所以既考慮到水飲,痰飲內停的標,又考慮到中陽不足的本,用藥呢,溫而不燥,利而不峻,體現了治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恢復它的協調平衡。這是它的配伍特點。

基本配伍組合

很多基本的配伍組合關係,對後世方劑學的發展,對後世醫家臨床的應用有很大啟發。大家很推崇。

這些都是仲景在經方裡用得較多的一種配伍關係。從苓桂朮甘湯這四味藥裡,反映出基本配伍組合,對後世的啟發是很大的。

臨床運用

辨證要點

胸滿支滿,目眩心悸,舌苔白滑。

痰飲停於中焦以後,阻滯氣機,胸脅支滿,目眩心悸,眼睛發花,心跳,這個強調水飲之氣少逆,前面講了,舌質一般淡,苔白滑,反映飲邪停聚。

隨證加減

痰多,加半夏、陳皮;心下痞或腹中有水聲(腸鳴聲響),加枳實、生薑。

半夏、陳皮和本身的茯苓、甘草一結合,這方內含一個二陳湯。燥濕化痰、和胃降逆力量增強。這是張仲景用藥的規律,心下痞,用枳實消痞,消痞導滯,也有助於水飲下行。因為它有消痞、下氣。生薑擅長於散水,所以腹中腸鳴,張仲景一般多用生薑。譬如生薑瀉心湯這些。附中雷鳴下利用生薑。

使用注意

飲邪化熱,咳痰黏稠者,不宜使用。

水飲停蓄化熱,咳嗽痰是黏稠的,不宜使用,因為這個方主要是溫和利相結合,全方偏溫。

上面我們討論的是苓桂朮甘湯的臨床運用。

苓桂朮甘湯和五苓散的比較

苓桂朮甘湯五苓散
共同點都是水飲內停,都有水氣上逆
三味藥(茯桂朮)相同
病機痰飲,痰飲停蓄中焦外邪入裡,循經傳腑,導致水飲停蓄下焦(蓄水證),影響膀胱氣化,小便不利
病位中焦下焦
藥味四味藥
苓桂朮+甘草
五味藥
苓桂朮+澤瀉、豬苓
水逆情況反映在中焦向上,心悸,頭暈目眩臍下動悸,水逆,渴欲飲水,水入即吐,
偶而咳嗽,吐涎沫,頭眩都可發生
用藥偏中陽不足,中焦虛寒基礎,所以用甘草,甘草桂枝,溫補結合
內生之寒,溫必兼補
沒有強調小便不利,沒影響道下焦氣化
下焦,所以不用甘草。(甘草使藥性緩流中焦)
用澤瀉、豬苓滲濕利水,因為小便不利

苓桂朮甘湯我們就討論到這裡。

[完/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