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廿三講 《素問•太陰陽明論》

北京中醫藥大學
王洪圖教授


今天學習教材的69頁也就是臟象的第五節。《素問-太陰陽明論》。

為什麼叫太陰陽明論呢?因為這一篇主要是討論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陰脾經。陰陽性質不同,感受疾病的性質也不同。陰經陽經它們走行的部位,與走行的方向都有差異。所以它是以討論太陰陽明為主的,因此篇名叫《太陰陽明論》。

分成兩個段,第一段是太陰陽明異位、受病不同。位置不同,異位。由於太陰陽明異位,所以感受疾病也不同。感受不同的邪氣而產生不同的病症。所以說這一篇這一段的主要內容,是講太陰陽明異位、受病不同。我讀一遍。

黃帝問曰:太陰陽明為表裡,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岐伯對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帝曰:願聞其異狀也。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嗔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我們串講一下,太陰陽明為表裡,脾胃脈也。這是一般大家都所熟知的東西,足太陰是脾的經脈,足陽明山胃的經脈,太陰陽明胃表裡,互為表裡的經脈。所以“太陰陽明為表裡,脾胃脈也”,這是常識了。但是呢,既然是為表裡,為什麼它們“生病而異”呢?產生不同的病證,這是為什麼呢?也就是說,雖然它們是表裡之臟,可是它們病為什麼不一樣呢?等於問這樣一個問題。

岐伯回答說,“陰陽異位”,太陰和陽明是作為陰陽的經脈,它們部位不同,有表裡之別,

更虛更實”,此實彼虛,此虛彼實,所以有更虛更實的區別,注家曾經做過解釋,比如說春夏屬於陽,那麼陽明實而太陰虛,秋冬屬於陰,那太陰實而陽明虛,所以叫“更虛更實”。五臟也好,經脈也好,都和自然界相通應,還是我們講的《六節臟象論》那句話,“嗜欲不同,各有所通”,所謂嗜欲不同,就它本身陰陽有多少,它有不同的嗜欲,所以有“各有所通”,通,自然界的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情況。所以“更虛更實”。此虛彼實,此實彼虛,具體而言,陽明春夏實,就太陰虛,秋冬太陰實,就陽明虛。所以叫“更虛更實”。

“更逆更從”,更逆更從是說經脈走行,有上行為主,有下行為主,上行叫做逆,下行叫做從,“更逆更從”。那麼足陽明經是從頭走足,足太陰經是從足走腹,那不是嗎?有上行為主,有下行為主。所以叫更逆更從。

或從內,或從外”,屬陽的從外,屬陰的從內,還是講的陰陽表裡不同,經脈走行不一樣。臟腑部位不同,有的在內,有的在外,

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因為它們的性質不同,它們的經脈走行不同,所以其病也不一樣了。所以其病異名,都不能相同。這就是回答為什麼太陰和陽明病不同呢?就是因為一個屬陰,一個屬陽,一個屬表,一個屬裡,經脈上,一個是上行為主,一個以下行為主。所從不同,所以它們的病當然也就不一樣了。還有虛實之不同。

帝曰:願聞其異狀也”。那麼怎麼不同?有什麼不同的現象?異狀、現象、表現。

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陽主動,所以應於天。《五臟別論》也講了,“腑,其氣象天”,所以陽,這是說的腑氣,具體來說,“陽明,其氣象天而主外”。外為陽。

陰者,地氣也,主內。”陰是地氣之所生,五臟是地氣質所生而屬於陰,所以它主內,陰主內。

故陽道實,陰道虛”,所以說陽的規律多實,陰的規律就是虛弱,陽的規律、陽的特點,就是旺盛、充實、興奮,而陰的規律、它的特點就是柔弱、不足、安靜,相對而言,就是有這樣一些區別。從這句話,它就不單是解的太陰陽明,它是陽道實,陰道虛,這句話前面叫,”故故陽道實,陰道虛,那陽道實、陰道虛是一個成形的理論,不單是解釋脾胃,作為一個陰陽的基本特點,在這提出來的。所以說“陽道實”,道作規律解,作特點解。陽的特點,陽的特性,陽的規律,是什麼呢?實。充實、旺盛、興奮。陰的特點、陰的規律是什麼呢?是柔弱、不足、沉靜。這一段是討論脾胃的問題,這個特點,胃多實,脾多虛這個特點,那當然也是對的。因為它是大的規律。聯繫到脾胃上,當然得適用。正是因為陽道實,陰道虛,陽主外,陰主內,所以

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賊風虛邪是外來之邪,外來之邪所以就“陽受之”,陽在表、在外,“陽者,主外”,陰者主內嘛,所以“賊風虛邪”是外受的。所以是“陽受之”。表,在表之氣受,陽明之經受。受外來之邪。

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飲食不節,生活規律失調,這些病從內生,所以就“陰受之”,外來之邪陽受之,內生之邪陰受之。它就按陰陽表裡內外,這樣一個觀點來劃分了。

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從《太陰陽明論》講,陽受之則入足陽明胃,胃經,胃腑和胃經,總統來講,它又說六腑,反正六腑對五臟而言,六腑為陽,所以“陽受之則入六腑”。飲食勞倦、起居不時、飲食不節,這一類的內生之病,首先傷及五臟,因為它是屬陰的性質,五臟為陰。所以說,陰受之則入五臟.

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六腑出現一些什麼症狀呢?則出現“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六腑為陽,六淫之邪對其他引起疾病原因來說,外邪算陽,六腑又為陽。陽道實,因此出現一些陽性的症狀,六腑屬陽,出現病症,表現出陽熱之象這類的一些症狀,所以它說有身熱、發熱,發熱是一種陽熱的症狀,不時臥,這個不時臥,我們有註解,從那意義上看,不是“不時臥”,如果是“不時臥”的話,那就時不時的想臥,時不時的要睡覺,這個特點不是陽熱症狀,所以我們教材註解上,註解六,下一頁上有,“陽道實,陰道虛”註解第六,說“不時臥”,甲乙經是“不得臥”,而且我們在寫這個教材的時候也認為,應該根據《甲乙經》作“不得臥”為對。但是王冰本子原文就是這樣,所以原文只能照王冰本子寫。我們在講解的時候、在理解的時候,才可以參照其他本子,其他的相關書籍。或者其他《內經》的不同篇章。進行分析這個問題。也就是說發熱,陽熱之邪,導致了人體產生疾病出現的症狀,他有“不得臥”。不得臥,就是睡不好、睡不著覺,不得安睡。能安安穩穩睡,或者說不斷的想睡覺,那是陰性的症狀,認為陽氣不足了,那才“但欲寐”了。這個陽熱之氣盛是煩躁不安,所以說“不得臥”。這個臨床上我們見的很多,屬於陽熱之類的疾病,他是很少睡覺,如果真的能夠睡覺了,陽熱之邪已經去了,所以我們治療有效狂躁不安、發熱的病人的話,往往,特別狂躁不安這一類,不能睡覺這一類病人的話,經常的不能是靠溫補藥,靠用涼藥、靠用清熱藥,相對的還是要多一些。所以“入六腑則身熱不得臥。同時還“上為喘呼”,由於熱邪上擾,肺氣不能正常的宣暢,所以可以喘呼,邪氣在熱,熱邪容易上升,上為陽嘛,主外,主上,所以有喘呼。上焦之類的病證,肺氣不能宣暢。

入五臟則嗔滿閉塞,下為飧泄”,邪氣侵入到五臟,或者陰邪侵入五臟,或者飲食不節,起居不時傷及了內臟,傷及內臟之後,容易產生的“嗔滿閉塞”這類的症狀,嗔滿就是肚子脹滿,閉塞是大小便不通暢,或者是在下為飧泄,下為陰,在下為飧泄。特別是脾,脾病之後不能運化,所以為飧泄之病。飧泄我們在前面講《陰陽應象大論》的時候就談到了,榖與水合叫做飧泄,就是完榖不化的那種泄瀉,不是糜溏、不是溏泄。而是完榖不化那個清稀,水榖相合為之飧。就是脾虛、脾氣虛、脾陽虛,出現完榖不化,

久為腸澼”,病程久了,還可以出現腸澼,痢疾,不爽快,既要瀉還不爽快,腸澼。這是“病在陰”,“病在下”。所以病為陽,上為喘呼,病在陰,下為上為喘呼,久為腸澼,也就是陽主外,陰主內。陽在上陰在下。六腑受邪,所以可以”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就是說陽明病也是這樣,陽明是六腑之一,它也要“發熱不時臥”,也可以引起喘呼。喘呼,就是喘息。脾病,太陰病,入五臟則嗔滿飧泄,太陰病也常見這些症狀。脾虛了,脾臟受邪了,所以嗔滿閉塞,或者是飧泄、腸澼。

進一步說,“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喉是喉嚨的喉,主天氣,呼吸之氣,咽主地氣,咽是飲食下咽的食管上的那段,主地氣,咽和喉還不是,不相同,咽是食物下咽,喉是呼吸之氣出入,喉主天氣,因為自然界吸進的氣,吸入到肺中是從喉而入,水榖入於腸胃之中是從咽而入。所以地氣是說水穀之氣,吃的飲食物要從咽咽進去,呼吸進來的自然界之氣,要從喉入到肺裡邊,因此說喉主天氣,咽主地氣,地氣,水穀之氣,天氣,自然界之清氣,

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風為陽邪,所以容易侵犯人體的陽,具體到臟腑,容易侵犯陽明,胃腑容易受到風邪,容易受陽邪,所以陽受風氣;濕為陰邪,容易侵犯人體之陰,脾為陰臟,對《太陰陽明論》而言,脾為陰臟,所以濕邪容易傷脾,因此說,陽受風氣,陰受濕氣。這是同氣相求、各從其類的緣故。這個不是一般我們所學的物理那個“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不是,還有同氣相求、各從其類,叫物以類聚。這同樣是我們中國傳統的一個思維方法,不都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在很多情況下,是同氣相求、各從其類。換句話說,我們不是過去有句話,說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它怎麼不是同性相斥了呢?所以不要把什麼樣的東西,都看成是絕對的。認為是絕對的想法那是不全面的想法。那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想法。當然我知道,我們從上小學上中學上高中所學的,都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但是這個所說的都是,那只是那一個方面的知識,而另外一個方面知識,同樣是相當重要的,理論也是知識,還有“同氣相求,各從氣類”。這樣一個重要的理論。而且這在客觀上是現實,

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這是講的足太陰脾經,和手太陰肺經的循行特點,足太陰脾經是從足至腹,但是從絡脈上升,它還可以上行至頭。怎麼呢?它要和手太陰又連上了,怎麼又下行循臂至指端,足太陰脾經和手太陰肺經,我曾經在前面講課時溏到過,同名經脈還有相關性。這個太陰雖然是講的脾,足太陰經為主,但是它又涉及到了手太陰經,而且我也談過,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下絡大腸,中焦是哪?中焦就是脾胃。所以足太陰經是從足上行至腹,又聯繫到手太陰就,從腹上行,下行循臂至指端。這個是足太陰和手太陰的循行。這樣一個特點。

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陽氣,手陽明,是從手上行至頭面,而下行至足。再聯繫到足陽明經,下行至足。這是講的手足陽明經的問題,上一句話是講足、手太陰經,下邊這句話是講受、足陽明經,聯繫起來,這樣一個循行特點。也就是“更逆更從”。

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所以說陽明受病,陽經受病,有什麼特點呢?上行,往上行往上行,然後就再往下行。反過來,

陰病者下行極而上”,陰有病是下行,然後也可以向上。下極必升,物極必反。這也是傳統的一個認識問題的方法,否極泰來, 不也是這個思路嗎?我們俗話說”樂極生悲,也是這麼一個說法。它都是到一定的時候,它就要轉了,從經脈上也是這樣。所以“上行極而下,下行極而上”。後來又總結一句,

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前面不是講過嗎?陽受風氣,陰受濕氣,這又把前面這句話,又充實、強調補充說明了一下,前面只說“陽受風氣”,這是說的“傷於風者,上先受之”,上也是陽,先受之。那解釋說明還可以有“後受之”,如果陽邪只傷於上,風邪只傷於上,風邪也可以傷於下。但一般的時候說,首先是傷在上,所以叫“上先受之”。同樣的,“傷於濕者,下先受之”,濕為陰邪,容易侵犯人體的陰分,下屬陰。“陽受風氣,陰受濕氣”,下也屬於陰。所以濕邪和風邪相對而言。風為陽,濕為陰,陽邪所以傷人之陽,陰邪所以傷人之陰。“同氣相求,各從其類”。因此濕邪就首先傷人之陰,傷人之下部,傷人,按臟腑來說,傷人之脾,按《太陰陽明論》來講,是先傷人之脾,因為脾就為陰。我這句話又說得語氣比較重,強調的是什麼呢?強調的就是各位在學習的時候,不要把問題想那麼簡單,說是陽邪就傷人陰,陰邪就傷人陽,就不會陽邪也傷陽,陰邪也傷陰了。老希望沒有這個才好嗎我們好記。這不是好記的問題,客觀世界,既有陽邪傷陰,陰邪傷陽,同樣也有“各從其類”的問題。陽邪也傷陽,陰邪也傷陰的問題。所以我在這地方對這句話,語氣也特別加重了。希望我們在學習中醫的時候,對於這一類的問題,一個很好的理解,起碼你要知道避免犯片面性的錯誤。不然的話,你強調一個,忽略另一個觀點,那你在臨床上經常碰壁,或者說,病也可能治好了,但是自己也想不通為什麼?最後都可能得出一個歪理,說中醫的理論不適用了。就我這臨床看病這點藥才適用。這不得出歪理了嗎?其實不是這樣,我們理論上是很全面的理論。這段串講就講到這裡。

【理論闡釋】

1. 陽道實,陰道虛

陽道實,陰道虛,剛才我說了,它是講的陰陽的基本大道理,作為陰陽的理論的基本的一個特點的慨括,陽屬實,陰偏虛,我們在學中醫基礎的時候,大家已經學過了,說陽是興奮的、向上的、光亮的,等等等等。動的。陰是柔弱的、不足的、向下的、陰暗的、沉靜的等等等等,相對而言。那不都是“陽屬實,陰屬虛”嗎?剛強那一類,都屬於陽一類,柔弱都屬於陰的一類;所以這是“陽道實,陰道虛”,雖然是在《太陰陽明論》裡面講的,但實際上,它是作為陰陽的基本特點的慨括,當然這個特點的慨括適用於太陰陽明脾胃。胃的特點,就平時就以“實”為特點,脾的特點,就以靜,相對虛為特點。我們不是在《五臟別論》當中講了嗎,傳化物而不藏,五臟。藏精氣而不瀉,藏就是陰。陰精就唯恐其受傷,所以說它虛,六腑往往出現實熱之病,所以說陽特別容易實,因此我們在理論闡釋當中,特別提出這個問題。說是五臟藏陰,陰精容易耗傷,六腑傳化水榖,容易產生積滯,再有呢,陽道實陰道虛,剛才我說的是個基本規律,所以有些醫學家註解,也從總的大道理上講,比如說他舉例來講,說太陽屬陽,永遠是圓的、滿的,真的日蝕是極少的時候,陽道實。月亮叫太陰,太陽就是太陽,太陰就是月亮,月亮就是常缺,滿的時候少,缺的時候多。太陽屬陽,月亮屬陰,所以太陽常滿,月亮常缺。

醫學家也有的註解,說“男為陽,女為陰”,男性就應該剛強,女性相對來說,就應該溫柔,全都是陰陽性質所決定的。當然不反對男性必要時候也溫柔一些。女性該有女中豪傑的時候,也得女中丈夫一下。但是,畢竟從陰陽的規律上是這樣。而且醫學家又分析到說男子主精,精氣應當盛滿,不應該漏泄,滑精早泄,精氣虛衰,這不行。而女子屬陰,月事必須以時下,一般的人,都是每月行月經一次,說月事以時而下,那也是“陽道為實,陰道為虛”的具體的一些,前人做過一些舉例。

正是因為陰陽對人體臟腑,它是相聯繫的,所以臟病和腑病,臟的生理和腑的生理,它就是有它的共同性。這是理論闡釋的第一點。

2 不同的病因傷人的部位規律

不同的病因傷人的部位規律問題。不同的病因容易傷人不同的部位,有其規律。教材71頁第一行也談到了,不同性質的邪氣,對人體部位的侵犯有一種傾向性。這種傾向性表現為以類相同、同氣相求的規律。這個規律存在,這是一個規律問題。所以病因中的六淫屬陽,飲食不節、起居不時屬陰,臟腑中的六腑為陽,五臟屬陰。經脈中的陽脈屬陽,陰脈屬陰,所以有“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風氣,陰受濕氣”,“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當然,先,剛才我談到過,“先受之”不等於永遠別的不受之。對不對?傷於風者,上先受之,之後也可以下,也可以上;傷於濕者,下先受之,但是病情的發展也可以影響上部,它畢竟有一個先受,後受,這樣一個關係。

但是對於這句,這段話,比如說天之邪氣,應該是傷人之陽,傷六腑,水穀飲食不節、起居不時,傷人之五臟。這樣的從陰陽相應的觀點來說,是對。可是同樣的,邪氣傷害臟腑問題,在《陰陽應象大論》我們以前好像討論過,又有不同的說法,你看71頁教材,第二個自然段,【理論闡釋】上,《陰陽應象大論》上說,“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腑,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那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討論了邪氣傷人的規律。而且教材也看到,乍看上去,似乎是本篇於《太陰陽明論》說的相反,不但我們看到,前人也注意到這個問題,《內經》注家們也看到了這個問題,他們的觀點是,這是一種相反相成的,你看,張琦《素問釋義》,就是這個(一本橘色皮的書),後來我整理的,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叫《素問釋義》。清代人張琦寫的,注解的《內經。素問》。張琦在《素問釋義》裡,他這樣注解,說“以邪氣言,邪氣無形故入臟”,它無形的,它就容易入臟,“水穀有形故入腑”,水穀入於六腑。以表裡言,那是“以邪氣言”。這是“以表裡言”。腑陽主外,故賊風虛邪從外而受,臟陰主內,故飲食不節從內而受。他說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所以就有不同的說法。其實怎麼樣呢?“實則臟腑皆當有之”,臟也可以受風邪,受陽邪。“實則臟腑皆當有之”。“蓋內外之邪,病情萬變”,實在實際上病情是萬變的。“非一端可盡,故廣陳其義耳”。不是說就我學者一個得了,你不許再告訴我別的。再告訴我別的就不對了。不是那樣,事實上是這樣,雖然從不同的角度講,陽邪是傷陽,但是陽邪也不是不傷陰。陰邪首先是容易傷陰,但陰邪也不是不傷陽。當然,對於個別而言,從你們學過中醫基礎,得到的印像,是“陽邪傷陰,陰邪傷陽”,好記。“陽邪傷陽,陰邪傷陰”還得是學《內經》才提出來,這麼一個同氣以相求的問題。對於這樣的一個觀點,這樣一個內容,前人已經提到過這個問題,實際上都可以傷,陰邪也可以傷陰,陽邪也可以傷陽。陰邪也可以傷陽,陽邪也可以傷陰。這是客觀事實。那就根據具體情況,具體的人,具體的病,具體的邪氣,來具體分析這些問題。不可一概而論。所以他說“蓋內外之邪,病情萬變,非一端可盡”,說我就是說這一邊,不許說另外一邊,那你就不是討論醫學問題。也就是說,這個問題有兩種分析方法,是相反相成的。在醫學實踐當中都存在。什麼情況下出現這種情況?什麼時候出現另外一種情況?那是要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得出來的,千萬不要片面,千萬不要只掌握住一條,而排斥另外一個方面。

【臨證指要】

1. 陽道實,陰道虛

還是講的“陽道實,陰道虛”,陽道實,陰道虛揭示了五臟六腑的病理、病證規律,教材上講,是辨證所必須掌握的重要內容。而且從臨床上來看,“五臟多虛,六腑多實證”。在治療上,治療五臟之病,多偏用補法,六腑之病多偏於用通法、瀉法。這是不錯的。總體來看,是有這樣的規律。本篇是講的太陰陽明,聯繫到太陰陽明問題,陽明病多實證,治療多用瀉法。就聯繫《傷寒論》而言,陽明經證,大熱、大汗、大渴、脈洪大,所謂經證我們用的是白虎湯。清瀉陽明,瀉熱。石膏、知母那不大瀉陽明之熱嗎?但是當然用點甘草,粳米,那叫調補脾胃之氣,不要傷胃。不管治什麼病也不能傷胃氣,陽明腑證,腹脹,大便不通,大便秘結,甚至於神昏譫語,舌苔黃燥,所謂腹滿燥實,痞滿燥實堅,痞滿,堵得慌,摸摸也是滿的。大便燥了,而且堅,不能通暢,痞滿燥實堅出現了,跟那個四大,ke,大汗,大渴、脈洪大,不一樣了。這個,同樣是陽明病,陽明腑證,就應該用承氣類,大承氣湯、承氣湯、承氣類。那也是通下,也是用瀉法。所以《傷寒論》陽明病,那就是用瀉,總體來說是屬於瀉。它病屬實了,“陽道實”嘛!陰道虛,太陰之病,那就是屬於虛證,所以治療起來就用溫法,比如理中湯,那就是溫法,這是從太陰陽明,一臟一腑,腑病多實,臟病多虛,來考慮。

同時,就是一般的雜病,不是《傷寒論》的急性熱病,陽明經證、陽明腑證那急性熱病,就是從一般雜病而言,中焦之病,也就是脾胃之病,中焦之病,實證那就是要瀉陽明,虛證,就要補太陰。中焦之病,我可說的是中焦之病,中焦就包括脾胃了,脾胃之病,實證就得瀉陽明,虛證就應該補太陰,補脾,才對。因為什麼呢?“實責之陽明,虛責之太陰”。換句話說,胃有沒有虛證?陽明也有虛寒證,胃虛寒證吃什麼藥?一般的來說,很典型的方子還是理中湯。治療胃虛寒。剛才我說了,理中湯它是補脾的,理中湯主理中鄉,甘草人參白朮黑薑,這都是溫補脾氣的藥。治什麼?治胃虛寒。為什麼?虛證,虛了就得,剛才我說了嘛,中焦之病虛,就治脾;當然脾虛治脾也對。胃虛也得治脾。因為中焦之病,就是這個特點。我們舉太陰陽明來講,胃病是熱證,沒問題,要瀉胃,胃病是虛證,補了,可就不是說補胃,那是補脾。相反的,脾虛當然是不脾,脾實呢?脾實看來是應該瀉脾,最常用的,比如說脾實、脾熱吧,最常用的是瀉黃散。"瀉黃散內用防風,石膏梔子藿香充”。你看,特別這兩個清涼清熱的藥,石膏和梔子,這兩藥,主要的是瀉胃熱。剛才我們說了,白虎湯第一味藥就是生石膏。是瀉胃,也就是說,脾熱,太陰熱,瀉也要瀉胃。所以說中焦之病,實證就瀉陽明,儘管是有脾實,有脾實邪也瀉陽明了,剛才我說瀉黃散,那不很典型了嗎?當然瀉黃散那個藿香,那個藿香是香的,取其香氣入脾,上次講課,我們談到,“五氣如鼻,藏於心肺”。五氣的時候,我們曾經提到過,臊、焦、香、腥、腐那五氣。香氣入脾的。瀉黃散內藿香是入脾經的。但是主要瀉熱的還是石膏、梔子。因此,傷寒學派的注家早就提出來說是“實責之陽明,虛責之太陰”。也可以講,或說”“實則陽明,虛則太陰”,這個“則”,意思是相同的。中焦之病,包括脾胃,從經脈說,包括陽明和太陰,有病的話,那是實證的時候,就取之陽明,就取瀉陽明,虛證的話,你要治要補太陰,要治太陰,從脾治。我剛才特別提到了,儘管是胃有虛,那補還是用的補脾的藥。是不是補胃呢?溫胃,是溫胃。但是最常用的還是要補脾。脾有熱是不是脾實?是脾實。但是所用的藥還是要從陽明,清瀉陽明入手的。叫做瀉黃散散瀉脾熱,但是實質上石膏、梔子,那是清胃熱為主的藥。我們要不就查查中藥的著作,所以呢,“實則陽明,虛則太陰”。這個是臨床上很有指導意義的。

再有,這當然是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就有人發表了,實驗研究結果,說是治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用什麼方子呢?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用小建中湯治胃病。當然胃潰瘍,十二球部潰瘍,倒不見得是我們所說的太陰病,還是陽明病,但是如果說這胃病,就胃潰瘍,理解為是胃病的話,可是用的小建中湯,小建中湯用飴糖,那主要藥還是在溫脾,補脾的。當然,我們現在知道臨床上治療胃潰瘍,那當初我說的是實驗研究的結果。臨床上也使用過,我記得我在年輕的時候,一開始看病,六十年代初,也用這個治胃潰瘍。有一部分是有效的。當然也有相當多的是應該使用別的方法。使用瀉心湯類。也是很常用的。但是就是說,理中湯、建中湯,小建中湯這些藥,是治胃虛寒的,但是實際上這些藥是補脾的。我只是舉例說明這樣一個問題。

2. 陽受風氣,陰受濕氣

這個問題,好像我剛才已經反復的強調過了。也就是說,風為陽邪,其性輕揚,容易傷害人的上部,容易傷害人的頭部。濕為陰邪,濕性重濁,容易傷害人體的下部,人體的下肢。當然是我們教材上,臨證指要也提到了,在臨床上頭部的頭痛、頭暈,以及肢體的瘙癢浮腫這多屬風邪。足部的腫痛,重痛,腫脹等等,這些多屬濕邪所致,當然,濕邪導致了之後,它首先傷於下,影響到人體臟腑之氣的時候,也可以使得清陽不升,才有一個“首如裹”的症狀。由於清陽不升了,所以後來也可以出現頭暈、頭重、首如裹,頭,首就是頭,這是你們熟悉的,頭好像用布包裹一樣,沉悶沉悶的。那也是上也傷了。但是反復強調的就是“風傷於上,濕傷於下”,這是要反復強調。免得只知道“風為陽邪,就傷人陰氣,濕為陰邪,就傷人陽氣”,免得只知道那一點,所以我們在這一篇,反復強調的是,陽邪傷陽,陰邪傷陰,這樣一個特點。

這一段就講到這,下一段,教材71頁,最後的這一行,這段原文,我可以給它列個題目,是論脾病,脾胃有病,“論脾病四肢不用”的道理。四肢不能運用。

[完/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