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第三講 《內經》的學術體系——結構與形成

北京中醫藥大學
王洪圖教授


今天學習第二章,《黃帝內經》的學術體系,這一章我是準備粗略地介紹,大家主要是進行自學。《黃帝內經》學術體系這一章,又分成兩節來講的。

《內經》學術體系的結構

第一節就是講的《內經》學術體系的結構,體系的結構又從兩個方面來談。一個是醫學理論的結構問題,醫學理論的結構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內容。主要的是臟像,或者臟像學說,也有人說應該叫臟像理論。沒關係,學說也是理論。所以叫臟像學說。這個臟像學說本來就是應該包括經絡學說。但是由於經絡學說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所以在歷版的教材,就把臟像、經絡分成兩章來講的時候比較多。實際上,從原則上來說,臟像包含有經絡在內。

從理論來說,醫學理論這個基礎來說,有臟像、經絡、病機,包含有病因、發病、病理、傳變,這些都屬於病機。病證,《內經》裡包含有很多種病證,診法、治則、療法。療法就是一些治療具體的措施。比如說針刺方法,還有取嚏療法,還有寒冷療法,還有飢餓療法等等,洗浴療法、艾灸,這都是具體的療法。再有就是養生,又叫攝生,現在的叫做康復,這類內容。這些東西是各位過去在學《中醫基礎》的時候學過的,只不過在《內經》裡頭,作為《內經》的理論體系的醫學理論,是這樣的一些內容。

其實《中醫基礎理論》的產生,就是從《內經》理論產生出來的。換句話說,《中醫基礎理論》這門課的開始,實際上就是從七十年代、六十年代末吧,把這個二版教材,《內經講義》概論部分抽出來,又加以充實,作為一個《中醫基礎理論》課,所以《中醫基礎理論》課,基本理論是從《內經》裡來的。當然作為這門課程,它又補充了一些後世的東西,所以《中醫基礎理論》一些個內容,和《內經》裡頭有些內容,它本來就是一致的,只不過我們在講的時候,需要從《內經》的角度來講,或者說我們是作為後期提高課來講這些內容。

關於臟像、診法、病機、經絡,這些具體的內容,我在這裡就不再多講了。以後咱們學習的時候要學到。大家可以自己參考一下教材。

醫學的基礎

再有就是醫學的基礎,第一個不是醫學的理論嗎?第二講醫學的基礎。醫學基礎才是從這些方面講的。就是從我們《黃帝內經》這個學術的產生,理論體系結構的產生,它有醫學基礎,醫學的基礎,基礎是什麼?是從哲學、天文曆法、地理氣象、數學、社會學等等這些方面,也就是說在《黃帝內經》產生的時代,其他相關學科。這些都是作為醫學基礎存在的。如果沒有那些其他相關學科,《黃帝內經》也不可能產生。或者即使有些醫學著作出來,也不可能有這樣偉大的成就。所以作為醫學基礎。

第一點要提出的就是哲學問題。《黃帝內經》裡面哲學的觀點是非常多的。當然大家知道的有精氣學說。古代的哲學觀念之一,有陰陽學說,有五行學說,這都是古代的一些哲學思想,在《內經》裡普遍被採用的。換句話說,沒有這樣一個豐富的、比較系統的哲學作為基礎的話,這醫學理論它不可能那麼高明。那是一個醫學基礎的問題。還有天文曆法、地理氣象這些,咱們下邊在講理論體系形成的時候還要涉及到。那麼它在《內經》裡面,都把它引進過來。但是《黃帝內經》引用這些內容的時候,它是把它作為一種工具來使用。作為說理,把天文曆法這些知識,引用到醫學裡邊來了。用來說明我們醫學當中的問題,說明人體的心裡、病理問題,說明我應該怎麼樣治療,預防的問題。曆法、地理、氣象,這些古代的科學知識,都在《黃帝內經》理論裡邊,有相當多的反映,同時又把它結合到醫學理論裡邊來使用。還有數學、還有社會學,包括教育軍事、民俗、語言、文學等各個方面,都用到這《黃帝內經》裡邊使用的,都把它引用到醫學裡邊來使用。

我們教材裡邊還在13頁歸納了一下,就是《內經》學術體系,比如從醫學理論,醫學基礎,這樣幾方面,做了一個歸納,劃了一個表格。這就是我簡單的給大家說一下,《內經》理論體系的結構問題。第一節,所謂體系的結構。就概括地這樣介紹一下。

學術體系的形成

第二節是《黃帝內經》學術體系的形成問題。《黃帝內經》學術體系的形成,既有長期的醫療實踐作為基礎,又與古代的人文自然學科的知識的滲透,特別是哲學思想對醫學的影響分不開的。作為學術體系的形成的第一點,咱們畢竟是醫學的著作,所以第一個,醫療實踐的觀察與驗證。

1 醫療實踐的觀察與驗證

作為《黃帝內經》學術體系的形成的第一點,是醫療實踐的觀察與驗證。這裡邊我們按教材的順序來看,

  1. 解剖學基礎。醫學的產生,《黃帝內經》理論的產生,學術體系結構的形成,解剖同樣是一個基礎的東西。雖然我們在醫學,中醫學發展過程當中,解剖不佔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就其最初的那個階段,就其形成產生的那個階段,是離不開解剖,或者說離不開形態的。因此我們在這裡講的是解剖學的基礎。這個解剖學的問題,在《黃帝內經》裡面有明顯的反映,強調解剖的問題,在《黃帝內經》裡面有明顯的反映。比如《靈樞。經水》篇上說,“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臟之堅脆,腑之大小,榖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皆有大數。

    從這裡看,它還是強調了解剖。同時,也是認為解剖在醫學當中的重要性問題。同時,解剖的問題,它認為也是可以理解,也不是難以掌握的東西。所以它“若夫八尺之士”,當時認為人高可以有八尺。“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切循就是按摩,一邊按,一邊這樣循,按一下,知道哪兒的骨骼大小,長短。“其死可解剖而視之”,解剖看一看,那麼可以知道“臟之堅脆,腑之大小,榖之多少,”藏水榖多少?六腑不是藏水穀的嗎?脈之長短,血脈的長短,血之清濁,人體的血有清濁之分,氣又多少之別。它說這些個都有大數。對於一個人來說,都有個常規的形狀。咱們教材上也說了,它說大體的解剖還是比較好的,因為在公元前那樣一個時代,那時不可能用顯微鏡來觀察,都是大體的解剖。大體的觀察還是很細微的,教材上14頁舉出了,解剖學基礎,第四行中間,說“其中消化道與食管長度之比,55.8:1.6。消化道的“消化”兩字,應該改成“腸”。也就是說,其中腸道與食管長度之比,認為消化道裡邊,食道、胃,那都應該算消化道。實際上這裡說的,那是腸道與食管長度之比。是55.8:1.6。也就是說,腸道的總長是55.8尺,食道,從咽到胃上口這段,長度是1.6尺。當然這是古代的度量衡。我們是講的比例問題。它這個比例是和現代解剖學的比例,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按55.8:1.6,近似於35:1。而現在解剖學度對這個長度認為大約是34:1。這個長度是從哪看到的呢?在《內經》裡頭,從《靈樞。腸胃》篇和《平人絕榖》篇,都有這個關於這個解剖的大體數額的記載。

    你看,我給你說一下《腸胃》篇,關於這個長度的記載。《腸胃》篇說,從咽到胃,實際上這是食道嘛。是一尺六寸,也就是1.6尺。然後他說,“胃長二尺六寸”,說小腸的長度是三丈二尺,也就是32尺。回腸是兩丈一尺。廣腸是二尺八寸。都是以尺計。這樣的話,你看,總加起來,55.8。也就是說小腸、回腸、廣腸,整個腸管,腸道的長度是55.8尺。胃是多少呢?《腸胃》篇說,“咽至胃是一尺六寸”,所以我們這教材上說55.8:1.6。就是按著《靈樞。腸胃》篇所記載的長度這麼算下來的。所以我說這個消化道與食道之比,應該是腸道與食道之比。《平人絕榖》篇也有這樣的記載。我們教材上也說了,中醫學直觀解剖方法,在後來使用過程當中就不行了。因為古代的內容,那種歷史條件,其他學科的發展的水平,你要才解剖角度來去考慮醫學問題,有時候是行不通的。於是乎就求助於理性的思辨,從而使中醫學走上了“精於氣化,略與形質”這樣一個獨特的發展道路。確實是,我們中醫先生們看病的時候,看沒看到解剖,看到了,但是他更想到的是其他方面的問題,是整個功能的問題,人體的氣化的問題。但是從醫學理論產生來說,從《內經》學術體系形成來說,解剖仍然是一個重要問題。

  2. 人體生命現象的觀察。

    學術體系形成,或者說是醫學實踐的觀察與驗證的第二個方面,是人體生命現象的觀察。這個生命現象的觀察,既有醫學的觀察也有生活的觀察。生命現象,人們可以看到很多的問題,比如咱們教材也舉例了,《靈樞經》的最簡單的東西,它說夏天人就出汗,人出汗的時候尿就少。天冷的時候人就沒汗。沒汗的時候尿就多。那他認為人與自然界關係很密切,冷熱對水液的代謝影響非常大。這些問題在《靈樞經》裡,都有明確記載。

    同樣這是從生活現象上,也可以觀察得到的。再有生活現象當中,比如有人一生氣,眼睛瞪起來,眼睛就紅了,頭就發暈了。當然也有人以生氣就兩脅發脹,那麼它就都和肝和怒聯繫起來了。從肝和目也聯繫起來了。是吧?從肝可以引起眩暈,引起兩脅脹滿,都可以聯繫起來。所以從生命現象的觀察當中,也是醫學理論產生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把客觀上的一些現象的觀察,教材上還舉例了,比如人一受了寒,鼻子不透氣了,流清鼻涕了,又咳嗽了,咳嗽了就怕冷了,他就把肺和皮毛、肺和鼻等等,他就一系列的聯繫起來。把這些東西聯繫起來積累的經驗很多了,認識很多了,逐漸地上升為理論,這也是理論體系形成的一個重要的基礎。所以教材14頁,關於這個問題的一段的下邊講,把這些系統的有序的觀察,再經過理性的思維,進而整合為臟象學說中的各種功能模型。臟象學說中肝模型,或者叫肝系統,作為肝系統就不單純是解剖的肝系統,那肯定不是。解剖的肝系統肯定說眼睛紅了,是跟解剖的肝系統有關,不好那麼講。但是從中醫理論來說,從我們《內經》學術體系來說,就是這樣聯繫起來。上升為理論,而形成為臟象學說。這是第二個方面,從醫療實踐的觀察與驗證。

  3. 醫療實踐的反復驗證。

    這是更重要的。這是有意識的觀察,通過醫療實踐的觀察,更把一般的醫學的知識,給它逐漸上升到理論上面來,形成了理論。甚至於,或者說發展成為學術體系。這個過程呢,當然是相當長的一個過程,是經過反復的驗證,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這樣一個長期的觀察的過程。但是這樣的形成的理論是非常可靠的。因為它有廣泛的實踐基礎。或者說眾多的長期的實踐觀察的基礎。所以咱們教材上也說到了,這樣就造就了中醫學經驗知識與理論的客觀真實性。這客觀真實表現,當然咱們教材也舉了一個例子,就是說《素問。玉機真臟論》講過這樣的話,說人在有病的狀態下,很多情況都可以是危險的,很多情況都是可以恢復的,但是這裡舉的例子,說“五實死,五虛死。”同時在一個病人身上,見到五種實性的症狀,這個很危險,換句話說,因為五臟都被實邪充斥了。這個病是很難治愈的。所以它說“五實死”。當然《內經》所說的“死”,無非是難治而已。難癒,難以痊癒。並不是一定理解為就得死,活不了。不好這麼講。也不是我現在這麼說,古代的醫學家也曾經說過,經言其必死,其實治療得法,有可生者,是這麼回事,只不過說其難治而已。教材沒具體說哪種五實,“五實”就是五臟皆實,“五虛”就是五臟皆虛。肝心脾肺腎五臟,都被邪氣充斥,那麼這個證很難治。肝心脾肺腎五臟之氣的都已經很衰弱,這個病也難治。因而說,“五實死,五虛死”。

    但是後來緊接著就是“其實有可生者”,自己就說了,《內經》裡就說“有可生者”,為什麼可生呢?它說實證是“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身上出汗了,大便通暢了,儘管是五實證,可能可以活,這是他實踐中觀察來的。那麼如果上升到理論上,也可以。實證如果出汗了,起碼要表實的出汗,邪氣就從汗解了。如果是裡實的,大便通暢了,“得後利”嘛,大便通暢了,裡實邪也可以排除了。所以表邪汗解裡實大便通,那麼也就是說,邪有去路,這個時候,儘管是五實證,也可以恢復。另外,五虛證怎麼才能活呢?說是“漿粥入胃,注泄止,則虛者活”。漿粥入胃,人能夠吃下點東西,漿粥之類好消化的東西,到了胃裡頭,這怎麼樣?可以補胃氣。胃是後天之本,是五臟六腑之大源,這是正氣有來源了。注泄止,本來五虛當中有一個泄瀉不止,泄瀉不止正氣大虛,那越來越虛的話,這是難治的。但是漿粥入胃,能夠飲食,能夠吃點東西,水榖精微有化源了,同時呢,泄瀉也止了,不再消耗了,所以這個五虛證也可以好。也可以恢復所以說,“其實有可生者”。漿粥入胃,注泄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

    這些個,既是理論問題,又明顯的它是從實踐觀察中得來的。醫生長年看病,長氣的看病,大家來研究出來的。觀察都有這種現象。好,說這樣的話,就可以活,那樣的就很難活。又是理論問題,對不對?五實,五臟皆實,五虛,五臟皆虛,當然難治。如果是邪有出路,或者說虛證正氣可以恢復,正氣可以保留,或者正氣可以恢復,那樣的話生命就又保住了。這本身又是理論問題。同樣的,我們在臨床看病的時候,各位不也得這樣,實證,你得想辦法,讓實邪有出路才行。虛證,得想辦法讓那個氣血虛,哪一臟之虛,讓它氣虛得逐漸恢復起來,那我們才能治得愈。所以它又是一個重要理論問題。

我們說《內經》學術體系形成第一點,是醫療實踐的觀察與驗證。就是用這樣一些例子,來說明這樣一個觀點。

2 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

哲學思想,我剛才說了,在中國古代,在《內經》形成的時代,中國的哲學當中,有精氣說,五行說,陰陽說,還有一些道家的理論,這都是作為哲學的思想,在中國存在。同時在中國有很大的影響。這些思想,都對於我們《黃帝內經》的形成,或者說,都對醫學理論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陰陽五行,你看看咱們《內經》裡哪幾篇沒有,幾乎所有的篇章裡都有這個問題。用陰陽五行作為一種指導。作為哲學思想的指導。當然,它又把一些陰陽五行的內容,直接引用到醫學本身裡來。不單純是個哲學思想指導的問題。如果單純是個哲學指導的問題,那我們現在可以拋開它,因為現在的哲學肯定比古代哲學先進,我們乾脆用現在的這個思想好了,可是不行,因為在《內經》時代,它既把它作為哲學思想來使用,又把它作為醫學理論的具體內容,你說肝陰肝陽,心陰心陽,它就不是單純的哲學問題,有沒有哲學問題在這裡呢?它也有。它也有陰陽的關係問題,但是它又是醫學的具體問題,那你說現在不用肝陰肝陽,不用腎陰腎陽,你換個什麼詞來說,換個詞並不解決問題。不是換詞的問題。所以古代的這些哲學思想,對我們醫學理論的形成,對我們《內經》理論體系的形成,影響非常大。而且它直接滲透到醫學具體內容來了。咱們教材上分成這樣幾項來講的。關於哲學思想影響問題,

  1. 觀像明理和思維模式化。

    這個理是指的功能、作用、運動形式,也就是所說的功能性的原則。應用古代的這些思想,導致了我們中醫理論,有這樣的一些特點。比如說臟象學說的創見,那就是從觀像明理,作為主要的一種思維方式。觀察這種像,外像,表現,來推斷它的理是什麼?所謂觀像明理嘛。看看人的面色,想想這個面色跟血脈有關係,然後又聯繫得到和心臟有關係,說心之華在面,等等。所以臟象理論的產生和它的形成,就和觀像明理的這種思維方式,非常密切,沒有那種哲學上的思維方式,就產生不出來這樣的一個臟象學說的理論。當然,臟象的理論的產生也絕非是短期內形成的。它是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生活實際,治療方面的觀察,從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各方面的觀察,逐漸積累,逐漸的去粗取精,修正完善,才形成了這樣一個理論和臟象學說。而且這臟象學說是《內經》理論體系的核心內容,因為是《內經》理論體系的核心內容,所以也可以廣而論之,是中醫理論的核心內容。臟象,說為核心是什麼呢?無非說它很重要,很重要還不算,而且它這種理論是要滲透到所有的理論的全部去,那才叫做核心,滲透不到全部去,只管一塊,那不叫核心。你看,我們中醫理論,哪個部分不含臟象,沒有不含臟象的。臟象本身就包含著經絡。離開了臟象和經絡,你說談什麼問題?談診斷?診斷又怎麼個診法?診斷要有個部位、病性診斷等等,那部位首先定在哪?是臟?是腑?是經?是脈?是絡?是氣?是血?是津?是液?氣血津液也是臟象的內容。我說診斷離不開,診斷離不開你當然治療也離不開,治療是隨著診斷走的。對不對?臟象經絡主要是談生理的問題,那跟你養生又離不開了,你養生不是保持自己的生理方面的正常嗎?才有防病的可能。所以不管是生理、病理、診斷,乃至於治療、預防,全部的中醫理論,就離不開臟象,因此說,臟象是《內經》理論體系的核心。廣而論之,也可以說是中醫理論體系的核心。是非常重要的。而它的形成就是和古代的這種觀像明理的思維模式分不開的。

  2. 辨證思維。

    辨證思維最突出的,我們說還是《周易》,是最突出、最系統、最豐富、最珍貴的。這是《周易》的一種思維模式。也是影響《內經》理論體系形成的一種重要的思維模式。具體的又分成了整體思維,你說整體思維大家很習慣了,因為我們《內經》理論當中,考慮什麼問題都很少說局部就是局部,它在看局部的時候往往是從整體的角度來看這個局部的。所以整體思維,是我們所談到的天地人三才,觀察問題的時候把天地人聯繫起來,不單是把這個人體看成一個整體,同時要把天地人、外環境,包括社會,都看成是一個整體,來考慮這個具體問題。醫生臨床去看病,看到那個病人,你要看到這個病人的局部的症狀,又要想到他的全身的氣血陰陽,還要想到他的周圍的社會環境。他所處的社會地位,他所從事的工作性質。同時還要考慮到自然環境是春夏秋冬,是中國的南方北方,地域環境,所以才有同病異治,異病同治。所以才有因人、因地、因時制宜,這不都是中醫很重要的一個特色嗎?而且這個特色,那就是一個整體思想,或者整體思維在那裡起的作用,因此我們在辨證思維裡,第一條要提出來的,影響《內經》理論體系形成的就是整體思維。從整體進度來認識問題。

  3. 變異思維。

    變異就是變化,《周易》很重視,《周易》講的都是在變,各種爻,各種寡,那是在不斷地變化,討論的是變化的問題,研究的是變化的規律。所以教材上也引到了《系辭上》說,“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就是卦象之間的變化,可以用它來反應自然,以及人事的變化,及其規律。教材上也引《玉機真臟論》上就是講人體生命是怎麼樣的呢?它是要變動的,說是“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舉了這麼一句話,這句話反應什麼?就是反應在那裡變化嘛!一切都是在運動變化當中的。這是《內經》的基本觀點。也是《周易》的基本觀點。健運不息。只有運動不息才是正常的。對人體來說,《玉機真臟論》上說“神轉不回”,神是什麼?神是氣血、是精神,是人體的氣機,血氣者人之神,也可以說是氣血,也可以說是氣機,也可以說是神機,都可以,那個神。氣機、氣血、神機,它都是在有規律地正常的運轉當中,神,轉是正常的運動,有規律的運行。回,就是逆,逆行的。說“神轉不回”。神是應該正常的有規律的運行的,而不能逆行,不能逆亂。“回則不轉”逆亂了,當然不能正常運行了,“乃失其機”,其機,生命之機,氣血之機,神機,都可失掉,失掉生命就完結了。所以它把運動、把變化看成是正常的,因此我們中醫在看病,在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時候,是要變化的去看,所以千里之外傳個真來,說我有什麼症狀,你給我開個方。這個方有時候開不好,慢性病還可以開個方,急性病你開得了嗎?開完了到那兒,方子過去它又變了。它不斷的運動變化。說是運動變化,從運動變化當中來觀察事物,來觀察生命運動。這又是一個《內經》的特點。中醫的特點,這個特點的產生,同樣是受古代的哲學思想的影響。

  4. 相成思維。

    相成思維是說的相反相成。因為相反所以相成。不要認為是相反就是破的,就是壞的。沒有相反就沒有相成。陰陽對立,陰陽相合。沒有這陰陽的對立,就沒有陰陽的統一。換句話說,沒有陰就沒有陽,它不對立了,不對立不就沒有了嗎?五行生剋也是,沒有生不行,沒有剋也不行。生剋制化,是個統一協調的,缺一不可的,這叫相成思維,相反相成。這也是古時候的哲學思想的一個特點,而這個特點又很明顯地影響到我們醫學理論的產生。影響到《內經》理論體系的形成。

所以這個古時候的哲學思想的影響,對《內經》理論體系的形成,是第二個重要的方面。

2 古代科學技術知識的滲透

其他學科的,比如天文曆法,《內經》裡不少的地方,是用了天文曆法的問題,包括星座的運行、日運行,夜運行,一天運行多少度,日夜之間是什麼比例。這都很清楚。一年三百六十五度,這是日的運行。日行一度,這是太陽一天行一度。月亮呢,行得快,說一天行十三度而又奇,十三度要多一些,所以這些都是關於天體的問題。又說是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星,北斗七星怎麼運轉?斗柄指在什麼地方就是什麼節氣,這《內經》裡頭記載得很清楚的問題,而且因為斗柄所指,所說明不同的節氣。氣候有關有些什麼變化?

再有呢,教材18頁上頭第一行,中國古代的曆法,主要實行的是四分曆。它是以一個回歸年,為365.25日。主要是因為是這種曆法,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正是因為一年它有個四分之一日,所以把它又叫做四分曆。四分曆不是別的,是說這種曆法,把一年當中三百六十五天完了,還餘下四分之一日。這叫四分曆。所以在我們《內經》裡,或者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使用的曆法,既有陽,所謂太陽曆,又有太陰曆,就是陽曆,陰曆,陰曆就是月亮,月亮為太陰,日為太陽嘛。所以既有按太陽記曆的,也有用太陰來記曆的,陰曆陽曆我們都用了,比如有些曆絕對是陽曆的,說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那就是按太陽,每年按陽曆算就對了。在《內經》裡還有個特殊的曆法,叫五運六氣曆。這是《內經》裡記載的,研究五運六氣作為一種曆法來看待。

還有地理學,氣象學,對於《內經》理論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響,我們就不細講了,大家可以自己參考一下教材。

所以我們古代時候,用了太陰曆,也用了太陽曆,但是在我們教材也提到了,古代的曆法主要實行的是四分曆。也就是按照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來計算的。那記載的是很細的。在《素問。六節臟象論》記載的。日行多少度,月行多少度,其中怎麼閏月?講得是很細的。它為什麼在《內經》裡來講呢?跟醫學有關係呀,跟人體生理、病理、治療都很有影響的。

再有,就是地理學。在醫學上,中國古代地理是分為九州,大家熟悉了,同時又看到中國的地理特點,西北敵視高,天氣也寒冷,東南地勢低,氣候溫和。這樣的一個地理特點,氣候特點,就運行人體的生理,同時,也影響了人體的病理,這樣的話,就影響,或者說,就決定著南方、北方治病,就不應該完全一樣。這是地理學。《內經》裡面講得很清楚,這方面對於醫學理論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教材上將來還要講到的,有個《素問。異法方宜論》,異法就是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治法。方宜,五方不同,各有所宜。東西南北中五方,治療上各有所宜。為什麼?就是因為方位不同,所以治療有特殊的方法。各自有各自的方法。這是地理學的影響。

氣象的問題,特別表現在五運六氣上。五運六氣學說討論的很重要的是討論氣象,氣象醫學,根據氣象的變化,推測應該怎麼治病。比如說今年是2003年,現在是屬於春季,還沒到夏季,如果這個節氣鬧病,或者外感病,我們就應該考慮到今年的氣象特點。氣象什麼特點?今年是癸未年,戊癸為化火,按運是火運不濟;未,這個丑未屬土,太陰濕土司天,今年上半年是濕氣盛,溫度不夠高,因此今年如果外感病的話,你要想預防它,除了用一般的預防之外,必須要有去濕的藥,相對有一些溫散的藥,這才是今年預防,乃至於治療的一些措施,這就是按五運六氣學來考慮的話,應該考慮到這樣的問題。而不是凡是感冒就銀翹散,流行性感冒來了,全是板藍根,那就不叫理論問題,那就是個經驗問題了。

[完/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