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學 第 4 講 筆記

劉景源教授


"葉論"的早期版本,除了"華本"之外,還有"唐本",這個版本出於唐大烈之手,與"華本"的內容稍有不同。唐大烈字立三,號笠山,是清代比葉天士稍晚的醫學家,他把那個時代江蘇名醫給學生講課的講稿,或他們平時寫的論文,還有別人口述的一些內容收集起來,編輯成一部書,名為《吳醫匯講》,於1792年出版。書中收入了葉天士這篇論文,在"第一卷"的第二篇,題名為《溫證論治》。同是葉天士這篇文章,在"華本"稱為《溫熱論》,在《吳醫匯講》稱為《溫證論治》。在《吳醫匯講》中,每位醫學家的論文之前都加了一個作者小傳,在葉天士小傳中說:"葉天士,名桂,號香岩,世居閶門外下塘,所著《溫證論治》二十則,乃先生游於洞庭山,門人顧景文隨之舟中,以當時所語,信筆錄記,一時未加修飾,是以詞文佶屈,語亦稍亂,讀者不免晦目。烈不揣冒昧,竊以語句少為條達,前後少為移綴,惟使晦者明之,至先生立論之要旨,未敢稍更一字也。"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唐大烈對"葉論"的原文有所改動,而華岫雲對這篇文章只加了眉注,原文沒有改動,於是就導致了兩個版本的內容稍有不同。另外,唐氏說將原文分為"二十則",在《吳醫匯講》中實際上是二十一則。"華本"是分為33條,也就是分為三十三段;"唐本"是"二十則",實際上是二十一則,也就是分為二十一段,兩個版本的分段也不一樣。

在後世流傳的過程中,還有兩個重要的版本。一是《醫門棒喝》,出版於公元1825年,作者是清代的醫學家章楠,字虛谷,他從"唐本"中把"葉論"收進《醫門棒喝》中,題名為《葉氏溫病論》,他在書中給葉天士的原文加了註釋,注得較早,也較好,多被後世採用。

再一個重要版本是《溫熱經緯》,作者是清代的著名溫病學家王士雄,字孟英,他收集古代文獻中有關溫病的重要論述,編輯成書,名為《溫熱經緯》。書中從"華本"收進了葉天士這篇文章,題名為《葉香岩外感溫熱篇》,分為36條。怎麼知道是從"華本"收人的呢?因為它的正文與"華本"的文字相同,分段基本一致,但與"唐本"不一樣,所以知道他是從"華本"收進書中的。這個版本最大的特點是,把"華本"與"唐本"進行了對校,凡是"唐本"與"華本"不一致的地方,他都寫上"唐本作……"把兩個版本作出了對照。同時,他又引用了章虛谷等人的註釋,在書中,凡不標示姓名的,都是章虛谷的註釋,其他人的註釋都標明姓名。最重要的是他給每一段都加了按語,稱為"雄按",他的按語非常精闢。對葉天士的原文作了深入闡發,同時也對章虛谷的註釋進行了分析,有肯定,也有批評,都比較精當公允。王孟英對唐大烈改動原文頗有意見,他在《葉香岩外感溫熱篇》篇後的按語中說:"雄為原論次序,亦既井井有條,而詞句之間並不難讀,何必移前綴後,紊其章法,而第三章如玉女煎去其'如'字之類,殊失廬山真面目矣,茲悉依華本訂正之。"壬孟英的這段話說得是很中肯的。因為葉天士原文中說"如玉女煎",是指用玉女煎加減,唐大烈去掉了"如"字,則變為用玉女煎原方了,而玉女煎原方中的熟地黃與牛膝是不能用於治療溫病熱邪傷津的。可見唐氏之改動,確屬大謬不然。像這類改動"唐本"中還有數處,凡其改動之處,大多與葉天士原意不符,王孟英都據"華本"予以校訂,並加以批評,其評論確有真知灼見。

後世為什麼對葉天士這篇文章特別重視呢?因為它是溫病學形成的標志。沒有這篇文章之前,溫病一直包括在傷寒裡,從這篇文章問世後,溫病學派就獨立出來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篇文章中多處指出了溫病與傷寒的不同,特別是原文的第1條與第8條,論述尤為精闢。《葉香岩外感溫熱篇》第1條說:"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肺主氣屬衛;心主血屬營。辨營衛氣血雖與傷寒同,若論治法,則與傷寒大異也。"這段話明確地指出了溫病與傷寒的病因、邪氣人侵的途徑、所侵犯的部位及發生、發展的規律都不相同。葉天士的這段話,不能把它只看成是對溫病的論述,實際上講的是寒溫之辨,是傷寒與溫病的區別。傷寒是外感寒邪,溫病是外感溫邪,邪氣的性質不同。其侵入人體的途徑,寒邪是下受,溫邪是上受。其侵犯的部位,傷寒是先侵犯足太陽膀恍經,溫病是先侵犯手太陰肺系。其傳變的途徑、向裡傳變的過程,傷寒是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溫病是順傳於胃,或逆傳心包。所以說傷寒與溫病雖然都是營、衛、氣、血的損傷,但是因為邪氣的性質不同,對營、衛、氣、血損傷的表現形式不一樣,治法也就迥然不同。這段話說得非常明確,總共才43個字,就把"寒"與"溫"給區分開了,所以溫病就不能用傷寒法治療,它就必然要從傷寒學說中分離出來而形成獨立的體系。文章中不僅指出了溫病的治法與傷寒大異,而且葉天士在第8條中又明確地指出了溫病各階段的治法,他說:"大凡看法,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如犀角、元參、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加生地、丹皮、阿膠、赤芍等物。否則,前後不循緩急之法,慮其動手便錯,反致慌張矣。"這一條雖然僅有92個字,但它是綱領性條文,提出了衛氣營血辨證,指出了衛氣營血四個階段的傳變及其治法,給後世對溫病的辨證論治提供了理論依據。

總結葉天士的成就,他的貢獻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寒溫分論。也就是說,明確地指出了傷寒與溫病邪氣的性質、入侵的途徑、致病後的發生發展規律、治法的不同。二是創立了衛氣營血辨證,明確地指出了溫病的發展規律是按衛->氣->營->血,逐步深入。他不僅提出了辨證綱領,而且指出了四個階段中每個階段的治法,從而創立了溫病學說,使溫病學從傷寒學說中分離出來。所以說葉天士這篇文章是溫病學派形成的標誌。另外,他在這篇文章中對中醫診斷學也有較大的發展;比如辨舌,在溫病的望舌上,他在文章中講得非常詳細。再比如驗齒,他提出:"再,溫熱之病,看舌之後,亦須驗齒。齒為腎之餘,齦為胃之絡。熱邪不燥胃津,必耗腎液。""齒若光燥如石者,胃熱甚也……若如枯骨色者,腎液枯也。"特別是他對溫病過程中班、疹、白[疒咅]的形態、色澤、治法、預後都講得非常清楚,極大地豐富了中醫診斷學的內容。

總之,葉天士的這篇文章雖然僅有五千餘字,但它有重大突破,使溫病學從傷寒學說中獨立出來,形成了新的學科,他的貢獻是無可替代的,所以後世把葉天士稱為溫病學派的創始人。

8.《薛生白濕熱病篇》——濕熱病辨證論治的代表性文獻

《薛生白溫熱病篇》的作者據傳說是薛雪,字生白,號一瓢。江蘇吳縣人,公元1681-1770年,與葉天士同時代。同鄉,都住在蘇州城。薛生白是詩人,詩詞理論家,又兼及丹青,而且還精通醫學。據王孟英在《溫熱經緯》中介紹,這篇文章最早見於舒松摩的《醫師秘笈》,名為《溫熱條辨》,共三十五條。 章虛谷從《醫師秘笈》把它收入了《醫門棒喝》,加了註釋。王孟英從朋友顧聽泉那裡得到四十六條的抄本,把它收入到《溫熱經緯》中,題名為《薛生白濕熱病篇》。這篇文章對濕熱病的病因病機與辨證論治講得比較全面。是濕熱病辨證論治的代表性文章。補充了《葉香岩外感溫熱篇》的不足。“葉論”雖然既講溫熱病又講濕熱病,但是它畢竟重點在溫熱病,濕熱病講得少。《薛生白濕熱病篇》補充了“葉論”的這一不足。章虛谷把這兩篇都收入《醫門棒喝》中,王孟英把這兩篇都受到《溫熱經緯》中,章虛谷加了註釋,王孟英加了按語,這兩篇文章並行,對後世治療溫熱病與濕熱病有很大指導意義。

9.《傷寒溫疫條辨》論傷寒與溫病之辨

《傷寒溫疫條辨》簡稱《寒溫條辨》,公元1784年刊行。作者楊璿,字玉衡,晚號栗山老人,河南夏邑人,(公元1706一1798年)。他在書中指出,溫病的病因是"天地疵癘旱潦之雜氣"。其傳入人體的途徑是"雜氣由口鼻入三焦,怫鬱內熾"。溫病的病機是"邪熱內攻,凡是表證,皆裡熱鬱結,浮越於外也。雖有表證,實無表邪。"關於溫病的治療,他指出:"若用辛溫解表,是為抱薪投火,輕者必重,重者必死。唯用辛涼、苦寒,如升降、雙解之劑以開導其裡熱,裡熱除而表證自解矣。"書中以升降散為主方,並以它為基礎加減 化裁,列出"輕則清之"八方,"重則瀉之"六方,共十五首方劑。升降散中用蟬蛻、僵蠶、薑黃、大黃四味藥,楊栗山解釋這個方劑的功用說:"蓋取僵蠶、蟬蛻升陽中之清陽;薑黃、大黃降陰中之濁陰,一升一降,內外通和,而雜氣流毒頓消矣。"

10.《通俗傷寒論》的廣義傷寒

《通俗傷寒論》的作者俞肇源,字根初,浙江紹興人,(公元1734一1799年)。書名雖然稱為《通俗傷寒論》,實際上"傷寒"二字是指廣義傷寒,書中既講傷寒,又講溫病,如春溫傷寒、暑濕傷寒、大頭傷寒、冬溫傷寒等,實際上都是溫病。他在溫病的病名前都加上"傷寒"兩個字,意思就是廣義傷寒包括溫病。這部書對四季的各種溫病論述都比較詳細,而且書中的許多方劑被近世廣泛使用,比如加減葳蕤湯、羚角鉤籐湯、蒿芩清膽湯、芩連二陳湯、陷胸承氣湯、犀地清絡飲等。俞根初寫成這部書的手稿後交給了他的朋友何秀山,何氏認為這部書非常好,他就全文抄錄下來,而且隨錄隨加按語。何秀山的抄錄本傳到他的孫子何廉臣手中後,廉臣對書稿進行了校勘,並在《紹興醫藥月報》刊發,刊發不到三分之二,何廉臣於公元1927年逝世,爾後由何廉臣的門人曹炳章,整理補充完成全稿,於1932年出版,全書分為十二章。