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第四十二講 陽虛外寒和陰虛內熱

北京中醫藥大學
王洪圖教授


教材150頁。也就是,

帝曰:血并於陰,氣并於陽,如是則血氣離居,何者為實?何者為虛?歧伯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是故氣之所并為血虛,血之所并為氣虛。

歧伯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氣不能流”,岐伯回答這個問題,說血氣有一個特點,什麼特點呢?喜溫而惡寒。寒則氣而不能流,由於寒,氣血運行就澀滯,而流通不暢,溫者消而去之。

溫則消而去之”,如果溫熱的話,就容易消散而運行加快。這是血氣的一個共同的特點。這樣的話,也就是說,澀,那就成了實了。瘀滯住了,那成了實了。消散了,消散就是虛了。所以下面說,

是故氣之所并為血虛”,如果氣實了,那就成為血虛,血實了,就陰盛了,血偏陰了。血實了,氣就虛了。它反正是氣要實了血就虛,血要實了氣就虛。或者說,

血之所并為氣虛”,血如果并於氣,那就是氣分實而血分就虛了。同樣的,氣并於血,那氣分就虛了,而血實了。所以他說,是故氣之所并為血虛,血之所并為氣虛。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今夫子乃言血并為虛,氣并為虛,是無實乎?歧伯曰: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并則無血,血并則無氣,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絡之與孫脈俱輸於經,血與氣并,則為實焉。血之與氣,并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人有的無非是氣血而已,

今夫子乃言血并為虛,氣并為虛,是無實乎?”血并也是虛,氣并也是虛,那麼說就沒有實,沒有實證了。

歧伯曰: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歧伯回答說,有者為實,無者為虛,這相對而言,有的就是實,沒有就是虛,所并之處就是實,其他地方就叫虛。所以有者為實,無者為虛。

故氣并則無血”,氣并,也就是氣盛,并就是相合嘛,氣盛了,相對來說就無血。那就是血虛。同樣的,血并,血盛了,相對來說,就是氣虛。無氣、無血,就是氣虛、血虛之意。並不是沒有了。

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血氣不和了,不協調了。本來血氣一個協調,相和而不是相失。相失了,所以出現虛了,或者是氣虛,或者是血虛。

絡之與孫脈俱輸於經”,絡脈也好,孫脈也好,最後收輸入到大的經脈。

血與氣并,則為實焉”,血與氣相和,血與氣并,則為實焉。血氣相和了,相合并了,相瘀滯了。那就成為實了。

血之與氣,并走於上,血之與氣,并走於上,那下就虛了。故曰,

則為大厥,并走於上,就可以出現大厥之證,昏厥之證,就如同我們講《陰陽應象大論》的那個薄厥。大怒則形氣絕,血菀於上則使人薄厥。那麼也就使得大厥。也是血氣俱走於上。其實這個情況,就是下虛了,血氣并走於上,下還不虛嗎?後來張仲景的解釋,就是陰陽之氣不相順接了。陽氣脫於上,陰氣在下邊和陽氣不相接了。陰陽氣不相順接就昏厥了。《內經》上倒還沒有陰陽氣不相順接的話。但是講出的意思,血氣俱走與上,俱走與上,那下邊就虛了。就出現厥了,這種厥當然是昏厥。

厥則暴死,突然的暴死,不知人,

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如果氣復反則生,氣還能下降,使得上下能夠相協調,而不是并走入上,能夠上下相協調。所以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氣不能回來了,不能正常了,回复不到正常狀態了,那就可以引起死亡。暴死之後,就真的可以死亡。

帝曰:實者,何道從來?虛者,何道從去?虛實之要,願聞其故。歧伯曰:夫陰與陽,皆有俞會,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帝曰:實者,何道從來?虛者,何道從去?虛實之要,願聞其故,實是怎麼實起來的?虛又是怎麼虛的呢?氣血去哪裡了呢?虛者,何道從去?虛實之要,它們關鍵是什麼呢?歧伯回答說,

夫陰與陽,皆有俞會,這個陰與陽,就是講的陰經與陽經,經脈。陰經和陽經都有俞會,俞會就是輸穴。都有輸穴。陰經陽經的輸穴,那都是氣血游行出入之處,相互交通的地方。

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這個“之”字可以作“至”字,或“於”字來講,陽經可以注於陰經,或者氣血可以從陽經注於陰經,陰滿之外,陰經滿了,也可以到達與陽經,外就是陽經。陽經的氣血可以注於陰經,陰經滿溢之後也可以注於陽經。這陰陽是相互交通的。陰經陽經是相互聯繫的。這是正常現象。就是應該陰陽相合交通,相互聯繫,陽注於陰經,陰滿於外。這正常現象。所以說,

陰陽勻平,以充其形,勻平就是相互平衡,相互協調。那麼氣血可以充斥全身,充養著全身,以充其形,充斥全身形體各處。

九候若一,命曰平人,九候是說的脈,《內經》時代有一種診脈方法,叫三部九候脈,從頭到腳分成三個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三候,所以三部九候脈。也就是全身的脈象若一,九候若一,若一就是都一致,都平衡,都處在一種正常的狀態,那是九候若一。沒有哪部分脈出現異常,有一部脈,幾部脈出現異常,那就是病態了。他說九候若一,三部九候脈全身很平穩的。這就叫平人。也就是健康無病之人。

夫邪之生也,下邊又講了病因的問題,或者說由於不同的病因,產生不同的病證的問題,邪之生也,邪氣,講的病因。

或生於陰,或生於陽,或者說邪氣引起的疾病,或者導致陰的病,或者導致陽的病,陰分的病,陽分的病,導致陰分的病的那就說是陰邪,導致陽分的病的那就說是陽邪。在本段是這個意思。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

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使人的疾病在於陽分的,得之風雨寒暑,風雨寒暑六淫之氣使人病生於陽。換句話說,六淫之氣總體來說又叫陽邪,所以我們說《內經》關於病因的分類,分陰陽兩類,主要是從這兒講的。當然別的地方也有。這句話講得很典型。風雨寒暑,外邪,那就是陽邪。可以使人病於陽位。叫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

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病生於陰,病生於裡,是什麼原因呢?飲食居處,飲食不當,居處失調,生活不規律,或者是陰陽喜怒。喜怒是七情,陰陽指男女兩性。這些個男女兩性、情志失調、生活飲食失節,起居不時,都可以傷於內臟,而不是傷於皮毛,所以叫病生於陰。因此,飲食失節,居處失調,陰陽喜怒這些病因又籠統的都可以屬於陰的一類。外邪屬於陽的一類,按病因分類的話。分陰陽是這麼個分法。生於陰是病生於陰,病生於陽。

帝曰:風雨之傷人奈何?
歧伯曰: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於孫脈,孫脈滿則傳入於絡脈,絡脈滿則輸於大經脈,血氣與邪并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
帝曰:寒濕之傷人奈何?
歧伯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榮血泣,衛氣去,故曰虛。虛者聶辟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善。陰之生實奈何?
歧伯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
帝曰:善。陰之生虛奈何?
歧伯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空虛,因寒飲食,寒氣熏滿,則血泣氣去,故曰虛矣。

帝曰:風雨之傷人奈何?那不是前面說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嗎?所以又問,風雨之傷人奈何?也就是外邪傷人,這風雨也就是泛指外邪而言。六淫之氣。

歧伯曰: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於孫脈這是先從表入裡的傳變過程,這我們在前面講其他篇章的時候,曾經講過這個問題。疾病傳變次第,先客於皮膚。風從外受,先傷於皮毛,然後從皮毛入於孫絡。

孫脈滿則傳入於絡脈,絡脈滿則輸於大經脈,它總是由表入裡這樣一個過程。由輕淺逐漸的深入的過程。

血氣與邪并客於分腠之間,并客,血氣與邪并客於分腠之間,那就是到肉裡了,從經脈又到腠理,

其脈堅大,故曰實,這個時候,脈象就實而大,邪氣盛嘛,這叫實邪,這個病證就是實證了。《內經》的時候,沒有談到實證的問題,證字在《至真要大論》出現過一次,所以我這裡說說實證。《內經》說把這個就叫做實。

實者外堅充滿,“堅”字《太素》作“邪”,外邪充滿。就是說實證的特點是邪氣充盛。外邪充盛。由於是邪氣充盛,所以

不可按之,按之則痛,對於病位,拒按,拒按者為實。按之則痛,為什麼拒按呢?按之則痛,因為那裡有實邪。氣血和邪氣都充實,因此按之則痛。這不是後來我們在講診法的時候,不也講了,按的特點嗎?虛者喜按,喜溫喜按,實則拒按。

帝曰:寒濕之傷人奈何?上面說是風於,那麼看來風雨是偏於陽了。要按風雨寒暑來說,風於又屬於陽,風從外受,雨從上邊來。寒濕相對而言,就是偏於陰了。寒濕之傷人奈何?

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太素》沒有“不”字。寒濕之傷人皮膚收。寒濕為陰邪,所以皮膚收,收斂。看來應該從《太素》。

肌肉堅緊,因為寒為陰邪,濕為陰邪,其性凝斂,其性收斂,所以可以使得皮膚收斂,肌肉堅緊。堅緊就是不疏鬆。

榮血泣,衛氣去,故曰虛,因為寒濕之邪,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澀(泣)而不能流。前面不是講了嗎?所以寒濕之邪,可以使得榮血泣。這榮就是營氣。榮和營在《內經》就是兩種寫法。榮也就是營。榮血泣,氣血喜溫而惡寒,寒則泣的不能流,所以寒是之邪使營血泣,衛氣去,衛為陽熱之氣,寒濕之邪可以耗散人體的陽熱之氣,所以衛氣去,也就是消散。故曰虛,這就叫做虛。風雨之邪得的病,外堅充滿的就是實,寒濕之邪使得榮血泣,衛氣去了,所以叫做虛。

虛者聶辟氣不足,聶辟這個詞我們講過,就是褶字,皺褶了,皮膚皺褶,皺褶什麼意思呢?是氣不足,沒有氣來充斥。沒有氣來充養皮膚。衛氣去了,氣血不能充養皮膚了。所以皮膚皺褶了,聶辟氣不足。

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按之則氣足,按之可以使得熱氣來至,使氣血相對充足。所以使氣足以溫之。可以使得局部溫暖起來。

故快然而不痛,所以虛者喜按,虛者,寒者都喜按。所以快然而不痛,就覺得舒服了。

帝曰:善。陰之生實奈何?,陰之生實奈何,這個“陰”是說的內傷之病。內傷之病,怎麼又實證呢?或者說陰邪,上邊我們所說的陰陽喜怒,飲食居處,這些也可以叫做陰,或者說內傷病怎麼產生的實呢?從病因來說,是那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從病位來說,是病在於裡的,在於陰的。所以陰之生實,這個陰含有這樣的意思。怎麼產生的實呢?

歧伯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陰氣上逆,內臟之氣上逆,特別是肝血,肝氣上逆。肝或者肝之氣血上逆,總之,內臟之氣上逆。

上逆則下虛,氣血上逆了就下虛了。

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血上逆,血上逆陽氣就走之於下。陽熱之氣就走於下了。也就是趁虛而入,趁虛而入下邊怎麼辦?下邊就陽氣實了。血上逆,陰氣上逆了,血上逆了,結果陽氣走於下了,下邊就是實了。下邊什麼實呢?下面陽熱之氣實。故曰實矣,這個實是這樣的。是血逆於上,陽熱之氣走於下了。下邊是陽氣實了,陽熱之氣實。

帝曰:善。陰之生虛奈何?陰又怎麼生的虛呢?

歧伯曰:喜則氣下,也就是前面我們講《舉痛論》九氣為病說喜則氣緩,這個下就是講的渙散。九氣為病說“恐則氣下,喜則氣緩”,這個氣下應當是緩的意思。也就是渙散的意思。喜的那個情志可以使氣渙散,

悲則氣消,悲可以使氣消散,消耗。

消則脈空虛,氣消了,脈就空虛了。

因寒飲食,脈空虛,再加上寒飲食,前面不是講了嗎?飲食居處,陰陽喜怒,這都屬於陰的。

寒氣熏滿,脈空虛,再受到寒飲食,使得寒氣熏滿。熏滿二字,《太素》作傷臟,寒氣傷臟。寒飲食使得寒氣傷臟。

則血泣氣去,本來就已經脈空虛了,再受到寒邪,由於寒飲食,寒氣,使得血也泣(澀),衛氣也散了。

故曰虛矣,說這就是陰之生虛。

這一段我們就講解完了。

【理論闡釋】

1. 虛實的病機

152頁。理論闡釋只談到了虛實的病機問題。關於虛實的病機,《內經》從兩個方面闡釋。

  1. 從邪正盛衰立論。也就是《通評虛實論》所說的,“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這是《內經》闡釋虛實病機的第一個方面。從虛實盛衰立論。
  2. 從氣血逆亂,陰陽失衡立論。也就是本篇所說的,“血氣以并,陰陽相傾”。傾到哪裡那裡就實。另外一個地方就是虛。這也叫虛實。從氣血偏於哪個部位,所偏的那個部位就是實,另外一個部位自然就是虛了。

所以我們本段在理論闡釋裡邊,提到了《內經》關於虛實的病機,是這樣兩個方面。這個相傾包括左右相傾、上下相傾,都可以。血并於上,氣并於上,血氣并走於上,那麼下就虛了。所以這也叫虛實。我們常說《內經》關於虛實的問題,只注重了“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這樣一種虛實的立論,通過本篇學習,應該知道,還有“氣血以并,陰陽相傾”的虛實的分析病機的問題。當然,這個“血氣以并,陰陽相傾”本身也具有虛實夾雜的問題。這是關於虛實病機的理論闡釋。

【臨證指要】

1.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

這在臨床治療上尤其要注意,關於行血、活血,必須要用一些溫藥,你全用涼藥去活血,效果不好。當然不是說涼藥沒有活血藥,你看,丹皮、赤芍都是偏涼的。它都能活血。當真的要想血一下就活開,那必須用一些相對溫性的藥。因為血氣有這樣一個特點,所以在臨床治療的時候,要注意這樣一個問題。你看教材上還選了一個《現代針灸醫案選》這樣的一個病例。

痛痺,64歲的婦女,一個月前因為受涼,導致了右上肢的疼痛,用針藥兼治,當關節疼痛不減,痛處不移,痛處不移說明是寒,得熱痛減,那也是受寒,前面病因已經說了,是因為著涼。遇冷加劇,日趨嚴重,下邊一些症狀也是,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緊。診為痛痺,應當用溫經痛絡散寒的方法,用溫針療法一個療程之後,症狀消失。溫針就是既要針又要溫,我學針灸的時候,就是在針刺下去之後,在針頂上纏上一點艾絨,捏成一團,然後把這艾絨點著,讓這個艾絨燃燒的熱度,從針下入到穴道裡邊去。溫針,用溫針的方法治療效果好。這是說喜溫而惡寒。針刺,用溫針的方法。

2. 大厥

大厥就是剛才我們講課當中也談到了,就是指的昏厥,神志不清的昏厥。比如說,我們曾經講過的,大怒的形氣絕,血菀於上而使人薄厥的薄厥。屬於大厥。

教材還引了一個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的論述,張錫純的《衷中參西錄》講的具體病證是說那個腦溢血,腦血管意外那個腦溢血的病證,沒講具體病例,講病證。他認為創製鎮肝熄風湯來治療。其實這個鎮肝熄風湯,在還沒有腦溢血之前,倒是常用,用得最多,那麼也就這個人脾氣很急,血壓很高,肝陽上亢這樣一些現象,鎮肝熄風湯倒是很常用的方子。張錫純在關於氣厥的這個方面,論述比較多,《衷中參西錄》引了《調經論》曰:“血之與氣,并走於上,則為大厥。厥這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那是引《調經論》的話。然後,張錫純先生自己說,“蓋血不自升,必隨氣而上升”,血隨氣而上升。“上升之極,必致腦中充血,至所謂氣反則生,不反則死者。蓋氣反而下行,血即隨之下行。故其人可生。若其氣上行不反,血必隨之充而益充,不至血管破裂不止,(《衷中參西錄》,中西結合的觀念。)猶能望其復甦乎?”。所以他說,“讀此節經文”,張錫純先生講,讀了《調經論》這節經文,“內中風之理明,腦出血之理亦明矣”。

這段我們就講到這裡。


陽虛外寒,陰虛內熱

153頁。這段原文,是論陽虛外寒,陰虛內熱。我讀一遍:

帝曰:經言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余已聞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歧伯曰:陽氣受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
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歧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
帝曰:陽盛生外熱奈何?歧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
帝曰:陰虛生內寒奈何?歧伯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這是講陽虛外寒,陰虛內熱;陽盛外熱,陰盛內寒。講這個病機。

帝曰:經言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古時候醫學經典上曾經有過,說“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著外熱,陰盛則內寒”。

余已聞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古時候說過,但是不知其所由然?不知道那病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陰虛則內熱,陽虛則外寒呢?下邊就逐一地來解釋這幾個問題。先說陽虛者外寒的問題。

歧伯曰:陽氣受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為什麼陽虛外寒呢?陽受氣於上焦,這個陽主要是講的衛陽,衛氣,營衛之氣。衛陽之氣受氣於上焦,它的作用可以有溫皮膚分肉之間。溫暖了皮膚分肉。

今寒氣在外”,如果有寒邪侵入在於體表。

則上焦不通”,所以上焦不通,上焦之氣就不能宣散,上焦不能宣散,衛氣就更不能正常運行。

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因為上焦不通,衛氣不能正常宣散了,所以就寒氣獨留於外,

故寒慄”,因此人就寒慄、惡寒、怕冷。其實這是說,外有寒邪,使得上焦之氣不能宣散,衛氣不能布達於表,而出現的惡寒的症狀。所謂陽虛外寒是說的這個。和我們現在所說的陽虛那個寒,不是一回事。我們現在說陽虛的寒,多半是說腎陽虛為主,四肢冰涼的寒,更這個不是一回事。這是說外寒,外在寒邪束縛於表,使得上焦之氣不能宣散,衛氣不能通達溫煦,因此寒慄,惡寒。這是陽虛外寒。

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下面又說陰虛生內熱奈何?這個陰虛生內熱,又和我們現在臨床上常說的“陰虛生內熱”不一回事。現在臨床上陰虛生內熱,說陰精不足,陰不制陽,所以陰虛陽亢,說那種虛熱,比如說六味地黃丸之類的治療的那個,這個不是。

歧伯曰:有所勞倦”,這個陰虛生內熱是什麼?是有所勞倦,因為勞倦,這個病因是因為勞倦。

形氣衰少”,形體也不足,氣也不足。陰陽俱不足。什麼陰陽俱不足呢?

穀氣不盛”,水穀精微就不足了。因為勞倦,形氣衰少,再加上水穀精微之氣不足,

上焦不行”,上焦之氣不能正常宣散,上焦宣五味,宣散津液的。

下脘不通”,也不能運化了。脾胃也不能運化了。上焦不能宣散,脾胃不能運化,不能運化就可以生內熱,鬱而生熱,所以

胃氣熱”,這時候就產生了胃氣熱。

熱氣熏胸中,故內熱”,所以這種情況產生了內熱。上焦不能散,所以上焦也熱,胸中也熱,這個下脘不通呢,不能運化,胃中也有熱,所以這樣的熱就叫鬱熱。叫內熱,叫陰虛內熱。實際上這個陰虛是指的裡虛,這個陰虛是指的脾虛。裡也屬陰,脾也屬陰。也就是說,脾虛的內熱。剛才我說了,和我們後來所說的養陰,陰虛的那個熱,陰精不足的那個熱,陰不制陽產生的熱不是一回事。也就是後世所說的,甘溫除熱所適應證的那個熱,用甘溫之法健脾益氣,使脾氣足了,形氣衰少得到解決了。榖氣也不至於虧乏了,是這種熱。所以說陰虛則內熱,或者具體說說得簡捷一點。是說的脾氣虛。不能運化而產生的內熱。李東垣對這個病治療最有辦法。升陽益胃也好,補中益氣也好,就這類方子甘溫除熱,是說的這個意思。

這倒也對,這樣的病他照樣發熱,所以臨床上有些低燒不止,老治來治去的,養陰清熱,那不行,看看是不是氣虛了?是不是脾氣虛了?所謂用甘溫之法,這是陰虛生內熱。下面講陽盛勝外熱。

帝曰:陽盛生外熱奈何?

歧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還是外邪引起的。這個外邪看來還是寒邪,寒邪引起的可是出現外熱了。為什麼呢?是上焦不通利。上焦不通利,寒邪導致的皮膚緻密,也不能出汗,腠理閉塞,玄府也就是汗孔,汗孔也不通了,因此沒汗可出來了。汗孔不能張開,腠理閉塞了怎麼辦呢?衛怎麼樣了呢?衛氣就不得泄越,衛陽之氣。本來應該是正常散出來的,它不能散,衛氣鬱在裡面化為熱了。雖然是寒邪引起的,但是它可以產生熱。這個熱是衛氣鬱住了,不能散。所以叫外熱。前面那個陽虛則外寒,是衛氣不能溫煦了,不能溫煦人體,所以冷,但是,他還熱,自我感到冷。實際這病人體溫還挺高。這種現象臨床上還是很常見的。這不就是解釋這個病機嗎?為什麼感冒了惡寒還發熱?體溫都四十度了你怎麼還冷啊?這不就是就是這個病機的嗎?

帝曰:陰虛生內寒奈何?

歧伯曰:厥氣上逆”,這個厥氣是說的寒氣,寒氣上逆,下焦的陰寒之氣上逆。上逆怎麼樣呢?

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下焦陰寒之氣上逆於胸中而不得散,

不瀉則溫氣去”,寒氣積於胸中不散則溫氣去,也就陽氣就散去了。特別衛陽之氣就散失了。不瀉則溫氣去。

寒獨留”,寒氣獨留,寒氣單獨的留在胸中。

則血凝泣”,寒則使得血凝泣,則血凝泣,

凝則脈不通”,血凝則脈不通

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所以胸中寒。脈雖然盛大,說明邪氣盛,又澀,說明氣血瘀滯,氣血凝滯,寒則令血凝,氣血者,喜溫而惡寒。所以這個叫做陰盛生內寒。陰盛是由下焦陰寒之氣上升於胸中,是的陽氣散失掉了。氣血不能正常運行了。所以胸中寒,內寒。但是,這種病證書寒邪盛,所以脈還是盛大。但是寒邪導致的氣血凝澀,因此脈還澀。那就是陰虛內熱,陽虛外寒。陰盛內寒,陽盛外熱的問題,所以這個特點就在於和我們後世所說的陰虛,陽虛,概念不一樣,不要搞混了。尤其是關於陰虛內熱的問題。是甘溫除熱法。那是臨床上非常重要的方法。不要以為發熱都是陰虛,陰虛都是津液不足,那不對。不是單純的津液,當然它津液也不足,更主要是氣虛,是脾氣虛。

這段串講就講完了。

【理論闡釋】

1. 陰陽虛實致內外寒熱的機理

這個我在剛才講解的時候,都已經強調過了。所以在這裡就不再講。重點就是大家要知道,這裡所說的陰虛內熱,陽虛外寒的問題,和我們後世說的不一樣。這麼個不一樣法?臨床上應用的時候,應該怎麼樣分析它的病機?根據它的病機不同,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治療法則?

【臨證指要】

強調的可就是甘溫除熱的問題了。也就是陰虛則內熱的問題。這一段提出來的是陰虛內熱,是指的脾虛,胃虛,另外又提到了還可以既有脾胃氣虛,又夾雜著外邪,等於虛實夾雜出現的發熱,又講了這樣一個問題。同時還舉了一個病例,《醫話醫論薈要》裡邊的病例。是說一位陳某,26歲的婦女,半年來右脅部疼痛,經常發熱,在37度到38.5度之間,多發於下午及夜間,伴有食慾不振,心悸,四肢無力,睡眠欠佳,大便稀而粗糙。舌質紅,苔薄白,脈沉細,屬於濕熱困脾,中氣不足,師甘溫除熱法,就以甘溫除熱法為師,以補中益氣湯加減十五劑,熱退,餘症大減,擬上方加減為蜜丸,以資鞏固。 用這麼一種治療方法,它主要是,這是甘溫除熱,半年多了這個體溫都是那麼高,所以這是用甘溫除熱法,不過我看這個症狀,還有右脅疼痛,說不定有點膽囊的疾病。因此在臨床上我考慮的話,除了這個思路之外,還應該考慮柴桂乾薑的思路。柴桂乾薑湯的思路,以作參考。這一篇我們就講完了。

[完/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