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第廿九講 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及功能

北京中醫藥大學
王洪圖教授


課下有同學問,我在前兩次講課當中談到的問題,就是說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和王燾的《外台秘要》,都收錄了《集驗方》和《刪繁方》裡邊的一些方,還有一些論。這個方、論呢,《集驗方》和《刪繁方》的方論,在學術理論上有一定特點。和我們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個別的地方有不同,我是談到了腦髓與精神活動關係的時候,提到過這樣的問題。《刪繁方》和《集驗方》這兩個方書,是這樣兩個作者寫的。我說過,兩晉南北朝時代,有一個比較通行的理論,和一般的醫學理論有一定的出入,但是大體上還是一致的。都是中醫理論體系範圍之內的。只是在個別的理論觀點上有區別。那個理論觀點反映在《刪繁方》和《集驗方》這兩個方書上。這兩個方書現在已經找不到了。只是在《外台》和《千金方》上,它們收錄了,特別是《外台》收錄了每一條,都說《刪繁方》云,《集驗方》云,和《集驗方》論曰。這樣的話。所以我們從這兩部書裡頭看到,曾經有過這樣兩部方書。被孫思邈和王燾兩位都收錄下來一部分。《集驗方》《刪繁方》的一部分方子被收進《千金》和《外台》裡邊去了。雖然這兩個書是見不到了,但是作者還知道。《集驗方》的作者是叫做姚僧桓,他的生卒年代是公元499到583。之後就是唐。孫思邈就把它收進了《千金方》。所以他離孫思邈年代是比較近的。《刪繁方》作者是謝士泰,謝士泰的想生卒年代現在是無考,不詳。但是可以肯定知道謝士泰和做姚僧桓他們是同時代的人。他們的學術理論、學術觀點上,很多一致。所以回答一下,課下同學們提的這樣一個問題。

下面我們接著講《營衛生會》。《營衛生會》的第一段我們串講完了。同時也談了【理論闡釋】的問題。關於營衛之氣的運行,以及營衛的會合。下面我們談【臨證指要】。

【臨證指要】這部分內容重點是討論一下營衛的運行與睡眠的關係,及其意義問題。這個內容我們在講課過程當中,已經涉及到了。這裡再提一下。本段的最後一個小的自然段,它是以老人之不夜瞑,壯年不晝瞑。老年人晝不精,夜不瞑,青壯年白天精明,夜裡睡得好。提出這樣的問題。它提這個問題的本意是想解釋營衛之氣運行於睡眠的關係問題。還是討論營衛的問題。

因為營衛運行,是相偕而行,相互影響的。不是完全的是一個脈外,一個脈內。誰也不理誰,是相互影響的。相偕而行。所以雖然睡眠的問題主要是衛氣。但是因為營氣它也跟衛氣相互影響,所以我們這裡提出來,是營衛運行與睡眠的關係。當然,我提到了,關鍵是衛氣運行的問題,我們在講這個【理論闡釋】當中,看到了84頁教材衛氣循行的示意圖,也就是我所說的主體路線,循脈而行,晝行陽經,夜行五臟,行於陽,則寐,行於陰,則寤,可以說,這是《內經》解釋睡眠的,唯一的一個理論。我也提過,《素問。逆調論》所說的,“胃不和臥不安”,那個胃不和,實際上也說的是腸胃,不是指的單純的胃,包含腸在內。因為胃氣從陽入於陰,關鍵部位在於陽明,只有通過陽明,才能夠再經過蹺脈,進入於陰,才能夠睡眠。儘管各種原因都可以導致睡眠障礙,但是就失眠而言,最主要的部位,最關鍵的部位是陽明。

當然,如果從睡眠、嗜睡、睡不醒,老要睡的角度來看,那麼關鍵部位就在於脾,從84頁圖上看到,“胃氣從陰出於陽,最後一臟是脾臟。所以入睡困難,不能入睡,或者說水而不能醒,關鍵,你看,是脾胃。大腸、陽明,都屬於胃,脾胃又是相表裡,我們在臨床治病,常用調脾胃的方法,調理脾胃,因為脾胃是表裡之臟腑,所以從這看,睡眠障礙,關鍵是脾胃的問題。當然目前臨床上見得多的是失眠,嗜睡也有,對醫生來說,可能不太少見,但相對來說,還是少見的。從這個理論上看,我不論是治失眠,還是治嗜睡,都應該調脾胃。所以古來治失眠的方子,就是治失眠的方子,絕大多數都是調脾胃,或者都離不開調脾胃。絕大多數是這樣。

我們在【臨證指要】當中,引了《靈樞。口問》的話,《靈樞。大惑論》的話,《靈樞。邪客》篇的論述,其實都想說明,這重點是講失眠,失眠的問題要調脾胃,要調腸胃。其實調脾胃和調腸胃,方子往往是相接近,用藥上也往往是相聯繫的。當我們在講《靈樞。邪客》篇的時候,(教材後邊有),重點講用什麼方,用半夏湯,半夏湯就是半夏、秫米,就是半夏秫米湯,《內經》叫半夏湯。就這兩味藥,這兩味祛什麼?這兩味藥祛陽明痰濁,或者陽明濕濁。陽明濕濁祛掉了,衛氣就容易從陽經入於陰經,所以它就睡覺了,叫覆杯則臥,喝完了湯,把杯子扣在這裡,就要睡覺了,《內經》的《邪客》篇有這樣的話。

我們在【臨證指要】最後一段,也總結了一下,說對於睡眠失常的病症,除了治心、肝之外,還應當辨證運用調和營衛之法,如《內經》半夏秫米湯治失眠,《金匱要略》用桂枝龍骨牡蠣湯治失眠、夢交,治失眠,治夢交,《三因方》用溫膽湯治虛煩不眠,驚悸不寧等。都與調和營衛有關。營衛怎麼調和?營出中焦,衛出下焦,當然營出中焦,衛出下焦,它都是水榖精微所化。而水榖精微就是中焦所化。所以說,調營衛是不錯的。因為我們這個題目,命名是營衛運行於睡眠的關係。其實調營衛就得調脾胃。不調脾胃這營衛就很難調得好。這是關於《營衛生會》第一段。【臨證指要】我們談到了營衛運行和睡眠的關係問題。

說到這個問題沒有我睡眠關係有失眠、有嗜睡,我們這個教材上沒談到嗜睡問題。剛才我講課當中提到了,衛氣不能從陰,不能從臟出於陽經的話,出於陽分的話,那麼它就要嗜睡。而且我也提到,無論治嗜睡還是治失眠,我們都要調脾胃。因此,從理論上講,理論是指導實踐的,從理論上講,用調脾胃的法,既可以治失眠,又可以治嗜睡。這是我們的理論,就在這裡。實踐上。也有這種使用方法,基本上一個方子,就是又治失眠又治嗜睡。適當的量不同。我的經驗是量合適了,一般的量是治失眠,這方子,把這方子加量時,就治嗜睡。多使了就醒了,合適了就睡了。用量多一點也就把脾經也給通暢了,調脾胃反正是用方可以選用相同的藥,又調脾又調胃。

這是中醫理論的特點之一,起碼在對治療失眠的問題上、理論認識上、用藥方法上,是我們的特點。所謂特點,無非現在的對照,是拿西醫的觀點來對照,西醫觀點治嗜睡和治失眠,絕對是相反的兩個藥。一個是重鎮、鎮靜,一個是讓他興奮,想法讓他興奮。可是中藥好,中藥是按我們這條理論作為指導的,就是一個要,可以。理論上是很通的。如果接觸到很多的西醫觀點,而接受不了這個觀點,那你在治病的話,你也想吧,哪個藥使大腦興奮,你就給他使興奮,哪個藥興奮?中藥哪個藥興奮?睡不著就重鎮去吧,哪個藥重鎮?有些重鎮藥。也不見得就鎮得下來。要是這樣比的話,中藥真的比不過西藥,人家西醫是化學制品,分子式的,針對性特別強,我們中藥哪有那麼一個藥,是有單純的,單純的就不是原來那中藥了。那經過很嚴格的提純了。

所以,要拿中醫的飲片、湯劑、丸劑、散劑,這麼對照,和西藥對照,你永遠對照不過西藥,但是我們不是那麼個理,我們這一個方子,可以治療若干種病,它只要是這個機理相同都可以,所以這必須要掌握。掌握好中醫的理論才哪個很好的使用我們的中藥、方劑。才能夠正確的認識這個問題。不然的話,你想人家用了安定,咱們就用生龍骨、生牡蠣、珍珠母、石決明,你都使上也不見得抵人家那個幾毫克的安定。但是我們不是那麼用的。我們中藥調理脾胃,調理好之後,無論是睡覺也好,還是治療嗜睡也好,醒來之後,腦子是清醒的、是精明的。不是睡得稀里糊塗,睡醒了還挺疲乏,腦子還不清醒。不是那樣。所以要認真的鑽研我們中醫的理論。真的理解了這個理論,你在臨床上才好用。

營衛與三焦的關係

下面我們學習第二段,第二段是講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及其功能。教材85頁下邊,我先讀一遍。

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歧伯答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

黃帝曰:願聞三焦之所出。歧伯答曰:上焦出於胃上口,并咽以下,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

黃帝曰: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則出,或出於面,或出於背,或出於身半,其不循衛氣之道而出,何也?歧伯曰:此外傷於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氣慓悍滑疾,見開而出,故不得循其道,故命曰漏泄。

黃帝曰:願聞中焦之所出。歧伯答曰: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

黃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歧伯答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於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有兩死,而無兩生。

黃帝曰:願聞下焦之所出。歧伯答曰: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穀者,常并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

黃帝曰:人飲酒,酒亦入胃,穀未熟而小便獨先下,何也?歧伯答曰:酒者熟穀之液也,其氣悍以清,故後穀而入,先穀而液出焉。

黃帝曰:善。余聞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此之謂也。

我們串講,“願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那是說營衛的運行從哪先開始?岐伯回答說,營出於中焦,營出中焦也就是營氣的化生,出於中焦,從中焦輸出。教材有注,按楊上善注說,“故營出中焦者,出胃中口也。”胃中口,胃還有中口,就中部,它是對下邊講出上口而言。衛氣出上口而言。我們前面講過,營氣運行第一條經脈是肺經。那怎麼又說營出中焦呢?是肺脈起於中焦,“手太陰肺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這樣一個過程。按經脈講,實際上運行的第一條經脈還是肺經。營氣化生於中焦,其運行是要經過脾上輸於肺,從肺經開始運行,當然,肺經本身就是起於中焦。“衛出於下焦”,衛氣也是水榖之氣化生的,但是衛氣運行的第一條經脈,是足太陽膀胱經。膀胱經在下焦,腎於膀胱相表裡,屬於下焦。你看84頁的圖,晝行於陽,早晨、平旦,衛氣行於足太陽膀胱經的睛明穴。從足太陽經的睛明穴開始運行,循經而行,所以叫衛出下焦。

但是,對於這個衛出下焦,歷代醫家都有一些分歧,到現在還有人在討論,他不是按照著這樣的理解,說這個“下”乃是“上”之誤。應當作“營出中焦,衛出上焦”。衛氣主於表,經過肺氣宣發才能布達於全身,所以說衛出上焦。說“下”字是“上”字之誤。這是一個學術討論問題。教材注釋2也提到,《太素》《千金方》把這個“下”字,都作“上”。說可以,而且與下文相合。衛出於上焦,說衛氣從上焦輸出,楊上善注,“衛出上焦者,出胃上口也。”清代的張志聰在《靈樞集注》,說衛氣,陽明水穀之悍氣,從上焦而出,衛於表陽,為表。故曰衛出上焦。但是剛才我講的那個是從下焦出,是從膀胱經開始,膀胱經是屬於下焦,與腎相表裡,膀胱與腎相表裡。前人也注得不少。比如張介賓的《類經》,就是像我這樣一種注法。所以我說這個上焦下焦問題,歷來都有爭論,到現在還有人在爭論。我們使用的這個是史崧的那本子。他就是寫的衛出下焦。《太素》是衛出上焦。所以這是個爭論問題。

衛出上焦,下面具體又談一下,黃帝又問,願聞三焦之所出。你不是說“出於上焦”,“出於中焦”嗎?所以再想問,這個三焦之所出。這個“之所出”,是講的三焦的部位。是從哪到哪算上焦?從哪到哪算中焦?從什麼部位往下是屬於下焦?這之所出,另外一個含義,就是輸佈精微的情況。上焦、中焦、下焦,與人體精微輸佈情況有什麼關係?與人體的飲食水穀的代謝有什麼關係?也就是上、中、下三焦,在部位上是怎麼劃分的?上、中、下三焦,在水穀飲食消化、吸收、代謝,這個過程當中功能是怎樣劃分的?“之所出”含這樣兩個問題。一是部位,一是功能。

歧伯答曰:上焦出於胃上口,這個部位,從胃上口往上,這是上焦。胃之上口叫上焦。

并咽以下,貫膈而布胸中,這個“咽”是指食道,也就是上焦出於胃上口,從食道往上,“貫”是貫通,通過這個膈膜,到達與胸中。因此我們籠統地說,胸中屬於上焦,上腹部屬於中焦,下腹部屬於下焦。那是籠統說。如果按“營衛生會”篇說,上焦是在胃上口,胃上口可也在膈下。從上口之上,通過膈膜,當然主要的部分是在胸中,橫膈以上。所以它說,隨著食道向上,通過橫膈膜,佈散與胸中,這個部位都叫上焦。而且這個部位,也是衛氣所循行的部位, 到胸中組合,

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從胸中走到腋下,腋前這個部位,循太陰之分,太陰之分就是手太陰肺經的部位,它是講的衛氣是這麼上行。既是講的上焦的部位,又是講的衛氣循行,所以我說,三焦之所出的“出”,含兩個含義。一是講的部位,二是講的功能。循手太陰肺經的部位循行,

還至陽明,這個“陽明”就是講的手陽明大腸經,肺與大腸相表裡,循肺經而行,然後又從陽明經返還回來。這是講的經脈循行。又是講的衛氣循行。它是講的氣的循行。

上至舌,下足陽明,又下足陽明,這不單是講的衛氣循行,營氣它也是,跟那個上、中、下三焦有關係的。又下足陽明。手陽明連著足陽明,下足陽明,這個循行進入了營衛之氣的循環之中。衛氣是與營氣相偕而行,進入了循環。這個營衛之氣的循環問題,說如環無端的問題,我們在上一節,營氣循行路線也有了。衛氣循行路線也有了,就進入那個路線的循環當中。

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常與營,是衛氣常與營俱行於陽,就是相偕而行,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二十五度。你看,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二十五度,教材有個注,好像應當改一下,在86頁的注8:“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指的衛氣與營氣一起,晝行於體表陽分二十五度,夜行於體內陰分二十五度。這個我建議應該改一下,現在看來,是這麼改,“衛氣常與營氣一起”,這個不改,“行於陽二十五周,行於陰二十五周”。這個行於陽,行於陰這個陰陽的概念,開始理解為所晝夜。換句話說,你也可以這麼改,“行於白天二十五周,行於夜間二十五周”。這樣就比較妥當了。因為如果說是衛氣常與營氣一起,晝行於體表二十五周,夜行於陰分二十五周,營氣不是這麼行的。營氣它一周下來,就是又有陽經由有陰經這麼行的。所以改一下,改成什麼呢?改成“衛氣常與營氣一起,白天運行二十五周,夜間運行二十五周”,可以了。或者“行於晝二十五周,行於夜二十五周,這不會錯。

一周也,這“一周也”教材也有注,好像是後人的注語,不像是《內經》的原文。反正叫“一周也”也行。這是一大周,大會嘛。晝夜,一個晝夜一大會嘛。

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晝夜五十周於一身,而大會於手太陰肺經。

下面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出汗的問題。什麼樣的出汗呢?

黃帝曰:人有熱飲食下胃,吃了熱飲食,

其氣未定,汗則出,其氣未定,就是水穀之氣,飲食水穀還沒有化生精微,飲食水穀並沒有化生精微,叫做其氣未定,飲食水穀就是飲食水穀,還在胃裡頭,沒來得及化,怎麼樣呢?汗則出,這時候就出汗了,因為汗也是精微所化的,吃了熱飲食之後,剛到胃裡頭,汗就出來了。沒有化怎麼就出來了?等於是問這樣個問題。說為什麼出得這麼快?而且這種汗出就是說它特殊了。一般人如果活動劇烈點,再吃點熱飲,他也出汗,但是如果是相對而言,不見得人吃了熱飲食都要出汗。有人就特別容易出汗。吃幾口東西,熱飲食一吃,馬上汗就出得很多。超出了正常的限度,

或出於面,這個汗。或者出於面部,面部是屬於足陽明胃經所主的部位。

或出於背,背部,是足太陽膀胱經所主的部位。

或出於身半,左半身,或者右半身,或者半身出汗,半身無汗,或者就頭面有汗,齊頸而還,到脖子以下。沒汗了。或者就背部出汗,他是講的特殊情況,汗出的也不均勻。但是一般人出汗時先從額頭上出汗,也許是因為額頭上容易抹汗,但是確實頭面部汗容易先出。因為是陽經的部位嘛。你看,這汗出的部位出於面部,陽明經部位。出於背部,足太陽經的部位,出於身半,也可以說是屬於少陽的問題,同時,也反映了少陽的問題,這也反映出營衛失調,營衛失和。半身出汗,半身無汗。在臨床上這類現象是不少的。有的病人找你看病,很可能這就是主要症狀,他給你提的主訴,我就是頭老出汗,沾點熱,我就出汗,喝口水也出汗。或者說是後背汗很多,或者說是半身出汗,相當一段時間了,當然半身有汗,半身無汗,將來咱們講病因、病證的時候,還涉及到這個問題。這可以看作是營衛失調,或者說衛氣大虛,也可以理解為,有的病人不一樣,根據病情不同,有的病人就屬於少陽樞機不利,少陽半表半裡,樞機不利。所以他半身有汗。他在這裡沒過分的講為什麼出於面?為什麼出於背?為什麼出於半身的問題。只是說,總的來說,為什麼先出汗,是吃了熱飲食就先出汗呢?換句話說,

其不循衛氣之道而出,衛氣司開合嘛,皮膚汗孔的開合是要靠衛氣主管的。主司的。因此汗出是和衛氣關係很密切的。但是這個病人剛吃下熱飲食,來不及化生津液,也不按照衛氣正常的開合。它就汗出來了。所以說“不循衛氣之道”,也就沒有按照衛氣司開合,這個規律來出。

何也?為什麼呢?

歧伯曰:此外傷於風,內開腠理,岐伯回答說,這個病人,不單是熱飲食,要單是熱飲食,出汗不是這樣出的。他受了邪氣了,感受的是什麼邪氣呢?感受的是風邪。這個大家記得很清楚,說“風為陽邪,其性開泄”。所以容易使皮膚腠理疏鬆,所以感受風邪,內開腠理,由於它內開腠理,這個情況下,你再加上熱飲食,本來它腠理就開了,就容易出汗,收斂風就容易汗出了,那麼再加上熱飲食,所以

毛蒸理泄,就是說原來有邪氣,再加上熱飲食這個熱氣一蒸,腠理就發泄,這個時候,

衛氣走之,衛氣就從這跑了。本來衛氣不是這樣走的。因為毛蒸裡泄,腠理疏鬆了,所以衛氣走之。

固不得循其道,這個“固”其實就是這個“故”的意思。所以這個衛氣就不能按原來的規律,來發揮它的作用了。不得循其道,是不能正常發揮它的作用。故不得循其道。你看這個問題,為什麼啊,所以在治療這類汗出的時候,就是考慮疏風。因為它有外傷於風,內開腠理。如果腠理太虛了,出來疏散風邪之外,也稍微可以補氣固表。雖然應該是以疏風佔首位。補氣固表那是發展,同時也還可能要清清熱,因為它有裡熱了,才毛蒸裡泄,所以說這個理論考慮到這樣的問題,在治療的時候,就以這段經文記載,就應該有一個思路,要疏風,要相應的固固表。要相應的再清清他的裡熱,也可能從這個原文記載上,應該用這些方法選藥配方,來治療這種汗出。

剛才是說衛氣不得循其道,下面又解釋說衛氣為什麼就不循其道,一個是毛蒸裡泄,它就走之,而使人汗出。

此氣慓悍滑疾,水榖之慓氣,衛者,水穀之慓氣也,它慓悍滑疾,其濁氣為衛,這個濁氣我們講過了,就是慓悍之氣,

見開而出,因為衛氣是慓悍滑疾之氣,所以它就見開而出,看到毛蒸裡泄,汗孔疏鬆了,就出了。換句話說,汗出了,衛氣也散了。或者衛氣出,汗才隨之而出。這倆相一致的。汗出了,如果說衛氣是熱氣的話,汗出了,熱就降一點了。人體為什麼活動之後,體溫高了。必須得出汗,出汗就散散熱了。那麼用衛氣角度考慮,汗也出了,衛氣也散一散,體溫也降一降。但是如果太大了,汗大出了,衛氣大散了,那麼衛氣也虛了。衛氣是陽氣之意,衛陽之氣,所以也要散失。這是正常生理和病理。過分了它就是病理了。當然這裡講的主要是病理。此氣慓悍滑疾,見開而出。

故不得循其道,所以就不能按它原來的規律,來運行,來循行,來發揮作用了。不得從其道。道,是原來的規律,正常的功能。不能發揮它的正常功能。不能按它正常規律發揮作用。

故命曰漏泄,這種汗出得太大了,就跟漏出來的一樣。不是正常的汗出。所以可以把它叫做漏泄。

這小段就是一個汗的問題,雖然看來是解釋汗的問題,其實進一步是說明衛氣的功能問題,同時也給我們提示出來,臨床治療這類病的基本思路問題。下面第二個自然段。上邊是上焦,上焦是出於胃上口。有這樣一個循行的規律,同時有具體舉例說汗出,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而汗出的問題。下面說中焦之所出。

黃帝曰:願聞中焦之所出。歧伯答曰: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

黃帝曰:願聞中焦之所出,中焦是從哪呢?

歧伯答曰:中焦亦並胃中,從部位上是“亦並胃中”,它也是從胃中出的。上焦出於胃上口,中焦亦並胃出,也是從為中出來,

出上焦之後,這個“後”作為部位來說,是作下邊。所以剛才我們看到楊上善注這個問題,是說胃中口,也說是胃的中部。中焦是從胃的中部算起,胃上口往上是屬於上焦。胃上口以下是中焦。所以出上焦之後,就是出上焦之下,它的功能特點是什麼呢?

此所受氣者,說是中焦接受水穀之氣,此中焦受其,受水穀之氣,它是接受水穀之氣。中焦可不是受水穀之氣嗎?接受水穀之氣之後,

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這是它的主要功能。泌,是泌別,就是過濾的意思。過濾糟粕,又把糟粕和津液分開,蒸化津液,中焦腐熟蒸化。能夠化生津液,蒸津液。化其精微,而化生為精微。化生精微是什麼,化生精微其實上輸於肺,這就成為營衛之氣。所以

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上輸於肺,化而為營,營是血之氣,所以這裡又講化而為血。化而為血,這個血後頭又說是命曰營氣。所以這個血也就是營血。上輸到肺之後,化為營血。當然,關於血的化生問題,有的注家說, 上升到肺之後,接受心肺之氣才化成為血。所謂“奉心神而化赤”。精微之氣輸佈到上焦肺,經過心肺之氣,化而為血。因為血是紅色,所以心生血。心是火,赤色。所以叫奉心神而化赤。這是乃化而為血。

以奉生身,莫貴於此,奉生,奉養生身,奉養有生之身,奉是奉養、滋養,也就是營血滋養人體,它滋養人體的重要性,“莫貴於此”,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東西了。人的生命能夠保存,能夠持續,能夠健康的發育、生長,或者維持生命,沒有比這個營血再重要的了。所以以奉生身,莫貴於此。

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它對衛氣而言,營氣是行於內的。營行脈中嘛,所以叫行於經隧,隧是隧道,也就是深層的經脈。其實就是指的經脈。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你看,它又把它叫做營氣。上面說化而為血,後面又說命曰營氣,那是中焦,營出中焦,營氣出於中焦。是在中焦裡化生的。這樣的命曰營氣。因此你看這個上邊說血,下邊說營,這就指營血而言。

黃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歧伯答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於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有兩死,而無兩生。

黃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是呀,前面說血,後面說營氣,那麼血之與氣,異名同類,名字不同,是同一回事,同一類。是為什麼呢?

歧伯答曰:營衛者,精氣也。歧伯回答說,說營氣和衛氣都是水穀精微之氣所化。

血者,神氣也,血是什麼?血就是營氣奉心神而化赤,化生的。所以叫做神氣。血也是營衛之氣。特別是營氣所化。因為營衛二氣就是陰陽相貫的。營氣和血又是密切相聯繫的,營奉心神而化赤,變成赤色就是血,不是赤色的,換句話說,單純說營血分開的話,看來營不能算赤色。奉心神而化赤。所以說血者就是神氣也。當然,我們在習慣上也叫營血。一起說,又說是營者血之氣,營生血分當中,積極發揮作用的那部分。最靈活,活躍那部分,那是血中之氣,是營。

故血之於氣,異名同類焉,你看,營衛二氣為水穀精微之化,水穀精微之氣又可以化生為血。所以血和氣,從源本上來說,都是水穀精微之氣所化的。所以異名同類。

故奪血者無汗,這個“無”是“勿”的意思,不要,因為汗是什麼?汗就是津液。津液也是水穀精微所化的,所以它說,血是什麼?血也是水穀精微之氣所化的,汗是津液所化。咱們回頭要講《決氣》“汗出溱溱是謂津”,也就是說,這汗就是津。津是什麼?津就是水穀精微所化的津液。津和液當然嚴格區分還有不同,其實我們可以作為一樣來看待。津液又是一體的。也是水穀精微之氣所化。血也是水穀精微之氣所化,所以它們從源本上,血和津液又是不可分的。血液血液,血裡頭必須是有津液才行。所以奪血就是說的失血的病人,特別是從治療角度來看,已經失血的病人,你在治療的時候,不要再用汗法,因為用汗法的話,進一步出汗就更傷津液,也就更傷血。所以故奪血者無汗。失血的病人,在治療的時候,不要用汗法。不要再使病人出大汗。這樣,進一步傷血,因為血和津液又是同源的,血汗同源。同源於水穀精微,同樣的,

奪汗者無血,汗大出的人,已經傷了津液了,在治療時,不要再用活血動血藥。不要用動血的藥,耗血動血的藥燥熱的燥傷血,溫熱的藥不要再用了。所以奪汗者無血,勿血。這個“無”同樣是“勿”的意思,不要的意思。下邊,又作為一個總結的話,把氣血、汗血作為一個總結,總結什麼呢?

故人有兩死,而無兩生。,有兩死,有什麼?又奪血友奪汗,有這兩種情況,汗也出的很多,血又丟失,大失血的病人又大汗出,這兩種現象存在的話,就很難維持生命了。沒有這兩個情況,哪怕有一個失血而沒有奪汗,大汗而沒有破血,血沒有收到耗傷,這樣都可以生。無兩,無這兩種情況,有一個還容易治療。故人有兩死,而無兩生。

這個是講的中焦。中焦的部位,它這主要是說在上焦之後,就是從胃上口以上是上焦,胃上口之下是中焦,中焦主要作用,講的是化生營氣,以及營氣的主要作用。化生了營氣,營氣以奉生身,莫貴於此。同時有談到血、營、營衛,以及汗之間的相互聯繫。

【完/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