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第五十九講 《痿論》病因、病機和分類(續)

北京中醫藥大學
王洪圖教授


教材201頁,《痿論》第二個自然段,上面講了五臟產生了五痿,主要是五體痿。

帝曰:何以得之?
歧伯曰:肺者,藏之長也,為心之蓋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鳴,鳴則肺熱葉焦。故曰:五藏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此之謂也。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經空虛,發為肌痹,傳為脈痿。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故下經曰:筋痿者,生於肝,使內也。有漸於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漬,痹而不仁,發為肉痿。故下經曰:肉痿者,得之濕地也。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內伐,內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藏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故下經曰:骨痿者,生於大熱也。

帝曰:何以別之?
歧伯曰:肺熱者,色白而毛敗;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肝熱者,色蒼而爪枯;胃熱者,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者,色黑而齒槁。

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
歧伯曰:陽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谿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揔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帝曰:治之奈何?
歧伯曰:各補其滎而通其俞,調其虛實,和其逆順,筋脈骨肉,各以其時受月,則病已矣。
帝曰:善。


下面接著問,何以得之?進一步討論這個痿證的病機、病因問題,

岐伯答曰:肺者,臟之長也。臟之長是從肺朝百脈、主治節,這個角度來談的。由於肺朝百脈,又主治節,所以氣血營衛它的佈散都從肺開始,從這個角度講,說是臟之長,同時呢,還有一個肺脈起於中焦的問題,中焦受氣取汁,變化為赤,是為血。再有呢,我們大家過去學過的,說“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就是水穀之精微有脾胃化生之後,要想那個佈散到全身去,而發揮其營養作用的話,它需要從脾把津液上輸到肺,再由肺的宣發作用,才能到達全身各處,當然,也才能到達於五臟六腑,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了講,說“肺者,臟之長也。”如果是從營氣的運行,十二經脈來說,肺也是第一調開始運行的經脈。一手太陰肺經,營氣運行的第一條經脈是肺經,所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理解,肺是“臟之長”,

為心之蓋,這是從部位上來說,肺在人體中,在五臟當中位置最高,所以叫心之蓋,覆蓋著心臟,在另外的《素問》的篇上還有,說肺是五臟六腑之華蓋,就像給皇帝打的那個傘,那個華蓋,肺是五臟六腑之華蓋,也是形容其部位高。對五臟有著重要影響,五臟臟之長,心之蓋,都是說明這個臟腑,對其他臟腑的影響,如果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鳴。這是由於情緒的問題,由於精神因素,可以導致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失常,這裡所舉的是

有所亡失,教材有注釋,說這個亡失就是不如意。對事情,對什麼事情不如意,不滿意,叫有所亡失,由於有所亡失,不滿意,因此可以出現氣鬱,使氣鬱滯,氣鬱就可以化生為熱,氣鬱就化火,五志都可以化火,化生為火熱,氣鬱化為火熱。火灼肺金。火灼肺金而出現肺氣不能宣降的喘咳。這個肺鳴主要是說的咳嗽。當然,前面說的原因是有所亡失,

所求不得,還有另外說或者是“所求不得”,就是達不到自己的目的,所追求的目的達不到,那麼是情志上的問題,

則發肺鳴,導致了肺鳴,喘咳,在我們中醫書籍裡經常把這個“鳴”,肺鳴就是指喘咳而言,記得有一個病機,是由於木旺剋金,木火過旺,反課肺金的事。叫木叩金鳴。這不是木火刑金的問題,病機的問題,也是叫做鳴嘛!木叩金鳴,木火旺了,影響著肺金出現的咳嗽,當然,肝火旺了導致的咳嗽還不算,甚至有的咳血,本來是金剋木的,但是木太盛了,反侮,這種現象出現的不是叫木叩金鳴嗎?它也說的鳴。木叩金鳴是什麼?其實說的是咳嗽。而這咳嗽病機是什麼?是肝火太旺,也叫鳴。我是舉例說,這個就叫肺鳴。其實就是說的肺氣不能宣降,而出現的咳嗽或者喘息。

鳴則肺熱葉焦。故曰: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此之謂也,同時呢,這種情況下,也會出現肺熱葉焦,前面說了這火熱太盛,導致了肺氣不宣降,咳嗽,那麼熱盛可以消耗肺的津液,所以使得肺葉焦枯,焦枯之後津液就不能佈散,本身肺津就虛了,由於火熱造成的肺津就不足了,又加上肺氣不能宣化了,不能宣散,那不就更虛了嗎?所以說,五臟因肺熱葉焦,發威痿病。由於肺氣不能宣散津液,那麼五臟乃至六腑,都得不到津液的滋養,得不到滋養都可以出現痿證。肌肉也痿了,骨骼也痿了,筋也痿了。對不對?就是像我們過去所講過的,《太陰陽明論》上說過,“脾病而四肢不用”的道理。是氣血津液都不能夠滋養,無氣以生。這個時說痿證,是同樣的道理。這個主要的不是脾胃的津液不能生的問題,這主要的是由於肺的不能散佈津液的問題。筋骨皮肉皆無氣以生。五臟六腑皆得不到滋養了,所以它說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就是這個道理。當然,看來這句話是《痿論》引證以前的醫學經典的話。故曰: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這句話看來是引證以前醫學經典的話,所以後邊加上一個“此之謂也”。原來醫學經典上說,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就是這個意思。“此之謂也”是本篇作者的話。

悲哀太甚,則胞絡絕,這又是一種情緒,精神因素作為一種致病因素,導致了痿證。悲哀太甚導致了什麼問題呢?導致了心包絡的空虛,不通暢。虛虛也不通暢。我們在講《靈蘭密典論》的時候講過,“臣使之官”,膻中者,那是指的心包絡,“臣使之官,喜樂出焉”,反映人的心臟的精神、情緒喜樂的問題,這是心包的功能,所以悲哀太甚,就破壞了心包絡,膻中的臣使之官的傳達喜樂的功能,使得它的經脈阻絕,斷絕不通,我剛才說,胞絡虛,又阻隔不通,又虛,氣血又虛,使得

胞絡絕則陽氣內動,胞絡絕,精血不足,阻斷不通,那怎麼樣呢?就“陽氣內動”,陽熱之氣,心為火之臟,這個心氣不能暢通,於是乎火鬱於內,陽氣內動而成為火熱之邪。

發則心下崩,它的病發作的時候可以使得崩,血崩,下崩,根據下句話說,

數溲血也,尿血。由於心主血脈,火迫血行。由於悲哀太甚,導致了胞絡之脈阻絕不通,胞絡我剛才說是心包絡,心包絡是什麼?心包絡又叫心臟之宮城。所以它可以導致心火過盛,心火過盛導致了心下崩,導致了血脈下崩。崩,就是崩潰。血脈不能正常運行而溢出脈外。好像河堤崩潰一樣。下面症狀,這是指的什麼?數溲血也,經常尿血。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尿血。

故《本病》曰,《本病》不又是一個經典嗎?就具體指出來是《本病》。這篇文章說的。

大經空虛,發為肌痺,傳為脈痿,說這種情況,就發生脈痿,脈痿怎麼發生的?脈痿跟悲哀太甚有密切關係。由於胞絡阻絕,氣血不通,所以有“大經空虛”,大經空虛首先出現的是肌痺,肌肉的痺證,但是這句話,“肌痺”這兩個詞,在《太素》作“脈痺”,因為本句話是講的脈的,可是這裡《素問》是“肌痺”。看來作脈痺,倒是和文意、內容是相同的。“肌痺”《太素》作“脈痺”。看來應該按《太素》的意思。痺,也是不通暢。大經又空虛,脈搏又不通暢,不是說虛了就通暢。它本身既虛,又不通暢。因為前面剛才說,胞絡絕。絕的意思也有不通暢,也有空虛的意思。脈痺然後可以傳痿脈痿。疾病變化就可以引起脈痿之病。先是閉塞不通,後來就成為痿病。那麼那個脈痺看來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病機。“脈痿”這是一個病名,當然,也可以理解為首先是脈痺,痺證,五痺,五體痺,脈痺。脈痺再發展,就可以成為脈痿之病。

思想無窮,所願不得,, 另外的是筋痿病,可以出現白淫。筋痿病你看這病因之中,還是一個思想上的問題。精神因素的問題。這是第三個了。前兩個痿證是由於,一個是“有所亡失,所求不得”,一個是“悲哀太甚”。這又是“思想無窮”,思想無窮就是雜念太多了。老想這個想那個。本來我們《內經》的理論,人要想健康的話,精神上應該恬淡,應該特別安靜。這個人看來沒做到這一點。不但沒做到,而且非常的和這個做得相反。思想無窮。七想八想,他想得太多了。他追求的太多了,超過了正常的限度,所以叫思想無窮。無窮無盡的思想,那不成病了嗎?人要沒思想,按說是不行的。總是要有一些。但是呢,所以要強調恬淡虛無,就是你不要想那麼多。這個人思想無窮無盡的多,所以這是不對的。所願不得,他的願望是永遠得不到,因為什麼?他思想無窮嘛,當然得不到。如果他思想很少的話,追求很低的話,當然容易得到。所以這是一對矛盾。思想無窮,他當然就永遠達不到。所以“所願不得”。

意淫於外,得不到就得不到吧,結果呢,他的意念反而淫了。他的淫亂之意,就是過多的沒有用的思想泄露出來,泄露出來,出來什麼了?你看,其實這就說的是可以出現白淫了。就是可以出現男子遺精。青年男子遺精本來算不了什麼問題,正常生理會有的, 但是說到遺精病了,那就是幾乎每一夜都要遺。甚至一夜不止遺一遍了。那才叫真的病了。所以這裡說“意淫於外”。有那樣的人,看到漂亮姑娘,他想了很多,不可能達到目的的,這不也可以意淫於外嗎?也是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我是舉例言之。當然,還有的是看到什麼東西,他都可以動心,但是他又不可能達到,這是對身體不好的。所以“意淫於外”是問題。

入房太甚,或者是入房太甚,這是指的兩性了。超過限度,不知道節制。也會出現問題。導致什麼問題呢?

宗筋弛縱,出現宗筋弛縱。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就可以出現宗筋弛縱。宗筋,眾筋之所聚,眾筋之所聚,聚在什麼地方,聚在前陰。所以也有一個理解,宗筋可以理解為生殖器。也可以理解痿宗筋。因為宗筋聚於前陰。所以入房太甚的話,就使宗筋弛縱。鬆弛了,不能約束了。眾筋之所聚,它的作用就有約束各個筋脈的作用。由於入房太甚,導致宗筋弛縱,而不能約束筋脈。

發為筋痿,這就是筋痿。筋不能發揮正常的收引、牽引的作用,鬆弛了。所以可以發為筋痿。

及為白淫,或者說出現白淫的病。剛才說的遺精,還有女子的帶下過多。這類的病。你看,這個痿證出現的這些症狀,又是和精神因素有關。

故《下經》曰:筋痿者,生於肝,肝主筋,第一段講了,肝主身之筋膜。

使內也,是說的房事,兩性。過於頻繁,傷了筋了。傷了宗筋了,而出現的筋痿。這前三個痿證都和精神因素有關係了。下面是說肉痿的病因和病機問題。

有漸於濕,這個“漸”就是侵襲的意思,於“漬”意思相同的。成天在水裡泡著,在水濕的地方,環境下。

以水為事,或者是在水上作業為他的工作。工作性質是在水上工作,在水裡面幹活,叫“以水為事”。

若有所留,這個水濕之邪停留在體內。

居處相濕,或者居處相濕,居住的環境,所處的環境,居住和工作所處的環境潮濕。《太素》上這個“相濕”,《太素》作“傷濕”。就是在居處環境下潮濕而受了濕。被濕邪所傷。

肌肉濡漬,這肌肉也受到濕邪的侵襲了,其實濕邪最容易傷脾,脾主肌肉。所以最容易傷肌肉。脾惡濕。

痹而不仁,肌肉濡漬,而出現了肌肉的痹而不仁。出現不仁,麻木不仁的症狀。

發為肉痿,這樣的話,就是肉痿。看來肉痿的很重要的症狀是麻木不仁。對,第一段就講了嘛,肌肉不仁。不過第一段講的是脾熱,脾熱導致的津液不足而出現肌肉不仁。這是由於濕,濕邪導致肌肉不仁。濕邪傷脾,脾氣不能溫養四肢,脾主肌肉,脾主四肢。脾氣受濕邪所傷,不能溫養肌肉而出現的不仁,這就是肉痿。肉痿的很重要的症狀是肌肉不仁。這是外邪為主所導致的。當然,話說回來,外邪為主所導致的,它也必有脾臟之虛。如果脾臟不虛的話呢,儘管有外濕,不見得就生肉痿。那麼也就是說,大家都居住在比較潮濕的環境,生活在比較潮濕的環境,它不見得人人都的肉痿。得肉痿,還有脾臟本身的功能就差,這是相互關係,相互作用。如果沒有這種外界環境,儘管他脾可以虛,脾氣可以弱,他也不見得能得這個肉痿。因此這是雙方面的。對得病的因素,既有自己人體本身正氣虛,又有外界環境的潮濕。對這個病而言。如果是注意自己的脾胃的功能旺盛,適當鍛煉,注意飲食,等等。即使這種環境下,他也可以不得肉痿。或者說這人脾胃比較虛弱,但是人家很注意,不在這種條件下去工作,你可以再找一個適當的地方,做一個適當的工作。適合自己身體的情況,他也可以不得這病。所以應該兩方面考慮問題。至於前面所說的那幾種痿證,精神因素的,那就更自己可以注意了。

故《下經》曰:肉痿者,得之濕地也,這有是引了《下經》的話,你看這一段引了《本病》,引了《下經》。總之,就《痿論》這樣一段,引證了很多,好幾段是前人的話。就是《內經》以前的話。肉痿者,得之濕地。

下面,那就是骨痿。骨痿的病因病機。骨痿的病因最常見的是什麼呢?是

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遠行,行走得很遠,路程很遠,走路,或者說又遠行又勞倦。而遠行本身也勞倦。或者其他的勞動,不是遠行勞倦,也可能出現這個問題。遠行本身可以勞倦,不是遠行,做別的活就不能勞倦?做別的運動,做別的勞動就不能勞倦?它也能。總之,這是說體力上的勞倦。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遇到這個環境,遇到這個天氣,又熱,勞倦,本身勞倦就動陽,陽氣就動,動則生陽。勞動陽氣更亢盛。勞倦之後,那陽氣就很亢盛了,再遇到自然環境外界的大熱。那麼就裡外都熱了,內外皆熱。內外皆熱怎麼樣?就傷陰。傷陰嚴重了,傷到哪?就傷腎陰。腎為陰陽之根。所以傷陰傷得最厲害了,最後是傷到腎陰。因此逢大熱就容易傷陰。傷陰當然就渴了,傷陰而渴是什麼喝不到水。如果傷陰而渴喝到水,還可以解一解這個熱。喝不到水,遠行勞倦了。逢大熱而渴,其實是沒有飲水。怎麼樣呢?

渴則陽氣內伐,陽熱之氣就擾於內,就干擾於內。干擾於內陰,內陰什麼陰?主要是講的干擾於腎陰。腎是一身陰氣之根。陽熱之氣亢盛,又不能解救。那只好耗傷腎陰,內擾腎陰。這就是陽氣內伐。伐,不就是干擾嗎?不就是侵入嗎?

內伐則熱舍於腎,陽熱之氣干擾,侵入,侵入內了,侵入腎陰。

腎者水藏也,沒問題,腎是水臟,心是火臟,等等。腎主一身之水,腎主一身之陰精。當然,腎是水液代謝的一個器官。但是在《內經》裡多半所說,腎者,水也。是說的藏陰精的意思。腎者水藏也,也是說腎是藏陰精之臟。

今水不勝火,腎的陰精不能與火熱相協調了。火熱之氣太盛了,有外熱,有內熱,對不對?遠行勞倦,內熱盛了,又加上自然環境外界太熱,內外皆熱,所以這個腎精,這個水,不能勝其火,失調了,火熱偏盛。

則骨枯而髓虛,火熱偏盛當然就傷了腎精了,傷了腎髓了。所以可以出現“則骨枯而髓虛”。骨髓是腎所主,腎主身之骨髓。腎精能夠生髓而養骨。腎精虛了就不能生髓,也不能養骨。因此這種情況,就可以出現骨枯而髓虛。

故足不任身,骨枯而髓虛的具體表現,可以有足不任身,這腳撐不住自己人體了。腳撐不住身體是什麼意思?站不起來,不能站立了。所以出現足不任身。

發為骨痿,而成為骨痿之病。也就是骨痿病很重要的一個症狀,是足不任身。從病因上來講,它有受熱傷陰,傷腎陰,這種病因和病機的過程。

故《下經》曰:骨痿者,生於大熱也,骨痿之病,是生於大熱。內外皆熱,剛才我說的。


這一段,下面就是說,剛才我們講過的這一段,它也是講的五痿。五痿,是什麼五痿?具體是五體的痿。筋骨脈肌皮的五痿。這筋骨脈肌皮的五痿,其實是五臟之熱所造成的。主要是講五臟之熱。當然我們在講肉痿的時候,熱沒談到多少。其他的幾個,都和熱有關係。情志上,化熱,都有關係。所以這段是講的五痿。這個五痿的產生,就和第一段所講的原因不大同。第一段從病因病機上,只是說的五臟之熱就產生五痿。第二段雖然也是熱產生的痿,但是具體的病因尚就講得詳細了。詳細了,重點突出的幾個,這個五痿有三痿都是強調的精神因素。精神致病因素。當然,我們在理解上,不要理解為除此沒有其他的病因。不能這麼理解。那就是說皮痿,或者說痿躄,或者說脈痿,或者是筋痿,只有這三個痿是精神因素,而且這三個痿也只能是有精神因素,這樣理解是不全面的。他作為一種理論向你介紹。所以要求我們要深入地理解。甚至要舉一反三了。換句話說,筋痿也不見得就是一個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就發筋痿。別的原因不可能嗎?不是這樣。所以這裡頭,這段既有精神因素致病,又有外邪因素致病,還有勞傷致病。外邪是說的濕,勞傷是遠行勞倦,精神因素是講了三個病。其實這都是致病因素。第二個自然段就串講到這。

翻過頁來,202頁。

帝曰:何以別之?
歧伯曰:肺熱者,色白而毛敗;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肝熱者,色蒼而爪枯;胃熱者,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者,色黑而齒槁。

帝曰:何以別之?我再想了解一下,這五痿病的進一步的鑑別。每個病有些什麼特點?所謂鑑別要點。鑑別診斷。它的要點是什麼呢?所以叫“何以別之”如何區別?

歧伯曰:肺熱者,色白而毛敗,岐伯回答說,肺熱者,色白而毛敗。白為金之色。肺屬金,其色白。所以這個痿病,肺熱導致的痿病,面色是白。當然這個白不可能是正常的白。應該是淺白,枯白。枯槁之色。白而枯槁。毛敗,就是皮毛枯槁,皮乾枯嘛!肺主皮毛。所以說的皮毛乾枯。肺主金,其色白,所以說其色白。

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心熱可以導致脈痿,那麼心為火,其色赤。所以心熱有病,有“色赤而絡脈溢”,心主血脈,其色赤。同樣,心熱之赤,也不是正常的赤色。不像如帛裹朱那樣的赤。將來我們講診法的時候,要講到。紅色好不好?好。白色好不好?也好。但是不管哪個色好,不管哪種顏色,其正常之色,都應該是含蓄的,明潤的,那才是好。所以這個色白,以及心的色赤,都不是正常的紅,不是正常的白。人正常的時候,有的人就偏白,有的人就偏紅,有的人就偏黑。但是那是正常的。應該面色是光潤的,是明亮的。病態的就是枯槁無華,所以這個色赤,也是赤而枯槁。“絡脈溢”,心主血脈,說血絡溢,就是血絡充血,其絡脈充血,充斥。也就是絡脈是指的淺表部位的那些脈,血絡充斥。

肝熱者,色蒼而爪枯,肝是木色,其色青,蒼也是青之色。肝主筋,其華在爪。所以它爪甲也乾枯,甚至於變形。如果人肝血充足的話,爪甲是堅硬的,是厚實的。如果肝有熱,使得肝血不足,出現爪甲不得滋養,爪甲也會乾枯,甚至於裂開。都有可能的。

胃熱者,色黃而肉蠕動,脾主肉,脾為土,其色黃,所以脾熱的病,色黃。當然這些色都是指的面色而言。主要講面色。面色發黃,而肌肉蠕動。肌肉蠕動的問題教材有注釋,說蠕動的蠕是軟的意思,那時肌肉好像有些活動。肌肉鬆軟,肌肉軟弱,肌肉蠕動。因為脾主肌肉嘛,所以表現為肌肉方面的特點,這和第一段是相呼應的。這段和第一段是相呼應的。

腎熱者,色黑而齒槁,腎主骨,齒為骨之餘,腎主骨髓,齒為骨之餘,所以腎熱病的病人,面色黑,同樣的枯槁,牙齒也枯槁,那說明腎的陰精大傷了。牙齒都乾枯了,所謂板齒燥,前面牙一看是乾的了。本來我們牙齒都應該有津液的,腎精大傷了,連牙齒都枯乾了。

這一小節,就是講了五臟熱。或者說五臟熱引起的痿證。在面色上,和它五體上一些特殊的表現。這個不難,不難理解。五臟應五色。五臟各有所主,肺主皮毛,心主血脈,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齒痿骨之餘,所以出現這樣一些表現。作為鑑別,作為“何以別之”的區別。下面最後一段。

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
歧伯曰:陽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谿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揔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帝曰:治之奈何?
歧伯曰:各補其滎而通其俞,調其虛實,和其逆順,筋脈骨肉,各以其時受月,則病已矣。
帝曰:善。

最後一段,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理論了,除了前面我們所講的五痿,都和肺熱有關係,如何五臟之熱又可以引起不同的痿證。以及病因病機,很重要,應該理解。應該很好的掌握。這一段就應該很好的記住。治痿獨取陽明的問題。痿病的治法,當然是哪一臟之熱引起的,就該治哪一臟。但是這又說了,不管哪一臟引起的何種痿證,都要取陽明。或者說,都要兼取陽明。是在治相應臟腑疾病的同時,必須要治陽明。所以這段應該要記住。不但要理解,還得記得住。

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你看,那又是引證。什麼論,醫論,古代的醫論。古代的醫論上說過,治痿者獨取陽明,這是什麼意思?是為什麼呀?前面講了,五臟都可以使人痿,這個何以前人醫論上,又講治痿者獨取陽明呢?這是,這個問題應該提出來。

歧伯曰:陽明者,五藏六府之海,岐伯回答,從幾個方面回答的。首先,“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其實就是後天之本。五臟六腑之海所講的,就是說的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五臟六腑之大源。氣血津液的根源,只有陽明脾胃之氣,才能夠化生水穀精微,才能夠滋養五臟六腑,因此叫五臟六腑之海。

主潤宗筋,這個五臟六腑之海是滋養全身的,在痿證而言,特別提出來,要主潤宗筋。潤,就是滋潤的潤,五臟六腑之海,化生氣血津液,滋潤著這個宗筋。剛才我說宗筋是指的眾筋。

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宗筋還有什麼作用呢?它的作用是約束骨骼,筋可以約束骨骼,骨骼的運動那是需要筋來屈伸、牽引。所以約束著骨骼。而利機關,是指的關節,使關節滑利。宗筋有這個作用。約束著骨骼而使關節能夠正常的運動。第一點,說陽明與宗筋的問題。宗筋的作用是約束骨骼,和使關節正常運動。換句話說,如果宗筋不能夠發揮作用的話,那照樣關節不能運動,運動不起來。宗筋不能主持它的作用,很重要的原因在哪?在於陽明胃不能夠給它氣血津液,進行滋養,這就涉及到一個根本問題。涉及到問題的本質,問的就是為什麼痿證要治陽明嘛!它是先從這講起。先說明陽明和宗筋的關係,宗筋和人體的骨骼、關節運動的關係。

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下面就衝脈的問題,衝脈又叫做十二經之海,衝脈我們在講經絡的時候,提到過一些,說衝脈運行的範圍最廣,其藏血最盛,藏血藏得最多。所以衝脈又叫做血海。分佈得最廣,能夠滋養人體的三陰,能夠灌溉人體的三陽,因此說衝脈是經脈之海,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包括衝脈本身,都需要氣血的滋養,所以“衝脈者,經脈之海也”。

主滲灌谿谷,既然能夠滋養全身的經脈,也能夠灌溉著谿谷,谿谷,就是指的肌肉以及骨節之間,那些縫隙,都叫谿谷。肌肉與肌肉之間,骨節與骨節之間,凡是有縫隙的地方,小者為谿,大者為谷。所以我們這個合谷穴,你看它就叫做谷。這個地方縫隙很大。小者為溪(谿),大者為谷;所以籠統來說,學位也都可以叫做谿谷。由於衝脈藏學最盛,灌溉諸陽經,也灌溉諸陰經。因此它也更滲透灌溉著所有發熱腧穴。人體所有的空隙之間。

與陽明合於宗筋,但是要記住,衝脈還和陽明經適相合的。相合在什麼呢?合於宗筋。它們相合的部位在於宗筋。宗筋在哪?在前陰這個部位。剛才講過。

陰陽揔宗筋之會,因為陰經陽經總宗筋之會,那個“揔”就是聚的意思。"揔"其實也就是等於“總”,就是聚會的意思。剛才我說了,衝脈滋養著陰經,滋養著陽經。但是衝脈又和陽明經相合。,陰經陽經相聚會在哪裡呢?相聚會在前陰。陰陽揔宗筋之會。

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前陰,還有,會於氣街。氣街也是陽明經的穴位。在少腹,和宗筋很近的部位。氣街是個穴位。是陽明經的,也在少腹部。那不是嗎?衝脈作用很大,又和陽明經是相合的。和陽明在哪相合?在前陰相合。在宗筋這部位相合還不算,它們共同地約束著陽經和陰經。所以陰經陽陰揔宗筋之會。除了衝脈、陽明之外,其他的經脈,十二經脈,陰陽經脈都可以聚會在少腹部,聚會在前陰部。所以叫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宗筋,揔宗筋之會,陰陽經都聚會在這,但是在這個意義上說,陽明為之長,陽明是重要的。儘管衝脈很重要,藏血最多,但是根本的,血從哪來啊?氣從何出?還是在陽明。所以“陽明為之長”。

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就是到氣街這個地方相聚會之後,又和其他的經脈相聯繫,陰陽經和其他經脈相聯繫。和什麼相聯繫?和帶脈相聯繫。“屬於”帶脈的屬於,是“管束”,也就是說,又都受到帶脈的管束。帶脈不是圍著腰間嗎?好像腰帶一樣。它約束著什麼?約束著所有的經脈,陰陽經脈。帶脈也有這個作用。所以腰間那個帶脈要是傷了,下肢不可能會動。中醫理論,那是傷了帶脈。當然,現代理論,那是傷了脊髓了。下肢不可以動。咱們傳統的《內經》理論認為,是帶脈的約束,約束著陰陽經脈。所以“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和督脈相連了。督脈,就是說陽明經脈,有一個支別貫通於督脈。陽明的經脈其中有一個支別,貫於督脈。

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所以如果是陽明虛了,陽明為其他經脈之長,那宗筋就鬆弛了,陰陽揔宗筋之會,會於氣街,氣街這是陽明經的地方,陽明虛了,宗筋就鬆弛了。所有的筋,眾筋都鬆弛了,帶脈也不能夠起到約束作用了。帶脈不引,本來帶脈是約束諸經的。帶脈也不能約束了。

故足痿不用也,所以下肢不能運動了,這個足,連下肢都包括了。

帝曰:治之奈何?前面就把治痿獨取陽明的病機,道理講完了。你要分幾條來看。要把這問題很好的理解。

  1. 陽明為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而宗筋又約束著關節,使關節能夠運動靈活。這是陽明,必須要注意陽明的氣血之海、氣血之源。
  2. 衝脈的作用。衝脈滲灌著諸陽,滋養著諸陰,陰經陽經都要靠衝脈之血來養的。但是這個衝脈又和陽明經相合。合於哪?合於宗筋。因此衝脈和陽明經,共同的與陰陽諸經相會合,會於氣街。這就是說“而陽明為之長”。這又從衝脈和陽明一塊會總諸經而言。這是第二點。所以離不開陽明。
  3. 人體筋脈能夠運動是靠著帶脈和督脈的作用。帶脈有約束,督脈督一身之陽氣。可是呢,帶脈和督脈也是和陽明相關的。和陽明相絡嘛。所以陽明虛則宗筋縱,同時帶脈也不能約束,所以就“足痿不用”。就成了痿證。

正是因為這樣,痿證和陽明是這樣的密切關係,等於回答所以治痿獨取陽明。是不是這樣治呢?下邊所以問,治之奈何?歧伯又具體回答,怎麼樣治這些痿證?從治痿獨取陽明角度應該如何考慮?

[完/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