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第六十八講 《素問•湯液醪醴論》水腫病

北京中醫藥大學
王洪圖教授


第三節 湯液醪醴論

241頁,《論治》的第三節。這一節,我們是從《素問。湯液醪醴論》節選的,也就不是全部,為什麼叫《湯液醪醴論》呢?這個題目起得很簡單,就是這個文章一開始,就講了湯液和醪醴的問題,根據它一開始所說的內容,就起名叫《湯液醪醴論》。其實我們現在所選的,並不是《湯液醪醴論》的,不把《湯液醪醴論》作為主要內容的。即使是我們全選了,也沒把湯液醪醴的問題,作為主要問題討論,但是正是因為開頭就講了這個問題,因此起名字就叫《湯液醪醴論》。

所謂湯液就是用五穀所煎煮的液體,就叫湯液,糧食煮的,這種東西煮完了之後呢,可以作為預防某些疾病來使用,或者在古時候,對一些輕微的疾病,也使這種東西來治療,和一些五穀所煎煮的液體,這就是湯液。這一篇開始的時候,還討論了湯液用什麼做的?雖然說湯液是五穀所做的,但是它主要是用稻米做的,“必以稻米而炊以稻薪”,用什麼點的火燒的呢?用稻薪,稻杆,說是“稻米者完,稻薪者堅”。稻米這個食品,這個榖物呢,取得自然界陰陽之氣最完善。因為初春就播種,到深秋才收割,所以取得的自然界的陰陽之氣,而且稻米生長必須是在平坦的地方,下邊有水,上邊有陽光,這樣的環境才能產生好稻米。所以他說“得天地之合”。地氣平坦而且有水,天地之合,天上必須有太陽,這樣的稻米才好,所以說煎煮湯液的時候,使雖然是五榖之湯液,但是它又強調是必以稻米。而稻薪就是稻桿,用稻桿作物火,燒火來煎煮的。所以稻桿同樣也是春種,到深秋才收,所以它很堅實。

討論那個內容之後,下邊等於就具體的討論了湯液醪醴的用法。就是我們現在所選的第一段。這個第一段說什麼呢?就其內容而言,是說時移病異,治法宜變。時代不同了,疾病也不一樣了,那麼治療方法應該隨之而改變。應該是體現怎麼一個內容。用現在的話說,疾病譜不同了,時代的不同,疾病譜不同了,那當然病也就變了。病變了,治療方法應當隨之不斷的進步。有效的法則接著使用。還應該創造更新的方法。更有效的方法。實際這一段是突出這樣一種思想。所以說時移病異,治法應該隨之而變。

帝曰:上古聖人作湯液醪醴,為而不用,何也?
歧伯曰:自古聖人之作湯液醪醴者,以為備耳,夫上古作湯液,故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服之萬全。
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
歧伯曰: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鑱石、針艾治其外也。

帝曰:上古聖人作湯液醪醴,為而不用,何也?它說的是湯液醪醴製作起來,在古時候不使用的,你看,上古聖人作湯液醪醴,湯液醪醴是什麼?觀察我講了,湯液就是五穀煎煮的液,醪醴就是經過發酵了。有酒類這個意思。就是現在四川人受說的醪糟,是屬於酒之類的。天上也是這個醪,醪醴這個醪。但是古時候這樣做下來之後,是“為而不用”,為就是做啊,做出來湯液醪醴,并不使用。說為什麼呢?

歧伯回答說,"自古聖人之作湯液醪醴者,以為備耳",上古時候做出來的就是防備著的,並不見得要使用。它是有備而無患。“夫上古作湯液,故為而弗服也”。正是因為他作為防備來用的,有備而無患食物,所以不一定使用。做出來也不一定使用。不一定把它引用到臨床上來。

中古之世”,那麼稍微的後一點,在上古之後,中古之世,

道德稍衰”,就養生之道。人們不太重視了,這個“道德”就是指的養生之道。稍微的不太受重視。說“道德稍衰”。

邪氣時至”,因為養生注意得不夠了,所以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襲。但是畢竟是道德稍衰。人們還算比較健康的。所以呢,

服之萬全”,就是服了湯液醪醴者,病就可以治愈。這是一種對比手法。不要以為古時候人們就是非常健康,越來人們就越不健康。不一定是這樣。但是他作為一種對比的手法來說,可以這麼講問題。但是從古至今,人們在不停的變化著,也確實還有值得向古人學習的東西。所以說道德稍衰,我剛才說了,從醫學傳統上,我們注家們都說的是養生之道不太注意了。由於養生之道不太注意了,就會產生很多的問題。不注意環境了,不注意生活的質量等等。那都屬於養生不當嘛!或者說都直接影響著養生嘛。所以道德稍衰,確實還是應該注意的。不然現在國際上,建立這個公約那個公約,很多公約都是約束著人們道德呢!這是因為道德該約束了,也有這個問題在裡頭。而這些個公約所約束的其中就包含了很多關於環境問題的保護。這環境問題不保護,當然人們疾病也多啊。所以說這個道德問題,不是說不該注意,不是說古時候如何,確實越來越應該提起我們的注意。

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現在就是說吃了湯液醪醴,也不見得病就好,必已,必痊癒,不一定就痊癒。這是為什麼呢?

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鑱石、針艾治其外也”,也就是當今之世,人們更不重視養生了。更不重視個方面的道德問題了,所以產生很多的疾病。當然,各種道德,就此而言,都是影響到健康,我們醫學上才注意討論它的問題。那種道德不好,影響到健康了。那都屬於不知道養生上。像現在不是很多的傳染性的病嗎?什麼愛滋病,什麼梅毒啊,什麼東西,什麼大氣污染,都跟人的道德有關。所以不是說古時候比現在強,那在有效地方,古時候是比現在強,要不為什麼要強調,除了要不斷的要學習先進技術之外,還要注意返璞歸真的問題呢!返璞歸真也是很重要的問題。所以這裡說,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鑱石、針艾治其外也。當今之世道德更差了,當然這個當今之世,是說《內經》的時代。它也是從遠古、中古、近代。這麼一種作為比較而言,作為論證方法。它是作為一種比較,寫作的方法。我們不敢說,現在道德不如古代道德好,不敢籠統這麼說,是不行的。但是作為寫文章,作為一種比較,是可以的。也就是當今之世,這個道德、養生之道更不重視了,疾病就更複雜了。你再用湯液醪醴,它也就治不好了。當今之世不必已。怎麼才能治得好?必須要依賴著毒藥攻其中。用藥物治其裡,鑱石、針艾治其外。用針刺、用砭石,用艾灸從外邊治。毒藥內服,從裡邊治,因為它病情複雜了,所以各種治療措施都的使上了。這病治療起來才有一定的效果。那就是看來時代不同了,病情變了。我們應該採用不同的方法,更新治療措施了。所以我說我們從積極角度想,理解這段原文的話,那應該隨著疾病譜的變化,不斷創造新的治療措施。既要挖掘我們原有的好的治療措施,又要創造新的治療措施。來適應這些新的疾病。那麼古時候就這樣,《內經》時候就這樣,我們當然今天跟應該注意這個問題。這就是第一段。

【理論闡釋】

1. 上古聖人作湯液醪醴,為而不用

242頁。上古聖人作湯液醪醴,為而不用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突出的就是重視養生。養生好了,疾病輕淺了,所以上古聖人作湯液醪醴,為而不用。只是突出了這樣一種思想。強調要重視養生。我們到今天更要重視養生。

2. 當今之世湯液醪醴的應用

這倒是聯繫到現在,確實還在應用著。醪醴就是酒之類。酒劑在我們現在臨床上,不論中醫、西醫都免不了要用。那麼《內經》時代湯液醪醴,已經不能夠單獨的發揮治療作用了。它往往是和其他的方面配合使用。所以說當今之世不必已。就是《內經》時代,單純使用湯液醪醴也已經不行,要和其他的治療措施配合起來使用。根據疾病所在,配合藥物、針灸、艾灸來治療。《素問。移精變氣論》上說,

當今之世不然,憂患緣其內,苦形傷其外,又失四時之從,逆寒暑之宜。賊風數至,虛邪朝夕,內至五臟骨髓,外傷空竅肌膚,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己也。

當今之世不然,憂患緣其內,苦形傷其外”。人們思想壓力很大,憂慮很多,所以憂患傷其內。苦形傷其外,形體又勞苦,奔波不已,苦形要傷其外,精神壓力很大,形體又很勞累。又失四時之宜。不管春夏秋冬,不能根據季節來注意養生。又失四時之從,逆寒暑之宜。跟季節,四時寒暑,都不能相適應。都不能按照四時陰陽寒暑變化,來調養自己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各個方面,都不能按照陰陽四時來改變。隨之而變。“賊風數致”,以至於賊風數致,“虛邪朝夕”,朝夕,早晚要受到邪氣的侵襲。正是由於正氣虛了,所以才容易受到賊風不斷的侵襲,叫賊風數致,虛邪朝夕。經常的侵犯到體內,以至於“內至五臟骨髓,外傷空竅肌肉,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內經》時候已經強調了這個問題,強調什麼問題呢?強調養生不當。所以憂患緣其內,是精神壓力,精神因素。苦形上其外,形體的過分勞累,不能適時調整。導致了正氣衰弱,抵抗力差。不斷受到外邪侵襲。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出現這樣一些嚴重的情況。因此說當今之世,湯液醪醴應用,咱們開頭強調的還是要注意養生。

本段經文雖然是用上古與當今疾病,有輕重不同,意在說明養生的重要性。但確也反映出湯液醪醴與藥物、針灸,結合運用於治療之中,是醫學由單一治療方法,向綜合治療的一個發展。也可以反映出古代的醫學的發展,進步的過程。

【臨證指要】

湯液醪醴的應用

具體談了一些關於湯液醪醴的應用。醪醴也就是酒類,在醫學裡應用甚久。尤其是與藥物配合使用而治病。《內經》中已經得以證實。《腹中論》用來治療鼓脹,用雞矢醴,雞矢就是雞矢白,醴就是酒。《本草綱目》上說,“用臘月雞矢白半斤”,雞矢白就是雞矢上的白霜,但是要白霜湊個半斤可是也挺多的。因此也有人說就雞矢那個白的部分。半斤,用袋裝,以酒泡起來,泡七日。然後再“溫服三杯”,一日服三次。當然三杯沒說多大的杯,三小杯吧。來治療鼓脹。《內經》上就有,來治療這個鼓脹病。由於飲食不當導致的鼓脹病。用雞矢白來消食去積,當然用酒,配合酒來使用。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當中有酒,瓜蔞薤白白酒湯,酒啊,等等。《傷寒論》上不止一次用酒。好幾個方子都用酒。還有的是根據不同的節氣使用酒。不同的節氣用酒煮,到夏天、春天不能用酒來煮藥。要用水煮。那都是根據時間用藥。但是都是用的白酒。當然說了,古代的白酒,其實就是米酒類,古代沒有燒酒。燒酒是元以後才出現的燒酒。所謂那個燒刀子。一定要到60度,50幾度,《內經》時候沒有,主要是米酒。這是關於湯液醪醴的問題。


水腫病的病機與治療法則

下面進入這篇的重要內容了。第二段,242頁下面開始的,水腫病的病機與治療法則。不是具體方法,而是一種法則。

帝曰:其有不從毫毛而生,五藏陽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獨居,孤精於內,氣耗於外,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急而動中,是氣拒於內,而形施於外,治之奈何?
歧伯曰:平治於權衡,去宛陳莝,微動四極,溫衣,繆刺其處,以復其形,開鬼門,潔淨府,精以時服,五陽已布,疏滌五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
帝曰:善。

這是治療水腫病的一個從病機,從治療法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文字。應該是背下來。Z在中醫治療這類的病的時候,作為很重要的理論依據。就是這段所講的內容。

帝曰:其有不從毫毛而生”,說有的病,並不是從表入裡,先從皮毛,再入經絡,再入臟腑。不是從毫毛而生。

五藏陽以竭”,一開始是由於“五藏陽以竭”,五臟陽氣枯竭。五臟陽氣衰弱。一開始就這個病。

津液充郭”,同時又見到“津液充郭”,這個郭,就是“廓”,輪廓。津液充實了人體整個的輪廓。津液其實在這裡是成了水邪,充斥全身。全身都腫起來了。

其魄獨居”,這個魄就是水之糟粕,魄者,粕也。我們講魄門的時候那個魄,不是同糟粕的粕嗎?水之糟粕獨居與體內。水邪居於體內,津液充郭。我剛才說津液要充斥全身的話,已經不是津液了,已經是水邪了。所以它又說“其魄獨居”。陰邪,魄為陰邪,水之糟粕,獨居於體內。那就說明陽氣衰竭,陽氣不足,才有這類的病。先從病機上說了一些。

孤精於內”,孤精就是精氣,精氣孤也就是精氣枯竭了。精氣枯竭了,陽氣虧耗了。這樣一種現象。

氣耗於外”,而陽氣已經耗散了。剛才說了,五臟陽以竭嘛,所以陽氣耗散於外,孤精於內。“孤精”,教材有注釋,再看一下注釋,孤精於內是說陽氣虧耗,水津不行而為水氣。孤精於內還是講的水氣停於內。跟前面“其魄獨居”意思相近。陽氣耗於外而

形不可與衣相保”,保,是協調。形體和衣服不再協調了,原來能穿的衣服穿不了了,瘦了,為什麼,都腫起來了嘛!所以“形不可與衣相保”了。

此四極急而動中”,還有此四極急而動中,前面那個四極是指四肢,形體腫於外,四肢都腫了。而且“動中”,內臟也受到水邪的逼迫和侵犯。所以說水溢於四肢,教材注釋上說“水邪四溢,外則四肢腫極,內則動於胸腹而致氣急咳嗽。”咳嗽只是一種症狀,逼迫內臟。此四極急而動中。

是氣拒於內,而形施於外”,氣拒,是水氣,水氣拒於內,而形體施於外,這個“施”作為“易”,就是變易的“易”。意思也相同,變也。 水氣拒於體內,而形體改變了。到外邊看得出來。前面講四極,津液充郭,這不都是形體改變嗎?形不可與衣相保,這又進一步講形易於外。

治之奈何?”像這樣的話,陽氣不足,水腫到這種程度了,應該怎麼治療?所以下邊這幾句話,就尤其是重要的問題。說我前面這幾句話沒記下來,後面這幾句話必須得記住了。我剛才說這段要背下來嘛,那說前面一段不好背,不好背你知道那意思,這是由於陽氣不足不能化水,使得水津停留而成為邪氣,充斥全身。外邊四肢形體浮腫,內邊臟器也受到干擾。治療原則。怎麼治療呢?

歧伯曰:平治於權衡”,平治,就是平調。權衡,就是協調陰陽,使之平衡。權衡就是平衡,使之平衡。我們在講春夏秋冬四季脈的時候,那不秋應中衡,冬應中權嗎?而且我們在生活當中,所說權衡不就是協調協調,平衡平衡,這不就權衡權衡,權衡輕重,總之要使它平衡,哪輕哪重,平治權衡,就是平調陰陽,使之平衡。平,平調。

去宛陳莝”,莝,是斬草的意思。斬草在這裡也就是雜草,比喻的是水邪。用雜草來比喻人體內的水邪。宛陳,還是陳舊之水邪。同時,也可以說是瘀血。由於陽氣不足,水濕停留,血脈也會瘀滯,所以宛陳是瘀滯的那些水邪。甚至於是瘀血。要去其宛陳,治療原則是什麼?要去其宛陳。陳舊之水邪。或者說陳舊之瘀滯的血脈,去宛陳莝。這個“去宛陳莝”還有在《太素》上是“去宛陳”逗號“莖”。不是莝,而是莖。(“去宛陳,莖微動”)下邊不有“微動四極”嗎?《太素》上等於這樣句讀。宛陳是什麼?楊上善注說,《太素》注說的,“宛陳者,瘀血也”。莖,它是說男子的陰莖勃動。說是把宛陳去了,陽氣恢復了,男子的陰莖能夠動了。說明陽氣有所恢復。《太素》是這麼記載。意思是剛才我說的後面那個意思。也可以理解。確實在臨床上治療水腫病,有的時候是用活血法,用活血來治療水腫病。當然《內經》時候說活血,是以針刺其絡脈出血,我們現在臨床上治療這些水腫病,病程比較久的,要用活血藥。而且是有效的方法。所以去宛陳說去水,去瘀血都可以,都不違反《內經》的本義。也符合現在的臨床。當然我們教材沒提到楊上善這個句讀,“去宛陳,莖微動”的意思,那就按著教材來講。去宛陳莝,就是去瘀血,去積水。這當然是治療原則。

微動四極”,還要微動四極,要輕微地使四肢活動。或者病人主動的活動,你不要說水腫了,病人也不動了。當然動不了就不能動,病人動不了的時候怎麼辦呢?醫生幫助他被動的要四肢輕微的活動。以宣行陽氣。你動一動,陽氣才能宣行嘛。或者主動,或者被動,要活動活動。所以我見到一些老專家治療水腫病,那讓別人能走就走動,如果腫得不明顯的時候,那就讓他盡量走。當然沒有讓他跑,讓他盡他自己的力,你能走快了就走快,不走快了就慢走。累了你就坐著休息休息然後再走。這是治療疾病非常重要的。不是說我讓他吃藥,吃完了就躺著吧!吃完了藥,藥吃得不少,躺的時間不短了,好了沒有?好了。好了以後這人還怎麼辦?不能總躺著吧?所以在治療過程當中,這種病就要讓他能活動就活動著。不單是對治好了之後,他可以從事正常的,進入正常的生活,同時也有利於對這個病的治療。因為微動的話,使陽氣能夠宣行。更有利於水邪的排出嘛!因為本身就是由於陽氣不足不能化水,而出現的水腫病。所以要 微動四極。

溫衣”,同時要注意溫衣。在保護上,護理上要穿暖和點衣服,不要再受寒。本來就陽氣不足,水腫了,再受寒邪,外邪侵襲,加重水腫,對吧?我們講了風水了,講了腎分,那不都跟受外邪有關係的水腫嗎?這個病固然是內傷為主,陽氣虛為主的,但是如果再受外邪這個腫會加劇。因此要注意保暖。在護理上要注意保暖,所以才說要溫衣。

繆刺其處”,治療用針刺法的時候,可以用繆刺法,叫“繆刺其處”。繆刺法是說左刺右,右刺左,是一個。再有,繆刺法說是要淺刺,刺絡脈。刺絡脈當然是淺刺。你說全身都浮腫了,還左刺右,右刺左?似乎不好理解。全身都腫了,哪邊都有病。左病刺右側,右病刺左側。這是繆刺法的一個內容。繆刺法的第二個內容是刺絡脈,淺刺。因此看來這裡所說的繆刺其處,是指的用淺刺的方法,好像不存在左右的問題。

以復其形”,這樣的話,可以幫助他形體的恢復。消除水腫,形體逐漸恢復。要平治於權衡,這是大的原則。要去宛陳莝,去除淤積之水,要用活血的方法。要輕微的活動四肢,同時還要保暖。要穿暖和一些的衣服,不要再受涼。同時還可以繆刺,淺刺的方法,採用這些措施和原則,恢復他的形體,去掉他的水腫。這是一個方面可以做的。下面還有治療原則問題。

開鬼門,潔淨府”,這是法則。開鬼門是指的發汗法,鬼門是說的汗孔,用發汗的方法。潔淨府,淨府是說的膀胱。潔淨府就是使膀胱乾淨了。其實是利尿的方法。因此治療這個水腫病,還可以採用發汗的方法,也可以採用利尿的方法治療水腫。去水呀!當然,利尿的方法很多,要單純使利尿法,咱們中藥的話,就使一些利尿藥,但是如果考慮他病之本的話,由於陽氣不足,你用溫陽氣的方法,它也是利尿的方法。陽氣一溫了,不也利尿嗎?所以不見得非得是車前子、冬瓜皮。《金匱》腎氣丸也不見得不能利尿。所以要考慮它這個病因問題。這也叫利尿。還有呢,你宣肺,有些病人是要宣肺才可以利尿的。你肺氣宣發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所以宣肺既可以發汗,宣肺可以發汗啊,宣肺也可以利尿。要根據不同的病人,可以採取不同的治法。總之,開鬼門,潔淨府,這兩法, 是治療水腫病當中很重要的法則。

精以時服”,這還不算,還有給他適當的飲食調養,精以時服,教材注釋說,是給他精良的食品。來補充人體的正氣。你看教材的注11,精是精良的食物,富含營養、補益精氣的食物。時服,是指按時令來服用精良的食物。屬於飲食療法。還要按時。根據不同的季節吃不同的食物。

五陽已布”,經過這樣的一些個治療和調養,人體的陽氣就可以輸佈了。

疏滌五藏”,陽氣輸佈了,就可以滌蕩五臟的邪氣。剛才不是說了,五臟的陰邪,就是“其魄獨居,孤精於內”了嗎?因此在治療的時候,經過這樣的治療,五陽那個宣佈了,五臟的陽氣都能夠宣行了。所以它可以疏滌五藏中的邪氣,水邪。我看是應該注意理解。當然咱們教材上,在注釋12當中提到《太素》說:“服五湯,有五疏”。含有五疏,有五種蔬菜,也可以按五種蔬菜。但是如果按現在的原文講,疏滌五藏,是說陽氣宣行,可以滌蕩五臟中的陰邪,水邪。

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由於陽氣已經恢復了,陽氣宣行了。五臟中體內的陰濁之邪,都已經被疏滌出去了。滌就是滌蕩,排出去了。所以人的精氣自然可以產生。形體自然可以恢復,恢復到強盛狀態。骨肉相保,這骨肉都協調了。原來那個樣子,骨肉都已經不協調了。全腫起來了。巨氣乃平,巨氣,大氣,大邪之氣,教材說大氣是“大經脈氣乃平復爾”。按教材注釋吧,大經之氣,經脈之氣就可以得到平復了。如果說巨氣乃平,作為大氣是說邪氣,邪氣平復,也可以理解。但是教材,按教材注釋。

所以這一段原文,是講水腫病的治療原則。當然也有些具體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對我們當今臨床上治療水腫病,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這段是必須要記熟的。從平治於權衡這幾句話,應當是能夠背下來的。背下來之後,便於理解。背下來沒有用,那不行。背下來才好用。

【理論闡釋】

1. 五臟陽以竭與水腫發生

224頁。就是說五臟陽以竭與水腫發生的關係。水腫發生固然有內因和外因。有內生為主,有外邪為主。但是不管哪種情況,都和陽氣不足有關係。儘管是外邪侵犯所造成的,比如說風邪,腎風,那也是因為勞而受風嘛,風水也是因為陽氣不足而受到外邪,才產生的水病。本篇所說的五臟陽以竭,那純粹是一開始就內生之病。陽氣虛導致的。所以五臟陽以竭與水腫的關係,強調要理解的是,陽氣和水腫病的關係問題。總之,是由陽氣不足,陽氣功能失常,才能使得水邪停聚,因為水需要陽氣才能蒸化。陽氣不能正常地蒸化水血,蒸化水液。所以使得水氣停留而為水腫病。這個不能蒸化,有的時候陽氣是被邪氣所困住了。不是真的虛,比如外邪那個。外邪所引起的。我們在治療的時候,那就要散邪。散除邪氣,陽氣就可以恢復。

後面所說的內傷的水腫首先是陽氣虛,那你治療的時候首先要溫通陽氣,要保護陽氣。適當的時候,標本兼治,這邊溫著陽,那邊利著尿,標本兼治,一邊溫陽一邊利尿。這都是必要的。所以在理解陽氣和水腫病的關係的時候,要提出這樣一些考慮,值得重視。

2. 去宛陳莝

“去宛陳莝”屬於治療總則的內容,楊上善認為,陳莝是指血脈中的瘀滯,在治療上提出刺去之,刺血絡。因為《內經》這方面記載不少的。所以楊上善說的是有道理。比如說《九針十二原》就有“宛陳則除之”,這樣的針刺之治療原則。《小針解》也說,“宛陳則除之者,去血脈也”,《小針解》所說的血脈,是指顏色、質地、形態。發生異常改變的血絡。不是刺血絡之脈嗎?刺其絡,故名繆刺之嘛!溫衣繆刺其處。繆刺其處是什麼?繆刺血絡充斥之處。原文上不有我剛才提到的“微動四極,溫衣繆刺其出以復其形”嗎?繆刺。

《靈樞。血絡論》也提出“血脈者,盛堅以赤,上下無常處。小者如針,大者如箸”。箸,就是筷子,那麼粗的瘀滯了。“則而瀉之萬全也”。這種情況就可以刺出血,瀉之萬全。

至於出宛陳的方法,在《內經》腫主要是指針刺放血。或者解結以及繆刺。《靈樞,刺節真邪》說“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於大經,令之不通,視而瀉之,此所謂解結也”。

這段,去宛陳,看來主要的是按著《太素》上所說的去瘀血。所以我講課當中剛才提到了,《太素》記載了“去宛陳,莖微動”,這個“莝”字數“莖”字。而且宛陳,在《內經》裡頭有解釋,“宛陳者,惡血也”。《內經》上有這樣的話,所以楊上善的注解是可從的。

3. 陽虛水腫的治療

陽虛水腫治療的問題,本段教材的【理論闡釋】,就是根據本段原文來提出來的。你看,

  1. 微動四極。即輕微活動四肢。其作用是疏通血氣,振奮陽氣。使得經脈中的氣血津液流通。可促進陽氣的化氣行水之功。這是一個。
  2. 溫衣。即加衣溫覆,其作用是保護陽氣,消散寒濕之邪。
  3. 繆刺其處。就是用針刺實施解結法或者放血法。去除血絡中的瘀阻,恢復血脈的支持狀態,使經絡疏通。既有利於經氣中氣血津液的轉輸,又為其他治療奠定了基礎。繆刺其處。
  4. 開鬼門,潔淨府;是發汗利小便。是本篇中消除水腫的主要的手段。
  5. 精以時服。即餐服精美的食物,以之益氣養精。是本病扶正的重要措施。

所以這個從理論上提出來陽虛水腫,本段就提出來這麼多的治療方法和原則。所以值得我們很好的研究。當然《內經》當中關於水腫病的治療,還有其他的記載,還有哪些腧穴是針刺水腫的。但是本段是作為一個重點集中的討論。因此我們把它選到教材裡面。

【臨證指要】

1. 去宛陳莝的臨床應用

去宛陳莝,可理解為去蓄積之水,也可以理解為是“宛陳則除之”治則的另一種語言表述,也就是說刺血絡,這是臨床應用問題。本段又進一步的關於“宛陳則除之”的這個問題,舉了一些《內經》裡頭具體的例子。它所舉的例子,就不單是水腫病的問題,而是有很多病。都可以用“宛陳則除之”去瘀血的方法。

  1. 水腫病,剛才講到了。
  2. 治療疼痛的問題,比如腰痛,肩痛等等。都可以根據情況取放血治療。刺血絡出血。
  3. 癲狂病,《靈樞。癲狂》對於癲狂病,也可以採用刺血的方法。
  4. 鼓脹病,

本段臨床應用是把《內經》裡面一些關於刺血刺絡脈出血治療哪些病,把它摘錄進來加以闡述。供我們臨床參考。所以叫臨證指要嘛!當然這個臨證指要這一部分,去宛陳莝的臨床應用最後一個自然段,又提到宛陳則為治療的對象。是人體中的病理產物。它不限於瘀血,其它如水氣、痰飲、燥屎、宿食,以及尿中的砂石都可視為是宛陳之物。所以王冰在注釋的時候,說“去積久之水物,猶如草莖之不可久留於身中也”。丹波元簡《素問紹識》也說,“去宛陳莝,謂滌蕩腸胃中腐敗也。”現在中醫臨床應用最多的是藥物療法,如活血化瘀、軟堅散結、化痰滌痰、攻逐水飲、下氣通便,均可視為去宛陳莝治法的發揮。這確實是,去掉、去除邪氣。

2. 開鬼門,潔淨府

開鬼門,潔淨府是本篇治療水腫病的兩個最基本的方法於途徑。水液代謝從現代研究也是這樣,小便時第一,出汗是第二,再有呼吸之氣,出汗就包括皮膚蒸發,人體內水氣排出去,主要就這麼三個途徑。當然,呼吸之氣排出相對就比較少。還是從皮膚蒸發或者出汗以及小便。這是最主要的途徑。所以治療水腫《內經》所提出來,要開鬼門,潔淨府。那確實抓住要害了。由於津液代謝失常,而形成水氣病,所以我們在治療的時候,考慮到不論你用什麼治本之法,但是最終水氣是哪處的,無非這麼兩個途徑。所以說要發汗、利小便。在張仲景的時候已經提出來,“腰以上腫,風水,故發其汗,腰以下腫,石水,要利其小便。”臨床上確實是這麼用的。同時剛才我也提到,有的時候,同一個藥既有發汗作用,又有利小便作用。二者兼有。這不是少見的病。

我記得老師講過,本人也用過,什麼呢?就是用一味藥,用一味蘇葉,曾經治過小便不利。我的老師說,他說一位女士,青年女士到國外去,到美國去,到那生了小孩,生孩子之後,小便不通了,小便不通了就導尿,也不是個好辦法,打個電話過來說怎麼辦?老師問她你美國買到蘇葉嗎?她說能買到蘇葉。說好,那你買幾克蘇葉泡泡茶喝吧。小便不通,喝幾克蘇葉跑茶喝喝就通了。

我本人也治過一個,一個是腦溢血的病人,腦溢血的病人,神志已經恢復了,但是一側肢體還不能運動,突然的小便不利了,小肚子都鼓起來了。膀胱裡有尿,就是尿不出來。當然有的醫生可以用針刺的方法,也可以。我就用的這個方法,到藥房,買了十來克蘇葉,擱到茶缸裡,開水一泡,泡了一喝,喝了幾十毫升,沒有五分鐘尿就出來了。這個又是開了鬼門,又是潔了淨府。因為蘇葉可以發汗,宣散肺氣。這是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的方法。肺氣一宣,就能夠通調三焦之水道,下輸膀胱,就排出去了。這純粹是中醫的傳統的理論。當然也有人把這種方法,叫做“提壺揭蓋法”,說肺是上焦,上焦的肺氣一開,尿就出去了。所以我說“開鬼門,潔淨府”,用的具體的藥物可以很多,思路也可以很多,但是排除水液的途徑,畢竟是這兩個為主的。這一篇我們就講到這裡。

[完/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