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第七十九講 《靈樞•天年》

北京中醫藥大學
王洪圖教授


274頁,也就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養生原則的臨床應用的第二個問題。這就是指導臨床,審時施治,根據春夏秋冬,陰陽升降,時間的特點來治療。教材對中國問題是從三方面來講。

  1. 順時用藥。

    也就是根據四時陰陽升降,來選用相應的陰陽升降的藥物。順四時來選用不同的藥物。同時引證了《本草綱目。四時用藥例》。當然,李時珍說得清楚,這只不過是四時用藥的一種舉例而已。並不是完全的。李時珍的《四時用藥例》敘述了薄荷、荊芥之類辛溫,可以順春升之氣,香薷、生薑之類辛熱,順夏浮之氣,人參、蒼朮、白朮、黃柏之類,甘苦辛溫,順長夏化成之氣,芍藥、烏梅之類酸溫,順秋降之氣,黃芩、知母之類苦寒,順冬沉之氣。而且提到李時珍講,“所謂順時氣而養天和也”。順時氣而養天和,順從自然界之氣,來保養天真之氣。這是舉例。我們臨床用藥根據具體情況,也應當,甚至於說是必須注意到這些問題。

  2. 參時調陰陽。

    就是結合時間,參考時令來調整陰陽。這裡邊教材又提到,從兩個方面來談。

    1. 春夏用寒涼藥,秋冬用溫熱藥。這樣的話,避免春夏養熱之氣太過,所謂“用寒遠寒,用溫遠溫”,春夏是陽熱,所以用寒涼藥,春夏你再用熱藥,從這個角度講就不太合適了。春夏本來陽熱之氣盛,你還給用陽熱之氣助長它,那把人火氣給助起來了。所以是春夏用寒涼,秋冬用溫熱。這是一個方面。
    2. 正好反了,跟上面的意思不一樣。怎麼呢?是春夏用溫熱藥,秋冬用寒涼藥。是什麼呢?春夏是自然界陽氣盛,你要用養陽之藥的話,適合把那虛陽給補起來。如果這人是陽虛,冬天治陽虛,應該說效果差,如果這個病人他是長期的病,延續到春夏去了,你在這個時候再給他溫陽,效果會來得好一些。所以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溫養的養。秋冬養陰是用寒涼來養,益其陰氣。秋冬,這個人陰虛,陰不足,長期之病了,那你夏天在溫熱之後,去滋陰去,效果來的差。秋冬,藉著自然界的陰氣來補陰,收到效果會更好一些。這叫參時用藥的另外一個方面。

    你要從藥物的寒熱溫涼來說,那正好是相反的。都是這句話,我們長期學中醫了,理解這個意思,可以想到是根據具體情況。確實應該這麼用。如果有些人他沒有真的學過中醫,他聽你這麼說,他會反你他說你們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他不了解嘛,可不是。

    這是第二個參時調陰陽的問題。

  3. 冬病夏治,夏病冬治。

    這跟第二個有相似之處。比如說有些病人,舉例來說,這是舉的冬病的一些咳喘、痰飲。其實是由於陽氣不足,不能化水飲。到冬天,一遇寒冷之氣,自然界陰氣一盛,他的寒氣就更盛,陽氣更不足了。所以這個情況,到冬天當然也應該治,但是因為這些痰喘這類病,往往是經年不愈的病。所以。遇到機會的時候,在夏天就應該予以治療。因為夏天在溫補陽氣的時候,會收到更好的效果。所謂的冬病夏治。當然也有夏病冬治。也就是那些陰虛陽盛之人,每到夏天,都可以犯病,除了他犯病的時候找到醫生給他治,應該注意,在他沒病的時候,甚至於在冬季就要開始給他注意。培養陰精。從治療,從養生培養病人的陰氣。陰精之氣足了,到夏天陽熱的時候,就可以耐受了。不至於耐冬不耐夏,出現這類的情況。所以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也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臨床應用的一個方面。


第三節 天年篇

這一篇我們就講完了。下面我們講養生的第三節,也是最後一節。教材274頁,《靈樞。天年》篇。篇名的解釋,“天”就是先天,就是自然。先天的,自然的。年,就是年壽,壽命。多大年齡,多長壽命。先天,或者說天賦予的,自然所賦予的,所以叫天賦。因此天年這一篇,從篇名上看是這樣,從它內容上也是討論這個問題。就是天賦予的年壽。或者是人應該先天所具備的壽命。我們常說,天賦的壽命也可以,換句話說,就是人們正常的壽命。籠統來說,從物種角度考慮,人的正常壽命是什麼?至於個體而言,每個人的壽命他也有一個天賦。這人該活多長壽命。生下來就有一個天賦了。當然,後天的注意保養,注意調攝,那是保護他的天賦,保證他的天賦。那又是一個重要方面。但是畢竟生下來有一個天賦在內。

因為本篇從內容上講,主要是研究人的產生,胚胎的形成。新生命的出世, 一直到生命的歷程不同的階段。有從少到壯、到老、到死,這樣一個不同的歷程。同時呢,人和人又有不同,天賦又有區別。所以這篇講的天賦,既是有整體的人群,所謂物種的天賦,又有個體的,什麼樣的人壽命可以長一些,什麼樣的人,天賦的壽命就短,講的這樣一個問題。所以篇名叫做“天年”。

第一段是論生命源於先天。就是生命怎麼來的?源於先天。這個先天,當然是指的父母之精,陰陽之精。

黃帝問於歧伯曰:願聞人之始生,何氣築為基?何立而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
歧伯曰:以母為基,以父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黃帝曰:何者為神?
歧伯曰: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藏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

討論的是人之始生的問題,人的生命形成的問題。

黃帝問於歧伯曰:願聞人之始生,何氣築為基?”以什麼為基礎?一般的說是陰為基,陽為用。在講《陰陽應相大論》的時候,提過這種觀點。他是問何氣築為基?

何立而為楯?”用什麼去使他具有衛外的功能,或者說,用什麼來保衛他?楯,教材有注音,【shun3】,捍衛,柵欄的意思。柵欄本身就是捍衛的意思。原意是柵欄的意思。教材有注釋,《說文》是“闌柵也”,也就是欄杆,引申為遮蔽和捍衛之意。就是說,捍衛是陽氣的作用,衛外而為固也。就是說人的生命開始的時候,用什麼為基礎,用什麼作為陽氣護衛著這個生命?具有一個實體,屬於陰的。又必須得有一個屬於陽的東西來護衛它,結合起來。這是中醫的《內經》的,對於萬事萬物的一個基本觀點。必須有陰陽才有萬事萬物。沒有陰陽,就沒有一切。“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什麼事都離不開陰陽。所以這個“何氣”和“何立”,是說的陰氣和陽氣。以什麼為陰,以什麼為陽,構築了生命。

何失而死?何得而生?”由於什麼樣的過失,由於什麼樣的失,什麼失去了,過失或者丟失,都可以。由於什麼過失,或者由於丟失了什麼?人才死亡?何得而生?得到了什麼?人才有生命。或者生命才能繼續維持。這當然是醫學所要討論的。最基本的問題。

歧伯曰:以母為基,以父為楯”,母為陰體,父為陽,母為陰,所以以母為基礎,以陰精為基礎,以父之陽精為捍衛,那麼陰陽結合,才具備了生命的基礎。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神失去了,就死亡。有神才有生命,這個神,既是精神活動的神,又是整體生命活動都是有神。所謂的生命活動的一種表現就叫做神。所以一看到這人,看他有神沒神?看看眼神,看看面色,聽他說的聲音,甚至於看他行為舉止,就看出來有神沒神。因此這個神,是反映人體機體整個活動的一個現象。當然也包括人的精神意識。得神者生,失神者死。

黃帝曰:何者為神?”,這又問了,什麼是神啊?下面論述說的是神。當然,這個何者為神,教材有注釋,說的是神機,說的是生命的根本。“何者為神?”有注釋,神,是神機,是指生命力。何者為神?問神何以形成?因為這個神的含義很廣。在這裡就是指的神機。《五常政大論》一篇講了,“根與中者,命曰神機”。就叫做神機。“根於外這,命曰氣立”,神機就是說生命之機。這是指的可動的。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界。它的生命存在,那個關鍵的東西叫做神機。而那個植物類它的生命的存在,那個關鍵的,把它叫做氣立。神和氣還是有不一樣,神高於氣。因此,這就是說,何者為神,講的是神機。講的是生命之本的問題。

歧伯曰:血氣已和”,下邊這就是神,何者為神啊?“血氣已和”,調和了。血氣通暢了,調和了。

營衛已通”,血氣調和,與營衛已通,其實意思是相近的。營衛也屬於氣血之類。已經通暢了。它們運行有它們自己的規律。不但充盈,而且調暢,按照它的規律運行。同時,

五藏已成,神氣舍心”,這個神,相對來說,就是比較具體的神,研究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那個神。舍於心。

魂魄畢具”,魂魄也全了,就是氣血也充足了。形體也具備了,五臟就是形體,形體也具備了,神氣也充足了,完全了。這個魂魄,前面有神,這有魂魄,其實五神都具備了。神魂魄意志,完全了。因為五臟成了,神魂魄意志就完全了嘛。因此這個魂魄,是代表神魂魄意志而言。畢具,就是完整了,完全具備了。

乃成為人”,這樣就是人了。也就是神全了,人就形成了。神要不全,這就不叫一個完整的人。這裡頭不是談了生命源於先天父母之精血嗎?陰陽之精氣嗎?陰陽之精氣相結合,然後再神全了,也就是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臟已成,魂魄畢具了。還有神氣舍心,魂魄畢具。這樣講叫做形成為人了,也叫做有神了。不然的話,那時還不能叫做有神。在那之前,不能叫有神。

【理論闡釋】

1. 關於人體胚胎生成的理論

教材275頁。人體胚胎生成的理論,按我們現在來講,似乎是一個最淺近不過的問題,從醫學上來講。但是從《內經》時代來看,兩千年以前,那種醫學基礎,那樣的醫學水平,恐怕這個觀點,在世界上也還是很先進的。即使是到現在來看,它還很有重要的意義。我們這裡頭談到,胎孕的這個理論,也就是父母之精的強弱,來看待胎孕這個問題,還有重要意義。說其意義有二:

  1. 生命之來源,既是父母之精,則父母之精的強弱及和諧與否,是形成後代個體禀賦的基礎,這事對不對?對。誰都知道父母之精,而形成新的個體。但是怎麼樣形成好的個體,從中醫理論上可以看到,父母之精的強弱是一個。還有父母之精是否和諧?這個事情就很重要了,在中醫的《內經》之後,很多醫學著作當中都提到這樣的問題。怎麼樣才生出一個健康的、聰明的胎兒來?人,特別是父母的機能狀態,身體狀態,精氣是否充足、完善,然後還有其他的一些有關的,環境、氣候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有具體的論述。它如果沒有先天父母之精,形成胎兒的話,就不會產生後代的,後來的醫學相關理論,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引證了張介賓《類經。疾病類》談了這個問題,張介賓注釋說,“禀賦胎元之本,精氣之受與父母者也,凡少年之子多有羸弱者”,少年之子,年少的父母生的小孩多羸弱,因為“欲勤而精薄也”。是從精氣的厚薄,精氣的盛衰,來討論後代的問題。其子是否健康的問題。“老年之子反多強壯者,欲少而精全也”,他所謂老年之子,那是對少年來說的,成年之後,身體強壯,看來不如少年了,但是呢,其子倒可以強壯,為什麼?他說是欲少而精全。性欲少了,生殖之精完全,而不是稀薄。“多飲者子多不育”,飲酒過多,生育能力也差。而且生出小孩來監控程度也差。為什麼?“蓋以酒亂精,則精半非真而濕熱盛也”。說那個精不是真正的生殖之精,而挾有濕熱,就是那種精不是真正的,對生殖之精來說,它能力就很弱了。所以飲酒的人,後代也是受影響。或者說是不容易受孕。或者說小孩子生出了之後,胎兒健康受影響。所以我現在看到有些青年很注意,有些青年夫婦還挺明白,要是要想小孩子,那爸爸先得忌煙忌酒,這是注意的,要想當爸爸,就要忌煙忌酒,不然的話,你對後代有影響,這個事就大了。所以說,這個理論到現在,還是有實際意義的。當然,咱們集採上,還引了其他一些問題,《禮記》又記載,有“娶妻不取同姓”等規定。原因是“同姓不婚,惡不殖也”。如果同姓相結婚·的話,就不能夠生殖。到現在一直使用。到現在更重視這個問題。這是第一點。從父母的生殖之精的厚薄,一些後代的禀賦,先天禀賦。

  2. 禀受與父母的先天之精,與生殖之精竭藏於腎。還有新的生命體。自己的先天之精都藏於腎。因而腎在先天禀賦中佔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在養生保健、防老當中,要注意保護腎臟。治療小兒先天發育不良的時候,也要考慮補腎的方法,也不少。我說是補腎方法不少。對老年人養生防老,抗衰老。養生的時候用補腎的方法,是重要的一個方面。當並不是全部。也不是看到一個小孩,凡是兒童發育不好的病,乃至於腦癱這類的病,就一律補腎。恐怕也不見得就行。還有根據具體情況。但是,補腎畢竟是一個主要的思路。

2. 胎兒養護與胎教

對於胎兒的護養於胎教,是自古以來中醫就有這類的學問。就叫胎教。從胚胎發育至分娩,這段過程,也就是胎兒發育的過程,其臟腑肢體相繼成長,神氣依次具備,這全靠母體氣血的滋養,而母體情況如何,必然影響胎兒發育。就是這麼一個問題。因此對於孕婦要適當的,很好的加以護理。同時,還有注意胎教的問題。護理問題這裡談到,孕婦的飲食起居,勞逸房事,情志感發,這些東西如果有所失調,這是一個問題,會影響孕婦的健康,當然就影響胎兒。或者外邪、跌仆,已經針藥失當,都能傷胎。這就直接影響胎兒了。

再有胎教問題,就是胎兒在母腹中的時候,婦女應該保持的精神狀態,應當所接受的外界的環境,不論飲食上,要營養豐富,要陰陽調和的食五味,五味調和的,在活動上,要適當的形體活動。也不能懷孕就一點不動。但是又不能很劇烈的活動。在精神情志上,要保持愉快,調暢,尤其是精神上的刺激,這個胎教問題就更大了。

《內經》關於胎教問題提到過,比如說《素問。奇病論》有這類問題,《素問。奇病論》講,奇病,就是特殊的一些疾病,它說有一類病是婦女在懷孕的時候,胎兒在母腹中的時候,得的病,那不就是先天的病嗎?比如說有一種它說是癲疾。有的人理解為,寫成“巔疾”,我看也可以。巔是巔頂之疾,這是癲疾。兩個字似乎都可行。但是解釋成這個“巔”字的多。說“人生而癲疾者,何也?”《奇病論》說,小孩出生的時候就有癲疾,如果說是“癲”疾,那就是現在說的癲癇。生而癲疾者,何也?岐伯回答說,“其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令子發為癲疾。”。他媽媽。孕婦受大驚的時候,精氣亂了,氣上而不下。令子發為癲疾。所以婦女在懷孕的時候,應該保持精神情緒各方面的平靜。應該規避一些不良的刺激。當然你說其母有所大驚,跟聽一聽非常舒暢的音樂,那感覺絕對是不一樣。氣血不同,對胎兒的影響就不同。當然現在也有人研究,說是胎兒在什麼月份上,他已經有一些感覺了。有一些聽覺這類的東西。所以胎教是值得研究的學問。對人類的健康是有意義的。

胎教這個詞,其實我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學醫的時候,學醫的時候還沒注意,怎麼學婦科,兒科的老師沒太講過。文化大革命中聽到講了,為什麼呢?批判我們一個老教授,說他宣傳胎運,說這是封資修,是迷信的。因為我們那個婦科老教授,他曾經寫過文章,告訴婦女們注意,孕婦要注意胎教,結果文化大革命狠挨了一頓批。這一批,我們作為年輕老師,才知道,喔,還有這個學問呢!給提醒了一下。其實這個怎麼會是迷信的呢?它靠著音樂,靠著活動,靠著什麼去培養胎兒。怎麼叫做迷信的呢?所以有些時候過分了。真理跨越一步,可就真是謬誤。


這一段我們講完了。下面看第二段,275頁下邊,這一段到276頁還有一行,最上一行。275頁下邊那段是長壽的特徵,這就是講的個體,什麼樣的人,有什麼特徵?這樣的個體的人長壽。

黃帝曰:人之壽夭各不同,或夭壽,或卒死,或病久,願聞其道。
歧伯曰:五藏堅固,血脈和調,肌肉解利,皮膚緻密,營衛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氣以度行,六腑化穀,津液布揚,各如其常,故能長久。

黃帝曰:人之壽百歲而死,何以致之?
歧伯曰:使道隧以長,基墻高以方,通調營衛,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滿,百歲乃得終。

這是說具備這樣的條件,人的體質好,禀賦充足,先天禀賦充足,一般具有長壽的條件。

黃帝曰:人之壽夭各不同”,開始問,確實有的人長壽,有的短壽。

或夭壽”,這個注家們認為可能丟個字,就“或夭或壽”。或者長壽,或者夭折,早死。

或卒死”,有的卒死之人。當然卒死一般也短壽。可是見到一些。近年來,信息通道好了,所以經常看到一些報導,說誰誰誰身體挺健壯的,甚至於是運動員,挺有名氣的人,突然死在運動場上了。這種報導還是有,現在信息好了,沒有名氣的人他也不報導,所以我看到,聽到有名氣的人,從報導資料信息上看到的,卒死。其實卒死也有先天因素。除了後天自己調養,當時沒注意卒死之外,也有先天因素在內。

或病久”,有的人倒不見得短壽了,但病懨懨的,拖了很多年,病久而不愈,這樣一些情況,那個卒死沒有什麼病,他就死掉了。沒注意,甚至於是原來沒發現。

願聞其道”,這是什麼原因呢?怎麼有這樣一些情況呢?

岐伯下邊就是回答的生理機能健全與否的問題。生理機能健全,壽命就久,這是先從機能上談的。當然也有形體問題。

歧伯曰:五藏堅固”,堅固,可也就是包括功能在內了,堅固是什麼?是五臟發育良好,陰陽協調,心陰心陽,肝陰肝陽,腎陰腎陽等等。五藏堅固,這堅固本身就行業功能良好的意思。陰陽協調的意思。不單是指它的形態。或者說更主要的不是說的形態。主要的還是說的功能狀態。發育良好,陰陽協調,功能充足。所謂生理機能健全。

血脈和調”,通暢而不滯塞,當然也不虛,充足、調暢而不滯塞。

肌肉解利”,解利,就是滑潤,流利。肌肉也滑潤流利。不是說動不動就抻了,動不動就傷了。他肌肉很滑利,經得起運動。

皮膚緻密”,這是形態上的緻密,而不受外邪。形體緻密就不容易受外邪侵襲。

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晝行於陽,夜行與陰,行於陽二十五周,行於陰二十五周,營行脈中,衛行脈外,所謂基本的循行路線,或者主體路線,保持它的正常的循行。

呼吸微徐”,呼吸也通暢,呼吸很輕,又深。“微徐”是緩慢而深長,又沒有呼吸的粗糙的聲音叫做微。徐,是緩慢而深長。微,就是很平靜,平靜的呼吸。就不像有人呼吸很粗糙。不用聽診器,就這麼聽他“呼呼呼”響。而且很急促,那就不是微徐,就和微徐正好相反了,相反的東西。所以說氣息調勻,不粗糙。這是呼吸微徐。

氣以度行”,這樣的話,氣血跟呼吸它就保持著協調,有一定的度數,因為人一吸一呼,脈行幾寸,這在《內經》裡頭是有記記載的。一呼一吸,氣血運行到幾寸上,一呼一吸,氣血運行多長的長度,所以氣以度行。不能違反這個度。氣血循行與呼吸的關係是有協調的。

六腑化穀”,前面說了五臟堅固,這又談到六腑,六腑的功能是什麼呢?是運化水穀,傳導化物,就是消化。消化系統的問題。化生水穀精微。六腑化穀是消化系統的問題。腐熟傳導消化的飲食物。

津液布揚”,化生水穀,才有津液產生,津液產生之後,還能夠佈散,佈散到各處去,多餘的還能排出去。所以叫津液布揚。

各如其常”,上面所說的這些生理機能都是正常,各如其常。各自各的都是在正常的範圍內。這個體格檢查表列的是這樣的。從五臟、六腑、氣血、皮膚、呼吸,呼吸以及運行的度數相協調等等。乃至於消化系統,六腑功能問題。各如其常,這樣的話,

故能長久”,這樣的人,從生理功能上考慮,他的壽命長久。第一段是從機能健全上考慮。是長壽的特徵。

下面從形態上,發育形態是否良好上,發育良好的問題。

黃帝曰:人之壽百歲而死,何以致之?”,有的人到了百歲才死,他為什麼能夠這樣啊?換句話說,他不見得比一般的人生活條件,各方面要更好。確有如此,有這樣的人,他這一輩子好像也沒有太享過福,用我們一般人說的話,生活條件也不是很好,也沒少操心受累啊,確有這樣的人吧,活百十歲,九十多歲不少見。是為什麼呢?

歧伯曰:使道隧以長”,歧伯是從長相上看,從形態上看,這是天賦的,說,使道隧以長,隧是深隧。這個“使道”的解釋,有兩種,一個說是鼻子,鼻樑骨直而不塌陷。鼻樑骨直而長。但不是帶鉤。帶鉤的中國人不見得好。鼻子骨頭長不出鉤來。還有一個解釋,是這個人中溝,就是唇這個溝,這叫使道。兩種解釋,兩種解釋都不太矛盾。從觀象上來說,人的相貌上來說都是好現象。那鼻子塌了的,不是好現象。上嘴唇很短,牙齒翻著外露的,從長相上來說也不是太好。從天賦上來說。但是我們不能以貌取人。我們是說的天賦,禀賦。健康與否有這樣一個看法。這是使道隧以長。

基墻高以方”,基墻,也是說的面部,基,就是面部的骨骼,以骨骼為基。墻,是說面部的肉,肌肉。面部的骨骼是比較高,面部的肌肉也比較豐滿。方,就是方大。所謂方面大耳,面部比較豐滿。這也是一種好的現象。說是這個鼻子也塌了,牙齒外露出來,臉也很瘦,縮著了,這個樣子長得不好。對壽命來說,我不是說人品不好,那是另外一回事。

通調營衛”,通調營衛就氣血充足。運行暢,運行通暢。而面部有紅潤,有光澤。通調營衛,引申下來是講的,本來通調就通暢,營衛是說氣血。也就是氣血通暢而充足。從面部看來這麼看到氣血營衛充足呢?就是面部紅潤而有光澤。這也是看。

三部三里起”,還是看面部,三部是上、中、下三部,吧那頭面部分成上、中、下三部,起,就是高起而不塌陷,而不平塌。對啊,額頭是額頭,中間鼻子是鼻子,下頜是下頜,就沒有縮回去的樣子。哪個扁了都不好。所以說高起而不平塌。額頭、鼻子、下頜都應該長得豐滿。這是一個禀賦好的現象。

骨高肉滿”,還有骨高肉滿,也是說的面部骨骼比較高,肌肉豐滿。還是這意思。說這樣的人,禀賦好,從健康程度來說,它可以長壽的基礎。

百歲乃得終”,所以說是百歲乃得終。

這就是從望人的面部,或者是了解人的情況,長壽特徵。從生理機能健全以及發育是否良好。這兩方面來考慮。是否能夠長壽。這段是講的長壽。

【理論闡釋】

1. 長壽的條件和特徵

關於這個問題,從這樣兩個方面談的,

  1. 物種。物種跟物種就不一樣。人類的壽命,一般的說是120歲到150歲。這是物種所決定的。跟有些生物來比,那可以活幾百年,上千年,那人類不是那個,物種不同。一是強調物種問題。它是有遺傳因素,自然壽命,也就是所謂天定,天定的。人天定的就是多少。剛才我說了,教材也談到了,120歲到150歲是人天定的壽命。能夠很好的養生,他就可以,如果先天禀賦也充足,人體調養也好,能夠達到120到150歲。這也有伸縮,因為人與人還是不一樣。這是談到了一個遺傳因素。物種的問題。

  2. 父母的精氣強弱,這是第二個問題,教材上的,關於長壽條件和特徵,這第一個自然段,第一個自然段的第二行的後邊,就《內經》全書而論,人的壽命決定於兩個方面,一是說的物種遺傳因素,其實這兩個方面都是講的先天,先天的兩個方面。一是物種遺傳因素,二是在這個自然段的倒數第三行後半截,同時與父母生殖精氣的強弱。和諧與否。這是二。不是說決定兩個方面嗎?這是第二,第二是在這。這都是講的先天的因素。決定人長壽的先天因素。父母之精的強弱問題。剛才我們已經談過了。

    先天禀賦的強弱,又從機能是否健全,發育是否良好,剛才我們重點講的就是這個內容。機能上,《內經》上談到了,”五臟堅固,血脈和調,肌肉解利,皮膚緻密,營衛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氣以度行,六腑化穀,津液布揚,這都是講的機能。形態問題,也就是發育是否良好?主要是看的面部問題。望面部,而知其禀賦。

下面再看第三段,277頁。這一段是論人體生命各階段,生命分成不同階段,論人體生命各階段及生理特點。各階段及其生理特點。我先讀一遍。

黃帝曰:其氣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聞乎?
岐伯曰: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滅,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九十歲,腎氣焦,四臟經脈空虛。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完/4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