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 74 講

成都中醫藥大學 鄧中甲教授

上節課講到苓桂朮甘湯。溫化寒濕的第一張方。是個基礎方。下一個方是真武湯。

真武湯 《傷寒論》一類方

真武湯從歷史上到現在,都是很有名的一個名方,所以肯定是一類方,重點方了。真武湯從《傷寒論》的方劑命名來看,有用一組君藥命名的,有用功效命名的,或者結合主治證命名的。

但這個方和前面的青龍湯、白虎湯這一些,它是用的天上當時命名的五顆星來命名的。因為漢代陰陽五行學說比較盛行,所以各行各業都是用五個星來統率,五行來統率。

五星漢以前名稱漢以後名稱
辰星青龍
西太白星白虎
寅惑星朱雀
鎮星真武(玄武)
穗星黃龍

玄武後來因為清代康熙皇帝的玄燁的玄,為了避諱就改成真武。

從此也看出,《傷寒論》裡整個三陰三陽,這個陰陽和五行是有機的結合,套起來的。當然現在《傷寒論》裡,找不到朱雀湯和黃龍湯。 是由於漢代以後長久散失,到最後收集整理,肯定是不全的。從這個病名也看出真武湯在《傷寒論》當中,佈局當中是非常重要的。

真武是北方鎮水之神。你看很多城市裡修的廟,城北修了個真武廟,都是真武大帝,管水。北方氣候比較寒冷,所以從真武湯的名稱,它是治寒的,用溫熱藥,溫熱藥治寒。有鎮水作用,能治水的。所以從名稱可以推導它的功能。

主治證證的病機

陽虛水泛證。

證候特點

畏寒肢厥,小便不利。

陽虛指的是脾腎陽虛。而且脾腎陽虛以腎陽虛為主。腎陽虛的表現,簡要的講,畏寒肢厥,也就是說畏寒怕冷。平素就比一般人怕冷,肢厥,容易四肢厥逆。臨床這類病人,冬天時睡覺一晚上膝蓋都睡不熱。脾腎陽虛,畏寒肢厥。

水濕泛濫,它的陽虛水泛,水濕泛濫,它的前提是水濕內停,水濕內停的表現,小便不利。膀胱氣化受陽虛的影響,小便不利,闔而不開。小便不利,它就要水濕泛濫。所以它的共同的特點,真武湯證陽虛水泛證,可以有畏寒肢厥,小便不利這個特點。

水濕泛濫上干清陽─頭目眩暈
水氣凌心─心中悸動
飲邪上逆,迫肺干胃─咳喘嘔逆
寒飲流注腸道─泄瀉
脾腎陽虛,陰寒內停,寒性收引凝滯,不通則痛─腹痛
水泛肌表─水腫
飲漬筋肉─肌肉瞤動
飲泛骨節、經絡─一時站立不穩,或四肢沉重疼痛
舌脈─ 舌質淡、胖、嫩,有齒印,苔白滑,脈沉細

真武湯臨床運用範圍是很廣的,正是由於它水濕泛濫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由下到上,由內到外,產生諸多水濕內停泛濫的表現。我們由上下內外,這個水濕泛濫的一些表現看,水飲向上,上干清陽,造成頭部眩暈。...張仲景《傷寒論》說到真武湯證,身瞤動,瞤,眨眼睛,就是肌肉像眨眼睛一樣。筋肉的跳動。

從主治看起來,很複雜,實際上都是寒飲內停以後,泛濫到各個部位,泛濫到由上到下,由內到外,可以出現各種表現。舌像脈像呢,舌質淡是陽虛的表現,舌質胖是水濕壅滯,一般診斷學上大家學過,舌體的胖,兩種情況居多,一種是水濕壅滯,一種是血分熱毒充斥,可以造成舌質腫脹。在這裡舌質淡,這種胖那是水濕壅滯,水濕壅滯這種胖就顯示出嫩的特點,由於舌體胖,和牙齒相擠,這種病程較長,就產生齒印,所以舌質淡胖嫩,有齒印,是真武湯證水濕內停泛濫的一個舌像上特點。苔一般白滑,這前面和苓桂朮甘湯證討論的基本是一致的。舌苔可以白滑,就是說水濕較重。水濕內停較重。脈可以沉細,沉細是脾腎陽虛,陽氣不足。

從病機分析來看,根本是一種脾腎陽虛以腎陽虛為主,陽不化氣,水濕停滯,表現的病證,表現在陽虛水泛,水濕泛濫,影響到上下、內外,範圍很寬,說明真武湯,它能用於陽虛水泛多種病證,實際是個基礎方,並不是說你見到這麼多,陽虛水泛具體出現的這種臨床表現都就只用這五味藥。而是以它為基礎方,針對不同情況異病可以同治,但是隨證加減上同中有異。異病同治要同中有異。像我們很多同病異治,異中還有同,辨證和辨病相結合。

治法

溫陽利水。

這個從病機看出來,脾腎陽虛是根本,水泛是標,標本兼顧,治法方面就要溫陽利水。

附子溫陽
白朮健脾燥濕(中焦)
茯苓健脾滲濕利水(下焦)
生薑溫胃散水(上焦),和胃降逆
(白)芍藥

三味臣藥藥性都很平和,共同特點都可以解除水濕為患,針對水濕為患。而且它們作用在水濕方面,恰恰體現了治水三焦分消的特點。讓停蓄人體肢水液,三焦分消。反映一個緩治法。因為藥性平和,全方適合於服用時間較長,是個基礎方。搭上這樣一個基本的架子。然後你用在不同的方面,可以不同的一個加減。增加它上中下的祛水,相關方面的力量。我們現在一般用白芍,《傷寒論》就寫芍藥,芍藥在唐代以前斥、白芍不分,白芍在這裡起的作用,方義分析中,歷來歷代醫家方論中討論較多,一類看法,它的第一個作用就是《神農本草經》裡提到芍藥的利小便。所以說它有利小便作用。實際上《神農本草經》裡提到的芍藥利小便,我們不能斷章取義的光看它三個字,要看它前後的話。他說芍藥能夠破陰結,除血痺,利小便。除血痺帶有活血的意思,利小便有利水的意思,血和水都屬於陰液的範圍,都是破陰結下病除,從語氣上,破陰結下病除延續談下來的,所以說不是它直接的利小便。是在破陰結基礎上,應該這樣理解。因為如果說你單純理解這個芍藥可以利小便的話,如果有這種痙攣或者血瘀這類,用芍藥解決了這些,緩急,可以舒緩筋脈,通過緩急或者活血這類,解決了原因,達到通利小便的目的,是種間接。但是《神農本草經》這樣提以後,後世,包括歷代教材,在談到芍藥在真武湯運用當中,都直接提到第一個,它的作用就是利小便。所以我們教材還是寫到這個。但要正確的理解它,因為現在很少單用芍藥來利小便了。

芍藥在這方裡第二個意義,緩急止痛。可以止腹痛。前面我們談到的主治陰寒凝滯的,而且加上像身瞤動這些,芍藥可以緩急舒筋,對於解除筋肉瞤動,有一定作用,芍藥還能制約附子的燥熱。這就是佐制藥了。我認為芍藥在這裡制約附子的燥熱這一點也不容忽視,因為這個方屬於基礎方,針對的陽虛水泛這種基礎病機,並不是專門針對哪一個病,所以它針對陽虛水泛,這種基礎病機的話,病程都比較長,服用時間應當較長。用附子,如果服用時間較長,溫燥容易傷陰。芍藥能夠益陰養血,陰柔之品,緩和制約附子的溫燥。使得真武湯能夠服用時間較長。這一點在我們實踐當中,運用當中有這個體會。所以現在一般,我個人來說,開附子往往和芍藥同用。尤其那些要服用多劑的,緩治的,一般芍藥都要,附子三分之二用量以上,同用。如果附子量越大,芍藥量增加也越多。經常我看有些老中醫,附子用到一兩、二兩,芍藥跟上去也要用到它的三分之一,甚至於等量。來制約附子的溫燥。有助於使得真武湯能夠服用時間較長。

臨床運用

辨證要點

水濕內停,小便不利,肢體沉重或浮腫(陽虛水泛下的共性),舌質淡胖,苔白脈沉。

應該說它畏寒肢厥這些,也還是一個臨床辨證很重要的方面。臨床把握它證候有些基本的一些組成部分。下面我們把真武湯證的基本證候阻程部分,分為三個部分。

  1. 它的疾病的性質,整體是個陽虛。往往這類陽虛的時間還較長。所以畏寒肢厥是簡明扼要的把握它的陽虛的一種基本見證。
  2. 水泛證。在每個應當運用真武湯的病人身上,可以側重出現一部分。或者飲邪上干清陽,或者飲邪破肺,飲邪犯胃,飲邪凌心,或飲走腸間。或者飲泛體表,飲浸漬筋肉等等。它是一部分,你不可能都全了。這是基本的陽虛見證加上部分的水泛見證。
  3. 比較標準的舌脈。舌像脈像的佐證,一種參考校正的依據。所以你在臨床判斷的時候,就診脈,望舌來作為判斷他,我這判斷對不對。參考校正的依據。

所以把握真武湯基本證候的組成部分,應該由三個方面構成。把握它屬於脾腎陽虛,腎陽虛為主基本的陽虛見證,然後陽虛水停,這一水濕泛濫的一些部分表現。再加上舌像脈像來參考校正。來確定這個屬於真武湯證。

隨證加減

水寒犯胃,嘔逆,可增大生薑用量,(加強和胃降逆),或可加吳茱萸(溫胃祛寒,和胃降逆)、半夏(和胃降逆,燥濕)。

真武湯是基礎方,針對水泛出現的不同病證,可以結合相應的方劑合用。雖然異病同治,我們同中還有異了。體現了辨證為主,辨病變證相結合。

附方 附子湯

附子湯也是張仲景的經方。附子湯也是五個藥。

藥味組成

附子、茯苓、白朮、芍藥、人參。其實就是不用生薑,改為人參二兩。不用生薑,體現的散水力量減少了。也不是作用於肺、胃這些方面,加人參體現在氣虛症狀比較明顯。

功用

溫經祛寒。同時陽氣不足,助陽,祛寒化濕。用來治療寒濕,引起的身體骨節疼痛。本身陽氣不足,寒濕痺證疼痛,所以它有惡寒肢冷這些陽虛表現。苔白滑就是陽虛基礎上有寒濕。脈沉微,正氣不足,氣虛證明顯。

主要症狀,身體骨節疼痛。用真武湯的基礎,附子它既能溫陽,又能溫經散寒治痺痛。加茯苓、白朮和人參相配,來增強健脾益氣作用。人參附子同用,溫補力量更強。而且人參、茯苓、白朮相配,溫陽健脾。茯苓、白朮能除濕。芍藥制約附子的燥熱,還能止痛。

主治

寒濕內浸,身體骨節疼痛,惡寒肢冷,苔白滑,脈沉微。

附子湯就側重於治療寒濕浸漬在身體骨節筋絡,造成了骨節疼痛為主。兼有陽虛的惡寒肢冷,苔白滑,脈沉微。附子湯是真武湯的一個附方。


真武湯是個名方,它運用涉及的範圍可以很廣,臨床上必須把握基本病機,靈活運用。我舉個病案,從中大家可以體會一下這個運用。

真武湯我們曾經用它來治療過一個肥胖病,這個不是說為了美容,長得太胖了,而真是一種病,一種肥胖病。八十年代,有一次我們在附屬醫院,帶進修生看病的時候,來了一位病人,她是我們四川省宜賓市所屬的一個縣土產公司的女職工,當時51歲。她來主訴,四年前開始,身體就逐漸長胖。她這個體重原來,她說沒胖以前就100斤,甚至100斤不到一點。始終是那樣的體重。身高1.51米左右。因為她每次來診斷,進修生都要給她量手臂的一個周圍,胸圍,稱體重。因為她主要是這四年當中胖得很快。從不到100斤,增加到最重是190斤。那90公斤以上了。更重要的是她的症狀。她已經生活不能自理,走路需要人扶。這幾年就只有在家休息,到處求醫。她上我們附屬醫院二樓,內科診室來看病的時候,都是她們親戚兩個人扶著。如果一不留神,她坐下去了,兩個人很久都拉不起來。很胖。進診室門的時候,那是單開的門,她直著進來都有困難。

這樣一個特殊病人,診脈診不到,手臂非常粗,前臂都非常粗。舌,從望舌來講,那可是水滑,津液很多,苔白膩。當然她活動也比較少,甚至於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畏寒,冬天怕冷這些都有,但是這個時候辨證,對這種肥胖病,辨證怎麼辨?就考慮水液在凝聚,人體攝入的水液,通過氣化轉化為正常有用的津液。如果氣化功能障礙了,它就成為病理產物了,堆積在體內。所以當時,跟五位進修生商量,這個病人用真武湯。真武湯是個基礎方,它是個架子,溫陽利水,因為的確她小便還能通利,量不多,她自己也不敢多吃了。要配合一些比較平和的利水藥。因為這個病不是很短期內能夠康復的。所以當時就選擇了我們前面講過的三仁湯,三仁湯三焦分消,宣暢氣機,利水力量也很好。三仁湯和真武湯合方。附子用量,第一次用30克,後來增加到經常用60克。芍藥用到40克。

三仁湯和真武湯合方以後使用,她吃一兩個禮拜,覺得精神不錯。每次來,一周看一次,每次來都稱體重,雖然一個月之內體重變化不大,但到後面就明顯了。整個用這個方半年,半年後,因為半年中間,很早她已經開始可以生活逐漸自理,功能恢復很好。自己比較慢的走路,早上起來還知道慢慢走走去鍛鍊。體重到半年的時候,體重從190斤降到150斤左右。這半年並不在於降了這40斤,很重要是功能的恢復。她自己基本能夠生活自理,精神也都比較好。後來到半年的時候,她說她的孩子,由於受了傷,有骨折,她要回到家鄉照顧她孩子。所以她自己生活能自理了。以後就是通過通信,繼續服藥,修改方子。從後面追蹤來看,體重在140~150斤中間,但是人基本生活正常。

通過治療肥胖病用真武湯這個例子,當時因為看這類病的,我們教研室和年輕老師一起看,大家把這個例子總結了,後來進行學術交流,有些醫院的同道們還提出來,用真武湯和三仁湯結合搞減肥了。也可以用五苓散,也有醫生報導用五苓散和三仁湯,這一類利水滲濕來治療,起到減肥作用,效果也不錯。所以這是一個靈活運用真武湯的一個案例。希望能給大家使用這個方一個啟發。

當然這個病機,古人不叫肥胖病,這個病機怎麼理解它?這病機結論怎麼寫?當時附院那個病例,後來我們學校陳紹祖教授,寫的《病機治法學》裡面方子,也收了這個病案,大家討論這個病機怎麼寫?我開始跟進修生討論的時候,就說這脂肪的形成,人體肥胖病,胖,它機理來講,從《內經》說到就兩個方面,(1)肥人多虛,陽氣不足,氣虛了,(2)肥人多濕,痰濕內停。你多餘的脂肪,中醫不是看它津液,是個痰濕。後來我就定了這個病機,叫“陽虛水泛,脂凝液聚”。大家說,這還像個中醫病機名稱,後來就這樣定了。這是一個病案。

通常還有一些怪病,我們遇到一個西醫的婦科醫生,人民醫院的婦科主任。四十多歲,她的病很奇怪,多年以來,頭面印堂的地方有一塊,她自己覺得像圓的一樣,有一塊地方非常冷。另一個,雙下肢中段,都有十來公分一節長度的地方非常冷。裡面骨頭都冷。一年當中要發生很多次。連夏天經常也這樣出現。夏天很熱的天,她睡覺,都要搭個東西,在頭上蓋個手巾,腳上搭個毛毯,蓋在這一部位才行。其他症狀沒有什麼異常,她身體也比較胖,所以我們當時考慮,陽氣不足,陽氣不足產生的痰濕阻滯在局部,怪病多痰。後來因為她平時怕冷也挺厲害,從這一點出發,以真武湯為基礎。配合我們後面要講道的溫膽湯。溫膽湯是治痰很好的一個方。在溫陽利水基礎上來祛痰,通過這個治療,效果也是很明顯。因為她求治了很多地方,但是服用藥服用時間較長,逐漸緩解了。以後她不知不覺當中很少發生了。

所以真武湯使用,它是個基礎方,一定要把握異病同治,同中有異。要相應的進行配伍或者合方使用。這是溫化寒濕的第二個方,重點方,一類方,真武湯。

實脾散 一類方 《濟生方》

實脾散是常用方。臨床使用頻率較高。而且現在運用,歷來報導病案這些也相當多。是張行之有效,療效確鑿的方。實脾散當然也有叫做實脾飲。

主證分析

脾腎陽虛,水濕內停的陰水。我們知道水腫中醫辨證,分為陰水、陽水兩類。這裡強調它是治療陰水證的一個常用方。陰水證就是陽氣不足,這種寒濕引起的。陽氣不足,水不化氣,造成水濕內停,泛濫體表造成的水腫,從這一點來看,好像主症跟前面講的真武湯很類似。但是它有區別。

  1. 實脾散的脾腎陽虛,它側重是在脾,它強調脾,脾陽虛了,影響到腎陽也虛,脾腎陽虛,一般病程長都相互影響,但是它的主治範圍有一定限定,它主要側重脾陽虛為主的,以水腫為主,陰水。雖然說脾腎陽虛,陽不化水,水濕內停,能夠泛濫體表水腫,如果水濕浸漬腸道也可以泄瀉。所以我們主治證候分析表上也有泄瀉,但是側重點歷來是認為治療寒濕陰水的一張首選方,常用方。所以水腫為主。第一個實脾散主治證候,脾腎陽虛,脾陽虛為主。
  2. 主治範圍不像真武湯那樣寬,以水腫為主。從它主治證候表現來講,陽虛失溫以後手足不溫,這不是類似於理中丸這些,提到中焦虛寒,脾主四肢。陽氣不能溫養四肢,就手足不溫。這個和腎陽虛以後四肢厥逆,它有程度的不同。這個強調,還是中焦脾胃陽氣不足為主。涉及到腎陽。

    水阻氣機,水濕停滯中焦,阻滯氣機,胸腹脹滿是這個方的一個證候特點。很重要的一個證候特點。實脾散治療水腫,和真武湯治療作為基礎方治療不同的,很大一方面,這個也反映出來,胸腹脹滿,這是氣機阻滯,水濕內停,阻滯氣機。當然陽虛不化以後,比如口不渴,苔白膩,脈沉弦而遲這些,都是一般的陽虛病的舌脈表現,舌脈,或者佐證的一種表現。

通過實脾散的方義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它病位,脾腎同病,以脾為主。水濕內停泛濫以水腫為主要表現。同時它的證候特點有水邪阻滯氣機,非常突出。胸腹脹滿是它的重要兼證。這是實脾散證候的病機分析。

功用

溫陽健脾,行氣利水。溫陽健脾,側重點在脾,行氣利水,利水可以消腫,行氣突出了這個陰水證同時產生水邪阻滯氣機這種證候特點,這個方證的特點。所以要結合行氣。

方解

附子溫陽
乾薑附子無薑不熱,溫陽
茯苓健脾滲濕
白朮健脾燥濕
木瓜祛濕利濕、舒筋活絡
厚朴苦溫燥濕,芳香化濕(中焦)
木香行氣除滿,和厚朴聯用,消脘腹脹滿
(針對水邪阻滯氣肌,脘腹脹滿的病機)
大腹子降氣除滿,祛水
草果辛熱祛寒,燥濕
佐使甘草補氣,調和藥性,調和緩和也適合久服
和附子乾薑同用,像四逆湯,溫補結合
生薑對內調和脾胃
大棗

實脾散是在真武湯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附子、茯苓、白朮,乾薑是生薑變過來的,去掉芍藥,把生薑改為乾薑。再加一組行氣藥,基本是這樣一個構成。真武湯加減化裁形成的一張新方。附子乾薑同用,附子無薑不熱,增加了附子的溫陽力量,做為君藥。

全方在溫陽除濕利水基礎上,行氣除滿比較突出。溫陽健脾,行氣利水。甘草和附子乾薑同用,從結構上看像個四逆湯,溫補結合。本身內在陽虛,有虛寒,內生之寒,溫必兼補。溫補結合。

實脾散全方,出發點,溫陽健脾治本,行氣利水治標。是在真武湯基礎上加減化裁,用治療陽虛水泛的方,轉過來治療脾腎陽虛,以脾為主。因為方中厚朴、木香、茯苓、白朮、乾薑,是大量度,作用於中焦為主的。所以脾腎陽虛以溫陽健脾為主。行氣利水,就是再力水燥濕除濕的基礎上結合行氣。針對了它病機的一個特點。

配伍特點

  1. 脾腎同治,以溫脾陽為主。
  2. 行氣溫利相結合。

脾腎同治,以溫脾陽為主。寓行氣於溫利之中,令氣行則濕化。因為水濕內停阻滯氣機,我們用行氣解除氣機鬱滯,消除脘腹脹滿,同時行氣也有助於化濕。

[完/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